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要面子活受罪

死要面子活受罪

人们常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我们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自己为了要面子,而实际上往往是丢了面子,丢了面子是小事,但是为了面子而活受罪则实在是不划算的。

与人交往不能不给面子,不能扯破脸,更不能颜面扫地。显而易见,面子是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

有个书生家里很穷,却很爱面子。一天晚上,小偷来到他家中,搜寻之后,没有发现值得一偷的东西,便跺脚叹道:“晦气,我算碰到了真正的穷鬼!”书生听了,赶紧从床头摸出仅有的几文钱,塞给小偷,说:“您来的不巧,请您就把这点钱带上。但在他人面前,希望您不要张扬,给我留点面子啊!”

这个书生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很多。从古至今,我们做的很多事都是为了面子。只不过有时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有时则是为了别人的面子。甚至男人为了面子宁愿选择死亡的例子也有很多。古语中有句话:士可杀不可辱这句话。在古代战争中,每位将士被俘虏后遭到敌人的戏弄时最喜欢说的正

是士可杀不可辱。你要么就杀了我,要么就不要玩我。如果你玩我,那么我活着没面子,还不如死去。俘虏们为了面子而选择死亡,这种行为是高贵的,比什么都值钱。一代英雄项羽的乌江自刎就是个为了面子而死的典型例子。他打了败仗后跑到乌江,本来他是可以乘坐渔船逃回江东的,但他放弃了。因为他觉得没有面子回去面对他的乡亲父老了,结果他选择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面子,成全了一代英雄的气节。

如今,生活中爱面子的人很多。例如朱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日朱先生和侄儿去购物,见着需要的东西,大家都想买。侄儿刚参加工作,连吃饭尚还紧张,自然没钱可掏了,朱先生亦不想再做冤大头,就没有如昔般积极付账。售货员机警:“一看你就是有钱,有地位,讲义气的人,那点小钱你还在意”一句话噎得朱先生半天喘不过气来,尽管要花朱先生500多元钱,但为显示自己有义气,也只好把手缓缓地伸向钱包。有时朋友相聚,朱先生一向不胜酒力,但朋友一句“这点面子也不给吗?”使他一杯下肚;几轮下来,稍有推辞就被说成是没有酒品,这多失面子呀,于是乎,他牙一咬,心一横,又是一个底朝天,那样子就如英雄含笑赴刑场般大现凛然之气,回家后却头重脚轻,痛苦不堪。

朋友有事相求,朱先生明知出于自己能力之外,但一句“咱俩什么交情,这点面子你能不给”,便杀头成仁,舍身取义。四处奔走,求爷爷、告奶奶,事一办成,人也轻松大半。在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面子”的含义不一而足。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人情就是面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关系就是面子。

据说翻盖手机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就与中国人爱面子有关系。对翻盖式手机尤其是韩国三星、中国的TCL的凶猛攻势,直板式手机的集大成者诺基亚,直到2016年下半年才推出了翻盖手机。[中华勵志網]西方的手机厂商不明白,为什

么翻盖手机在中国流行,而在西方的接受程度却非常低。后来,一位手机经销商揭开了这个秘密——翻盖式手机在开合时会发出一声脆响,容易引起旁人的关注,所以更有面子。

爱面子的人很奇妙,可以吃闷亏,可以吃暗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所以在人性丛林里求生存,必须了解到这一点,这也就是很多善于运用糊涂智慧的人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一句批评别人的话的原因,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欢而

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