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最新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最新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原文译文及赏析

作者:王安石加入日期:14-05-27

《半山春晚即事》①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②。

翳翳陂路静③,交交园屋深④。

床敷每小息⑤,杖屦或幽寻⑥。

惟有北山鸟⑦,经过遗好音⑧。[1]

注释

①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春晚:即晚春,暮春。即(jí)事:就眼前景物作诗。

②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清阴:清凉的树阴。

③翳翳(yìyì):树阴浓暗的样子。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④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园屋:田园、房屋。深:幽阴深邃。

⑤床敷(fū):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

⑥杖屦(jù):拄杖漫步。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⑦北山:即钟山。

⑧遗(wèi):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声。[2]

译文

晚春的风把花吹走了,带给我一片清凉的树阴。

塘堤和山园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中,幽静深邃。

常常设椅小坐休息,偶尔也扶杖漫步,探寻美丽的风景。

这里万籁无声,只有北山上的小鸟经过时,会留下美妙的声音。

赏析

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作者力行新法失败后,晚年退居江宁,并于元丰年间(1078—1085)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这首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于言外。前人评价说:“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高步瀛《唐宋诗举要》)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译文及赏析 原文: 《半山春晚即事》①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②。 翳翳陂路静③,交交园屋深④。 床敷每小息⑤,杖屦或幽寻⑥。 惟有北山鸟⑦,经过遗好音⑧。[1] 注释: ①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春 晚:即晚春,暮春。即(jí)事:就眼前景物作诗。 ②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清阴:清凉的树阴。 ③翳翳(yìyì):树阴浓暗的样子。陂(bēi)路:湖岸,塘堤。 ④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园屋:田园、房屋。深:幽阴深邃。 ⑤床敷(fū):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 ⑥杖屦(jù):拄杖漫步。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 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 ⑦北山:即钟山。 ⑧遗(wèi):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声。[2] 译文: 晚春的风把花吹走了,带给我一片清凉的树阴。 塘堤和山园笼罩在浓密的绿荫中,幽静深邃。 常常设椅小坐休息,偶尔也扶杖漫步,探寻美丽的风景。 这里万籁无声,只有北山上的小鸟经过时,会留下美妙的声音。 赏析: 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 作者力行新法失败后, 晚年退居江宁, 并于元丰年间 (1078—1085) 营建半山园, 自号半山。这首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 象。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

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 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 “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 没有这个“酬”字, 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 若无此二字, 诗人的达观, 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 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 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 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 静谧, 在葱茏的深处, 园屋隐约可见。 这两句写静, 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 用了“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意。 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 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 拄杖独行。 两者虽是一静一动, 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 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 抬头看去, 原是北山一鸟, 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颙曾隐 居于此。此时的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只有声声鸟鸣,偶尔 来慰其岑寂。诗人在平夷冲淡的外表下,怀孤往之志、举世无人相知的感慨显示 于言外。前人评价说:“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高步瀛《唐宋诗举 要》)[3] [王安石 《半山春晚即事》译文及赏析 ]相关文章:

悼亡诗词鉴赏

第四讲悼亡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了解古代诗歌中的独特类型——悼亡诗(词)及其概念内涵。 二、了解悼亡诗的特点和常用的抒情方法。 三、熟知悼亡诗的起源与著名篇章。 【教学重点与难点】悼亡词的不同风格;对悼亡情感的理解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古代哀祭文、悼亡诗词综述 哀祭文,一般是在祭奠时宣读,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文,有大致相同的体式和结构。 唐之后,悼念亡妻的诗词,多不以“悼亡”为题。总起来看,悼亡之作远不如哀祭文那样众多,这是因为悼亡诗词毕竟是诗(词)人们的即兴抒情之作,有妻子去世而且要先于诗(词)人的事,也毕竟是极少数。诗人中,以唐之元稹和李商隐的悼亡之作最有名。词人中,以宋·苏轼和清·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最有名,尤其是纳兰性德,词题中明标有“悼亡”、“梦亡妇”、“亡妇忌日”、“亡妇生辰”等字样的词即有五、六首之多,其他无题而语中可能涉及悼亡的词远不止此数。 二、《诗经》中的悼亡诗 悼亡诗《诗经·邶风绿衣》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赏析】此诗说一男子手抚妻子遗物衣裳,悲戚不已,追忆旧时情谊,感念妻子对自己的照顾和耐心规劝,感伤着再也没有另一个人如此的贤德美惠,可以理解自己的心了 三、魏晋南北朝悼亡诗 悼亡诗三首(之一)晋·潘岳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重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遑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千百年来,男人值得一夸的最高褒赞就是“才过宋玉,貌赛潘安”——潘安就是潘岳。“掷果盈车”、“傅粉檀郎”等等成语典故皆出于这位倜傥男儿。潘岳与结发妻子杨氏伉俪和谐,始终如一。 四、唐代悼亡诗 遣悲怀三首(选一) 〔唐〕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训古学分析题

分析题 1《诗经?唐风?山有枢》:“子有廷内,弗洒弗扫。”毛《传》:“洒,灑也”。试分析毛传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的关系。答:《说文?水部》:“洒,涤也。从水,西声。古文以为灑扫字。”《说文》多次用“洒”的本义为训,应读同今“洗”字。《说文》又有“灑”字,是散水于地之义。可见“洒”用作“灑”,是本有其字的通假,所以毛亨认为有解释的必要。 2谓之、曰、为“曰”“谓之”“为”解释词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作”,通常在属中求别,兼含同义词的辨析。“曰”“谓之”“为”的训释常隐含着同义词的辨析,隐含的内容可以参见同书的训释或纂集类的训诂专著。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原文中衣、裳同时出现,注释可以辨析、比较。 《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诗经?邶风?凯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南风谓之凯风。 同样隐含着同义词辨析的内容。 3谓用“谓”解释词义,多为词义的具体指向。可能是特定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特殊义、灵活义,也可能是具体所指的人或事。 《汉书?循吏传》: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颜师古注:胜谓以威力克而杀之,安谓以德化抚而安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何晏《集解》:马(融)曰:“子者,男子之统称,谓孔子也。” 4犹“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用来解释词义时,主要是沟通词的相关含义和古今变化。 《汉书?陈胜项籍传》:良与俱见沛公,因伯自解与羽。 颜师古注:自解,犹今言分疏也。 颜师古用当时(即唐代)的语言解释汉代的语言。 5之言“之言”的主要作用是以音义相通词作为训释词,从而沟通两词的同源关系。 《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 郑玄注:祼之言灌,灌以欎鬯,谓始献尸求神时也。 “祼”和“灌”同源词,音义相通。 《周礼?春官?大宗伯》:蔽芾甘裳,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裳,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裳,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郑玄笺:拜之言拔也。

古诗半山春晚即事翻译赏析

古诗半山春晚即事翻译赏析 《半山春晚即事》作者为宋朝诗人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前言】《半山春晚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生活环境的幽静美丽和退居后的安舒闲逸,脱去常人惜花伤春的窠臼,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庭园的种种佳景,尤其末二句则在宁静、喜悦感受的抒写中,又隐约地透露了世罕知音的淡淡哀愁。【注释】⑴半山:在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春晚:即晚春,暮春。即事:就眼前景物作诗。⑵春风:一作“晚风”。⑶酬:报酬,赠答,这里是“赐予,带给”的意思。清阴:清凉的树阴。⑷翳翳:树阴浓暗的样子。陂路:湖岸,塘堤。⑸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园屋:田园、房屋。深:幽阴深邃。⑹床敷:安置卧具。每:每每,常常。⑺杖屦:拄杖漫步。或,有时。幽寻,探寻风景之胜。这两句是说,常常无事休息,有时又上山看看风景。⑻北山:即钟山。南朝宋周颙与孔稚圭曾隐居于此,后周颙离山出仕,孔曾作《北山移文》表示讥刺。王安石有《思北山》等诗,寄托真心隐逸的心境。 ⑼遗:赠送,这里引申为“留下”之意。好音:美妙的叫声。【翻译】春风虽然把百花取走,却酬谢人清凉的绿阴。幽暗的池边小路十分宁静,草木掩隐的园屋多么深沉。我时而打开床铺稍事休息,

时而扶着手杖去寻幽探胜。只看见钟山的小鸟飞来,经过我这里留下了一串动听的歌声。【赏析】这首诗表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起首二句至为奇妙,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陈衍说起二句本于唐人“绿阴清润似花时”,但安石的两句含义却深厚得多,感情色彩浓烈得多,韵味也胜 过许多。常人写红花凋谢,会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表达,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将花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就不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就不能体现作者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就不能跃然纸上了。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于是尽情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敷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只见那小路沿着山坡在茂密的树林中蜿蜒曲折,伸向远处,一片静谧,在葱茏的深处,园屋隐约可见。这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 风味。然而常建的诗是禅寂之静,此诗用了“翳翳”、“交交”,显得 更有生意。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履,指扶杖漫步。二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神。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

《石钟山记》译文,内容主旨,文学常识

石钟山记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原文及赏析 潘安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黾勉恭朝命,回心返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芳菲,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萋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尤可击。 --------------------------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茵帷张故房,朔望临尔祭。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潘安悼亡诗赏析 这一首《悼亡诗》作于何时?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晋惠帝永康九年(299)所作。何焯《义门读书记》说:“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结合诗的内容考察,是可以相信的。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是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忆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间。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见不到爱妻的形影。见到的是墙上挂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忽忽,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的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的最精采的部分。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由于潘岳有《悼亡诗》三首是悼念亡妻的,从此以后,“悼亡诗”成为悼念亡妻的专门诗篇,再不是悼念其他死亡者的诗篇。

王安石《即事》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王安石《即事》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王安石《即事》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试题一:从首联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由此联想到陶潜《桃花源记》中描写美景的哪两个句子? 参考答案 是春末或夏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答题区间是首联。从“暖草如积”可知不是初春与盛季,更不是秋 冬两季,应为春夏之交;“山晴花更繁”也进一步证明 了这一点。其中“草如积”与“芳草鲜美”同意同境,“花更繁”与“落英缤纷”同意同境。“落英”也解释 为“盛开的花”。) 试题二 (1)简析首联“暖”和“晴”的表达效果。 (2)二三联描绘了一个什么画面? (1)“暖”和“晴”。“暖”字不仅描绘出小径上春意融融、温煦和暖的景象,也揭示了“草如积”的原

因;“晴”字写出了山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的景象, 正因为阳光朗照,所以春花才开得格外繁盛。这两个字 分别与“径”和“山”搭配,而不直接说“日暖”“天晴”,可谓突破常规,别有情致。 (2)二三联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画面:流水曲折,村舍稀疏,鸡犬相闻,生活安逸。这种画面正是作者理想的生活图景,与陶渊明笔下的 “桃花源”意境一致,所以诗人才会“疑是武陵源”了。 赏析 此诗描绘山村春景。山明水曲,草盛花繁,村舍疏稀,鸡犬相闻,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环境幽美如画,“纵横”、“高下”。这一联以“纵横”“高下”为对,经纬交错,构织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一道河水曲折 流过,村中高高低低地散布着几户人家。这两个词,不 仅突出了乡村山高水阔的环境特点,更显出自由宁静的 气氛。 是荆公的写景佳篇。据《王直方诗话》说,本篇深受苏东坡喜爱,东坡曾手写此诗。诗题一名《即事》。

《石钟山记》的原文及译文

《石钟山记》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徽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间择其一二扣之,□□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

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

《诗经》目录及 篇目 赏析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国风: 第一节周南 本节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 第二节召南 本节包括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秾矣、驺虞; 第三节邶风 本节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第四节鄘风 本节包括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第五节卫风 本节包括淇奥、考盘、硕人、氓、竹竿、芄兰、河广、伯兮、有狐、木瓜; 第六节王风 本节包括黍离、君子于役、君子阳阳、扬之水、中谷有蓷、兔爰、葛藟、采葛、大车、丘中有麻; 第七节郑风 本节包括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第八节齐风

关于小斋即事的理解与赏析

一、小斋即事刘一止① 二、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这道题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理解全诗主旨而作的一个铺垫。?怜琴?一般人都是喜爱琴的音声,?爱棋?一般人都是喜欢爱用它来娱乐、角逐,但作者却不,他在第一联中明确表示,他?怜琴?是因为它的?弦直?,他?爱棋?是爱它的?局方?,即爱棋盘的方正。第二联两句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较得失?一句是承?爱棋?句而说,因为?爱棋?是爱棋的方,所以没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记宫商?一句是承?怜琴?句而说的,由于?怜琴?爱的是?弦直?,在不音声,故怎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正是有了这第二联的两句,更突出了第一联中?为弦直一因局方?的句意。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参考答案】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试题解析】上一题的铺垫,使考生对作者的思想有了个了解,再加上注①刘一止简介提供的一些背景材料,更是启发考生,作者表面写的是琴棋,实际上是在托物言志。作者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从诗的第三联可看出,作者虽说?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但显然这只是反语,?世愈疏?决不是因作者的年老,而完全是由于作者的方直之品不变;?万事妨?也并非是由于作者的?拙?,也还是因为他不圆通,有棱角。这样,作者正直之品不变,其结果就只能落得个小斋独处,无法去系国家的?兴亡?了。在三、四两联中,作者实际抒发的是这样的情怀: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不公的讥讽。 赏析: 即事为诗,比较自由随便,不象军国大题目那么庄严。小斋即事.当然要与小斋生活情事相关。这首诗即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不过诗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舌,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但由于所言均出常情之外,便有一种新颖引入的力量。怜,是爱的意思。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有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

石钟山记-原文-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选自《苏东坡全集》。 2、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3、郦元:就是郦道元,北魏人,地理学家,著《水经注》。 4、鼓:振动。 5、搏:击,拍。 6、洪钟:大钟。 7、是说:这个说法。

古诗钟山即事翻译赏析

古诗钟山即事翻译赏析 《钟山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前言】 《钟山即事》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反映的是幽闲意境,抒写了诗人神离尘寰、心无挂碍的超脱情怀,但字里行间也蕴含着的孤独、寂寞和政治上失意的心情。 【注释】 ⑴钟山:紫金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有感于当前事物 ⑵涧水:山涧流水 ⑶竹西:竹林西畔。弄春柔:在春意中摆弄柔美姿态的意思 ⑷茅檐:茅屋檐。相对,对着山 ⑸幽:幽静,幽闲 【翻译】 山间的溪水在竹林中无声无息的环绕流淌,竹林边的花草也在浓浓的春意中默默地摆弄着娇羞柔美的身姿。在屋檐下对着钟山整整静坐了一天都没听见一声鸟叫,真是太幽静了。 【赏析】 王安石在晚年罢相隐居之后,诗歌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政治题材

减少了,写湖光山色的小诗多了,壮年时代的豪放雄奇的风格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清空精绝、雅丽低回。这个时期的作品在艺术上则更为成熟了,有一唱三叹之感。 这是一首饶有风味的小诗。诗人坐在家门口,对着涧水、绿竹、花草,兴趣盎然。不知不觉地,白天过去,夕阳下山,山中十分幽静,连鸟都不叫一声。看似脱去世故,其还是人退而心不退,故作此诗,以表达心中的不平。在诗人王安石的笔下,一切都是鲜活的,都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涧”是鲜活的,在山间竹林里回环往复,奔腾跳跃,唱着歌,带着笑流向远方;“竹”也是鲜活的,仿佛在你的思维深处亭亭玉立,舞动腰身,款款弄姿,将那婀娜的影子倒影于流水之中;再看那“花草”,正在舞弄柔情。 然而,在诗人的笔下,一切又都那么幽深静寂,“涧”是幽静的,“竹”是幽静的,“花草”也是幽静的,无声无息,自生自长,随心所欲,享受春天,自我陶醉。人,“茅檐相对坐终日”,整天整日一声不响地在屋檐下对着大山静静的坐着,幽闲、寂寞至极。末句是改用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翻过一层,变成“一鸟不鸣山更幽”。对这样的改写,前人多有讥刺,认为一鸟不鸣,山自然更幽,用不着多说,所以王安石这么一改,是点金成铁。王安石的诗与王籍的诗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修辞手法。王籍是用反衬。山中鸟雀齐鸣,声音扑耳,是因为山里已没有人,成了鸟的世界,鸟才会如此啼鸣,就像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群鸟乐也”。这样写,寓静于闹,更富有

石钟山记原文及翻译

石钟山记 苏轼 1《水经》云:“彭蠡I 丫之口有石钟山焉(助词,不译)。①郦元以为下临(动词,面对)深潭,微风鼓(名作动,振动)浪,水石相搏(击、拍),声如洪钟。是(这种)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qing 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动词使动,使…鸣叫)也,而(递进,更)况石乎!②至唐李渤始(才)访(探寻)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敲击)而(承接)聆I ing之,南(名作状,在南边的)声函胡(通“含糊”),北(名作状)音清越(高扬),桴f U止响腾(传播),余韵(声音)徐(慢慢地)歇。自以为得(找到)之(代指“命名原因”)矣。然是说也,余尤(更加)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所在皆是(这样)也,而(转折,却)此独以钟名(名作动,命名),何哉译文:《水经》上说:“彭蠡湖的入口处有(一座)石钟山。”①郦道元认为下面对着深潭,微风鼓动着波浪,湖水与山石互相碰撞,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拿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是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②到了唐朝,李渤才去探寻它的遗迹,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敲它们,听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块石头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敲击,声音还在传扬,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有铿锵悦耳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 来命名,为什么呢 一、叙述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说法,然后提出质疑,为下文亲自探究提供依据。 2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名作状,乘船)行适(到、往)临汝,而(并列)长子迈将赴(赴任)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敲击)之, 硿硿k e g焉(形副词尾,相当于“然”),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通“暮”)夜月明,(省略主语“吾”)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①大石侧(名作状,在旁边)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q I鹘 h u,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 e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颧.…gum鹤.he也。余方心动(心惊)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eig吰h dig (形容“声音洪亮”)如钟鼓不绝。舟人(船夫)大恐。 ②徐而(修饰,地)察之,则(原来是)山下皆石穴罅(xi d裂缝),不知其浅深(古:偏义复词“深”, 今:浅和深),微波入焉(兼词,那里),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击)而(表原因)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挡)^流(水流的中心),可坐百人, 空中(中间是空的)而多窍(窟窿),与风水相吞叶,有窾ku?坎k峦(击物声)镗tmg鞳t d (钟鼓声)之声,与向(原先、刚才)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动词,演奏)焉(助词)。因笑谓迈曰:“汝识(zh i 通“志”)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y i也(判断句),竅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宾语前置句)!”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我的长子苏迈将到饶州德兴去做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观察到这座称为“石钟”的山。寺庙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本来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与苏迈坐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柳原文|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此大约是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在长安初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时所作。李商隐在被柳仲郢辟为节度书记后的几年离都在柳幕中,所以他的咏柳诗往往借府主的姓氏抒发感慨。此诗即为其中一首。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刚病故,自己不久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悼念妻子,悲叹前路,其心情之惨苦可知。 文学 这是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的一首七绝,诗人借柳的形象来自比,抒发情感。 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一、二句曾逐东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意为春日细长低垂的柳枝,随风轻扬,最易使人联想起舞女的飘然舞姿。这个舞字,形象地表现春柳的婀娜多姿,同时,又把柳枝与热闹的舞筵结合起来,更加衬托了柳枝的欢乐。拂舞筵三字,仿佛使人看到柳枝同舞女一同翩翩起舞的场面,分不清谁是舞女,何为柳枝,两者互衬,优美动人!本来是东风吹得柳枝飘动,诗

中却用一逐字,说柳枝在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对句又紧接舞筵,从时、地两个方面加重描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舞筵,而是春日乐游苑上的舞筵。断肠天指繁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春风荡漾,百花争艳,长安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觥筹交错,歌管迭奏,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舞女一道翩翩起舞,好一幅春光明媚,繁华似锦的场景。 三、四句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却陡然一转,描绘出杨柳完全相反的另一种景象。清秋,喻秋色已深;清秋又当斜阳,环境更加凄凉。临近生命终结的秋蝉,鸣声更加凄厉。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之上哀鸣,诗中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它们,此与第一句中的逐字一样,又使柳枝由被动变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出秋日之柳的不幸。第三句既是反诘,又是感叹,同时又是转折。肯字或释为会(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但如果解作肯不肯的肯,诗意似更深邈:既然是如此萧条,那你(柳)为何又肯捱到秋天来啊!言外之意是说不如不到秋天来,大有悲不欲生之痛。此处的转折,用了如何肯到这样顿挫有力的明转,增强了对比感。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的零落憔悴。诗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描绘,来表现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两句中,虚字运用亦很精妙。第三句如何、肯到连用,可反诘、感叹语气更加强烈。结句已带、又带,更是层层推进。

7即事即景感怀诗

即事即景感怀诗鉴赏 【复习要点】 1、了解即事即景感怀诗的主要特点。 2、掌握即事即景感怀诗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思路。 【知识梳理】 一、概念: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或眼前景物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 二、思想内容 天涯羁旅的愁思、思亲念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闺中怨妇的怀人,情深意长的劝勉,游历山水的感悟等。 三、艺术特色 直抒胸臆、借物抒情、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想象与联想、烘托与渲染等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四、考查重点 分析诗歌即时即景而引发的所思所感所想,鉴赏诗作刻画的形象,区辨运用的表达技巧及作用,赏析炼字炼意所在。 【方法点拨】 1.从关键信息入手把握诗歌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信息包括命题给出的注释,诗歌中抒发情感的字词,承载情感的意象,题干中透露的信息等,它们往往成为把握诗意的切入点。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①路静,交交②园屋深。 床敷③每小息,杖履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陂(bēi):池塘。②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③床敷(fū):床铺。 结合诗意,简析诗歌借助哪些景或事,表达了怎样的心境? 【答案】诗歌描摹了半山的春天,有花落后树枝叶茂送来的绿茵,有春鸟飞过留下的悦耳鸣声,我或小憩,或踏青,表达了诗人闲居半山的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乐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选材与思想感情间的关联。诗歌标题给出的信息有时间和地点,春天给人的感觉可能是愉悦欢快,也可能是惜春伤感。前两句描写了春花虽然凋落,但“红瘦”换来的是“绿肥”。由此我可以在这样一个春末的季节,或休憩,或踏青,就连春鸟送来的也是悦耳的 1

石钟山记

石钟山记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 部分。突出这个重点,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 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 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 噌?疲ǎ悖瑷ィ睿纾瑷?ng)罅(xià)?U坎(kuǎ nkǎn) 莫(mù)镗?O(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原文|翻译及赏析 写作背景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19岁的纳兰性德与17岁的卢氏成婚。纳兰卢氏父亲卢兴祖官至两广总督,是两省的最高军政长官,封疆大吏。有关卢氏的记述道夫人生而婉,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客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从中可以知道卢氏是一个美丽端庄、有教养、有文化、三从四德的标准淑女。 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 纳兰性德在卢氏亡后,词风也为之改变,悼念之作不止,哀吟之唱不绝。 词作赏析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代表作。其悼亡词有四十首之多,皆血泪交溢,语痴入骨。此词尤称绝唱。词从空

阶滴雨,仲夏葬花写来,引起伤春之感和悼亡之思;又以夜台幽远,音讯不通,以至来生难期,感情层层递进,最后万念俱灰。此生已矣,来世为期?全词虚实相间,实景与虚拟,所见与所思,糅合为一,历历往事与冥冥玄想密合无间。纳兰词哀感顽艳、令人不能卒读,于此可见一斑。 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词人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作者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恨更有增无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句,更渲染出悼亡的环境氛围。滴空阶二句,化用温庭筠《更漏子》下阕词意,温词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能清晰听到夜雨停歇之后,残雨滴空阶之声的人,一定有着郁闷难排的心事,温飞卿是为离情所苦,纳兰容若则为丧妻之痛,死别之伤痛自然远过于生离,故其凄苦更甚。卢氏死于农历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葬花天气。此处有两措辞当注意:其一明属夏夜,却称寒更,此非自然天气所致,乃寂寞凄凉之心境感受使然;其二是词人不谓落花,而称葬花,葬与落平仄相同自非韵律所限。人死方谓葬,用葬字则更切合卢氏之死,如春花一样美艳的娇妻,却如落花一样零落成泥碾作尘。如今之葬花天气,妻死整整三年,仿佛大梦一场,但果真是梦也早该醒了。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句承上句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