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精)

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精)
数控加工实验指导书(精)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实验指导书

班级

学号

姓名

数控铣床加工

实训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零件程序编制加工实训

一. 实训目的

1.熟练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操作面板上各个按键的功用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G02、G03、与G01、G00指令的应用和编程方法;

3.掌握子程序调用、G90、G91、在程序编制中的应用。

4.掌握程序输入及修改方法。

5.熟练掌握程序输入的正确性及检验;

二. 实训设备

1.XKA714/F数控铣床1台

三. 实训内容

1.如图2—1所示成型面零件,已知毛坯尺寸为Φ100×80,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图形模拟加工。

图2—1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四. 实训步骤

1.开机

2.编写图2—1加工程序

3.程序输入

4.检验程序及各字符的正确性

5.模拟自动加工运行

6.观察机床的程序运行情况及刀具的运行轨迹。

7.回参考点

五.注意事项

1.编程注意事项

①编程时,注意Z方向的数值正负号。

②认真计算圆弧连接点和各基点的坐标值,确保走刀正确。

2.其他注意事项

①安全第一,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有步骤的进行。

②首次模拟可按控制面板上的“机床锁住”按钮,将机床锁住,看其图形模拟走刀轨迹是否正确,再关闭“机床锁住”进行刀具实际轨迹模拟。

六.实训思考题

1.使用G02/G03指令时,如何判断顺时针/逆时针方向?

2.说明模态和非模态之区别。

实训二外轮廓加工实训

一. 实训目的

1.掌握轮廓加工的工艺分析和方法。

2.掌握编程原点的选择原则。

3.熟悉数控铣床上工件的装夹、找正。

4.掌握试切对刀方法及自动加工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5.掌握程序校验的方法和步骤。

二. 实训设备、材料及工具

1.XKA714/F数控铣床1台(FANUC系统

2.游标卡尺0~125mm 50~75外径千分尺0~30深度尺

3. Φ10键槽铣刀Φ12/Φ16立铣刀

4.零件毛坯Φ100×60若干

三. 实训内容

加工零件如下图,毛坯外径Φ100×6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四. 实训步骤

1.分析工件图样,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刀具和装夹方法,确定切削用量参数。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4.输入程序、检查

程序的编写要做到,严谨、仔细、认真,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5.程序图形模拟校验

6.零件自动加工

对于初学者,应多采用单段执行循环,并将有关倍率开关修调到最低,便于边加工边分析,以避免某些错误。

7.根据零件图纸要求,选择量具对工件进行检测,并对零件进行质量分析。

五.注意事项

1.工件装夹的可靠性

2.刀具装夹的可靠性

3.机床在试运行前必须进行图形模拟加工,避免程序错误、刀具碰撞工件或夹具。

4.快速进刀和退刀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碰上工件和夹具。

5.加工零件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手放在“急停”按钮上,如遇到紧急情况,迅速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实训思考题

1.编程时如何处理尺寸公差?试举例说明

2.自动加工前,应进行哪些检查?

3.总结在数控铣床上加工零件的操作步骤。

实训三孔系加工实训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数控铣床孔系加工时的特点。

2.掌握孔系加工工艺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进给速度的计算方法。

二. 实验设备、材料及工具

1.XKA714/F数控铣床1台(FANUC系统

2.游标卡尺0~125mm 50~75外径千分尺0~30深度尺

3. Φ10键槽铣刀Φ12/Φ16立铣刀

4.零件毛坯Φ100×60若干

三. 实训内容

零件如下图,毛坯外径Φ100X6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四.实训步骤

1.分析工件图样,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刀具和装夹方法,确定切削用量参数。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1.机床在试运行前必须进行图形模拟加工,避免程序错误、刀具碰撞工件或夹具。

2.快速进刀和退刀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碰上工件和夹具。

3.加工零件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手放在“急停”按钮上,如遇到紧急情况,迅速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 实训思考题

1.钻孔循环指令格式?

2.如何合理安排加工工艺以保证其钻孔精度。

3.数控铣床孔系加工时的注意事项。

4.孔系加工时的刀具选择。

实训四内轮廓加工实训

一.实训目的

1.掌握轮廓加工的工艺分析和方法。

2.掌握编程原点的选择原则。

3.掌握程序校验的方法和步骤。

二. 实训设备、材料及工具

1.XKA714/F数控铣床1台(FANUC系统

2.游标卡尺0~125mm 50~75外径千分尺0~30深度尺

3. Φ10键槽铣刀Φ12/Φ16立铣刀

4.零件毛坯Φ100×60若干

三. 实训内容

加工零件如下图,毛坯外径Φ100×60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四.实训步骤

1.分析工件图样,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刀具和装夹方法,确定切削用量参数。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1.编程注意事项

①程序中的刀具起始位置要考虑到毛坯实际尺寸大小。

③在编写端面程序时,注意Z向吃刀量。

2.其他注意事项

①必须确认工件夹紧、程序正确后才能自动加工,严禁工件转动时测量、触摸工件。

②操作中出现工件跳动、打抖、异常声音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车处理。

③加工零件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手放在“急停”按钮上,如遇到紧急情况,迅速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实训思考题

1.分析内轮廓加工工艺的合理安排。

2.顺铣与逆铣的区别。

3.切入切出方式的选择。

4.型腔加工刀具补偿时的注意事项。

实训五综合练习

二.实训目的

1掌握刀具补偿的方法。

2掌握普通机床难加工的圆弧、曲面的编程。

3能够熟练操作数控铣床完成工件的加工全过程。

4.能够熟练的完成程序的输入、检索、修改、增删及面板操作。

二. 实训设备、材料及工具

1.XKA714/F数控铣床1台(FANUC系统

2.游标卡尺0~125mm 50~75外径千分尺0~30深度尺

3. Φ10键槽铣刀Φ12/Φ16立铣刀

4.零件毛坯Φ100×60若干

三. 实训内容

四.实训步骤

1.分析工件图样,选择定位基准和加工方法,确定走刀路线选择刀具和装夹方法,确定切削用量参数。

2.数控加工程序卡

根据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和所使用的数控铣床的编程指令说明,编写加工程序,填写程序卡,见下表:

五.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编程注意事项①程序中的刀具起始位置要考虑到毛坯实际尺寸大小。③在编写端面程序时,注意 Z 向吃刀量。 2.其他注意事项①必须确认工件夹紧、程序正确后才能自动加工,严禁工件转动时测量、触摸工件。②操作中出现工件跳动、打抖、异常声音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停车处理。③加工零件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将手放在“急停”按钮上,如遇到紧急情况,迅速按下“急停”按钮,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六.实训思考题实训思考题 1.刀具补偿的计算及应用。 2.子程序在数控铣床当中的应用及应用技巧。 3.复杂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 11

线切割加工实验一、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1、设计出电火花线切割工艺参数:脉冲电源参数,电极丝种类及工艺参数。 2、编制电火花线切割程序。 3、利用编制的程序进行电火花线切割实验,切割出所设计的模具轮廓曲线。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1、数控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 2、材料:不同厚度的各种钢板三、实验步骤 1、理论准备、熟悉电火花线切割原理,掌握程序编制技术。 2、试样准备1)准备好工件毛坯、压板、夹具等装夹工具。 2)对工件图样进行审核及分析。

3、实验设计 1)自行设计待加工模具的轮廓曲线:凸模、凹模、或者凸凹模,形状不可过于简单; 2)对所设计的模具轮廓曲线进行数控线切割程序编制; 3)设计选择脉冲电源参数、电极丝种类及走丝速度; 4)利用所编制的数控程序输入数控线切割机床,进行线切割实验; 5)切割不同厚度的钢板(至少两种厚度)。

4、程序编制 1)所要编制的加工程序单,不是工件的轮廓曲线,而是加工过程中电极丝中心相对工件的移动轨迹。 2)根据图样尺寸及加工条件,准确地求出各线

段的交点坐标值。 3)合理选择切割起始点及方向。 5、设备与仪器准备 1)启动机床,进入手动模式主画面。 2)检查系统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高频电源、工作液泵、贮丝筒等的运行情况。 3)装夹工件,根据工件厚度调整 z 轴至适当位置并锁紧。 4)进行贮丝筒绕丝、穿丝和电极丝位置校正等操作。 5)移动 X、Y 轴坐标,确立电极丝切割起始坐标位置。 6)开启工作液泵,调节喷嘴流量。 6、线切割试验 1)在编辑模式,手工编制加工程序,并存盘后装入内存。 2)在自动模式运行加工程序开始加工,调整加工参数。 3)加工结束,取下工件,将工作台移至各轴中间位置,关闭机床。四、注意事项 1、实验进程中,学生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则,若发现设备运转不正常,应及时停机, 12

请示指导老师检查解决。 2、设计模具轮廓曲线,并编制数控线切割程序,指导老师检查通过之后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若损坏器材,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汇报,由指导老师按有关规定酌情处理。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电源,清整机床设备、用具及周围环境。五、结果分析 1、脉冲电源参数对加工速度、加工精度的影响。 2、工件材料及厚度对加工效果的影响。 13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07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含MasterCAM)实验指导书 台州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前言 数控加工实用技术实验指导书共编入7个实验,即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数控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实验、电火花与线切割实验、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实验、Mastercam造型与加工实验以及数控在线加工综合实验等内容。 在指导书编写过程中,本着改革的精神,力求在内容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充分注意到每个实验的层次和内容,力求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数控基础知识,又能掌握比较系统的专业技术理论,既得到较全面的技能训练,又掌握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的实用性、高层次、高技术水平的人才。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各种数控机床的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目录 目录 (3) 实验设备介绍 (4) 实验注意事项 (7)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8) 实验一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二控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 (9) 实验三数控车床数操作与编程 (17) 实验四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编程与操作实验 (25) 实验五 Mastercam构建二、三维零件 (25) 实验六(1)Mastercam构建三维曲面零件 (49) 实验六(2)Mastercam造型与加工 (49) 实验七数控在线加工 (58) 主要参考文献 (65)

主要实验设备介绍 1.数控加工中心 VB-825A FEELER型数控立式加工中心一台,杭州友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C 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全封闭防护装置,造型美观。 配置FANUC数控系统。 快速可靠的换刀装置。 强力冷却排屑装置。 刚性攻丝,性能可靠。 高精、高速、高效,连续加工,操作方便。 2.数控立式铣床 XK-714A型数控立式铣床一台,南通纵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配备FANUC 0i-MB数控系统。 性能特点 中小规格(工作台800-2000)、高效能床身型数控铣床 加工范围广泛,可完成铣、镗、钻、绞、攻丝等加工 大件采用稠筋封闭式框架结构、刚性高、抗震性好 五大件由进口五面体加工中心加工,切削应力小,热变形少

钻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桩基施工规范《JGJ94-2008》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4、我单位施工的类似工程相关经验 二、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准备施工机械设备,清除杂物、淤泥,平整桩基范围内的场地并压实。 场地平整和施工便道:现有线路拆除,合理布置施工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满足施工需要亦不影响孔壁稳定。平整承台处场地。 检修调试机械设备:对钻孔机械、泥浆设备、桩体砼灌注设备等进行维修、调试。 技术交底: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及施工技术交底。 材料进场:各类钻孔桩施工的原材料按要求进场。 试验检验:完成原材料检验及试验等工作。 三、测量放线 1、建筑平面定位 根据桩位和二级控制网中控制点的位置关系,算出方位角及距离,以控制点为测站用全站仪在施工现场内测放出桩位,并用钢筋进行标记。 2、平面控制 采用控制点坐标测定,各点进行角度交会控制。 3、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必须引测在永久性或非永久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且距离不得大于100m,需满足施工现场范围内通视,通视水准点不得少于2个。 4、测量规程 1)控制点、水准点等测量标志,均应严格保护好,做好醒目标志并作好记录。 2)桩位位置放样、标高引测均通过自检(技术负责人)、现场监理复核、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3)保证测量原始记录的完整、技术资料符合要求。 4)控制误差小于±5mm,建筑物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四、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五、施工工艺 1、成孔作业 1)护筒制作: 为确保护筒刚度需采用8mm厚的钢板制作,护筒长2m左右,直径0.6m桩采用内径0.8m的护筒。 2)埋设护筒: 钻孔开始前先测放桩位后埋设护筒,以保证钻机沿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同时保护孔口和提高桩孔内的泥浆水头。护筒埋设高出地面200mm-400mm,埋设完毕后测量护筒标高以便控制成孔深度。护筒上边缘设置吊环,便于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吊装回收和循环利用。 护筒底部四周应铺埋粘性土防止泥浆渗漏,护筒埋设必须稳固。护筒埋设要求见下表: 3)泥浆制备及泥浆池设置 ①、泥浆制备 泥浆采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和外加剂(火碱)加水拌制,泥浆性能指标见下表: ②、泥浆池设置:桩施工在基坑设置泥浆池。施工完毕后清理。 2、成孔施工 1)打桩顺序: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报告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报告 学号姓名 第一章数控机床机床仿真部分 第一节数控铣床仿真部分 一、数控铣床的对刀过程和坐标系的确定过程 加工零件时的坐标原点的确定。是这样确定的:⑴先将所用的铣刀装到主轴上并使主轴旋转;⑵用手动的方式移动铣刀沿X方向靠近被测边,直到铣刀轻微接触工件表面,将铣刀沿Z轴方向移动退离工件;⑶按“区域转换”键使其回到主菜单,按“参数”对应的“软菜单”键,然后按其与“零点偏移”对应的“软菜单”键进入零点偏值窗口,把光标移动到X轴对应的待修改区域,按“测量”软键,进入选刀具窗口;⑷按“数字键”选择刀具号,按“确认”键,进入测量零点偏值窗口;⑸按“轴﹢”软键,将光标移到“半径”选择区,按“选择/转换”键,选择计算半径补偿的符号“+”、“-”,不考虑补偿值时选择“无”; ⑹将光标移到“零偏”输入区,输入试刀位置距工件原点的距离,按“计算”软键;⑺按“确认”软键,完成X轴对刀;⑻按“轴﹢”软键选择Y轴,重复步骤⑵至步骤⑺,完成Y轴的对刀;⑼按“轴﹢”软键选择Z轴,沿Z轴的方向靠近工件的上表面,直到铣刀轻微接触工件,重复步骤⑶至步骤⑺,完成Z轴对刀。此时工件坐标系建立完成,这时在加工操作菜单中按“MDI”在加工显示面板中输入G54X0Y0Z20S300M03后,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各坐标值为0,同时应注意对比检查在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中的各值是否一致。在对刀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在刀具接近工件的时候要慢点使刀具靠近工件直到有轻微的接触,方可停止进刀。 第二章实际操作部分 第一节数控车床的实际操作 一、实训目的与要求 (1)强化数控编程代码的理解。 (2)掌握数控系统常用指令的编程技巧。 (3)通过对零件的加工,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 (4)了解典型零件的数控撤车削加工工艺。 二、实训仪器与设备 (1)配HK-21车床数控系统的HK6132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案

课题1数控车床基本程序指令及应用 学时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掌握数控车床基本程序指令 3、掌握数控车床简单轴类零件程序的编制 二、重点难点 1、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范 2、数控车床基本指令的基本应用 3、数控车床简单轴类零件精加工程序的编制 三、授课内容 (一)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对数控车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操作面板、导轨面、卡爪、 尾座、刀架、刀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数控车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钮和按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 常现象。 3.程序输入后,应仔细核对代码、地址、数值、正负号、小数点及语法是否 正确。 4.正确测量和计算工件坐标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检查。 5.输入工件坐标系,并对坐标、坐标值、正负号、小数点进行认真核对。 6.未装工件前,空运行一次程序,看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刀具和夹具安装是 否合理,有无超程现象。 7.试切时快速倍率开关必须打到较低挡位。 8.试切进刀时,在刀具运行至工件30~50㎜处,必须在进给保持下,验证Z 轴和X轴坐标剩余值与加工程序是否一致。 9.试切和加工中,刃磨刀具和更换刀具后,要重新测量刀具位置并修改刀补 值和刀补号。 10.程序修改后,要对修改部分仔细核对。 11.必须在确认工件夹紧后才能启动机床,严禁工件转动时测量、触摸工件。 12.操作中出现工件跳动、打抖、异常声音、夹具松动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车 处理。 13紧急停车后,应重新进行机床“回零”操作,才能再次运行程序。 (二)数控车床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加工是由程序控制完成的,所以坐标系的确定与使用非常重要。根据ISO841标准,数控机床坐标系用右手笛卡儿坐标系作为标准确定。数控车床平行于主轴方向即纵向为Z轴,垂直于主轴方向即横向为X轴,刀具远离工件方向为正向。如图1-1所示 数控车床有三个坐标系即机械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机械坐标系的原点是生产厂家在制造机床时的固定坐标系原点,也称机械零点。它是在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目的和要求 1、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安全操作规程。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种按钮的使用功能。 3、认识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并熟练掌握通过试切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的方法。 4、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步骤和编程方法。 二、实训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讲,听从老师的安排。 3、不得擅自修改、删除系统内的程序和参数。 4、数控车床属贵重设备,必须有指导老师在场方可操作。 5、工作完毕后必须清擦机床,打扫环境卫生,清点工卡量具。 6、注意节约材料。 三、实训设备 CY-K6136 6台 CY-K6150 2台 CY-K360 2台 四、考试或考查方式 实训课程成绩评定按五级记分制评分,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为了便于考核,可先按百分制记分,然后折算。总分在90分及以上者记为优,80~89分记为良,70~79分记为中,60~69分记为及格,60分以下记为不及格。评分标准如下: 实际操作50分,包括动手能力10分、完成实训任务10分、考核件30分;基本知识30分,包括操作理论知识15分、实训成果与报告15分;安全生产10分;文明生产10分。 实训期间,学生每迟到一次扣除1分、每早退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请假一次扣除1分;学生每旷课一次扣除5分;学生不交实训报告者不记分,补交后补记成绩;学生无故不参加实训者不记分,按校规校纪处理。

五、实训内容 (一)安全教育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3、了解安全文明生产知识和机床操作规程、数控车床操作工高级职业技能的国家标准和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与现场演示指导相结合。 【教学内容】 1、以FANUC系统数控车床为例进行介绍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主要分为三个区域:CRT显示屏、MDI操作面板和机床控制面板。 2、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⑴机床上电与断电操作 ⑵机械回零操作 ⑶激活主轴操作 ⑷手动操作 ⑸MDI操作 ⑹编辑操作 ⑺自动运行操作 3、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4、数控车床工高级职业技能国家鉴定标准 5、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保养知识 (二)数控车床对刀操作及刀具补偿值的设定(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3、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灌注桩的施工程序--------------------------------------------------------------- 2 3、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 2 4、桩孔开挖--------------------------------------------------------------------------- 3 5、钢筋笼的制作--------------------------------------------------------------------- 4 6、桩混凝土的浇筑------------------------------------------------------------------ 5 7.安全措施--------------------------------------------------------------------------- 6

1、工程概况 根据本工程设计,地基采用人工挖土灌注桩,共136根,桩长>15米,以第⑦层黄土粉状土为持力层,回填5.5米砂卵石后进行扩底,扩底高度>1400mm,然后灌注素砼,最后吊放钢筋笼,浇筑砼。 2、挖孔桩的施工程序 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砌孔口护圈→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重复第二节挖土、清土和校核桩孔等工作,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 根据现场勘测和地质报告,本工程灌注桩不设混凝土护壁,但鉴于人工挖孔所面临的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3、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 3.1基坑大面积开挖由小型挖掘机作业,人工清理基坑底,坑底平整无浮土,无杂物,以便于放线定位。 3.2基坑开挖平整完毕后,在基坑四周轴线位置–4.0m处打水平高

数控加工实习心得体会

数控加工实习心得体会 过近一周来我对数控加工实训的学习,使我对数控铣加工及编程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段时间里让我受益非浅。在车间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在本次实训过程中我顺利加工了一个工件出来,虽然工件的尺寸精度不太理想,但我还会继续努力的。在这次实训的同时,刚好我隔壁机床是数控班的同学也在实训,通过交流,得知他们实训的加工程序全是用自己手动编程的,而我们用的全部都是通过编程软件自动编程的。这次数控加工实训,让我深深的了解:数控自动编程比手动编程大大的降低了编程的时间和难度,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劳动强度。 此次实训的主要实训目的和要求; 、对各种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并熟悉机床操作面板。 、对所操作的数控系统能熟练掌握,并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加工操作及调试。 、能正确处理加工和操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实训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在实训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苦学巧干的学习态度,要严肃认真地完成实训任务,增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本实训也是针对数控机床操作工技能鉴定等级考试而

进行的全面综合训练,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数控机床操作技能等级考试,是强化实践加工能力的重要措施。 一、“5S”管理的含义 “5S”管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思想,源自日本的一种家庭作业方式,后被应用到企业内部管理运作,是企业实施现场管理的有效方法。其内容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1S——整理:就是区分必需和非必需品,现场不放置非必需品。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存在一定的消极思想,总认为我们不应该把时间花在清理上,所以开始时整理似乎有点像是一种形式,后来,我们慢慢的在整理的工作效果中受益匪浅,自己的工作效率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发在找东西的时间大大减少了。 2S——整顿:是将整理后需要的东西,安排成有序的状态。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还要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可采用色彩、标记或挂牌方式加以区别。 3S——清扫: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机器及工作环境的干净。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二是员工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干净,仪表要整洁,还要做到精神上的干净,要讲文明、讲礼貌。清洁是整理、整顿、清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报告完整版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 控 加 工 操 作 实 训 报 告 班级: 13数控大专 学号: 姓名:胡泷 指导教师:赵兴科 实习单位:经贸学院数控车间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报告 学号:姓名:胡泷 一、引言(小四宋体加粗)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电、液、光、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日本、美国、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数控技术所获取经济效益大致为:操作人员减少50%,成本降低60%,机床利用率达60%--80%,机床台数减少50%,生产面积减少40%。世界制造业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所替代。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数控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数控化率:设备拥有量中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而日本高达30%,美国超过了40%。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而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我国数年内将增加40-50万台数控机床,相应需要60-80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二、实习的基本情况 1、实习的意义 为了提高对机械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机械制造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了解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对先进的数控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实习,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更好的吸收并灵活的应用到工作中。 2、实训的内容 1、数控车床:我们的第一个工种就是数控车床的操作。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我深深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桩基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工程概况:钻孔灌注桩施工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回旋钻机配牙轮钻头或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作业。 钻孔桩主要施工工序包括场地平整、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砼的灌注及护筒拆除等工作。其施工工艺见附图 (1) 埋设护筒 根据设计图纸和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场地测量放样,建立现场测量控制网,做好标记并健全记录以备复核。清除场地附近的杂物,并整平场地。若地层为黄土状亚粘土时,对场地进行夯实处理,护筒底端的埋置深度为 1.5m。在新换土和筑岛上,护筒底部垫一定厚度的粘土并夯实。若处于河床,地层为砂砾、卵石层时,护筒底端的埋置深度为 2.5m,并将护筒周围1 m 范围内的砾石挖除,夯填粘性土,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护筒采用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直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的顶端高出地下水位1.0? 2.0m,并高出地面0.3m。 (2) 泥浆制备泥浆池布置在桩位附近,一个区段内共用。选择质量合格的粘土用水浸泡, 用泥浆搅拌机搅拌成合格泥浆存入泥浆池内。泥浆指标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3) 钻孔钻机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施工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中心偏差小于2cm开钻后,可 直接投入粘土,用冲击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用中冲程通过杂填土及粘土层,当钻至岩面时,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冲击钻锥进行冲击钻进,以防发生斜孔、坍孔事故,施工中要注意均匀地松放钢丝绳的长度,防止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 ,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意外荷载而遭受损害;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进尺速度,严重时使钢丝绳纠缠发生事故。破碎部分的钻渣和泥浆一起被挤到孔壁,大部分靠淘渣筒清除孔外。在冲击一定时间后,应将冲击锥提起,接上淘渣筒,下入孔底掏取钻渣,倒入钻孔外的循环沟中,沟顶放置细孔筛,使泥浆经过

数控技术综合实训要求及

数控技术综合实训要求 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控技术(机电方向)专科综合实训要求 具体实训报告写法要求参照黑体字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 数控技术专业《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实践课程。该课程具有综合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控加工工艺、编程、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进行工艺分析的能力 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 2、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并能够应用 CAD/CAM 自动编程软件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 3、工件加工与精度检验能力 掌握一种典型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按零件图纸的技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和精度检验。 4、综合能力 能够针对生产实际,综合应用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参与生产实践,并能够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生产中的加工操作。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 《综合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以、、《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技术》等课程为理论基础;以《金工实习》、《CAD/CAM 自动编程实训》、《数控加工操作实训》为实训基础。以数控加工生产实践为核心。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 2 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 实验指导书 (第二版) 适用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实验中心 2011年8月 实验二:插补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设计 实验要求:必修 一 、实验目的 1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查阅资料,掌握逐点比较法插补原理。 2通过插补原理实验,能够自主用逐点比较法完成手工计算直线和圆弧的插补轨迹。 3了解其他数控插补算法。 二、实验内容 1.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 2.其他插补算法(直线插补 、圆弧插补)验证(选做)。 三、数控机床插补原理 机床数控系统依据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产生基本廓形曲线,如直线、圆弧等。其它需要加工的复杂曲线由基本轮廓逼近,这种拟合方式称为“插补”(Interpolation )。“插补”实质是数控系统根据零件轮廓线型的有限信息(如直线的起点、终点,圆弧的起点、终点和圆心等),在轮廓的已知点之间确定一些中间点,完成所谓的“数据密化”工作。 数控系统常用的插补计算方法有: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时间分割法,样条插补法等。逐点比较法,即每一步都要和给定轨迹上的坐标值进行比较,视该点在给定轨迹的上方或下方,或在给定轨迹的里面或外面,从而决定下一步的进给方向,使之趋近给定轨迹。如此,走一步,比较一次,决定下一步走向,以便逼近给定的轨迹。下面以逐点比较法为例,阐述插补的原理。 直线插补计算原理: 偏差计算公式:以第一象限为例,取直线起点为坐标原点,如图2-1所示,m 为动点,有下面关系: X m X e Ym Ye = 取 m F Ym Xe Xm Ye =-作为偏差判别式, 若 Fm=0,表明 m 点在OA 直线上; 若 Fm>0,表明m 点在线上方的m ′处; 若 Fm<0,表明m 点在直线下方的m ″处。 从坐标原点出发,当Fm ≧0时,沿+X 方向走一步,当Fm<0,沿+Y 方向走一步,当两方向所走的步数与终点坐标(Xe,Y e )相等时,停止插补。

灌注桩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N-PL-TJ007 工程名称:中节能平罗20MWp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项目作业项目名称:光伏科技大棚外墙保温施工 编制单位:安徽中启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平罗项目部 批准:审核:编制:时间:时间:时间: 出版日期2015年11月26日版次第一版

目录 1作业任务............................................................................................ - 1 - 2编制依据 ........................................................................................... - 2 - 3作业准备和条件 ............................................................................... - 2 - 4作业方法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 - 4 - 5作业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 - 4 -6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安全施工标准................... - 6 -

1作业任务 1.1 作业项目概况及范围 中节能平罗20MWp 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电站项目(下面简称中节能平罗光伏电站)是由中节能(石嘴山)光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座高压光伏并网电站。本期建设规模为20MWp,并有293座光伏农业四季大棚。 本次为场区内光伏农业四季大棚外墙保温施工,农业大棚数量为293个标准棚,光伏支架基础桩共计6036个,桩径300mm,桩深2100mm。如下图: 1.2 情况说明 1.2.1本基础为微孔灌注桩,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为40mm。 1.2.2材料: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管为HPB300级钢。预埋地脚螺栓允许偏差±5mm;防腐采用镀锌防腐。 1.2.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0KN,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60KN,要求单桩桩身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50KN。 1.2.4钢材材质采用Q235B,表面热镀锌处理。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研究报告

数控加工综合实训研究报告

————————————————————————————————作者:————————————————————————————————日期:

实训报告 专业: 数控技术 姓名: 滕海岩 学号: 1122001402926 指导教师: 尤非老师 实习时间:十月十五号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通化分校综合实训成绩鉴定表 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 民族汉 照片 专业班级学号 家庭 住址 邮编电话 身份证号码实习 时间 自年月日 至年月日 实习单位名称负责 人 电话 实习项目负责 人 电话 实习单 位地址 邮编 实习 工作 主要 内容学生签名: 年月日 实习 单位 鉴定 意见 (盖章) 年月日 系部 综合 评定 意见(盖章) 年月日

一.课程实践环节的基本情况 1、实训目的: 通过学习数控车床实操,使我对数控中级的掌握从当初的朦胧不懂到如今的熟悉并会操作机床,加工零件。生产实习是我们数控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这次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鉴、一次实践,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深感收获巨大。 2.实训工种 数控车床 3.使用的设备 CK6128数控机床,外形图片(如图1-1): 图1-1

(1)CK6128数控机床概况 ①、型号:CK6128数控机床 ②、应用范围: 能够自动完成各种材料(特别是有色金属和不锈钢)的中小型精密复杂零件车削加工,即可以车内外圆、端面、切槽、任意锥面、曲面、公英制圆柱、圆锥螺纹等。本款机床广泛适用于电器、仪表、家电、水暖洁具、煤气管件、紧固件、汽车配件等行业高精度小型零部件的大批量加工制造。 ③、可编程控制器(PLC): 可编程控制器的作用是对数控机床进行辅助控制,即把计算机送来的辅助控制指令,经可编程控制器处理和辅助接口电路转换成强电信号,用来控制数控机床的顺序动作、定时计数,主轴电机的启动、停止,主轴转速调整,冷却泵启停以及转位换刀等动作。可编程控制器本身可以接受实时控制信息,与数控装置共同完成对数控机床的控制。 ④、进给伺服驱动系统: 进给伺服驱动系统由伺服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伺服电动机组成。进给伺服系统的性能,是决定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伺服驱动的作用,是把来自数控装置的位置控制移动指令转变成机床工作部件的运动,使工作台按规定轨迹移动或精确定位,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工件。因为进给伺服驱动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本体之间的联系环节,所以它必须把数控装置送来的微弱指令信号,放大成能驱动伺服电动机的大功率信号。本系统采用的伺服电动机有交流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是脉冲式驱动方式。 如果把数控装置比做人的大脑,那么进给伺服驱动系统就是人的四肢。⑤、性能特点: CK6128数控车床,使用广州、华兴、发那科数控系统,实现汉字提示全屏幕编辑,主轴采用高精度滚动轴承支承,主轴动采用变频调速器,实现无级调速功能及恒线速切削功能,床身采用超音频淬火工艺,步进(或伺服)电机驱动X 轴和Z轴滚珠丝杠,实现进给运动,机床功率大,刚性好,精密储备量大,寿命长,自动化程度高。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报告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控加工技术实训报告 班级:机械1111 学号: 姓名:倪浩然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殷振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15天的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就结束了。在老师个耐心讲解和鼓励下,我从总体上达到了实习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总实习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这次实训中,我从中懂得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的重要性。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实训的第一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实验楼。第一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对数控机床进行熟悉。一共有四台机床:华中数控机床、北一数控铣床、沈一数控车床、沈一加工中心。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书的介绍我们初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类型、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加工特点和应用;数控系统的的基本操作;还有就是对数控机床的外观和结构建立感性认识。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上主要按钮的功能,还向我们演示了加工程序的输入、编辑、初步认识数控车床加工程序。同时还现场动手演示了“回零”、“点动”、“步进”等操作……下面我就数控机床的数控机床的组成、特点及分类进行详细的说明: 1、数控机床的组成:现代数控机床都是CNC机床,一般由数控系统和机床本体组成,主要有如下几部分组成。

1)CNC装置:计算机数控装置(即CNC装置)是CNC系统的核心,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各I/O接口及外围逻辑电路等构成。 2)数控面板:数控面板是数控系统的控制面板,主要有显示器和键盘组成。通过键盘和显示器实现系统管理和对数控程序及有关数据进行输入和编辑修改。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型自动控制装置,用于完成数控机床的各种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例如:主轴的启停、刀具的更换、冷却液的开关等辅助动作。 4)机床操作面板:一般数控机床均布置一个机床操作面板,用于在手动方式下对机床进行一些必要的操作,以及在自动方式下对机床的运行进行必要的干预。上面布置各种所需的按钮和开关。 5)伺服系统:伺服系统分为进给伺服系统和主轴伺服系统。进给伺服系统主要有进给伺服系统单元和伺服惊电机组成,用于完成刀架和工作台的各项运动;主轴伺服系统用于数控机床的主轴驱动,一般由恒转调速和恒功率调速。为满足某些加工要求,还要求主轴和进给驱动能同步控制。 6)机床本体:机床本体的设计与制造,首先应满足数控加工的需求,具有刚度大、精度高、能适应自动运行等特点,由于一般均采用无级调速技术,使得机床进给运动和主传动的变速机构被大大简化甚至取消,未满足高精度的传动要求,还采用滚珠丝杆、滚动导轨等高精度传动件。未提高生产率和满足自动加工的要求,还采用自动刀架及能自动更换工件的自动夹具等。 2、数控机床的特点:由于数控机床是计算机自动控制同精密机床两者之间的相互结合,使得它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柔性等特点。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控加工技术实验指导书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实验室 2005年4月

实验一数控原理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该实验为演示性实验。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数控机床的组成、工作原理、直线及圆弧插补原理、步进电机和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原理。 二、实验仪器设备: NCD-3型数控原理演示系统;EM-400交流伺服控制系统;J1FCNCⅠ-B型数控车床;XK5032数控铣床。 三、演示内容: 1、基本门电路(与、或、与非)、触发器(D、JK)计数器、寄存器等逻辑单元的功能演示。 2、硬件电路的运算演示,并用可调步长放大器将脉冲当量放大,使模型机描绘出一定步长的插补轨迹,观察插补拟合过程。 3、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正反转控制及频率特性实验的演示。 4、开放式数控系统的构成,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的工作原理以及运动控制程序演示。 5、数控机床回零原理演示。 6、了解专用数控系统的构成,直线导轨的结构,同步齿形带传动的特点。 四、思考题: 1、要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需要哪些硬件电路及设备? 2、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与输入脉冲频率有什么关系? 3、交流伺服电机在数控机床中能否采用开环控制模式?

实验二数控车床模拟编程器编程 一、实验目的: 1、使学生对数控车床编程特点、编程方法和加工方式有所了解; 2、根据给定的零件图纸,编出零件加工程序,并进行程序的输入、检查等,最后模拟加工过程。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NIM-9001增强型数控车床编程模拟器 三、实验步骤: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按指定零件编制程序; 3、输入程序,模拟加工。 四、编程模拟器的使用说明: 1、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 NIM-9001编程模拟面板见图一; 控制键盘主要有功能选择键、编辑键与手动键三大部分组成。各功能下:(1)功能选择键 EDIT:编辑状态选择键 EXT:通讯状态进入键 ZERO:回机床零点功能键。控制拖板沿X、Z两向分别运动至机床零点。 AUTO:自动加工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控制加工程序的执行。 GRAPH:图形模拟控制功能键。进入此状态,以图形方式仿真加工程序的执行。 F:刀偏量、齿补量设置功能键。进入此状态,系统可设置8把刀的刀偏量,并可任意修改。同时也可设置与修改丝杆间隙补偿量(0~2.55mm)。 M:M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M功能指令及解释。 G:G功能检索键。屏幕显示全部G功能指令及解释。 (2)编辑键 ~9 0数字 .小数点 —负号 EOB 程序段输入 E 数据输入(编辑时为清除当前程序段) ←→↑↓移动光标 CE 清除当前输入数据 DEL 程序段删除 INS 程序段插入 GOTO 程序段检索 EXIT 退出 (3)手动键 TOOL 手动换刀 FWD 主轴正转 REV 主轴反转

桩基工程作业指导书

施工作业指导书

灌注桩桩基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等级为甲级、一、二a类环境 二、作业准备: 1、技术准备:a、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场地平整,机械设备配备齐全等。 2、人员配备:班长1人,钻机司机1人,机电工1人,杂工2人 3、机械设备及施工器具配备:桩机一台,吊车一台、电焊机一台、发电机一台、泥浆泵两台、吊车一辆、砼运输车3辆。钢筋截断机一台,钢筋调直机一台。全站仪一台、钢卷尺一把,测量绳一把、检孔器一个、水准仪一套、泥浆比重仪一台、吊线50米 4、材料:钢筋、混凝土、扎丝 5、试验:钢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混凝土抗拉强度、抗压强度试验 三、技术要求: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特殊地质处理—护筒制作准备-埋设护筒-钻机准备-钻机就位、校正-泥浆制作-钻孔-清孔-检测孔型-钢筋笼制作-安放钢

筋笼-导管试拼、准备-吊装、安放导管-搭设平台、安装料斗-检查沉渣厚度-二次清孔-浇筑混凝土-桩检测-截桩头-进行下道工序 五、施工要求: 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各墩位的座标,采用全站仪、水平仪对各个桩位进行定位放线,桩位标志应准确牢固。各桩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方可埋设护筒。 (1)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确定钻机工作正常后驶入工作区域内,将钻头中心直接对准桩位中心点,保证就位准确,允许误差为:以线路中心线为准,纵向:±100mm;横向+50mm、0mm。桅杆的垂直度<3‰,再将钻头中心点精确对准桩位中心点。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经常校核钻杆的垂直度。 (2)定位后,将适合本桩位地层的各种钻头有序地排列在主机回转半径上(约占1/3—1/2圆周),以利于快速更换钻头。同时排碴区(约占1/3—2/5圆周)要考虑运碴设备驶入场地,并进行排碴对位试验,以有效配合,减少干扰,提高钻进效率,加快施工速度。 2、成孔施工 (1)、在成孔施工时随时掌握地层对旋挖钻机的影响情况,严格按照该地层条件下的钻进参数指导施工。在钻进过程中不能进尺太快以保证有充足的护壁时间。整个成孔过程中分班连续作业,专人负责做好记录并观察孔内土层情况,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注意土层变化,每进尺2m或在土层变化处应对钻碴定时做取样分析,核对地质资料 施工中根据钻头提土情况判断土层结构情况、如果发现地质情况与原钻探资料不相符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解决处理,并及时调整钻进参数。 (2)、旋挖钻机操作人员可通过主界面的三个虚拟仪表的显示动力头压力,加压压力、主卷压力,实时监测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成孔钻进时,以钻斗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每回次进尺用仪表的显示方式确定当前钻头的运动位置即钻孔深度。当钻斗被挤压充满钻渣后,将其提出地表,操作回转操作手柄使钻机转到卸土位置完成卸土工作,再通过操作显示器上的自动回位对正装置,钻机自动回到钻孔作业位置。在重复钻进提土作业前先检查调整钻具的垂直度,以保证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教学大纲

数控技术实习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核心实践课程(环节)。该课程是以数控机床为实训平台,以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艺文件编制、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工件加工与检测为核心内容。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数控加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掌握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相应工种中级工的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工艺能力 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 2、编程能力 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为数控加工做准备。 3、操作能力 掌握一种典型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独立地进行机床的基本操作,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应工种的中级工操作水平。通过实训,能按零件图纸的技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和质量控制。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数控加工操作实训》是数控技术专业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以《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技术》课程为理论基础;以《金工实习》为实训基础。以数控机床为实训平台,以数控加工的操作技能为核心,以达到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操作技能水平为目标。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3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理解:对与本实训环节相关的基本概念,达到理解程度。

数控机床实训总结

数控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是数字程序控制车铣床的简称,它集通用性好的万能型车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车床和加工效率高的专用型车床的特点于一身,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也是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机床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实习意义和目的: 通过实习,使学生在学完数控技术等相关理论课程的同时,熟练操作数控机床,熟练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及常见的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进一步掌握数控程序的编程的方法,以便能够系统、完整的掌握数控技术,更快更好的适应机械专业的发展和需要。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1、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要求及加工工艺的设计。 2、通过斯沃数控仿真软件,熟练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刀具定义、编程坐标系的设定和对刀,能熟练编制车削和铣削的加工程序。 3、通过对数控车床的操作,提高一般轴类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掌握数控车床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4、通过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的操作,提高一般铣削类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能力,掌握加工中心的操作过程及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 5、通过对数控车、铣试验台的实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数控原理知识,包括控制器原理,伺服驱动原理、反馈原理等;学会数控系统的维护及常见的故障排除。 线切割机床的操作,绘图、加工路线、试切等都要非常小心仔细的弄清楚,特别是加工的大小,一不小心就会切刀两边的导电柱。 三、实习设备、器件及工具: 斯沃数控仿真软件、数控车床,数控铣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游标卡尺等量具,装夹工具,直径35的铝棒,155x110铝锭。 四、实习内容 1、数控车削实习 加工工艺分析: 1)技术要求。 通过调用程序进行循环加工,坯料:Φ35×200 材料:铝棒。每次背吃刀深度为2mm。 2)加工工艺的确定。 ①装夹定位的确定:三爪卡盘夹紧定位,工件前端,面距卡爪端面距离90mm。 ②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第一个程序: 工艺路线:车右端面→粗车循环车外圆→精车循环车外圆 第二个程序: 工艺路线:车右端面→粗车循环车外圆→精车循环车外圆→用割刀车退刀槽→用螺纹刀切削循环车外螺纹 ③加工刀具的确定: 第一个程序: 外圆端面车刀。(1和2程序外圆刀具主角35,刀具材质为高速钢)。 第二个程序:外圆刀、割刀、螺纹刀。 ④切削用量:主轴转速600r/min,进给速度250mm/min。 2、数控机床电器实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