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各种化学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安全防护知识

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对人体是有毒的。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

A中毒与急救

一、毒物侵入的途径

毒物,是指某物质进入人的机体以后,能引起局部或整个机体功能发生疾病的物质。由毒物所引起的任何疾病现象,都称为中毒。

化学试剂中毒一般通过三个途径,引起不同症状的疾病。

1、通过呼吸道中毒:由呼吸道吸入有毒气体、粉尘、蒸汽、烟雾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毒。这种形式的中毒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有机溶剂的蒸汽和化学反应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如乙醚、丙酮、甲苯等蒸汽和氰化氢(气体)、氯气、一氧化碳等。

2、通过消化道中毒:除误行吞服外,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手上污染毒物,在吸烟、进食、饮水咽入消化系统而引起中毒。这类毒物多以剧毒的粉剂较为常见,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等。

3、通过触及皮肤中毒和五官粘膜受刺激:某些毒物接触及皮肤,或其蒸汽、烟雾、粉尘对眼、鼻、喉等的粘膜产生的刺激作用。如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黏膜吸收而中毒。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挥发性酸类、氨水等,对皮肤粘膜和眼、鼻、喉粘膜刺激性都很大。

毒物从以上三个途径进入人的机体后,逐渐侵入血液系统直至遍及全身各部,引起更加危险的症状。特别是由消化系统侵入,通过门脉系统经肝脏进入血液,以及从呼吸道进入肺泡中被吸收都是比较迅速的。

二、中毒急救

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救措施。

在医生抢救之前,急救中毒的原则是尽量使毒物对人体不发生有害的作用,或者是将有害的作用尽量减少到最小程度。在送医院(或医生到来)之前应迅速查清中毒原因后,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进行急救。

1、呼吸系统中毒:如果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使中毒者离开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轻者,短时间内会自行好转;如有昏迷休克、虚脱或呼吸机能不全时,可人工协助呼吸,化验室如有氧气,可给予氧气,如可能,给予喝兴奋剂,如浓茶、咖啡等。

2、经由口服中毒:由口中服入毒物时,首先要立即进行洗胃,呕吐。常用的洗胃液是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千万不要太浓,浓度过大会烧坏胃壁粘膜),或用肥皂水或者3~5%的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胃要大量地喝,边喝边使之呕吐。最简单的催吐方法是用手指或木杆压舌根,或者给中毒者喝少量(15~25毫升,最多不超过50毫升)1%硫酸铜或硫酸锌溶液催吐剂。如果无洗胃液,可给予大量的温水喝,冲淡毒物并使之呕吐。洗胃要反复

进行多次,直至洗胃呕吐物中基本无毒物存在,再服解毒剂。解毒剂有很多,要根据中毒药物的性质选用。一般常用解毒剂有生蛋清液、牛奶、淀粉糊、橘子汁等。

对某些特殊毒物要采取更有效地特殊剂液来解毒,并使之呕吐。如磷中毒用硫酸铜,钡中毒用硫酸钠,锑或砷中毒用25%的硫酸铁和0.6%的氧化镁混合液(剧烈搅拌混合均匀,每隔10分钟给一汤匙,指导呕吐后为止),氰化物中毒给1%硫代硫酸钠等。解毒呕吐后,喝上温水送医院治疗。

3、皮肤、眼、鼻、喉受毒物侵害时,要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冲洗愈早愈彻底好。如能涂或服用适当的缓冲剂、中和剂(注意要用稀浓度的)更好。洗净毒物后,看情况请医生治疗。

B、常见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

1、常见化学毒物的特性及容许浓度见下表。

2.急救预防措施

(1)气体毒物:气体毒物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毒性大的毒气会腐蚀皮肤和粘膜。如SO2、NO2、CL2等。

容许浓度低的毒气要特别小心,大部分气体要用钢瓶贮装,放置时防止碰撞。存放阴凉处,要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隔离。要经常用气体检测器检测,微量的泄漏都不允许。化学实验时产生有毒气体,一定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对残余废气可用排风机用水吸收处理,或送至空旷地方。

吸入毒气的患者应急速脱离现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如发生昏迷等症状,须就医诊治,或送至空旷地方。眼部、皮肤受伤须用水冲洗。

一氧化碳中毒要准备亚硝酸戊酯药管,如果停止呼吸,立即做人工呼吸,开始恢复呼吸后,

打开药管嗅闻15~30秒,每隔2~3分钟闻一次。用药量度超过两个药管为限,然后要输氧。(2)酸类毒物:强酸性物质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等物质混合,往往会产生大量热而着火。注意不要用破裂的容器盛装。保存于阴凉的地方。与可燃物隔离。

洒出此类物质时,要用碳酸氢钠或纯碱将其覆盖,用大量水冲洗,放入废水系统。处理时须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手套。

眼睛、皮肤受伤用水冲洗。皮肤可涂敷氧化镁甘油软膏。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饮水及镁乳,急送医院救治。

灭火可用水、干粉化学品或二氧化碳。

(3)碱类毒物:碱类毒物的固体或液体都有刺激性和灼伤能力。使用进度应谨慎操作,防止腐蚀皮肤。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受潮,须与酸类、易燃物等化合物分开。

实验完毕后,要严格采取漱口、洗脸等措施。对大量逸出溶液,用水稀释放入废水系统。眼部、皮肤受伤后用水冲洗。如果进入口内,应立即漱口,饮水和醋或1%醋酸。严重者送医院救治。

(4)盐类毒物:盐类毒物大部分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物质或有机物混合会氧化发热而着火。因此须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架上保管。存于阴凉、干燥处。

个别有害物质,常为积累性毒物,连续使用必须十分注意。

对逸出物的处置需戴手套。皮肤接触先用水洗,再用肥皂洗涤。如果进入口内,立即漱口。中毒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使用腐蚀性的盐,实验完毕后,要漱口洗脸。

(5)有机毒物:有机毒物多是低沸点的易燃品,使用时远离火源。此物一旦着火,火灾很难扑灭。可用二氧化碳或粉末灭火器灭火。

有机物毒物能以蒸汽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吸入,再从消化道进入体内。多为积累性的毒物。可以通过皮肤或粘膜等部位吸收。因此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有机毒物在实验时,往往有各类副产品生成,操作时防止意外发生。

有机毒物要用玻璃或铁桶密封闭盛装,防破损。最好在户外或存放或放在易燃液体专用库内,与可燃物、氧化物、氧化剂隔绝。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静电装置。

逸出物的处置,首先要切断所有火源,戴好防毒面具和手套。用不燃性分散剂刷或用排风机强力通风。

灭火可用干粉化学品、泡沫或二氧化碳。

中毒患者应离开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持温暖。眼部受刺激须用水冲洗,皮肤接触用肥皂洗涤。进入口内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

(6)液化气毒物:使用液化气体及处理使用液化气体的装置时,操作必须熟练,一般要由二人以上进行实验,初次使用时,必须在有经验人员的指导下一起操作。液化气体要用高压钢瓶盛装,放置时防碰撞。与可燃物隔绝。容器要放在没有阳光照射、通风良好的地方。高压容器要严格进行检定,防泄漏造成意外事故。严禁烟火。

如果粘到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粘在衣服上,要脱去衣服。

如果实验人员被窒息,要立即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并速找医生抢救。

对液化气的逸漏须先关闭液化钢瓶,或将容器移至空旷地方,切断火源。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剂灭火。

(7)特殊剧毒物:特殊剧毒物各有其特性,应根据其特性严格进行操作。

剧毒药品在化验室要装入密封容器中,贴好标签,放入专用药品架上由专人保管。做好出入登记。

使用时,准备好防毒面具和解毒、急救药品。

(8)致癌物质:有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诱发癌症,被称为致癌物。目前,致癌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根据实验观察统计,确定下列化验物质有明显的致癌作用:多环芳烃、3,4一苯并芘、1,2-苯并蒽、亚硝胺类、氯芥烷化剂、α-萘胺、β-萘胺、芳胺、黄曲霉毒素、砷、镉、铍、石棉等。在操作这些物质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穿工作服,戴手套和口罩,以免毒物侵入体内。

C、见外伤的急救

一、灼伤是常见的损伤,它包括一切由于火焰、铁水、蒸汽以及强酸、强碱等化学药物所致的损伤。

(一)急救措施:

1、一般处理:衣服着火后,伤员应立即卧倒,在地上慢慢打滚,用水、大衣等扑灭,或立即将着火之衣服脱去。切勿奔跑,这样反使火焰更烈,造成面部及呼吸道灼伤。不要用双手扑火。

被化学药品沾浸衣服时立即脱去。如有气体吸入中毒,应脱离现场做处理。伤及皮肤时,应用水冲洗或用药医治。

2、对重危者立即进行抢救,如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伤口处初步敷盖或包扎,送医院救治。

3、镇痛。一般可口服止痛药,较重或口服无效者可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毫克。

4、送医院救治注意事项。如出现休克,应先作抗休克处理,待情况稳定后再转送医院,并随带急救用品。转送路程较远时,应静脉输生理盐水或口服含盐的水分,切忌大量口服开水。伤员尽可能做到横放,或脚前头后走向。上下楼梯时头低脚高,防脑贫血。

(二)轻伤者自行处理:灼伤后患者创面应作清洗。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减去脱落的表皮,伤口及周围用1:1000新洁尔灭或硫柳汞酊消毒。大水泡在泡底部剪破或用注射器抽取积液。

头、面、颈、会阴、臀部采用暴露疗法,清创后有液渗出用干棉球吸干,忌用有色药剂如龙胆紫、红汞等。

四肢创面清理后,可敷盖一层薄油纱布,然后用绷带均匀包扎。创面有感染需每天换药。

二、电击伤

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电击伤随电压高低、电流强弱、时间长短而不一,轻者惊吓、头昏,重者不醒人事,心跳、呼吸停止,出现紫绀。

急救措施:立即切断电源,用不导电物质(干燥木棍、橡皮带等)使病人脱离电源。心跳、呼吸停止者,就地急救,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心跳停止可心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1毫升。呼吸停止可用山梗菜碱3毫克静脉注射。症状严重者,经初步急救后早转送医院治疗。

三、玻璃等造成的外伤

急救处理首先止血。直接压迫损伤部位进行止血,如果损伤动脉,用手指或纱布直接压迫。由玻璃片状等异物造成的外伤,必须先除去碎片等。伤及四肢血管时,用毛巾、止血带止血。毛巾用力捆扎靠近损伤部位关键处,长时间压迫,末梢部位产生非常疼痛感时,可平均5分钟放松毛巾一次,约过1分钟再捆扎起来。

四、特殊的外伤部位

1、头部。伤及头部时,止血用手指压迫靠近耳朵附近触及脉搏的地方。其后用纱布将头部周围紧紧包扎起来。

2、脸部。脸部有鼻、嘴等器官。脸部受伤出血后,首先防止呼吸道的堵塞,要患者俯伏着,排出分泌物或血,也可防止舌头下坠堵塞器官。

D、化验室的一般安全知识

一、防火

(一)化验室的易燃品、强氧化剂等妥善保存。

(二)化验室严禁吸烟。使用可燃药剂如乙醚、乙醇、汽油等,要防止蒸汽逸散,操作远离火焰加热装置。

(三)实验进行加热燃烧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四)常检修电器设备,防短路、超负载等原因而引起的线路着火。

(五)化验室应备有防火砂箱或砂袋,石棉布和各类灭火器。防火器材要放在固定便于取用的地方。

二、灭火

化验室一旦着火,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防止火势蔓延、移走一切可燃物、关闭电闸、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二)扑灭火源。有机溶剂泼洒着火时,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盖灭,或用灭火器扑救。衣服着火时,立即用湿布压住火焰,面积燃烧大时,可就地打滚。

(三)扑救化学药品的火灾注意事项:与水发生剧烈作用的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可用砂扑救;有机溶剂比水轻,不可用水扑灭,可用泡沫灭火器或砂土扑救;比水

重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油浴

着火),用石棉布盖住,隔绝空气使火熄灭;蒸馏加热时,冷凝效果不好,易燃

蒸汽在冷凝器顶端燃着,应先停电火,再扑救。绝不可用塞子或其它物件堵住

冷凝管口。如由于冷凝水未开引起燃烧,不要放入冷水,造成冷凝管炸裂。三、防爆

化验室内产生爆炸的原因有:一是由于器皿内与大气间压力差大;另一种是由反应区域内的压力急剧升降。

在使用危险物质工作时,为了消除爆炸的可能性或防止人身事故,应遵守下列原则:在工作地点使用预防爆炸或减少其危害后果的仪器和设备。如真空装置上的玻璃要用偏光镜加以检查;压力调节器或安全阀定期检验;在进行有爆炸危险工作的通风橱内的玻璃要用金属网保护。

要清楚地知道工作中所用每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纯度,反应过程的成分,仪器结构,进行的工作条件(温度、压力)等。

将气体充装于预先加热的仪器时,不要用可燃性气体排出空气,或相反地用空气排出可燃性气体。应该使用氮或二氧化碳来排除。否则就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

如果在几个部分组成的仪器之中有可能形成爆炸混合物时,在连接导管内装上保鲜器,这种保险器里嵌有铜网塞的玻璃短管制成,一旦着火火焰就不能扩展到这种保险器的区域之外。假使用液封法,也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危险物质,必须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量来进行工作。并且并且不能直接用火加热。

在用爆炸性物质工作时,使用带磨口塞玻璃瓶是非常危险的,关闭或开启塞的摩擦者有可能成为爆炸的原因。因此,必须用软木塞或橡皮塞并保持其充分清洁。

化学试剂管理办法

化验室的化学药品及试剂溶液品种很多,化学药品大多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危险性,对其加强管理不仅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需要,也是确保安全的需要。

化验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化学药品要按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培养剂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存放,盐类中按金属活跃性顺序分类存放,生物培养剂按培养菌群不同分类存放,其中属于危险化学药品中的剧毒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由品控经理加锁保管,实行领用经申请、审批、双人登记签字的制度。

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

1、易爆和不稳定物质。如浓的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氧化性物质。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可燃性物质。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如

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有毒物质。

5、腐蚀性物质。

6、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

1、易燃、易爆试剂应贮存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严禁在化验

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冰箱除外)。2、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活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

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6、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都

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剧毒品保管发放使用处理管理制度

为了严格剧毒品的贮存、保管和使用,防止意外流失,造成不良后果和危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管理要求:

一、剧毒品仓库和保管箱必须由两人同时管理,双锁,两人同时到场才能开锁。

二、剧毒品保管人员必须熟悉剧毒品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质,以便做好仓库温度控制与通风调节。

三、严格执行化学试剂在哭检查制度,对库存试剂必须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有变质或有异常现象要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贮存条件和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四、对剧毒品发放本着先入先出的原则,发放时有准确登记(试剂的计量、发放时间和经手人)。

五、凡是领用单位必须是双人领取,双人送还,否则剧毒品仓库保管员有权不予发放。

六、领用剧毒品试剂时必须提前申请上报,做到用多少领多少,并一次配制成使用试剂。

七、使用剧毒试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分析操作规程。

八、使用剧毒试剂的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防护眼镜、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具。

九、对使用后产生的废液不准随便倒入水池内,应倒入指定的废液桶或瓶内。废液必须当天处理不得存放。

十、产生的废液要在指定的安全地方用化学方法中和处理。要建立废液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废液量、处理方法、处理时间、地点、处理人。

化验室管理制度

1、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实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3、安全制度

3.1 检验人员要熟悉化验室及周围环境,清楚水闸和电器开关的位置,了解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一旦发生事故,可立即采取措施。

3.2 化验室各类化学试剂要根据其性质分类存放。易燃、易爆试剂应在远离明火低温处存放,数量不宜过多。

3.3 严格安全操作。使用毒性试剂,必须有第二人在场时进行校对并应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使用易燃试剂进行易爆试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或适当的场地操作。明火操作必须远离易燃、易爆试剂,选择安全场所,并采取保护人身安全的防范措施。致病菌种接种要尤其注意安全,防止感染和污染环境。用过的培养基清洗前应经过灭活处理。凡进行加热回流、蒸馏、消化、高压灭菌等操作时要注意安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操作中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3.4 检验人员不得擅自改动供电线路,确因工作需要时可向设备部门申请。

3.5 各种设施不能正常运转,应及时报告设备部门进行维修。

3.6 非工作时间需在化验室工作时,须经品管部经理批准,并对实验室安全负责。3.7 各种试剂容器要带有书写清楚的标签。

3.8 化验室应备有消防与安全急救措施。

3.9 化验室要设值日人员,负责卫生与安全事项,下班时对水、电、门窗等进行安全检查,锁门后方可离开。

3.10 不准有下水道排放引起堵塞的杂物以引起污染、腐蚀的废试剂。

4、工作制度

4.1 化验室在品管部的领导下,开展质量检验工作。检验员必须服从化验室主管的工作安排,做好本职工作。

4.2 化验时必须保持整洁、无污染。检验员必须做好并保持好各检验间(包括设备、台面、门窗、地面等)的清洁工作。

4.3 化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化验室要穿工作服、工鞋、戴工帽。

4.4 化验室内不准私人会客,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化验室内。禁止生产人员在化验室逗留。

4.5 化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闲聊,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4.6 禁止把与检验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化验室。禁止在化验室内洗晾个人衣物、吸烟、吃零食。

4.7 上班时,检验人员应专心工作,并做到不串岗,不做与实验工作无关的事。实验中要认真负责、细致、准确、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对待工作要热心,操作要细心,学习要专心,解决问题要耐心。要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制定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检验结果负责,如因玩忽职守而造成错检、漏检要追究责任。

4.8 对检验规程不熟悉,对仪器性能不掌握,不允许操作,违章不听劝阻不得继续工作。

4.9 积极参加各种业务、技术、文化学习,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4.10 化验室的所有仪器设备、书刊资料等要建账登记,专人保管,使用时应有登记手

续。

4.11 精密仪器由专人保管,严格执行使用登记手续,仪器损坏或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4.12 使用各种仪器须熟悉和严格执行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用毕要清理,复原登记。

4.13 化验室内的试剂要定位存放,标记清楚,摆放整齐;毒性试剂的请领使用与管理,应按毒性试剂管理办法执行。

4.14 配置滴定液应作详细记录,注明配置及标定日期、室温、浓度或校正因子(F值)、配制者、标定者、复标者,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方可使用,并应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贮存和定期进行重新标定。

4.12 实验用定量玻璃仪器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检定,校正值应在仪器上标记或记在记录本内。

5、检验检测管理

5.1 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相关的登记和标识。

5.2 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记。

5.3 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5.4 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5.5 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5.6 检验检测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即时将检验检测结果反馈、通知或报告给相关人员。对检验结果为不合格的,应对该不合格的处理做全程跟进。

6、记录管理

6.1 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空白项画斜杠。

6.2 质量记录分为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检验报表等。

6.3 检验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检验者本人填写,确认无误后,报告给化验室主管复核/审核。检验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化验室主管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6.4 质量记录按月、季或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质量记录的保管按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归档保存。

6.5 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原料和产品原始检验记录、检验报告、检验报表,一般保存42个月。

6.6 质量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质量记录的使用与管理要遵循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化验室安全管理

一、分析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分析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

中可能发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二、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焚烧

废液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能看到工作地点的地方并观察操作的全过程。

三、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水润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

伤。

四、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塞前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橱中进行。

五、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

六、稀释浓硫酸的容器,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

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

七、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开紫外灯杀菌之前,应确认无菌室无人后方可开紫外灯

杀菌,开紫外灯顺序为:先打开操作台紫外灯后立即离开无菌室缓冲间,再打开无菌室紫外灯。在紫外灯杀菌灯关闭半小时后方可进入缓冲无菌室。

八、微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在使用高压杀菌锅杀菌之前,应查看杀菌锅内的水是否充

分(应至少没过杀菌锅底的几个棱角1cm),在确认杀菌锅各组件安装正确后,方可开始杀菌,杀菌完成后,应关闭电源开关、安全阀、放气阀,待其压力自然下降至压力表指至零位后,方可打开杀菌锅,切勿打开放气阀及强行打开休杀菌锅盖。

九、分析人员在做碳酸线co2压力操作时,应选在离人较远处剧烈摇晃,以免撞伤

人。

十、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

断。

十一、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物相符的标签。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十二、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能负责任者看管。

十三、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离室前用肥皂洗手。十四、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工作服。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最好能做到实验时都戴上防护眼镜。

十五、每日工作完毕检查水、电、气、窗,能进行安全登记后方可锁门。

十六、化验室用电安全

1、化验室用电要根据设备及房间用电总功率配备电源。

2、化验室电源电压要稳定。

3、化验室照明和设备用电要分开各项电源要匹配好。

4、精密仪器需要有稳压。

5、化验室电源要和生产车间用电量大的设备电源分开。

6、化验室电源要有地线、三相五线制。

常用 特殊 化学品性质

乙醚 乙醚(ethylether),一种醚。古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之一。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气味特殊;极易燃,纯度较高的乙醚不可长时间敞口存放,否则其蒸气可能引来远处的明火进而起火。凝固点-116.2℃,沸点34.5℃,相对密度0.7138(20/4℃)。 丙酮 四氢呋喃 分子量72.11 相对密度(20℃/4℃)0.8892 凝固点/℃-108.5 沸点/℃65.4 闪点(闭口)/℃17.2 折光率(20℃) 1.407 介电常数(25℃)7.58 偶极矩/(10^-30C·m) 5.70,5.67 表面张力/(mN/m) 26.4 黏度(20℃)/mPa·s 0.55 临界温度/℃26.8 临界压力/MPa 5.19 蒸气压(15℃)/kPa 15.2 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 2.5 燃点/℃321.1 蒸发热(66℃)/(KJ/Kg) 410 爆炸极限/%(体积)2.3-11.8 最小引燃能量/mJ 0.54 比热容: 液体:1.96kJ/kg.K 气体: 1.55KJ/kg.K 蒸发热: 410KJ/kg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乙醚的气味,能溶于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丙酮、苯等有机溶剂,但水溶性较低,有毒,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200ppm,小鼠一次吸入米数致死,浓度65毫克/立方米。 四氢呋喃具有毒、低沸点、流动性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及精细化工原料和优良的溶剂,四氢呋喃具有广泛的用途,四氢呋喃对许多有机物有良好的溶解性,它能溶解除聚乙烯,聚丙烯及氟树脂以外的所有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对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和叮苯胺有良好的溶解作用,被广泛用作反应性溶剂,有“万能溶剂”之称。作为常用溶剂,四氢呋喃已普遍用于表面涂料,保护性涂料,油墨,萃取剂和人造革的表面处理,也是制药行业的主要溶剂。广泛应用于树脂溶剂(磁带涂层、PVC表面涂层、清洗PVC反应器、脱除PVC薄膜、玻璃纸涂层、塑料印刷油墨、热塑性聚氨酯涂层);反应溶剂(格式试剂、烷基碱金属化合物和芳基碱金属化合物、氢化铝和氢化硼、甾族化合物和大分子有机聚合物);色谱溶剂(凝胶渗透色谱法)。四氢呋喃也是生产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重要原料,并用于天然气加味。 苯 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1℃,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味甜、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苯也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pH:无资料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汽压(kPa):5.8(20℃)

化学品理化性质检测

化学品理化性质 闪点的测定 快速平衡闭杯法 ISO 3679-2004 闪点EC440-2008.A.9 自燃温度(固体)固体相对自燃温度EC440-2008 A.16 熔点 化学品测试方法102熔点/熔点范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ISBN7-80163-712-7)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2 熔点/熔点范围 EC440-2008 A.1熔点/冰点 沸点 化学品测试方法103沸点(国家环保总局2004,ISBN7-80163-712-7) 沸点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 103 沸点EC440-2008 A.2 相对密度(固体/液体) 化学品测试方法109液体和固体密度(国家环保总局2004,ISBN7-80163-712-7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9液体和固体密度 相对密度EC440-2008 A.3 蒸气压 蒸气压EC761-2009 A.4 蒸气压OECD 化学品测试准则104 化学品测试方法104蒸气压(国家环保总局2004,ISBN7-80163-712-7) 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EC440-2008 A.5 水溶液的表面张力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15 化学品测试方法115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国家环保总局2004,ISBN7-80163-712-7)表面及界面张力测定方法 SY/T5370-1999 分配系数(正辛醇/水)—摇瓶法 分配系数EC440-2008 A.8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107分配系数(正辛醇/水)—摇瓶法 化学品测试方法 107分配系数(正辛醇/水)—摇瓶法(国家环保总局2004, ISBN7-80163-712-7) 水溶解度 水溶解度EC440-2008 A.6

(物质的性质)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性质)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烃 第一节 甲烷 一、甲烷的分子结构 1、甲烷:CH 4,空间正四面体,键角109o28′,非极性分子 电子式: 天然气,沼气,坑气的主要成份是CH 4 2、甲烷化学性质: ①稳定性:常温下不与溴水、强酸、强碱、KMnO 4(H +)等反应。 ②可燃性:CH 4+2O 2???→点燃 CO 2+2H 2O(火焰呈蓝色,作燃料) ③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CH 4 在光照条件下与纯Cl 2发生取代反应为: CH 4+Cl 2??→光 CH 3Cl+HCl(CH 3Cl 一氯甲烷,不溶于水的气体) CH 3Cl+Cl 2??→光 CH 2Cl 2+HCl(CH 2Cl 2二氯甲烷,不溶于水) CH 2Cl 2+Cl 2??→光 CHCl 3+HCl(CHCl 3三氯甲烷,俗名氯仿,不溶于水,有机溶剂) CHCl 3+Cl 2?? →光 CCl 4+HCl(CCl 4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不溶于水,有机溶剂) ④高温分解:CH 4?? ?→高温 C+2H 2(制炭墨) 第二节 烷烃 一、烷烃 1、烷烃: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剩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的烃称为烷烃(也叫饱和链烃) 2、烷烃通式:C n H 2n+2(n≥1) 3、烷烃物理通性: ①状态:C 1-C 4的烷烃常温为气态,C 5-C 11液态,C 数>11为固态 ②熔沸点:C 原子数越多, 熔沸点越高。 C 原子数相同时,支键越多, 熔沸点越低。 ③水溶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烷烃的命名 原则: ①找主链——C 数最多,支链最多的碳链 ②编号码——离最简单支链最近的一端编号,且支链位次之和最小 ③写名称:支链位次—支链数目—支链名称某烷 5、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特点:①结构相似,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相同 6、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不同的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特点:(1)分子式相同(化学组成元素及原子数目,相对分子质量均同);(2)结构不同 类别: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碳链异构书写原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支链位置由中心到边上,多个支链排布由对到邻到间,碳均满足四键 二、烷烃的化学性质(同CH 4) ①稳定性 ②燃烧:22222n 1()(1)2 n n C H n O nCO n H O ++++???→++点燃 ③取代反应 ④高温分解 (8)环烷烃:C 原子间以单键形成环状,C 原子上剩余价键与H 结合的烃叫环烷烃。 (9)环烷烃通式C n H 2n (n≥3) (10)环烷烃化学性质:(1)燃烧(2)取代反应 第三节乙烯 烯烃 一、不饱和烃 概念: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碳原子所结合氢原子数少于饱和链烃里的氢原子数,叫做不饱和烃。 二、乙烯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C 2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 2=CH 2 乙烯分子中的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上。 三、乙烯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通常) 溶解性 溶沸点 密度 无色 稍有气味 液体 难溶于水 较低 比水小 四、乙烯的化学性质 1、乙烯的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CH 2=CH 2+3O 2?? ?→点燃 2CO 2+2H 2O 纯净的C 2H 4能够在空气中(或O 2中)安静地燃烧,火焰明亮且带黑烟。点燃乙烯前必须先检验乙烯的纯度 (2)催化氧化——乙烯氧化成乙醛 2、乙烯的加成反应 ①乙烯与Br 2的加成: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褪色。化学上,常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溴水)鉴别乙烯与烷烃。CH 2=CH 2+Br 2 → CH 2Br —CH 2Br ②乙烯与水的加成:乙烯水化制乙醇 CH 2=CH 2+H —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3CH 2OH ③乙烯与H 2的加成:乙烯加氢成乙烷 ④乙烯与卤化氢的加成 CH 2=CH 2+HCl ???→催化剂 CH 3—CH 2CL CH 2=CH 2+HBr ??? →催化剂 CH 3—CH 2Br 3、乙烯的聚合反应 聚乙烯中,有很多分子,每个分子的n 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而是混合物。类推可知,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4、加成反应

十六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

目录 目录 (1)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2) 表2 丙酮物质特性表 (3) 表3 盐酸物质特性表 (4) 表4 硫酸物质特性表 (5) 表5 过氧化氢物质特性表 (6) 表6 次氯酸钠物质特性表 (7) 表7 1,1-二氯-1-氟乙烷的特性 (8) 表8 聚乙二醇物质特性表(以PEG200为例) (9) 表9 乙二酸(草酸)物质特性表 (10) 表10 亚硫酸氢钠物质特性表 (11) 表11 氢氧化钠物质特性表 (12) 表12 聚合氯化铝物质特性表 (13) 表13 FR-110 物质特性表 (14) 表14 L-1110物质特性表 (15) 表15 CF-5物质特性表 (16) 表16 表面活性剂物质特性表 (17)

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盐酸、硫酸和丙酮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 表1涉及化学品目录 序号物质名称用途危险性类别火灾危险性分类有毒危害程度分级 1 丙酮 第3.1类 低闪点液体 甲类Ⅳ级(轻度危害) 2 盐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 Ⅲ级(中度危害) 3 硫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 Ⅲ级(中度危害) 4 (双氧水)过氧化 氢 第5.1类 氧化剂 乙类/ 5 NaOCl (次氯酸钠 溶液[含有效氯> 5%]) 第8.3类 腐蚀品 / Ⅲ级(中度危害) 6 1,1 - 二氯-1 - 氟 乙烷(HCFC-141b) 第6.1类 毒害品 / Ⅲ级(中度危害) 7 聚乙二醇/ 乙类第六项Ⅳ级(轻度危害) 8 乙二酸第6.1类 毒害品 / Ⅳ级(轻度危害) 9 NaHSO3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 / 10 NaOH 第8.2类 酸性腐蚀品 / / 11 PAC(聚合氯化 铝) 第8.1类酸 性腐蚀品 / / 12 FR-110 / / Ⅱ级(高度危害) 13 L-1110 / / / 14 CF-5 / / / 15 表面活性剂(Poly 化学成分油脂类 东西) / / /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7-3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上册P502 (一)核酸的水解: 所有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水解。 (1)酸水解: 糖苷键比磷酸二酯键易被水解,嘌呤碱糖苷键比嘧啶碱更易水解。 (2)碱水解: 磷酸酯键易水解,RNA比DNA易水解,因为RNA核糖上有2‘-OH,水解过 程见P502。 (3)酶水解: 为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专一水解核酸的为核酸酶。 1.核酸酶的分类: 按底物专一性分为RNase(核糖核酸酶)和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 按对底物作用方式分为内切酶(作用点在核糖核酸酶内部)和外切酶(作用 点在末端)。 2.RNase:如牛胰核糖核酸酶(EC 2.7.7.16),内切酶,作用位点为嘧啶核苷(Py) -3‘-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 3.限制性内切酶:为DNase。 剪裁DNA的工具,可用于核酸测序和基因工程。 在细菌中发现,目前已找到限制性内切酶数千种。限制性内切酶往往与甲基 化酶成对存在,自身酶作用位点的碱基被甲基化,内切酶不再降解,因而可 识别和降解外源DNA。 断裂位点处常有二重旋转(轴)对称性(回文结构,正读反读相同),在特定 位点两条链切断后形成粘末端或平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命名:如E. coR Ⅰ,第1个字母E(大写),为大肠杆菌(E.coli)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第2、3两个字母co(小写)为种名头两个字母,第4 个字母R,表示菌株,最后一个罗马字为该细菌中已分离这一类酶的编号。(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核苷和核苷酸都是兼性离子,碱基和磷酸基均能解离,见P505,具有酸碱性。 由于DNA酸碱变性,使酸碱滴定曲线不可逆。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 嘌呤环与嘧啶环具有共轭双键,核苷和核酸的吸收波段在240~290nm,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蛋白质最大吸收值280nm)。 (1)可用于测样品纯度(测吸光度A): A260/A280比值,纯DNA应大于1.8,纯RNA应达到2.0,若样品混有杂蛋白,比值明显降低。 对于纯样品,从260nm的A值即可算出含量。A值为1,相当于50μg/mL DNA双螺旋,或40μg/mL单链DNA(或RNA),或20μg/mL寡核苷酸。 (2)核酸的摩尔磷吸光系数ε(P):为含有1克原子磷(30.98g)的核酸在260nm 处的吸光系数。 ε(P)= A / CL. = 30.98 A / W L A:吸收值,C:每升溶液的磷摩尔数,C=W/30.98,L:比色杯内径。 一般天然DNA ε(P)为6600,RNA为7700~7800 由于双螺旋结构使碱基对的π电子云发生重叠,使紫外吸收比单链减少,由此可判断DNA是否变性。

常用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

乙酸 Acetic Acid 其它名称:中文:醋酸 英文: 国内危规编号:81601 UN编号:2789 包装分类:Ⅱ包装标志:20 熔点(℃):16.7 沸点(℃):118.1 相对密度(水=1):1.05 相对密度(空气=1):2.07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 爆炸上限(%):17.0 爆炸下限(%):4.0 分子式:C2H4O2 闪点(℃):39 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 船型:3 舱型:2G 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味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抗溶性泡沫、干粉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应急措施:057 盐酸 Hydrochloric Acid 其它名称:中文:氢氯酸,盐镪水,焊锡药水 英文:chlorichydro Acid 国内危规编号:81013 UN编号:1789 包装分类:Ⅰ包装标志:20 熔点(℃):-114.8(纯洁) 沸点(℃):108.6(20%) 相对密度(水=1):1.20 相对密度(空气=1):1.26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 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 分子式:HCl 闪点(℃):无意义 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D 船型:3 舱型:1G 溶解性:与水互溶,溶于碱液 外观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激的酸味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大事发生中和反应,放出大量热。 应急措施:057 硫酸 Sulfuric Acid 其它名称:中文: 英文: 国内危规编号:81007 UN编号:1830 包装分类:I 包装标志:20 熔点(℃):10.5 沸点(℃):330.0 相对密度(水=1):1.83 相对密度(空气=1):3.4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 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 分子式:HSO4 闪点(℃):无意义 危险性类别:8.1类酸性腐蚀品污染类别:C 船型:3 舱型:2G 溶解性:与水互溶,溶于碱液 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灭火方法:砂土、干粉、二氧化碳,禁用水、 危险特性:能易燃物和有机物接触发生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水放出大量热。 应急措施:057 硝酸 Nitric Acid 其它名称:中文: 英文: 国内危规编号:81002 UN编号:2031 包装分类:I 包装标志:20 熔点(℃):-42(无水) 沸点(℃):86(无水) 相对密度(水=1):1.50(无水) 相对密度(空气=1):2.17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 爆炸上限(%):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

傅献彩物理化学选择题———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二)

目录(试卷均已上传至“百度文库”,请自己搜索)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一)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物化试卷(二) 第三章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四章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五章相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一) 第六章化学平衡物化试卷(二)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物化试卷(二)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二)第九章电解与极化作用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第十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一)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二) 物化试卷(二)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一)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物化试卷(二)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一) 第十三章胶体与大分子溶液物化试卷(二) 参考答案

1.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子迁移数 t B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 (A) │z B│ 愈大,t B愈大 (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 (D) A、B、C 均未说完全 2.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Li+、Na+、K+、Rb+、… ,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 ) (A) 离子淌度依次减小 (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 (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 (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在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Pt 电极电解AgNO3溶液,在100 g 阳极部的溶液中,含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 a 和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c g 铜析出, 则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r(Cu) = 63.546 ) :( ) (A) [(a -b)/c]×63.6 (C) 31.8 (a -b)/c (B) [c-(a -b)]/31.8 (D) 31.8(b -a)/c 4.298K,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 mol/kg 增加到0.1 mol/kg时,其电导率k 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Λm增加(B) k增加,Λm增加

第八章 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八章铝电解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电解质,它主要是以冰晶石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而组成。 冰晶石熔剂的特性 1. 熔融的冰晶石能够较好的熔解氧化铝,而且所构成的电解质可在冰晶石的熔点1008℃以下(一般950~970℃)进行电解,从而也降低了氧化铝的还原温度。(溶铝性) 2. 在电解温度下,熔体状态的冰晶石或冰晶石-氧化铝熔液的比重比铝液的比重还小约10%,它能更好地漂在电解出来的铝液上面。(分离性:密度差,不相溶) 3. 冰晶石-氧化铝熔体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4. 具有相当良好的导电性。 一、NaF-AlF3二元系相图 ?两个稳定化合物 ?两个共晶点(L=NaF+ Na3AlF6,L=AlF3+ Na5Al3F14)一个包晶点(L+ Na3AlF6= Na5Al3F14) ?在氟化铝的摩尔百分含量为25~46%时,电解质的初晶温度随着氟化铝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氟化铝的摩尔百分数在25~33%时,变化率较小,表明电解质分子比的变化对初晶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分子比在2.0~1.5时,温度变化较大,意味着分子比的轻微变化将会使初晶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电解过程极其不利。 密度:冰晶石组成点密度最大 导电率:导电率随AlF3浓度的增高而线性减小。 粘度:冰晶石组成点黏度最大 蒸气压:随着A1F3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迁移数:n Na+=0.58~ 二、Na3AlF6-Al2O3系相图 ?共晶点在21.1%氧化铝浓度处,温度为962.5℃,L=Al2O3+ Na3AlF6 ?共晶点右侧的液相线为氧化铝从熔体中析出α-Al2O3的初晶温度,在该液相线中任意一点所对应的温度和氧化铝浓度,就是该温度下的电解质熔体中氧化铝的饱和浓度。 密度:随Al2O3含量增多而减小 导电度:随Al2O3含量增多而减小 粘度:随Al2O3浓度增高而升高 蒸气压:随氧化铝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迁移数: n Na+= 1.0~ 三、Na3AlF6-AlF3-Al2O3系相图 1: 冰晶石初晶区; 2: 氟化铝初晶区; 3: 亚冰晶石初晶区; 4: 氧化铝初晶区。 P:Lp+N3AF6(晶)=N5A3F14(晶)+A(晶) E: L E ======N5A3F14(晶)+AF3(晶)+A(晶)(p132有误) 初晶点:随AlF3等浓度增大而减小; 密度: 随AlF3和Al2O3浓度增大而减小; 导电率:随AlF3和Al2O3浓度增大而减小; 蒸气压:随AlF3浓度增大而增大。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一) 1.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A) m·s-1 (B) m·s-1·V-1 (C) m2·s-1·V-1 (D) s-1 2.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A) 发生电子传导(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D)离子水化半径小 3.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 i) 与离子淌度 (U 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25℃时,0.1 mol·dm-3 NaOH 中 Na+的迁移数 t1 与0.1mol·dm-3 NaCl 溶液中 Na+ 的迁移数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A) 相等(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 4.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A) x/y (B) y/x (C) (x-y)/x (D) (y-x)/y

5.298 K时,无限稀释的 NH4Cl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t+= 0.491。已知Λm(NH4Cl) = 0.0150 S·m2·mol-1 ,则: (A)λm(Cl-) = 0.00764 S·m2·mol-1 (B) λm(NH4+) = 0.00764 S·m2·mol-1 (C) 淌度 U(Cl-) = 737 m2·s-1·V-1 (D) 淌度 U(Cl-) = 7.92×10-8 m2·s-1·V-1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和 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W 和 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 7. CaCl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A) Λ∞(CaCl2) = λm(Ca2+) + λm(Cl-) (B)Λ∞(CaCl2) = 1/2 λm(Ca2+) + λm(Cl-) (C)Λ∞(CaCl2) = λm(Ca2+) + 2λm(Cl-) (D)Λ∞(CaCl2) = 2 [λm(Ca2+) +λm(Cl-)] 8. 在10 cm3 浓度为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

【MSDS】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三氯氧磷理化特性

三氯氧磷-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氯氧磷 英文名称:phosphorus oxychloride 别名:氧氯化磷;氯化磷酰;磷酰氯;三氯氧化磷 CAS No.:10025-87-3 分子式:POCl3 分子量:153.33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包装类别:O52 包装方法:闭口厚钢桶,采用2~3毫米厚的钢板焊接制成,桶身套有两道滚箍。螺纹口、盖、垫圈等封口件配套完好,每桶净重不超过300 公斤;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全开口钢桶;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安瓿瓶外普通木箱。 三氯氧磷-理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99.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辛辣气味。 熔点(℃):1.2 沸点(℃):105.1

相对密度(水=1):1.6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蒸气压(kPa):5.33(27.3℃) 闪点: 燃烧热(kJ/mol): 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S):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危险特性: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甚至爆炸。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溶解性: 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水、醇类。 三氯氧磷-应急处置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磷、磷烷。 灭火方法:灭火剂:干粉、干燥砂土。禁止用水。 三氯氧磷-管理方法 操作的管理: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烟雾。防止烟雾和蒸气释放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醇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危险化学品理化特性表汇总(很全哦).doc

项目 标识 理化性质 燃烧爆炸危 险性 甲烷理化特性表 内容 中文名甲烷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危险货物类别第类易燃气体 分子量危险货物编号21007 CAS 74-82-8 UN 编号1971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熔点 (℃) 燃烧热 (kJ/mol) 沸点 (℃) 饱和蒸汽压 (kPa) ℃ ) 相对密度 (水=1) (-164 ℃) 临界温度 (℃ ) 相对密度 (空气 =1) 临界压力 (MPa) 火灾危险类别甲类稳定性 闪点 (℃) -188 聚合危害 引燃温度 (℃) 538 避免接触的条件 爆炸下限 (V/%) 燃烧 (分解 )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上限 (V/%) 15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包装与储存运输 毒性与健康 危害性危险特性 灭火方法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接触极限 毒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环境危害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 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包装类别052 钢质气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 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 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 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 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 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 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 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中国 MAC(mg/m 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 3):300 TLVIN: ACGIH 窒息性气体 TLVWN:未制定标准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 烷达 25%~ 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 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急救措施防护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吸入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第十五章 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答案法答案

第十五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研究方法答案 一.选择题 1-7 ③③②④①④ 二.判断题 1-4是否否否 5-9 是是是是是 三.名词解释 cot:是DNA复性的动力学常数,数值上等于单链DNA初始浓度Co和复性完成一1. 1 2 半所需时间的乘积,其大小代表DNA顺序的复杂程度。 2 增色效应:由于DNA变性引起的光吸收增加称增色效应,也就是变性后DNA 溶液的紫外吸收作用增强的效应。 四.问答题 1、RNA比DNA更不稳定,为什么? RNA的磷酸酯键易被碱水解,因为RNA的核糖上有2 ’-OH,在碱作用下形成磷酸三酯,磷酸三酯极不稳定,随即水解产生核苷2’,3’-环磷酸酯。该环磷酸酯继续水解产生2’-核苷酸和3’-核苷酸。DNA的脱氧核糖没有2 ’-OH,不能形成碱水解的中间产物,故对碱有一定抗性。 2、何谓变性?是否所有能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都能引起核酸变性,或者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都能引起蛋白质变性? 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从而核酸的天然构象和性质发生改变,但共价键并未断裂。 3、何谓Southern杂交?何谓Northern杂交?它们的原理和用途是什么? Southern杂交是将凝胶电泳分开的DNA限制片段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进行杂交。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检测的DNA样品固定在固相载体上,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在与探针有同源序列的固相DNA的位置上显示出杂交信号。该项技术广泛被应用在遗传病检测、DNA 指纹分析和PCR产物判断等研究中。 Northern杂交将变性的RNA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通过分子杂交以检测特异的RNA。原理:在变性条件下将待检的RNA样品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继而按照同Southern Blot相同的原理进行转膜和用探针进行杂交检测。用途: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及其含量。 4、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核酸研究有何用途? 分离DNA分子大小从上百kb到数百bp, 凝胶电泳后可以用嵌合荧光染料显色,凝胶电泳后核酸样品可用多种方法自凝胶上回收。 5、为制备变性胶,常在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添加什么变性剂?它们有何用途。 为制备变性胶,常在琼脂糖凝胶中添加氢氧化甲基汞或甲醛,RNA在变性凝胶中电泳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才与迁移率成反比。 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添加8mol/L尿素或98%甲酰胺,DNA和RNA的二级结构已被破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2类

目录 2.1类易燃气体 表-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 表-甲烷[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表-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 表-液化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 表-液化天然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 表-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 表-液化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 表-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 表-正丁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9) 表-环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0) 表-液化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1) 表-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2) 表-异丁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3) 表-丁二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 表-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5) 表- 1,1-二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 表- 1,1,1-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7) 表-氟乙烯[抑制了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8) 表-二氟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 表-环氧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0)

表-甲乙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2) 表-乙烯基甲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3) 表-三甲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4) 表-乙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5) 表-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6) 2.2类不燃气体 表-氧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7) 表-液氧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8) 表-空气[压缩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9) 表-氮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0) 表-液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 表-氦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2) 表-液氦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3) 表-氖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4) 表-液氖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5) 表-氩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6) 表-液氩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7) 表-一氧化二氮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 表-二氧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 表-二氧化碳[液化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 表-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1)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

(1)苯:别名纯苯、净苯、氢化苯。 1)性质及用途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易燃液体。 一般包装:易燃液体,小开口钢桶。 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易着火、爆炸。蒸汽比空气重,可扩散到相当远距离。 毒理学指标:急性中毒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状态,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皮肤脱脂、干燥、皲裂、皮炎。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 2)安全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佩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3)应急措施 急救措施:对于急性中毒者,应迅速将中毒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立即脱去被苯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水清洗污染处的皮肤,注意保暖。

泄露处置: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带防毒面具和手套,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堵漏,用雾状水扑灭小面积火灾,驱散蒸汽及泄漏的液体,用活性炭、沙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经稀释后排入废水处理系统。 消防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进行消防。 环境监测方法:水质检测管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管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气体速测管。 (2)乙基苯:别名乙苯。 1)性质及用途理化性质:无色液体,有芳香气味。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稳定性和危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毒理学性质:乙苯毒性较低,但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比甲苯强。吸入、食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出现头痛、咳嗽、呼吸困难,神志不清、腹痛、视力模糊、肌肉抽搐或肢体痉挛等症状,很快昏迷不醒,甚至死亡。大量乙苯泄漏进入水中时,由于比水轻,漂浮在水面。可造成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被污染水体散发出异味。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 2)安全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渗透工作服。

核酸的理化性质

第15章、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上册P502) 本章重点:1、核酸的水解,2、核酸的紫外吸收,3、核酸的变性和复性 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核酸的水解: 所有糖苷键和磷酸酯键都能被水解。 (1)酸水解: 糖苷键比磷酸二酯键易被水解,嘌呤碱糖苷键比嘧啶碱更易水解。 (2)碱水解: 磷酸酯键易水解,RNA比DNA易水解,因为RNA核糖上有2‘-OH,水解过 程见P502。 (3)酶水解: 为水解磷酸二酯键的酶,专一水解核酸的为核酸酶。 1.核酸酶的分类: 按底物专一性分为RNase(核糖核酸酶)和DNase(脱氧核糖核酸酶)。 按对底物作用方式分为内切酶(作用点在核糖核酸酶内部)和外切酶(作用 点在末端)。 2.RNase:如牛胰核糖核酸酶(EC 2.7.7.16),内切酶,作用位点为嘧啶核苷(Py) -3‘-磷酸与其他核苷酸之间的连键。 3.限制性内切酶:为DNase。 剪裁DNA的工具,可用于核酸测序和基因工程。 在细菌中发现,目前已找到限制性内切酶数千种。限制性内切酶往往与甲基 化酶成对存在,自身酶作用位点的碱基被甲基化,内切酶不再降解,因而可 识别和降解外源DNA。 断裂位点处常有二重旋转(轴)对称性(回文结构,正读反读相同),在特定 位点两条链切断后形成粘末端或平末端。 限制性内切酶命名:如E. coR Ⅰ,第1个字母E(大写),为大肠杆菌(E.coli) 属名的第一个字母,第2、3两个字母co(小写)为种名头两个字母,第4 个字母R,表示菌株,最后一个罗马字为该细菌中已分离这一类酶的编号。(二)核酸的酸碱性质: 核苷和核苷酸都是兼性离子,碱基和磷酸基均能解离,见P505,具有酸碱性。 由于DNA酸碱变性,使酸碱滴定曲线不可逆。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 嘌呤环与嘧啶环具有共轭双键,核苷和核酸的吸收波段在240~290nm,最大吸收值在260nm附近(蛋白质最大吸收值280nm)。 (1)可用于测样品纯度(测吸光度A): A260/A280比值,纯DNA应大于1.8,纯RNA应达到2.0,若样品混有杂蛋白,比值明显降低。 对于纯样品,从260nm的A值即可算出含量。A值为1,相当于50μg/mL DNA双螺旋,或40μg/mL单链DNA(或RNA),或20μg/mL寡核苷酸。 (2)核酸的摩尔磷吸光系数ε(P):为含有1克原子磷(30.98g)的核酸在260nm 处的吸光系数。 ε(P)= A / CL. = 30.98 A / W L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与装卸安全控制(2021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与装卸安 全控制(2021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与装卸安全控制 (2021新版) 港口装卸的危险化学品品种繁多,其中大部分为甲、乙类火灾危险物质,普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易挥发等特点,掌握货物的理化性质与港口装卸生产安全控制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要想在生产、装卸、交付、搬运、储藏过程中确保生产安全,需全面掌握该货物的理化特性、燃爆特性、危险特性、泄漏处置、健康危害、人身防护等知识。从货物自身的理化性质有针对性地选择出科学的装卸工艺,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全面分析生产的环节注意事项,做好科学的安全控制,才能保证人身安全、货物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为港口危险化学品装卸生产安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一、健康危害 危险化学品货物大多数有毒害性,易对人身体产生健康伤害。

其主要侵入途径有吸入、食入和经皮肤吸收。为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接触或进入有毒害性货物的生产现场、灌装车间、储藏库房等。需要做以下工作都必须执行严禁吸烟、进食、饮水。进入有限空间或高浓度作业区需有人监护。根据货物不同的特性,选用不同级别的防护用品。 1.呼吸系统 对呼吸系统的防护可以采用隔离式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等。 2.眼睛防护 对眼睛的防护设备主要有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安全防护眼镜、安全护目镜等。 3.身体防护 对身体的防护设备主要有: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耐酸碱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 4.手和脚防护 对手防护设备主要有: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8类腐蚀品

目录 8.1类酸性腐蚀品 发烟硝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 硝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发烟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 硫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 亚硫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盐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 氢氟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氢溴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 溴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氟硅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氟硼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1) 氯化亚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 三氯化铝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3) 三氯化锑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4) 四氯化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五氧化(二)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6) 甲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三氟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8) 苯酚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苯甲酰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正磷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 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3) 多聚磷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4) 氨基磺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氯铂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硫酸羟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硫酸氢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亚硫酸氢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三氯化铝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 硫酸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1) 三氯化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 三氯化铁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三氯化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 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5) 乙酸溶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6) 醋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 三氯乙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9) 甲基丙烯酸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0) 丁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丁烯二酸酐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