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超权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讲人简介:

楼宇烈,浙江省嵊县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专业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教研研究主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国学课》、《中国的品格》、《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一、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部分

中国文献典籍

第一节

典籍的形成

今天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原性典籍,因为文献典籍它是文化思想传承重要的载体,那么中国的文化传承可以说有几千年,因为中国的文字可以说2000多年以前甚至于更早3000年,商周时代已经有了文字就有了记载,可以记载人们的一些思想、事件、历史这样一些东西了。所以流传下来的典籍是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数也数不尽的,这些经典任何人用他的毕生精力都是无法穷尽的,甚至于给他几辈子的时间也是无法遍览的。但是中国文化确实有一个特点,虽然它典籍那么多但是它是有一个系统的,所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间就逐渐汇聚成了几部具有根源性的这样一些典籍,进而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源头,而且也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的精神。

中国文献或者文化的思想传承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在孔子的时候孔子曾经把它做了一个概括叫做“述而不作”,述就是叙述的述,作就是创作的作,孔子就认为他当年就是本着这样一个述而不作的精神来传承文化的。所谓述就是叙述,作就是创作、发明,那么中国古人我们也可以说比较谦虚,认为自己也不是在创作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在叙述追溯阐发前人他们的一些思想。述什么呢述一些什么东西呢那么《中庸》里面也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叫做“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就是我的思想都是从尧舜那儿来的,我只不过是把他们的思想加以发挥而已。宪章就是表彰表扬把它显现出来了,或者说作为一个标准的说法,宪章我们现在叫做宪法或者是法律等等,在老一点的时候我们常常把这些法律或者条文称之

为宪章并作为一个标准。以什么为标准呢以文武,文武就指的是周文王周武王了。所以这个述什么东西就是述尧舜文武,因为古代都把尧舜、禹汤、文武后来又加上周公、孔子等等作为中国古代的圣贤,所以都是以他们的思想作为一个标准来加以发挥,所以这样一来呢中国的历史文献它就出现了一个跟西方的文献传承有一个很大的不同。

西方的文献很多都是强调个人的一种创作,而中国的这个著作都是以阐发前人的或者那些经典性的著作作为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所以常常采取一种注经的办法就是注释经典解释经典这样的办法,然后通过这样一个办法来阐释自己的思想,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的文献传承是通过注经的方式来传承的,这是一个特点。再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间并没有像现代那个学术那样的细密分科分类,在西方来讲这种学科的分类比较早。现在一般来讲,西方学科分类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有了这种学科的分类,在中国古代来讲可以说没有那样很细的分,从我们现在学科来讲,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于农、工、医、科技等等可以说都是混杂在一起的没有那么细致的分开。所以中国古代对于文献的分类也没有像现在图书分类的那样,现在图书我们都有图书分类法,这些图书分类法都是近代以来现代才形成的。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也不是这样分的,它也是在逐步的形成,最后在中国传统上面形成了所谓的四部分类,图书的四部分类,也就是经、史、子、籍。后来我们清代编《四库全书》就按照经史子籍这样来分的,但就是这样分了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的交叉,所以到了近代这个学科一分开,比如说哲学应该是哪些图书呢?那么相对来讲有的人说子部是哲学,其实子部也不完全是那样的,有些经部的著作也可以属于哲学类里面的,有些集部,集部它主要是文集,文集里面有总集有别集,无论是总集也好别集也好其中有些篇章应该说也是属于哲学内容的。那子部完全归于哲学也不行啊,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讲文学也是离不开的,所以也很难按照传统的图书的分类跟现在的学科图书分类,这样也不能够完全的对应。所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它典籍分类的方法跟现代的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国古代的这些各类分科和我们现代的各类分科都是相互联系的非常紧密的,而在这紧密的里面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遵循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三四五

不管是文、史、哲、宗教、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甚至于农、医、科技等等它都是遵循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且秉承着同一个价值观念这点非常重要。所以中国不管是艺术也好,不管是哲学也好,不管是医学也好,也不管是武术也好,它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也都遵守着一个共同理念来开展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间逐渐的形成了几部根本性的

原典,当然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原典积累的过程也可以说形成了一些根本性的经典。那么现在我想大概这些经典我们可以给它用三四五这三个数字加以概括,或者我们就叫做三玄、四书、五经,三玄指的是《老子》、《庄子》、《周易》这三部书,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周易》、《三礼》、《书经》、《诗经》、《春秋》,《春秋》包括三传。三四五按照数字来讲是三四五,从这几部经典的形成来讲呢应该是五三四,因为最初形成的经典是五经,按照三四五这几部经典来讲,这个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三四五加起来一共十二部。

这个十二部里其中五经里面的《周易》和三玄里面的《周易》是相重的,那么就减掉一个等于十一,因为《大学》《中庸》是三礼里面《礼记》的两篇文章,如果把它们再回归到《礼记》,那么又少掉两个就等于是九本。这九本书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源性的典籍,我们太远的不说至少从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清末甚至于新文化运动之前可以说它是中国文化所有方方面面的内容的根源。不管你是论述哲学思想也好还是论述文学也好论述历史也好,甚至于不管是你讲政治、经济、法律还是农、工、医、科技等等,都离不开这几部经典的根本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引经据典都不会超出这九本书,也可以这样说你不了解这九本书你也就很难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反过来呢,你了解中国的文化方方面面但你不能够给它统摄到这九部书里面去,你还是把握不住中国文化的它的根本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所以也可以说读这九本书是我们把握中国文化根本精神的九部经典,也是能够统领中国整个文化的九部经典。那么这九部经典我刚才讲了它的形成首先形成的是五经,么我们从先秦的典籍里面可以看到传说孔子删订《诗经》,诗三百,三百篇,是孔子删订的。《春秋》是孔子笔削的也就是他修改修订的。这个《书经》是当时已经在春秋时期形成的一部历史的文献的一部汇编。那么《三礼》当时也说是周公制礼,西周初周公制礼也已经在那流传了。那么先秦的时候还讲有一部《乐经》,音乐的乐礼乐教化嘛,所以先秦常常讲的是六经包括乐经在内。

《周易》这部书是争论比较多了,在孔子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形成了《易经》这样一部书?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孔子到晚年曾经讲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那么这句话历来的读法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个读法就是刚才我那个读法,“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其中这个“易”变成了《周易》的“易”;那么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这个“亦”,也就是:加我数年,再好好学习也可以没有过错了,“亦”当“也”字讲。那么也可以认为孔子并没有读过《周易》,有的人认为孔子晚年是非常好易,传说孔子晚年好易韦编三绝反复得看,当时书是用竹子穿起来的翻来覆去的,最后穿的绳子

都断了,可见把《周易》读的滚瓜烂熟。但是我们从论语里面却看不到孔子读过《周易》的情况,一直到了战国末年荀子的时候,在荀子的书里面就提到了易的问题,所以有人认为易孔子是没有看过。也有的人认为孔子就是写易传的人,按照传说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孔子写易传,有这样的一个历史说法。但是不管怎么说呢,在先秦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应该说已经有周易这个原始的材料了,因为在《春秋左传》里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诸侯或者是一些人已经在用易来占卦,已经有很多的卦辞、爻辞、卦相这些东西都有,这些都是没问题的。但是呢在当时先秦的作品里面提到六经的是庄子的这部书,当然庄子这部书里面有两个地方提到了易经,讲六经的时候他提到了易经,但是易经的位置都是搁在六经的最后,这样的一个位置,庄子的《天下篇》里面提到:“《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提到了这个易的问题。在另外一篇庄子的书里面也提到了儒家是以六经,儒家是讲六经的,那么后来到《史记》里面,《史记》里面也提到六经也是礼乐书诗易春秋提到了这个,那么后来传说六经里面的乐经丢失了。

所以到了汉代就一直提五经,汉初就开始特别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有明确的已经有五经博士。从五经来看呢,它主要是在先秦我们可以看到在论语里面也提到了礼,特别是礼、乐、诗这几部经典,孔子讲了“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讲到了这样的一些问题,在《孟子》里引用了《诗经》的引用了《书经》的就很多了,那么到了荀子那里面除了引礼、引书,还引用了大量《诗经》的东西,孟子、荀子都引用了很多《诗经》的东西,他们引用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来说明一个道理,治国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道理,或者是讲了一件事情以后引用这个《诗经》、《书经》或者《礼仪》来证明应该是这样,引经据典。所以这些经典在先秦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可以说已经成为指导人们为人处世、治国这样的一些根本的指导的一些理论或者是观念,到了汉代逐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可以说比较定型下来了,可以说整个汉代是中国的这些根本性的根源性的典籍形成的一个时期,不仅是这些根本(典籍)还有其他一些最根本的的经典,大部分都是在汉代开始形成的。这个时期除了形成儒家儒家形成了五经,道家也形成了一些根本的经典比如像《道德经》,这个老子的《道德经》。除了老子以外那个时候还形成了《黄帝》,《黄帝》的一些所谓的经典,《黄帝》的经典。现在我们地下发掘有《黄帝四经》或者《十大经》有各种不同的说法,那么还有比如说像形成的医学的经典《黄帝内经》。墨家的经典也曾经称之为《墨经》,所以汉代可以说是一些基本经典确立的这样一个时期。

这个五经里面《易》我想放到我们三玄里面去谈了,这个《诗经》我们说它基本上是一个文学的作品,我们现在来讲大部分都爱把它放在文学的作品里面去看,那么孔子在教育他

的孙子教育他的儿子也讲要读诗,不学诗无以言,而且认为学了诗以后就可以懂得各种各样的植物虫鸟等等可以懂得很多知识了,不仅掌握很多知识还可以知道怎么样来发挥自己的那种情感能够造字遣句等等。但是到了孟子特别是到了荀子,这个诗经其实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指导我们生活的、指导我们做人的、指导我们治国的这样一些理念的根据。所以这个诗跟中国的可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的东西,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具有思想意义的,指导我们人生的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典籍。《荀子》里面整个《荀子》这部书里面引诗有70多处,而且荀子重视诗经,到汉代很多讲诗的人大部分都是荀子的系统传授下来的。汉代有有一本很著名的书叫做《韩诗外传》,做这个书的人叫做韩婴,婴儿的婴、韩国的韩,他写的韩诗外传就专门以诗经来讲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对发挥诗经里面所包含的这样一些方面的思想,而其中可以说很多内容都是跟荀子的讲诗的内容相和的。不仅是荀子我们现在讲的《中庸》《礼记》里面的一篇文章后来单独出来了。《中庸》里面也可以说引了很多诗经里面的东西来讲一些宇宙人生的根本的道理。《诗经》不仅仅是中国文学作品一个源头性的东西而且他也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一个非常源头性的经典,所以也有人说哲学跟诗是分不开的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这个《诗经》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作品的东西。

那么《书经》呢,《书经》其实里面收集的内容都是周初的一些公告政府的公告,大部分是政府的公告,收集的是这种东西,那么其中也包括了当时这些文王、武王的他们公布的一些文献,包括周公的,那么《书经》它可以说是上古的历史文献的一个总集,它这里面也包括了夏代的传说中夏代的、商代的一些公告汇集在一起,这部著作我想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特别是周代的一些公告,它是总结了夏商两代兴起和衰亡的这些历史经验,总结了这个历史经验。那么当它在总结这个历史经验中间它特别注意到了夏代为什么能够兴起,那是由于夏代的创始人禹,大禹他为老百姓谋了福利,大禹治水深得民心所以得到了民众的拥戴,所以他建立了夏朝,那么夏代的灭亡呢是由于夏桀的暴孽,残害百姓。残害百姓,所以它灭亡了。它又总结殷代殷为什么殷兴起是因为成汤,殷就是商,商的开国君主就是成汤,成功的成。成汤他因为解民于倒悬,解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夏桀的统治底下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也是深得民心于是就建立起了商朝。而商代的灭亡就是由于殷纣王,殷纣王酒池肉林、荒淫无耻、道德败坏、暴孽老百姓,所以失天下。所以总结了两代兴亡的这样一个经验教训,所以周代非常突出的强调了民为邦本,提出了民为邦本这样一个思想,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是最根本的,一个国家能不能够兴旺能不能够巩固这样一个根本的环节。所以因此作为一个统治者他首先要修德,所以他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就是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所以只有你疾敬德才能够获得天的保佑。所以《书经》里面保留了这样的一些文献,总

结夏商两代的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神和人这个中间人是最根本的,要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要重人事。所以这些思想可以说也就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的特性就是以人事为根本,而不是把鬼神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这种根。所以书经虽然是我们如果用现在很多分类来讲是属于一个历史,它是历史文献的汇编可以说属于一个历史,但是这里面实际上有非常总要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来源,这是《书经》。

所以在这里面也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的思想渊源,比如说荀子在分析到社会为什么要制定礼时,说礼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它应有的这种需求,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有欲的,但是这个欲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就会发生争斗,这个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种追求这种争斗就会使得这个资源枯竭,所以要制定礼仪来规定这个社会的每个成员在这个社会上面的他的身份地位,那么根据他不同的身份地位去满足他的这种生理生活的需求,这就是制定礼的来源。所以他给礼下了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养人的欲,给,就是供给,就是给,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给人的欲望和需求,礼的制定就是来源于在这个。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跟社会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大家都去穷尽的话自然资源就要枯竭了,那么人也不能够没有区分,必须要有这个。所以他这样叫礼就是明分,一个社会必须要明分,只有个人的分工地位确定了,整个社会的群体的力量才能够发挥作用,所以它叫明分使群,明分才能够使这个群发挥作用,才能够去征服自然,才能够使自然为我们人类利用所运用。

本期小结

“三四五”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源头,使得后人得以由此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

二、《礼》和《春秋》

第二部分

《礼》和《春秋》

第一节

三礼

这个礼是根据这样的,因此在这个礼里面就包含了一个从形式上来看不平等的,因为这个里面有贵贱贫富的差别,这在荀子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维持它真正的和谐,那么他在说明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引用了《书经》里面一句话,这句话就叫做“维齐非齐”,维齐非齐就是你要达到一个整齐,或者我们用现在的话就是平等,实际上就必须

要有一种不平等,维齐非齐,他就引用了《书经》里面的这个话来说明。其实这个话我觉得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平等,那它的结果是不平等的,我们只有看到差异,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办法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这样其实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平等,所以维齐非齐这个道理我觉得非常深刻。荀子就用这个东西来说明这个社会的分工和等级的必要性,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分工和等级的差别中间才能够真正实现这个社会的大家真正的平等,否则的话是反而不平等。这个《书经》里面包含很多,在现在来讲都有现实意义的这样一些思想内容在里面。

那么《礼》,现在我们讲的《礼》里面包括三礼,有三本礼书了,三本礼按照礼如果作为经来讲礼经来讲,应该主要指三礼里面《仪礼》,仪就是仪式的仪,仪式仪器仪礼,这个《仪礼》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社会中间的许多伦理的源头规范,伦理的原则行为的规范这些内容。也就是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等级你就应该行什么样的礼,就像论语里面讲到的,比如说八佾舞那只有天子才能够享受的礼节,标志吧或者是天子的标志,八佾舞就是八个人一行一共八行,八八六十四个人的舞蹈队,是天子才能够享受的。诸侯只能享受六佾,六个人一行的,六行六六三十六,三十六个人的这样一个舞蹈队。所以到了春秋时期春秋五霸起来以后,他那个势力超过于当时的周天子,所以许多诸侯也八佾舞于庭。所以孔子就感慨了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僭越了这个礼制规范,所以他哀叹当时是礼崩乐坏,礼制全被破坏了,《仪礼》就是记载这样一些东西包括婚礼、丧礼、祭礼等等的这样一些礼。那么还有一部就叫做《礼记》,《礼记》这个记录的记,它实际上是来诠释仪礼的,《礼记》是来解释《仪礼》的,所以它也包括了《仪礼》里面的那些最基本的内容,同时来讲为什么从理论上面进一步阐发为什么要运用这样一些礼,这些礼都包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它起什么样的作用,进一步的来阐明这个东西,这是《礼记》。实际上在三礼里面我们现在可以说对我们来讲对后来来讲最重要的是《礼记》这部书。还有一部书就是《周礼》,《周礼》有人说是后来加进去的,因为《周礼》的内容主要讲周代的官制,西周时候的官制,中央设哪些官三公,地方设哪些官这些官的职责都是干什么的,所以它也应该是属于礼的内容,但是它集中就是讲官制,所以《仪礼》是一个核心的东西,《礼记》是来阐发《仪礼》的,来为《仪礼》做论证的,它的必要性、它的社会作用、它的理论根据是这样的一部书。《礼记》其实对后来的影响,三礼里面《礼记》是对后来的影响最大的,刚才讲到像《中庸》、《大学》也都是《礼记》里面的文章,这里面也包含了我们的一些理想我们讲的大同、小康这样的一些思想,治国的理念也都处于《礼记》,《礼记》的《礼运篇》里面记载的。

所以《礼记》里面包含非常多的一些精彩的东西,包括后来说《乐记(经)》没有了,

《乐经》这部书没有了,其实关于乐的思想并没有丢失,在《礼记》里面有专门一篇叫做《乐记》,跟荀子书里面也有一篇文章叫做《乐论》,把《乐论》和《乐记》放在一起可以看到它之间的关系。所以现在这个关系也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也有的人认为《乐记》就是根据荀子的《乐论》来写的,发挥了《乐论》的思想,也有的说荀子里面的《乐论》是根据《乐记》来的这个已经说不清楚了,但是《乐记》里面对音乐它的起源它的社会作用,它在整个礼里面有一个什么样的地位都诠释得非常得清楚。甚至于到现在,我认为也是我们认识艺术的起源和它的社会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组成,它讲到乐这个东西潜移默化的作用,改变人们性情的作用是最直接最巨大确实如此,它讲到人们都是有很多的感情,人生而有情,情感都要发挥出来,怎么发挥出来呢,这个就通过唱,通过呼喊唱,手舞足蹈这样表达出来的。那么礼引导的好就会陶冶心情,礼引导的不好就会使得人们疯狂,讲到如果奏起一个哀乐人们就会伤心,奏起一个雄壮的歌曲让你们就会精神奋发,所以它讲到音乐直接的作用,而且音乐又是来调节人们关系的。乐以道和,礼以道别,礼是确立人们之间不同的关系,很严肃很严格的,而乐又把这种关系拉近了,大家在一起唱歌跳舞,这种等级差别的关系就亲和了。这个《礼记》里面还有另外一篇叫做《学记》,学习的学,《学记》是来阐发社会教育的必要性,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方法,教育最根本是要教人做一个人这样一些阐发,就对现在来讲也是我们可以说非常深刻有意义的教育思想。所以《礼记》里面讲到的《大学》、《中庸》、《礼运》啊、《乐记》啊、《学记》这样一些篇章的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整个文化的形成。所以中国文化为什么强调礼乐的教化,这个《礼记》里面实际上既包括礼又包括乐,礼乐的教化教育的重要性,也可以说指导了整个中国两千多年整个的教育文化。

第二节

六个礼

而这里面还有很多很多具体的,我常讲《礼记》里面讲到的有许许多多礼的问题,其中有六个方面的礼是最根本的。首先是冠礼,冠礼就是成年礼,我们现在可以讲就是现在的成年礼,因为男子二十就要给他带帽子冠,就表示你成年了。女子十五及髻,及髻就是要上头了,插上一个东西。这个都属于冠礼,冠礼就说明你成年了,你成年了你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责任了,所以非常重视冠礼,第一个重要的冠礼,讲明冠礼的意义。婚礼,婚礼也是礼里面的重要的一个内容,按照《礼记》里面说,婚礼是合二性之好,把两个姓结合在一起,是为了延续子嗣的,那么所谓延续子嗣也就是延续人类了。因为中国人的生命观念不是个体的生命观念,而是一个族类的生命观念,也就是作为每个个体来讲他有生就就必有死,死了以后他也不会再生的,不像佛教讲的有轮回了,他不会再生的。但是他的生命在延续,怎么

延续呢,在子女身上延续,子女的生命就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这个合二性之好结婚了,这个重要的一个社会功能就是延续生命。所以中国人最重视这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这个生命的延续问题,要不然就没有了,生命就中断了,所以婚礼是非常重要的。然后丧礼,人生不就是这几大吗,丧礼死后的礼,丧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礼记》里面也讲它的意义。丧礼比如守丧要守三年,为什么,因为父母生你下来以后,你要能够相对的独立活动的要三年,你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守丧要守三年,说是三年实际上连头带尾就24个月两年,因为它是(按)虚年来算的,实际上就是整整两年时间。讲的这些道理也像孔子讲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后矣”,送终非常慎重对待人的死亡而且还要去追念他追思他,慎终追远,这样民风才能够厚,民德才能够归,民德归后矣。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不忘报恩,所以我常常讲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报恩的,这个大概就不能算是一个人了,也可以说报恩懂得报恩,知恩报恩是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品行,所以丧礼里面实际上就体现出了这样一个东西,体现了一个对父母的知恩报恩。还有祭礼,祭礼是祭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高山河流,山川。我们从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有一种自然神的崇拜,认为不管是天地日月高山河流都有神,山有山神,河有河伯都有,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实际上也是一种报恩的思想。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就靠这些东西来养育你的,所谓天生之,地养之,拿老子话来讲,道生之德蓄之,蓄也是养的意思,道生之德蓄之,儒家的话就天生之地养之,天有其时地有其材,所以天地的养育之恩,所以你祭也是一种报恩思想的一种体现。天地万物养育你,你能够离开天地万物吗?不能够,所以这个祭礼,当然这个祭礼里面,祭天这是帝王专利别人不能够祭,那老百姓是不是也有祭天的呢,其实也是有的。老百姓不能去做像天子祭天的那种祭法,但是他作为一个总体的祭他还是可以的,为什么?我曾经讲过荀子讲过礼有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君主和老师是社会得到治理的本原,因此就要报本,报本就要祭,祭天地君亲师,因为包括天在内,你不能到天坛去祭天,但是你在家里面可以搁一个牌位,这个牌位上可以写着天地君亲师。我们现在到山西、云南很多老宅子里面去,老的民宅里面去参观还放着这个牌子天地君亲师,他要祭天的,所以这个是祭礼。

礼里面我刚才讲了四个,冠礼、婚礼、丧礼、祭礼,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是聘礼,或者叫朝聘礼,就是任用人、聘用、朝聘、聘用人。那个时候也有很多的仪式,其实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礼,我们现在有的时候很忽视,其实你进行的好,聘用一个人,举行一个仪式,其实就是说告诉他你的责任是什么,同时也告诉大家他的责任是什么,大家去监督他,偷偷摸摸的聘了一个人干什么,大家也不知道他干什么的,也没有一个监督机制。另

外朝聘礼里面其实包括了解聘,解聘也需要以礼相待不是说炒鱿鱼就完了,或者说他退休了。我常常讲我们现在很多,特别是在退休,退休没有人情味了,发给你一个条然后你到几大部门一跑,几大部门一跑的目的是什么,看你是不是欠这些东西,还有没有还清的东西。学校里面的图书馆一查你没有欠书盖个戳你通过了,财务科一看你没有欠钱盖一个戳,房产科一看你没有欠房租给你盖个戳,完了好你到人事处把这个条一交,他把你电脑里面从在职的名单里给你一下子放到了退休的名单里面完事。有很多他一辈子给这个企业或者这个公司或者这个学校服务,到了退休以后居然成了这样一个就缺乏人情味。包括我们现在有的也不太重视,比如学生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都草草的那样或者很简略的,其实毕业典礼、开学典礼在很多学生他是一辈子难忘的特别是毕业典礼,这个都属于朝聘礼这个范围之内的来做的。还有乡射礼,我们现在来讲是社区了,过去就是一个村子里面,这个里面体现尊老爱幼这样一种风气,形成这样一种风气。现在我们在强调建设社区文化这个方面,乡射礼就可以现代化一下了。

所以在这个礼里面,这六个基本的礼我觉得它都是非常重要的,维系这个社会,使人懂得怎么样做人,做人应该怎么样来遵守哪些礼仪规范,行为规范。那么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荀子讲的一个理想的社会,荀子的理想社会它不是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因为这个孔子在《礼记 礼运篇》里面记载的孔子理想的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都是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这都是很理想的是没问题的,但这个也可以说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那么他说孔子讲的其次就是小康,小康社会是有分别的有等级差别的这个社会,那么荀子实际上他的理想的社会就是一个有差别的,有等级差别的这样的社会,那么他对这个有差别的社会,他的理想是一个什么理想呢?是群居和一,因为这个社会都是群居,大家都居住在一块叫群居,但是要和,和平的和,一二三四的一,和一,群居和一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和谐的要有一个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追求的这样一个社会,那么这样一个社会,因为群的前提就是明分,明分才能使群,明分就是需要这个社会,需要有分别有等级,所以这个和一也是在明分的基础上的和一,它并不是抹煞一切的差别,而是在差别中间达到一个和谐,所以这个礼告诉我们这样一些在分别中间怎么样又达到一个和谐。所五经里面的礼也是非常可以说是形成了中国传统的伦理规范的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典籍。

第三节

《春秋》三传

《春秋》也可以说是一部经了,它就记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春秋这个时期,就是西周没落了以后周平王东迁,我们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包括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春秋时期一个战

国时期,这整个叫做东周的历史时期。春秋这个时期,《春秋》这部经就记载了春秋这一个时期的历史,是一个编年的历史每年每年,每年每年都发生一些什么事情,编年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编历史的体裁了编年体。《春秋》它只是记载了今年某年某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事情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并没有展开只是记述了这个事情,所以后来也有对《春秋》进行注释的,就是后来的《春秋三传》。所以经里面实际上也包含了除了《春秋经》之外也包括了这个三传在里面,这三传第一个就是《左传》,左丘明作的传,《左传》。《左传》的特点是以记事为主的,《春秋经》里面记载某年某月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情,《左传》把它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都给它详详细细地叙述出来,所以《左传》侧重于历史事实这个方面来讲。还有两个传,一个叫做《公羊传》,公羊,一个叫做《谷梁传》,五谷的谷,谷子的谷,梁就是梁启超的梁,谷梁,姓梁的梁,《谷梁传》还有公羊,公羊就是公羊、母羊的公羊,《公羊传》、《谷梁传》。

这个《谷梁传》,它不是着重在史实方面的讲解,它是注重在讲解这个事件它的意义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有些什么样的经验教训。所以这三个传其实不太一样的,而《春秋》相传是孔子所删订的笔削,他所删订的,而且认为孔子在删订《春秋》这个经的时候,他下笔是非常慎重的,每一个字可以说都包含了一种价值判断,表扬他还是批评他,所谓的寓褒贬,褒和贬在内。认为《春秋经》里面每一个字用一个什么字,都表明了孔子对这个事件,对这个人物的一种表扬还是批评。所以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所谓春秋笔法,禀笔直书,不避讳历史上的事件,这个事件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值得肯定就肯定,该批评的就批评,春秋笔法是乱臣贼子见了都害怕的。春秋笔法就是给他定在历史的给他定了位,他在历史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他定位了,所以春秋笔法是乱臣贼子都害怕的。所以这个《春秋》它实际上起一个价值观的,给人一个怎么样来评判历史事件、人物,要有一个公正的态度。在《春秋》这三个传里面,有的重视《左传》,那么在《左传》里面确实记载了许多这样的一些历史事件,对后人都是有启发的,也有很多的文学性的东西,也有很多带有思想性的东西。我们现在很多读《古文观止》,首先是《左传》里面的很多文章都要读,我们搞哲学的《春秋左传》里面记载的许多像和同的思想也是在《左传》里面的,特别是那些研究公羊学的。春秋公羊学的在汉代是一个主流,汉代的春秋学的主流是公羊学,汉代的大儒董仲舒就是公羊学的一个重要的代表。公羊学他们是注重于在春秋里面所包含的那种他们叫做微言大意,细小的语言里面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刻道理的。所以他们认为《春秋》是孔子留给汉代人,是为汉制诰的,是给汉代制定各种各样制度的。所以汉代人在断狱的时候要判断一件事情,判这个事情是正确还是错误应该怎么样处理都要参考《春秋》里面发生过的事件,《春秋》里面

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在《春秋》里面是怎么来解决的,怎么来判断的,我们也按照这个来判断,所以在汉代也叫春秋断狱,就是援春秋里面的例来断汉代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春秋》在汉代在指导汉代这样一个历史中间,政治治国治国理念都发生很大的作用。所以这几部经一直在历史上都被后人所沿用,有的通过注释这几部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你比如说,后来的理学家都通过注释《诗经》来讲一些伦理的道德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来分析历史的事件或者分析现实的世界引经据典,都从这几部经典里面来寻找理论的根据,立论的根据。所以五经在汉代确立起来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所谓五经刚才讲了实际上包含了《春秋》的三传和《礼》的三礼,所以五经实际上还有在加上四部就九经了。那么后来呢又逐步地往里面增加,后来又增加进去《论语》,后来又增加进去《孟子》,后来又增加进去《尔雅》。《尔雅》是一部训诂的书就解释字意的,古代用的一些字它的意义是什么,解释字意的一部书,拿现在来讲就是一部字典。后来又加进去了《孝经》,最后形成了十三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十三经注疏,十三经读本,就是五经,再加上《论语》、《孟子》、《尔雅》、《孝经》这四部。

本期小结

《礼》有三个部分:《仪礼》是当代社会的日常伦理和行为规范的记录;《礼记》是用来诠释《仪礼》的;《周礼》记录的是周代的官制。

《春秋》有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它是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一部编年体著作。

三、三玄

第三部分

三玄

第一节

《周易》

刚才讲了其实在先秦影响最大的就是《诗》、《书》、《礼》、《春秋》,《周易》的影响是到了汉代才开始逐渐扩大的。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地下发掘的资料也可以看到,其实《周易》里面六十四卦,经这这一部分,实际上都是当年占卦的时候所留下来的当时那些卦辞、爻辞经过筛选编辑而成的,真正发挥《周易》思想的是它的《十传》,所谓的《易传》,而《易传》的形成大概是要到汉代的初年才最后形成。所谓《十传》就指的系辞,系辞是分上、下,然

后呢文言,然后是说卦,后是序卦,还有杂卦,还有彖辞。彖辞也分成上下,现在我们看到都散在六十四卦里面。还有象辞,分为大象和小象,大象是对一个卦的总的一个说明,小象就对每个爻一个爻辞的说明,这样就形成所谓的《十传》,《周易》的《易传》。大量的我们现在讲的思想性的东西,其实都在《易传》,《十传》里面,这个中间特别是系辞是最重要的。那么除此之外呢是文言,再一个就是说卦,这里面都讲到了一些理论的问题,对后来影响很大的一些理论的问题。像序卦杂卦都是来解释卦序的,这个序卦就是来解释现在的六十四卦的顺序,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序卦是来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六十四卦的顺序。为什么从乾开始,然后是坤,然后是屯,然后是蒙这样一个次序。杂卦实际上讲的这个六十四卦的另外一种组合的形式,因为形成现在一个六十四卦的这样一个次序,它是按照一种理念来编排的,但是六十四卦并不一定完全要按照这个理念来编排,也可以按照另外一个逻辑方法来另外拍排序的,杂卦就提供了另外一个排序的方式。比如说我们说八卦、乾坤、震巽、离兑、坎艮,八卦可以说按照乾卦放在底下,然后上面乾卦跟巽卦在一起,乾卦跟离卦在一起这样一组,然后再坤卦,坤在底下,然后在上面再叠也可以。就是说八卦以每一个为基,然后配上另外一个配上另外一个成一组,再来一个卦再匹配再成一组,那么这个组合起来就跟现在的六十四卦乾坤屯蒙就不一样了,其实除了这个还有另外一个组合,可以有另外很多的组合。所以序卦是说明现在的六十四卦为什么这样来排,杂卦是提供另外一个方法来排。这个说卦也是讲卦里面的一些道理,主要是系辞,系辞发挥了许多,说明了周易起源的问题,周易里面所包含的易的问题,周易怎么形成的,八卦是怎么形成的,探讨这样一些理论性的问题。文言是专门对乾卦、坤卦它的意义进行阐发的,不牵涉到其他的卦,只讲乾卦坤卦,所以只有乾文言和坤文言。彖辞是对每一卦它所包含的意义做一个综述,做一个发挥。象辞刚才讲了它分别的一个是对整个的卦,整个这一卦做一个发挥理论上的发挥,或者它认为应该是包含这个意义的。再一个对每一个爻,因为每一卦都有六个爻,对六个爻的爻辞所包含的意义它做一个解释进一步解释。整个《十传》大概就是这样的。

汉代兴起,当然汉代兴起,汉代的易是着重在象数学,汉代的易学比较着重于象数学。其实这个易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包含了这几个方面一个是象就是卦象,所谓的象就是指卦象,六个直线,坤卦六个断线,这个是象,象就是指卦象是一个内容。还有一个呢就是言,言指卦辞和爻辞,对每个卦乾、元、亨、利、貞就是它的卦辞。还有爻辞就是初九,初九潜龙勿用,九二第二爻了,九二见龙在田,九三夕惕若,历无咎,九五那是飞龙在天了,那么六(上)九呢,上九就是亢龙有悔了,这个就是爻辞。这个爻辞卦辞都称之为言,所以有象有言,然后还有个意,这个卦辞爻辞这个象里面所包含的意义,后人来阐发它的意义。那么汉代的易

是非常注重象,我们为什么又称之为象数呢?因为这个象是根据数的变化而形成的,它有很多的数的变化。首先是形成每个爻的数,它是根据蓍草用这个蓍草来排列最后排列出是奇数还是偶数,然后来确定,奇数当然就是一个一横的阳爻,偶数就是断划的阴爻。首先是根据这个排列出了六个爻来,这是一个数的变化,另外还有数的变化,这个阴爻阳爻是老阳还是少阳,就是它是由六变来的还是由八变来的,是由哪个数变来的,有阴爻阳爻的问题,又是一个数变。阴爻阳爻还有老阳少阳和老阴少阴的数的问题,因为老阴就可以用阳替代,所以又有一个爻的替代的问题,阴爻变成阳爻,阳爻变成阴爻的问题,这一变这个卦就变了,《周易》里面就称为支卦,本卦和支卦,本来是这个卦,由于里面一个爻变化了,就变成了其他的一个卦了。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数目字的变化形成了卦象,所以在系辞里面后来就非常明确的讲了《周易》是什么,易是占。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占有两种方式,一种根据兆,兆头的兆,那个甲骨就是兆,甲骨的占法就是根据兆来判断事情的,就是把一个乌龟壳钻一个窟窿到火上去一烤,一烤以后它就有裂纹,那个裂纹就是兆,根据这个裂纹的走向、构成,然后来预测判断某一个东西,这就是根据兆来进行占卜的。还有一个就是根据数,《周易》就是根据数,根据那个蓍草数目的分排。所以在系辞里面周易这种占卜的形式叫做极数,极数知来之谓占。极就是达到极点,数目的数,极数;知,知道的知;来,未来的来。极数知来之谓占,中国的占基本就这两大类,还有更简单的,民间更简单的,就是拿一个铜板扔一下正反面,正的多少,反的多少,来这样算,古代的一个就是根据甲骨的兆来判断,一个根据蓍草的数来占卦,所以基本上是这两种。所以数跟象,数跟卦象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汉代就是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的,而且把象数跟十二节气都联系在一起,跟方位联系在一起东南西北,东北南北,西北南北。这些方位、节气都联系在一起,所以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这样一个象数之学,而且象数之学把它归纳的非常清晰明白,来预测某一个事情。现在用周易来算卦基本上用的都是象数,象数之学。

这种象数之学到了汉末,东汉末年以后,三国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当时人们认为《周易》主要的应该把握它的易理,所以《周易》的易理学得到了一个很大发展。所谓易理学根据这个象和卦爻辞来分析,它这里面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象数学是比较固定式的来判断的。譬如说乾卦,乾卦代表刚健,拿一个动物来比喻是比喻什么呢,马呀,马是非常刚健的。坤卦,坤卦表示非常温顺柔顺,拿动物来比是什么呢,牛啊,所以刚健就是马,柔顺就是牛,这样固定的来。当时就认为这样一种象数学太死板,我们要探讨里面所包含的易理是什么,道理是什么。所以当时魏晋时候一个著名的玄学家叫做王弼,王弼就批判这个象数学,一扫象数学。他说乾卦为键,所有的刚健的东西都可以来代表乾,何必一定是马呢?

坤卦代表了所有温柔的东西,柔顺的东西,所有柔顺的的东西都可以代表,何必一定要用牛呢?他认为象数学是有局限性,跟机械性的,只要把握它的精神是刚健是柔顺就可以了。所以他扫出这个象数之学,提倡要得意,而且在方法上就提出来得意要忘象,得意要忘言,如果你停留在象和言上就不可能把握它的意。关键得了意就不能停留在语言和卦象上面,这个就成了中国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中国文化强调意,这种书画都强调意境,不是强调它是不是,像不像,真不真,不是强调在这个。苏轼就讲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你论画这幅画画的像不像,像不像这个花,像不像这个山,你这样来论画,你这个见解跟儿童一样,就是你的水平很低。我们中国人看画,主要看他里面所包含的意境,会引起你一种什么样的一种人生感悟,这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去看他画的外在的形象像不像。所以王弼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法,这个就是玄学,所以到了魏晋时期就形成了玄学。玄学根本的经典依据就是三玄,首先就是《周易》,《周易》首先就是改变了汉代的象数的易学,而提倡易理的易学。因此他们发掘出来的《周易》里面的那些最重要的思想包含的那些思想,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强调《周易》里面的那种始终的思想就是变化。

因为《周易》里面系辞里面都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现在也常常讲,穷则思变,只有变了才能够通,才能够久。所以《周易》里面有一个卦叫恒卦,永恒的恒,恒卦,恒卦我们看来就是一个要永远如此了永恒了,怎么样才能够永恒啊,只有变才能永恒,不变是不能永恒的,所以像王弼后来到宋明理学都来发挥这样一种思想。《周易》这个词,易这个词,其实包含了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不易,第二层意思是变易,变化的变,周易的易,第三个意思是简易,简单的简,所以这个易本身包含了这三层意思,不易、变易、简易。不易是什么呢,不易是指一个根本的一个秩序和原则,所以系辞里面一开始就讲天地上下确定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确定了,这个就是一种不易,不变的道理。就刚才讲的其实变中有不变,而不变中间又有变啊,所以它讲阴阳刚柔,特别是讲刚柔,那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它有一个不变的固定的根本的原则,在这个固定的原则下面它要不断的变化,这就是变易,变易可以说是易传里面核心的思想,没有不变易的东西。所以这个就是要我们去理解的就是这个变易,它跟不易的这样一个辩证的关系问题,不易里面有变易,变易里面有不易,只有变易了才能够不易,只有掌握了不易的原则才能够不断的去变易,它是一个非常辩证的包含了这样一个思维。第三个是讲简易,简易其实很类似于道家所讲的自然,这个系辞里面把简易分别归为天地之德,简是天之德易是地之德,简易是天地之大德。所谓天地之大德,天地它是不去有很多很多的作为,想怎么样,而是一切顺天地自然的发展,这是天地简易的品德。

所以我讲很像老子的无为的思想,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人认为《周易》、《易传》是道

家的作品,其实我想这个不用那么去争,因为道家的跟儒家的在很多问题上面他们都是想通的,并不是那么截然对立的,他们所批评对方的实际上都是批评对方的那种极端化的。比如说儒家把仁义绝对化了,道家就提出要道德,道法自然,来反对这个仁义都极端化了。反过来呢,儒家也对道家那些走上极端的那种否定人事、强调无为,强调人事是最重要的。所以其实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好的话,实际上我们看道家批评反对儒家,儒家也批评反对道家,都是就它极端的一个方面来讲的。而在其他很多方面实际上有很多想通的,道家讲自然无为,其实儒家也很羡慕,也很赞赏这样的,他不是赞赏尧垂拱而治啊,垂拱而治不就是无为而治吗?非常赞赏大禹治水,大禹治水不就是顺水势的自然吗?和儒(道)家一样啊,也是赞赏这个东西。他不是说两个是截然相反的,非常极端了以后就会走向另外一边了,他们要反对的,所以历来《周易》确实既是儒家遵奉的经典,也是道家遵奉的经典。所以这里面争不清楚,《周易》里面还有,还有生生之谓易,这个易包含了一种生生不息的这样一种品德在里面,还有比如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都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品格,特别《周易》里面强调的一个时的概念,时间的时,我们看到很多彖辞、象辞里面都在赞叹这个时,时之义大矣。从具体的来讲,它是指这个卦指这个爻,但是它也具有普遍的意义,所以这些卦辞里面彖辞里面非常强调与时偕行,也就是说时间变化了,我们也要跟着变化。强调一个中,中正平和,这个跟后来的中庸的思想也可以联系在一起,强调一个和,饱和泰和,所以这个里面有很多为后人发挥的提供了许多思想的资源,所以历代的《周易》的注释也是多的不得了,通过对《周易》的注释呢很多也都是在发挥自己的一种思想。

第二节

《老子》

三玄里面的第二玄就是《老子》了,《道德经》,老子的《道德经》我在讲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也讲了很多,他强调无为,自然无为,《道德经》的核心就是自然无为。这个自然无为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尊重事物的本性,要因势利导。自然是强调尊重事物的本性,无为是强调不要以人的意志去干扰这个事物的发展的方向,而应该因势利导,所以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而是积极的引导,积极的因势利导。所以讲无为而无不为,你正因为是遵循了万事万物它自然发展的规律,当然你就可以把握万事万物。当然你就可以把握万事万物,你就可以成功了。而这种成功中间,最后又没有显示出你自己在那干涉它。所以《老子》书里面常常讲:你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大家都觉得没有人在干涉它。而你呢?自己也不居功自傲,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老子》在玄学里面,他们主要是把老子的思想跟儒家的

思想,能够使得它更好的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儒家强调的礼教,礼教或者也叫名教,因为礼里面主要规定了每一个人的名分了,所以也称为名教。名教需要克制你自己很多自然的欲望,这是没有问题的。那么道家就强调人的自然的本性,要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玄学家主要是想办法来调和这个名教和自然的这种矛盾。那么这种矛盾调和好了,既尊重了每个人的个性,又能够使得这个社会的秩序得到稳定。所以对老子的思想,看做可以治身也可以治国的。汉代以来,就把老子的这种思想,看成既是治身也是治国的。三玄里面,第三玄就是庄子。

《老子》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无为,强调要尊重事物的本性,要因势利导。

第三节《庄子》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有什么不同?

《庄子》也是道家的一个经典了。但是《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其实有很大不同的。《庄子》是非常张扬的,其实《老子》是很收敛的。《老子》是非常收敛的。《老子》也可以说是以退为进的。所以在《老子》里面有这样的话叫做“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老子》36章)。我要得到你,我先给你。他是以退为进的。而《庄子》是非常张扬的。把自己的个性完全的——追求什么呢?追求一种逍遥。所谓逍遥是无拘无束的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无拘无束的这种逍遥。要得到这种逍遥呢,他就要齐物,强调事物之间没有一种差异,所有的差异都只不过是相对的。所以不应该把这种差异绝对化起来。你说大,你大的了不得,还有比你更大的,相对比你更大的人,你又是小的。所以大小这些东西都是没有区别的。因此呢,他有的时候就是可以来一种自我的安慰。我小啊,我小有比我还小的呢,比我还小的我还大呢。所以常常讲中国人有一种阿Q精神,精神胜利法,很多来自于《庄子》里面的。到了后来,到玄学那儿,郭象——注庄子非常著名的玄学家,叫做郭象。郭象就不太赞同庄子这种相对的说法。他说这种形象上的相对,你得承认啊,一看出来这个就是比这个大,你得承认。他主张承认外在大小的差别的,但是他也要齐物。怎么齐啊?内在的,内的相平等。你说你大的不得了。我并不需要羡慕你,我像你一样大的话,我做衣服还费布呢,费钱呢。我没必要做得像你那样大的。当然他不会举这样的例子。这是我举得例子。他举得例子是两只鸟:一只大鸟,一只小鸟。大鸟要吃很多东西才能吃饱,一个小鸟吃一点点东西就吃饱了。喝一点点水就解渴了。大鸟没有必要羡慕小鸟。小鸟也没有必要羡慕大鸟。小鸟羡慕大鸟,你吃那么多你看多好啊,我也多吃一点,多吃点你撑死了。大鸟也没有必要羡慕小鸟,小鸟你吃那么一点就好了,我多费事啊。我也少吃一点。少吃一点你就饿死了。所以他叫做自足其性就是逍遥——适性逍遥。并不是外在的,你大我小。大小没有关系。你只不过也是吃个饱,我也是吃个饱。没有什么差别。你吃那么多,无非也是饱。我吃那么少也是一个饱。在

满足“自足其性”这个上面没有差异。只不过都是自足其性而已。所以只要适性,适合我的性就是逍遥。你不适性你就不逍遥了。所以你看,同样的这样一些东西,就通过后人的注释,它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虽然说没有创作,实际上这个里面包含了很多创作。我们研究王弼的哲学,拿什么来研究啊,主要的就是根据他的《老子注》,《道德经注》。玄学的思想就在那里面。研究郭象的思想有什么?他的《庄子注》,他对《庄子》的解释有很多的不同。就刚才一个解释就不同。比如《庄子》里面讲逍遥,怎么才能逍遥啊?他强调是无以人灭天,不要以人为的东西改变它的天性,本性。他说牛马本来是很好的,放开脚就在那儿跑,这是牛马的天性。他说可是现在人呢,人去把马套一个笼头,把它拽起来。牛给它鼻子上穿一个窟窿,套一个圈给它拽走。这个违背牛马的本性,所以这是人为的。它的天性,这个把它的矛盾对立起来。郭象一解释就不一样了。郭象说,这个穿牛鼻子落马锁是牛马本性里面所有的,你反过来说,你去穿马鼻子,给牛套一个笼头。不行的。这是牛马本性里面有的。由此证明,作为一个人,他也必须要遵守这样一些伦理的道德规范。这些伦理的规范和道德规范,也是人性里面所需要的,所具有的。这样一解释,庄子原来的一些就发生了变化。所以周易老庄,也成了中国的整个思想文化里面这样一些根源性的典籍。后来人都是通过这个发挥这些思想,来说明各自的一些想法,各自的主张,所以在汉代开始形成五经。到了玄学的时候,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形成三玄之学。又把这三部经典提出来了。

本期小结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形成的,它最根本的经典就是三玄。《周易》的玄妙,《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都对后世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四书

第四部分

四书

第一节

《大学》

到了宋代呢,又把四书提到一个重要的地位。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理学家因为受到佛教的刺激,认为儒家原来大多都停留在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上面。缺少理论的阐发。因此在隋唐时期,人们都去追求佛教,或者是去追求道教。对儒家的思想反而是淡漠了。这就是因为儒家只讲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没有一个很深奥的理论的诠释。那么理学家就是要来建立儒学道德伦理规范的理论依据。所以他们就从,第一个从《周

易》里面去寻找,所以这个时候易经的地位又变成非常重要的,变成儒家的一个根本的经典,同时呢,他们发现礼记里面的《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许多深奥的道理。也是可以来阐明儒家所遵循的这些道德规范,它的根据。所以他们把《大学》、《中庸》单独列出来。而且根据他们考证,认为《大学》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曾参所做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也是曾参的弟子做的。那么《孟子》是子思弟子的弟子。那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儒家的传统。从孔子开始,所以从时间上来讲,《论语》第一,孔子做的,《大学》第二,曾子做的,《中庸》第三,子思做的,《孟子》第四,从时间上来讲是这样的。他们也称为四子书。但是从内容上面来讲,他们又觉得《大学》是入门书,《大学》还是讲具体的道德规范的。《大学》讲什么。三纲领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八条目就是讲的三个追求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这就是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根本的追求的目标纲领,所以称为三纲领。八条目呢,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常常讲的修齐治平,就是指的后半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之前要做准备,准备什么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为了修身。修身修好了就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也是一个很具体的讲这些道理,整个的大学就是围绕了这个三纲领、八条目来展开的,最高理想是止于至善,通过明德,明明德,明自己的德性,然后呢,不断的亲民,亲民的解释就是新民,新民,日新,大家都能够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的品质,最后达到至善,最高的善。而八条目里面,核心的条目就是修身,前面的四个步骤是为了修身,后面这三个是修身以后所要实现的目标,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关键的是修身,所以大学里面讲“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不管天子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都以修身为根本,修身是一个最根本的,这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任何的修身就是要达到一个我们道德上面的自觉自愿,而不是一个被动,道德上面如果是被动的,就不能够称之为道德了,那就是法律制裁了,遵守法律的问题,而道德一定是要出于一种自觉,自愿,所以修身就是培养一种自觉自愿,所以这个是把它看作是一个最根本的。

第二节

《论语》

所以这个《大学》是可以说是一个入门,然后具体的怎么样去做呢?这中间有《论语》提出来的那些具体的道德规范。《论语》里面最重要的其实是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仁,义礼智的仁,因为在孔子这个时代,他讲礼崩乐坏了,礼崩乐坏,怎么来挽救这礼崩乐坏的个局面呢?强调通过人的自我修养,恢复对于礼的这种规范的遵循,孔子一生都强调这个仁,就

是为了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讲的,通过修养来克制自己的行为规范,使自己的行为规范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所以孔子提出来仁是一个恢复仁的,或者倡导仁的一种道德的自觉,但是这个仁具体的来讲,是各个方面,所以孔子里面回答什么叫仁,那是多得很,他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告诉他,什么叫做仁,通过仁来规范他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行为规范,到了孟子那儿,又把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推演,成为了仁政,不仅仅是每个人的自我修养上面的一种自觉遵守的规则,同时也是变成了一个治理国家的根本的理念,要推行仁政,而且讲到仁政的,建立仁政的一个基础是什么呢?是置民恒产,或者说自经界始,经济的经,世界的界,自经界始就是给人们一定的土地,划定一定的土地,所以孟子常常想象着这个土地是百亩之田,五口之家,老年人,幼有所养,老年人有肉吃,有棉衣穿,这是理想的这样的时代,而且他强调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有保障的固定的财产,他不会有一个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仁政必须要保证老百姓有恒产,他就有恒心,所谓恒产他有固定的职业,有个固定的财产,他人心才会稳定,国家才会稳定,所以必自经界始,治民恒产,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个就是仁政的一个目标,或者就是怎么样才能达到仁政,怎么样才算仁政,这是一般的社会来讲,当然仁政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以礼乐教化,而不能够用强制的,暴力的手段,比如说为王道,而不是霸道。《论语》中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规范,特别强调“仁”。

第三节

《中庸》

《中庸》里面两个核心的理念,一个就是中庸。《中庸》在儒家看来,从孔子开始,就认为《中庸》这个品德是至高的,最高的,所以孔子讲过,“中庸之为德,至矣,民鲜久已”(《论语·雍也》)。老百姓能够做到的,能够这样去做的很少了,鲜,新鲜的鲜,在这念鲜,就是很少了,中庸之为德,至矣,民鲜久已。《中庸》这个品德的重要性,《中庸》里面着重得来讲,《中庸》这个德是个什么样的德,《中庸》这个德就是指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恰如其分,也就是要掌握一个度,所谓《中庸》也可以反过来讲庸中,《中庸》的庸,庸是通常的意思,也是用的意思,所以它是一个常道,我们要用这个中,它是掌握一个分寸,是一个度的问题,恰如其分,在这个意义上呢,儒家还讲一个概念,叫做和,和其实在这个意义上和中是一样的。和也是恰如其分的,所以《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做到恰如其分,发出来了,我喜怒哀乐表达出来了,恰如其分是谓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是谓和”(《礼记·中庸》)。中和中和就是恰如其分,所以儒家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要掌握这个分寸,掌握这个度,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个是孔子早就讲过的,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浅谈生态危机的实质及其对策 摘要:随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行,使得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物质生活,但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带来了资源的匮乏和全球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环境的现状,接着说明了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最后指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生态危机温室效应生态道德 1 . 生态环境的现状 生态危机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的。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历史的见证。公元250年玛雅文明鼎盛,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公元800年时玛雅文明开始崩溃,其后不到100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样,由于生态的原因,巴比伦文明毁灭了。1873年,伦敦出现杀人烟雾,煤烟中毒比前一年多死260人,1880年、1892年又夺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英国的格拉斯哥、曼切斯特烟雾也造成1000多人死亡。1885年,日本足尾铜矿乱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剧毒物质砷化物的蔓延,加上1890年的洪水泛滥,致使群马、茨城等四县10几万人流离失所。进入21世纪的中国,第一天就遭遇了沙尘暴。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发生了沙尘暴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23次,而2000年一年就发生了12次。这些事实说明,人类和自然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看到这些可悲的事实后,我们人类终于醒悟到生态危机的危害。 这种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人成就,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类行为作用于自然的力度、广度急速加剧,造成沙漠的扩张与动植物灭绝、森林面积锐减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臭氧层的破坏和二氧化碳的增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所有的这些都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化成全球性的危机。恩格斯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2. 生态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2.1生态危机的实质 上面提到,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大大增加了认识自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积淀起来的、传承下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人伦性和传承性,它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材料,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建立和建设的必不可少的资源,是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主体精神。 第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整体至上的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长期稳定和团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位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的侵袭和泛滥起到了批判和抑制作用,也激发了当代中国大学生不断高涨的爱国主义热忱。 第三,传承和追求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崇尚和谐统一。归纳起来,和谐统一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方而有二:其一,和谐统一思想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和平,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来解决问题,主张用和平手段而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争端。这种以一贯之的思想教化,造就了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一个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更铸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主张家庭内部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倡导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的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团体意

识、宽容精神、家庭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培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传承和发扬“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儒家提倡对人的爱护和尊重,一贯把“仁爱”作为协调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要求人们首先要有“爱亲”之心,从爱自己的亲人做起,然后由己推人,由近及远,达到“泛爱众”的道德境界。通过对“仁爱”的倡导和践行,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宽广情怀和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尚。“仁者爱人”的理念,是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表现,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仟感,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最基本的道德义务感。 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与三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高校的人文知识的科学教育、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家庭的良好传统教育、党和政府的坚强有力支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整个社会的良好风尚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勤奋工作的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全力作用的结果。 总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是短期、短效行为,而是一个历史的时代的重大课题,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长远发展规划。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模式、方法和载体,努力营造大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形成长效机制,在自由民主、活泼开放、和谐创新的环境中哺育一代又一代素质高、方向坚定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变革与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历史转折,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物质关系,也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关系。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发展,而必然是经济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光大和繁荣中华文化,就是抓住了民族之魂,就可以大大加强祖国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对推动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振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滋润了中国人民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又如宏大的历史画卷,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今天的历史是昨天历史的发展,其间,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善于寻求,一定能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高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不要说其全部的思想和著作,既使是一家一派,一人一事,乃至一篇一章,一则格言,一首诗歌,一幅绘画,一段乐曲,一帧书法……,往往都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或深刻启迪,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甚至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陶冶情操,砥砺道德,摆脱庸俗,提高境界的功效。一个人的传统文化修养,往往与精神气质、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如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那不仅是莫大遗憾,还有可能被人看作是浅薄的表现。因此,仅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来说,也应该注意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法

生态危机的成因及其 解决方法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邮编:

摘要 20 世纪后期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指导我们自身行为的思想观念,从理论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策。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下生态危机的定义及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的生态危机问题;接着阐述了生态危机的的根源;最后介绍了几种解决当今生态危机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生态危机人与自然代内平等代际平等

人类进入20 世纪以来,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显示了科学技术强大的社会功能,它带来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极大进步,明显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它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人类现代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幸福、享乐和希望,它的进一步发展加剧了对外在自然的严重破坏,导致了生态问题的出现。那么何谓生态危机?关于生态危机的本质,学术界有过争论,主要是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不一致而有不同的界定。比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生态系统的一种失衡状态,这是一个狭义的自然科学问题。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哲学视角中,所谓生态危机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污染严重。 (2)水体污染和淡水危机。 (3)森林和植被减少。 (4)土壤侵蚀和沙漠化。 (5)物种灭绝。 (6)能源和其它资源短缺。 (7)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 (8)生活垃圾日益严重。 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的产生是人类的生存之“道”没有遵循生物演化的唯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北戴河第三中学张春 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内容摘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认在我们小组看来,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传承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满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证,它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一个国家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不注重软实力的发展,国家的发展难以持久。只有二者协调发展,国家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文化软实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秩序正在进行调整和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充分认识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将会在全球化中坐失良机。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洪流冲击受到排挤.但是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须

建立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时间的洪流不断地向前,国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终将有一天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去继承、去发扬。但是,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过多少了解呢?对此,我们小组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比较详尽的问卷调查。 一、我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而在此次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的同学其实根本不重视这一次的问卷调查,由此也可见现在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继承意识的淡薄。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也发现,许多同学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只有大体上的一种模糊的认识。这里列举的也只是一小部分: (一)被冷落的国粹—京剧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蕴藏着浓厚的文化思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我校大学生中流行音乐盛行,歌星、超女大受欢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文化也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能不能在同学们的心中站稳脚跟,他们是否有心去感受和体会国粹的魅力?京剧的发展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积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博大精深值得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

简答题 1. 简述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2)文化具有超个人性。(3)人及人类群体的心理差异决定了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化因素有哪些。 ⑴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思想和人际协调理论对调节工业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⑶中国儒学的管理思想越来越引起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重视。 3. 简要说明孔子的仁学. 仁者爱人,“仁”的基本含义是人所本有的对于他人的关爱。这种对于他人的关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孔子更强调的是内在的自觉追求,它是要通过艰苦的追求才能取得的。作为君子,在任情况下都不能没有仁。仁是全德之德,恭、宽、信、敏、惠、敬、忠、礼、恕、勇、孝、刚、毅、木、纳及爱人等德目与仁相较而言也能说成是对仁的某一方面的限定。仁应是孔子所认为的道德的最高标准,孔子并不轻意以仁许人。仁的本质内涵是给他人与社会带来益处。 4. 简述孔子的礼学。 孔子认为春秋明期礼崩乐坏,礼乐所代表的等级秩序观念已丧失殆尽,社会动荡而不稳定,因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的最好方法莫过于复礼,即复归周礼。仁是礼的基础,但内心之仁外现的行动要以礼来规范,最终并表现为合礼的规范,因此也可以说复礼是仁的目标所在。 5. 简述庄子的相对论。 庄子认为,贵贱、大小、有无、是非、同异等等一切都是相对的.人们的认识能力有强弱,知识涵养有大小,立场观点有不同,因此对于同一问题解答方式、应答内容就会有不同。井底之蛙、望洋兴叹都表达了人的认识有限性的思考。与其以人的有限性观察各种存在物,不如尽量舍弃身从道,从道的角度思考问题。 6. 简述《周易》一书的构成。 现行本的《周易》一书,由经与传两部分组成,传为七篇十翼。每卦皆有卦爻辞组成。义理与象数都是周易不可缺少的部分,辞、变、象、占四者皆可成为学易的门径,但四者皆知才能真正懂易。 7. 什么是文化传统? 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 8. 简述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强为,顺应道而为。道并非不作为,而是无心于作为,无意于作为,而是为而不宰治,为而不居功,为而不图报。无心于万物,无心于为仁,任其自然,顺其自然。而无不为并非目的,它只是顺从道作为的自然而的结果。 9. 中国古代系统论有何特点。 (1)着眼于整体稳定、协调的对立互补,以及有别有序的阴阳交感的矛盾观。(2)着眼于整体的完善和连续的物极必反,生生不息的回圈运动观。如阴阳双方,有别有序。 (3)以应变为目的,以全体用中为要点的实践辩证法。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915309146.html, 中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作者:郭强 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1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上曾提出过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其中社会层面的文明、和谐以及国家层面的公正、法治的观念无一不彰显了我党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国度、实现以人为本的决心。实现以人为本,就是要给公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一个为人们所意识到并日渐重视的名词——“生态危机”,如今正向世人敲响警钟,这无疑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威胁之一。走出困境我们应从政策控制、经济调节、科技的正面引导以及道德观念宣传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现代化;生态危机;政策控制;经济调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89-02 所谓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过程。目前,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各国生态危机的根源、危机程度各有不同。在我国,生态现状更不容乐观,黄沙漫天、空气污染、河流污浊、水土流失、旱涝频发、物种濒危等等。而且,更为严峻的是:一切还在继续恶化之中…… 当然,生态危机不是自古就有的,也绝不是凭空出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个人认为,造成我国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可归于两大方面: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和认知层面欲统治与主宰自然的思想根深蒂固。 一 从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方面来看,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然需要从自然界索取其所需,这本无可厚非。但若需索过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那接踵而来的便只有矛盾和危机了。 1.人口问题引发生态危机 自从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生存环境的安定、和平与富足化趋势发展,人口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从资源总量上来看,我国亦是一个资源大国,但若涉及人均资源占有量问题,我们的大国地位就要拱手让人了。一方面,我国人口基数大引发人口数量的过多过快增长,这便要求有更多的资源与之相配套,因而对矿产的开采力度逐年加大,严重缩短了生态系统的再生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131024 课程总学时:40 课程学分:2.5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秘 制定单位:人文学院 制定时间:2014年7月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主要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无先导与后续课程,与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秘书史等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多关联。 2.课程设计思路 现代秘书必须具备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需要了解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知识营养,了解秘书工作产生与生产的文化大环境,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怀,这是设置本门课程的理论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绵延时间长,覆盖面广,理论性强,知识系统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可辅以社会调查、专业考察等形式,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可以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悠久而丰富的文化内容,扩展知识,理清脉络,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了解、认识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成就有一个宏观的、明确的把握,从而引发他们关心和思考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以及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累,它不仅以程式化的经典文献、制度等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种种社会系统的变迁——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政治的——都构成了传统中国与当代中国的不同图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感——我国传统文化中思想哲学的基础儒家提出做人的理想应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也有人格修养的原则,即“内圣外王”。这尤其是儒家历代的志士仁人的道德理想。如汉初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兴盛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

关键时期,应增强我们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价值,报效国家。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胸怀浩然之气,昂扬奋发,平治天下正,是对自己修养的重视,使得自强不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特色。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屡经患难而不倒。我们国家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在国内需要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思路,在国外需要我们去争取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大,大学生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应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于艰难困苦中奋发图强,逾挫逾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 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 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

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分析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

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大学生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