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设计规范标准[详]

档案馆设计规范标准[详]
档案馆设计规范标准[详]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保证档案馆建筑设计基本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设计。其它专业性的专门档案馆,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档案馆分为特级、甲级、乙级和丙级四个等级。本规范对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分别作了如下的基本规定,见表1.0.3。

┃ 等级│特级│ 甲级│ 乙级│丙级┃

┠────┼────┼────┼────┼────┨

┃耐久年限││100年以│ 50~100│50~100 ┃

┃││上│年│年┃

┃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二级┃

┃适用范围│国家级│省(自治│省辖市(│县(市)┃

┃│档案馆│区、直辖│地)档案│档案馆┃

┃││市)档案│馆│┃

┃││馆││┃

┗━━━━┷━━━━┷━━━━┷━━━━┷━━━━┛

注:一、对特级档案馆建筑的质量标准,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具体要求确定,本规范不作统一规定。

二、不同等级、不同规模档案馆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定额参见附录一。

第1.0.4条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对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应同时遵守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档案馆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馆址应远离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不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单位的下风向,避免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二、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三、应建在便于利用、交通方便,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

第2.0.2条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档案馆建筑应独立建造。

二、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立足于一次规划,可分期建设。

三、馆区与职工生活区等建筑应分区布置,避免相互干扰。

四、馆区内道路布置应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并应符合消防疏散要求。

五、馆区建筑主要用房不宜临近城市干道布置。

六、总平面布置除遵守当地城镇规划设计要求外,应尽量留有适当的绿化用地。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应根据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和职能配置各类用房。一般应由档案库、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办公和辅助等用房组成。

第3.1.2条档案馆的建筑布局应按照功能分区的原则,妥善安排各类用房的位置,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解决内外相互间的联系和分隔,避免交叉。各部分之间的档案传送不应通过露天。凡有温湿度要求的房间应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

第3.1.3条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各类档案及资料的安全保管,调阅方便;并为利用者创造安静的查阅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必备的工作条件。并使馆区建筑主要用房具有良好的朝向。

第3.1.4条档案馆的建筑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可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中有关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要求,并遵照国家颁发的有关建筑节能设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设计。

第3.1.5条查阅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设计为五层和五层以上时,应设电梯。超过二层的档案库应设垂直运输设备。

第3.1.6条档案库设于地下时,应设置良好的垂直运输设备;可靠的防潮、防水措施;必要的机械通风或空调设备,以保证使用。

第3.2.1条档案库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其他用房之间的联系也不应穿越库区。

第3.2.2条库区的平面布局应简单紧凑,尽量减少外墙面积。

第3.2.3条库区入口处应设缓冲间、其面积应不小于6平方米。如设专用封闭外廊时,可不再设缓冲间。

第3.2.4条库区内比库区外楼地面应高出20毫米,防止溢水流入库区。

第3.2.5条档案库宜分为大、中、小库,其比例根据使用性质和需要确定。大、中、小库使用面积一般规模为:

大库201~300平方米中库101~200平方米小库100平方米以下

第3.2.6条各个大、中、小库应有独立的出入口,不宜采用串通或套间布置方式。

第3.2.7条档案库净高不应低于2.40米。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米。

第3.2.8条档案库的围护结构应根据其使用要求的室内温湿度、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其构造:

一、当需要设置采暖设备时,围护结构的总热阻值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规定计算所得的最小总热阻值的基础上增加20~30%进行设计。

二、当需要设置空气调节设备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推荐的数值采用。

三、当不设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备时,房屋的外墙和屋顶的总热阻分别不小于0.66和

0.90(㎡K)/W。

第3.2.9条屋顶应达到保温隔热要求。

一、平屋顶上采用架空层时,应做好基层保温隔热层。架空层应不小于0.2米。并应通风流畅。

二、炎热多雨地区,采用坡屋顶时,屋顶内应通风流畅,散热降温。其下层屋顶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3.2.10条门应做保温门;窗应做双层窗,开启扇应有密封措施。

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应设金属网,并应有密闭的可开启保温门。

第3.2.11条档案库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

一、档案库不应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

二、楼板不应任意开设洞口,如需设置垂直传送设施时应做成封闭式竖井,其围护结构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非燃烧体和丙级防火门,并有良好的密闭性。

第 3.2.12条档案库内装具布置应成行地垂直于有窗的墙面,外墙采光窗宜与装具间的通道相对应。

第3.2.13条装具排列的各部分尺寸:

主通道净宽不小于1米。

两行装具间净宽不小于0.8米。

装具端部与墙之间走道净宽不小于0.6米。

装具背面与墙的间隔不小于0.08米。

第3.2.14条各类装具的档案存贮定额的计算指标:

五节档案柜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小于2.70米或180卷。

双面档案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小于3.0米或220卷。

密集架每平方米(使用面积)不小于7.20米或480卷。

注:见附录一、档案馆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定额。

第3.2.15条档案库楼面均布活荷载应为5kN/㎡。当采用密集架时,应不少于12kN/㎡,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第3.2.16条供垂直运输档案、资料的电梯,其位置应临近档案库,但应在库区防火门外,并应采用封闭式的垂直井道。

第3.2.17条当档案库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时,应避免因层高不同出现台阶,必要时采用坡道连通。

第3.2.18条母片库不宜设外窗。若设有外窗时,应有良好的遮光设施。

第3.2.19条珍贵档案应专设珍藏库。

第3.3.1条查阅档案用房由接待室、查阅登记室、目录室、普通阅览室、专用阅览室、缩微阅览室、声像室、陈列室、复印室和休息室等组成。规模较小的乙、丙级档案馆,根据使用要求有些用房可以合并设置或不设。

第3.3.2条阅览室

一、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避免阳光直射及眩光。

二、天然采光标准,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5。

三、窗宜设遮光设施。

四、单面采光的阅览室进深与窗顶高度比不大于2∶1;双面采光不大于4∶1。窗顶至顶棚

高不大于0.5米。

五、应有良好的通风。

六、每阅览座位设计使用面积,普通阅览室每座应不小于3.5平方米;专用阅览室每座应不小于4平方米。若采用单间时,应不小于12平方米。

第3.3.3条缩微阅读室。

一、朝向以北向为宜,避免朝西;不宜设在地下室或建筑物顶层。

二、应设空调或机械通风设备。

三、宜采用间接照明,阅览桌上应设局部照明。

第3.4.1条业务和技术用房由缩微用房、翻拍洗印用房、计算机房、静电复印室、翻版胶印室、理化试验室、声像档案技术处理室、中心控制室、裱糊室、装订室、接收室、除尘室、熏蒸室、去酸室、以及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等组成。应根据档案馆的等级、规模和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上述用房。

第3.4.2条缩微用房包括资料编排室、缩微摄影室(分大型机室和小型机室)、冲洗处理室、配药和化验室、质量检定室、校对编目室、拷贝复印室、放大还原室、缩微胶片库和备品库等。非缩微复制中心,可缩小规模,结合需要组织配套用房。

第3.4.3条缩微用房宜设于底层,并自成一区。

一、缩微摄影室必须防振动;防空气污染;各设备之间严禁灯光干扰,并应设遮光帷幕。室内净高不应低于3米,大型拍照机室净高不应低于3.20米。室内地面应坚实平整,便于清洗,墙面不宜采用白色或强反射面。

二、拷贝复印室应环境清洁,不起尘埃,地面应防止产生静电。门窗应密闭和严密遮光防紫外光照,并应有强制排风和空气净化设施。

三、冲洗处理室应严密遮光;室内墙裙、地面及管道应采取防护措施;应有上下水,并满足冲洗工艺要求的水质、水压和水量;室外应设污水处理池。

第3.4.4条翻拍洗印用房包括翻拍室、冲洗室、印像放大室、水洗烘干室。其中翻拍室和冲洗室可与缩微用房的缩微摄影室和冲洗处理室合用。为防火和防潮湿,水洗烘干室宜设于缩微区外。

第3.4.5条计算机房包括机房、软硬件室、终端室、介质库和辅助房间等。应根据选用的机型对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

一、计算机主机房根据设备需要考虑振、隔噪音、防尘、防潮、防腐蚀、防电磁干扰。地面应做架空地面,架空层净高应不小于0.3米。

二、空调机房、泵房、不停电装置室等辅助用房宜单独设置。

第3.4.6条静电复印室

一、为防空气污染,不应设于缩微用房和计算机房区域内。

规模较大的档案馆集中设置专供内部使用的复印室外,一般还宜临近查阅档案用房另设提供利用的复印室一间。规模较小的档案馆复印室也宜临近查阅用房设置。

二、应设独立的强制排风装置。每台复印机的使用面积按8平方米计算。

第3.4.7条中心控制室

一、宜设在底层主要入口附近

二、室内应设空调或局部空调。

三、与其他用房的隔墙,其耐火极限应不低于3小时,楼板不低于2小时。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第3.4.8条熏蒸室

一、使用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

二、应设有单独的、直达屋面外的排气管道,废气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标准。

三、室内顶棚、墙面及楼、地面材料应易于清洁。为便于冲洗,宜设专用的熏蒸设备。

四、应采用密闭门,并宜为双扇门。

第3.4.9条裱糊室

一、室内应设加热电源,上下水设施,并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每工作人员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

第3.4.10条装订室

一、室内应设计摆放裁纸刀、压力机及装订机的位置。

二、每工作人员使用面积应不少于8平方米。

第3.4.11条整理编目室每工作人员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0平方米。

第3.4.12条整理编目室、编研室、出版发行室室内宜设固定壁柜。

第3.5.1条办公和辅助用房由办公室、会议室、文印打字室、值班室、电话机房、空调机房、变配电室、贮藏室及厕所等组成。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档案馆可根据需要设置上述用房。

第3.5.2条办公室宜考虑存放工具书的位置或固定壁柜。

第3.5.3条厕所位置既应注意使用方便,又要比较隐蔽,并有防止气味溢出的措施。

第四章档案防护

第一节防护内容

第4.1.1条防护内容包括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温湿度要求、防潮、防水、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防尘、防污染、防有害生物(霉、虫、鼠等)、防盗等。其他有关抗震、防雷及防火等参见本规范的有关章节。

第4.1.2条温湿度要求,应根据档案馆的等级、规模和档案的重要性等因素区别对待,其他防护要求均应在设计中妥善解决。

第4.1.3条视听、缩微等非纸质档案贮存库,除应遵守本章有关规定外,还应根据使用保管的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第二节温湿度要求

第4.2.1条不同等级、不同规模档案馆的温湿度要求,应采用不同标准:甲级档案馆设计可采用空调或局部空调;乙级档案馆设计可采用采暖、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或局部空调;丙级档案馆设计可采用采暖、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

第三节防潮、防水

第4.3.1条馆区内应组织通畅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

第4.3.2条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一般不应小于0.45米。

一、采用填实地面时,应考虑防潮。

二、采用架空地面时,架空层净高不小于0.45米。架空层下部的地面宜用简易防水地面,并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15米,做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架空层上部的地面宜采取适当的隔潮措施。

架空层的外墙应做通风孔,风口处装铸铁通风篦或金属网及可开启的封闭设施。

第四节防日光及紫外线照射

第4.4.1条档案库及查阅档案等用房,均应消除或减轻紫外线对档案、资料的危害。

第4.4.2条天然采光的档案库及其他业务技术用房应选用防紫外光玻璃和采用遮阳设施,防止阳光直射。

第4.4.3条档案库及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如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

第五节防尘、防污染

第4.5.1条档案馆绿化设计,应考虑防尘、空气净化、降温、防噪音等要求,树种选择应避免飞花扬絮。

第4.5.2条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超过规定标准的地区,其通风系统应采取净化措施。

第4.5.3条合理安排锅炉房、除尘室、熏蒸室、试验室,以及洗印暗室等用房的位置,并结合需要设置通风装置,以减少其产生的尘埃和有害气体对库区的影响。

第4.5.4条档案库楼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其他内部装修、装具和固定家具等设计应表面平整,构造简洁。

第六节防蛀、防鼠

第4.6.1条所有管道通过墙壁或楼、地面处应密封,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底层地面应采用坚实地坪。

第4.6.2条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大于5毫米,鼠患严重地区宜采用金属门或下缘包铁皮的木门。

第4.6.3条档案馆应设熏蒸室或其他杀虫设施。

第4.6.4条档案库外窗的开启扇宜设纱扇,纱型号不少于C1.6。

第七节防盗

第4.7.1条档案馆的外门及底层外窗均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有外遮阳设施时,亦应做防盗处理。

第4.7.2条库区不应设置室外楼梯。

第4.7.3条甲级档案馆应设防盗报警装置,乙、丙级档案馆可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处理。第五章消防和疏散

第一节耐火等级

第5.1.1条档案库应作为一个单独的防火分区,库区与其他部分的隔墙均应为防火墙,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4小时的非燃烧体。其他内部隔墙采用耐火极限不少于2小时的非燃烧体。

第5.1.2条防火门宽度应不小于1米。

第二节消防

第5.2.1条甲级档案馆应在档案库、缩微用房、空调机房等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乙、丙级档案馆为高层建筑时,按有关专业规范的要求设计。

第5.2.2条库区外可设置水消防系统。库区及档案业务和技术用房内应设卤代烷、二氧化碳等气体灭火装置或其他灭火装置,并应设于明显的位置。

第5.2.3条档案库严禁用明火采暖,除特殊原因外,其他用房也不宜采用。烟囱不应穿越或紧靠库区。装具宜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第三节安全疏散

第5.3.1条档案馆库区建筑的安全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

第5.3.2条库区内设楼梯时,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第5.3.3条库区缓冲间及档案库的门均应向外开启,并应为防火门。

第一节给水排水

第6.1.1条馆区内应设水消防系统。

第6.1.2条库区内不应设置用水点,给、排水管道也不应穿越库区。

第6.1.3条档案库的上层或屋顶不应设置给水设施。生活污水立管应避免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

第6.1.4条各类用房的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否则应作污水处理。

第二节暖通空调

第6.2.1条档案库及业务和技术用房设置空调时,室内温、湿度要求,见表6.2.1。

│序│用房名称│干球温度(℃)│相对│通风换气│注│

│号│├────┬──────┤湿度│次数││

│││冬季│春季│(%)│(次/小时)││

│1 │档案库│不低于14│不高于24 │45~60 │0.5~1 │有一定│

│2 │缩微母片库│不低于13│不高十15 │35~45 ││的洁净│

│3 │缩微拷贝片库│不低于14│个高于24 │40~60 ││要求│

│4 │保护技术试验及│不低于18│不高于28 │40~6O │││

││缩微工作用房││││││

│5 │阅览室│不低于18│不高于28 ││1~1.5 ││

│6 │陈列室│不低于14│不高于28 │45~60 │││

│7 │裱糊室│不低于18│不高于28 │50~70 │││

│8 │其他技术用房│不低于18│││││

└─┴───────┴────┴──────┴─────┴──────┴───┘第6.2.2条冬季不设空调的档案库,设采暖时,室内干球温度不低于14℃,相对湿度45~6 0%;不设采暖时,室内相对湿度45~60%。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青岛市档案局(馆) 2003年12月 “淮南子档案业务交流网”整理 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已于2003年8月20日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并与当日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行。按照青岛市档案信息化发展计划的总体要求以及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我市所属12个区市综合档案馆应相继建成数字档案馆,与市数字档案馆组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建设青岛市“档案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充分共享,资源互相利用,为数字青岛、数字区市、数字园区建设服务,为我市各级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电子公文归档工程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各级档案馆实现现代化管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升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数字档案馆建设现状 2001年,国家档案局将青岛、深圳确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试点城市,2002年以来,杭州市档案馆、天津开发区档案馆、江苏电力公司档案馆等也逐步开始试点建设数字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于2002年12月份在深圳召开了数字档案馆建设现场演示会,2003年8月,青岛市数字档案馆通过了国家档案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认为:“该研究课题的完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数字档案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课题研究成果在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数字档案馆的工程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同日,青岛市数字档案馆在国内第一个正式投入使用,受到了国内媒体的关注,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区市(县)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浙江省萧山区档案馆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包括广东省顺得市、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福田区和宝安区等在内的档案馆正在积极筹措,有的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山东省济宁市档案局在其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在2006 年全市各级综合档案馆基本建成数字化档案馆的计划,并通过“两办”印发。 二、区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本依据 在青岛市建设区市数字档案馆,形成两级数字档案馆群,具有以下优势: 1、环境优势。青岛市作为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建设极为重视,并于1996年6月专门成立了青岛市委市政府计算 机中心(正局级事业单位),承担青岛市电子政务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管理职能。“九五”期间,青岛市宏观决策和办公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工程(“金宏工程”)获得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工程,2002年青岛市开始实施国家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经过多年建设,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四统一分”体制和“强核-辐射”模式,建设了4个应用平台,即网络平台、软件平台、安全支撑平台、政务信息网站平台。其中网络平台上连国家、省办公网络

档案馆新馆建设浅析

档案馆新馆建设浅析 一、海盐县档案事业现状背景与发展需求 县档案馆由于用房的限制,库藏拥挤、库房狭小、功能不全等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全县档案事业继续发展的瓶颈。现有档案馆不能正常发挥馆藏档案借阅功能,不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无法满足档案馆的相关要求,到了接收年限的大量档案无法接收进馆,使本县档案事业的发展和馆藏效用的发挥受到了严重制约。 根据全国和全省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档案局提出的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要求(把档案馆建立成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保管基地、利用档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公开的中心、档案资料信息服务中心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结合海盐县的实际,档案工作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大档案”之路,把档案馆建成馆藏丰富、功能齐全、特点鲜明的现代档案馆,为海盐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档案馆的建设是新时期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 2、档案馆的建设是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3、档案馆的建设是确保有效拓展档案工作职能的需要 4、档案馆的建设是全面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需要 5、档案馆的建设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海盐经济

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档案馆新馆建设理念及主要建设内容 档案馆的建设要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要求,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和档案馆现实需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现状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科学、合理、适用、节约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基本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工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考虑档案馆的特点和功能拓展的需要,同时应充分考虑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能耗的因素,满足档案馆事业长远发展的需求。 档案馆建设必须着眼于档案业务流程的需要,满足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档案的功能要求,满足国家档案馆作为安全保管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信息服务中心、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政府信息查阅的法定场所的功能设置的要求。因此,档案馆建设应充分体现作为文化事业机构的特点,体现作为本地区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场所的特点,满足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体现社会性、文化性、开放性。 根据全国、全省档案馆事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五位一体”功能要求,结合海盐县实际,建设一个与海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档案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统一整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成为全县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符合国家关于把档案馆建设成为“两个基地、一个中心”的要求,达到海盐县档案事业发展和满足50年馆藏需要。真正成为海盐县各类档案、

综合档案室建设标准及要求

综合档案室建设标准及要求 一、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 1.档案组织管理 (1)建立档案工作,设立档案工作机构,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和管理网络。 (2)机关各级分管领导职责明确,履职到位。 (3)制定本机关、本系统档案工作中长期规划或在机关工作中长期规划中有档案工作内容。 (4)机关档案工作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监督、指导,按规定时限完成重大活动档案移交,档案统计年报、政府公开信息报送,档案进馆及其他档案业务工作。 2.档案工作人员 (1)配备符合档案业务管理要求的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并保持稳定。 (2)档案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积极参加档案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3.档案工作保障制度 (1)档案工作列入各项具体业务工作程序,与其他工作制度有机衔接,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建立档案工作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 (2)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制度,联系单位实际,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完善。包括机关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

文件材料归档、档案整理、保管、保密、鉴定、销毁、统计、利用、库房管理、文件交接、离岗交接清点、设施设备维护使用制度、数字化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重大科研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等。 (3)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或者转发机关专业档案管理办法并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档案资源建设 1.档案集中统一管理,门类齐全,材料完整 (1)机关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本机关全部档案。 (2)建立健全机关档案门类,包括文书、科技、专门(会计、人物、专业)、照片、声像、实物、重大活动档案以及政府公开信息、资料等,门类齐全。 (3)各门类档案材料收集规范、真实有效、齐全完整、应归尽归。 2.其他介质文件归档齐全 (1)收集除纸质档案之外的光介质、磁介质、银盐感光介质等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材料。 (2)按照数据标准,收集各门类档案的电子文件和数字副本文件,包括机关网页信息、公务电子邮件及机关公务社交媒体产生的数字信息等。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 1.信息化规划设施 (1)统筹协调数字档案室与单位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关系,实现文档一体化、馆室一体化管理。

综合档案室建设标准

集团公司综合档案室的规范化建设 一、组织管理 (一)设置与集团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构 1、下发文件成立集团公司综合档案室:一般档案室隶属于办公室 2、建立档案、情报、资料、信息处理的一体化部门 (1)集团公司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集中在档案室保管(2)成立档案、情报、资料、信息一体化部门 3、档案工作列入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 (1)档案工作列入集团公司发展计划 a、集团公司发展规划中有明确的档案发展目标 b、档案工作列入集团公司发展计划中(每年的工作思路、计划、和总结中对档案工作有详细的内容) (2)制定档案工作发展计划:要达到什么目标、水平,有长期和短期的计划。 (二)人员 1、有明确的分管领导(总经理或副总等) 2、档案室有负责人 3、专职档案员 (1)档案人员有相关的文化和专业素质 (2)对相关部门或下属单位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4、成立档案领导小组和档案专、兼职人员网络

(三)制度建设 1、制定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制度 2、根据集团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一系列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工作制度纳入集团公司管理制度中; (2)集团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档案管理办法(含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保管期限表、档案保密制度、底图保管、更改及复制制度和库房管理制度。 3、制定档案人员“三纳入”、“四参加”制度,这是保证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控制措施和手段。 1、建立健全“三纳入”制度 “三纳入”:是指将集团公司文件材料的形成、运转、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生产技术、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的程序,纳入科研、基建和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工作计划,纳入集团公 司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 2、建立“四参加”制度 档案人员参加重要计划工作会议;参加科研课题、设计项目以及产品评审、鉴定会,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设备开箱。 3、做好档案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二、设施设备建设 (一)库房符合档案安全保管要求 (1)库房面积要有余地 (2)“八防”: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光、防潮湿、防虫、防

档案馆库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7年月日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建设,提高国家档案馆建设决策科学化与管理规范化水平,依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四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标准、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2005]19号)要求,编制《档案馆建设标准》。 《档案馆建设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方针政策,以坚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充分发挥档案事业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为宗旨,从我国国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实用,满足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需要。 《档案馆建设标准》明确了国家档案馆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确定了房屋建筑及用地面积指标,提出了选址与规划布局、档案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建设标准对政府投资的档案馆建设应必须严格执行,对企业投资的可参考适用。 本建设标准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需要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及时反馈。有关意见及资料请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邮编100032),以便今后修改时考虑。 本标准编制组成员: 主编:郭嗣平、张永慧、赵中新、王雁宾 编委:李伯富、刘芸、杨战捷、姜莉、冯朝晖、宋扬、丁德胜、杜山 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德胜、刘芸、杨战捷、姜莉、郭嗣平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建设规模和项目构成 (5) 第三章房屋建筑面积指标 (6) 第四章选址与规划布局 (8) 第五章建筑设计 (9) 附录一省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0) 附录二市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3) 附录三县级档案馆各类用房指标分类表 (16)

档案馆设计规范标准设计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保证档案馆建筑设计基本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综合性档案馆(以下简称档案馆)的设计。其它专业性的专门档案馆,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文执行。 第1.0.3条档案馆分为特级、甲级、乙级和丙级四个等级。本规范对不同等级档案馆设计的耐久年限和耐火等级分别作了如下的基本规定,见表1.0.3。 ┃ 等级│特级│ 甲级│ 乙级│丙级┃ ┠────┼────┼────┼────┼────┨ ┃耐久年限││100年以│ 50~100│50~100 ┃ ┃││上│年│年┃ ┃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二级┃ ┃适用范围│国家级│省(自治│省辖市(│县(市)┃ ┃│档案馆│区、直辖│地)档案│档案馆┃ ┃││市)档案│馆│┃ ┃││馆││┃ ┗━━━━┷━━━━┷━━━━┷━━━━┷━━━━┛ 注:一、对特级档案馆建筑的质量标准,根据建筑物本身的具体要求确定,本规范不作统一规定。 二、不同等级、不同规模档案馆各类用房的使用面积定额参见附录一。 第1.0.4条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以上(含七度)地区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对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档案馆库区建筑可按七度设防。 第1.0.5条档案馆建筑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外,应同时遵守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档案馆的基地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馆址应远离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不设在有污染腐蚀性气体单位的下风向,避免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二、应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静的地段。 三、应建在便于利用、交通方便,且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的地区。 第2.0.2条档案馆的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档案馆建筑应独立建造。 二、总平面布置应根据近远期建设计划的要求,立足于一次规划,可分期建设。 三、馆区与职工生活区等建筑应分区布置,避免相互干扰。 四、馆区内道路布置应便于档案的运送装卸,并应符合消防疏散要求。 五、馆区建筑主要用房不宜临近城市干道布置。 六、总平面布置除遵守当地城镇规划设计要求外,应尽量留有适当的绿化用地。

数字档案馆规划及建设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与建设 国家档案局科研所邱晓威 一、数字化档案馆提出的背景 1、概念的出现 数字档案馆的概念源于三种途径:一是随着计算机档案管理的普及,使档案馆的信息管理数字化,实现了从档案机读目录的管理到档案原文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二是随着办公自动化和生产科研的计算机化,直接产生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进馆前的数字化;三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基础数字信息工程建设中对档案馆、档案信息以及其他部门的各种信息的综合管理与使用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数字档案馆的提出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是由于包括中国在的一些国家正在积极建设的数字图书馆工程,带动了档案馆对自身数字化建设的思考,于是出现了数字档案馆的提法。 数字档案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数字档案馆的规划和建设是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发展影响和要求的必然结果。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和

网络等信息技术,配置先进的软硬件设备,研制高性能的信息管理系统;数字档案馆要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给档案管理带来的复杂问题,要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长期可读。 数字档案馆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单位办公自动化的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档案管理新模式的集中体现,代表着新世纪档案馆工作的发展方向。 2、国际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1994至1995年,美国国家数字技术通讯指导办公室把数字图 书馆列为9项重点项目的第一位,排在危机及应急处理、教育及终身学习、电子商务、能源管理、环境控制和废品最小化、保健、加工处理和产品、公众存取政府信息等重要项目之前。这项工程从1999年到2001年为第一阶段,投资4亿美元,2002年以后的第二阶段继续投资6000万美元。其他国家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投资也十分可观,如英国投资4亿美元,俄罗斯每年投资2亿卢布。到2001年为止已经宣布正式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国家有20多个。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受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国际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情况 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项目的 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局就成立了数字档案馆特别工作组,开始数字档案馆的研究和筹建工作。到了20世纪9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25-2010 -------------------------------------------------------------------------------- 发布日期:2017-05-12 访问次数:12396 字号:[ 大中小] --------------------------------------------------------------------------------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 (2010年8月3日批准,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Code for design of archives buildings JGJ 25-2010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 施行日期:2 0 1 1 年2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723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5—2010,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0.5、7.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8月3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档案防护;6.防火设计;7.建筑设备。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电子档案阅览、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信息化技术等功能用房。2.增加建筑节能、综合布线、供电等级、防水等级、安全防范、重要电子档案电磁安全屏蔽要求等技术内容。3.调整术语、建筑设计、档案防护、防火设计、建筑设备中的部分条文。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地址: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邮编:100050)。 本规范主编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档案办公室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冯丽伟杨战捷韩光宗常钟隽王建库姜莉姜中桥周萌刘晓光张振强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何玉如郭嗣平吴英凡王良城顾均祝敬国孙兰李伯富卢求 1 总则 1.0.1 为适应档案馆建设的需要,使档案馆建筑设计满足功能、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档案馆建筑设计。 1.0.3 档案馆可分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档案馆的适用范围及耐火等级要求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4 特级、甲级档案馆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以上地区的乙级档案馆应按基本烈度设防,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的乙级档案馆宜按七度设防。 1.0.5 档案馆建筑的节能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的规定。

单位档案室建设要求参考技术规范一

单位档案室建设要求参考技术规范一、档案室设施的基本含义档案室设施是维护档案安全、保障档案提供利用所需硬件的总称。主要包括档案用房、档案柜架、温湿度控制、防潮、防火、防盗、防虫、防尘、防霉及计算机、网络、储存设备等。二、档案室设施建设的基本原则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方便档案的利用。维护档案的完整,一是指保持档案内容和形式的有机联系和完整;二是指保证档案材料不缺少、不遗漏、不分割。维护档案的安全,一是指不发生丢失、火灾、水浸、霉变、虫害、鼠害等损毁档案的事故;二是指防止档案内容泄密。方便档案的利用,一是指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档案检索和利用的效率。二是指提供安全保密的档案阅览环境、复制档案的条件和设备等。三、档案用房建筑 1. 档案用房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新建办公楼时,档案用房要纳入计划,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2. 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 (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分开)。为了便于安全管理,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应设在同一楼层。在档案库房面积应能容纳本机关形成的全部档案,并能容纳由本机关自行保管(不向档案馆移交)的全部档案。 3. 档案库房以东或南朝向为宜,墙壁要具有隔热、防潮性能。在楼层安排上不用一楼、地下室和最高层。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紧邻卫生间等潮湿、有污染源的部位。 4. 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5.档案库房净高不应低于 2.40m。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 2.20m。为防止溢水流入库房,室内比室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当 档案库房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6. 档案库房门窗既要便于通风,又要便于密闭,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密封性能好,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 5mm窗应为双层窗,开启窗应有密闭措施,设纱窗;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设金属网。档案库房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档案库房外门、外窗均应安装防盗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2 7. 档案库房地面应光洁、平 整、耐磨,不易生尘,应有防潮措施。档案库房地面平均承重应为200 公斤 / 平方米以上, 采用密集架时承重应不低于在500 公斤/ 平方米为宜。8. 档案库房墙体要求光洁、平整、 不易生尘、坚固耐久,具有隔热、防潮、防尘、防火功能。 9. 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设置,控制导线和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配电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暗敷方式。空调设施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采用穿 金属管保护。库房内不应设置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上下水立管 不应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四、档案库房的安全防护 1. 健全制度:档案库房管 理制度,包含库房日常安全管理,定期安全检查,每天温湿度控制、保持整洁卫生、遵守保密规定等内容。档案员每月应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一次检查,每年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一次清点核对,并做好检查、清点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防高温、防潮:档案库房温度控制在 14-24 C,每昼夜波动幅度不大于土 2 C;相对湿度控制在 45%-60% 之间,每昼夜波动幅度不大于±5%。库房内应配备温湿度仪,应配备空调、除湿机、加湿器 等调温调湿设备。当温湿度超过标准时必须采取措施使之符合要求,档案库房安装柜式或壁挂式空调为宜。 3. 防日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采用人工照明时,宜选乳白色防爆灯罩的白炽灯。当采用荧光灯时,应有过滤紫外线和安全防火措施。窗户要安装防光窗帘,避免阳光 直射档案。 4. 防有害生物:档案库房应尽量将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档案箱柜内应放置防虫、防霉药品,并及时更换。有条件的库房可配备臭氧发生器,净化库房空气。为防虫和防鼠,管道通过墙面或楼、地面处均应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其他墙身孔洞也应采取防护措施。 5. 防尘、防污染:档案库房及箱柜保持整洁、无灰尘,箱柜、地面要用吸尘器、拧干的抹布、拖把清洁。严禁将其他用品与档案一同存放。 6. 防火:档案库房应配备消防器材, 采用气体或干粉型,并定期检查更换。库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库房内各类电器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修订)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TEL:0411-******** Dalian Hengzhi Sci &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大连恒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

目 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义 (2) 第三章:数字档案馆馆内建设目标、内容 (3) (一)“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目标 (3) (二)“数字档案馆”馆内总体建设内容 (3) 第四章:数字档案室建设 (11)

第一章:前言 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布的档办〔2010〕116号《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中指出: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

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指南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发布2010年6月)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适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本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

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没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合理适用、稳步实施。要重视前期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本部门业务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性高、应用性强的功能需求,以确保系统开发和项目建设的合理性、适用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应全程参与,及时研究和发现问题,纠正偏差。重大项目应当按照信息系统建设规范要求,引入监理机制,对项目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理。 1.3 建设目标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标是:紧紧依靠国家和当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政务网平台、公众网平台以及各类网络资源,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集成建设适应本部门本单位一定时期内数字档案管理需要的网络平台,开发应用符合功能要求的管理系统,推动馆藏档案资源数字化、增量档案电子化,逐步实现对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管理以及分层次多渠道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 其中,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提供档案信息利用和社会共享服务,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分阶段推进,有步骤实现。 1.4建设内容 数字档案馆总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 l )按照数字档案馆基础网络架构、主要技术路线与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集成建设适应馆藏档案基础数据和今后一定时期内数

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市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 (“十二五”规划)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的科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了全面加强我馆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丰富馆藏档案保管利用的方式,提高珍贵档案的公众利用率,按照全省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结合我馆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开展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档案开发利用为目标,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强档案数据库管理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努力适应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 坚持统一标准、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

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建设数字档案馆,开展公众网上查询现行文件和档案信息服务,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争取在“十二五”规划内完成以下目标:一是,继续加强馆藏档案条目数据库建设,全面实现查档计算机检索;二是,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力度,力争2015年前建立全文数据库系统,逐步实现馆藏档案全文数字化。三是,启动“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四是,全面扩展档案信息网的各项功能,与电子文件数据中心有机融合,构建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档案信息网站。 二、稳步推进,着实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进程。 电子文件是未来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必须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文件数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上日程,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建设为“文档数字化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对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扩大数据容量,建立多媒体档案数据库,开展开放馆藏档案的网上服务工作,引入存用分离技术,提供图片文件OCR识别,增强全文检索功能,增加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利用的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和数据保障机制,增加客户端数据移交单位数量,方便系统扩展,实现大数据量的高效检索和安全存储等需求。 为了全面提升我馆馆藏档案数字化水平,结合国家档案局在新时期提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性要求,现计划通过“电

档案库房建设要求

关于集团公司档案用房建筑要求的建议 后勤服务保障处: 档案用房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新建办公楼时,档案用房需纳入计划,向设计部门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库房、档案业务工作室和阅档室分开),但位置不能相距太远。档案库房面积应能容纳本机关20-30年内形成的全部档案,详细如下: 档案库房建设要求: 1.档案库房以东或南朝向为宜,屋顶、墙壁要具有隔热、防潮性能。在楼层安排上尽可能不用地下、最高层或楼两侧。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紧邻卫生间、热水房等潮湿、有污染源的部位。 2.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3.档案库房净高不应低于2.40m。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为防止溢水流入库房,室内比室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当档案库房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4.档案库房门窗既要便于通风,又要便于密闭,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密封性能好,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窗应为双层窗,开启窗应有密闭措施,设纱窗;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设金属网。档案库房每开间的窗洞面积与外墙面积比不应大于1:10,档案库房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档案库房外门、外窗均应安装防盗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5.档案库房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不易生尘,应有防潮措施。档案库房因采用密集架,楼面地面平均承重不低于12 kN/m2,即1200公斤/平方米。 6.档案库房墙体要求光洁、平整、不易生尘、坚固耐久,具有隔热、防潮、防尘、防火功能。 7.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设置,控制导线和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配电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暗敷方式。空调设施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采用穿金属管保护。档案库房不宜安装水(气)暖,库房内不应设置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上下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 集团行政工作处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档案库房建筑设计准则

精心整理 档案库房建筑设计标准 档案馆(室)为存储和保护档案而设计建造的建筑物。库房地址的选择,以及防热、防潮(防水)、防火、防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要求,不少国家制定有专门的设计规范。 库址选择为使库房地段经常保持干燥,库址不应选在靠近江河湖泊、地势 库址应远离危险建筑( ,一 、雨水以及湿空气通过屋顶、 ,使库内温湿度尽量保持稳定,以利于接近或达到要求。中国《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一般档案库房温度冬季不低于14℃,夏季不高于24℃,相对湿度45~60%。 档案库屋顶的形式、结构、用材、颜色均应考虑隔热效果,同时也要有利于雨水及时排泄,防止渗漏。一般认为屋面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空气间层屋顶利于

隔热。中国新建档案库采用双层屋顶者渐多,采取平屋顶时,注意架空层基层的保温隔热处理,架空层不小于0.2米。采用坡屋顶时,注意屋顶内通风流畅,其下层顶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档案库外墙隔热防潮措施有:加厚墙体,墙体使用隔热、防水材料,空气间层墙体,设外走廊或环形走廊等。上述措施各有利弊,应该力争做到扬长避短,综合 据需要,从1米多至2米,墙体 综合效果。 1∶ 10 ,较好地保证库内温湿度的稳定。但无窗库必须配置 档案库房分地下库(包括洞库)与地上库。地下库的优点是库内温湿度较为稳定,能防光、防尘等,但必须采取地面、墙体的防水与防潮措施。地上库地面防潮措施有两种:一是填实地面,一是架空地面。中国档案库新建者以架空地面为多,特别是在南方高湿地区。架空层高度一般不小于0.45米,下面采用简易水泥地面,高出室外地面不小于0.15米,地面的排水坡度不小于1%。架空层上部地面一般均有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订的《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学习借鉴某某市档案馆和集团档案馆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我们对新档案馆建筑规划设计提出如下建议方案: 一、新馆建设规模和功能布局 按每平方米密集架存放480卷档案资料推算,使用面积预留10年发展余地,新馆建设规模需1500平方米以上。其中: 行政档案面积500平方米; 科技档案面积300平方米; 底图档案面积200平方米; 实物档案面积150平方米; 电子声像档案面积50平方米; 办公室面积80平方米; 晒图(两台晒图机)及复印室面积50平方米; 仓库、计算机房、会议室、通道及库房缓冲区等合计面积200平方米。 根据《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和上级档案部门要求,档案馆宜独立建造,自成体系,远离易燃易爆场所和污染腐蚀源,上空无高压电线。在设计理念上突出档案馆的文化性、

开放性和多功能性。在功能布局上要凸现档案保管、信息传播、教育、交流等功能,新馆内应包括档案资料库房区、档案资料利用区和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 (一)、档案资料库房区: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应集中布置,自成一区,馆内其他用房的通道不得穿越库区,库房可分大、小两种。面积超过60平方米的库房需设两个以上出口;小库房用于保存珍贵档案或保存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档案,如光盘等资料。 (二)、档案资料利用区: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应充分考虑到开放性和工作便捷的原则,设办公室、电子阅档室、仓库、晒图及复印室、会议室等(因社区服务中心已设有村史厂情展览室,可不再设立档案陈列室)。 (三)、技术用房及辅助配套用房区: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设计算机房、变电配电间、洗手间等。 二、新馆内部建筑设备设施建设 (一)、温湿度控制系统价格较贵(约20万元)。从经济角度考虑,可用温湿度表、空调和去湿机,由人工进行温湿度调控。 (二)、消防系统,安装自动报警和防火等设施。 (三)、安保系统,档案馆入口处安装防盗门,楼层安装红外线防盗、监控等系统。 (四)、数字档案系统,根据档案发展的基本趋势,需

档案室建设要求参考技术规范

三、档案用房建筑 1.档案用房建筑设计要遵循安全保密、布局合理、科学适用的原则,新建办公楼时,档案用房要纳入计划,提出档案用房的建筑要求。 2.档案用房要按照功能区分原则,力求达到功能合理,流程便捷。档案用房要实行“三分开”(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分开)。为了便于安全管理,档案业务工作室、档案库房和阅档室应设在同一楼层。在档案库房面积应能容纳本机关形成的全部档案,并能容纳由本机关自行保管(不向档案馆移交)的全部档案。 3.档案库房以东或南朝向为宜,墙壁要具有隔热、防潮性能。在楼层安排上不用一楼、地下室和最高层。档案库房应集中布置,远离易燃、易爆场所,不能紧邻卫生间等潮湿、有污染源的部位。 4.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防护的基本要求,即防潮、防水、防火、防盗、防阳光照射、防紫外线照射、防高温、防尘、防污染和防有害生物(霉、虫、鼠)。 5.档案库房净高不应低于2.40m。当有梁和通风管道时,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20m。为防止溢水流入库房,室内比室外楼地面应高出20mm。当档案库房与其他用房同层布置且楼地面有高差时,应采用坡道连通。 6.档案库房门窗既要便于通风,又要便于密闭,门应具备防火防盗功能,密封性能好,且宜采用金属防盗门,库房门与地面的缝隙不应大于5mm;窗应为双层窗,开启窗应有密闭措施,设纱窗;当采用高窗时,墙的下部应增设通风口,通风口设金属网。档案库房不得采用跨层或跨间的通长窗。档案库房外门、外窗均应安装防盗网等安全防护措施。 7.档案库房地面应光洁、平整、耐磨,不易生尘,应有防潮措施。档案库房地面平均承重应为200公斤/平方米以上,采用密集架时承重应不低于在500公斤/平方米为宜。 8.档案库房墙体要求光洁、平整、不易生尘、坚固耐久,具有隔热、防潮、防尘、防火功能。 9.档案库内严禁设置明火设施,库房的电源开关应设于库房外,并应设有防止漏电的安全保护设置,控制导线和供电导线应用铜芯导线。配电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暗敷方式。空调设施应单独设置配电线路,并采用穿金属管保护。库房内不应设置消防以外的给水点,给、排水管道不应穿越库区。上下水立管不应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内墙上。 一、各档案库的建筑及技术参数: 1、各馆室的最小面积应能容纳目前各资料存放,还必须考虑一定的发展空间。 2、地板承重最大容量为1240公斤/平米,采用密集架时应不大于1200公斤/平米。 3、密集柜每组分为六层搁板,每层搁板承重为80公斤,柜体自重为80公斤。 4、每组柜体存放档案盒的多少根据档案盒尺寸来计算。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范本

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范本 第1章数字档案馆介绍 我们所要建立的数字档案馆既不是模仿纸质档案为主体的实体档案馆,也不是将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形成的封闭的档案信息库,而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上,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高度有序的企业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核心,为企业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 根据档案界有关专家学者对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以及我们的认识,企业数字档案馆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馆藏资源数字化 数据是数字档案馆的核心,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反映,所以数字档案馆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信息资源库,在这个资源库中,不仅有文字、图像,还有声音等多媒体介质,因此,数字档案馆除了现已存在的电子文件以外,还必须将馆藏的实态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永久的存储在服务器的磁盘、光盘或其他存储介质中。 档案信息结构标准化 应该说信息结构标准化既是馆藏信息数字化的基本依据,又是档案信息能否方便快捷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建设数字档案馆将要引进比较复杂的元数据的概念和很多

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比如: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数据迁移技术等等。这就要求档案信息结构的标准化。 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 网络化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实现信息利用的社会化,首先必须实现网络化,这是个重要的基础。同样,由于数字档案馆是在网上运行的,因此,宽带高速网对档案信息的迅速传递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条件。目前,支持数字档案馆的网络技术主要有:局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和intranet技术。考虑到档案信息不同于图书或其他信息,其传递的范围要受到密级的限制和访问权限的约束以及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在许多场合使用局域网技术和intranet 技术较为稳妥。 生成空间虚拟化 由于数字档案馆是一个群体概念,是由一个部门、单位乃至一个地域的众多档案馆或信息资源单位组成的联合体,通过网络实现跨库互动查询,达到使用信息的目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档案馆改变了存在的性质和方式,延伸了传递的途径和条件,拓宽了使用的环境和范围。这也正如部分档案学者指出的那样:通过网络的连接,传统档案馆被分成两类:一类是信息资源档案馆,一类是终端档案馆,前者为数字档案馆提供信

课题_XX档案馆建设_设计方案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国家档案局 二○一○年六月 说明 本指南由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技术部、福建省档案局、山东省档案局、青岛市档案局。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王良城、蔡学美、潘积仁、黄建峰、王宪东、郭玉东、冯剑波。 本指南主要审查人:李和平、姜之茂、方昀、韩李敏、黄玉明、何伍爱、赵国俊。 目录 1总体要求 (1) 1.1概述 (1) 1.2 建设原则与要求 (1) 1.3建设目标 (2) 1.4建设内容 (3) 1.5建设步骤 (4) 2.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6) 2.1收集功能要求 (7) 2.2管理功能要求 (8) 2.3 保存功能要求 (9) 2.3.1长久保存策略 (9) 2.3.2 存储架构选择 (9) 2.4利用功能要求 (10) 3.应用系统开发和服务平台构建 (11) 3.1运用系统开发 (11) 3.2服务平台建设 (12) 3.3软硬件设备配置 (14) 3.3.1系统软件选择 (14) 3.3.2硬件设备配置 (15) 4.数字档案资源建设 (16) 4.1电子文件接收 (17) 4.2档案数字化 (18) 4.3资源整理 (19) 4.4 建立数字档案资源库 (20)

5.保障体系建设 (21) 5.1安金保障体系建设 (21) 5.2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23) 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 1.总体要求 1.1概述 数字档案馆是指各级各类档案馆为造应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利用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公共档案信息服务和共享利用的档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建设数字档案馆,有利于提高档案馆工作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有利于确保数字档案永久存储与安全保管,有利于促进公共档案服务能力拓展和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 建没数字档案馆,有利于促进国家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调研、立项、论证、软件开发、平台构建、资源准备、系统试运行、项目验收、运行维护等诸多环节;需要各业务部门、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1.2建设原则与要求 数字档案馆建设应当遵照“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项目带动、重点突破,需求导向、保证安全,合理适用、稳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务求实效。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框架和基木要求,及时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区域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相衔接,综合考虑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技术力量、资源规模、基础工作水平、资金投入等因素,确定总体布局和实施步骤。 项目带动、重点突破。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支撑和带动数字档案馆整体建设和发展。将数字档案馆建设分成若干子项目,以项目带动数字档案馆建设及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获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需求导向、保证安全。数字档案馆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党政机关、社会公众在线利用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应当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灾难恢复服务机制,确保数字档案馆建设和运行的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