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班数学试题

培优班数学试题
培优班数学试题

培优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A.3.3 B.C.﹣2 D.0

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m3?m3=2m3B.5m2n﹣4mn2=mn

C.(m+1)(m﹣1)=m2﹣1 D.(m﹣n)2=m2﹣mn+n2

4.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斜边上的中线长是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5 B. C.D.1

5.点P(3,﹣4)关于y轴对称点P′的坐标是()

A.(﹣3,﹣4)B.(3,4)C.(﹣3,4)D.(﹣4,3)

6.下表是某同学周一至周五每天跳绳个数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跳绳个数160 160 180 200 170 则表示“跳绳个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180,160 B.170,160 C.170,180 D.160,200

7.一次函数y=(m﹣2)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 B.0<m<2 C.m<0 D.m>2

8.如图,点A、B、C是⊙O上的点,∠AOB=70°,则∠ACB的度数是()

A.30°B.35°C.45°D.70°

9.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C落在AD边的中点C′处,点B落在点B′处,其中AB=9,BC=6,则FC′的长为()

A.B.4 C.4.5 D.5

二.填空题()

10.因式分解:m2n﹣4mn+4n=.

11. 正八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为.

12.如图,点A(0,8),点B(4,0),连接AB,点M,N分别是OA,AB的中点,在射线MN上有一动点P.若△ABP是直角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是.

13.如图,直线y=x上有点A1,A2,A3,…A n+1,且OA1=1,A1A2=2,A2A3=4,A n A n+1=2n 分别过点A1,A2,A3,…A n+1作直线y=x的垂线,交y轴于点B1,B2,B3,…B n+1,依次连接A1B2,A2B3,A3B4,…A n B n+1,得到△A1B1B2,△A2B2B3,△A3B3B4,…,△A n B n B n+1,则△A n B n B n+1的面积为.(用含有正整数n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

14.(10分)先化简,再求值:(+x﹣1)÷,其中x=()﹣1+(﹣3)0.

15.(12分)在“母亲节”前期,某花店购进康乃馨和玫瑰两种鲜花,销售过程中发现康乃馨比玫瑰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玫瑰每枝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

(1)求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多少元?

(2)根据销售情况,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康乃馨进价为2元/枝,玫瑰进价为1.5元/枝,问至少购进玫瑰多少枝?

16.(14分)如图,直线y=3x与双曲线y=(k≠0,且x>0)交于点A,点A的横坐标是1.(1)求点A的坐标及双曲线的解析式;

(2)点B是双曲线上一点,且点B的纵坐标是1,连接OB,AB,求△AOB的面积.

17.(14分)如图,△ABC内接于⊙O,AC是直径,BC=BA,在∠ACB的内部作∠ACF=30°,且CF=CA,过点F作FH⊥AC于点H,连接BF.

(1)若CF交⊙O于点G,⊙O的半径是4,求的长;

(2)请判断直线BF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四、附加题

(20分)如图,∠MAN=60°,AP平分∠MAN,点B是射线AP上一定点,点C在直线AN上运动,连接BC,将∠ABC(0°<∠ABC<120°)的两边射线BC和BA分别绕点B顺时针旋转120°,旋转后角的两边分别与射线AM交于点D和点E.

(1)如图1,当点C在射线AN上时,

①请判断线段BC与BD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

②请探究线段AC,AD和BE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

(2)如图2,当点C在射线AN的反向延长线上时,BC交射线AM于点F,若AB=4,AC=,请直接写出线段AD和DF的长.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版

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 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 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 学生:燕子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 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 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资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资 料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姓名 一、填空 1.右边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2.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 (1)从左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号和()号的形状和小丽搭的是相同的; (2)从正面看,小明搭的积木中,形状相同的是()号和()号,或者是()号和()号。 3.一个用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下面是它的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要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少需要摆()块,最多能摆()块,共有()种摆法。 (第4题图) 4.小刚搭建了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都是如图的形状,请问:他一定是用 (? ?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X k B 1 . c o m 1.一堆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分别如图,那么至少有()块同样的正方体。 2.由10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B.从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C.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大 D.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面积一样大3.如下图: 从正面看是图(1)的立体图形有();从左面看是图(2)的立体图形有(); 从左面和上面看都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 4.用5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搭成下面三个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如下表。请选择填空。 ? ?? ?? ?? ?B.? ?? ?? ? C. 5.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 ? )个小方块。

八年级数学培优教程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 【知识精读】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有关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这就是说,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边相等与角相等之间的关系,由两边相等推出两角相等,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的依据之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以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定理及其推论的作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揭示了三角形中角与边的转化关系,它是证明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也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是本节的重点。 3. 等腰三角形中常用的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常常作为解决有关等腰三角形问题的辅助线,由于这条线可以把顶角和底边折半,所以常通过它来证明线段或角的倍分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虽然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添加辅助线时,有时作哪条线都可以,有时需要作顶角的平分线,有时则需要作高或中线,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 【分类解析】 例1. 如图,已知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CE =CD,DM⊥BC,垂足为M。求证:M是BE的中点。

(最新)六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讲义

1、圆柱的表面积 复习1: (1) (2)把一根长2 米,底面直径是6分米的圆柱形木料平均锯成4段后,增加了( )面,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分米,每段木料的表面积( )平方分米。 例题1如图,一个零件是由高是1米,底面直径分别是4厘米和8厘米,高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的2个圆柱体组成的,求该零件的表面积。 练习: 1、右图是一顶帽子。帽顶部分是圆柱形,用黑布做;帽沿部分是一个圆环,用白布做。如果帽顶的半径、高与帽沿的宽都是a (a=10厘米),那么哪种颜色的布用得多? 2、如图:求该零件的表面积。 做一个圆柱形纸盒,至少要多大面积的纸板? 底面积: 侧面积: 表面积: 30cm

h 例题2把一个圆柱形木料锯开(如下图:单位cm),求下图的表面积。 练习: 1、把一个底面半径6分米,高1米的圆柱切成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 2、一段长1米,半径是10厘米的圆木,若沿着它的直径剧成两半,表面积增加了() 3、把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 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 例题3、求下面图形的侧面积。(单位:cm)

一、填空题 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10cm,它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的一条边固定贴在一根木棒上,然后快速转动,得到一个()。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是12.56厘米,宽是3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厘米。 4、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m,高是3m,圆柱的表面积是()。 5、圆柱形烟囱的直径为8分米,每节长1.5米,做2节这样的烟囱至少要()分米2铁皮。 6、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7、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是一个边长15.7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8、圆柱形水池内壁和底面都抹上水泥,水泥底面半径是4m,深15米,抹水泥的面积是 ()m2. 9、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米,轮宽1.2米,工作时每分滚动15周。 这台压路机工作1分前进了()米,工作1分前轮压过的路面是()平方米。 二、应用题 1、右图是一个零件的直观图。下部是一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上部是圆柱体的一半。求这个零件的表面积。

培优数学教材介绍

中国教育报(唯一)推荐的教育项目 《智乐优培优数学》教材介绍 在我国数学培训领域,小学数学、奥数的培训需求非常大。但长期以来,能够把小学数学与奥数知识结合为一体的培训教材甚少,几乎为空白。保罗教育在总结多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聘请国内知名教学专家和一线特级教师,开发出版了针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培训的《智乐优培优数学》教材。该教材每册自成体系,每讲相对独立,适合各个年级同步培优。并根据学生现有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编排,由易到难,分层教学,螺旋上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主编介绍】 陶红亮国家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教研工作,多次参加国家教材与省级教材编写工作,策划、主编各类中小学教学辅导用书80多部。【编写理念】 《智乐优培优数学》是以小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小学数学教材和奥数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数学课外培训教材。该教材70%是数学培优知识、30%是奥数基础知识。以培养兴趣、拓宽思路、提高技能、开发智能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及解题方法。 【总体构思】 《智乐优培优数学》供小学2--6年级使用,每个年级分上、下两册。教材编排科学,由浅入深,渗透奥数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编写体例上以新课标教材的思考题水平为基点,结合奥数内容,分为“例题讲解”、“基础演练”和“探究升级”三部分,采用基础和训练相结合的双基教学,其体系每讲自成体系,每讲相对独立,整套教材前后贯通,科学实用,目标实施明确。 该教材结合奥数思想,让学生通过多方位的思维方式来喜欢数学、学习数学,给学生一个崭新的学习数学的氛围,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色】 ◆体系科学系统——编排独特、针对性强、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内容丰富实用——选材视角广、题型举一反三、令学习更轻松、有趣。 ◆教学目标明确——立足课本知识要求、巩固学习成果,拓展教学内容、强化解题技巧。 ◆教法新颖独特——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变抽象为具体、复杂为简单,有趣的活动、形象的讲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 ◆突出学习方法——讲解由浅入深、训练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使用人群及效果】人力资源- 企业的管家 适合小学2—6年级的学生。通过60--80课时的系统学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达到对知识点的巩固,提高学生应试技巧,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提高数学水平。

培智数学教案上下特教12-4班董乐琪

培智学校《上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是位置与顺序学习中的一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对象为一年级中度智力落后的学生,共8名,其中3名学生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三人中有两人课堂表现积极活跃,另一人的表达欲望不是很强;2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障碍,有表达的意愿,在帮助下能进行简单表述;1名唐氏综合征的学生,给予刺激后可以做出简单的表述;2名认知和表达都有困难,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仿说但遗忘较快。 三、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基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辨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四幅含有树的图画,太阳,苹果和小花的图案若干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揭示上下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在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树爷爷,他善良慈祥,待人友善。在森林里有很多的好朋友。今天啊,是树爷爷的生日,于是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有谁来了,好不好?有谁来为树爷爷过生日了啊?(指着多媒体课件上的小动物)噢有小鸟,还有小兔子。那么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观察力,看那位小朋友眼睛最亮。请小朋友观察下它们站在哪里?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那么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上下”。 2、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a.认读上下,认读并领读说出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积极的同学已经会说了小鸟在上面,小兔子在下面,帮助中间的同学指引他们说出答案,最后重复答案让全班跟读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让程度较差的同学能够说出这部分内容)。 b.认识上下,教师举例教室内的一个上下关系,比如灯在上面,桌子在下面。之后让同学们自己举例身边的事物。(适时的给予一定的指导,并让每个同学都有举例的机会,针对具体的例子来具体辅导)。 c.区别上下,出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有家里的客厅,卧室,冰箱里摆放的食物,还有森林里的小动物们等等(让同学能具体分辨出物体的位置上下关系)。 3、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 a.动手摆一摆上下,同桌两个人为一个小组,两人发一张树的图画,还有太阳、苹果和小花,让同学们自己完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看程度好的同学给他们鼓励,中度的同学告诉他们太阳在上面,小花在下面,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程度较差的同学要特别辅导,非常清楚的说出太阳在上面,指出太阳和图片的上面的位置让他们自己动手贴到对应的位置,如此完成整幅图画)。指导完毕后鼓励全班同学,让同学们自己给自己鼓掌表扬。 b.听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来,全体小朋友,拍拍手,向上看一看,向下望一望(检查学习上下的效果并锻炼孩子的运动和反应能力)。 4、总结

学而思初一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第一讲数系扩张--有理数(一)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m n(0,, n m n ≠互质)。 4、性质:①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 || (0) a a a a a ≥ ? =? -≤ ?②非负性2 (||0,0) a a ≥≥ ③非负数的性质:i)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ii)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 |||||| 0, a b ab ab a b ab +- 则 的值等于多少? 2.如果m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一定小于它的()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 ()()() 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b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 么|||| 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A.2a B.2a - C.0 D.2b 5、已知 2 (3)|2|0 a b -+-=,求b a的值是()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 ,,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 , 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b 的形式,求 20062007 a b +。

数学培优工作计划

数学培优工作计划 问题提出:近几年来,我校六年级毕业生重点初中升学率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严重的是重点中学的数学试题内容高于课本,90%是奥数题,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奥数,有的是到六年级焦灼升学才临时抱佛脚,导致没有好的成绩。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例外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用的发展。 为了全面提高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重点初中升学率。通过培优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深刻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严重性。 3、以班为单位,全班培优。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上好每周1次的分层教学课,每两周1次的培优课,分层教学和培优要有内容,有练习题,练习题要批改。 培优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对象和形式 对象:本班优等生。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分层教学。2、每两周利用课堂上一节奥数课。 四、具体措施 1、利用平时课堂分层教学

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例外层次学生的需要。 2、利用两周一次的培优课进行辅导 对于优等生,每两周上一节培优课,制定相应资料对他们进行辅导,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 3、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例外学生的需要的。 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4、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布置合适、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督促,老师定期和培优学生家长沟通,了解掌握学习动向。 五、时间安排。 1、2017年9月1日----2017年9月15日准备阶段,各年级教师分工合作,根据所教内容搜集确定培优内容,备好课件、打印好练习题。 2、2017年9月18----2017年1月4日教学阶段。 3、2017年1月12日测试阶段。全校培优测试,各年级根据所教内容集体测试,批改试卷。 4、2017年1月19日,小结阶段。根据一学期的授课情况和测试情况,重点总结学生的变化和培优的收益,小结提交科长处备案。 六、在培优中注意几点: 1、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

初一数学资料培优汇总(精华)

第一讲 数系扩张--有理数(一) 一、【典型例题解析】: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则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 .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 .6 6、 有3个有理数a,b,c,两两不等,那么 ,,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 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 为0,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 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 132******** +++++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 ||||||1a b c a b c ++=,求||abc abc

初中数学培优方案

2017年秋期七(6)班数学学科培优补差方案 一、培优补差意义: 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现有差异的教学,使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学生在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越爱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数学学业发展参差不齐,因此培优补差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数学培优补差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课外辅导为有效补充,对成绩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针对性指导,让他们成绩更优秀,专长得发展,对学习有困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业得以进步。重视培优补差不但能促使优生数学素养提升,差生学习兴趣、能力提高,还能促使教师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整体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后进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补差。 5、每单元进行简单测评,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培优对象: 孙元奇、凌巧、李英凯、曾晴、查宇航、刚亚鹏、 刘xx、xx、xx、xx、xx

四、补差对象: xx、xx、xx航、xx、xx、xx彤、xx、xxxx、xx、xx淼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初三数学培优辅导资料(4)(最新整理)

B A 初三数学辅导资料(4) 1.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G ,点F 是CD 上一点,且满足 =,连接AF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AD 、DE , 若CF=2,AF=3.给出下列结论:①△ADF ∽△AED ;②FG=2;③S △DEF=4.其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2、如图,扇形DOE 的半径为3 的菱形OABC 的顶点A , C ,B 分别在O D ,O E ,弧ED 上,若把扇形DOE 围成一个圆锥, 则此圆锥的高为( )A . B. C D . 1 23、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AC 交圆O 于E 点,BC 交圆O 于D 点,CD =BD ,∠C =70°,现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A =70°,②AC =AB . ③AE =BE , ④,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 ) 22CE AB BD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4.如图,⊙O 过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已知∠ABC =90o, BD 平分∠ABC ,则:①AD =CD ,BD =AB +CB , ③点O 是∠ADC 平分线上的点,④, 2222AB BC CD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A .4 个 B .3个 C .2个 D .1个5.如图,A 、B 为⊙O 上的两个定点,P 是⊙O 上的动点(P 不 与A 、B 重合),我们称∠APB 为⊙O 上关于A 、B 的滑动角. 若⊙O 半径为 1,,则∠APB 的取值范围为 32≤ ≤AB (第10题图) D (第10题)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数学培优转差工作计划1

数学培优转差工作计划 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吃紧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用培优转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例外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 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 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

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漠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精巧,新奇灵敏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三.在培优转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异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异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六年级数学培优转差工作计划-三联阅读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例外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较,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培智班数学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教学内容:10 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在1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0以内个数 2、掌握10 以内数的数序,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3、教学生认识教科书上所画动物和物品,培养和训练学生看图填数,看图说意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10 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能会写读,写数字10 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数字1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1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1 2、使学生了解1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4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挂图,问学生: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猫的头像学生回答: 教师:那现在黑板上有几只小猫的头像啊? 学生:一只 2、教师出示第二张图片:一只小燕子教师: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啊?学生:燕子 —?八、、J 教师:那老师手中有几只燕子啊?学生:一只 3、教师问学生:刚才老师给大家看的都是数量几个的啊? 引导学生回答:1 4、教师带学生观察教科书,看图学习P17 二、学习写数字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田字格,教学生书写:只占田字格四分之一。先出现空心字,空心字里面的箭头,表示起笔落笔,田字格的虚线字,让学生描线写,然后再用田字格独立书写 三、练习 学生自由在作业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及时进行呢纠正 四、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五、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学习数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的数出量是2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2 2、使学生了解2以内数的顺序,会用数个数的方法,比较2 以内的两种物品的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数量1 的物品,让学生回答:这是几个? 2、教师板书数字1,问学生这个数读几?1 3、在小黑板田字格上练习写数字1 二、新授 1、教师出示一个盘子,里面放上一个苹果,问学生:里面是什么啊?有几个?学生观回答 2、教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3、教师把两个苹果放在一起,问学生是几个? 学生回答 4、教师出示一五角星,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5、教师再添加上一个,问学生有几个?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数字2 6、教师带学生观看教科书,认识数字2 三、课堂练习 1、教师教学生学写数字2,要注意写2 时候拐弯时要注意 2、学生在作业本上练习,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写法

初一数学培优辅导课程

初中数学个性化辅导课程 第1页,共4页 初一(下)数学 【知识梳理】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单项式有三种:单独的字母(a,-w 等);单独的数字(125,73- ,3.25,-14562等); 数字与字母乘积的一般形式(-2s, a 32-,π x 5等)。 2、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数字部分,如abc π23-的系数是π23- (注意系数部分应包含 π,因为π是常数);单项式的次数是它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如:53256y x π次数是8。 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一个多项式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如 12312-+y y x 是三次三项式。 4、整式乘法 (1)n m n m a a a +=? (m,n 都是正整数)如523b b b -=?-。 拓展运用n m n m a a a ?=+ 如已知m a =2, n a =8,求n m a +。 解:n m n m a a a ?=+=2×8=16. (2)mn n m a a =)( (m,n 都是正整数) 如12436243622)()(2a a a a a =-=-?? 拓展应用m n n m mn a a a )()(==。 若2=n a ,则42)(222===n n a a 。 (3)n n n b a ab =)((n 是正整数) ;拓展运用n n n ab b a )(=。 (4)n m n m a a a -=÷(a 不为0,m,n 都为正整数,且m 大于n)。 拓展应用n m n m a a a ÷=- 如:若9=m a ,3=n a ,则339=÷=÷=-n m n m a a a 。 (5))0(10≠=a a ;0(1≠=-a a a p p ,是正整数)。如:81)2(1)2(33-=-=-- (6)平方差公式22))(( b a b a b a -=-+ 如: 22224)2()2)(2(n m n m n m n m -=--=--+- (7)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 逆用:222222 2(),2().a ab b a b a ab b a b ++=+-+=- (8)应用式:ab b a b a 2)(222-+=+ ab b a b a 2)(222+-=+ ab b a b a 4)()(22+-=+ ab b a b a 4)()(22-+=-

初三数学培优资料

初三数学第7次培优 姓名: 班级: 1. 菱形ABCD 中,F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G 为线段AB 上一点,连接GF 并延长交直线BC 于点H. (1)当∠CAE=30°时,且CE=3,求菱形的面积; (2)当∠BGF+∠BCF=180°,AE=BE 时 ①求∠BFG 的大小; ②求证:GF BF )12(+= 2.如图,在Rt △ABC 中,∠ABC=90o,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C ,BC 及AB 的延长线相较于点D ,E ,F ,且BF=BC ,⊙O 是△BEF 的外接圆,∠EBF 的平分线交EF 于点G ,交⊙O 于点H ,连接BD ,FH. (1)求证:△ABC ≌△EBF ; (2)试判断BD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B=1,求HG·HB 的值 3.已知:如图,在△ABC 中,10==BC AB ,以AB 为直径作⊙O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连接DE 和BD ,过点E 作AB EF ⊥,垂足为F ,交BD 于点P . (1)求证:DE AD =; (2)求证:BD BP BE ?=2; (3)若2=CE ,求CD 的长.

4.定义:用函数的最值来判定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种方法称为“最值判定法” 例如:当21≤≤-x 时,0≤+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可令y=x+a ,因为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 取最大值2时,对应的y 取最大值2+a ,由02≤+a ,得2-≤a 。 (1)①对于反比例函数x y 2-=,当1-y ,)0(0≤>≤<时a 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②当2≥x 时,32≤--b x 恒成立,求b 的最小值。 (2)若当11≤≤-x 时,不等式x ax x ≤-+-32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若当11≤≤-x 时,二次函数y=3)1(2--+-x a x 有最大值a ,求实数a 的值。 5.如图,抛物线y=ax 2+bx+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坐标(1,0),B 点坐标为(3,0),与y 轴交于点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及其对称轴; (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线段BC 于点E,点D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若a=1,且△ECD 与△ABC 相似,求点D 的坐标; (3)a=2时,直线y=2x+m 与直线BC 交于点P ,与抛物线交于点M 、N ,若以点P 为圆心、 MN 2 1为半径的圆恰与x 轴相切,求m 的值。

数学培优工作计划

数学培优工作计划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数学培优工作计划 问题提出:近几年来,我校六年级毕业生重点初中升学率很低,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重点中学的数学试题内容高于课本,90%是奥数题,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奥数,有的是到六年级着急升学才临时抱佛脚,导致没有好的成绩。另外新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用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高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重点初中升学率。通过培优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特制订数学培优补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加强对培优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2、通过培优,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3、以班为单位,全班培优。 4、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上好每周1次的分层教学课,每两周1次的培优课,分层教学和培优要有内容,有练习题,练习题要批改。培优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具体内容 培优内容:思维能力方面的训练。 三、培优对象和形式 对象:本班优等生。 形式:1、利用课堂时间分层教学。2、每两周利用课堂上一节奥数课。 四、具体措施 1、利用平时课堂分层教学

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利用两周一次的培优课进行辅导 对于优等生,每两周上一节培优课,制定相应资料对他们进行辅导,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聪明才智得到更好地发挥。 3、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 4、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督促,老师定期和培优学生家长沟通,了解掌握学习动向。 五、时间安排。 1、 2017年9月1日----2017年9月15日准备阶段,各年级教师分工合作,根据所教内容搜集确定培优内容,备好课件、打印好练习题。 2、 2017年9月18----2017年1月4日教学阶段。 3、 2017年1月12日测试阶段。全校培优测试,各年级根据所教内容集体测试,批改试卷。 4、2017年1月19日,小结阶段。根据一学期的授课情况和测试情况,重点总结学生的变化和培优的收益,小结提交科长处备案。 六、在培优中注意几点: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培智一班数学教学教案 第一课:比长短、比高矮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 教学目的: 1、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数学。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了解长短、高矮是比较的结果。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3、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感知长和短,知道有比较才有长短之分。教学难点:会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挂图、吸管、饮料瓶、杯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教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长和短也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到小红家去作客,我们一起找一找,比一比物体的长短和高矮,好吗,)揭示课题。 联系生活比一比。 二、通过观察、比较,初步感知长短、高矮。 (1)、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客厅里有些什么东西。 (2)、指导学生比较两根吸管,两件衣服的长短,比较饮料瓶、玻璃 杯的高矮。

(3)、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 (4)、交流反馈,说说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重点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比较两盆花草的高矮,通过学生间的相互汇报交流体会比较的方法,感受长短、高矮都是比较的结果。 (5)、以吸管为例,引导学生用谁与谁比长(高)或谁与谁比短(矮)表述两个物体比较的结果,其余3幅图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再指名回答。 三、通过开放性地找一找,比一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 (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讲座,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 (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桌子高,板凳矮;桌子比板凳矮;桌子比板凳高;板凳比桌子矮等等。 组织讨论,加深学生对长短、高矮是比较结果的认识。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 四、拓展 1、“想想做做”第一题。 (1)、“爸爸和孩子好像一样高,”这种说法你有意见吗, (2)、引导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正确意见。 (3)、适时进行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思想教育。 (4)、读题,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完成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