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生态利用评估标准

水资源生态利用评估标准
水资源生态利用评估标准

三、水资源利用评估

3.1 保证项目

用水规划

3.1.1参照国标用水定额和其他相关的用水标准规定的用水定额,合理

规划设计用水量,并计算总用水量定额值、总用水量设计值、可

再生利用的污废水量、可收集利用的雨水量、所需市政供给的自

来水水量及排入市政或受纳水体的污水量。

3.1.2因地制宜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水系统和处理工艺,以减少

投资,提高效益。

3.1.3合理规划污水处理与回用方案。

3.1.4合理规划雨水收集与利用方案。

3.1.5在绿化用水、道路浇洒、洗车、扫除用水、景观补充用水及空调

系统冷却用水补充水中使用再生水,且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1.6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节约用水,实现污水、废水资源化,收集利

用雨水。

3.1.7中水回用规划具有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建设可实施性。

3.1.8根据最新室内外给排水规划及设计规范和手册进行设计。

给水系统

3.1.9给水管网布置合理。

3.1.10通过优化设计实现给水管网节能。

3.1.11给水系统实现分质供水,保证水质安全并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3.1.12各供水系统的供水方式、供水水量、供水压力合理,供水系统运

行可靠。

3.1.13根据水压要求,合理分区,避免给水系统压力过大或过小。

3.1.14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管网渗漏。

3.1.15每个单独用户的给水、再生水管线均应安装水表。

3.1.16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应达到100%。

排水系统

3.1.17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的位置、数目及处理程度。

3.1.18新城建成后应尽量减少污水排放,确保蠡湖水质不会变差。

3.1.19室内排水系统通畅。

污、废水处理与回用

3.1.20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3.1.21污水集中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

3.1.22合理规划用水目标(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洗车用水、锅炉用水、

消防用水、地下水补给等)。

3.1.23保证再生水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合理使用再生水。

3.1.24污废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不应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1.25回用优质杂排水。

3.1.26凡用于补充水源水的回用水必须经过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

雨水利用

3.1.27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收集雨水,减少雨水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

响;净化利用雨水,实现资源化。

3.1.28暴雨时周边地区地表径流雨水对场区无影响。

3.1.29冬季严禁使用盐水融雪,防止污染车辆、破坏生态环境。

3.1.30合理规划地表雨水径流途径,减少受污染几率。

3.1.31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量。

绿化与景观用水

3.1.32绿化与景观用水全部采用雨水和中水,不得使用自来水。

3.1.33采用高效灌溉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节水达到20%以上。

3.1.34有效组织雨水、绿化、景观用水的梯级使用。

3.1.35对于非限制性公众出入的景观,应选用包括深度处理的工艺技术,

以有效去除各种污染物及营养物,避免藻类繁殖。

3.1.36制定合理、美观的住区水景规划方案;建立完善的池水、流水、

跌水、喷水、涌水等水景工程设施;设置景观循环水净化设施。

3.1.37采用生态型处理技术净化景观水体。(如:人工湿地等)。

3.1.38选用合理消毒技术保证景观用水的安全卫生,使水中不含有病原

微生物。用于景观用水的游离性余氯应≥1.0mg/L,在有水生动物

的场合,应按有关渔业用水标准进行脱氯,以保护水生动物。3.2 一般项目

用水规划

3.2.1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制定水量平衡方案,多目标

梯级使用水资源。

3.2.2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

给水系统

3.2.3选用高效低耗的设备。

3.2.4住区供水管网末端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

卫生部);直接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水质应达到《饮用净水水

质标准》(CJ94—1999)。

3.2.5用水分户、分用途设置计量仪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3.2.6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管网水质。

3.2.7推广使用优质管材和阀门。

3.2.8管材、管道附件与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应不会造成水的

二次污染。

3.2.9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3.2.10游泳池供水系统为独立系统;采用先进的净化循环系统,增加循

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2.11饮用水深度处理采用以膜为主的净化技术。

3.2.1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

尽量做到回收重复利用。

3.2.13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给排水管网系统安全可靠,管道接口

严密。

3.2.14卫生器具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方式符合相关规范。

排水系统

3.2.15实现雨污分流。

3.2.16对排水系统进行统一考虑。

3.2.17污废分流,收集洗浴废水、洗衣废水及雨水等作为再生水水源,

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

3.2.18对生活污水中的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后回用于景观用水、绿地用水

及道路浇洒用水等。

3.2.19施工降水就近利用、直接回灌深层或先排入地表水系,再使其渗

入地下。

3.2.20坐便器:采用了国家推荐的节水型便器水箱(在极度缺水地区试

用无水真空抽吸坐便器)

3.2.21龙头:采用了延时自动关闭(延时自闭)式、水力式、光电感应

式和电容感应式等类型水龙头;手压、脚踏、肘动式水龙头;停

水自动关闭(停水自闭)式水龙头;陶瓷片防漏水龙头等节流水

龙头

3.2.22淋浴器具:采用了冷、热水混合器具(水温调节器);电磁式淋

浴节水装置;节水喷头等。

污、废水处理与回用

3.2.23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对周围生态环境

无负面影响,且具有合格的环境影响评估或评价报告。

3.2.24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水质、水量的要求确定,宜采用经济、简单、

实用、集成度高的成熟技术。

3.2.25结合污废水处理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再生水供给系统水质

及用水安全,提高用水效率。

3.2.26再生水供水系统,设有备用水源及相关切换设施。

3.2.27采用高效低耗污、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设施。

3.2.28采用再生水作为清扫、洗车、间接补给地下水及利用再生水和雨

水补充水源水,再生水使用安全、可靠。

雨水利用

3.2.29采用合理的雨水处理系统,回用雨水。

3.2.30主干道路的雨水和受污染的地表径流雨水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系统

或经处理达标后再利用,作为景观用水或中水补充用水。

3.2.31合理规划地表雨水径流途径,减少受污染几率,采用多种渗透措

施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量。

3.2.32收集屋面雨水的技术措施先进可靠。屋顶雨水的排水系统设计应

符合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有关规范与要求,结合住区的实际情况

进行有效的利用。

3.2.33收集的屋面雨水以及径流雨水直接引入湿地或绿地自然净化并收

集利用。

3.2.34在住区内采用多种渗透设施进行渗透净化。住区中路面和停车位

应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将非渗透管改为渗透管或穿孔管,兼具渗

透和排放两种功能。

3.2.35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的铺地材料,应采用多孔材

质,以利于雨水入渗,可渗透铺装面积应不小于30%。

3.1.39冬季严禁使用盐水融雪,防止污染车辆、破坏生态环境。

3.3 创新项目

用水规划

3.3.1采用概率统计、灰色系统、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分析方法,预

测合理的用水量。

3.3.2结合蠡湖地区的水资源特点进行方案比选,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

比较和方案选择,确定高效用水方案。

给水系统

3.3.3选用远传式水表。

3.3.4设计中采用先进的新技术,性能可靠的新产品。

3.3.5采用适当的数学分析方法,选择合理的给水方式。

3.3.6饮用水系统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要求。

3.3.7采用先进技术节约生活用水水量5%以上。

3.3.8采用给水管网GIS系统,对所有管道、阀门、水表进行计算机监

控和管理。

排水系统

3.3.9公厕采用生态厕所。

3.3.10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性排放标准。

3.3.11中央空调冷却塔排放水、中央空调冷凝水、分体空调冷凝水及游

泳池排放水设有收集回用系统或作为再生水水源。

3.3.12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排水管道的通畅,避免交叉污染。

污、废水处理与回用

3.3.13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总使用量宜达到新城用水量的

30%以上。

3.3.14采用生态处理方式进行污、废水再生处理。

3.3.15采用一体化地埋式或封闭式污水处理设施。

3.3.16采用无污泥或少污泥的处理技术,且污泥处理处置合理。减少污

泥的产量,并尽可能应用节能处理技术。

3.3.17结合绿化等措施合理设置污泥处理处置方案。

3.3.18处理工艺具有创新性,处理效果优异,具有示范性。

3.3.19中水的水质除满足《城市杂用水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等

之外,还必须考虑病毒和寄生虫这两项卫生学指标,同时针对中

水使用对公共健康所带来潜在危险进行安全评价。

3.3.20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有专人负责,建立给排水设备日

常检查巡视制度。

3.3.21具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监管体制。

3.3.22至少对两个以上的消毒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靠性对比。

3.3.23对施工现场的污废水进行合理处理,尽量回收利用,做到多次循

环,一水多用。

雨水利用

3.3.24对于雨水回用系统,应设置雨水初期弃流装置,雨水调节水池。

雨水调节池的容积设计计算合理,调节水池设计应与住区内水景

设计相结合。

3.3.25屋面应采用有组织排水形式,合理划分将屋面排水区,屋面防水

层要选择耐水浸泡性优良的材料且外露的防水层应选择对雨水不

会产生污染的防水材料,以减少屋面径流的污染性。

将以下两条加入合适位置

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给排水管网系统安全可靠,管道接口严密。(排水)卫生器具性能稳定可靠,安装方式符合相关规范。(给水?)

三、水资源利用评估

水资源利用评估的目标是有效组织水资源的梯级高效利用,将蠡湖新城建成节水、减污、健康、舒适以及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区,使城区用水水量及水质安全可靠,景观及绿化用水的水量水质有保障,污水处理及利用,雨水合理利用及节水。

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思路是在满足城区内居民水量、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将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一体。

水资源利用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水规划、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污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绿化与景观用水系统等。

水资源利用的原则:

1)强调水资源利用的整体性

统一考虑城区用水规划以及水量平衡,和各水系统间的协调、联系,以合理的投入获得水资源最佳的经济及环境效益。

2)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充分利用城区内及周边的各种水资源,保证城区有足够的不同用途的供水量,以及本着低质水低用、高质水高用的原则分质供水,做到水资源的再生及循环利用。

3)保护环境

尽量减少向城区自身及周围环境排放的水污染负荷,保护城区的水环境,通过城区水的生态循环达到提高城区水环境质量及提供优良居住条件的目的。

4)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先导

积极稳妥地采用先进、成熟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和装备,以保证生态住宅水环境工程的实施及长期的使用及运行。

5)具有可操作性

密切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从水环境总体规划到各系统的规划设计,均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水资源工程实施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基础。

水资源利用建设及其评估所需的基础资料:

1)城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势特点、水资源现状、防洪要求、市政设施现状及规划发展情况等。

2)城区建筑总体规划方案,特别是规划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水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据。水环境建设思路应与总体建设一致。

3)城区所在地各种水资源调查与评估资料,这是进行城区水量平衡的重要条件,只有清楚的了解了水资源状况,才能根据其水量及水质来规划是否可以使用以及如何利用。

4)城区景观水体的规划设计,以便合理地采取水量及水质的保证措施。

5)相关水质标准:主要包括:《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卫生部)、《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0--199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等。

6)用水定额:主要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公共建筑用水定额、浇洒道路用水定额及绿化用水定额等。

7)生活给水量分配比:参照有关设计手册及规范,选取住宅内各用水点,如厕所、厨房、沐浴、盥洗、洗衣等的用水分配率,以便确定可用的中水水源的水量,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等。

3.1 保证项目

用水规划

用水规划是生态城区水环境规划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城区用水规划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用水、环境绿化与景观用水等,做好水量平衡,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城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虑水处理循环系统的同时,还应根据城区的实际情况全面系统地考虑水的回用,以做到一水多用(循序循环),达到节约一次性投资、节约日常费用、节约用水、又能改善环境的目的。

制定用水规划的目的:

(1)结合无锡市城市总体水资源和水环境规划,合理规划蠡湖新城水环境;

(2)有效利用各种水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市政供排水量;

(3)实现蠡湖新城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制定用水规划的要求:

(1)提供详尽的居民用水量估算资料;

(2)提出合理用水分配计划、水质和水量保证方案;

(3)多目标梯级使用水资源。

制定用水规划的措施:

(1)按照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用水原则制定水量平衡方案,对城区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

(2)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以外的水资源,如雨水,生活污水,经适当处理后

进行回收与再用。

3.1.40用水定额(water consumption norm):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在

一定时期内制订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

废水(wastewater):居民活动过程中排出的水及径流雨水的总称。它包括污水、工业废水和初雨径流入排水管渠的其它水。

污水(sewage,wastewater):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

用水量(water consumption):用水对象实际使用的水量。

供水量(output):向用水对象提供的水量。

污水量(wastewater flow/sewage flow):排水对象排入污水系统的水量。

未预见用水量(unforeseen demand):给水系统设计中,对难于预测的各项因素而准备的水量。

在规划阶段就必须做好水量平衡。水量平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的排放量,实现水的良性循环。要求根据《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城区给水排水》规定的用水定额及参照相关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城区生活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及雨水收集量,给出考虑污水、雨水回用时,需要市政提供的水量。必须充分考虑利用地下含水层的调蓄能力,利用雨水自然渗透或人工回注井补给地下水;充分考虑经处理后生活污水的回用和回注到地下含水层。

用水定额应根据城区所在地区、城市规模、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城区建筑级别及特点、卫生器具及设施水平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科学合理的选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及城区公共建设用水定额,是城区用水规划的基础。

1、用水定额的特点

(1)科学性。

(2)多样性。

(3)统一性。

(4)权威性和强制性。

(5)稳定性和时效性。

2、用水定额的作用

一是为供节水规划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二是实现用水科学管理的基础。

三是考核和衡量工业节水水平的重要尺度。

在计算前,应结合无锡市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和居民用水习惯进行方案选取,计算时包含排入市政或受纳水体的污水量。

必须注意规划阶段存在巨大的潜力,因此要从规划阶段就开始进行节水、污水和雨水资源化的设计,这种前期的水量平衡和统筹优化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比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节水优势要明显得多。

3.1.41规划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区的实际情况,包括:周边地势、

城区用水量、居民用水习惯、城区水源、地下水位、地质情况、水文情况、气候条件、地表径流条件、面源污染情况等。要改造绿地和城区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充分利用草坪、灌木丛、树林过滤和吸收有机物的作用,因地制宜的改造雨水收集和排放系统,废除一些不必要的管道、阴沟,尽量借用地形、地物,让雨水顺坡漫过木丛、树林、草坪进入水体。难以改造的区域,如有条件要在排放口建造初期雨水收集池,尽可能不要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水体。

3.1.4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水体、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

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城区污水的水质与城市污水水质是相近的,但在选择城区污水的治理工艺时,应充分认识城区污水本身的特点,选择适用的工艺。污水处理工艺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而定,而不能用同一个工艺死搬硬套。如今在传统的工艺如氧化沟、A2O等工艺外,又新增了一些新工艺如人工快滤、百乐卡工艺、UNITANK工艺等等,但是新工艺并不一定都是成熟稳定的工艺。设计时工艺选择一定要因地制宜。

目前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主要应用的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

SBR法、氧化沟法等,而小城镇实际采用的工艺多为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及活性污泥法的变型,吨水投资都在1000元以上,平均投资达到1500元/吨水;运行费用平均为0.80元/吨水,这样的负担对于我国大部分中小城镇来说是不堪重负的。因此理想的城市污水处理(特别是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应具备以下特点:

(1)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低,易于管理,维护简便,与小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处理技术与工艺能综合吸收最新技术,体现高科技的成果,同时保持低费用、有效、经济适用;

(3)符合《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标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工艺调整,进行污水回用。

近年来应用较多的几种中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如下:

1)革新的交替式氧化沟工艺

交替式氧化沟工艺在现有氧化沟工艺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如运行灵活、脱氮效果好等。交替式氧化沟工艺通过将2-3条既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单沟组合起来,通过改变氧化沟和操作方式,设置了相对独立的缺氧区与好氧区,形成A/0和A2/0的工艺环境,不仅可达到去除BOD5、S5的目的,而且可达到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该工艺的突出优点是基建费用低,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易于维护管理,剩余污泥量少而且稳定,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水质好。

交替式氧化沟工艺的关键技术如下:

(1)革新的交替式氧化沟工艺脱氮、脱磷特

性。

(2)大型氧化沟水力流态特征。

(3)革新的曝气系统设计。

(4)影响脱碳、脱氮、脱磷的关键工艺参数。

(5)革新的交替式氧化沟配套系统的合理设

计。

2)革新的SBR工艺

SBR法已经发展为城市污水处理的实用技术之一。其变种也有十几种之多,如UNITANK工艺、TCBS工艺、MSBR工艺等。革新的SBR 工艺在城市污水应用中的重点是尽可能降低基建和运行费用,简化操作过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革新的SBR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下:

(1)为达到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目的,准确控制溶解氧的设计。

(2)合理的滗水体积确定。

(3)典型污水水质脱碳、脱氮、脱磷的关键工艺参数。

(4)高效连续流SBR工艺的设计。

(5)配套系统的合理设计。

3)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

这类技术的最大特点是运行维护费用低廉、运行可靠简易且节省能源。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包括氧化塘系统和土地处理系统,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小城镇修建的污水氧化塘运行结果表明,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良好的氧化塘系统,其出水水质(SS、DOD5、CODcr等)接近或达到常规二级处理出水水质,如辅之以必要的强化措施,完全可以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定。对于水生植物塘、养鱼塘等生物或生态净化塘,其脱氮除磷和去除细菌能力等都高于二级处理,达到部分三级处理的效果,而塘系统的基建单价仅为常规二级处理厂的1/5~1/3,运行维护费为常规二级处理的1/2。

当前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重点技术包括:采用多种人工强化措施提高氧化塘的去污效率,如利用风能向塘内充氧,人工养殖水生动、植物,在塘内挂膜增大微生物栖息场所,布设人工软性、硬性填料等,对系统进行改善、组合,使之具备高效、快速和多功能的特点。采用光催化降解法,提高处理效率。在水中加入一定的光敏半导体材料,

利用太阳能净化污水。

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如下:

(1)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的设计路线。

(2)城市污水生态工程数学模型、工艺参数的优化。各处理单元的优化和组合,最优处理单元的设计。如何选取最佳的工艺组合形式,充分发挥单元构筑物的容积效率,在最小占地面积、最低工程造价情况下,达到城市污水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3)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工艺的关键结合点的联接。

(4)城市污水生态工程处理工艺生态调控点的特征和不同工况下的控制。

3.1.43雨水回收与利用是水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区的雨水经

收集、处理后,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系统使用,是节约水

资源、减缓洪灾、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区环境的途径之一。目前

有的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已建

成有特色的生态城区雨水利用系统。国内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

究和应用的工作,取得了很好可借鉴的结果与经验,特别是在雨

量充沛的地区。城区雨水回收利用是通过收集、贮存及处理使其

作为杂用水加以利用,或通过雨水的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源。

雨水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维持和改善城区生态环

境。在沿海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具有很大潜力。随着城区不透水

面积的不断增加,雨水的流失量随之增加,这样地下水的补给就

会减少,洪涝灾害威胁就会增加,并且大量初期雨水对河流水体

也构成了严重污染,城区生态环境会日趋恶化。因此将雨水作为

一种优质的水源进行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雨水利用的形式:

(1)建设渗透路面、沟、渠、井、塘及绿地,让雨水直接回渗地

下。这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能发挥综合效益的生态型利用方

式。屋面、地面雨水渗透至地下,不仅可涵养地下水,还可以减轻

城市雨洪负荷。采用环保型透水地面砖、环保型雨水口等新型产品。

(2)将雨水径流引入中水处理系统,作为中水的水源之一。

(3)与区域内的景观和水系结合,将雨水用于景观或水系的补水。生态城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是指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的结合,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设计,从而实现建筑、园林、景观和水系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种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生态城区雨水系统优化的内容:

主要包括(1)水量平衡分析;

(2)因地制宜,优化选用雨水利用方式;

(3)雨水净化工艺和规模的确定。生态住宅城区必须是雨、污分流制,要求雨水合理利用。由于本城区所在地年降雨量较大,要求结合城区实际情况,有效地收集、贮存、净化及利用屋顶雨水,在一定范围内作为非饮用水:如绿化用水、景观水体补水、浇洒道路用水、洗车用水以及并入中水系统作为中水利用。

雨水利用系统的要求:

暴雨时周边地区地表径流雨水对城区无影响;雨水回用系统应与城区内水景设计相结合;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城区地形、地貌确定雨水处理方案;屋面、地表雨水经收集、处理后,应达到规定的回用水质标准;采用多种渗透设施进行渗透净化;雨水回用系统,应设置雨水初期弃流装置,且与水景设计相结合。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

屋顶雨水的排水系统设计应符合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有关规范与要求,结合城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利用。对于建筑雨水排水系统,在设计时应确定合理的重现期和雨水斗泄流量,对于超过设计重现期的雨量要采取相应的排除工程措施。在城区内采用多种渗透设施进行渗透净化。城区中路面和停车位应采用透水铺装

材料。将非渗透管改为渗透管或穿孔管,兼具渗透和排放两种功

能。公共活动场地、人行道、露天停车场的铺地材料,应采用多

孔材质,以利于雨水入渗,可渗透铺装面积应不小于30%。屋面雨

水和路面雨水尽量先引入附过的低势绿地或、下渗净化。对超过

绿地储存容量和下渗量而形成的地表降雨径流则利用地表坡度、

边沟或明渠向景观湖汇集。

雨水利用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要推广雨

水利用技术,必须有系列化的成套设备。国外已经有许多成套的

相关设备,并在全球范围推广使用。我国近些年通过研究已经取

得了一些成果,形成了一些较成熟的技术,但设备方面还没有专

业的生产厂家。急需结合有关研究和示范成果,加快雨洪利用技

术的产业化。通过本技术示范,将雨水利用技术设备集成化。从

屋面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应用到控制,

形成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成套设备示范,促进城区雨水利用

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典型流程如下:

无锡市雨水资源丰富,杂用水需求量大,雨水利用的潜力巨大。居

城区内水质相对较好的屋面雨水径流经物化工艺处理后可作为城

区杂用水使用,道路雨水径流则经绿地强化渗透补充地下水。应通

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城区雨水收集利用的对象(屋面雨水、道路

雨水)、处理方案(分散处理或集中处理)

3.1.44在绿化用水、道路浇洒、洗车、扫除用水、景观补充用水及空调

系统冷却用水补充水中使用再生水,且水质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再生水(recycling water):建设部制定了再生水回用分类标准,

对再生水的释义是:“指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作回用

的水。当二级处理出水满足特定回用要求,并已回用时,二级处

理出水也可称为再生水。”

绿化用水(green belt sprinkling, green plot sprinkling):对市政绿地等所需用的水。

使用再生水是节约水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再生水回用必须要达

到规定的卫生健康标准。非典之后,一般不再提倡再生水入户,

再生水主要用于绿化、浇洒、洗车等。对再生水使用对公共健康

所带来潜在危险进行安全评价研究,它包括所提供的水处理方法、出水水质和水量及送水系统。

3.1.45污水资源化是指生活和工业污水经过处理后,作为工业,农业或

市政用水的水源。目前,我国城市污水的回用率还很低,而发达

国家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实例。美国自上世纪50年代起,即开始

着手这方面的工作,357个城市实现了污水回用,其中回用于农业

占55.3%,回用工业占40.5%;日本早在1962年就开始污水回用

的实践,上世纪70年代东京、名古屋和大阪等城市就已将城市污

水处理后回用于工业。国外在城市污水回用方面发展很快,美国

2000年污水回用率高达 72%,日本1995年污水回用率为77.2%。

我国在污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城市污水的再生利

用是开源节流、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市缺水的

有效途径之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实施污水资源化是保证水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

有水资源量,按 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 2238.6立方来,相当于世

界人均数的 1/4,也是美国的 1/5,前苏联的 1/7,仅为世界人

均用水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为世界第 109 位。中国是世界人均

水资源极少的 13 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量少于 2000 立方米的,国际社会称之为严重缺水边缘。中国有 9 个省(市、区)的人均

占有水量为 500 立方米。中国 600个城市中缺水的近 400 个,

严重缺水的为 108 个。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是对水自然循环过程的人工模拟与强化。城

镇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可以再次循

环使用。这意味着通过污水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

下,使城镇的可用水量增加50%以上。污水资源化是实现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3.1.46中水回用规划具有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建设可实施性。1)中水 Reclaimed Water

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是指介于上水(由供水管道提供的给水)和下水(由排水管道排出的污水)之间的一切可以被利用的水,其供水管道系统(水源为下水道污水)称为中水道系统。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日本的“中水道”。

建设部定义: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2)建筑中水 Building Reclaimed Water System

指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各种排水经处理回用其内的杂用水供水系统。建筑中水,即把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及雨水等,经过集流、水质处理、输配等技术措施,回用于民用建筑或建筑小区内,作为冲洗便器、冲洗汽车、绿化浇花和浇洒道路、空调冷却、消防、水景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等杂用水的供水系统。3)小区中水 Reclaimed Water System In Residential Sub-district 在建筑小区内建立的中水系统。

4)中水系统 Reclaimed Water System

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供给等工程设施组成的有机结合体。是建筑或建筑小区的功能配套设施之一。

5 )中水设施 Installation of Reclaimed Water

是指中水原水的收集、处理,中水的供给、使用及其配套的检测、计量等全套构筑物、设备和器材。

6)水量平衡 Balance Volume of Flow

对中水原水量、处理量与中水用量和自来水补水量进行计算、调整,使其达到供用平衡和一致。

7)杂排水 Gray Water

民用建筑中除粪便污水外的各种排水,如冷却排水、泳池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等。

8)优质杂排水 Superior Drainage

其污染程度较低的排水,如冷却排水、泳池排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

9)中水原水 Raw-water of Reclaimed Water选作为中水水源而未经处理的水。

相对于城市污水大规模处理回用而言,建筑中水工程属于分散、小规模的污水回用工程,具有灵活、易于建设、无须长距离输水和运行管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活节水方式,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宾馆和新建高层住宅区。

中水回用是指将城区居民生活废、污水集中起来,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后,再回用于城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等方面,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具有三个优点:

(1)实现城区废、污水资源化,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

(2)实现城区废、污水无害化,防治水污染,保护环境;

(3)可减少城区物业管理的自来水费用。中水回用系统的投资费

用,据粗略统计,约为15~20元/m2;。由于中水回用有利于节约

用水,因此可以减少排污量而减免相关费用。中水的运行成本(药

剂、电耗、维修、分析化验、人工管理费等,不含折旧费)一般

为0.50~1.00元/m3,比一般的自来水费用低。

在城市居住城区采用建筑中水系统,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

利用的水资源,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城市建筑逐步

向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同时,建筑中水系统成为建筑给排水的一

个发展方向。据有关研究资料,在城市建筑城区采用中水系统后,居城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对于商住城区设置中水系统可节水70%,科研事业单位可节水40%左右,对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这对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对于城区居民来讲,中水处理系统可以提供很大的实惠。首先是降低水费支出。像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公共用水,一般城区都是直接引用自来水,这笔水费最终还会摊到每户身上。如果使用循环再利用后的中水,就等于一水二用。

目前,本项目区建设中水系统的条件已基本具备:

(1)具有利于中水系统设计和平稳运行的水量特点(排水量大,杂用水需求也大,水量容易平衡)。

(2)蠡湖新城城区的不断规模化,以及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使中水系统的初始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幅度降低。

(3)住房的商品化、城区管理的完善,为中水系统的投资回报奠定了基础。

中水的主要回用目标建议作为景观水体补充水,采用先进、成熟的水处理工艺、技术及装备可以达到已有的相关国家标准。以景观水体补水作为中水回用对象具有以下优点:城区给排水系统简单、缺水季节可保证景观水体补水的水源,造价及运行费用均较低,而且卫生安全性易于控制。

中水系统:中水系统是指将住宅内的生活污废水经收集、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系统。中水子系统由中水处理、加压、集水和中水管网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组成。

中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冲洗道路用水、洗车用水等。中水的水质除满足《城市杂用水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等之外,还必须考虑病毒和寄生虫这两项卫生学指标,同时针对中水使用对公共健康所带来潜在危险进行安

全评价。须合理确定中水处理深度与消毒等级,确保中水的水质安全卫生。应结合具体条件选择适宜回用对象,以作为城区杂用水取代市政供水,考虑到安全卫生因素,城区中水不宜直接入户。回用水取代城市供水的关键因素是:费用、水质、回用对象和使用上的安全和方便。应结合城区的具体条件,对不同的回用目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取切实可行的方案。要采用切实可行的中水消毒方案。

中水系统的关键是做好中水水质水量保障技术,为此必须对城区进行详细的水量平衡计算,对中水水质进行合理分析预测。

中水系统的一般要求是:中水水质达到了深度处理和消毒要求;中水供水系统设有备用水源及相关切换设施;中水输水-配水系统中具有控制产生臭味、生物粘泥及滋生细菌的措施;直接进入地面水源的中水,水质达到了《地面水环境标准》II类;用于补充水源水的回用水具有严格有效的消毒措施。中水使用必须确保安全,严禁中水进入生活饮用水和管道饮水系统。

中水管网系统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集水管道应独立设置;集水管材及附件宜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钢管或新型塑料管材;中水供水管道及附件宜采用新型塑料管材;中水供水系统宜根据使用要求安装计量装置。

中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原水的水质、水量和使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中水处理宜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具有良好性能价格比的先进工艺。中水设施应与主体建筑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中水管道、水箱等设备外部应涂成浅绿色。中水管道、水箱等严禁与自来水管道、水箱直接连接。

中水水质必须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卫生上安全可靠,无有害物质,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悬浮物量、生化需氧量、化学耗氧量等。

(2)外观上无不快的感觉,其主要衡量指标有浊度、色度、臭气、表面活性剂和油脂等。

(3)不引起设备、管道等严重腐蚀、结构和不造成维护管理的困

难,其主要衡量指标有pH值、硬度、溶解性固体等。

3.1.47根据最新室内外给排水规划及设计规范和手册进行设计。

规划规范主要包括: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Code for Urban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Planning)GB 50282—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Code for planning of urban sewerage engineering)GB50318-2000

室内给水排水规范主要包括: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室内给水排水规范主要包括: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设计手册主要包括:

《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建筑和小区给水排水》

给水系统

给水系统(water supply system):

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给水系统的目的:

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向所有的用户不间断地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饮用水、消防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保证安全可靠的水质、水量,确定合理的供水压力。

给水系统的要求及措施:

给水系统实现分质供水,最大限度的节约用水。

室内给水系统的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室内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及生活给水系统。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傅菁菁张祖生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水对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长期以来,人类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只重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对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认识,忽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海河流域曾是水域、湿地广泛分布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而目前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0%以上,严重超出世界公认的30%开发利用率上限,已造成流域内的许多河流断流、湖泊湿地干涸以及地面沉降。 新疆塔里木河及甘肃、内蒙古黑河下游,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消失、林草植被大面积死亡;黄河下游河段长时间枯水、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等,无一不是由于生态环境水量减少引起的。 美国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都是以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调水量较大,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海水倒灌使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1]。 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灌溉美国7个州的含盐土地,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m3,致使河水含盐量不断增加,被浇灌的土地盐碱化[1]。 因此,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强力疾呼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向全社会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用水”[16]。“应该在水资源总量中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另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包括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17]。 1.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生态用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用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用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用水量,其实质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在美国,环境用水量系指服务于鱼类和野生动物、娱乐及其它具有美学价值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在中国,环境用水量被看作为满足水质改善、生态和谐与环境美化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其实质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基本功能健康所需的用水[2]。 然而,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是很难割裂开来探讨的,目前关于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研究多数都是综合了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两个方面来考虑的。钱正英等认为:“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包括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要的水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其狭义概念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建设用水[3]。 2.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

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三篇

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三篇 【篇一】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口号 1、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2、保护水工程,人人有责。 3、保护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4、珍惜一滴水,造福千万家。 5、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6、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 7、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8、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9、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10、科学用水,和谐用水。 11、淠史杭今日同护,水资源万世共享。 12、喜与悲,只在于现拥有的那一滴水。 1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14、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 15、节约点滴水,保卫生命源。 16、开源节流奔小康,人水和谐粮满仓。 17、停止空谈,保护生命之源。 18、珍惜一方水,救活一方人。 19、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20、节约我们的水,保护我们的水,让我们的水造福人类。 21、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22、水是财富更是生命,请珍惜。 23、坚持团结治水,构建和谐流域。 24、和谐人与水,魅力母亲河。 25、泉眼无声惜细流,节约用水水常有。 26、生命可源于水,亦可毁于水。 27、眼泪比水珍贵,还是水比泪珍稀。 28、改善民生,共享水利发展成果。 29、保护天河淠史杭,清清流水万年长。 30、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31、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人水和谐。 32、淠史杭江淮血脉,大家珍惜大家爱。 33、同饮一渠水,共护家乡河。 34、小水滴滴,请勿浪费。 35、同护一方水资源,共爱一个地球村。 36、流水滴滴,生命息息。 37、同护一方水资源,共创美好的家园。 38、一滴水,一个生命。 39、水之源,绿之源,生命之源。 40、珍惜一滴水,拯救全世界。 41、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42、节约用水,重在合理用水,科学用水。

水资源环境保护

1、 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水资源状况及潜在危机。(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少于300字。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偏低,并且呈不断减少的趋势。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致使我国地表水广受污染,而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也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使得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尖锐。尤其是北方水资源周期性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我国已具有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可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困难。华东地区"两头在外"和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发展模式,生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致使企业在产生利润的同时产生了污染,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污染。华北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引发"地下漏斗区"的出现,致使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多处地域发生地裂、地陷及海河防洪墙下陷、海水内侵等情况,危及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安全。华南地区部分水流污染严重,水质毒性大,致使河虾绝迹,对其所流经区域的居民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威胁。 水资源稀缺矛盾不断加剧,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得不到有效约束,水资源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这些必将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危害。 2、 给定资料8谈到“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如何找到‘市场化’与‘公益性’平衡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请你谈谈其“难”在何处?(1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少于150字。 一方面,由于成本的增加,资源型产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理应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杠杆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效率的问题,更是发展的问题,“市场化”是个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资源型产品涉及每个公民的切身刚性需求的满足和生活必需,属于公益性工程,而有些公益性工程投资较大,回收缓慢,单纯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这些投资并不“划算”,不会去建设。这是公平的问题,更是以人为本的问题,“公益性”是核心根本。因此,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因兼顾“市场化”与“公益性”,必然牵涉诸多利益群体,引发各方争议,难以顺利改革。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如何在“市场化”与“公益性”两者错综复杂的关系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难点所在。 3、 近期,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看法不一,假如你是某市政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补充技术细则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补充技术细则 一、基本要求 1、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分为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利用量(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 。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为扣除重复水量的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本补充细则仅针对地表水可利用量,本文所提到的可利用量一般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涉及到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及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将单独注明。 2、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河道内生态环境和其它用水的基础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可供河道外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一次性最大水量(不包括回归水的重复利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水资源量。 3、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反映宏观概念的数,是反映可能被消耗利用的最大极限值,在定性分析方面要进行全面和综合的分析,以求定性准确;在定量计算方面不宜过于繁杂,力求计算的内容简单明了,计算方法简捷可操作性强。 4、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以流域和水系为单元分析计算,以保持成果的独立性、完整性。对于大江大河干流可按重要控制站点,分为若干区间段;控制站以下的三角洲地区和下游平原区,应单独进行分析。各流域可根据资料条件和具体情况,确定计算的河流水系或区间,并选择控制节点,然后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对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大江大河还要对干流重要控制节点和主要二级支流进行可利用量计算。大江大河又可分为上中游、下游,干、支流,并按照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流、后干流依次逐级进行计算。上游、支流汇入下游、干流的水量应扣除上游、支流计算出的可利用量,以避免重复计算。 全国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共分94个水系及区间,水系及区间划分详见附件2。 5.根据流域内的自然地理特点及水资源条件,划分相应的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的类型。全国地表水可利用量计算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大江大河、沿海独流入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水资源的含义与分类

水资源的含义与分类: 【1】将经济和技术因素考虑其中。 【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 【3】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水资源包括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 水资源的特性: 【1】水资源的循环性 【2】储量有限性 【3】时空分布不均匀 【4】用途广泛性 【5】不可替代性 【6】水量的相互转化 【7】利害两重性 全球水资源状况:储量有限,总量稀少,分布不均。 全球水资源供需情况取决于六个因素:经济增长,人口压力,技术条件,社会状况,环境质量,管理制度。 中国水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少,空间分布不均匀,时间分布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1】需水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2】用水量逐年增长,水利用率偏低,浪费严重。 【3】水污染加剧,湖库水质下降。 【4】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过高。 【5】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水圈:地球表面,岩石圈内,大气层中,生物体内所有各种形态的水。包括海洋水,冰川水,沼泽水,河流水,地下水,土壤水,大气水,生物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统。 地球水循环:根据涉及地域不同,分为大循环,小循环。 减税,径流,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岩石中水存在形式有两大类: 【1】岩石中骨架中的水 【2】岩石中孔隙中的水。主要形式有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固态水,气态水。毛细水: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细小孔隙中有毛细管现象,它形成了一定上升高度的毛细水带。重力水:在包气带的非毛细管孔隙中形成的能自由向下流动的水,叫重力水。地下水形成的条件: 【1】岩层中有地下水的储存空间。岩层的孔隙性是构成含水层的先决条件。岩土层必须具有相互连通的空隙,地下水可以在这些空隙中自由运动。 【2】岩层中有储存,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 【3】有足够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类型: 【1】上层滞水。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称为潜水。 【3】承压水。承压水使之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过程。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地表水的渗入,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通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

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 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 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这一思路,不仅要体现在抗洪期间,还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予以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初步建成我国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立完善的防洪管理制度,确保大江大河、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做好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确保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 二是保障饮水安全。把保证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复习重点

第一章1、水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为什么又说水资源是有限的?但水资源在全球的总量是有限水资源在一段时间后是可以循环的,因此可以看做可再生的;缺水的地方就会出现水资的,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有些地方富水,有些地方缺水,源供应不足的现象,因此水资源有是有限的。、从水资源的特点来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水资源?2农因此无论从工业、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分布不均匀易造成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现象,业、还是生活上来看,都应保护水资源、列举实例,分析如何协调水资源多种用途之间的矛盾?3 长江断流现象4、分析造成三大水问题的主要原因,阐述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1)自然原因,这与气候条件的变化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关污水大量排放,造成流域缺乏统一管理b过度开采地下水c水价不合理d(2)认为因素a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破坏了大量的森林植被,造成区域生态化境退化,水资源污染严重e 洪水泛滥成灾。第二章叙述水循环的机理和特点。1. ①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全球水资源量是不变的,服从质量守恒定律。②太阳辐射能和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③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④永无止境的水循环赋予水体再生性。其循环强度一般有水体的更新周期来度量。从而引起水循环的形⑤水循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到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成及特征的变化。2.描述水资 源天然转化过程,并举例说明人工作用对水资源天然转化的影响。 大气降水植物截流蒸发地表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地下水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兴建蓄水、调水工程,改变水资源自然的流动特性和转化过程;②兴建引水、提水工程,大量开采地表、地下水,增加水资源的使用量和消耗量;③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退水的排放,改变了天然水体的水质状况。 3.写出某一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并作必要的说明。(填空)w +出△P+q入=R+E+q 第三章1. 影响地表水资源的因素有哪些?降水、蒸发、径流简述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2. (3)等值线法(21)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讲述径流量的计算方法。3. ①代表站法②等值线法③年降水—径流函数关系法 4.用算术平均法、等雨量线法计算某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并比较。 以下图中的点为雨量站,所测得的降雨量以标注在点旁。 第四章 1.地下水的定义。 广义上的地下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状态的水。 狭义:地下水资源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的、能够被人类生产或生活直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以恢复和更新的地下水体。 2.简述地下水的计算方法。 水量平衡法、相关分析法、数值法 第五章 1 为什么在进行水资源配置时,要保证生态用水? 2叙述生态用水、生态需水、生态耗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西北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思考题

姓名: 陈兆荣 学号: 2010300340091 院系: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思考题 第一章 一.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 的进步程度,是人类与社会共同进步的重要标志; 2.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当代环境概念泛 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 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 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二.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些山区滥伐滥垦,削弱了水源涵养作用,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2.草地超载过牧,滥垦滥采,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3.内陆河流上中游大量用水,造成下游河湖萎缩,植被衰亡,天然绿洲大量退化以至消亡; 4.灌区内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5.河流的水质污染已开始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将严重威胁居民健康。 第二章 一. 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其它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课程论 文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之一,而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水灾害问题,都影响到了水资源长久有效的利用,影响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效地解决各种水资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进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科学管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资源基础,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按污染物质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病原体污染。 (2)需氧物质污染。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4)石油污染。 (5)热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主要是重金属和难分解有机物的污染。 (7)无机物污染。 (8)放射性污染。 水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有效扭转。苏州乃至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的问题由来已久,并已引起了各个方面的高度关注。1999年1月1日由国务院9部委联合开展了“聚

焦太湖零点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包括苏州在内的整个太湖流域水体污染、水质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 水生态日益恶化,湿地沼泽大量减少,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水系的自净能力不断下降。湖泊、河道、湿地以及各类养殖水体,构成了苏州水域生态环境,在调节气候、维护生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维护着城市肌体的健康运行。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苏州的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作为“城市之肾”的功能已日趋衰竭。 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质灾害隐患依然存在。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日益恶化,不少工厂转而使用地下水。但地下水的超强度开采大大超过了自然补给量,导致地下水资源趋于枯竭,形成大面积的超采漏斗区,造成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虽然自1997年开始对地下水进行控采,较大地压缩了地下水的开采量,尤其是2001年省人大立法对苏锡常实施地下水禁采后,地下水位有所上升,地面沉降的速率开始趋缓,但今年二季度最低水位仍达57.06米(地下水水位距基准面的距离),地质灾害的隐患还远远没有消除。由于地面下沉的危害性是在经历漫长的过程后才被人们觉察出来的,其灾害不像洪水暴发来得急促,也不像沙漠化那样一目了然,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一旦地面下沉到与海平面近乎同一水平线上的时候,那将是比黄河、长江的洪涝灾害,比草原沙漠化的灾害更为严重。 城市废水污水排放总量增大,而污水处理能力则严重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影响水质的重要原因。河道水系严重破坏,河水的自然流动速率和自净能力大大降低。管理体制不顺,九龙治水导致水务管理处于混乱状态。 诚然,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水环境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果,苏州水资源状况确实有所改善,但是水污染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我们依然要积极努力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以下提出一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与措施。 一是做好防洪抗旱工作。防洪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正确处理人与洪水的关系,给

水资源管理4答案

水资源管理 作业四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9至10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相对于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水库调度的投入很少,但可以获得可观的效益。 2.对于设计枯水年和丰水年,在水库供水期,应使水电站在发电不低于保证出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水库蓄水,加大出力发电,并使水库在供水期末泄放至死水位。 3.水库在汛期运行时应首先满足防洪要求。 4.按照性质,水资源规划包括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两种类型。 5.地下水资源数量应当按照不同水文地质单元分别进行计算。 6.在我国,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7.水是一种特殊商品,水市场是一种不完全市场。 8.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供水对象分为农业用水价格和非农业用水价格。 9.污染物是指能导致水污染的物质。 10.水功能区划是指水功能区划分工作的成果,其内容应包括水功能区名称、 范围、现状水质、功能及保护目标等。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所列备选项中,选一项正确的或最好的作为答案,将选项号填入各题的括号中。 1.水库调度图依据(1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1)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2)枯水年资料;(3)中水年资料;(4)丰水年资料。 2.按照允许的最高蓄水位反推实际的防洪限制水位,(2 )。 (1)可一次算出结果;(2)应采用试算法;(3)应进行兴利调节计算;(4)与水库防洪调度运用方式无关。 3.水资源规划,(1 )。

(1)专业规划服从综合规划;(2)全国规划服从流域规划;(3)流域规划服从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4)综合规划服从专业规划。 4.水资源调查评价(3 )。 (1)是与水资源规划并行的工作;(2)即为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3)包括水资源数量调查评价、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4)即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影响评价。 5.地表水资源数量是指河流、湖泊、冰川等水体的地表水量,(4 )。 (1)以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2)以上游来水径流量表示;(3)以出口断面径流量表示;(4)以河川径流量表示。 6.水权(2 )。 (1)即为水资源所有权;(2)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3)即为水资源使用权;(4)不允许有偿转让。 7.水资源需求(1 )。 (1)可以分为基本需求、生态环境需求和经济需求三种;(2)主要是指经济需求;(3)不包括生态环境需求;(4)属于人权的范畴,应无条件地予以满足。 8.建设节水型社会(1 )。 (1)包括按照水资源条件调整现有经济结构(含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2)主要是加强节水工程建设;(3)不包括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以及适时、适度、适地调整水价;(4)不包括开展节水宣传教育。 9.水利工程供水价格(3 )。 (1)是指供水经营者通过拦、蓄、引、提等水利工程设施销售给用户的自来水的价格;(2)采取统一政策、统一管理方式,实行政府定价;(3)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4)不应计入利润。 10.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III类水域主要适用于(3 )。 (1)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2)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3)集

西北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谢平)期末考试答案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期末作业 第一章 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类与社会共同进步的重要标志。 (2)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 (3)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2.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有些山区滥伐滥垦,削弱了水源涵养作用,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草地超载过牧,滥垦滥采,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内陆河流上中游大量用水,造成下游河湖萎缩,植被衰亡,天然绿洲大量退化以至消亡;灌区内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河流的水质污染已开始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将严重威胁居民健康。 第二章 1. 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 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其它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着重于自然属性 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再生能力的发展。 着重于社会属性 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的情况下,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着重于经济属性 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着重于科技属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的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2)和谐社会含义:人类共同目标是以人为本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西北地区水源减少、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温

高中作文-珍惜资源保护环境_3000字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_3000字 '人,渴了要喝水,洗衣烧饭要用水,洗澡也要用水。总之,人活着,总离不开水。可是,又有多少人考虑过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呢?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但是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是有限的。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水资源耗尽了,我们将会怎么样呢?只要想到这一幕,都会让我们感到不安。 电视上有过这样一个报道:在遥远的某个非洲国家,因极度缺水,人们每天的日常用水都不得不到几公里外的小河里去打。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大人和孩子都非常珍惜。每一滴水都尽可能发挥它最大的用途。看到这里我非常震惊,同时也陷入沉思中: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在某些地区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如果我们因为能轻易得到而不知道珍惜的话,当地球上水资源枯竭的那一天,我们后悔也来不及了。于是,我立刻和爷爷奶奶商量起节约用水的小“妙招”:比如,我们可以把浴缸中的水留下,用来浇花、冲厕所、拖地板,一水多用。再比如,就是在厕所的水箱中放入一个大可乐瓶,这样可以减少水箱的水量等等。虽然这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节约一点一滴的水做起,就能为改变祖国缺水的现状做出一份贡献。 小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常去虎跑泉饮泉水。那清凉、甘甜的泉水令我至今难以忘怀。那种不加任何修饰的甘甜的滋味,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惠。可是最近听说,虎跑泉水己经不能直接饮用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呀!环境污染、水污染是我们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难题。我们青少年为此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要向社会呼吁充分利用水资源,不浪费;不向江、湖、河、沟排放废水、垃圾;向社会宣传保护水资源要从我做起,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道理。报纸上有过一个这样的报道:为了还给人类一个纯净的海洋,大批青年志愿者到临海的山上去植树造林。我真想快快长大,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我要向那些致力于水污染改造的人们说一声:谢谢,您们辛苦了!同学们,我倡议让我们大家一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

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水是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宝贵 资源,更是城市的血液。而城市化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不可缺少的阶段,因此我国目前正以世界罕见的速度推行城市化,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中的20%左右,预计2050年将达47%左右。城市是人地关系的焦点,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生产和消费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城市也成为污染最为集中的地方,因而在城市化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长,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致形成“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用水成本越来越高。”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系统 (夏军,朱一中,《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2002 07 )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循环和水环境物质代谢的失衡严重影响着城市水环境的量和质,水资源污染严重造成水危机,不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使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和诣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城市发展与环境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那么城市的发展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在水环境方面,是举足轻重的不可忽视的。 我国城市发展中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中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670个城市中,严重缺水的有110多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m3(赵鹏,《城市水利的特点与发展》2008 04)。城市水资源问题与水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在各自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遭遇过这一问题,并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额的治理费用。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水的危机带来的困难与挑战将更多更复杂。 我国城市水资源特点:城市水资源是指一切可被城市利用的天然淡水资源和

2018年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8年关于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我区的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的状况,或者说水资源对环境的承载力可以用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反映。一是水量状况,二是水质状况。通过调查了解,我区的水资源状况是这样的: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总体均呈下降趋势。 1.水资源总量年均趋少 降雨量偏少,水资源总量逐年减少,这是近半个世纪来全球气候演变的趋势,我区亦然。水资源量趋少可以通过两项指标来大概反映:一是河道径流量和可利用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减少首先表现在河道径流量的变少。我区河流几乎都是澧水水系的源头,因而无过境水量。本行政区域内所产生的降水量,除去蒸发量和流出水资源量外,即为我区水资源总量。我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0亿立方米,现状水平年约为1.6亿立方米,下降了18.7%。经调查,索溪河多年平均流量为2.88m3/s,而现在每到枯水季节,索溪水库一旦不放水,索溪河基本上是干河一条。黄龙洞断面最枯流量仅为0.19 m3/s。其次,可用水资源量不足,尤其是环境生态用水量严重不足。物体与环境两者相结合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综合体的总体系统中,为防治水污染,改善水质、美化环境,促进具环境属性水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国家水安全、生态安全及生态保障体系的建立,并为不断满足广大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和社会化高福利公共用水而协调自然生态平衡与发展所需用水,称为“环境生态用水”。不容置疑,其中部分用水与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特种用水是相互交叉利用的。在我国长期供用水制度中,形成工业、农业、生

活传统的供用水制度,唯独环境生态用水没有列入我国的用水制度。环境生态用水是保障人民生活与健康质量的不断提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用水。武陵源区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从理论角度来说,生态用水至少要达到占总用水量的20%,但我区生态用水占不到10%。就拿索溪河来说,河道用于维系水生态环境的必需水量都不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干旱少雨季节,河道断流可以说是常见现象,更谈不上河道景观用水,由此造成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鱼虾等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更有甚者,近几年来,上游的金鞭溪径流量也逐渐减少,几近断流,令人揪心。 2.饮用水源地单一,缺乏饮水安全保障 城区饮用水源主要靠索溪水库保障,这种单一的供水水源模式为饮水安全埋下隐患,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水源安全事故,城区供水将完全中断,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考虑筹建后备水源建设问题。 3.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 根据已进行过的水质检测情况表明,我区水质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水污染的主要是生活污染,不仅地表水如此,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也是一样,如军地坪城区,通过水样分析,其大肠菌群数量至少要超过国家饮用水标准100倍以上。水体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河道生命健康,破坏水生态环境。具体反应到索溪河,造成的是河床中的石头变黑,藻类等水生生物滋长,严重影响河道的容貌。 二、形成原因 (一)水资源总量减少缘由

幼儿园教案:爱护水源、保护环境

幼儿园教案:爱护水源、保护环境 活动目标: 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知道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重点: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难点:能正确协调地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2)物质准备:鸭子胸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等同)、两条长松紧带、各色废旧彩色印刷纸小鱼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小盆4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马上蹲下; “谁长得最高?”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

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小鸭马上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小鸭必须从原线路返回,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师:“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应该携起手来保护 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延伸活动】 1.提醒家长带领幼儿在各自居住的小区周围寻找污染区,探询被污染的原因。 2.带幼儿到园内的游泳池边,展开讨论:怎样才能保持池水的洁净而不受污染?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很难以说理的方式来说服他们爱护水源,孩子也不了解水被污染的后果。通过本次活动,自然地将环境教育融入健康活动,在幼儿 练习钻的过程中可以轻松而自然地渗透环境教育。本次活动设计侧重于幼儿爱护水资源情 感的萌发,以小鸭为线索来贯穿始终,通过小鸭锻炼、捉鱼、逃离污染区等情节来吸引幼儿,让幼儿在快乐的体育游戏活动中形成爱护水源、保护生物的环境意识。 二、活动效果该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始至终孩子们都保持 高涨的活动兴趣,尤其是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的顺利进行,既让幼儿快乐地练习钻的 动作,又让幼儿明确了水被污染后生物就不能生存的道理,让年龄最小的小班幼儿在游戏 过程中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延伸活动的设计很合理,符合幼儿实际生活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