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形成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小学音乐课形成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小学音乐课形成性评价方法研究

中小学音乐课形成性评价方法研究

一、倡导新的评价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已不拘泥于传统的评价理念,而是倡导一种新的评价理念:评价重在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以达到激励学生、改善学生,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发现自我、成就自信、这就是过程性评价的特征,即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评价,更专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各种能力生成的评价。

我们认为,评价,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有研究资料表明:一般学生只需发挥其自身能力的20%~30%,即能保证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受到充分的激励,其能力可发挥至80%~90%。可见,激励对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

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就要求构建一整套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即: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

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

二、明确《音乐课程标准》评价内容

1.学业领域:包括 1) 感受与鉴赏领域 2)表现领域3 )创造领域 4)音乐与文化领域

2.情感体验:包括兴趣、积极性、情感陶冶、是非善恶价值观的取向等

3.参与质量:包括参与的态度和程度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它有着复杂的情感内涵,文化内涵,审美内涵,道德内涵,而恰恰是这样些内涵,更多需要的是细致入微的过程性评价,因此,对学业领域、情感体验及参与质量的多元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牢记音乐教学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师评应避免一位迎合学生口味,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度注意评价的正确导向,鼓励和激励学生进步,善于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

2.科学性原则:教师应注意自我完善,注意提高专业修养和综合修养,杜绝不科学的评价

3.整体性原则:包括发展的、多元的、过程性的评价,提倡全面的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可操作性原则:好的评价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将评价潜移默化的融入教学,师评、自评、他评等互相结合,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渗透教学,为教学服务。

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和生硬而有痕迹的评价,好的评价,评价无处不在,处处发挥的巧妙、自然、行云流水一般,潜移默化的、一点一滴的融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激励学生,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情绪,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这就是过程性评价的魅力所在。

四、了解音乐教学评价方式

1.师评:包括导向性激励性鼓励性

2.自评:包括主动性、思考性、内心评价

3.他评:包括多元性,激励性、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对作品、表演者评价

五、明了音乐教学评价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 诊断作用:课后自我小结、课上抽测、一系列过程性评价等等。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存在问题,问题的症结以及原因是什么,是否取得一定成绩,以及进步的原因。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及时调整,确保我们的教育过程扎实有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诊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说问卷、测试、谈话等等,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时效性。既可以诊断个别学生或者是个性问题,也可以诊断整体或者共性的问题。

3.激励作用:包括鼓励性评价期望性评价延迟性评价等

六、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

音乐教学评价目的在于评出学业、评出自信,评出学习热情,学习动力,学习兴趣,但最终评价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使学生全面发展。

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教学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我们在音乐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集中体现,好的评价策略可以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

1、从提问中产生评价:这是最普遍的评价策略,也是很有效果的策略,因为只要有问题就会有评价,就会产生师评,通过教师导向,引发学生思考、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

2、从探究中:探究产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包括他评、互评和师评,从多元的评价中,又产生出判断、注意、思考、情感、自信和教学密度等等。

?对比:对比产生师评、自评和内心评价,也体现了教师的导向性、情感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自信和成就感。

?从鼓励中产生评价:鼓励的师评,可以保护学生的

上进心、自尊心,使学生建立起自信,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审美产生评价:对比-师评/他评/自评-导向性/对比/情感启发/ 情感升华。

?测评评价:是对教师整个教学质量的评价,也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归纳评价:是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学生的自我诊断。

?不评价的评价:给学生留下自评、互评的空间,让学生自我思考,主动探究。

?避免:生硬的评价、负面的评价,别为了评价而评价,提倡不露痕迹的,创造性的、巧妙的设计评价环节。

八、新时期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网络虚拟评价

45分钟的课堂时间和空间都是是有限的,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同学,也不可能让每一个同学畅所欲言,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资源是有限的,他的时间和精力、经验、知识也都是有限的,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打破这一切界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无限的网络,更快捷,更有质量的达成学习目标,而在这个达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充分运用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交往能力、写作能力、评价能力、思考能力,极大的改善了现实课堂的局限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它

的特点体现在:

1、拓展了评价的时间和空间

2、增加了教学的密度,扩展了评价的内容——自主学习自主评价自主发展

3、提高了兴趣,效率,思考能力等

4、是真正面向全体的学习和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程度。

5、学生学会如何探讨、交流、合作、评价

6、虚拟、现实相结合,充分运用评价手段,快捷、实效的达成教学目标。

现实课堂与网络课堂的结合,是新时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评价方式的变革。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培养了思考能力、合作观念、探究精神、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成就感,分享学习的快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