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CQWU/JL/JWB/ZY012-14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

系别: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年级: 2009 级

专业(班):生物科学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25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学校和系(院)检查。

2、开题报告不需要在本手册上填写,应按照该格式另行装订成册。

开题报告中预测的研究结果

开题报告中预测的研究结果 篇一:论文开题报告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的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真实性,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其中真实性体现在研究计划上。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要准确、规范、简炼。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有时候还要把研究方法写出来。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题目,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 简练就是课题简短精练,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开题报告的写法

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技巧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论文开题报告的一般内容包括: 课题来源、开题依据和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目的以及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文献综述,着重阐述该研究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发展方向、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同时介绍查阅文献的范围以及查阅方式、手段。 (3)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4)研究计划。包括学术构思、研究方法(包括拟采用的实验手段)、关键技术、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可行性分析(包括所需科研和实验条件、课题工作量和经费)、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以及预期目标。 (5) 主要参考文献,列出所查阅参考的文献。 (6) 研究工作进度计划。 2. 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技巧 选题合适是前提 一个清晰的选题,往往已经隐含着论文的基本结论,因此选题应本着以下原则: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难易度及任务量适宜。 与自己实际教育背景、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相关的、较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果蔬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摘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农药,可用于调节 果蔬的生长和贮藏。近年来,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多,而 产生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 泛关注,痕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文中概述了国内外 检测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主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HPLC)、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毛细管电泳(CE)及其他分析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果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方法 一、果蔬中常用的调节剂 调节剂按其功能可分为五类:生长素类、细胞分裂类、赤霉素类、催熟剂类 以及生长抑制剂类。当前,在果蔬生产中使用比较多的有:赤霉素、氯吡脲、乙 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它们大多属低毒类农药,也有少数微毒或者无毒,然 而某些调节剂或其水解产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或者导致突变作用(例如:丁 酰肼的水解产物不对称二甲基肼具有致畸作用)也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果蔬中常用调节剂的分析方法 2.1气相色谱(GC)分析法 目前GC 技术主要应用于乙烯利的检测,也可用于丁酰肼等调节剂的分析, 但需要进行衍生化反应,前面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由于大部分的调节剂相对分 子质量较大、极性较强、不易气化或者受热易分解,所以,GC 技术在调节剂的残留分析中应用不多,虽然衍生化处理后可以采用GC 分析某些调节剂,但衍生化 过程通常都会耗时费力,不符合实际检测中简单、快速的要求,更不适用于大批 量样品的分析。而乙烯利等少数调节剂虽然其特殊性质采用GC 分析操作比较简便,但是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 与GC 相比,HPLC 可用于检测果蔬中大多数调节剂的残留,正常情况下无需 衍生化反应,前面处理过程比较简单,可是,在分析基质比较复杂的样品时,其 选择性与灵敏度不及GC。Newsome 等采用高压离子交换液相色谱法分析了马来 酰肼及其β-D- 葡糖苷。样品采用甲醇提取,在马铃薯、大头菜、甜菜及胡萝卜中 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而Kobayashi 等改用水提取,建立了测定农产品中马 来酰肼残留的HPLC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2.6%~104.9%,LOD 为0.5μg/g。虽然HPLC分析马来酰肼与美国官方分析化学师协会(AOAC)采用的蒸馏-分光光度法 相比更加快速、灵敏、准确,但样品中干扰杂质的分离相对困难。所以潘广文等 建立了马铃薯、洋葱、大蒜中马来酰肼的高效离子排斥色谱(HPIEC)法,该方法不但样品处理步骤简单,分析周期短并且不受杂质干扰。固相萃取(SPE)是HPLC 分析中最常用的前处理技术:Hu Jiye 等采用酸化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丙酮洗脱后以HPLC-UV(紫外检测器)分析了西瓜中氯吡脲的残留;而Kobayashi 等改用丙酮提取,Chem Elut柱和Oasis HLB 以及Bond Elut PSA 迷你柱双柱净化后,也用HPLC 分析了农产品中氯吡脲的残留;Zhang Hua等又以乙酸乙酯提取,ENVI-18 柱净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析了果蔬中氯吡脲的残留。 虽然SPE 技术对微量以及痕量目标化合物的提取、分离能力较为强,但其操作比 较繁琐、耗时,并且成本较高,不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所以,胡江涛等 以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DSPE-HPLC)快速分析了猕猴桃中氯吡脲残的残

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研究及应用问题探讨

植物生长调节剂比较研究及应用问题探讨 谢德体魏朝富杨剑虹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黄昭贤 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成都 1. 引言 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化学控制技术),已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前农业科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这是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具有多种生理效应和增产作用。例如,控制萌发和生长,促进插枝生根、疏花疏果、保水保果、控苗促苗、提高抗逆力等。这些作用国际上评价它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资源”。各种传统栽培措施基本上是侧重运用外部条件来影响植物生理状况,而导入化控技术后的栽培,则是外部条件加内源激素水平的双重调控,从而为农业栽培展示了取得更高产的可能。 目前世界上大约有100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商品)应用于农业生产,我国经农业部批准的有3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以来,全国粮、棉、油等作物化控技术的应用面积已达数千万公顷。但是,目前应用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1)植物生长调节剂商品种类繁多,进货渠道复杂,真、假、伪、劣等难辩;(2)组织推广机构、单位复杂,管理混乱,缺乏科学试验推广体系;(3)宣传上片面夸大其作用,增大了农民使用的盲目性。为此,有必要对市场上销售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主要粮、经、菜等作物的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决策。 2. 试验设计与实施 2.1. 设计与原则 2.1.1 严谨科学原则 要求参试人员具有高度的科学责任感,明确试验是对广大农民群众负责,是为了促进农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绝不仅仅是为了向上面交帐。 2.1.2 实事求是原则 试验结果要求实事求是,不追求单一的正效果,是什么效果就反映什么效果。 2.1.3 区域试验和多重比较原则 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受到气候、作物、土壤以及其它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四川生态类型复杂,作物种类多,所以必须坚持多点试验和多种作物试验。与此同时,从农民群众的角度出发,农民不只用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同一作物上,也可能用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因此,应对若干主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参试对比,相互比较,以便为筛选和开发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科学依据。 2.2 试验方案设计 2.2.1 参试单位及人员 参试单位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农技推广部门共14个(表1),参试人员共5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8人,中级职称的21人。 表1 主要参试单位

高中生物 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加强提升课(8)植物激素调节相关实验探究 突破一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1.实验原理:适宜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植物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 2.实验流程 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一致的某种植物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3枝 ↓ 配制梯度溶液:取生长素类似物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 ↓ ↓ 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 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插条的生根情况,并记录所得到的数据 ↓ 分析结果:由右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 3.实验关键 (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设置对照组、重复组 ①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3)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选用相同的花盆、

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4)处理插条 ①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③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1.(2017·高考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 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解析:选D。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项错误;图中显示有些浓度的NAA能抑制插条生根率,如NAA浓度为400 mg/L时插条生根率小于对照组,B项错误;NAA浓度为200 mg/L左右时,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都较高,适合生产上应用,C项错误;400 mg/L NAA能够增加生根数,D项正确。 2.(2020·青岛模拟)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为研究独脚金内酯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实验(如图1),A组不做处理,B组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C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 处理,D组用GR24+NAA处理。四组均进行同样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在园艺植物上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生长的各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方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及生长抑制剂。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不同的浓度、不同的使用方法,在各种园艺植物及同一种园艺植物不同生长期上有着不同的使用效果。 三、材料和用具 1.材料95%酒精、生产用赤霉素、多效唑、小白菜等蔬菜种子、鲜切花等。 2.用具喷雾器、喷壶、烧杯、容量瓶、天平、毛笔、三角瓶等。 四、内容和方法 1基础知识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园艺植物生产中从播种到收获的各个时期: 1.1在育苗中的应用 (1)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大多数落叶果树的种子都有自然休眠期,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采收后也有一段自然休眠期。用赤霉素处理可缩短桃、葡萄种子的层积处理时间,可提高柑橘种子的发芽率;乙烯可打破草莓和苹果种子的休眠;用赤霉素对蔬菜花卉的块茎、鳞茎进行浸种可促进发芽;用赤霉素处理牡丹花芽也可打破休眠促进开花。

(2)促进扦插生根各种生长素都有促进扦插生根的作用。但不同的药剂种类处理效果不一样,其中以吲哚丁酸效果最好,还有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丙酸等。 (3)促进嫁接苗伤口愈合对嫁接伤口,特别是芽接伤口涂抹吲哚乙酸可促进愈合。 1.2对营养生长的调节 (1)促进生长赤霉素和生长素类可促进各种园艺植物的茎蔓和枝梢迅速生长,节间变长。 特别是绿叶蔬菜类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加速生长,提高产量。 (2)抑制生长、矮化植株乙烯利、矮壮素、多效唑等对草本和木本植物都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脂肪酸、甲基酸等处理苹果、梨树的新梢顶端可起到化学摘心的作用。 1.3对花芽分化的调节 (1)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乙烯利可促进菠萝、苹果、梨等形成花芽;多效唑能明显地抑制营养生长,从而促进苹果、桃、核桃等的花芽形成,对黄瓜、菜豆、番茄等也有效;用赤霉素处理蔬菜可促进抽薹开花,替代春化处理;用赤霉素处理山茶花、仙客来、君子兰等都有提前开花的作用。 (2)抑制或延迟花芽形成促进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促进生长而抑制花芽的形成。比如用赤霉素处理可延迟葡萄、核果类的开花,用处理能使菊花延迟开花。 (3)调节雌雄花比例在荔枝上使用多效唑,不但可促进秋梢成花,而且可以促进雌花数量;在瓜类中,特别是黄瓜、瓠瓜上应用乙烯利可促进雌花分化,用赤霉素则可促进雄花分化。 1.4对果实生长发育的调控 (1)促进坐果、诱导单性结实多效唑、矮壮素、萘乙酸、赤霉素等能提高苹果、葡萄、枣、山楂、梨和杏等的坐果率;2,较低浓度时提高番茄坐果率,较

论文开题报告书写方法和意义

论文开题报告书写方法和意义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论文开题报告书写方法和意义,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完成文献调研后写成的关于学位论文选题与如何实施的论述性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既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又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展开的散射点,对研究工作起到定位作用。 写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是要请老师及专家们帮忙判断一下所研究的选题有没有价值,研究方法是否奏效,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因此论文开题报告就要围绕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为主要内容。但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往往在论文开题报告中花费大量笔墨叙述别人的研究成果,谈到自己的研究方法时,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这样,不便于评审老师指导。 (一)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提——通过理论思维选择课题 在工作实践中,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选题不合适。有的提出的问题太过“平庸”,有的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太多、太宽泛,提出的问题不切合硕士生的实际,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有的学生提出的论文题目:“新型中性镍催化剂的研究及其催化合成聚乙烯、

聚丙烯的研究”,此选题有意义,有创新,作者的研究思路也比较正确,但论文选题范围太大,研究内容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明显偏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应重新确定研究内容,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那么如何选择研究问题呢?这里要强调的是通过理论思维来发现研究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硕博论文要想创造新理论很难,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皮”的过程,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的研究者大体是从哪些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和方法,通过学习和总结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而选择具有学术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建设及导师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紧密结合的研究问题。 (二)做好文献综述,为论文开题报告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上,出现的普遍问题是对文献的研读不够,对研究背景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研究方向上国

广西南宁市2017届高考生物一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广西南宁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细胞自噬与溶酶体密切相关,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被溶酶体降解后的产物都能被细胞再利于 C.细胞自噬有利于物质和能量能量的循环利用 D.细胞内的ATP能为细胞自噬直接提供能量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染色 B.酒精在脂肪鉴定实验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的作用相同C.CO2能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 D.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大部分细胞的染色体加倍 3.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后均需要体液的运输 B.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C.饮水不足可促使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 D.下丘脑可以作为神经中枢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 4.如图是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某植物的插条,观察其生根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探究适于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 B.该实验不能选用保留相同数量芽的插条材料 C.该实验的自变量可以是插条的生根数量 D.该实验可以不做预实验和不设空白对照组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盐

B.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 C.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6.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控制花色的基因A2是由其等位基因A1突变产生的,且基因A1、A2均能合成特定的蛋白质来控制花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 B.基因A1、A2合成蛋白质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C.A1、A2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的 D.A1、A2不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 二、非选择题 7.(10分)某实验小组用小麦幼苗作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将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放在装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容器内的温度不变,你白炽灯为光源,匀速缓慢移动光源,逐渐增大光源和容器之间的距离.测定空气中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麦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氧气的细胞器是,利用氧气的细胞器是.(2)据图分析,曲线中从A点至B点,容器内氧气浓度不断增加的原因是.小麦幼苗在曲线点时积累的有机物达到最大值. (3)请你判断该小组的上述实验设计能否得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速率影响的实验结论?答:(填“能”或“不能”).判断的理由是. 8.(10分)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保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条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平衡的主要激素.人体血糖调节失衡会引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等.图1表示进食后血糖浓度和上述的两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图2是两种糖尿病(Ⅰ型和Ⅱ型)的发病机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正确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俗话说的好,不可乱点鸳鸯谱,以防造成损失,在选择植物生长调节剂时,需要综合考虑处理对象、应用效果、价格和安全性因素。 2.确定使用时期:一般植株生长旺盛的时期,施药浓度应降低。反之,对于休眠部位,如种子、休眠芽等,施药浓度可高些。另外,大部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高温、强光下易挥发、分解,所以,施药时间夏季一般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在一定限度内,随温度升高,植物吸收药剂增加,但温度过高,则生长调节剂会失去活性。高湿度也可促进药剂吸收,但叶面喷药后若遇降雨应及时补喷。 3.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 1.浸蘸法。多用于种子处理、催熟果实、贮藏保鲜、促进插条生根等,其中以促进插条生根最为常用。 2.涂抹法。采用毛笔等工具将植物生长调节剂涂抹在园艺植物需要处理的部位,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例如把乙烯利涂抹在绿熟或白熟期的番茄果实上,可以催熟。 3.喷施法。先将调节剂(加少量表面活性剂)配成- -定浓度的药液,再用喷雾器将其喷洒在植物的茎、叶、花、果等部位。 4.浇灌法。将药液直接浇灌于土壤中,通过根系吸收而达到化学调控的目的。 5.熏蒸法。一些挥发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萘乙酸甲酯、乙烯等,在使用时通常要用熏蒸法。例如,可用萘乙酸甲酯外理仙客来块茎,

以促其发芽。 发生了药害怎么办? 1.叶面喷水稀释药液浓度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酸性药液用稀碱性溶液中和,碱性药液用稀酸性2.溶液中和 适当补充速效化肥及加强田间管理、如适量去除枯叶、中耕松土、防3.治病虫害等 对有些抑制、延缓生长的激素引起的药害,可以试用赤霉素等促进生长的激素来缓解。 注意事项: 1.浸蘸施药要注意浓度与环境关系,如空气干燥要适当提高浓度,缩短浸蘸时间;要注意浸蘸温度。 2.涂抹施药要避免高温。 3.两种作用相反的调节剂不能复配使用。 4.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呈酸性,不能与碱性农药和肥料混用,负责会降低药效和肥效。 5.为避免产生药害,一般先做单株或小面积试验,最后才能大面积推广,不可盲目草率,否则一旦造成损失,将难以挽回。

开题报告研究意义-最新精选范文

开题报告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或应用前景要着重说明你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写它有没有必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开题报告研究意义,欢迎阅读! 开题报告研究意义(1) 选题意义和目的一般作为开题报告里面的第一块内容,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说讨论价值的, 写开题报告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请导师来评判我们这个选题有没有研究价值、这个研究方法有没有可能奏效、这个论证逻辑有没有明显缺陷. 写意义的时候根据你的选题来决定形式 可以分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也可以不细分,把目的和意义和在一起写,总之突出你观点的新颖和重要性即可 建议可以从这两点来叙述,不过要根据自己的选题,不要生搬硬套: 1. (你的选题)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也就是说研究领域中一个新颖有意义的课题,被前人所忽略的 2. 前人有研究过,或者说阐述过但是没有阐述论证的足够全面,你加以丰满,或者驳斥前人的观点, 总之,意义和目的一定要叙述的清晰并且是有一定新意的其次注意自己所使用的理论,你是用什么理论证明你的观点,也要叙述

清楚,否则难以有说服力,在做文献综述和国内外研究水平的评价等等也要有翔实的根,这样才能衬托出你的选题的意义所在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开题报告研究意义(2)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课题的研究价值所在。 一般来说,开题报告的研究目的、意义要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以便有关专家能够较明确地知道你的研究价值。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写作技巧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说明问题是如何发现的,即该研究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是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一般可以从有关国家政策及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出发来提出研究问题;其次,要说明该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主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指出自己选题与各个主流观点的研究前提的差异性,从而突出自己选题在理论上的创新性;再次,要说明研究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对所研究问题的实际用处有所了解,从大多数选题来说,选题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给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参考。一般地,选题要具有“创新性” 、“重要性” 、“前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山东丁世民刘玉娥 在植物栽培中,您可能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对每种调节剂的调节机理及具体用法,可能就了解不多了。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应用实例,或许对您有所帮助。 萘乙酸(α-萘乙酸、NA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属于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提高坐果率,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例,延长休眠,维持顶端优势等;对人畜低毒。常见剂型为70%钠盐原粉: 在园林花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促进生根将侧柏插枝用200~40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12小时;仙客来用1~10毫克/千克萘乙酸浸球茎6~12 小时。 ②减少落果菊花在短日照处理后6~9天,用50~100毫克/千克萘乙酸喷洒叶片,每30天1次;叶子花、香豌豆、兰花用5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蕾期喷洒离层部。 ③减少落果用10毫克/千克萘乙酸在花谢后7天喷洒文竹,10~15天后再喷1次。 赤霉素(赤霉酸、九二○、gibberellicacid) 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迅速打破种子、块茎、鳞茎等器官的休眠,促进发芽;减少蕾、花及果实的脱落,使2年生的植物在当年开花。常见剂型有:85%结晶粉、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如表1、表2。 表1 赤霉素打破休眠、促进萌发应用实例 表2 赤霉素促进开花应用实例

丁酰联(二甲基琥珀酰阱、调节剂九九五、B9、daminozide) 属于生长抑制剂,可抑制内源激素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新枝生长、缩短节间、增加叶片厚度及叶绿素含量,防止落花,促进坐果,诱导不定根形成,刺激根系生长,提高抗寒力。常用剂型有:85%、90%可溶性粉剂,4%乳油。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为有: ①促进生根如麝香石竹、大丽花,可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5秒;一品红,可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插枝,快蘸15秒。 ②促进开花用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叶子花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发新枝时进行叶面喷洒,同时进行8小时短日照处理。 ③延迟开花用1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在杜鹃开花前1~2个月喷洒蕾部。 ④延长花期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短日照开始后3周叶面喷洒1次,5周后再喷1次。 ⑤矮化作用用2500毫克/千克丁酰肼处理菊花,在花芽分化期进行叶面喷洒;用2500~5000毫克/千克丁酰肼对矮牵牛进行叶面喷洒。 多效唑(高效唑、氯丁唑、PP333,PaclobutrMol) 为内源激素赤霉素的合成抑制剂,能抑制植物的纵向伸长,使分蘖或分枝增多,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它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叶吸收量少,作用较小,但能增产。经过多效唑处理的菊花、月季、天竺葵、一品红以及一些花灌木,株形明显受到调整,更具观赏价值。常见的剂型为15%可湿性粉剂。 在园林植物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有: ①矮牵牛将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稀释后进行土壤浇灌,每盆1~2毫.克(有效含量)。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6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含解析

——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原理,生长素类似物对根的 处理,预实验的作用 前情提要: 关键词:预实验、浸泡法、沾蘸法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实验原理 (1)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 (2)用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3)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考点二、实验步骤 (1)制作插条:把形态、大小基本一致的枝条平均分成10组,每组3枝。 (2)分组处理:生长素类似物按不同比例稀释成9份,第10份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把10组枝条基部分别浸入浸泡液中,处理1天。 处理方法: 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 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 s),深约1.5 cm 即可。 (3)实验培养: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托盘中浸泡,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

(4)结果记录:小组分工,观察记录。 (5)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按照小组分工观察记录的结果,及时整理数据,绘制成表格或图形。最后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测是否一致,得出探究实验的结论。 技能方法: 1.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的因变量是插条生根的情况 2.在正式实验前需要先做一个预实验: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3.蒸馏水的作用 (1)作为空白对照; (2)用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3)处理过的插条下端需浸在蒸馏水中有利于生根。 4.选择插条时需带有一定的芽或叶的原因 凡是带芽或叶的插条,其扦插成活率都比不带芽或叶的插条生根成活率高,但二者并非越多越好。留叶过多,亦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5.如果观察到插条不能生根,可能的原因分析 有可能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太多;有可能枝条幼芽、幼叶保留较多,本身合成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浸泡后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的抑制状态;有可能没有分清形态学的上端与下端。 【易错警示】“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的4个注意点 (1)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不同浓度下的生根数量,两者之间会出现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关系,而其他因素如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温度等都是无关变量,实验中的处理都采用等量性原则。 (2)根据实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为了保证实验设计的严谨性,还需要设臵重复实验和一定的对照实验,预实验时需要设臵清水的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时可不设臵空白对照。另外,在配制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开题报告目的和写法

开题报告目的和写法 一、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开题报告的目的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2.开题报告的内容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学科性质、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献等内容。 3.开题报告的时间和步骤 脱产研究生在第2学期末,在职研究生在第3学期末进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阶段。可先由教研部提供选题指南,在研究生提交选题意向后,由教研部批准。为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开题报告会应在脱产研究生的第2学期结束前、在职研究生的第3学期结束前举行。 4.评审小组的组成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研究生导师和秘书组成。评审小组的组长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 5.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的成员在听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进行审查,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研究生根据评审小组的意见,在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后,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论文开题报告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评定。不合格者不得进入毕业论文写作阶段。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后,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申请,导师批准并重新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 6.开题报告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评审小组秘书填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经评审小组组长签字后交研究生部备案。《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方法 1、促进坐果剂:作用是提高单性结实率,提高水果单重,促进坐果、加快果实的膨大速度、增加果实的大小。其类型分别有赤霉素+细胞激动素、赤霉素+生长素+6-BA、赤霉素+萘氧乙酸+二苯脲、赤霉素+卡那霉素、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赤霉素+萘氧乙酸+微肥元素等。 2、生根剂:主要促进秧苗移栽之后的生根、缓苗,或者苗木的扦插等。其类型分别有生长素+土菌消、生长素+邻苯二酚、吲哚乙酸+萘乙酸、生长素+糖精、脱落酸+生长素、黄腐酸+吲哚丁酸等。 3、抑制性坐果剂、谷物增产剂:作用是控制旺长,提高坐果率。其类型分别有矮壮素+氯化胆碱、矮壮素+乙稀利、乙稀利+脱落酸、矮壮素+乙稀利+硫酸铜、矮壮素+嘧啶醇、矮壮素+赤霉素、脱落酸+赤霉素等。 4、打破休眠促长剂:作用是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其类型有赤霉素+硫脲、硝酸钾+硫脲、苄氨基嘌呤+萘乙酸+烟酸、赤霉素+KCl、赤霉素+Fospinol 等。 5、干燥脱叶剂:主要用于芝麻、棉花等,在机械采收前干燥、脱叶,其作用不仅是干燥脱叶的效果,还要有增加产量的效果。其类型有乙稀利+百草苦、噻唑隆+甲胺磷、噻唑隆+碳酸钾、乙稀利+过硫酸胺、噻唑隆+敌草隆、乙稀利+草多索+放线菌酮等。 6、催熟着色改善品质剂:有加快果实成熟、使色泽鲜艳、增加果实的甜度等作用。其类型有乙稀利+促烯佳、乙稀利+环糊精复合物、乙稀利+2,4,5-涕丙酸、敌草隆+柠檬酸、苄氨基嘌呤+春雷霉素等。

7、蔬果、摘果剂:在苹果、柑橘快成熟前应用,促使柑橘果梗基部的离层形成,从而导致果实与枝条的分离。其类型有:萘乙酰胺+乙稀利、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乙稀利、萘乙酰胺+西维因、二硝基邻甲酚+萘乙酰胺+西维因、萘乙酸+西维因等。 8、促进花芽发育、开花及性比率:使果实作物由营养生长转化为生殖生长,促进开花。其类型有萘乙酸+苄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赤霉素、赤霉素+硫带硫酸银、乙稀利+重铬酸钾等。 9、抑芽剂:在烟草上抑制腋芽的萌发,在贮藏期抑制马铃薯的发芽等作用。其类型有青鲜素+抑芽敏、氯苯胺灵+苯胺灵、蔗糖脂肪酸酯+青鲜素等。 10促长增产剂:提高植株对N、P、K的吸收,增加产量的作用。其类型有吲哚乙酸+萘乙酸、吲哚乙酸+萘乙酸+2,4-D+赤霉素、助壮素+细胞激动素+类生长素、双氧水+木醋酸等。 11、抗逆剂(抗旱、抗低温、抗病等):增加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幼苗的生长、增加干物质总量、提高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抗虫能力。其类型有抗激动素+脱落酸、细胞激动素+生长素+赤霉素、乙稀利+赤霉素、水杨酸+基因活性剂等。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研究 白宇杰段晓琼王火旭 (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连 116029)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florescence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BAI Yu-jie,DUAN Xiao-qiong,WANG Huo-xu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 Academy of Life Sciences ,Dalian 116029) Abstract :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3and uniconazol on the florescence of wild-type Arabidopsis thaliana were studi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ngle or mingle usage of them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flowering of wild-type Arabidopsis. When using alone, the effect of 60 ng GA3is obvious among all of GA3treatments and that of 30 ng uniconazol is obvious among all of uniconazol treatments. The better result was obtained with mixed use of 65ng GA3 and 40ng uniconazol per plant. Keywords: Arabidopsis thaliana;Florescence regulation; Gibberellin(GA3) ; Uniconazol 摘要:以野生型拟南芥为材料,研究了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其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或混合使用赤霉素和烯效唑都能 不同程度的促进拟南芥开花,使其提前进入花期。单独使用时,60 ng/株赤霉素或 30 ng/株烯效唑作用效果最明显;混合使用时,65 ng/株赤霉素与40 ng/株烯效唑组 合作用效果最佳。 关键词:拟南芥花期调控赤霉素烯效唑 在农业,园林及果树生产中,人们经常需要人为控制花期[1]。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植物花期调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赤霉素和烯效唑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拟南芥花期的影响,对于人为调控花期及阐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拟南芥花期调控的生理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开题报告的内容和意义 一、撰写开题报告的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 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由此可见,开题报告对于我们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故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需要包含九个必要的内容。 一、开题报告封面: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1.论文的背景; 2.理论意义; 3.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论文提纲)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 九、参考文献 而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围绕4个问题来解决报告的撰写: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生长促进剂 分子式:C10H9O2N 分子量:175.19 性质:纯品无色.见光氧化成玫瑰红,活性降低。在酸性介质中不稳定,PH低于2时很快失活,不溶于水, 易溶于热水,乙醇,乙醚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它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较稳定。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 2、吲哚丁酸,IBA 分子式:C12H13NO3 分子量:203.2 性质:白色或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用途:诱导插枝生根。作用特别强,诱导的不定根多而细长。 3、萘乙酸,NAA相似的有萘丁酸、萘丙酸 分子式:C12H10O2 分子量:186.2 性质:无色无味结晶,性质稳定,遇湿气易潮解,见光易变色。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钠盐溶于水。 用途:促进植物代谢,如开花、生根、早熟和增产等,用途广泛。 4、萘氧乙酸,NOA 分子式:C12H10O3 分子量:202 性质:纯品白色结晶。难溶于冷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醋酸等。用途:与NAA相似。 5 、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滴 分子式:C8H6O3C12 分子量:221 性质:白色或浅棕色结晶,不吸湿,常温下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它的胺盐和钠盐溶于水。 用途:植物组织培养,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保鲜,高浓度可杀死多种阔叶杂草。 6、防落素,PCPA 4-CPA,促生灵,番茄灵,对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6H7O3C1 分子量:186.6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酯等有机溶剂。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诱导无籽果实;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等。常用于番茄保果。 7、增产灵,4-碘苯氧乙酸。相似的有4-溴苯氧乙酸,又称增产素 分子式:C8H7O3I 分子量:278 性质:针状或磷片状结晶,性质稳定。微溶于水或乙醇,遇碱生成盐。 用途:促进植物生长;防止落花落果,提早成熟和增加产量等。 & 甲萘威,西维因,N-甲基-1-萘基氨基甲酸酯 分子式:C12H11O2N 分子量:201.2 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灰色或粉红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甲醇、丙酮等有机溶剂。遇碱(P H大于10 )迅速分解失效。 用途:干扰生长素运输,使生长较弱的幼果得不到充足养分而脱落,用于苹果的疏果剂。同时它也是一种高效低毒沙虫剂。 9 、2,4,5-T,2, 4,5-三氯苯氧乙酸 分子式:C8H5O3C13 分子量:255.5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生产中的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 五) 生长抑制剂 这类生长调节剂也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 但与延缓剂不同的是其主要作用在顶端分 生组织区, 且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逆转。 ( 六) 脱叶剂、干燥剂和催熟剂及其它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总之,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 我们必须了解它们的性质和作用, 使用时才能根据 需要选择药剂, 合理施用, 从而取得理想的效果。(四川科技报/ 2 0 0 1年/ 1 1月/ 1 3日/ 第0 0 3版/) 的促进作用。扦插时间以4月中旬为宜,插穗经过长时间低浓度的浸泡在混合基质和珍珠岩中生根效果较为理想,在蛭石中效果较差。生根性状各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生根率和不定根数对于描述生根性状有最重要的意义。 2.内源激素与生根关系密切, IAA/ABA比值的变化能较好的反映生根规律,IBA有利于插穗内源IAA的积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在生根过程中呈现明显变化,变化时间与各生根时期相一致;SOD、POD、PPO、MDA和叶绿素含量在生根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变化,IBA等外源激素可减缓插穗的衰老进程。爬藤榕体内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抑制生根。(爬藤榕硬枝扦插生根机理研究,2009徐珊珊)据刘云强从生理学、解剖学2个方面对其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 糠椴嫩枝扦插以3~5龄母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中段为插条,经2000mg/kg IBA、发根农杆菌(Ag.)、500mg/kg IBA+Ag.或500mg /kg ABT_1+Ag.处理,生根率较高,均在80%以上;糠椴硬枝扦插以经倒插催根的3~5龄母树的一年生枝条的中段为插条,用500mg/kg IBA处理生根率最高,为66.4%。蒙椴嫩枝扦插以3~5龄母树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的上段为插条,用500mg/kgABT_1处理生根率最高,为70%。试验均以河沙为基质,上述生根率高的处理其生根苗的生根数较多,根长也较长。(2) 通过对糠椴嫩枝、硬枝扦插的比较可知:嫩枝扦插不论其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均优于硬枝扦插。因此,糠椴适宜嫩枝扦插。(3)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与生根关系的研究:2种椴树嫩枝扦插前不同部位插条IAA、ABA、GA_3含量不同,生根阶段不同处理各内源激素含量也不同(S tudies on the Cutting Propagation Technique and Rooting Mechanism of Tilia,2004. 刘云强)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生根 据潘健博士报道本文首次以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格药柃Eurya muricata Dunn、细齿叶柃Eurya nitida Korthals为材料,对其扦插生根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扦插技术的研究:3种柃木春季扦插试验中,格药柃以IBA1000mg/L处理、细齿叶柃以IBA2000mg/L处理、柃木以NAA1000mg /L处理的生根率最高。(三种柃木属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研究【英文题名】The Research of Rooting Mechanism in Three Species of Eurya Cutting【作者】潘健;) 另据徐珊珊报道研究首次以爬藤榕(Ficus sarmentosa var. impressa)1a生爬藤榕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