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实验目标

1. 掌握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合成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分析检测方法。

3. 了解涂-4粘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产品特性与用途

聚乙烯醇缩甲醛又称107胶,无色透明溶液,易溶于水。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具有粘接力强,粘度大,耐水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种壁纸、纤维墙布、瓷砖粘贴、内墙涂料及多种腻子胶的黏合剂等。

三、实验原理

1.改性

聚乙烯醇分子中含有的羟基(—OH)是一种亲水性基团,所以,聚乙烯醇可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可作为胶黏剂使用。为了提高其耐水性,可以通过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来改性

通过控制缩醛度(聚乙烯醇缩甲醛中所含缩醛基的百分数),可使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既有较好的耐水性,又有一定的水溶性。

2. 控制(对胶水质量的检验)

主要是测定其粘度和缩醛度,通过测定胶水中的游离甲醛量可以了解缩醛化反应完成的情况以及该反应条件下缩醛度的大小。胶水中游离甲醛量少,表明缩醛度高;

反之,则表示缩醛度低。

甲醛的测定是利用NaHSO3与HCHO的加成反应生成NaOH,用酸标准滴定溶液滴

定至百里酚酞由蓝色变无色为终点。

NaHSO3溶液不稳定,实际使用的是Na2SO3。在测定时,先在Na2SO3溶液中,用H2SO4溶液滴加至百里酚酞蓝色消失,Na2SO3形成NaHSO3;再与甲醛进行加成反应

聚乙烯醇缩甲醛实验

聚乙烯醇缩甲醛实验 1.影响因素:A、温度温度从动力学角度对反应速率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温度过高会造成反应过于猛烈、不易控制,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产物产生(类似于催化剂过量); B、pH值pH值控制的其实是催化剂氢离子的浓度。当pH过低时,催化剂过量,同样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而产生絮状物沉淀。当pH过高时,反应过于迟缓,甚至停止,结果往往会使聚乙烯醇缩醛化成都过低,产物粘性过低。 C、物料比(主要是甲醛的比例)本实验由于制造的是水溶性的胶水,对缩醛度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甲醛用量过多,则反应速度加快,缩醛度升高,形成的聚合物水溶性变差,同时甲醛的含量超标,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但如果甲醛用量太少,反应速度缓慢,缩醛度低,粘度变差,形成的涂膜易于被雨水渗透,也会显著影响胶水质量。 2.聚乙烯醇缩甲醛性质:简称PVFM或PVFO。聚乙烯醇与甲醛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微带草黄色固体。有热塑性。密度1.2。软化点约190℃。热变型温度65~75℃。吸水率约1%。溶于丙酮、氯化烃、乙酸、酚类。主要用于制造耐磨耗的高强度漆包线涂料和金属、木材、橡胶、玻璃层压塑料之间的胶粘剂,作为层压塑料的中间层以及制造冲击强度高、压缩弹性模量大的泡沫塑料。 把聚乙烯醇溶解于水中,经纺丝、甲醛处理制成的合成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的中国商品名,又称维尼纶。1924年由德国P.H.

赫尔曼和黑内尔合成聚乙烯醇,30年代制成纤维,名为津托菲尔(synthofil)。由于它溶解于水不能作纺织纤维,主要用作手术缝线。1939年日本樱田一郎等人研制成功聚乙烯醇的热处理和缩醛化方法,维纶才成为耐热水性良好的纤维。世界上生产维纶的国家主要有中国、日本、朝鲜等。维纶性质与棉花相似,强度和耐磨性优于棉花。它有良好的耐用性、吸湿性、保暖性、耐磨蚀和耐日光性; 主要缺点是耐热水性差,弹性不佳,染色性较差,高温下的力学性能低。维纶大量用以与棉、粘胶纤维或其他纤维混纺,也可纯纺,用于制做外衣、汗衫、棉毛衫裤和运动衫,以及工作服;也可制作帆布、缆绳、渔网、包装材料和过滤材料。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 令狐采学 二、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三、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

剂。 四、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7g)---、甲醇(4.6mL) ---、盐酸(40%工业纯1:4)、氢氧化钠(1.5mL)(8%)、蒸馏水(90+34mL)等; 仪器:恒温水浴锅、搅拌器、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吸管、天平、量筒、pH试纸等。 五、实验装置图 六、实验步骤与现象分析 步骤(1):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搅拌下升温溶解。 现象:[白色晶状聚乙烯醇溶解] 分析:[聚乙烯醇可溶于蒸馏水中] 步骤(2):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于90℃左右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的盐酸,使溶液PH为1~3,保持温度90℃左右,继续搅拌。 分析:[调节PH使之为酸性,是因为H离子作为羟醛缩合的催化剂。升温是由于甲醛沸点低易挥发,缩合反应不可

聚乙醇缩甲醛制备

摘要 实验以聚乙烯醇为原料,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以酸作催化剂用甲醛将其进行部分缩甲醛化,通过均相反应合成具有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并通过对其粘度及拉伸强度等性能的测试,了解相关性质,探讨催化剂用量、温度及物料比对胶水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优合成方案。 关键词: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粘度;拉伸强度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ere using polyvinyl alcohol as raw material; utilizing the acid as catalyst to make it part of the formal change with formaldehyd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ter bath heating and synthesis the polyvinyl formaldehyde of glue, through the homogeneous reaction, which owning water-soluble. And finally,based on the test of viscosity and tensile strength, learning some relevant properties and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catalyst, temperature and material ratio on the performance of glue, determining the optimal synthesis solution. Keywords:PV A;PVF;viscosity;Tensile strength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复习

活动三:知识应用你会分析吗? 1、下图是水的两种变化,结合图 (1)从宏观上两图所示的两种变化的本质不同是:(2)你能用图示表示这两种变化吗? 从微观上它们的不同是: 2、下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X= ;氟是元素,钙是元素 (2)Ar(F)= ,其原子中中子数约为;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3)属于原子的是,属于阴离子的是; (4)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5)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盘点收获] [自助检测]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硫 C、液氧 D、河水 2.生活中的现象可以用分子等微粒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3.关于水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 D.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实验、高钙牛奶、富硒大米等物质。这里的碘、钙、硒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离子 5、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 氯化钠是由和构成。 6、在分子、原子、质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 ①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②构成分子的微粒; ③构成原子的微粒;④水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⑤显中性的粒子;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⑦铁原子核内含有26个质子和30个;⑧带负电荷的粒子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原创)..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摘要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一种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胶水。本文主要是介绍,以聚乙烯醇和甲醛为原料,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备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并测定其粘度和拉伸强度。因本次实验失败,将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实验结果为:实验产品呈凝胶状,水溶性差,粘度差。 关键词:聚乙烯醇,甲醛,聚乙烯醇缩甲醛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 formaldehyde Abstract Polyvinyl formal is very common glue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our life.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lyvinyl formal made of the basic raw material of polyvinyl alcohol and formaldehyde, and 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strength and viscosity, under the catalysis of hydrochloric acid. The experiment turned out to be an unexpected failure. It will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its failure. The results for it, that is, the product is gelatinous, poor water-solubility and viscosity. Key Words:polyvinyl alcohol, formaldehyde, polyvinyl formal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试题答案

一、选择: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蜡烛燃烧B. 水结成冰 C. 铁矿石炼成铁D. 生石灰变熟石灰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空气B. 食盐水 C. 氧化镁D. 石油 3.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 A. 氮气B. 水 C. 铝D. 二氧化碳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氯酸钾 ( KClO3 ) B. 五氧化二磷 ( P2O5 ) C. 氧气 ( O2 ) D. 氢氧化钙 [ Ca(OH)2 ] 5.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 分子间有空隙,原子间没有空隙 C.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6. 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水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7.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二氧化硫B. 二氧化锰 C. 液态氧D. 高锰酸钾 8.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 ) A. 中子数B. 核电荷数 C. 最外层电子数D. 原子量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木炭B. 硫 C. 红磷D. 铝10.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木炭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11. 实验室用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 装药品② 加热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 停止加热⑥ 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③②④⑥⑤ C. ③①②④⑤⑥D. ③①②④⑥⑤ 12. 酒精灯的酒精洒到桌面上起火后,可以用湿布盖灭的原因是( ) A. 降低温度 B. 隔绝空气 C. 既降低温度又隔绝空气 D. 改变了酒精的着火点 13.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5 价的是( ) A. NO2 B. KNO3 C. N2D. NO 1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氧化镁 (MgO2) B. 氢氧化钙 (Ca(OH)2) C. 氯化钠 (ClNa) D. 氯化铁 (FeCl2) 15. 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 ) A. 反应都很剧烈 B. 反应都需要加热 C. 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 D. 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16. 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 ① 试管② 蒸发皿③ 量筒 ④ 集气瓶⑤ 燃烧匙⑥ 烧杯 A. ①②B. ③④ C. ⑤⑥D. ③⑥ 17. 氢气具有比同体积的空气轻的性质,所以可用于( ) A. 充灌探空气球B. 做还原剂 C. 做燃料D. 合成盐酸 18. 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主要利用了氢气的( ) A. 氧化性B. 可燃性 C. 还原性D. 稳定性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设计实验(DOC)

1前言 1.1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历史 聚乙烯醇缩甲醛(PVF,俗称107胶),从8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发应用以来,在建筑行业以及其它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所制得的PVF性能比较差,一般为不合格产品.作为建筑胶使用的PVF,其粘度、粘接强度、游离甲醛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实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善PVF的性能,使制得的PVF粘度符合JCA38—91的标准,其粘接强度和游离甲醛的含量都符合建材行业的有关标准. 早在1931年,人们就已经研制出聚乙烯醇(PVA)的纤维,但由于(PVA)的水溶性而无法实际应用。不过利用“缩醛化”则可减少其水溶性,就使得PVA就有了实际应用价值。用甲醛进行缩醛化反应得到聚乙烯醇缩甲醛PVF。 在PVF分子中,如果控制其缩醛度在较低水平,由于PVF分子中有羟基,乙酰基和醛基等,因此有较强的粘接性能,可做胶水使用,用来粘结金属,木材,陶瓷,皮革,玻璃和橡胶等一直以来,许多科研生产单位对其生产工艺和改性措施进行大量研究。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合成反应属于缩聚反应,缩聚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相互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产生单分子的化学反应,因此缩聚反应兼有缩合处低分子和聚合成高分子的双重含义,反应产物称为缩聚物,缩聚反应的本质可看作取代。 1.2聚乙烯醇缩甲醛反应原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反应过程需要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 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 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实验十三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 2.掌握由聚乙烯醇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与甲醛在H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 CH 2 OH HCHO CH 2 CH CH OH CH OH CH 2 CH OH CH 2 +CH 2 CH 2CH OH CH CH 2 CH CH 2 HO 聚乙烯醇与甲醛的缩合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形成半缩醛(1),且在H + 存在下转化成碳正离子(2),然后与相邻的羟基作用而得缩醛(3)。 C O H H ROH C H OH H OR C H O +H 2H OR C +H H OR C H OR H OR H -H +ROH C H OR H OR H + + -H (1) (2) (3) 式中ROH 代表聚乙烯醇。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最初只是代替浆糊及动植物胶、文具胶等来使用,70年代开始用于民用建设,此后又应用于壁纸、玻璃、瓷砖等的粘贴,目前作为胶粘剂也广泛应用于内外墙涂料、水泥地面涂料的基料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250cm 3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搅拌器,小型水浴,滴液漏斗,温度计 试剂:聚乙烯醇(PV A ),37%甲醛水溶液,去离子水,1:4盐酸,8%NaOH 溶液 四、实验步骤 在250cm 3三颈瓶中加入7 gPV A 及70 cm 3去离子水,水浴加热至95℃,搅拌使PV A 全部溶解,溶解后将温度降至85℃,加入1:4盐酸0.5cm 3左右,调节反应体系的pH 值为1~3,再加入3cm 3甲醛(37%),维持90℃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体系逐渐变稠,可取少许用纸试验其粘接性。当有满意的粘接性后立即加入1.5cm 3 8%NaOH 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 值为8~9,冷却后将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从三颈瓶中倒出,即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 五、思考题

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基本概念和原理一: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化合价等基本概念的含义,理解相关概念的关系。 了解原子的构成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掌握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的定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化合价法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归纳与整理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关键知识点拨 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三种粒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关系: 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 决定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等式 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 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宏观组成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还有一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A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c错。 根据分子的定义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D。 例2.根据《生活报》报道,目前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疼,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氯气组成的 B.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 c.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两个氯元素组成的 D.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二个氯原子构成的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

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7g)---、甲醇(4.6mL)---、盐酸(40%工业纯1:4)、氢氧化钠(1.5mL)(8%)、蒸馏水(90+34mL)等; 仪器:恒温水浴锅、搅拌器、三口烧瓶、球型冷凝管、温度计、吸管、天平、量筒、pH试纸等。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与现象分析 步骤(1):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搅拌下升温溶解。 现象:[白色晶状聚乙烯醇溶解] 分析:[聚乙烯醇可溶于蒸馏水中] 步骤(2):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于90℃左右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的盐酸,使溶液PH为1~3,保持温度90℃左右,继续搅拌。 分析:[调节PH使之为酸性,是因为H离子作为羟醛缩合的催化剂。 升温是由于甲醛沸点低易挥发,缩合反应不可能进行得很完全,升温保温是为了使未反应完的甲醛能在酸性介质中继续与聚乙 烯醇缩合] 步骤(3): 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者絮状物时,立即迅速加入1.5ml8%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34ml去离子水,调节PH8~9,冷却降温出料。 现象:[体系变粘稠,同时有絮状物产生] 分析:[体系变粘稠是因为随着反应进行,~OH变少,导致产物的亲水性变差;而絮状物是产生了交联产物。加水是为了缓和粘稠程 度,加入NaOH是为了中和体系中的H离子,防止进一步交联

实验二十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

实验二十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常见胶粘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 2 了解甲醛的危害,掌握分析甲醛的方法; 3 通过查资料确定消除甲醛的药品,并通过实验测定除甲醛的效果; 4 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 PVF ,俗称107 胶),从8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发应用以来,在建筑行业以及其它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所制得的PVF 性能比较差,一般为不合格产品。作为建筑胶使用的PVF ,其粘度、粘接强度、游离甲醛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实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善PVF 的性能,使制得的PVF 粘度符合JC438291 的标准,其粘接强度和游离甲醛的含量都符合建材行业的有关标准。本实验中采用如下配方来配制聚乙烯醇缩甲醛胶。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机理应如下: CH 2O +H +C +H 2OH CH 2CH CH 2CHCH 2OH OH C +H 2OH +CH 2CH CH 2 CHCH 2O OH C H 2+~~~~~~ ~~~~~~+H 2O 缓慢极慢 CH 2CH CH 2 CHCH 2O OH C H 2+~~~~~~CH 2CH CH 2 CHCH 2O O ~~~~~~CH 2+H +极慢迅速 聚乙烯醇和甲醛的物质的量配比急反应的pH 值不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分子量也不同。分子量小时,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易溶于水;分子量大时,得到的高分子物质难溶于水。溶解性过好或难溶于水对制备水溶性涂料均不利。因此,如何控制反应的条件,使其最大限度的生成适合分子量的化合物是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关键。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班级:11级生医一班姓名:陈素萍学号:1143015037 同组实验者:刘莉、陈雄健、李思宏、陈素萍实验日期:2013-11-24指导教师:黄忠兵评分: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原理; 2.通过聚乙烯醇(PVA)的缩醛化制备胶水,掌握PVA缩醛化的实验技术与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得。其反应如下所示: 高分子链上的羟基未必全能进行缩醛化反应,会有一部分羟基残留下来。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反应过程中需控制较低浓度的缩聚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如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搞缩聚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胶水中,则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1.仪器:恒温水浴一套,机器搅拌器一台,温度计一支,250ml三口瓶一个,球形冷凝管一支,10ml量筒一个,100ml量筒一个,培养皿一个。 2.药品:聚乙烯醇1799(PVA),甲醛水溶液(40%工业甲醇),盐酸,NaOH,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实验仪器,准备所需试剂。 2.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和17gPVA,在搅拌下升温溶解。 3.升温到85°C,待PVA全部溶解后,加入3ml甲醛搅拌15min,滴加1:4的盐酸溶液,

控制反应体系PH 值为1~3,保持反应温度。 4.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2.5mL8%NaOH 溶液,调节PH 值为8~9,冷却、出料,所得的无色粘稠液体即为胶水。 五、实验过程记录 六、实验数据记录: 苯乙烯醇:17.011g 去离子水:90ml 甲醛溶液:3ml 1:4盐酸溶液:1.5ml 8%NaOH 溶液:2.5ml 七.讨论与问题: (1)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下降,当达到一定的缩醛度以后,产物完全不溶于水? 答:①缩醛度的增加,聚乙烯醇高分子链上进行缩醛反应的-OH 增多,留在链上的-OH 减少,使得高分子链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即水溶性下降,出现溶液变稠的现象; ②当反应达到一定的缩醛度以后,聚乙烯醇高分子链上的很多-OH 都进行缩醛反应,留在链上的-OH 很少,甚至部分长的链段上没有-OH ,使得高分子链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到 时间t 温度T/°C 现象 操作 8:44 20℃ —— 安装仪器,称取PVA17.0085g 8:46 20℃ —— 加入称好的PVA ,并加入90ml 去离子水。开启搅拌,速度 为440r/min 。 8:50 53℃ PVA 逐渐溶解 —— 8:53 66℃ —— 在加热器中补充加水。 9:02 85℃ —— 加3ml 甲醛。保持搅拌15min 9:17 82℃ —— 缓慢滴加1:4的盐酸,直至 pH 为1~3 9:23 82℃ —— 调节温度至85℃ 9:42 85℃ 出现气泡及絮状物 加入8%NAOH2.5ml ,调节pH 至9 9:50 85℃ —— 向浴槽中加冷水 9:59 60℃ 降温至60℃。得到无色 透明粘稠液。 停止搅拌,取样。 10: 04 20℃ —— 清洗仪器,烘干,安装仪器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复习知识点整理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考点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 ②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③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④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原子核也可以没有中子,比如H 原子。 (2)相对原子质量: ①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 ②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A r )=12 112 原子的质量碳某种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电子的质量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考点2分子 1、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 考点3.元素与元素符号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①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中子:不显电性 基本性质

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决定: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区别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 ③性质: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b.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④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⑤含量:a. 在地壳中,氧元素最多,其次为硅、铝、铁等元素; b. 在空气中,氮元素最多,其次是氧元素; c. 在生物体中,氧元素最多,其次是碳元素和氢元素。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物质、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见图;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很多固态非金属单质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气态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氧化物 (4)元素符号: ①写法:第一个字母的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如Cu ②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考点4.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7个横行,即7个周期。②18个纵行16个族。③左下角为金属元素,右上角为 非金属元素。 (2)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项目元素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 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 数 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 数 使用 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 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 子构成的 联系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元 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 以聚乙烯醇和甲醛为原料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了解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特点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商品名107胶)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合成胶水, 无色透明溶液,易溶于水。与传统的浆糊相比具有许多优点[1]:①、初粘性好,特别适合于牛皮纸和其它纸张的粘合;②、粘合力强;③、贮存稳定,长久放臵不变质;④、生产成本低廉。国内有许多厂家生产此胶水。因此广泛应用于多种壁纸、纤维墙布、瓷砖粘贴、内墙涂料及多种腻子胶的粘合剂等。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人们对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无论在合成工艺上还是在胶液的性能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本实验以聚乙烯醇缩甲醛为例,我们对其合成过程所用的催化剂、缩合温度等对胶水质量有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探讨,摸索出更佳更合理的工艺条件。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胶水。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绝 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聚乙烯醇、甲醛(40%)、氢氧化钠,浓盐酸,硫酸 仪器:搅拌器、恒温水浴,球形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三口烧瓶实验装臵如下图: 四、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现象 分析 在250mL三颈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g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至85-90℃溶解。 搅拌加热升温至 90℃左右时,聚乙烯醇 全部溶解,溶液无色透 明,瓶内无白色固体。 聚乙烯醇熔点>85℃,所以需升温至 85-90℃。 等聚乙烯醇完全溶解后,降温至35-40℃加入4.6mL甲醛(40%工业纯),搅拌15min,再加入1∶4盐酸,使溶液pH 值为1-3。保持反应温度85-90℃,继续搅拌20min,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中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1.5 mL8%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34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调节体系的pH 值为8-9。然后冷却降温出料,获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体,即市场出售的红旗牌胶水。 加入盐酸,溶液 无明显变化,PH降低至 2左右。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 温,溶液变稠。 升温至85-90℃一 段时间后,出现气泡, 加入NaOH和蒸馏水, PH值为9左右。冷却, 得无色透明粘稠的液 体。 必须控制PH为1-3,所以加入盐 酸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当pH过低 时,催化剂过量,反应过于猛烈,造成 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产物 产生。当pH过高时,反应过于迟缓, 甚至停止,结果往往会使聚乙烯醇缩醛 化成都过低,产物粘性过低。 加入甲醛后加热升温,聚乙烯醇与 甲醛反应,缩醛化,体系粘度变大,溶 液变粘稠。 产生气泡,说明分子间已经开始交 联,故此时要停止加热。 调节PH为8-9是因为,在酸性条 件下,聚合物与空气接触不稳定会继续 缩醛化,所以要调PH>7

99,聚乙烯醇缩甲醛

高 分 子 化 学 实验报告 08高分子(一)班 夏jh 0814121039 实验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了解聚乙烯醇缩甲醛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制备红旗牌胶水。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催化作用下而制 得的,其反应如下:。 聚乙烯醇缩醛化机理 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的高聚物,如果用甲醛将它进行部分缩醛化,随着缩醛度的增加,水溶液愈差,作为维尼纶纤维用的聚乙烯醇缩 甲醛其缩醛度控制在35%左右,它不溶于水,是性能优良的合成纤维。 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即红旗牌胶水。反应 过程中需要控制较低的缩醛度以保持产物的水溶性,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缩醛度过高,导致不溶于水的物质存在,影响胶 水质量。因此在反应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严格控制崐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聚乙烯醇缩甲醛随缩醛化程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各有所不同,它能溶于甲酸、乙酸、二氧六环、氯化烃(二氯乙烷、氯仿、二氯甲烷)、乙醇甲苯混合物(30∶70)、乙醇甲苯混合物(40∶60)以及60%的含水乙醇中。缩醛度为75%~85%的聚乙烯醇缩甲醛重要的用途 是制造绝缘漆和粘合剂。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三口瓶,搅拌器,温度计,恒温水浴. 聚乙烯醇,甲醛(40%),盐酸,氢氧化钠. 四、操作步骤 1、现象:在250 ml三颈瓶中,加入90 ml去离子水(或蒸馏水)、7 g 聚乙烯醇,在搅拌下升温溶解。 现象:加入聚乙烯醇后,聚乙烯醇不溶解,直到75摄氏度,仍 然没看到聚合物晶体因溶解而减少,当温度升高到84摄氏度时,晶 体完全溶解,溶液呈无色透明; 分析:聚乙烯醇常温下为白色片状晶体,其玻璃化温度为60—85 摄氏度;当温度升高到玻璃化温度以上时,聚乙烯醇软化,由于聚 乙烯醇中有大量的-OH,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故其软化后可以慢慢溶 解在水中。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

应用化学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 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 姓名:彭亮 学号:1505120623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202班 同组人:何家伟、张宏伟 时间:2015.4.18 指导老师:曾冬铭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游离甲醛的消除与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胶粘剂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方法; 2、了解甲醛的危害,掌握分析甲醛的方法; 3、通过查资料确定消除甲醛的药品,并通过实验测定除甲醛的效果; 4、由学生确定实验方案,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 PVF ,俗称107 胶) ,从80年代初期在我国开发应用以来,在建筑行业以及其它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用传统的生产方法所制得的PVF 性能比较差,一般为不合格产品。作为建筑胶使用的PVF,其粘度、粘接强度、游离甲醛含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本实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改善PVF 的性能,使制得的PVF 粘度符合JC438291 的标准,其粘接强度和游离甲醛的含量都符合建材行业的有关标准。 甲醛(HCHO)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福尔马林"可经消化道吸收。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甲醛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当室内含量为0.1毫克/立方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毫克/立方米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毫克/立方米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当空气中达到230毫克/立方米时可当即导致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它还可刺激眼结膜、呼吸道黏膜而产生流泪、流涕,引起结膜炎、咽喉炎、哮喘、支气管炎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甲醛还可以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据流行病学调查,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鼻腔、口腔、鼻咽、咽喉、皮肤和消化道的癌症。 在家庭的装修中,所使用的材料特别是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脲醛树脂等的材料常含有很高的甲醛,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为了减少甲醛的危害,请通过我们所学的知识或所查找的资料选定其中一种或二种作为甲醛消除剂来减少甲醛的散发,达到降低甲醛的危害的目的。 1、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缩与甲醛在盐酸催化的作用下而制得的,反机理如下: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实验报告之欧阳光明创编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欧阳光明(2021.03.07) 班级:11级生医一班姓名:陈素萍学号:1143015037 同组实验者:刘莉、陈雄健、李思宏、陈素萍实验日期:2013-11- 24指导教师:黄忠兵评分: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原理; 2.通过聚乙烯醇(PV A)的缩醛化制备胶水,掌握PV A缩醛化的实验技术与反应原理。 二、实验原理: 聚乙烯醇缩甲醛是利用聚乙烯醇与甲醛在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制得。其反应如下所示: 高分子链上的羟基未必全能进行缩醛化反应,会有一部分羟基残留下来。本实验是合成水溶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水,反应过程中需控制较低浓度的缩聚度,使产物保持水溶性。如若反应过于猛烈,则会造成局部搞缩聚度,导致不溶性物质存在于胶水中,则影响胶水质量。因此在此反应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比例等因素。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试剂: 1.仪器:恒温水浴一套,机器搅拌器一台,温度计一支,250ml 三口瓶一个,球形冷凝管一支,10ml量筒一个,100ml量筒一个,培养皿一个。 2.药品:聚乙烯醇1799(PV A),甲醛水溶液(40%工业甲醇),盐酸,NaOH,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实验仪器,准备所需试剂。

2.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90ml去离子水和17gPV A,在搅拌下升温溶解。 3.升温到85°C,待PV A全部溶解后,加入3ml甲醛搅拌 15min,滴加1:4的盐酸溶液,控制反应体系PH值为1~3,保持反应温度。 4.继续搅拌,反应体系逐渐变稠。当体系出现气泡或有絮状物产生时,立即迅速加入2.5mL8%NaOH溶液,调节PH值为8~9,冷却、出料,所得的无色粘稠液体即为胶水。 六、实验数据记录: 苯乙烯醇:17.011g去离子水:90ml 甲醛溶液:3ml1:4盐酸溶液:1.5ml 8%NaOH溶液:2.5ml 七.讨论与问题: (1)为什么缩醛度增加,水溶性下降,当达到一定的缩醛度以后,产物完全不溶于水?

初中化学物质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组成结构 1.元素 具有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叫做元素。 (1)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见个数。 (2)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核电荷数)不同。 (3)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元素Si Fe Na K Mg H 质量分数48.60% 26.30% 7.73% 4.75% 3.45% 2.74% 2.47% 2.00% 0.76% 2. 分子、原子 分子:是的最小粒子。 (1)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性质不同。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分子的构成:由原子构成,其中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 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在;分子间有间隔。 (5)分子与物质的变化: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物质在发生 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原子:是中的最小粒子。 (1)原子的结构: 其中:核电荷数= = 整个原子电性 决定着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着元素的性质。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原子分。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4)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分子 物质原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表示原子核;“+”表示原子核带正电;弧线表示电子层;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如碳原子 3.原子团

几种常见的原子团:NO3、SO4、OH、CO3、NH4 4.离子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2)离子与原子的联系:原子得到电子→,原子失去电子→;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 5.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如白磷跟红磷。 相关考题: 1.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这里的碘、锌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离子 2.“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液氧 C.氧化汞 D.二氧化碳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氢气 B.铁、氧气 C.氯化钠、铜 D.氯化钠、水 12 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 8 A.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 B.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阳离子 D.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50 B.86 C.136 D.222 7.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B.②⑦C.③④D.②⑥⑦ 8.下列物质中直接由离子组成的是() A 石墨 B 二氧化碳 C 氯化钠 D 硫酸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氧化硫由一个硫原子和三个氧原子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