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实数》提高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实数》提高题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实数》提高题及答案

实数提高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实数a 等于它的倒数,实数b 等于它的相反数,则20152014b a +( ) A .0 B . 1 C .-1 D .2 2.设a =2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55.4<

B .5.50.5<

C .0.65.5<

D .5.60.6<

A .12-

B .21-

C .22-

D .2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②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③数轴上的点表示无理数;

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662-=-- B . 93=-

C .

()6162

±=- D .251625162

=???

? ??-- 6.已知实数a 与a 互为相反数,则a ( )

A .为任意实数

B .为非正实数

C .为非负实数

D .等于0 7.代数式21-+++x x x 的最小值是( )

A .0

B .21+

C . 1

D .不存在 8.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比这个数大5的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5+a B .5+a C .52+a D .52+a 9.若()()y x ,5,53

32

2--=-=则y x 的值为( )

A .0

B .-10

C .0或10

D .10

或-10

C

A

B

10.已知:x

1

,

x ,x ,1x 02则<<的大小关系是( ) A . x x x >>21 B . 21

x x

x >>

C .x x x 12>>

D .21

x x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81的平方根是 .

12.一个正数x 的两个平方根是3a 1-+和a ,则________,==x a . 13.当______y =时, 1y 2008--的值最大是 .

14.平方根与立方根相同的数为x ,立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相同的数为y ,则y x +的立方根是 .

15.实数b a ,满足7,60==

19.已知b a ,互为相反数,d ,c 互为倒数,m 的倒数等于它的本身,则

()m m b a m cd

-++的结果等于 .

20.观察思考下列计算过程:∵ 112=121,∴121=11;同样:∵ 1112

=12321, ∴ 12321=111;…由此猜想:76543211234567898= 三:解答(40分)

21.已知22(4)0,()y x y xz -++=求的平方根。

22、已知实数a 满足0,11a a a =-++=那么 。

23.观察:

103

3103310331093102710335

2

2522,52252458522=-,即===-=-即?=?==-

猜想2655-

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那么1

2+-n n

n 呢?

24.细心观察右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2

1

221112

2

=

==

+,S ; ()

()

2

233122

2

2

=

==

+,S

; ()

()

2

3

44133

2

2

=

==

+,S

; ……,……; (1)请用含n(n 为正整数)的等式表示上述变化规律;

(2)观察总结得出结论: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为: ;

(3)利用上面的结论及规律,请作出等于7的长度;

(4)你能计算出210232221S S S S ++++Λ的值吗?

O

.....

S 5

S 4

S 3

S 2

S 1

1

11

1

11

A 6

A 5

A 4

A 3

A 2A 1

答案

1.B ; 2.B ; 3.C ; 4.B ; 5.A ; 6.B ; 7.B ; 8.C ; 9.C ; 10.D 11.3±; 12.1,4; 13.2008; 14.0或1; 15.1±; 16.23-; 17.3±; 18.0或4; 19.0或2-; 20.111111111

21.解:设该商品每年下降的百分比为x ,则 :

答:略。0

030032.70717.09283.08.0180180)1(180≈=∴==-∴?=-x x x

22.

201020092009201020092010201020090

2009201002010201022

=-∴=-∴=-∴=-+-∴<-∴≥∴≥-∴-a a a a a a a a a a Θ

23.(1)小刚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将原来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沿着一条对角线拆开,成为四个大小相同形状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其边长为2,而3.12>,故能铺满。(2)略。 24.1

;26552652526125

2655;2655

2+=?==-n n

n

25.(1)

()

2

,112

n

S n n n =

+=+.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3)略.

455210232221)4(2

222

=????

??+???? ??+???? ??+???? ??=Λ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7.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 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8.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9.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10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1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本章使学生了解在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相交与平行的两种位置关系,研究了两条直线相交时的形成的角的特征,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所具有的特性,两条直线平行的长期共存条件和它所有的特征以及有关图形平移变换的性质,利用平移设计一些优美的图案. 重点:垂线和它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它的性质,平移和它的性质,以及这些的组织运用. 难点:探索平行线的条件和特征,平行线条件与特征的区别,运用平移性质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以及进行图案设计。 第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由一维到二维的过渡,同时它又是学习函数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内的点与数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掌握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多从实际情形出发,通过对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七年级实数易错题-教师版

七年级实数易错题 1( ) A .3 B .3- C .3± D .6 【答案】A 2( ) A .9 B .9或9- C .3 D .3或3- 【答案】D 3,0.13, 27,2π,1.3131131113?(每两个3之间依次加一个1),无理数有( )个.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40=,则2020()a b -的值为( ) A .1 B .1- C .1± D .0 【答案】D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1的立方根为1±; ②4的平方根为2±; ③8-立方根是2-; ④116的算术平方根为14.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020(1)1-=- B .224-= C 4± D 3=- 【答案】D 7.面积为5的正方形边长为m ,且3n m =-,则估计n 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 A .01n << B .12n << C .23n << D .34n << 【答案】A

8.如果a的平方根是4±=. 【答案】4 9 1.312 = 4.147 =,那么172010的平方根是. 【答案】414.7 ± 10.已知x y1 (x y- -的算术平方根为.【答案】3 11的平方根, 3 3 8 的算术平方根是. 【答案】2 ±. 12.若1 x-与23 x-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x=. 【答案】4 3 或2 13.一个正数的平方根为21 x+和7 x-,则这个正数为. 【答案】25 14.1 =23 =,?,.【答案】n 15的平方根是,的立方根是,如果3±,则a=.【答案】2 ±;2 -;81 16.若2 4(1)120 x--=,则等式中x的值为. 【答案】1+或1- 17.规定:[]a表示小于a的最大整数,例如:[5]4 =,[ 6.7]7 -=-,则方程[]26 x π-+=的解是. 【答案】5 x= 18.已知264 x==. 【答案】2 ± 19.实数大小比较: 【答案】<

八年级数学_实数习题精选(含答案)

1 实数单元测试题 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6-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_。 2、 π π-+-43= _____________。 3、2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4、实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 化简c b c b a a ---++ 2=________________。 5、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 n m +-5=_________。 6、若 2)2(1-+-n m =0,则m =________,n =_________。 7、若 a a -=2,则a______0。 8、 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9、 3 8-=________,3 8-=_________。 10、绝对值小于π的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代数式12 +x ,x ,y ,2)1(-m ,33 x 中一定是正数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若7 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37- B 、x ≥ 3 7- C 、x >37 D 、x ≥37 13、若x ,y 都是实数,且42112=+-+-y x x ,则xy 的值( )。 A 、0 B 、 2 1 C 、2 D 、不能确定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4的算术平方根是2 B 、 81的平方根是±3 C 、8的立方根是±2 D、立方根等于-1的实数是-1 15、64的立方根是( )。 A 、±4 B 、4 C 、-4 D 、16 16、已知04)3(2 =-+-b a ,则 b a 3 的值是( )。 A 、 41 B 、- 41 C 、433 D 、4 3 17、计算 33 841627-+-+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7 18、有一个数的相反数、平方根、立方根都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 A 、-1 B 、1 C 、0 D 、±1 19、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0和负无理数 B 、无理数不是实数 C 、无理数是带根号的数 D 、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 B 、两个无理数的积是实数 C 、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D 、两个有理数的商有可能是无理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1、求9 7 2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22、计算252826-+的值。 0c b a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最新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1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 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ax+b >0或ax+b <0 ,(a ≠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 等式性质3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 等式组;注意:ab >0 ? 0b a >? ???>>0b 0a 或???<<0b 0 a ; ab <0 ? 0b a < ? ?? ?<>0b 0a 或???><0b 0a ; ab=0 ? a=0或b=0; ???≤≥m a m a ? a=m .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 >b a x b x a x >∴???>>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b x b x a x <∴???<<不等式的组解集是 a b > a b >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二次根式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632a a a ÷= B .325()a a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法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 【详解】 解:A 、a 6÷a 3=a 3,故不对; B 、(a 3)2=a 6,故不对; C 、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因而不能合并; D 、符合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正确. 故选D .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2 B .a≥﹣2 C .a <﹣2 D .a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易得a +2≥0,解不等式a +2≥0,即得答案. 【详解】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a +2≥0,解得a ≥-2.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根式定义的题目,应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已知实数a 满足2006a a -=,那么22006a -的值是( )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a 的取值范围,然后去绝对值符号化简,再两边平方求

出22006a -的值. 【详解】 ∵a-2007≥0, ∴a ≥2007, ∴2006a a -=可化为a 2006a -+=, 2006=, ∴a-2007=20062, ∴22006a -=2007.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a 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 B 1 b =(a >0,b >0)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a≥0,b≥0 a≥0,b >0)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A 、 B 1b (a >0,b >0),故原题计算正确; C ,故原题计算错误; D 3 2

七下实数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压轴题含解析)

实数提高题与常考题型压轴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的平方根是() A.4 B.±4 C.2 D.±2 2.已知a=,b=,则=() A.2a B.ab C.a2b D.ab2 3.实数的相反数是() A.﹣B. C.﹣D. 4.实数﹣π,﹣3.14,0,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A.﹣πB.﹣3.14 C.D.0 5.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数、0、负数统称有理数 C.开方开不尽的数和π统称无理数 D.有理数、无理数统称实数 6.下列说法中:(1)是实数;(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3)是无理数;(4)的值等于2.236,正确的说法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7.实数a、b满足+4a2+4ab+b2=0,则b a的值为() A.2 B.C.﹣2 D.﹣ 8.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D. 9.下列实数中的无理数是() A.0.7 B.C.πD.﹣8 10.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有理数 B.面积为12的正方形边长是

C .=2 D .在数轴上可以找到表示的点 11.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 D.a﹣b>0 12.如图,四个实数m,n,p,q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M,N,P,Q,若n+q=0,则m,n,p,q四个实数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是() A.p B.q C.m D.n 13.估计+1的值() A.在1和2之间B.在2和3之间C.在3和4之间D.在4和5之间 14.估计的值在()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 15.我们根据指数运算,得出了一种新的运算,如表是两种运算对应关系的一组实例: 根据上表规律,某同学写出了三个式子:①log 216=4,②log 5 25=5,③log 2 =﹣1.其中 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2的绝对值是. 17.在﹣4,,0,π,1,﹣,1.这些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18.能够说明“=x不成立”的x的值是(写出一个即可). 19.若实数x,y满足(2x+3)2+|9﹣4y|=0,则xy的立方根为. 20.实数a,n,m,b满足a<n<m<b,这四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N,M,B (如图),若AM2=BM?AB,BN2=AN?AB,则称m为a,b的“大黄金数”,n为a,b的“小黄金数”,当b﹣a=2时,a,b的大黄金数与小黄金数之差m﹣n= . 21.规定:log a b(a>0,a≠1,b>0)表示a,b之间的一种运算. 现有如下的运算法则:log a a n=n.log N M=(a>0,a≠1,N>0,N≠1,M>0).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5.1.1相交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掌握对顶角相等,并会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索邻补角与对顶角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2.通过“对顶角相等”这个结论的简单推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四、教学过程设计:

如图所示,AB⊥CD于点O,直线∠AOE=65°,求∠DOF的度数。

达标测评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相等的两角是对顶角 C 、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二.填空: 2.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已知∠AOC+∠BOD=90°,则∠BOC= 。 3.已知∠1与∠2是对顶角,∠1与∠3互为补角,则∠2+∠3= 。 三.解答题 4如图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 (1) 写出∠AOC, ∠BOE 的邻补角。 (2) 写出∠DOA, ∠BOF 的对顶角。 (3) 如果∠AOE=30°,求∠BOF ,∠AOF 的度数。

5.如果直线AB、CD相交于O点,且∠AOC=28°,作∠DOE=∠DOB,OF平分∠AOE,求∠EOF 的度数 附达标测评题答案: 1.D 2.135° 3.180° 4.(1)∠AOD、∠COB;∠AOE、∠BOF (2)∠BOC、∠AOE (3)30°、150° 5.62°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垂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结论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 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

实数易错题

找家教,到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一、填空题: 1.. 在7.5-,4,-π,0.15 ,722 ,23 中,无理数有 个; 2.62的立方根是______. 3.平方根是2±的数是_____________ 4.(-4)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 5.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 . 6.1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 若0942=-x ,则x= 8.15-的相反数是 . 9.2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 10.16的四次方根是 。 11.近似数0.0250有 个有效数字。 12.330-的小数部分是 13.计算:32 8-= 14.在数轴上表示3- 的点离原点的距离是 。 15.25-的绝对值是 。 16.在数轴上点A 、点B 对应的数分别是52-和3, 则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17.若y x 262++ -=0,则x +y 的立方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8. 22 不是…………………………………………………………( ) A .实数 B .小数 C .无理数 D .分数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 B .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北京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找家教,到 阳光家教网 全国最大家教平台 D .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20.在数轴上,原点和原点左边的所有点表示的数是………………..( ) A .零和负有理数 B .负实数 C .负有理数 D .零和负实数 21.a 、b 是两个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a 、b 互为相反数 22.若a -有意义,则a 是……………………………………………( ) A .不存在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负数 2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4.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5.已知 为实数,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 ,则 B . ,则 C .若 ,则 D .若 ,则 26.若11a 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a ≥ B .1a ≤ C .1a > D .1a < 27.若a 与它的绝对值之和为0,则 的值是….( ) A .-1 B . C . D . 1 三、计算题: 28. 0213)13()41(512--+-- 29.312121)425(- 北京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初一下册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姓名:班级:(答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多项式3x2y+2y-1的次数是()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棱长为a的正方形体积为a3,将其棱长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体积为() A、2a3 B、8a3 C、16 a3 D、a3 3.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精确到千万位为() A、1.30×109 B、1.259×109 C、1.29×109 D、1.3×109 4.下列四组数分别是三根木棒的长度,用它们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是() A、3cm,4cm,5cm B、12cm,12cm,1cm C、13cm,12cm,20cm D、8cm,7cm,16cm 5.已知△ABC三内角的度数分别为a,2a,3a。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下面四个国家的国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越南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柬埔寨 7.下面哪一幅图可大致反映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从起跑到终点的速度变化情况() A、 B、 C、 D、 8.如图,已知,△ABD≌△CBE,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BE=∠ABD B、BE=BD C、∠CEB=∠BDE D、AE=ED 9. 将一张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将所得矩形撕去一角,打开的图形一定有()条对称轴。 A、一条 B、二条 C、三条 D、四条

10.房间铺有两种颜色的地板,其中黑色地板面积是白色地板面积的二分之一,地板下藏有一宝物,藏在白色地板下的概率为() A、1 B、 C、 D、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2+22+22+22=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8cm,则第三边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_。 13.三角形的高是x,它的底边长是3,三角形面积s与高x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14.如图,O是AB和CD的中点,则△OAC≌△OBD的理由是__________。 15.袋子里有2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黑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6.(2mn+1)(2mn-1)-(2m2n2+2) 17.有这样一道题“计算(2x3-3x2y-2xy2)-(x3-2xy2+y2)+(-x3-3x2y-y2)的值,其中 x=,y=-1。”甲同学把x=错抄成x=-,但他计算的结果也是正确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18.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EFG=500,求∠BEG的度数。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根式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二次根式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则化简2a a b -+的结果为( ) A .2a+b B .-2a+b C .b D .2a-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数轴得出a+b 的符号,进而利用绝对值和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即可: ∵由数轴可知,b >0>a ,且 |a|>|b|, ()2a a b a a b b +=-++=. 故选C . 考点:1.绝对值;2.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3.实数与数轴. 2.已知实数a 满足20062007a a a --=,那么22006a -的值是( ) A .2005 B .2006 C .2007 D .200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先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a 的取值范围,然后去绝对值符号化简,再两边平方求出22006a -的值. 【详解】 ∵a-2007≥0, ∴a ≥2007, ∴20062007a a a --=可化为a 2006a 2007a -+-=, 20072006a -=, ∴a-2007=20062, ∴22006a -=2007.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意义、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求出a 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35344= B 1a ab b b =(a >0,b >0)

C .5539335777?= D .()()22483248324832670÷?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0,b≥0),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 b =a b (a≥0,b >0)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A 、534 =532,故原题计算错误; B 、 a a b b ÷=1a b ab ?=1b (a >0,b >0),故原题计算正确; C 、559377?=368577?=6857 ,故原题计算错误; D 、()()22483248324832÷? +-=32 ×165=245,故原题计算错误; 故选:B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 4.下列式子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选项A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A 符合题意; 选项B ,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B 不符合题意; 选项C ,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C 不符合题意; 选项D ,被开方数含分母,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完整版)实数提高练习题

实数提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实数5、 3 7 ( ). A .5 B .3 7 C D 2.-3216-的立方根是 ( ) (A )6 (B)-6 (C) 3 6 (D) -36 3.估算24+3的值 ( ) (A )在5和6之间 (B )在6和7之间 (C )在7和8之间 (D )在8和9之间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 ①无理数都是实数;②实数都是无理数;③无限小数都是有理数;④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⑤除了π之外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有理数.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 无理数3-的相反数是 ( ) A .3- B .3. C . 3 1 D .3 1- 6.若a 2=9,b 3 =-64,则 a +b 的所有可能情况为( ) (A )7 (B )-7 (C )-1 (D )-7或-1 7.若2 2 a b =.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a b = (B )3 3 a b = (C )a b = (D) = 8.实数 13、4、6 π中,分数的个数是 ( ) (A )0 (B )1 (C )2 (D )3 9.若x <2,化简2)2(-x -|3-x |的正确结果是( ) (A )-1 (B )1 (C )2x -5 (D )5-2x 10.如图,若A 是实数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则关于a ,-a ,1的大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 A .a <1<-a B .a <-a <1 C .1<-a <a D .-a <a <1 1 A (第10题图)

11.若225a =,3b =,则a b +=( ) A .-8 B .±8 C .±2 D .±8或±2 二、填空题 12.数轴上-5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_______,表示-3.14的点在-π点的___ ____边. 13.若将三个数11,7,3-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14.当m <0时,则2m +33m 的值为________. 15.若m >1,则m _______3 m .(填“>”或“<”) 16. 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则比它大4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为____。 17.若2-m 与2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_. 18..若x x +-有意义,则1x += 19. 的平方根是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立方根是 . 20.若实数m 、n 满足(m -1) 2 +2+n =0,则m n =______. 21、若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的立方根,则这个数是 22、若a≠0,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平方根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立方根 24.现在要将一个边长为π m 的正方形的铁板锻造成一个面积是它2倍的圆形铁板(厚度一样),则这个铁板的半径为_____m. 25. 如图所示,将两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 26.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如[]33 22,3-=?? ??? ?-=π等), 则=???????-++???? ?? ?-+?????? ?-200120002001132312121 Λ_2000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7.计算 5 43210-1 -2 (第2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大全附答案带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内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内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解析:平行线的定义必须强调“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条件,所以②是错误的,平行公理中的“过一点”必须强调“过直线外一点”,所以④是错误的,①③是正确的. 正解:B. 5.不能准确识别截线与被截直线,从而误判直线平行 5.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易错题

七年级数学《实数》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641的立方根是( ) A.21± B.41± C.41 D.2 1 2、数8.032032032是( ) A.有限小数 B.有理数 C.无理数 D.不能确定 3、.在下列各数:0.51525354…,10049,0.2,π1,7,11 131,3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25是0.5 的一个平方根 B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且这两个平方根之和等于0 C . 7 2 的平方根是7 D . 负数有一个平方根 5、已知351.1 =1.147,31.15 =2.472,3151.0 =0.532 5,则31510的值是( ) A.24.72 B.53.25 C.11.47 D.114.7 6、满足-3<x <5的整数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若033=+y x ,则y x 和的关系是 ( ) A.0==y x B. y x 和互为相反数 C. y x 和相等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2)4(-的平方根是_______,-343的立方根是 。 23±,则317-a = ;=-33)6( 。 3、一正方形的边长变为原来的m 倍,则面积变为原来的 倍;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 倍,则棱长变为原来的 倍. 4、实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a b b a -+ += . 5、当 时,33 45223+-+++-x x x 有意义。 6、不超过380-的最大整数是 .

七年级数学实数练习题及答案

实数练习题

解析: 该瓶的容积相当于底面与瓶底面相同,高为25 cm 的圆柱体的体积. 答案: 解:1L=1000cm 3,由题意得瓶子的底面积为4025 1000=(cm 2) (1) 瓶内溶液的体积是 40×20=800(cm 3) (2) 设圆柱形杯子的内底面半径为r ,则 πr 2×10=800, ∴r=π80 ≈5.0(cm ) 小结: 解此类等积变形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体积不变确定数量关系或建立等量关系. 例6 规律探究:观察 284222-=25555?==,即222255-=;32793333=310101010?-==,即333=31010 -. (1)猜想5526- 等于什么,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猜想; (2)写出符合这一规律的一般等式. 解析:从给出的运算过程中找出规律,然后依规律计算

答案:(1)55552626 -=, 验证:51252555552626 2626?-===; (2) 22-11 n n n n n n =++ (n 为大于0的自然数). 小结: 此类规律型问题的特点是给定一列数或等式或图形,要求适当地计算,必要的观察,猜想,归纳,验证,利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分析特点,探索规律,总结结论. 举一反三: 1. 某正数的平方根为3a 和3 92-a ,则这个数为(). A. 1 B. 2 C. 4 D. 9 解析:由平方根定义知3a 与3 92-a 互为相反数, 所以3a +3 92-a =0, 解得a=3, 所以这个数的平方根为±1, 所以这个数为1.选A. 2. 如图3-3,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3,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点C ,则点C 所表示的数为( ). A. -2-3 B. -1-3 C. -2+3 D. 1+3 解析:∵AB=3+1, ∴C 点表示的数为-1-(3+1)=-2-3. 选A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测试卷精编习题

第九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以下所给的数值中,为不等式230x -+<的解是( ). A .-2 B .-1 . D .2 2.下列式子中,是不等式的有( ). ①2=7;②3+4y ;③-3<2;④2a -3≥0;⑤>1;⑥a -b >1 A .5个 B .4个 .3个 D .1个 3.若a <b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3a >3b B .-3a >-3b .a -3>b -3 D 错误!>错误! 4不等式02≤-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 . D . 5不等式组2201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网]

6.“与y 的和的错误!不大于7”用不等式表示为( ). A 错误!(+y )<7 B 错误!(+y )>7 错误!+y ≤7 D 错误!(+y )≤7 7.不等式组错误!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1 B .0 .2 D .3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不等式-3>2的解集是>5 B .不等式<3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0是不等式2<3的一个解 D .不等式+3<3的整数解是0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421--x x , 在第四象限,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1<x <2 D .无解 10.不等式-5<2≤4的所有整数解的代数和是( ). A .2 B .0 .-2 D .-5 1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41 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2 B .-3<a ≤-2 .-3≤a ≤-2 D .-3≤a <-2 12若不等式组0,122x a x x +??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B) 1-≥a . () 1≤a . (D) 1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姓名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一. 整式 ※1. 单项式 ①由数与字母的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②单项式的系数是这个单项式的数字因数,作为单项式的系数,必须连同数字前面的性质符号,如果一个单项式只是字母的积,并非没有系数. ③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 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②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有次数,含有字母的单项式有系数,多项式没有系数.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是单项式,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就是这个多项式作为加数的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中每一项都有它们各自的次数,但是它们的次数不可能都作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的次数只有一个,它是所含各项的次数中最高的那一项次数.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有字母叫做分式)其他代数式(若分母含多项式 单项式 整式代数式 二. 整式的加减 ¤1. 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2. 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要变号,一个数与多项式相乘时,这个数与括号内各项都要相乘. 三.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n 都是正整数)是幂的运算中最基本的法则,在应用法则运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幂的底数相同而且是相乘时,底数a 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数字或字母,也可以是一个单项或多项式; ②指数是1时,不要误以为没有指数; ③不要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整式的加法相混淆,对乘法,只要底数相同指数就可以相加;而对于加法,不仅底数相同,还要求指数相同才能相加(即合并同类项); ④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法则可推广为p n m p n m a a a a ++=??(其中m 、n 、p 均为正数); ⑤公式还可以逆用:n m n m a a a ?=+(m 、n 均为正整数) 四.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1. 幂的乘方法则:mn n m a a =)((m,n 都是正整数)是幂的乘法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但两者不能混淆. ※2. ),()()(都为正整数n m a a a m n m n n m ==. ※3. 底数有负号时,运算时要注意,底数是a 与(-a)时不是同底,但可以利用乘方法则化成同底,如将(-a )3化成-a 3 ※4.底数有时形式不同,但可以化成相同。 ※5.要注意区别(ab )n 与(a+b )n 意义是不同的,不要误以为(a+b )n =a n +b n (a 、b 均不为零)。 ※6.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n n n b a ab =)((n 为正整数)。 ※7.幂的乘方与积乘方法则均可逆向运用。 五. 同底数幂的除法 ? ??-=-).(),()(,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当一般地n a n a a n n n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情况大全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易错题 相交线与平行线 1.未正确理解垂线的定义 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B.过线段AB中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线段AB垂直; C.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解:D. 2.未正确理解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错解:A或B或C.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垂线段的意义. 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

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解:D. 3.未准确辨认同位角、错角、同旁角 3.如图所示,图中共有错角(). A.2组; B.3组; C.4组; D.5组. 错解:A. 解析:图中的错角有∠AGF与∠GFD,∠BGF与∠GFC,∠HGF与∠GFC三组.其中∠HGF与∠GFC易漏掉。 正解:B. 4.对平行线的概念、平行公理理解有误 4.下列说法: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不平行必相交;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错解:C或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