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完整版

中职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完整版
中职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完整版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把握自身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有意识的做到扬长避短,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分析比较现在的心理状况与小学时候的区别,并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心理的变化,引导出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2)小组讨论:“周彦为什么成功?哪些心理特点帮助了他?”

(3)总结: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符合自己特质的心理潜能,只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激发出我们自身的潜能,创造成功。

(4)讲解人的九种潜能。

(5)布置作业: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第4课心理调适ABC

教育目标:

1.让学生认识和分析心理困扰的原因;

2.掌握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拥有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中的自我认知改变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该方法来调节自己。

2.教学难点: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借用教材中的情境分析“渔民救人的故事”,得出助人自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提出自我调适的重要性。

(2)总结归纳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并举例讲解方法原理。

(3)提问:生活中不开心的时候,你怎么办?通常喜欢怎么样发泄?

(4)讲解适应环境的重要性,并说明现实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学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应对环境的不适。

(5)布置作业:自画像

第5课天生我材必有用

教育目标:

1.使学生在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树立自信心。

2.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自我认识的途径、方法,学会悦纳自我。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真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习惯;学会遇事善于观察和反思,善于发挥优势,克服不足,不断超越。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准备折叠的道具

3.教学过程:(1)活动引出主题,讲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出处

(2)“认识自己”,讲述苏格拉底格言的意义

(3)活动一:比较手指长短,讨论对比的感受

(4)团体心理咨询:戴高帽子。分小组做游戏,帽子戴在谁的头上就让小组成员夸赞戴帽子的人优点,大家轮流戴帽子。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他人评价中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产生自信;有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5)布置作业:设想自己未来的梦想

第6课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育目标:

1.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意义;

2.学会根据自身条件确定自我发展目标,并掌握分阶段逐步实现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意义;学习制定适合长期目标的阶段性目标。2.教学难点:积极进行自我探索并能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评估、不断的修正,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案例

3.教学过程:(1)提问与讨论:面对失败怎么样应对的?失败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出话题“目标确立的策略”与“目标成功与否”关系。

(2)通过生活中的事件来强调树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性

(3)学会分解目标,把目标变成阶段性的合适目标,变成具体的行为和事件,

确定实现目标的一套策略。

(4)提问与讨论: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目标呢?怎么样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呢?(5)布置作业:填写教材中自我剖析的表格

第7课阳光总在风雨后

教育目标:让学生了解挫折的类型及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普遍存在性,以及对人成长的积极作用;能正确看待人生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并学会去积极面对。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及类型,进而培养其应变、生存的能力;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培养学生自我调节挫折所带来的消极情绪的能力。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过程:(1)通过故事《桃花木心》引出主题:阳光总在风雨后

(2)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3)讨论:生活中遇到挫折怎么办?

(4)挫折的类型:学习型挫折、交往性挫折、志趣型挫折、自尊型挫折。挫折产生的原因:客观性原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主观内在原因(如思想水平、自我修养、道德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生理等)

(5)学生行为挫折的表现:愤怒的攻击、不安、冷漠。

第8课给真我一面旗帜

教育目标:

1.让学生理解自信、自尊、自强的含义,认识到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是立足社会的基础,更是使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引导学生懂得接纳自己的不足,在挫折与逆境中,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提高自信心,改变不良的性格特征。

2.教学难点:深入内心深处去真切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如何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去改变不良的特征。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合作学习法、体验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案例

3.教学过程:(1)通过心灵故事引出良好品质的内涵

(2)讨论跳蚤实验

(3)根据问题,审视自己的性格特征,找出不良的和良好的特征,并说说不良性格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4)提出生活中很多不良的现象,究其原因进行讨论。

第9课青春的秘密

教育目标:

1.了解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变现,清除青少年对性生理、性心理的种种错误认知及其带来的焦虑和恐惧,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2.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及其变现;了解自己在性心理以及性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形成正确的性态度和性观念。

2.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态度;运用这些性观念和性态度,指导自己的异性交往。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反省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针对中职生的性心理问题,准备几道关于性观念和性态度的是非判断题。案例

3.教学过程:(1)利用案例来引出问题

(2)进行讨论之后,对青少年的性心理及其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3)结合教材“集思广益”和前面学习的内容,写出你在性方面(生理上、心理上、异性交往等)的烦恼和痛苦(不署名),然后进行交流和解答,进一步让学生消除性心理上的困扰,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性观念。

第10课敏感的性话题

教育目标:

1.让学生掌握调节性冲动的方法,自觉的调节和克制性冲动,认识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健康向上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性行为的原因及危害;掌握调节性冲动的主要方法。

2.教学难点: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在异性交往中自觉克制性冲动。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过程:(1)提问与讨论:从课本上心灵故事,引导本课的话题,进行总结。

(2)对讨论进行总结:青少年的性冲动的外界原因分析;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心理原因;婚前性行为对女生的影响;婚前性行为对男生的影响;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主要社会原因;青少年调节和控制性冲动的主要方法。

(3)借用教材中的明辨是非,让学生进一步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和性行为。(4)提问:为了调控性冲动,你打算怎么办?

第11课做情绪的主人

教育目标:

1.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特性和成因,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2.认识常见的情绪问题,懂得情绪是可以选择的,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3.掌握情绪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察觉自己的情绪状态;认识负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教学难点:面对自己的负情绪状态;合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分享交流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准备轻音乐放松

3.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得出主题:做情绪的主人。

(2)借助教材“集思广益”中科学家的实验得出,情绪对心理和生理健康影响重大。

(3)归纳情绪的性质及识别情绪的方法:典型的情绪有哪些?人类的基本情绪是什么?情绪与心身健康的关系如何?

(4)简要介绍情绪及其种类:心境、激情、应激

(5)讨论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12课想快乐出发

教育目标:

1.通过使中职生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中职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合理的调适情绪的方法;学会换个角度问题看;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

2.教学难点:学会化解和修复负情绪;避免用绝对化和过分概括化等非理性的思维看问题的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分享交流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过程:(1)讨论心灵故事;如何让王晓荷摆脱消极情绪?

(2)归纳调节情绪的方法:理智调控、转移调控、适度宣泄、积极暗示、合理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

(3)讨论分享生活中,难过时,怎么让自己快乐?

(4)怎么样控制消极情绪?①把注力放在美好的方面;②会转换思维的方式;

③情绪获得适当的宣泄;④自己进行良好的沟通;⑤新定义自己。

第13课愿友谊天长地久

教育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与同学或同伴交往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们积极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困惑与障碍,能够主动与同学或同伴有好相处,从而培养学生的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人际交往的障碍原因;掌握与同学或同伴交往的倾听、赞美、信任等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与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尊重别人,学会真诚倾听;如何让学生运用人际

交往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朋友》;案例

3.教学过程:(1)以歌曲导入,引出话题

(2)讲解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用以解释为什么要交朋友。重点讲述爱与尊重的需要。说明人是社会人,要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满足个体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

(3)结合教材“心灵故事”中小帆的案例,讨论:小帆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分析小帆问题的原因。

(4)讨论自己人际交往中都有哪些困惑,并且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对于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处理方式。

(5)介绍沟通技巧如:倾听、赞美、沟通、互助

(6)进行情景讨论和分析

第14课花季莫种相思树

教育目标:

1.让学生区分爱情和友情,让他们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掌握适度的异性交往原则和方法,能够理智调控与异性同学交往中的情感问题,正确地进行异性交往。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爱情和友情的界限;掌握与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能够解决异性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2.教学难点:能认识并控制自己对异性的情感,正确有分寸地进行异性交往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那些花儿》;一首青春期朦胧诗《喜欢这样的感觉》

3.教学过程:(1)由诗来引入话题,说明青少年对异性表示好奇与兴趣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对异性的追求,是自然现象,不可压抑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

正常的。但也要认识恋爱实质和分清爱情和友情的区别。

(2)阅读教材中的心灵故事,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建飞到底是好感还是爱情?为什么?自己身边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跟同学一起分享。

(3)板书:友情和爱情的区别,联系。

(4)讨论如何与异性正确交往。交往建议:①在交往方式上保持公开性,不要偷偷摸摸、羞羞答答。因为事情越保密,别人越好奇,越容易引起误会。大大方方的正常交往,不使对方或旁人产生误解的机会。②在交往形式上要坚持群体性,多参加有男女同时参加的群体活动。③在交往范围上保持一定的广泛性,避免与某一位异性“一对一”亲密交往。否则不仅容易引起他人误会,也容易引起当事人想入非。④在情感上要坚持适度。为防患于未然,需要避免热度过高、分秒不舍等情况出现。

(5)布置课后作业,完成“拓展性训练”。

第15课师爱,温暖一生

教育目标:

1.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矛盾与冲动的原因,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矛盾与冲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和尊重,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与冲突;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换角色的能力;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过程:(1)提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与老师发生冲突是谁的责任?你会怎么样缓和这样的冲突?

(2)总结:师生冲突的主要有哪几种?言语上、行为上、心理上。

(3)做调查:课前师生交往情况和课后交往情况。

第16课冲突,让青春失色

教育目标:

1.使学生学会勇敢面对校园的暴力事件,学会分析原因,避免成为暴力的实施者与受害者,懂得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与同学或同伴友好相处,从而培养学生的安全感、信任感和面对暴力的勇气,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避免成为暴力实施者和受害者的方法: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避免成为暴力受害者;如何让学生运用人际冲突的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水手》;案例

3.教学过程:(1)以学生网吧纠纷引起的打架事件作为导入,引出课题:校园暴力。

(2)讨论,总结。校园暴力包括哪些?产生的原因?这些冲突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①学生过分强调自尊;②要显示、突出自己的能力;

③缺乏自控,激情暴力

(4)如何“预防自己对他人的暴力行为”?如何“解决自己被人欺负和勒索的问题”?

(5)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建议:调整情绪,冷静分析;主动赔礼,退步忍让;沟通协调,达到双赢;寻求帮助,避免冲突。

(6)插入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珍惜生命,远离暴力。

(7)总结该课,分析暴力原因和现象,防止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和受害者的方法,要懂法、珍爱生命。

第17课筑起心灵的防火墙

教育目标:

1.使学生识别和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2.掌握预防艾滋病、黄毒、拒绝毒品等相关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热爱生活,遵纪守法,意志坚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3.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理智面对和战胜诱惑,提升生命质量,拥

有人生最美的轨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抵御不良诱惑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掌握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2.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教学方法:讨论法、心理自述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初雪》;案例

3.教学过程:(1)根据心灵故事,让学生讨论诱惑对自身的危害以及面对不良诱惑时应采取的应对方法。

(2)应对不良诱惑的建议:①后果联想抵制诱惑;②请求他人帮助;③避开不良诱惑;④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能力。

(3)进行艾滋病的知识竞赛。

(4)青少年性犯罪的成因分析: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家庭因素、校园因素等。

第18课父爱母爱亲情进行时

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母,改善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将有助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父母的爱,探索和父母的相处之道,在生活中能理解父母,热爱父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指导学生努力减少与父母的矛盾和冲动,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案例

3.教学过程:(1)讨论:让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互相交流。

(2)讨论:记一件父母最令你感动的事,你最令父母欣慰的一件事,并谈谈原因。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想起与父母相处中的令人感动的瞬间,再次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浓浓爱意,深深体会父母的爱子(女)情深,激发他们走近父母,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尽那份反哺之情。(3)播放音乐唤起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4)分组讨论“你与父母产生矛盾主要原因是什么?一般你是怎么处理的”(5)布置作业:写一封给父母的信,写出你心里所想。

中职生心理健康

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 职业学校学习阶段是中职生处于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大多数人看待问题就比较肤浅片面,视野很狭窄,缺乏思考,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缺乏成功体验,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活动等都采用消极态度;缺乏与同伴沟通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在专业学习方面也缺乏动力,就业时依赖心理较重,所以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和求职择业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就职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现状,本人采用自行设计的《中职生心理调查问卷》对我校2010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心理、就业心理和不良心理障碍等四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经统计分析发现中职生普遍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有: (一)人际交往困难 中职生的交往需要随着年龄增长而扩大,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正确的指导,常常由于交往不当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为此本人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人际交往的调查(表1)

表(1)说明中职生在与父母、教师和同学的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交往障碍。最突出的问题是65%的学生与老师沟通少,对老师缺乏信任,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7%的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交流比较困难,有明显的代沟;而70%的学生能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还有36%的职校生热衷于网络交友,沉溺于网络交往更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更为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二)厌学情绪加剧,学习焦虑现象普遍 1中职生学习心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中职生学习心理问题的调查(表2) 2、结论: 学习心理障碍也是职校生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从调查情况分析,目前职业学校学习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再加上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职校学生的厌学情绪加剧,经常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普遍。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深度和难度加大,学习方法也有所不同,约有50%的学生感觉到学习困难和学习压力,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引起心理上的困惑和焦虑。

优秀教案(英语)

优秀教案(英语)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Unit 4 What can you do? 一、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学会What can you do?I can …能够简单介绍自己能做哪些家务,如:I can cook the meals. I can water the flowers. 二、学情分析 本次任务型活动课适合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五年级学生具有贪玩、好动、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他们已经学过了四年的英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基本的课堂用语,教师的指令已经基本掌握,在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能听懂、读准英语单词和句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做一系列任务活动。并且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动词短语,如:water the flowers,sweep the floor,set the table,make the bed等,为本课时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小学英语PEP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4 Part Alet’s learn的内容。这是一篇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因为做家务是生活中很频繁的事。抓住这一点,设计一系列的任务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用英语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听、说、认读词组cook the meals, water the flowers, sweep the floor, clearn the bedroom, empty the trash. (2)听懂会说句型:I’m helpful,I can…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2.知识目标: 1)掌握A let’s learn的新单词、新句型。 2)运用新学的句型以及单词进行日常交际。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增强学生生活的自理能力. 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2)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4. 教学重难点: 1)本课时需重点掌握cook the meal,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2)难点是正确运用句型:I’m helpful, I can… 五、教学策略 教法:本课主要采用演示法、任务教学法。另外,在教学时还运用比赛、游戏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法、评价竞争的学习方式进行

山东版中职生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第13课愿友谊地久天长精品表格式教案

第 13 课 愿友谊地久天长
【课题】愿友谊地久天长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以及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 相处,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增强信任感、责任感和集体意识。b5E2RGbCAP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难点:应对和处理各种不良人际关系的技巧。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讨论。
【教具】
互联网、自备课件、自备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 进取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1 分钟
快乐人生
导入
“……我现在的心情很差,学习不好,人际关系很差。我这人 很自卑……我变得多愁善感,会嫉妒别人,会报复别人……高一刚 开学一星期就和一个同学闹意见了,因为我没有实现承诺,所以就 不理我了,不管我怎样道歉,她都不理我,最后我也生气,和她对 着干,心里其实也很苦恼。不知怎么搞的,我现在就像全班的公敌 一样,谁也不理我,就像一只小狗跟在大家的后边。老师,请您帮 我找到一个好办法……” 中职生在与朋友、同学、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 要表现为: 1.社会性交往退缩,同伴交往中辨别能力差。 2.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
引导学生讨论
4 分钟

3.师生关系缺乏信任感。 问题: 1.与同学的关系不好怎么办? 2.同伴交往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3.怎样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心灵故事
读一读小帆的故事。 讨论:你认为案例中小帆的主要问题出在哪里?她应该怎样解 决自己面对的人际交往问题?想一想自己人际交往中都有哪些困 惑,和小组同学讨论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5 分钟 看案例后讨论
10 分钟 教师讲授
心海导航
人们应该彼此宽容忍让, 每个人都有缺点, 在他最薄弱的方面, 每个人都能够被切割捣碎。 ——英国诗人济慈 1.怎样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1)必须坦诚相见。 (2)理解是开启心灵的钥匙。 (3)容许差异存在。 (4)用宽容化解矛盾。 (5)宽容应讲原则。 2.与老师交往的技巧 (1)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按时上课。 (2)要客观、全面地认识、评价老师。老师也是活生生的人, 他(她)也有优点和缺点,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3)对老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当和老师的意 见不一致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与老师发生冲突, 如可以事后单独找老师说明情况,彼此得到谅解。 (4)在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把握与老师交往的 分寸。在和蔼、亲切的老师面前,不必拘谨,但也不可过于随便。 与熟悉的老师开句玩笑未尝不可,但是应掌握分寸。 3.对待有不良习惯的同学 第一,要善意地劝告、批评和引导。 明代学者苏浚在《鸡鸣偶记》里说朋友有四种: “道义相抵,过 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 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这里说的“畏友” , 就是志同道合,敢于直言规劝的朋友; “密友” ,就是不但在平时 往来,而且危难之际也能生死与共的朋友; “昵友” ,就是那些互相 吹捧奉承,只讲吃喝玩乐的朋友; “贼友” ,就是那些以利取人,两 面三刀的人。苏浚主张以前两种标准选择朋友、对待朋友。 第二,决不随波逐流。对不良习惯采取“同流合污”的态度, 等于用别人的缺点来惩罚自己。 第三,用严于律己的良好习惯来创造出好的环境。

最新中职英语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 参赛课程名称基础英语教学内容Unit 3 How much is it? 学时 2 教学方法与手段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教学目标能力目标:T 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listening and speaking. To enable the students go shopping in English. 知识目标:To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useful expressions on shopping. 素养目标:To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some knowledge about shopping place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learn some good manners as a salesgirl. To train the students'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教学重点、难点 Key points: (1) Help the students grasp the useful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on shopping. (2)Make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ask some information about goods and how to buy things. Difficult point : Let the students help the tourists go shopping and buy some local products.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是《英语(基础模块)》的unit 3 How much is it? 的听说部分。首先是准备活动,然后是听说的培养活动,最后是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单元知识、技能、策略等方面的学习效果,通过任务的完成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Step One: Greeting Step Two: Lead-in Step Three: Listening Step Four: Presentation Step Five: Practising Step Six: Homework 教学考核评价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结合口试形式。笔试重点强调所学的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能够牢记所学的知识,扩充词汇量,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完整版)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设计(一) 时间:2010-12-22 09:49:02 来源:蓬莱南王中心小学作者:包晓晴 小学英语第五册(外研版) Module 8 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蓬莱市南王中心小学包晓晴 一、教材分析 Module 8 Book 5 的主题是“School”,“ Unit 1 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的语言功能是描述学校生活;学习任务为“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具有一定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求知欲增强。因此,在新知识传授的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2、能听懂、会说并认读下列句子: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 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 What time do you get up?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二)能力目标 能口头运用“What time does school start?”这类语句询问发生的时间,并能口头运用“My school starts at 9 o’clock.”这类语句回答。 (三)情感目标 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开口说英语,并了解西方小学学校日常生活习惯,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单词:exercise, before, playground, skip, coffee, tea 的认读。 2.运用“What time … ?”来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二)教学难点 能够在真实的语境中正确运用“What time … ?”询问事情发生的时间。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单词卡片、跳绳。 六、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1. Chant:《I like coffee, I like tea.》(第二册中M3 U2 4) 教师一手拿coffee 一手拿tea的英语单词卡片示意学生一起拍手说Chant,并教授单词:coffee, tea。(教授单词时尽量提供一些学过的词汇,鼓励学生自己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ading-in. (1)课件出示学校的图片介绍说:This is our school. Do you read a book in your classroom? (2)课件出示学校学生跳绳和做操的照片

中职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英语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过程 Step I Leading-in and Pre-reading 1. Asking some questions: a) What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holiday of China? Spring Festival b) What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holiday of America? Thanksgiving Day 2. Play the footage of the original of Thanksgiving. Let the students think over and discuss the original of Thanksgiving and celebrated time. Step II Fast reading. Let the students scan the text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xt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When is Thanksgiving Day always celebrated ? It’s always celebrated on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eber. b)What are the Thanksgiving Day main dishes? The main dishes for Thanksgiving Day are turkey and pumpkin pie. Step III Intensive Reading 1.Let the students carefully read the text and accomplish Comprehension Exercises Comprehension Exercise 1) Thanksgiving Day is the most traditional holiday of _________. A. India B. America C. Canada D. Japanese 2) The first Thanksgiving Day was held in Massachusetts in ________. A. 1820 B.1683 C. 1621 D. 1863 3) They invited their Indian friends to ______ a big feast. A. take part in B. have C. cook D. celebrate 4) The main dishes for Thanksgiving Day are _______ and pumpkim pie. A. fish B. chicken C. beef D. turkey 5) Thanksgiving Day was officially revived by ________ in 1863. A. Lincoln B. Marco Polo C. Diana D. Frankfurt 6) Thanksgiving Day is not only a day to give thanks to ______ but also a day for the family to get together. A. Pilgrims B. farmer C. Indian D.God Step IV Words Searching Competition in groups The purpose of this step is to revise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they learn

小学英语优秀教案

小学英语优秀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 6 Lesson1教学设 计 姓名:方芳性别:女职称:小一学历:本科 单位:合肥市第61中通讯地址:金寨路1100号合肥市第61中 邮编:23002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课型是交际型听说课,含八个食物名称单词和五个功能性对话。熟悉的食物和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境;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力求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flour、meat、salt、sugar、corn、lettuce、六个单词。

2)能听懂、会说What do we need We need some meat How much is the ____ It’s ____ yuan a kilo. Can I have ____ kilo,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____ yuan, please. 2、语言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体会用英语购物的乐趣。 2)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热情。 四、教学重点: 学生对flour、meat、salt、sugar、corn、lettuce六个单词有正确的语音认识,能对句型What do we need We need some ____. How much is the ____ It’s ____ yuan a kilo. Can I have ____ kilo,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____ yuan, please.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情境中。 五、教学难点: 的正确读法。 2.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顺利完成任务。 六、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半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课堂上要采取多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备课本 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姓名:李菲菲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把握自身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有意识

中职英语教学设计比赛-教案-获奖future-life--听说课

Unit 6 Traffic Section B – Listening &Speaking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江省编中职教材《英语》Unit 6 Traffic Section B——听说课。本课旨在让学生能就购买火车票用英语询问车次、票价、始发站、座位类型等车票信息。该单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为本单元的听说环节,重在词汇和句型的应用,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教师所任教班级为商业企业管理专业3+2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相对整个年级英语基础为中上水平。学生个性比较活泼,在英语课堂上对感兴趣的活动会积极参与。但是学生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应用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设置了“跟着火车吃中国”的故事情境贯穿整堂课的主线,利用“一人一本”信息化教学手段(本人所任教的学校正在打造数字化校园,建立了多个数字化教室,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能使用平板电脑“一人一本”上网,看数字视频,听录音等), 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各项任务的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掌握与火车种类和火车票信息有关的词汇和句型:regular train, express train, first-class ticket, second-class ticket, terminal, starting station, ordinary seat, ordinary berth; How long does the train take? How much are the tickets?等。 ②通过两段乘客在购买火车票时与售票员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在听对话时筛选出重要信息的能力,并模仿所给对话,用英语进行交流,选择购买火车票。 ③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重点句型单词,完成分享旅行交通信息的任务。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重点句型How long does this train take? How much are the express tickets?等,用英语对询问和购买火车票信息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重点句型单词,完成分享旅行车票信息的任务。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小学英语优秀教案课程

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 6 Lesson1 教学设 计 姓名:方芳性别:女职称:小一学历:本科 单位:合肥市第61中通讯地址:金寨路1100号合肥市第61 中 邮编:23002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外研版小学英语第六册第六单元第一课,课型是交际型听说课,含八个食物名称单词和五个功能性对话。熟悉的食物和真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语境;同时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倡导“任务型” 教学途径,力求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 1) 能听懂、会说、会读flour 、meat、salt 、sugar 、corn 、lettuce 、六个单词。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听懂、会说What do weneed? Weneed somemeat Howmuchis the __________ ? It 's _____ yuan a kilo. Can I have kilo,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___ yuan, please. 2、语言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体会用英语购物的乐趣。 2)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热情。 四、教学重点: 学生对flour 、meat、salt 、sugar、corn 、lettuce 六个单词有正确的语音认识,能对句型What do we need? Weneed some ____________ . Howmuchis the ? It ' s yuan a kilo. CanI have kilo,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 yuan, please. 真正理解,并灵活运用到真实情境中。 五、教学难点:的正确读法。 2. 学生能运用所学句型顺利完成任务。 六、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半的英语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具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易集中,因此在课堂上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以及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情境交流 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 法 八、教学用具: 畅言教学机、多媒体、卡片、道具钱币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坚持培养学生“积极心理、阳光心灵”的育人理念,针对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大力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进一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均衡发展、科学发展,大力营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的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 认真制定和组织实施《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1.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谋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年。省教育厅思政处牵头、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协助组织专家团队认真研究制定《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心育指导中心要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校认真学习《省心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促进本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和有效发展。

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全力提升学生积极心理素质 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学校幸福感”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根据广东社会转型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1.省心育中心组织专家研究学生积极心品素质培养的方案,构建培养学生积极心品素质的课程体系和组织编写相关教材。 2.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心育中心要加强对学生积极心品素质的培养的指导,督促学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时、教材和师资。 加强指导和管理,发挥省级“示范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 1.重点指导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中小学校创建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各市的省级“示范学校”指标数,按各市中小学校总数的1%计算。省级“示范学校”指标未用足的地区可以组织申报。省级“示范学校”的评审确定按照“条件合格一所,及时评审一所”的原则进行,各市可以随时向省心育中心申报评审。 2.省心育中心会同各市加强省级“示范学校”的指导

英语优质课教案

英语优质课教案 I.Teaching Material A Telephone Call A: May I speak to Jim, please? B: Sorry. He's not at home. A: Where is he now? B: He went to the bookshop. A: Would you please take a message? B: Sure. A: Tomorrow is Teachers' Day. We'll have a party at school. B: What time is the party? A: At three thirty in the afternoon. B: OK, I'll tell him when he's back. A: Thank you. II. Teaching Aims 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in English and get them to know how to behave themselves on the telephone. 2) Rai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to learn English. 3)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have good cooperation with one another. III.Teaching contents 1 ) Patterns: May I speak to ...? Would you please take a message? 2) V ocabulary: message, party, take a message IV.teaching Aids Four toy telephones, a CD-ROM, a toy Santa Claus. V.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Exercise Sing the song "Greetings".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Ask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screen and listen to the talk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person in the screen. 2) After the talk, the teacher tells the students how to make a telephone call in English. Write the pattern "May I speak to...?"on the blackboard and teach them how to use it on the phone. 3) Using the four toy telephones, ask the students to make telephone calls in pairs with the following patterns: ---- May I speak to...? ---- Speaking. Those students who do not have toy telephones can use their pencil-boxes instead, or they can put their fingers to their ears as a sign to make phone calls. 4) Ask one student his/her name and his/her home telephone number, using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home telephone number?

中职英语教案模板

中职英语教案模板 【篇一:中职说课稿模板】 【说教材】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我将…..作 为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同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岗位职业能力 的需求,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 二:能力目标: 通过完成这一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们一丝不苟的求学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感受合作学习的 快乐。 (激发专业兴趣,坚定专业信念,同时在课堂练习环节的讨论 中学会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协作。让学生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 乐和自信,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和严谨、务实、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 【说学情】 我的学生大多聪明好动,对新鲜的事务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但逻辑思维狭窄,对学习一些原理知识兴趣不足,我会在分组协作 时充分考虑这一点。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作为教师,我的任务就是如何帮助学生从感性认 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本堂课我以学生为本,主要采用“任务驱动 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 学生从使用者转变成一个制造者,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对完成又快又正确的小 组进行加分,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 本堂课在贯穿“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配合“讲授教学法”、“案 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并辅以“多媒体动画特效”、“实物展示” 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记忆,逐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 自主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认识过 程由易到难,逐渐深化,形成水到渠成的局面。 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又“饿得慌”,影响教学效果 甚至课堂秩序混乱。引入“导生”,让较优秀的学生做为老师的助手,

中职英语教案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春节与圣诞节)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一开始就就是与文化打交道。而我们现在得英语教学,把语言与文化人为地隔离了,学习得就是外语,而思想内涵还就是中国文化。此项活动设计,通过介绍英语文化当中得日常生活背景知识,把英语语言得学习及其文化内涵、生活背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得兴趣。通过模拟举办圣诞节与春节得活动,将两个节日得文化内涵对比展现给学生,演绎一堂生动有趣而简单得西方文化探索课。 【活动目标】 1.在对圣诞节与春节得不同庆祝方式得比较中,认识并学习诸多与节日相关得词汇。 2.在系列庆祝活动中,西方得节日文化与饮食文化。 3.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得一种新得认识,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得兴趣不只停留在语言符号得表层上,而就是渴望去探索支撑语言得西方思想文化。 【活动过程】 一、Chinese与English1.教师用英文描述两张不同特征得脸,启发学生画出来。 P1ease draw two face.One has black hair,yellow skin and black eyes??The other has brown hair,white skin,gray eyes and a bigger nose.The two face you drawn,one with a bigger nose is an English face,and the other is a Chinese face、 They from the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speak the different languages.2.教师出示多张中国人与英国人得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启发学生得出结论:中英两国人得外貌特征不同。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教育目标: 1.教学重点:掌握避免成为暴力实施者和受害者的方法:掌握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避免成为暴力受害者;如何让学生 运用人际冲突的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歌曲《水手》;案例 3.教学过程:(1)以学生网吧纠纷引起的打架事件作为导入,引 出课题:校园暴力。 (2)讨论,总结。校园暴力包括哪些?产生的原因?这些冲突产生了哪些影响? (3)分析暴力产生的原因:①学生过分强调自尊;②要显示、突出自己的能力;③缺乏自控,激情暴力 (4)如何“预防自己对他人的暴力行为”?如何“解决自己被人欺负和勒索的问题”? (5)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建议:调整情绪,冷静分析;主动赔礼,退步忍让;沟通协调,达到双赢;寻求帮助,避免冲突。 (6)插入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脆弱,珍惜生命,远离暴力。 (7)总结该课,分析暴力原因和现象,防止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和 受害者的方法,要懂法、珍爱生命。 教育目标: 1.认识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个人学习、成长的作用;

2.了解师生关系中存在矛盾与冲动的原因,能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矛盾与冲突,学会积极主动地与老师交往,促进师生相互理解和尊重,增强师生间的感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与冲突;掌握与老师交往的方式。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互换角色的能力;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过程:(1)提问:;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么样的?与老师发生冲突是谁的责任?你会怎么样缓和这样的冲突? (2)总结:师生冲突的主要有哪几种?言语上、行为上、心理上。 (3)做调查:课前师生交往情况和课后交往情况。 教育目标: 1.使学生识别和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 3.养成良好的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理智面对和战胜诱惑,提升生命质量,拥有人生最美的轨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抵御不良诱惑的重要性;使学生真正掌握抵御不良诱惑的方法,运用战胜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诱惑的能力。 2.教学难点:用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不良诱惑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 教学方法:讨论法、心理自述法、案例教学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