《六步作文教学法》

《六步作文教学法》
《六步作文教学法》

这样,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尽管五花八门,却充分体现着他们的能力,凝聚了他们全部的心血,首先满意的是他们自己。若是写前老师先作了精心的指导和安排,那么学生的作文则会千篇一律,毫无生气和新意可言,因为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受到了束缚,压抑。所以,本属于学生能动性的劳动,教师绝不可随意代替。这样安排,学生是在积极作文,而不是消极应付。老师对他们的鼓励信任也使他们始终葆有创作的激情。

二、教师指导学生互改

这一步非常关键。由于学生受智力范围和知识思想水平的限制,弄不好批改流于形式,劳而无功。所以教师对每一次互改的活动,都要精心安排,具体设计,善于引导。严忌“大而化之”布置学生互改,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要加强具体的指导,教师的主导和指导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否则,学生的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得到培养。

大纲明确指出:“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修改,但应以教师评改为主。”这个“为主”就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我采用的是两个班的学生互改或同桌互改之法。作文发到学生手里,第一步重要的工作便是教师的指导。怎么改,改什么,学生并不完全清楚,需要老师明确修改的部位和对象。我指导的具体内容是:①错别字问题。要教给他们怎么标出,改完要分类统计数量,常用字多少,错字多少,别字多少。

②标点和书写问题。标点也统计,是一逗到底,还是一顿到底;是“句读不分”,乱点“鸳鸯谱”,还是只是一些“四不象”的圆点。书写主要是看其认真程度或是规范与否。③句子问题。病句要划出,并尽力作以修改。同时给它标明类型:A.成分残缺。B.成分多余。C.句式杂糅。D.搭配不当。E.指代不明。④篇章结构问题。指导下列方面:A.文不对题,漫无中心,语无伦次,不知所云。B.平

铺直叙,主次不分。C.结构紊乱,层次不清,不分段,“一片汪洋”D.开头结尾,拖泥带水。E.残缺不全,碎不成篇。F.表达内容不集中。G.字数够与否。

⑤批改方法。诸如眉批、横批、总评、打分等方面都相应作以指导。以上五方面,我都写在黑板上,并稍作解释。学生批改,以上方面都要顾及。下一步学生动手互改。这时老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巡回指导,学生会有很多问题要问,要鼓励他们多究多问。可以互相商议,轮流观摩,尽量搞活气氛。最后在商议的基础上,学生对所改作文作出公正评价。

这一步对学生来讲,经历不多,他们也算当一回老师,自然兴趣十足,读得仔细,改得也非常认真。做好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空气,活跃学生的思想。学生互改是一种互相借鉴,以改促写,以改促读的学习实践,而不是代替教师的劳动。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从培养能力的积极方面着眼,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并创造性地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互改,并不意味着减轻教师的负担,反而可能还要增加教师的麻烦。

三、评析典型展开讨论

这一步工作,学生是主角,教师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听和记。先由学生选出习作中的优秀典型,然后由习作的主修改者上台评析。评析时一般先把原作读一遍,然后谈自己的修改意见。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可随时发问、补充,与发言人商讨。此一活动,因为多次修改的作文总在变换,所以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台发表自己的见解。面对自己修改的习作,每一个上台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且言之有物。面对公众,每个同学也都会尽力做好准备,使出浑身解数,以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能。主讲意见发表完之后,大家便针对本次习作各方面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争辩。此时教师可随便参与一方,并随时记下学生讨论的问题和结果,以便以后的指导、

归纳有针对性。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讨论给以充分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活动充分激活了课堂,加深了学生认识,问题愈争愈明,极好地锻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性格的健康发展,也不无裨益。好多平日不多言语的学生,经过几次锻炼后,性格开朗了;好多学生一到辩论会上,即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四、佳作作者谈写作

每次作文,选出二、三佳作,然后由小作者上台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教师在此之前可略作指导。所谈内容重点是本次习作该同学如何审题立意、筛选材料、布局谋篇、成文经过等等,尤其是个人写作成功的“绝招”。在此活动中,所选同学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每道出一些令同学顿悟之奥秘。好多学生谈及自己宽泛的阅读面。读是写的基础,但凡写作水平高的同学,其课外阅读量常常是惊人的,而且各有其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极有好处。长此以往,不但可以使个别学生的写作经验变成全体同学的共同财富,而且可以使他们取长补短,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得到提高。这比起老师的“一言堂”效果好得多。再说,学生对于同年级、同班学生的作文易有亲切感,认同感,容易学习,易于吸收、领悟和总结。

五、教师矫评、指导和归纳

在这一步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和指导作用。学生评改以后的作文收起来以后,教师要大致浏览一遍,对于学生评改中存在的问题,要予以矫评,并将问题记录在案,以便下一步在指导中针对性地分析矫正。学生虽然互评了,但他们此时最关心的还是老师的评价。在学生眼里,老师永远是公正的化身。所以老师在

讲评作文时,首先要对本次作文修改作出公正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并对学生评改中存在的问题一一予以矫补。这样学生在每次互改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作文指导,可以说是传统作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写前指导,评后指导,对于老师来讲,称得上拿手好戏,人人都能“导”得洋洋洒洒,淋漓尽致。但正是老师这过多的的工作影响了学生的进步。正确的指导应是,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是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本次作文中的一些典型环节,一些问题最多的部位,结合学生具体的习作予以形象的指导。大的方面,或审题立意,或选材组材,或布局谋篇;小的方面,或错别字问题,或标点书写问题,或病句问题。每次重点指导一二,学生听得清楚明白,易于吸收;不可“贪多”,否则反而“嚼不烂”。

最后的归纳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指出本次习作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并勉励学生注意克服,以便于最后的改写真正奏效。

六、重作旧题改写深造

清代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云:“作文有深造之法。如作文一次做不佳,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改窜旧文,重作旧题,始能深造。”学生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创造性的独立作业。要写好一篇文章,离不开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靠学生艰苦的磨练和教师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文章不厌百回改”,大凡古今中外的传世之作,很少是一次写成。“改而后工”,所以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在修改的基础上,参阅他人的意见和在这些活动中的所悟所感,尽力改写或重写自己的旧作;并鼓励学生改后再互相观摩或与老师再商讨。在这里,教师必须把好关,严禁学生原样抄上。

在这种改写或重写中,每发现一点过去的不足或不对,就是一个进步;每修正一点过去的不足或不对,就是一个提高。这对于促进学生逐步提高思想认识和表达能力效果非凡。

这一教法,看似复杂,费时较多,其实不然。如果处理得当,安排紧凑,不比传统作文教学费时多。我的安排常常是,第一步一课时,二、三步一课时,四、五步一课时,第六步重写安排在课下。也就是三课时时间。当然,此一教法,弄不好确实费时较多,可只用于每月一次的大作文。至于周记之类的小作文,则鼓励学生互评互改,教师可不定期抽查,事后就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中提出。总之,“六步作文教学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