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作业

信息安全作业
信息安全作业

the Encryption process is:E(m)=(am+b)mod26

the Decryption process is:c(m)=a^-1(c-b)mod26=7^-1(c-22)

mod26=15(c-22)mod26

So the corresponding alphabetical alphabetical code for affine code decryption is:

Ciphertext:FALSZ ZTYSY JZYJK YWJRZ TYJZT YYNAR YJKYS WARZT YEGYYJ Express:first the sentence and then the evidence said the queen 2.the Encryption process is:

a,b are constants,p is plaintext,C is ciphertext. So a=11 ,b= 6

the Decryption process is:c(m)

=a^-1(c-b)mod26=11^-1(c-6)mod26

Express:I f you bow at all bow low.

3.

close all;

string='WB WI KJB MK RMIT BMIQ BJ RASHMWK RMVP YJERYRKB MKD WBI IWOKWXWVMKVR MKD IJYR YNIB URYMWK NKRASHMWKRD BJ OWER M VJYSHRBR RASHMKMBWJK JKR CJNHD PMER BJ LR FNMHWXWRD MKD WKISWURD BJ INVP MK RABRKB BPMB PR VJNHD URMVP BPR IBMBR JX RKHWOPBRKRD YWKD VMSMLHR JX URVJOKWGWKO IJNKDHRII IJNKD MKD IPMSRHRII IPMSR W DJ KJB DRRY YTIRHX BPR XWKMH MNBPJUWBT LNB YT RASRUWRKVR CWBP QMBM PMI HRXB KJ DJNLB BPMB BPR XJHHJCWKO WI BPR SUJSRU MSSHWVMBWJK MKD WKBRUSURBMBWJK W JXXRU YT BPRJUWRI WK BPR PJSR BPMB BPR RIIRKVR JX JQWKMCMK QMUMBR CWHH URYMWK WKBMVB'

xxpinlv=string(find(isletter(string)==1));

a=tabulate(xxpinlv');

已知的个数,并且利用数目多少来反应频率进行排序。

A: 5 B:45 C: 5 D:17 E: 3 F: 1 G: 1 H:19 I:24

J:32 K:41 L: 4 M:42 N:11 O: 6 P:22 Q: 4 R:59

S:15 T: 5 U:14 V:13 W:37 X:11 Y:12 Z: 0

公认的英语字母频率由高到低是:

E T A O N R I S H D L

F C M U

G Y P W B V K J X Q Z

明文如下:

it is not an easy task to explain each movement and its significance and some must remain unexplained to give a co6mplete explanation one would have to be qualified and inspired to such an extent that he could reach the state of enlightened mind capable of recognizing soundless sound and shapeless shape i do not deem myself the final authority but my experience with kata has left no doubt that the following is the proper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 offer my theories in the hope that the essence of okinawan karate will remain intact

分析讨论课堂所提到的几种运行模式的原理和优缺点,举例说明其应用场合。

课堂上总共讲了五种加密的模式。他们分别为:

1.电码本模式(Electronic Codebook Book (ECB));

2.密码分组链接模式

(Cipher Block Chaining (CBC)); 3.密码反馈模式(Cipher FeedBack (CFB));4.输出反馈模式(Output FeedBack (OFB));5.计算器模式(Counter (CTR))。

二下面依次介绍他们的原理和优缺点,及他们的应用场合。

1电码本模式(Electronic Codebook Book (ECB))

原理:

将整个明文分成若干段相同的小段,然后对每一小段进行加密。(如果最后一段的长度不够分组的长度,就需要在明文最后一段补上零,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分组,一遍加密模块对每个分组加密)。除此之外,每个明文分组还使用相同的密钥K进行加密,来得到加密后的密文。

优点: 1.简单; 2.有利于并行计算; 3.误差不会被扩散;

缺点: 1.不能隐藏明文的模式; 2.可能对明文进行主动攻击;3.不适用于场长消息(当消息内部含有相同的或者固定化的明文段时,容易造成泄密,致使黑客很容易就得到破解)

应用场合:此模式适于加密小消息。

2.密码分组链接模式(Cipher Block Chaining (CBC))

原理:

这种模式是先将明文切分成若干小段,然后每一小段与初始块或者上一段的密文段进行异或运算后,再与密钥进行加密。

优点:不容易主动攻击,安全性好于ECB,适合传输长度长的报文,是SSL、IPSec的标准。

缺点: 1.不利于并行计算; 2.误差传递; 3.需要初始化向量IV(用于与开始明文段进行异或加密运算,)

应用场合:

适用于长消息的加密与解密

3.密码反馈模式(Cipher FeedBack (CFB))

原理:

在CFB模式中,前一个密文分组会被送回到密码算法的输入端。所谓反馈,这里指的就是返

回输入端的意思

优点:

1. 隐藏了明文模式

2. 分组密码转化为流模式

3. 可以及时加密传送小于分组的数据

缺点:

不利于并行计算2. 误差传送:一个明文单元损坏影响多个单元3. 唯一的IV

应用场合:

4.输出反馈模式(Output FeedBack (OFB));

原理:

在OFB模式中,密码算法的输出会反馈到密码算法的输入中,OFB模式并不是通过密码算法对明文直接加密,而是通过将明文分组和密码算法的输出进行XOR来产生密文分组,在这一点上OFB模式和CFB模式非常相似

优点:

1.隐藏了明文模式

2. 分组密码转化为流模式

3. 可以及时加密传送小于分组的数据

4.无错误传播:一个单元的错误还不会影响到其他的单元。

缺点:

1.不利于并行计算

2. 对明文的主动攻击是可能的

3.需要一个初始化向量

5.计算器模式(Counter (CTR))。

原理:

CTR模式是一种通过将逐次累加的计数器进行加密来生成密钥流的流密码,在CTR模式中,每个分组对应一个逐次累加的计数器,并通过对计数器进行加密来生成密钥流。最终的密文分组是通过将计数器加密得到的比特序列与明文分组进行XOR而得到的。

优点:不泄露明文;仅需实现加密函数;无需填充;可并行计算。

缺点:需要瞬时值IV,难以保证IV的唯一性。

应用场合:

ATM网络安全机制和IPSec应用机制场合

Forgive

None of your business

1.天才抢手:利用弹钢琴不同手势来代替答案中的选项,由于那种考试只有选择题所以这种方法可行。利用的是密码学中的信息替换技术。

在天才抢手中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世界各地的时区不同造成的考试时间不同来作弊的目的。

通过将答案背住,记忆在脑中的方式将答案隐写与自己的脑中,然后通过通讯软件来传递答案的目的。

2.利用来唱歌的方法作弊:利用固定的歌词来代替选择题中的ABCD选项,然后将正确的的答案组成一首歌来唱出来,然后达到传播答案的作用。虽然可以超过视距距离,但是也会引起监考者的注意。这种方式对于监考者来说是透明的,即监考者并不知道这是在传答案。

2.逃学威龙中的周星驰利用无线通讯装备来传输答案,但在电磁屏蔽的环境下没什么用。

3.其他电影中将答案写在自己的后背和头皮上,利用头发和衣服遮蔽答案,从而达到隐写信息的目的。

以上的各种方式都是利用一种将需要传递的消息影藏在自己知道,并且通讯的双方能够识别的载体中。

并且都具有隐蔽性,一定安全性,和鲁棒性。

依据下列短语构建尽可能高级的复杂密码,阐述构造的过程,并说明你所构造的复杂密码所满足的条件。

First Rule: Gentlemen do not read each others’ mail.

注意,构造的密码不要与其他人重合。

①简单的密码构成:

第一步:将句子中的标点符号替换成相应的单词。

分号:semicolon

所有格:apostrophe

句号:fulltop

然后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并且在每个单词后面加上数字1来标注这个单词的首字母应该是大写,用数字2来标志这个单词对应是一个标点符号,并且标点符号的首字母大写以便于区分,和分辨句子结构。

依据上述规则所得的密钥:

f1r1S2g1dnreoA2mF2

图片表示:(以免格式乱)

满足的条件:包括大小写字母,包括数字。

问题:经常上课的时候听到计算能力,这个计算能力具体是根据什么来算的?

比如在昨天的密钥管理的这节课中提到:当密钥用小写字母,大写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时候,计算量高达:2.2*10的14次幂的时候就不能够用穷举法来破解了?

1.软件安全工程产生的原因:

用户安全防护意识淡薄,重用技术和外包协作,重用技术导致可能使用了有安全漏洞但未发现的函数,程序段,和程序包。外包导致将精力放在软件开发上,即需求功能的实现,就忽视了软件的安全性,健壮性。

2.软件安全工程定义:

采取工程的方法使得软件在敌对攻击的情况下仍能够继续正常工作。即采用系统化、规范化、和数量化的方法来指导构建安全的软件。软件安全工程不仅要求软件开发人员要熟悉软件的安全问题,而且还要关注硬件的安全问题。

基于安全进行设计,对软件的结构和硬件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一个软件和硬件结合的角度去进行软件的安全开发设计。

全面了解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软件开发各阶段所包含的风险及解决方法,做到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都仔细考量安全问题,及认识和理解普通的风险。

3.软件工程定义:

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4.软件安全工程目标:

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占用性。保证软件的健壮性,质量,零缺陷(更多是进行缺陷可控设计),可信赖。

5.软件安全工程特点:软件安全工程的可信性、完整性、可用性。又注重文化层面,企业组织,风险控制,缺陷管理和安全性能的检测。

6.软件安全工程与普通的软件工程有什么异同?:

(一)(1)软件工程是将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及上述方法的研究。为了克服软件危机,人们从其他产业的工程化生产得到启示,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2)软件安全工程在其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其安全范围。

(二)相同点:应用于软件开发,都具备一套完善的软件项目管理方法;

(三)不同点:软件安全工程更多的是考虑安全范围,达到一定的安全级别及指标;而软件工程包括整个系统的开发和维护。

7.举例说明软件安全工程中所要处理和面对的安全威胁的类型和特点:

(1)病毒

病毒是一种把自己的拷贝附着于机器中的另一程序上的一段代码,通过这种方式病毒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并随着它所附着的程序在机器之间传播

(2)代码炸弹

代码炸弹是一种具有杀伤力的代码,其原理是一旦到达设定的日期或时间点,或在机器中

发生了某种操作,代码炸弹就被触发并开始产生破坏性操作.

(3)木马

木马程序一旦被安装在机器上,便可按编制者的意图行事,特洛伊木马能够摧毁数据,有时伪装成系统上已有的程序,有时创建新的用户名和口令。

(二)常见威胁举例,1.哄骗,就是模仿其他人或实体,比如伪装成https://www.360docs.net/doc/3914735644.html,;2.篡改,即修改数据或代码,例如修改硬盘、DVD或网络数据包中的DLL;3.抵赖,即声称没有

执行过某个动作;4.信息泄露,即把信息披露给那些无权知道的人,比如允许某人阅读windows源代码,公布某个网站的用户清单;5.拒绝服务,即拒绝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使得Windows或Web网站崩溃,发送数据包并耗尽CPU时间,将数据包路由到某黑洞中;6.权限提升,即获得非授权访问权,例如允许远程因特网用户执行命令,让受限用户获得管理员权限。

*消减威胁举例,1.针对假冒威胁,采取认证方式,例如Cookie认证,KerBeros认证,PKI 等;2.针对篡改威胁,采取哈希函数、消息认证码、数字签名、防篡改协议的措施消减;3.针对抵赖威胁,采取强认证、安全审计、数字签名、时间戳等措施消减;4.针对信息泄露威胁,采用加密、保护秘密、访问控制、不保存秘密、隐私保护协议等措施消减;5.针对拒绝服务威胁,采取认证、访问控制、过滤、流量控制、授权等措施消减;6.针对特权提升威胁,采取建立访问控制列表、最小权限运行等措施消减。

(三)①密码技术使用的败笔,特点:选用了不当的密码技术、错误的处理私密信息。②对用户及其许可权限进行跟踪的薄弱或缺少,特点:会话管理薄弱或缺少、身份鉴别薄弱或缺少、授权薄弱或缺少。③有缺陷的输入验证,特点:没有在安全的上下文环境中执行验证。

④薄弱的结构性安全,特点:过大是攻击面、在过高的权限级别上运行进程、没有纵深防御、失效时的处理不安全。

完全备份:将数据库的全部信息进行备份,包括数据库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还需要备份文件的存储位置以及数据库中的全部对象和相关信息。

差量备份:备份从最近的完全备份后对数据所做的修改,备份完全备份后变化了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以及数据库中其他被修改的内容。

增量备份:备份上一次备份后所有发生变化的文件。在增量备份过程中,只备份有标记的选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它清除备份后标记的文件。

与数据备份相对应的就是数据恢复,数据恢复可以看成是数据备份操作的逆过程。数据备份是数据恢复的前提,数据恢复是数据备份的目的。

完全备份例子:使用电脑硬盘保存重要且最近常用的数据资料,使用云盘保存重要但最近不常用的资料,并且电脑硬盘中的数据资料在云盘也有备份。以免出现硬盘损坏的情况。

即使用云盘保存所有的数据资料,但是下载速度贼慢,简直受不了。。。但是容量大呀!!!。可以多创几个不同云盘公司的不同账号,保证安全性。

增量备份:

每次手机中增加新的联系人,新的图片,联网后就会提醒你备份新产生的这部分数据。这应该就是增量备份。

网络扫描:

可以设置扫描的IP地址范围。

我设置扫描的范围是 192.30.1到192.30.255.共30*254个有效地址。

经过一段时间的扫描,有之下结果:

网络扫描:

扫描范围设置:192.168.1.1—254

共254个有效地址。

经过一段时间扫描:

使用ping,tracert,telent,ssh,工具。

Tacert:”

信息安全概论大作业-密钥管理技术

密钥管理技术 一、摘要 密钥管理是处理密钥自产生到最终销毁的整个过程的的所有问题,包括系统的初始化,密钥的产生、存储、备份/装入、分配、保护、更新、控制、丢失、吊销和销毁等。其中分配和存储是最大的难题。密钥管理不仅影响系统的安全性,而且涉及到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当然密钥管理也涉及到物理上、人事上、规程上和制度上的一些问题。 密钥管理包括: 1、产生与所要求安全级别相称的合适密钥; 2、根据访问控制的要求,对于每个密钥决定哪个实体应该接受密钥的拷贝; 3、用可靠办法使这些密钥对开放系统中的实体是可用的,即安全地将这些密钥分配给用户; 4、某些密钥管理功能将在网络应用实现环境之外执行,包括用可靠手段对密钥进行物理的分配。 二、正文 (一)密钥种类 1、在一个密码系统中,按照加密的内容不同,密钥可以分为一般数据加密密钥(会话密钥)和密钥加密密钥。密钥加密密钥还可分为次主密钥和主密钥。 (1)、会话密钥, 两个通信终端用户在一次会话或交换数据时所用的密钥。一般由系统通过密钥交换协议动态产生。它使用的时间很短,从而限制了密码分析者攻击时所能得到的同一密钥加密的密文量。丢失时对系统保密性影响不大。 (2)、密钥加密密钥(Key Encrypting Key,KEK), 用于传送会话密钥时采用的密钥。 (3)、主密钥(Mater Key)主密钥是对密钥加密密钥进行加密的密钥,存于主机的处理器中。 2、密钥种类区别 (1)、会话密钥 会话密钥(Session Key),指两个通信终端用户一次通话或交换数据时使用的密钥。它位于密码系统中整个密钥层次的最低层,仅对临时的通话或交换数据使用。 会话密钥若用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保护则称为数据加密密钥,若用作保护文件则称为文件密钥,若供通信双方专用就称为专用密钥。 会话密钥大多是临时的、动态的,只有在需要时才通过协议取得,用完后就丢掉了,从而可降低密钥的分配存储量。 基于运算速度的考虑,会话密钥普遍是用对称密码算法来进行的 (2)、密钥加密密钥 密钥加密密钥(Key Encryption Key)用于对会话密钥或下层密钥进行保护,也称次主密钥(Submaster Key)、二级密钥(Secondary Key)。 在通信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分配有一个这类密钥,每个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密钥加密密钥是不同的。但是,任两个节点间的密钥加密密钥却是相同的,共享的,这是整个系统预先分配和内置的。在这种系统中,密钥加密密钥就是系统预先给任两个节点间设置的共享密钥,该应用建立在对称密码体制的基础之上。 在建有公钥密码体制的系统中,所有用户都拥有公、私钥对。如果用户间要进行数据传输,协商一个会话密钥是必要的,会话密钥的传递可以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来进行,接收方用自己的私钥解密,从而安全获得会话密钥,再利用它进行数据加密并发送给接收方。在这种系统中,密钥加密密钥就是建有公钥密码基础的用户的公钥。

浅析基层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及对策.doc

浅析基层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及对策 杨建 随着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的逐步实施,税收综合征管软件、增值税管理信息系统、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主要业务系统已实现省级集中运行,将来会有更多的信息系统在省级以上集中运行。应用系统的省级集中运行对基层国税机关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全省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生命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国税机关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是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基层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 (一)互联网接入风险 目前,有的基层单位因工作需要开通了互联网,但因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原因没有严格执行内外网物理隔离规定,有的采取一台计算机安装双网卡或者来回切换网线的方式,既上内网,又上外网;有的使用笔记本接入互联网,但又存在笔记本有时接入内部网使用的情况;有的在内网计算机上私自安装ADSL设备,通过宽带拨号接入互联网。这些不安全不规范的互联网接入方式极易将互联网上的病毒、木马等引入到系统内部网,进而在内网上传播和扩散,对系统内部网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 (二)局域网安全风险 局域网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缺乏有效的局域网接入管理和技术监控手段,外来人员能够随意将设备接入局域网运行,对笔记本、移动硬盘、U盘等流动性较强的设备没有有

效的监控等。二是计算机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管理不规范,缺乏对IP地址的统一规划,IP 地址档案不全,计算机设备名称无任何意义,发生安全事件后无法定位到具体设备及相关责任人。三是基层计算机操作人员因经常接收企业报送资料而存在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危险。 (三)广域网安全风险 广域网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广域网核心接入设备没有硬件冗余备份,一旦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将造成全网瘫痪。二是广域网主备线路均由一家线路运营商提供,如果运营商发生光缆线路中断等故障,将造成整个广域网主备线路的全部中断。 (四)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信息系统服务器老化严重,个别公文、协查等服务器设备因购置时间较早,已经达到设备使用奉命,经常出现故障,对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二是有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未取消系统默认共享服务,未删除DNS、WINS、IIS服务,未按规定设置复杂的登录口令,未启用密码策略、注册表安全设置等,给病毒入侵和不法分子攻击造成了一定的可乘之机。三是有的信息系统长期没有数据备份,或者只有本机备份而无异机备份,一旦发生硬件设备故障,必将造成系统数据的全部丢失,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对策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随着总局首期、二期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任务的完成,市级以上国税机关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基层单位所发生的每一个病毒感染事件、安全攻击事件等,在市局、省局以及总局都有记录。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站、公文、会议、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宣传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做好网络与信息安

信息安全技术试题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教程习题及答案 信息安全试题(1/共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是___。 A. 保密性 B.完整性 C. 可用性、可控性、可靠性 D. A,B,C都是 2.假设使用一种加密算法,它的加密方法很简单:将每一个字母加5,即a加密成f。这种算法的密钥就是5,那么它属于___。 A. 对称加密技术 B. 分组密码技术 C. 公钥加密技术 D. 单向函数密码技术 3.密码学的目的是___。 A. 研究数据加密 B. 研究数据解密 C. 研究数据保密 D. 研究信息安全 4.A方有一对密钥(K A公开,K 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 B公开,K 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M’= K B 公开(K 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__。 A. K B公开(K A秘密(M’)) B. K A公开(K A公开(M’)) C. K A公开(K B秘密(M’)) D. K B秘密(K A秘密(M’)) 5.数字签名要预先使用单向Hash函数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 A. 多一道加密工序使密文更难破译 B. 提高密文的计算速度 C. 缩小签名密文的长度,加快数字签名和验证签名的运算速度 D. 保证密文能正确还原成明文 6.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以下关于身份鉴别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 身份鉴别是授权控制的基础 B. 身份鉴别一般不用提供双向的认证 C. 目前一般采用基于对称密钥加密或公开密钥加密的方法 D. 数字签名机制是实现身份鉴别的重要机制 7.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和内部网络隔离___。 A. 是防止Internet火灾的硬件设施 B. 是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C. 是保护线路不受破坏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D. 是起抗电磁干扰作用的硬件设施 8.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___。 A. 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 B. 目录服务 C. 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 D. 访问控制服务 9.设哈希函数H有128个可能的输出(即输出长度为128位),如果H的k个随机输入中至少有两个产生相同输出的概率大于,则k约等于__。 A.2128 B.264 C.232 D.2256

信息安全大作业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 A. 网络中设备设置环境的安全 B. 网络使用者的安全 C. 网络中信息的安全 D. 网络中财产的安全 2. 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是指网络安全特性中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3.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是指网络安全特征中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4. 信息安全的3个最基本原则是保密性、()和可用性,即C.I.A三元组。 A. 保密性 B. 完整性 C. 可用性 D. 不可否认性 二、简答题 简述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三阶段。 答:1.通信安全阶段;2.信息安全阶段;3.信息保障阶段。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网络监听是指()。 A. 远程观察一个用户的电脑 B. 监视网络的状态、传输的数据流 C. 监视PC系统运行情况 D. 监视一个网站的发展方向。 2. 拒绝服务(DOS)攻击()。 A. 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海量数据包来消耗可用系统、带宽资源等方法的攻击 B. 全称是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C. 拒绝来自一个服务器所发送回应(echo)请求的指令 D. 入侵控制一个服务器后远程关机 3. 通过非直接技术进行攻击称为()攻击方法。 A. 会话劫持 B. 社会工程学 C. 特权提升 D. 应用层攻击 4. Sniffer Pro 是一种()软件。 A. 木马 B. 扫描 C. 监听 D. 杀毒 5. X-Scan 是一种()软件。 A. 木马 B. 扫描 C. 监听 D. 杀毒 二、简答题 列举5个著名黑客。 答:Richard Stallman, Ken Thompson,John Draper, Kevin Mitnick, 李俊,林正隆,袁仁广等。 三、论述题 论述木马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木马系统由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和具体链接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是建立木马连接所必需的硬件实体,其中,控制端是对服务器端进行远程控制的一方;服务端是被控制端远程控制的一方;而Internet 是控制端对服务端进行远程控制,数据传输的网络载体。 软件部分实现远程控制所必需的软件程序。控制端程序是指控制端用以远程控制服务端的程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作业完整版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作 业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在技术领域中,网络安全包括(),用来保证计算机能在良好的环境里持续工作。 (单 选 A实体安全 B运行安全 C信息安全 D经济安全 2. (单 选 A本地容灾 B异地数据冷备份 C异地数据热备份 D异地应用级容灾 3.数据库的()是指不允许未经授权的用户存取数据。 (单选 A完整性 B独立性 C保密性 D可用性 4. 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 (单选 A通信管理部门 B新闻和出版管理部门 C广播电视行政部门 D文化主管部门 5.安全体系应该建立相互支撑的多种安全机制,建立具有()的完备体系。 (多选 A协议层次 B纵向结构层次 C横向结构层次 D单一安全机制 6.防止网络监听常见的安全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种()。 (多选 A从逻辑或物理上对网络分段 B以交换式集线器代替共享式集线器

C使用加密技术 D划分VLAN 7.保护缓冲区免受缓存溢出的攻击和影响的方法有()。 (多选 A编写正确的代码 B非执行的缓冲区技术 C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D数组边界检查 8.RSA1977年提出的,RSA的取名就是来 自于这三位发明者的姓的第一个字母。 (判断 正确错误 9. (判断 正确错误 10. (判 断 正确错误 11. 坏时重建和恢复数据库。 (判断 正确错误 12. (填 空 13. 术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安全策略,动态适应传送中的分组流量。 (填空 14.Backup 备份数据的格式是磁带格式,不能被数据处理系统直接访问。 (填空 15.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化成果主要覆盖了哪些领域或方面? (简答

电科大19年6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答案

17年12月考试《信息安全概论》期末大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49 道试题,共98 分) 1.信息具有的重要性质中,不包括() A.普遍性; B.无限性; C.相对性; D.保密性 正确答案:D 2.在建立堡垒主机时() A.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少的网络服务 B.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多的网络服务 C.对必须设置的服务给予尽可能高的权限 D.不论发生任何入侵情况,内部网始终信任堡垒主机 正确答案:A 3.摄像设备可分为网络数字摄像机和(),可用作前端视频图像信号的采集 A.家用摄像机 B.专业摄像机 C.高清摄像机 D.模拟摄像机 正确答案:D 4.就信息安全来说,完整性是( ) A.保护组织的声誉 B.保护系统资源免遭意外损害 C.保护系统信息或过程免遭有意或意外的未经授权的修改 D.两个或多个信息系统的成功安全组合 正确答案:C 5.消息认证码是与()相关的单向Hash函数,也称为消息鉴别码或消息校验和。 A.加密; B.密钥; C.解密;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B 6.数字签名机制取决于两个过程___。

A.加密过程和验证过程; B.Hash散列过程和签名过程; C.签名过程和验证过程; D.加密过程和Hash散列过程 正确答案:C 7.下面算法中,不属于Hash算法的是( ) 。 A.MD-4算法; B.MD-5算法 C.DSA算法; D.SHA算法。 正确答案:C 8.下面属于仿射密码的是() A.ek(x) = x + k (mod 26),dk(x) = y –k (mod 26) (x,y∈Z26); B.∏= 0 1 2 3 4 ……23 24 25 0’1’2’3’4’……23’24’25’ C.P = C = Z26,且K = {(a,b)∈Z26XZ26|gcd(a,26)=1},对k=(a,b) ∈K,定义e(x)=ax+b (mod 26)且dk(y) = a-1(y-b)(mod 26) D.对于a,b,……,z这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不改变明文字符,但要通过重排而改变他们的位置,实现加密。 正确答案:C 9.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 ) A.计算机、通信和情报; B.通信、控制和情报; C.计算机、通信和控制; D.计算机、控制和管理。 正确答案:C 10.微软的ProxyServer是使一台WINDOWS服务器成为代理服务器的软件。它的安装要求中不包括() A.服务器一般要使用双网卡的主机 B.客户端需要配置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参数 C.当客户使用一个新网络客户端软件时,需要在代理服务器上为之单独配置提供服务 D.代理服务器的内网网卡IP和客户端使用保留IP地址 正确答案:C 11.下面属于数字签名功能的是()。 A.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题集

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673题) 一、判断题 1.防火墙的功能是防止网外未经授权以网的访问。()对 2.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弥补企业安全防御系统中的安全缺陷和漏洞。()错 3.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体系定义了完整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权限管 理标准。()错 4.更新操作系统厂商发布的核心安全补丁之前应当在正式系统中进行测试,并制订详 细的回退方案。()错 5.发起大规模的DDOS攻击通常要控制大量的中间网络或系统。()对 6.应采取措施对信息外网办公计算机的互联网访问情况进行记录,记录要可追溯,并 保存六个月以上。()对 7.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 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部攻击、外部攻击的实时防护。()对 8.IPS在IDS的基础上增加了防御功能,且部署方式也相同。()错 9.根据公安部信息系统实现等级保护的要求,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 对 10.防火墙不能防止部网络用户的攻击,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和文件、数据驱动型的 攻击。()对 11.安全的口令,长度不得小于8位字符串,要字母和数字或特殊字符的混合,用户名

和口令禁止相同。()对 12.涉及二级与三级系统间共用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 按二级要求进行防护。()错 13.隔离装置部属在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除具备网络强隔离、地址绑定、 访问控制等功能外,还能够对SQL语句进行必要的解析与过滤,抵御SQL注入攻击。()对 14.安全域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安全需求、相互信任的区域或网络实体的集合,一个安 全域可以被划分为安全子域。()对 15.公钥密码算法有效解决了对称密码算法的密钥分发问题,因此比对称密码算法更优 秀。()错 16.安全加密技术分为两大类: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对 称加密算法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同一个密钥: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在加密、解密过程中使用两个不同的密钥。()对 17.ORACLE默认情况下,口令的传输方式是加密。()错 18.在ORACLE数据库安装补丁时,不需要关闭所有与数据库有关的服务。()错 19.在信息安全中,主体、客体及控制策略为访问控制三要素。()对 20.防火墙可以解决来自部网络的攻击。()错 21.防火墙作为实现网络边界隔离的设备,其部署应以安全域划分及系统边界整合为前 提,综合考虑边界风险的程度来设定。()对 22.在等级保护监管中,第二级信息系统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管理规和 技术标准进行保护,国家信息安全监管部门对该级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错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王凯 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它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人们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因此,在当前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下,探讨信息安全问题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并从五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技术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在这个时代,信息已经成为一种资源而被社会各个领域所开发利用,而且,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普及,跨国计算机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就为信息犯罪提供了便利。近几年,社会上的信息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所以,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对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寻找加强信息安全的措施。 一、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互联网有着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因此信息的安全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下面笔者就网络环境中的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 (一)系统存在漏洞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也不例外,在设计完成之后,都会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漏洞与缺陷。比如有时候,程序员在编制程序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就会留下漏洞。而且这些漏洞存在之后,就很难被发现,这些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所掌握,他

们就会以这个薄弱环节为切入口,攻击计算机系统,致使计算机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二)局域网遭受攻击 局域网遭受攻击主要是来自于网络的蓄意攻击,比如一些网络黑客对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完整性等方面进行恶意攻击;伪装成合法用户窃取、删改网络信息;破坏机密信息;在网络中间点对信息进行窃取、拦截等等,这些都将对网络用户构成严重威胁。 (三)电脑病毒 最近几年,电脑病毒出现的频率,危害程度都有所增加,比如蠕虫、冲击波、愚人节病毒以及熊猫烧香等等。自网络诞生以来,电脑病毒就一直是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头号敌人,由于电脑病毒能够借助网络迅速扩散,只需依靠邮件接收、资料下载等方式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破坏网络系统,因此,其危害极大。 (四)软硬件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使用的计算机软件都是盗版软件,很少能够购买正版软件。与正版软件相比,盗版软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想要加强信息安全,就必须提高计算机的软硬件水平。特别是一些使用时间较长,硬件设备过于陈旧的计算机,必须要对硬件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保证计算机能够正常运转。在更新软件时,必须选择正版软件,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且及时下载补丁,这样才能够确保信息的安全。 (五)用户的操作方式存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功能在不断增加,操作也日趋复杂,这就对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出现用户操作不当的情况,出现了配置不正确的情况,必然会留下安全隐患。比如用户对防火墙设置不当,防火墙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同时,用户的安全意识不高,也会出现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比如用户把自己的账号借给别人使用,让别人登录自己的账号等等,这些都会为网络安全埋下隐患。 二、加强信息安全的建议 (一)健全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安全协议是处理数据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相应问题的重要依

网络信息安全在线作业

0094《网络信息安全》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简答题: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关键技术: 1、虚拟网技术,主要基于近年发展的局域网交换技术(ATM和以太网交换)。交换技术将传统的基于广播的局域网技术发展为面向连接的技术。 2、防火墙枝术,是一种用来加强网络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网络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网络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 3、病毒防护技术,病毒历来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网络的广泛互联,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速度大大加快。 4、入侵检测技术,利用防火墙技术,经过仔细的配置,通常能够在内外网之间提供安全的网络保护,降低了网络安全风险。 5、安全扫描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中,另一类重要技术为安全扫描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安全监控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提供很高安全性的网络。 6、认证和数宇签名技术,认证技术主要解决网络通讯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认可,数字签名作为身份认证技术中的一种具体技术,同时数字签名还可用于通信过程中的不可抵赖要求的实现。 7、VPN技术以及应用系统的安全技术。 四、论述题:简述入侵检测的过程。 答:入侵检测包括以下过程: 1、系统整体安全分析 分析用户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找出其结构性及网络配置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考察用户信息设备的设置场地,以使得设备物理上是安全的。分析用户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流程,以使得系统能够安全地管理、安全地使用。 2、主机系统安全检测 通过对主机进行安全扫描,以发现系统的常见的安全漏洞。对于特定的系统,采用特别的工具进行安全扫描。根据经验,对系统存在的漏洞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系统安全漏洞报告。指出各个安全漏洞产生的原因以及会造成的危险。给出修复安全漏洞的建议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论文

网络工程“专业导论” 考试(课程论文)(题目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

摘要:该论文是我通过电子,网络的安全与效率,威胁网络的手段,网络信息安全的常用手段来阐述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 关键词:安全电子Security and efficiency 1.安全电子解决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运用信息化手段,个人、企事业或政府机构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在这之中,电子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子作为当前和未来网络使用者的重要沟通方式,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众多的敏感数据,如财务报表、法律文件、电子订单或设计方案等等,通过传统电子方式的工作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广泛性和匿名性,会给电子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用户名和口令的弱点:传统的系统是以用户名和口令的方式进行身份认证的,由于用户名和口令方式本身的不安全因素:口令弱、明 文传输容易被窃听等造成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下降。 ?信息的XX性:内容包括很多商业或政府XX,必需保证内容的XX 性。然而,传统的系统是以明文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流通,很容易 被不怀好意的人非法窃听,造成损失;而且是以明文的方式存放在 服务器中的,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的,根本没有任何对XX性的保护。 ?信息的完整性:由于传统的发送模式,使得中的敏感信息和重要数

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恶意篡改,使得接受者不能收到完整的信 息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由于传统的工作模式(用户名+口令、明文传输等),对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使得发送和接受的双方都不能肯定 的真实性和XX完整性,同时双方都可以否认对的发送和接受,很难 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追查某一方的责任。 针对普通存在的安全隐患,天威诚信电子商务服务XX(iTruschina)推出了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技术的、易于实施的、完善的安全电子解决方案。采用天威诚信的产品和服务,构架客户的CA认证系统(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认证中心)或为客户提供证书服务,为电子用户发放数字证书,用户使用数字证书发送加密和签名,来保证用户系统的安全: ?使用接收者的数字证书(公钥)对电子的内容和附件进行加密,加密只能由接收者持有的私钥才能解密,只有接收者才能阅读,确保 电子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他人阅读、截取和篡改; ?使用发送者的数字证书(私钥)对电子进行数字签名,接收者通过验证的数字签名以及签名者的证书,来验证是否被篡改,并判断发 送者的真实身份,确保电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防止发送者抵赖。 天威诚信安全电子解决方案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采用传统的客户端软件(如Outlook、Outlook Express、Netscape messenger和Notes等)收发电子时,客户端已经集成了安全的应用,

网络信息安全作业带题目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指( C )。 A、网络数据交换的标准 B、网络的协议 C、网络层次结构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D、网络的层次结构 2、OSI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参考模型中增设的内容不包括( A )。 A、网络威胁 B、安全服务 C、安全机制 D、安全管理 3、在常见的病毒中,只能以模板文件形式传播的病毒是( c )。 A、CIH病毒 B、网络病毒 C、宏病毒 D、电子邮件病毒 4、对一个系统进行访问控制的常用方法是( B )。 A、加锁保密 B、采用合法用户名和设置口令 C、提高安全级别 D、禁止使用 5、Unix系统网络配置文件/etc/hosts的作用是( A )。 A、提供主机名到IP地址的转换 B、提供网络中所有主机的名字 C、提供所有网络协议的内容 D、提供网络可用的服务列表 6、数据库安全系统特性中与损坏和丢失相关的数据状态是指(A )。 A、数据的完整性 B、数据的安全性 C、数据的独立性 D、数据的可用性 7、Diffie-Hellman的安全性建立在( C )。 A、将大数因子分解成素数 B、自动机求逆 C、无限域上取对数 D、求解矩阵 8、代理是( B )。 A、应用级网桥 B、应用级网关 C、应用级服务器 D、堡垒主机 9、PGP一个基于下列哪个公钥加密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 D )。 A、IDEA B、DES C、Kerberos D、RSA 10、SET协议和SSL协议都能够保证信息的(A )。 A、可鉴别性 B、机密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1、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特征(CDE )。 A、保密性 B、可靠性 C、完整性 D、可用性 E、可控性 2、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应包含的措施有( ABCDE )。 A、社会的法律政策 B、审计与管理措施 C、防火墙技术 D、身份鉴别技术 E、信息加密技术 3、文件型病毒根据附着类型可分为( BCDE )。 A、隐蔽型病毒 B、覆盖型病毒 C、前附加型病毒 D、后附加型病毒 E、伴随型病毒 4、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的核心技术有( ACD )。 A、加密技术 B、病毒防治技术 C、网络站点安全技术 D、计算机应用系统安全评价 E、防火墙技术 5、Windows 2000系统的安全特性有( ABCE 6、)。 A、易用的管理性 B、数据安全性 C、企业间通信的安全性 D、分布的安全性 E、企业与互联网的单点安全登录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哪些?答:虚拟网技术防火墙枝术 VPN技术病毒防护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认证和数宇签名技术安全扫描技术 2、常用的密码分析攻击有哪些?答惟密文攻击、已知密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和自适应选择明文攻击 1、论述单钥及双钥加密的原理? 单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从一个可以推出另外一个;双钥密码体制的原理是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从一个难以推出另一个 2、简述入侵检测的过程。 答1、系统整体安全分析2、主机系统安全检测 3、网络设备安全检测

计算机安全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大作业

论黑客技术的发展 (1).首先谈什么是黑客?在黑客的世界里,有的黑客,精通计算机技术,能够自己挖掘漏洞,并编写“exploit”(黑客们使用的漏洞利用代码叫做exploit);而有的黑客,只是对攻击本身感兴趣,对计算机原理和各种编程技术的了解比较粗浅,因此只懂得编译别人的代码,自己并没有动手能力,这种黑客被称为“Script Kids”。在现实世界中,真正造成破坏的,往往并非那些挖掘研究漏洞的“黑客们”。互联网本来是安全的,自从有了研究安全的人之后,互联网就变得不安全了。 (2)黑客简史。中国黑客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启蒙时代:20世纪90年代,也正是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阶段,热爱新兴技术的青年受到国外黑客技术影响,开始研究安全漏洞。启蒙时代的黑客大多由于个人爱好走上这条路,这个时期的中国黑客们通过互联网,看到了世界,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同期诞生的是一脉相传的,他们崇尚并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2.黄金时代:相信大家都记得2001年中国飞行员王伟为了捍卫国家主权,被美国侦察机撞毁事件,起因正是这件事,这次事件中,中国黑客空前团结,与美国黑客开展了一场激烈的黑客大战,非常轰动,也这是世界第一次黑客大战,这次事件大大推动了中国黑客的发展,崛起了一批黑客、红客联盟,也让黑客这个特殊群体一下吸引了社会的眼球,黑客圈子所宣扬的黑客文化和黑客技术的独特魅力也吸引了无数的青少年走上黑客这条道路。这次事件之后,各种黑客组织

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他们普遍的特点是: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但技术上也许还不够成熟。此时,黑客圈子里贩卖漏洞、恶意软件的现象开始升温,因为黑客群体良莠不齐,开始出现以赢利为目的的攻击行为,黑色产业链逐渐成型。 3.黑暗时代:这个时代大概从几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也许还将继续下去。这个时期的黑客组织也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优胜劣汰,大多数黑客组织没有坚持下去,20世纪非常流行的黑客技术论坛也越来越没有人气,最终走向没落。所有门户型的漏洞披露站点,再也不公布任何漏洞相关技术细节。随着安全产业发展,黑客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黑色产业链开始成熟。在20世纪技术还不太成熟的黑客们,凡是坚持下来的,都已经成为安全领域的高级人才,要么,在安全公司贡献自己的专业技能,要么带着非常强的技术进入黑色产业。此时期的黑客群体因为互相之间缺失信任,已经不再具有开放和分享的精神,最纯粹的黑客精神实质上已经死亡。整个互联网笼罩在黑色产业链的阴影之下,每年数十亿经济损失和数千万网民受害,黑客精神的死亡,让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个时代称为黑暗时代。 (3)黑客技术的发展历程1.早期,黑客攻击目标以系统软件居多,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的Web 技术发展还远远不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通过攻击系统软件,黑客们往往能够直接获取root 权限。早期互联网中,Web 并非互联网的主流应用,相对来说,基于SMTP 、POP3、FTP 等协议的服务拥有着绝大多数的用户。因此黑客们主要的攻击目标是网络、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等领域,Web 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作业

姓名:学号:班级: 一、 1、什么是对称密码和非对称密码,分析这两种密码体系的特点和应用。 答: A、收发双方使用相同密钥的密码,叫作对称密码。收发双方使用不同密钥的密码,叫作对称密码。 B、对称密码特点:优点运算速度快,硬件容易实现;缺点是密钥的分发与管理比较困难,特别是当通信的人数增加时,密钥数目急剧膨胀。 非对称密码特点:(1)分开密钥和私有密钥。这两个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2)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对密钥通信进行保密,所需传输的只有公开密钥。对称密码 C、对称密码主要是传统密码。非对称密码主要是现代密码中的公开密钥密码。 2、简述DES的设计思想。 答: DES算法首先把明文分成若干个64bit的分组,算法以一个分组作为输入,通过一个初始置换将明文分组分成左右2各部分。然后进行16轮完全相同的算法。经过16轮运算后,左右两部分和在一起经过一个末转换,输出一个64bit的密文分组。 DES的核心是S盒,除此之外的计算是属线性的。S盒作为该密码体制的非线性组件对安全性至关重要。 7、RSA加密与解密 p=3,q=11,e=7,M=5 解: (1)p=3,q=11 (2)计算n=p*q=3*11=33 (3)计算N=(p-1)*(q-1)=20 (4)选择e:gcd(e,20)=1; 选择e=7 (5)确定d:d*e=1 mod 20 且d<20 ,可选择d=3 因为3*7=20*1+1 (6)公钥KU={7,33} (7)私钥KR={3,33} (8)M=5 加密:C=(5 的7次方)mod 33=14 解密:M=(14的3次方)mod 33=5

信息安全三级知识点

信息安全三级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基础1:信息安全大致发展经历3 个主要阶段:通信保密阶段,计算机安全阶段和信息安全保障阶段2:现代信息安全主要包含两层含义(1)运行系统的安全(2)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3:信息安全产生的根源(1)内因: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包括组成网络通信和信息系统的自身缺陷,互联网的开放性(2)外因: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原因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1)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2)安全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3)保障要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5: P2DR 安全模型 Pt Dt+Rt Pt表示系统为了保护安全气目标设置各种保护后的防护时间,或者理解为在这样的保护方式下,黑客攻击安全目标所花费的时间; Dt代表从入侵者开始发动入侵开始,到系统能够检测到入侵行为所花费的时间 Rt代表从发现入侵行为开始,到系统能够做出足够的响应,讲系统调整到正常状态的时间 Et=Dt+Rt ( Pt =0) Dt 和 Rt的和安全目标系统的暴露时间Et, Et越小系统越安全6:信息安全技术框架( IATF):核心思想是纵深防御战略,即采用多层次的,纵深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核心因素是人员,技术,操作。 7: IATF4 个技术框架焦点域:本地计算环境,区域边界,网络及基础设施,支撑性基础设施。 8: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的内容包括:确保安全需求,设计和实施安全方案,进行信息安全评测和实施信息安全监控与维护。 第二章:信息安全基础技术与原理1:数据加密标准 DES;高级加密标准AES;数字签名标准 DSS;2:对称密钥的优点:加密解密处理速度快,保密度高,缺点:密钥管理和分发复杂,代价高,数字签名困难3:对称密钥体制: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常见的分组密码算法: DES,IDEA,AES 公开的序列算法主要有 RC4, SEAL4:攻击密码体制方法(1)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网络信息安全浅析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浅析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三大支柱资源,而其中的信息资源,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是一种财富,对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信息的保护也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信息资源;信息安全 1.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是指为建立信息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安全保护,以实现电子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换工具。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互联性、连接方式的多样性及终端分布的不均匀性,再加上本身存在的技术弱点和人为的疏忽,致使网络易受计算机病毒、黑客或恶意软件的侵害。面对侵袭网络安全的种种威胁,必须考虑信息的安全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网络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运行服务安全,即保证服务的连续性、高效率。信息安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1.1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 1.1.1硬件安全。即网络硬件和存储媒体的安全。要保护这些硬设施不受损害,能够正常工作。 1.1.2软件安全。即计算机及其网络中各种软件不被篡改或破坏,不被非法操作或误操作,功能不会失效。不被非法复制。 1.1.3运行服务安全。即网络中的各个信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能正常地通过网络交流信息。通过对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发现不安全因素能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改变不安全状态,保障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1.1.4数据安全。即网络中存储及流通数据的安全。要保护网络中的数据不被篡改、非法增删、复制、解密、显示、使用等。它是保障网络安全最根本的目的。 2.1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 2.1.1保密性。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人,或供其使用的特性。 2.1.2完整性。完整性是指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被修改、不被破坏、不被插入、不迟延、不乱序和不丢失的特性。对网络信息安全进行攻击的最终目的就是破坏信息的完整性。 2.1.3可用性。可用性是指合法用户访问并能按要求顺序使用信息的特性,即保证合法用户在需要时可以访问到信息。 2.1.4可控性。可控性是指授权机构对信息的内容及传播具有控制的能力的特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以及方式。 2.1.5可审查性。在信息交流过程结束后,通信双方不能抵赖曾经做出的行为,也不能否认曾经接收到对方的信息。 2.我国信息化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管理和支持力度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产业化工作的继续进行、对国际信息安全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关于信息安全的法律建设环境日益完善等因素,我国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进展是迅速的。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我国的信息化仍然存在不安全问题。 2.1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各个企业纷纷设立自己的网站,特别是“政府上网工程”全面启动后,各级政府已陆续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由于许多网站没有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整个系统存在着相当大的信息安全隐患。根据有关报告称,在网络黑客攻击的国家中,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期末考点总结

4.信息安全就是只遭受病毒攻击,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病毒攻击只是威胁信息安全的一部分原因,即使没有病毒攻击,信息还存在偶然泄露等潜在威胁,所以上述说法不正确。 5.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由黑客攻击造成的,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正确。谈到信息安全或者是网络安全,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黑客,实际上,黑客只是实施网络攻击或导致信息安全事件的一类主体,很多信息安全事件并非由黑客(包括内部人员或还称不上黑客的人)所为,同时也包括自然环境等因素带来的安全事件。 补充:信息安全事件分类 有害程序事件、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其它事件 3.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是一个概念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不是。 信息安全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系统为合法用户提供稳定、正确的信息服务。 信息安全的可用性:保证信息与信息系统可被授权者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访问和使用。 区别:可靠性强调提供服务的正确、稳定,可用性强调提供服务访问权、使用权。 5.一个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可以从哪些方面度量? 可以从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度量,提供的服务是否稳定以及稳定的程度,提供的服务是否正确。 7.为什么说信息安全防御应该是动态和可适应的? 信息安全防御包括(1)对系统风险进行人工和自动分析,给出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2)通过制订、评估、执行等步骤建立安全策略体系(3)在系统实施保护之后根据安全策略对信息系统实施监控和检测(4)对已知一个攻击(入侵)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响应等操作保障信息安全必须能够适应安全需求、安全威胁以及安全环境的变化,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完全消除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隐患,系统的安全实际上是理想中的安全策略和实际执行之间的一个平衡。实现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应该构建动态适应的、合理可行的主动防御,而且投资和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不应该是出现了问题再处理的被动应对。 4.什么是PKI?“PKI是一个软件系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PKI是指使用公钥密码技术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普适性的安全基础设施,是信息安全领域核心技术之一。PKI通过权威第三方机构——授权中心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以签发数字证书的形式发布有效实体的公钥。 正确。PKI是一个系统,包括技术、软硬件、人、政策法律、服务的逻辑组件,从实现和应用上看,PKI是支持基于数字证书应用的各个子系统的集合。 5.为什么PKI可以有效解决公钥密码的技术应用? PKI具有可信任的认证机构(授权中心),在公钥密码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证书的产生、管理、存档、发放、撤销等功能,并包括实现这些功能的硬件、软件、人力资源、相关政策和操作规范,以及为PKI体系中的各个成员提供全部的安全服务。简单地说,PKI是通过权威机构签发数字证书、管理数字证书,通信实体使用数字证书的方法、过程和系统。 实现了PKI基础服务实现与应用分离,有效解决公钥使用者获得所需的有效的、正确的公钥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