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常用不等式及其应用

数学中常用不等式及其应用
数学中常用不等式及其应用

目录

数学中常用不等式及其应用 (2)

1.前言 (2)

2.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3)

2.1 不等式研究背景 (3)

2.2 研究意义 (4)

3.高等数学常用不等式举例介绍 (5)

3.1柯西不等式 (5)

3.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5)

3.3均值不等式 (8)

4.数学中不等式的中的应用 (9)

4.1 构造条件不等式对命题进行证明 (9)

4.2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进行不等式命题的证明 (12)

5.总结 (15)

参考文献 (17)

数学中常用不等式及其应用

1.前言

正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顾我国建国近7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坚持把国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制定了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始终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和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切实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落实。在教育改革中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一个好的底子,就不能决定以后的参天大树枝叶是否会繁密。中央确定把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把“两基”作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措施。自2008年秋季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实施了义务教育,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够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提出“两基”,到逐步明确“两基”目标和具体规划,是党和国家根据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多年酝酿,逐步成熟,并适时做出的慎重决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将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教育中去,而中学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国家开始注重创新教育,指出教育要把传授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一代新人。

不等式是数学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不等关系的数学模型,反映了事物在量上的区别,是研究数量关系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必备知识。此外,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习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

2.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1 不等式研究背景

继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高校规定了高校数学教学的课程目标设置大纲》。目前,高校数学课程改革己经得到了普遍实施和开展,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是教学,那么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和构想落实到实处,这是需要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来完成的。高校数学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当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合理地选择课程和制定学习计划;高校数学教学要打好学生的知识基础,注重发展能力;高校数学教学要注重联系,提高数学整体的认识;高校数学教学中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数学教学应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高校学生主动地学习。

不等式与数、式、方程、函数、三角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体现出了“工具”的作用。如研究函数的定义域时常用到分式的分母不为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对数的真数大于0等不等关系;求函数定义域、值域(最值)、单调性;讨论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数列的项的最值与前n项和的最值;讨论方程与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在一元二次求根公式的教学中,用判别式的符号判断方程的根的存在情况;求空间线线、线面、面面间的距离及夹角的范围;概率的范围等等。可以看出,不等式与集合、充要条件、函数、方程、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实际问题都有知识交汇处,在相关的数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不等式学习过程中,可以体现出数学思想及素养的培养。数学思想不仅在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在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技能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和形成好的数学思维素质的关键所在。不等式的相关教学内容涉及到数形结合、分类转化、函数与方程、转化等数学思想。例如:通过图象解法渗透数形结合、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

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等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简约直观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渗透抽象与具体、联系与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揭示出了不等式的几何意义,使学生对不等式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同时,极有利于发展学生对集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思维层面上的提升,进一步促使学习者在思维的深层面上主动完成对函数、方程、不等式形成有机的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线性规划问题开拓了不等式的实际运用的领域。

本文希望通过对高中数学不等式的教学进行研究,结合相关数学教育理论,针对不等式各部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改进不等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进行高中不等式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使得通过不等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得以培养和提升。

2.2 研究意义

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无论是对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化,还是对教学实践的变革都有重要价值。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不等式教学策略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不等式教学法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明了、可操作性强,又具有概括、完整和系统性,便于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期改进不等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进行高中不等式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减少不等式教学中的困惑。使得通过不等式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得以培养和提升。

3.高等数学常用不等式举例介绍

3.1柯西不等式

柯西不等式是由法国大数学家柯西在研究数学分流中的“流数”时得到的.但从历史的角度讲,该不等式应当称为 Cauchy -Buniakowsky-Schwarz 不等式,因为正是后两位数学家彼此独立地在积分学推而广之,才将这一不等式应用到近乎完善的地步.

柯西不等式非常重要,灵活巧妙地应用它,可以使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比如在证明不等式、求函数最值及变量取值范围、方程与等式、几何等方面.然而,目前柯西不等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等数学及其解法应用研究.作为其中著名不等式之一,理应跟中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教育素材.可喜地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2003 年 4 月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到 2008 年全国各省区全面使用《标准》教材进行教学.选修 4-5 专题——《不等式选讲》将柯西不等式纳入了选修课程系统,柯西不等式由此进入了新教材,进入了学生的课堂.作为选修内容之一,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柯西不等式的表现形式如下:

(1)(n 维形式)对于任意实数123,,,...,n a a a a 与123,,,...,n b b b b 满足

222222212121122()()()n n n n a a a b b b a b a b a b ++

++++≥+++ 当且仅当1212n n

a a a

b b b ===等式成立。 3.2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如果函数f (x )满足

(1)在闭区间[a,b]上连续;

(2)在开区间(a,b )内可导,

那么在(a,b )内至少有一点ξ(b a <<ξ),使得等式))((')()(a b f b f a f -=-ξ成立。

2.3.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以及推广

设)(x f 在区间[a,b]内k 阶可微,则),(b a ∈ξ使)()(a f f h k k k ?=ξ

其中h=k a b - ∑=-+-=?k i i k i k k hi a f C a f 0

)()1()( 证明定理:我们这里就用辅助的思想来看待这个问题。

(1)当k=l 时,即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2)当k=2 时, 在区域}0,0:),{(2121h x h x x x D i ≤≤≤≤=作辅助函数:())()()(),(212121a f x a f x a f x x a f x x g ++-+-++=,则)(),(2a f h h g ?=。固定2x 让1x 在(O ,h]上变化,则),(21x x g ,关于1x 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a f'-)x (a [f')x g(h, ,0(12121ξξξ+++=∈?)使得h ,其中),(2x h g 关于变量2x 又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h ,0(1∈?ξ可有221)(''),(h a f h h g ξξ++=,记21ξξξ++=a 。则有)()(''2a f f ?=ξ成立。

(3)当k=n 时,访k=2构造定义在),0(),0(),0(h h h ??????上的函数:

)()1(][)()(),,,(1111111111121a f x x x a f x x a f x x a f x x x g n n n j m n j i i j m i i m i i n m n

m i i m i i n m -+???++++++

+-+???++=???∑∑∑∑∑∑∑≤<≤+=-+=-==+=-=

同理有 )(),,,(a f h h h g n ?=???

第一步:固定n x x x ,,,32???让1x 在(0,h)上变化,则),,,(21n x x x g ???关于变量1x 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0(1h ∈?ξ使得

h a f x x x a f x x a f x x a f x x h g n n n j m n j i i j m i i m i i n m n

m i i m i i n n )}(')1()(')(')('{),,,(11211112121121112ξξξξ+-+???++++++

+

++-+???+++=???-≤<≤+=-+=-==+=-=∑∑∑∑∑∑∑

第二步:固定n x x x ,,,43???让2x 在(0,h)上变化,则),,,(2n x x h g ???关于变量1x 满足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0(2h ∈?ξ使得

2

12311113131132121)}(')1()(')('')(''{),,,(h a f x x x a f x x a f x a f x h h g n n n j m n j i i j m i i m i i n m n

m i i m i i n n ξξξξξξ+-+???++++++

+

+++-+???+++=???-≤<≤+=-+=-==+=-=∑∑∑∑∑∑∑ 依次类推第3步,...,第n 步

1121)1(121)1()]()([),...,,(-----+???+++-+???+++=n n n n n n n h a f x a f x h h g ξξξξξξ 关于变量n x 满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所以),0(h n ∈?ξ使得

n n n h a f h h h g )(),...,,(21)(ξξξ+???+++= 因为

∑=-+-=?=n

i i n i n n

hi a f C a f h h h g 0)()1()(),...,,( 所以我们令n a ξξξ+???++=1 则b a <<ξ

即)()()(n f f h n n n ?=ξ

定理2:设I 是有界闭区间0>?δ构造一个多项式函数)(x P ,使得对全体I x ∈都有δ<-x x P )(

在证明该定理时,如果我们试图用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直接去证明它,那难度是相当大,甚至不能把该命题证明出来,但是如果我们此时换一种思维方式,通过构造条件不等式,问题就迎刃而解。那么我们怎样去构造条件不等式呢?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可以通过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以及对有关问题的性质的分析,来达到构造条件不等式的目的。在这个定理证明时,如果认真分析一下定理的结论我们可以知道,任意一个多项式函数)(x P 与x 的差要小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δ,那么我们在构造条件不等式时目的就很明确。

定理证明:

先构造条件不等式0)(0=x P ,)((2

1)()(221x P x x P x P n n n -+=+,n ≥0; 显然)}({x P n 是无常数项的多项式函数列,要证在区问(一1,1)上多项式函数列)}({x P n 单调递增,且一致收敛x 。

为此,若能证明)1,1(-∈?x 有x n x

x P x +≤-≤22)(0则可得到)(1x P x n ≥≥,

)(0)())((2

1)()(221x P x P x P x x P x p n n n n n =+≥-+=+即)}({x P n 单调递增且一致有界,又)(02222)(0∞→→=≤+≤-≤n n

x n x

x n x

x P x ,即)(x P n 一致收敛。 下面我们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当n ≥O 时不等式

x n x

x P x +≤-≤22)(0成立

(1)当n=0时,命题显然成立。

(2)假设n 时,上式成立,我们来证明为n+l 是命题也成立。

因为

))]((2

11))[(()]([21)()(221x P x x P x x P x x P x x P x n n n n +--=---=-+ 由假设]1,1[-∈?x 有1)(≤≤x x P n ,所以0))((2

11≥+-x P x n ,因此由假设有0))]((2

11))[((≥+--x P x x P x n n ,同时也可推出0)()(0=≥x P x P n ,所以x x P x n 2

11))((211-≤+- 即

x

n x x n x x n x x x n x x P x x P x n n )1(22))1(221(22)211(22))]((211))[((++=++-+≤-+≤+--证毕

3.3均值不等式

己知正数a 和b ,古希腊数学家己经研究过十种不同的中项,包括算术中项、 几何中项、调和中项、反调和中项等。这些中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叫均值不等式。

本文所说的均值不等式只限于算术中项和几何中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即

2

a b += 均值不等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证明方法很多,用不同的视角,都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由()02a b +=≥即可得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是一类比较主要的不等式,是一类应用比较广泛的不等式,该不等式的直观表述只是其内容的外显形式,如果学生既能知其外显,又能知其内在,就是说,如果学生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对该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就容易更上一层楼。

任何知识点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而应用的好与坏直接取决于学生对通过学习得到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是否学生己经了然于心。本论文希望通过调查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意识及应用技巧的程度来了解学生对“均值不等式”本质的理解程度。

“均值不等式”在不等式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分析数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不等式之一。巧妙地应用此不等式在求最值,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等各方面都可得到较为理想的解法。均值不等式的推广过程中涉及到的均值不等式的延伸内容,也是解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4.数学中不等式的中的应用

不等式的证明一直是数学里面的一个难点,但是如果利用高等数学中的导数知识来处理,问题就要显得简单的多,不过要利用导数知识来证明不等式,关键的是如何构造条件不等式,下面举例说明不等式证明中条件不等式的构造。所谓的条件不等式是指具有某些条件的辅助不等式(或者是辅助等式),这些条件必须要符合题意,不能随意的制造。

4.1 构造条件不等式对命题进行证明

已知)(),(x x f φ二阶可导,当x>O 时,)()(x x f φ>,且)0(')0('),0()0(φφ==f f ,求证当x>0时,)()(x x f φ>。

这个问题如果要利用初等数学知识来证明,难度相当大,但是利用导数知识来证明问题就比较简单,考虑到条件x>0且当x=0时0)()(=-x x f φ,因此如果能够证明函数)()()(x x f x F φ-=,是单调递增,问题就得到解决。

证明:作条件不等式)()()(x x f x F φ-=,则0)('')('')0(''>-=x x f F φ,即)('x F 单调递升:因为0)0(')0(')0('=-=φf F ,于是当x>O 时,0)('>x F ,从而当x>0时,)(x F 单调递升,且0)0()0()0(=-=φf F ,于是当x>0时,0)(>x F ,即)()(x x f φ>

例:证明n a a a ,...,,21?有11121

max --≥+++n n n n a k x a x

要证明该不等式显然用初等数学方法不容易,但是如果利用条件不等式来证明就比较容易,只是必须构造一个恰当的条件不等式,那么怎样来构造条件不等式呢?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注意到这是一个关于多项式的不等式,因此作条件不等式时应考虑到多项式函数。 证明:作条件不等式j n n j j j n n n x x C x T 22

0221)1(21)(-=-∑-=,其中]2[n 表示2n 的整数部分,则??????+-=-=-==,81)(,43)(,21)(,2)(24433221x x x T x x x T x x T x T ,由)(x T n

的定义可知

)(x T n 是n 次多项式,且最高次项n x 的系数为l 。 易证)(x T n ,还有另一个表达式。

)arccos cos(21)(1x n x T n n -=(后证),所以11

21)(max -≤=n x x T ;n a a a ,...,,21?,设n n n n a x a x a x x P +???+++=--2211)(,假设 1121)(max -≤

在构造条件不等式

)()()(x P x T x h n -= 令πn k n Q k -=,k=0,1,2,...,n k k Q x cos =

则11210=

121

)(-=n n x T 12)1()(---=n k

n k nQ con 即)(),...,(),(10x T x T x T n n n 中任意相邻两项都异号,且121)(-=n k n x T ,因为1121max )(-≤<≤n x k n x P ,所以)()()(x P x T x h n -=在n x x x x ,...,,,210处与)(x T n 同号,即有)(),...,(),(10n n n x h x h x h 中任意两次都异号,多项式显然是连续函数。由介值定理可以得到:

),(1i i i x x -∈?ξ使得;,...,2,1,0)(n i h i ==ξ

即)(x h 有n 个根,但这是不可能的,因)(x T n 与)(x P 最高次项n

x 的系数都为1,所以)(x h 顶多是n 一1次多项式,由代数基本定理知道顶多有n —1个根。 下面证明;

)arccos (21)(1x n con x T n n -= 设Q=arccosx , 则x=cosQ

2cosnQ= (cosnQ+isinnQ) + (cosnQ —isinnx)

=n n Q i Q Q i Q )sin (cos )sin (cos -++ =

n n x i x x i x )1()1(22--+-+ =])1(1[)1(220k k k k n n k k n x i x C -+--=∑ 比较实部系数得:

)arccos cos(21)(1x n x T n n -= 证毕。

4.2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进行不等式命题的证明

分析逆推法: 利用微分中值定理时,常常会用到逆推的方法从欲证结论入手,借助于逻辑关系制造出某个函数的改变量,再观察其对应的区间,即可有效的构造出所需的条件不等式。

例设函数)(x f 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导,证明在(0,1)内存

在一点ξ,使得

)(')()0()1(1ξξξf e e f f ---+=。 分析:结论可变形为)('1)(')()0()1(1ξξξξξf e e f e e f f -=-=--即为ξξe f e f f )('1)0()1(=--,因此可构造条件不等式x e x g =)(,对)(x f 与g (x )在[0,1]上应用柯西中值定理即可证明结论。

证明:令x e x g =)(,由题设知f (x )与g (x )在[0,1]上连续,在(0,1)

内可导,由柯西中值定理得,整理即得

)(')()0()1(1ξξξf e e f f -+=-。 在一些问题中,单使用逆推法还不够,往往还要借助积分法来构造出符合题设要求且满足微分中值定理条件的条件不等式。具体方法是把欲证结论中的ξ换成x ,将替换后的等式变形为易于积分的形式,再两边积分解出C ,由此可构造出相应的条件不等式。

例设函数f (x )在[0,1]上二阶可导,且f (0)=f (1)=0,证明存在ξ

∈(0,1),使得ξξξ-=1)

('2)(''f f 。

分析:在结论中用x 替换ξ,有

ξξξ-=1)

('2)(''f f ,将其变形为易于积分的形式x x f x f -=12)(')('' ,两边积分

x x f x f -=??12)(')('',即c x x f ln 1ln 2)('ln +--=,

解得)(')1(2x f x c -=。 证明:设辅助函)()1()(2x f x x F -=。因为)(x f 在[0,1]上二阶可导,所以)

(x f

在[0,1]上连续,在(0,1)内可导,且0)1()0(==f f ,故满足罗尔定理条件,

所以存在η∈(0,1)使0)('=ηf 。又在(η,1)内,

0)()1()(2=-=ηηηf F ,0)1(=F ,F (x )满足罗尔定理条件,所以存在ξ ∈(η ,1),使0)('')1()(')1(2)('2=-+--=ξξξξξf f F ,即ξξξ-=1)('2)(''f f 。

在构造条件不等式时,若表达式关于端点处的函数值具有对称性,可以用常数k 值法来构造条件不等式。具体方法是将结论变形,使常数部分分离出来并令其为k ,恒等变形使等式一端为a 与f (a )构成的代数式,另一端为b 与f (b )构成的代数式,再将端点值改为变量x ,所得表达式即为条件不等式。

例 设a>0,b>0,试证存在ξ介于a,b 之间,使得

)()1(b a e be ae a b --=-ξξ 分析:将结论变形为ξ

ξe b a be ae a

b )1(-=--左边卫常数 因此可令

b a be ae k a b --=,即a b a e b e k a

b 11--=,则有 a b a e b e a b 11-=- 即a a e b b e a b 11-=- 可令b=x 可得条件不等式

x k x e x F k -=)( 证明:设)()(b a be ae k x k x e x F a

b x --=-=则)()(b F a F =

由罗尔定理,存在ξ介于a,b 之间,使得0)()('2=--=ξξξξk e e x F 即b a be ae k e a

b --==-ξ

ξ)1( 从而得到 )()1(b a e be ae a b --=-ξξ 对于某些要证明的结论,往往出现函数的导数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证明,直接构造条件不等式比较困难,将所证结论的两端都乘以或除以一个恒正或恒负的函数,证明结论往往不受影响,x

e λ(λ为常数)是常用的乘积因子。

例 若函数f (x )在[a ,b]上连续,在(a ,b )内可导,且f (a )=f (b )=0,证明存在一点ξ∈(a ,b ),使得f'(ξ)=f (ξ)。

分析:x e 是个恒为正的因子,所证明等式或不等式的两端都乘以或除以这样

一个因子,等式或不等式仍然成立,于是想到x e 是个理想的乘积因子。 证明:构造条件不等式

x e x f x F )

()(=,可验证F (x )在[a ,b]上满足罗尔定理条件,故存在ξ∈(a ,b ),使得ξξ

ξξe e f e x f x F )()(')('-=,即)()('ξξf f =

对于一些只涉及一阶导数和几何意义比较明确的证题,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来建立恰当的条件不等式。

例 设函数f (x )在[0,1]上可导,且0<f (x )<1,对于任何x ∈(0,1),都有1)('≠x f ,试证在(0,1)内有且仅有一点ξ,使得ξξ=)(f 。

分析:由图1 可看出,此题的几何意义是,连续函数y=f (x )的图形曲线必跨越y=x 这条直线,而两者交点的横坐标ξ恰满足ξξ=)(f 。进而,由图还可知道,对[0,1]上的同一自变量x ,这两条曲线纵坐标之差f (x )-x 可构成一个新的函数F (x ),它满足F (0)>0,F (1)<0,因而符合零点定理的条件。

证明:令x x f x F -=)()(,则由题设知,F (x )在[0,1]上连续,且F (0)=f (0)>0,F (1)=f (1)-1<0。由零点定理知,至少存在一点ξ∈(0,1),使得F (ξ)=f (ξ)-ξ=0,即ξξ=)(f 。用反证法证明唯一性。设有两个点)1,0(,21∈x x 均有2211)(,)(x x f x x f ==,在1x 与2x 所构成的区间上运用拉格朗日中

值定理有,这与1)( x f 矛盾,故结论成立

5.总结

通过本次论文的书写以及在论文书写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以及笔者通过对一手资料的参考,基于笔者调查显示的丰富教学实践,笔者主要对数学中常用的不等式有了一下几种新的认识:

(1)若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形式,记忆的成分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要死记硬背。

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是大脑理解的运动过程,行为教学并不能单纯的归为一个简单的操作,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面对任何新出现的知识,都应该尝试找到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教学可以通过大脑皮层的深度加工来加强学生的认知,理解和认识,从而使的学生产生新的知识,在在学生的头脑运动的过程中新的知识形成就可以变的水到渠成。基于学生的智力发展理论观点,所谓元认知就是认知意识。近年来,元认知心理学教给学生如何学习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教学也应该是认知心理学和元认知理论主张适当补充内存,使学生掌握学生理解不等式的指导下,所以在学生心目中的不平等不只会在形式上,它会和学生原有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反应,使得学生更加容易的接受新知识。

(2)为了更好地理解不等式,证明应注意的细节。正如前面提到的,教师在知识的教学过程不应该让学生死记硬背,则一个新的不等式的证明提出了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不平等和内容。证明一个命题,在本质上,其心理过程是找到的条件和结论,包括这种心理过程知识之间的逻辑蕴涵关系,当这种内在的逻辑性被激活时,这些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就会被证明。在证明的一个或几个命题之间的知识认知结构间的联系首先被激活,这些被激活每一个知识点,互相联络,向外扩展,以获得一个完整并附有逻辑的证明。这种证明不仅锻炼他们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并且为其后来灵活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质性的知识和理解的数学教学,建立与现有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联系,在证明命题的过程中是非

常重要的。

(3)不等式的应用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当老师传授的知识,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让学生明确这些条件,以便使学生了解实际不平等。利用“不等式”求最值要符合“正、定、等”三个条件,如果不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任何一个,而盲目的从表面形式上应用该不等式解题,并结果无疑是错误的。如果老师不这样做的新知识的透彻分析在上述三个条件的教学,使学生不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将是知识形成的头脑思维障碍。事实上,数学思维障碍,有的来自学生本身,毫无疑问,也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往往容易疏忽的一部分。对于教师教学来讲,如果这三个条件有遗漏或强调不够,使学生形成的知识体系结构不完善或者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欠佳多会对学生今后的生活起到不可低估负面作用。

(4)不等式的各种推广形式不容忽视。

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这是心理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高校数学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课程目标的主要渠道,对于高校学生更加不能学好数学等同于解决数学问题。初高中数学知识较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和高校的课堂能力,思维能力是往往不成正比,初中和高中的内容侧重于强调对发展和研究的基本内容,而高校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方法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这一教学理念的逐步渗透。不等式作为高校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应该让新课程标准很好的指引我们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下些功夫。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更快发展,让学生更高、更快发展的思维水平反过来更好的服务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起始于精细的数学认知分析,配之以灵活的设计,充分关注数学及其本质。另外,“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观念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21世纪需要新一代去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才干,培养他们从小学会思维,力求遇到问题有周密、准确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国平.高中数学不等式必修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苏州大学2012

[2] 任爽.中学数学中化归思想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

[3] 张志明.高校学生不同思维类型对学习数学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 钟宜福.新课程理念下问题解决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D].福建师范大学2011

[5] 刘东辉.交流与合作活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

[6] 解少娟.基于实践层面的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1

[7] 许鸣峰.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 尹德霞.中学数学教育实践中的数学文化案例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9] 杨贵玉.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0] 马艳.数学教学中化归思想方法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初一下数学不等式应用题汇总[1]

初一下数学不等式应用题汇总 例1、甲、乙两商店以同样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 首先考虑一下: 甲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元后; 乙商店优惠方案的起点为购物款达元后 (1)现在有4个人,准备分别消费40元、80元、140元、160元,那么去哪家商店更合算?为什么? (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那么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吗?(3)累计购物超过10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累计购物恰好是150元时,在哪个店购物花费小? (4)根据甲乙商店的销售方案,顾客怎样选择商店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你能为消费者设计一套方案吗? 解:设累计购物X元(X>100),如果在甲店购物花费小,则 50+0.95(X-50)>100+0.9(X-100) 得 X>150 答:累计购物超过150元时在甲店购物花费小 例2、某班同学外出春游,需拍照合影留念;若一张底片需0.57元,冲印一张需0.35元,每人预定得到一张而且出钱不超过0.45元,问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几人? 答案(不是唯一的,仅作参考)及评分标准: 解:设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X人,根据题意,得:………1分 0.57 + 0.35 X ≧ 0.45X……… 2分 解这个不等式,得:X≧5.7 因为参加的人数只能是整数,所以参加的人数至少是6人。……… 1分 答:参加合影的同学至少有6人。……… 1分 例3、某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时装需要用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 米,可获利润45元,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要用A种布 料1.1米、B种布料0.4米,可获利润50元,请你设 计最佳方案。 分析:我们可以将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的问题来求解。 (参考解:设生产N型号的时装套数为x,用这批 布料生产这两种型号的时装所获的总利润为y元,根 据题意 0.6(80-x)+1.1x≤70, 0.9(80-x)+0.4x≤52 ∴40≤x≤44; ∵x的取值范围是40、41、42、43、44,又 y=50x+45(80-x),即y=5x+3600。 由观察知:当x=44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5x44+3600=3820,即当N型号的时装为44套时,所获利 润最大,最大利润为3820元 例4、某学校需刻录一批教学用的VCD光盘,若电脑公 司刻录,每张需9元(包括空白VCD光盘费);若学校自 刻,除租用刻录机需120元外,每张还需成本4元(包括 空白VCD光盘费)。问刻录这批VCD光盘,到电脑公司刻 录费用省,还是自刻费用省?请说明理由。 教师:同学们仍然分组讨论交流。 设需刻录x张VCD光盘,则到电脑公司刻录需9x元, 自刻需要(120+4x)元。 当9x>120+4x时,即x>24时,自刻费用省。 当9x=120+4x时,即x=24时,到电脑公司与自刻费 用一样。 当9x<120+4x时,即x<24时,到电脑公司刻录费用 省。 例5、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长为xm,宽为70m;如果它 的周长大于350m,面积小于75602 m,求x的取值范围, 并判断这个球场是否可以用作国际足球比赛o (注:用于国际比赛的足球场的长在100m到110m之 间,宽在64m到75m之间) 参考解:依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得 2(x+70)>350,① 70x < 7560 ② 解:①得x>105,解②得x<108. ∴105

高中数学奥赛讲义:竞赛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

不等式是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由于不等式的证明难度大,灵活性强,要求很高的技巧,常常使它成为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高档”试题。而且,不论是几何、数论、函数或组合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能与不等式有关,这就使得不等式的问题(特别是有关不等式的证明)在数学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证明不等式同大多数高难度的数学竞赛问题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证法因题而异,灵活多变,技巧性强。但它也有一些基本的常用方法,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证明技巧,必须从学习这些基本的常用方法开始。 竞赛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 【内容综述】 本讲重点介绍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的证明与应用 【要点讲解】 目录§1 柯西不等式 §2 排序不等式 §3 切比雪夫不等式 ★ ★ ★ §1。柯西不等式 定理1 对任意实数组恒有不等式“积和方不大于方和积”,即 等式当且仅当时成立。 本不等式称为柯西不等式。 思路一证不等式最基本的方法是作差比较法,柯西不等式的证明也可首选此法。 证明1 ∴右-左= 当且仅当定值时,等式成立。 思路2 注意到时不等式显然成立,当时,不等式左、右皆正,因此可考虑作商比较法。

证明2 当时等式成立;当时,注意到 =1 故 当且仅当 且 (两次放缩等式成立条件要一致)

即同号且常数, 亦即 思路3 根据柯西不等式结构,也可利用构造二次函数来证明。 证明3 构造函数 。 由于恒非负,故其判别式 即有 等式当且仅当常数时成立。 若柯西不等式显然成立。 例1 证明均值不等式链: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均方平均数。 证设本题即是欲证: 本题证法很多,现在我们介绍一种主要利用柯西不等式平证明的方法 (1)先证① 注意到欲证①,即需证 ② 此即 由柯西不等式,易知②成立,从而①真

微积分证明不等式方法

用微积分理论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卞国文 212200 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不等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函数不等式(含变量)和数值不等式(不含变量).对于前者,一般可直接或稍加变形构造一函数,从而可通过研究所构造函数的性质,进而证明不等式;对于后者,我们也可根据数值不等式的特点,巧妙的构造辅助函数,从而将数值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研究方法正好与前者相似.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它为工具能较好的研究函数的形态,有些常规方法难于证明的不等式,若能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巧妙的构造函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利用微积分理论研究函数的性质,应用函数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一、用导数定义证明不等式法 1.证明方法根据-导数定义 导数定义:设函数)(x f y =在点0x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x y x x x x x x f x f ??→?→=--lim lim 0 00)()(0 存在,则称函数)(x f 在0x 可导,称这极限为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导数,记作)(0x f y '=. 2.证明方法: (1)找出0x ,使得)(0x f y '=恰为结论中不等式的一边;(2)利用导数的定义并结合已知条件去研究. 3.例 例1:设函数nx a x a x a x f n sin 2sin sin )(21+++= ,其中n a a a ,,21都为实数, n 为正整数,已知对于一切实数x ,有x x f sin )(≤,试证:1221≤+++n na a a . 分析: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函数,如果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无疑能帮助解决此题,可以看出:)0(221f na a a n '=+++ .于是问题可以转化为证明 1)0(≤'f . 证 明 : 因 nx na x a x a x f n cos 2cos 2cos )(21+++=' .则n na a a f +++=' 212)0(. 利 用 导 数 的 定 义 得 :

最新初一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及答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⑴审题,找出不等关系; ⑵设未知数; ⑶列出不等式; ⑷求出不等式的解集; ⑸找出符合题意的值; ⑹作答。 一.分配问题: 1.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 2 .把一些书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就分不到3本。问这些书有多少本?学生有多少人?

3.某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如果每间4人,那么有20人无法安排,如果每间8人,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求宿舍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4.将不足40只鸡放入若干个笼中,若每个笼里放4只,则有一只鸡无笼可放;若每个笼里放5只,则有一笼无鸡可放,且最后一笼不足3只。问有笼多少个?有鸡多少只?

5. 用若干辆载重量为8吨的汽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汽车只装4吨,则剩下20吨货物;若每辆汽车装满8吨,则最后一辆汽车不满也不空。请问:有多少辆汽车? 6.一群女生住若干家间宿舍,每间住4人,剩下19人无房住;每间住6人,有一间宿舍住不满。

(1)如果有x间宿舍,那么可以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组: (2)可能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学生?你得到几个解?它符合题意吗? 二速度、时间问题 1爆破施工时,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0.8cm/s,人跑开的速度是5m/s,为了使点火的战士在施工时能跑到100m以外的安全地区,导火索至少需要多长? 2.王凯家到学校2.1千米,现在需要在18分钟内走完这段路。已知王凯步行速度为90米/ 分,跑步速度为210米/分,问王凯至少需要跑几分钟?

高等数学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高等数学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摘要:各种不等式就是各种形式的数量和变量之间的相互比较关系或制约关系,因此, 不等式很自然地成为分析数学与离散数学诸分支学科中极为重要的工具,而且早已成为 专门的研究对象。高等数学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式证明,本文主要介绍不等式证明的几种 方法,运用四种通法,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或最值以及积分中值定理来解 决不等式证明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创新思维,使一些较难的题目简单化、方便化。 关键词:高等数学;不等式;极值;单调性;积分中值定理 Abstract: A variety of inequality is the various forms of high-volume and variabl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r constraints. Therefore, Inequality is natural to be a very important tool in Analysis of 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various bran(https://www.360docs.net/doc/395077671.html, 毕业论文参考网原创论文)ches of mathematics .It has been a special study.Today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inequalities in higher mathematic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ollowing methods about Proof of Inequality ,such as the using of several general methods, researching monotone function by derivative, using extreme or the most value and Integral Mean Value Theorem . We can resolve the problems identified through these methods. It can bring up our innovative spirit and thinking and some difficult topics may be more easy and Convenient , Keyword: Higher Mathematics; Inequality; Extreme value Monotonicity; Integral Mean Value Theorem 文章来自:全刊杂志赏析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95077671.html,) 原文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395077671.html,/article/16be7113-df3a-4524-a9c3-4ba707524e72.htm 【摘要】不等式证明是高等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解答考研数学中出现的 不等式试题,对一些常用的不等式证明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不等式;中值定理;泰勒公式;辅助函数;柯西 施瓦茨;凹凸性 在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一个重点和难点就是不等式的证明,大多数学生在遇到不 等式证明问题不知到如何下手,实际上在许多不等式问题都存在一题多解,针对不等式的证 明,以考研试题为例,总结了几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即中值定理法、辅助函数法、泰勒公

高中数学竞赛均值不等式讲义

均值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 知识点1: 二元均值不等式可以推广到n 元,即: 设,,, 123 a a a a n 为n 个非负实数,则 12n a a a n ++ + ≥1 23 a a a a n === =). 如何证明? 知识点2: 设,,, 123 a a a a n 为n 个非负实数 ,n Q , 12n n a a a A n ++ += , n G =, 12 111n n n H a a a = ++,则n n n n Q A G H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 123a a a a n ====) 更一般的平均值的定义: 设正数(1,2,3...)i a i n =,则α的幂平均值=1 1 ( )n i i a n α α =∑,特 别的,我们有: lim ()n f G αα→=,1 1 ()( )n i i a f n α α α==∑为关于α的增函数. 知识点3:重要结论 (1)2 22,,,.a b c R a b c ab bc ac ∈++≥++ (2) ()2 ,,,3().a b c R a b c ab bc ac ∈++≥++ (3) 2222,,,3()().a b c R a b c a b c ∈++≥++ (4) 2,,,()3().a b c R ab bc ca abc a b c ∈++≥++ (5) ,,,()()()()().a b c R a b b c a c abc a b c ab cb ac ∈++++=++++ (6) 222;2a a a b b a b b -≥-+≥(a,b,c>0) (7) 2222221 ()()3 a b b c c a a b c a b c ++≤++++(a,b,c>0) (8)正实数(1,2,3...)i a i n =,则 21 1 1 n n i i i i a n a ==?≥∑∑ (当且仅当12...n a a a ===); (9) 222222222222()()()()()a b b c c a ab bc ca a b c a bc b ca c ab ++++=++++ 知识点4:加权平均值不等式 已知 12+...1(0,1,2.,,,) n i w w w w i n +=>=,则对任意正实数 12112212........n w w w n n n w a w a w a a a a +++≥.

初一数学-不等式易错题、难题集合--不等式性质应用

学生姓名陈 年级初一 授课时间2012.6 .2 教师姓名刘 课时 2 不等式易错题、难题集合 (注意: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 ! ! !不等式的性质切记! !!!!!!!) -,选择题 1.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5a >4a B.X +2 v X +3 C. — a >— 2a D.- a 2. 右一a >a ,贝U a 必为() A.正整数B .负整数C .正数D .负数 3. 若a >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b a A . <1 B. >1 C.-a>-b D.a-b>0 a b 4. 若a — b v 0,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0 D . b A. a >b B . ab>0 C —a >— b 5.如果b A.- a 那么 1 1 b 6. 若果 x-y>x,x+y>y A.00,y<0 D.x<0,y>0 a b 2 2ab 的值是( B .负数 C .等于零 D.不能确定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 10.不等式ax v b 的解集是 11.若不等式组 A. n 8 B. 12.不等式组 A. m 4 13.已知关于 x v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 0 D 、 n 有解,那么 8 C. 2 x n 8 6 的解集是 n 的取值范围是( D. 4,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X 的不等式组 2X a 2b 的解集为3 x 5,则 1 -的值为。 a 1 -C 2 14. 已知函数y=mx+2x — 2,要使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A. m>— 2 B . m>— 2 C . m<— 2 D . m<— 2 15. 要使函数y =(2 m- 3)x +(3n +1)的图象经过x 、y 轴的正半轴,则 A. -2 B .-4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m 与n 的取值应为 ()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不等式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不等式 §5.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1.1★已知2(2)3(41)9(1)x x x ---=-,且9y x <+,试比较1π y 与 10 31 y 的大小. 解析 首先解关于x 的方程得10x =-.将10x =-代入不等式得109y <-+,即1y <-.又因为110π 31 <,所以110π 31 y y > 5.1.2★解关于x 的不等式 233122x x a a +--> . 解析 由题设知0a ≠,去分母并整理得 (23)(23)(1)a x a a +>+-. 当230a +>,即3 (0)2 a a >-≠时,1x a >-; 当230a +=,即32 a =-时,无解; 当230a +<,即32 a <-时,1x a <-. 评注 对含有字母系数的不等式的解,也要分情况讨论. 5.1.3★★已知不等式(2)340a b x a b -+-<的解为49 x >,求不等式(4)230a b x a b -+->的解. 解析 已知不等式为(3)43a b x b a -<-.由题设知 20, 434.29a b b a a b -等价于 721 ()2028 a a x a a -+->, 即5528ax a ->,解得14 x >-. 所求的不等式解为14 x >-.

5.1.4★★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 (2)50a b x a b -+-> 的解集为10 7 x < ,求关于x 的不等式ax b >的解集. 解析 由已知得 (2)5a b x b a ->-,① 710x ->-.② 由已知①和②的解集相同,所以 27, 510, a b b a -=-?? -=-? 解得 5, 3. a b =-?? =-? 从而ax b >的解集是3 5 x <. 5.1.5★求不等式 111 (1)(1)(2)326 x x x +---≥ 的正整数解. 解析 由原不等式可得1736x ≤,所以72 x ≤是原不等式的解.因为要求正整数解,所以原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x =,2,3. 5.1.6★★如果不等式组90, 80x a x b -?? -

高等数学不等式的证明试题及答案

微积分中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讨论 不等式的证明题经常出现在考研题中,虽然题目各种各样,但方法无非以下几种: 1.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若在),(b a 上总有0)(>'x f ,则)(x f 在),(b a 单调增加;若在),(b a 上总有0)(<'x f ,则)(x f 在),(b a 单调减少。 注:考研题的难点是,构造恰当的辅助函数,有时需要两次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有时需要对),(b a 进行分割,分别在小区间上讨论。 例1:证明:当0a b π<<<时, sin 2cos sin 2cos b b b b a a a a ππ++>++. 【分析】 利用“参数变易法”构造辅助函数,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 【详解】 令()sin 2cos sin 2cos ,0f x x x x x a a a a a x b πππ=++---<≤≤<, 则 ()sin cos 2sin cos sin f x x x x x x x x ππ'=+-+=-+,且()0f π'=. 又 ()cos sin cos sin 0f x x x x x x x ''=--=-<,(0,s i n 0x x x π<<>时), 故当0a x b π<≤≤<时,()f x '单调减少,即()()0f x f π''>=,则()f x 单调增加,于是()()0f b f a >=,即 sin 2cos sin 2cos b b b b a a a a ππ++>++. 【评注】 证明数值不等式一般需构造辅助函数,辅助函数一般通过移项,使不等式一端为“0”,另一端即为所作辅助函数()f x ,然后求导验证()f x 的增减性,并求出区间端点的函数值(或极限值)。 例2:设2e b a e <<<, 证明)(4ln ln 2 22a b e a b ->-. 【分析】即证a e a b e b 2 222 4ln 4ln ->- 证明: 设x e x x 224ln )(-=?,则 24ln 2)(e x x x -='?, 2ln 12)(x x x -=''?, 所以当x>e 时,,0)(<''x ? 故)(x ?'单调减少,从而当2 e x e <<时,

竞赛均值不等式专题讲解

均值不等式专题讲解 一、几个重要的均值不等式 ①,、)(2 22 22 2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②, 、)(222 + ∈?? ? ??+≤?≥+R b a b a ab ab b a 当且仅当a = b 时,“=”号成立; ③, 、、)(3 33 333 3 3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④)(333 3+ ∈?? ? ??++≤?≥++R c b a c b a abc abc c b a 、、 ,当且仅当a = b = c 时,“=”号成立. 注:① 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等”; ② 熟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链: b a 112 +2 a b +≤≤≤2 2 2b a +。. 二、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的记忆口诀为:“一正二定三相等”,三者缺一不可: 一 正: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要先保证各式都是正数; 二 定:求和的 积要固定,求积的 和要固定; 三相等:只有在各式都相等的前提下,和与积才能取到最值。 例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x x 1 + 的最小值为2; B 、x x -+2 2的最小值为2; C 、b a a b +的最小值为2; D 、θθcot tan +的最小值为2。 点评:各式都是正数是利用均值不等式解题的前提,缺少这个条件足以致命。 例2:你能指出下列推导过程错在哪里吗? ⑴若0>x ,则221213x x x x x ++=+≥332 23123?=???x x x ; ⑵若?? ? ??∈2,0πx ,则x x x x sin 2sin sin 2sin 2+=+≥22sin 2sin 2=?x x ; ⑶若R x ∈,则 ( ) 4 144 144 1)4(4 52 22 2 2 2 2 2 2 ++ += +++= +++= ++x x x x x x x x ≥2。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应用题专项练习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题专项练习 1.某校两名教师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了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谈后,甲公司优惠条件是1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折收费;乙公司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8折收费.试问: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人时,甲旅游公司比乙旅游 公司更优惠 2.有人问一位老师:“您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名学生”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 的学生在学外语,还剩不足6位学生在玩足球.”求这个班有多少位学生 3.某工程队要招聘甲、乙两种工人150人,甲、乙两种工种的月工资分别为600元和1000元,现要求乙种工种的人 数不少于甲种工种人数的2倍,问甲、乙两种工种各招聘多少人时,可使得每月所付工资最少 4.某商店以每辆300元的进价购入200辆自行车,并以每辆400元的价格销售.两个月后自行车的销售款已超过这批 自行车的进货款,问这时至少已售出多少辆自行车 5.某校为了奖励在数学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买了若干本课外读物准备送给他们,如果每人送3本,则还余8本;如果前面每人送5本,则最后一人得到的课外读物不足3本,设该校买了m本课外读物,有x名学生获奖,请解答下列问题:(1)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 (2)求出该校的获奖人数及所买课外读物的本数. 6.某果品公司要请汽车运输公司或火车货运站将60t水果从A地运到B地.已知汽车和火车从A地到B地的运输路程都是Skm,两家运输单位除都要收取运输途中每吨每小时5元的冷藏费用外,其他收取的费用和有关运输资料由表列出: 运输工具行驶速度(km/h)运输单价(元/t.km)装卸费用 汽车5023000 火车804620 (1)分别写出这两家运输单位运送这批水果所要收取的总费用y1元和y2元(用含S的式子表示); (2)为减少费用,当s=100km时,你认为果品公司应该选择哪一家运输单位更为合算

数学竞赛选讲不等式证明

§14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其证明的困难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而成为竞赛和高考的热门题型. 证明不等式就是对不等式的左右两边或条件与结论进行代数变形和化归,而变形的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性分类罗列如下: 不等式的性质:.0,0<-?<>-?≥b a b a b a b a 这是不等式的定义,也是比较法的依据. 对一个不等式进行变形的性质: (1)a b b a (对称性) (2)c b c a b a +>+?>(加法保序性) (3).0,;0,bc ac c b a bc ac c b a >?>> (4)*).(,0N n b a b a b a n n n n ∈> >?>> 对两个以上不等式进行运算的性质. (1)c a c b b a >?>>,(传递性).这是放缩法的依据. (2).,d b c a d c b a +>+?>> (3).,d b c a d c b a ->-?<> (4).,,0,0bc ad d b c a c d b a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1).)0(||2 2 a x a a x a a x ≤≤-?≤?>≤ (2).)0(||2 2 a x a x a x a a x -≤≥?≥?>≥或 (3)|||||||||||| b a b a b a +≤±≤-(三角不等式). (4).||||||||2121n n a a a a a a +++≤+++ΛΛ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比较法、放缩法、变量代换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构造函 数方法等.当然在证题过程中,常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前者我们称之为综合法;后者称为分析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常用策略,分析问题时,我们往往用分析法,而整理结果时多用综合法,这两者并非证明不等式的特有方法,只是在不等式证明中使用得更 为突出而已.此外,具体地证明一个不等式时,可能交替使用多种方法. 例题讲解 1.,0,,>c b a 求证:.6)()()(abc a c ca c b bc b a ab ≥+++++ 2.0,,>c b a ,求证:.) (3 c b a c b a ab c c b a ++≥ 3.:.222,,,3 33222222ab c ca b bc a b a c a c b c b a c b a R c b a ++≤+++++≤ ++∈+ 求证 4.设* 21,,,N a a a n ∈Λ,且各不相同, 求证:.321312112 23221n a a a a n n ++++≤+ +++ΛΛ.

用微积分理论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用微积分理论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高等数学中所涉及到的不等式,大致可分为两种:函数不等式(含变量)和数值不等式(不含变量).对于前者,一般可直接或稍加变形构造一函数,从而可通过研究所构造函数的性质,进而证明不等式;对于后者,我们也可根据数值不等式的特点,巧妙的构造辅助函数,从而将数值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研究方法正好与前者相似.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以它为工具能较好的研究函数的形态,有些常规方法难于证明的不等式,若能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巧妙的构造函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的问题,利用微积分理论研究函数的性质,应用函数的性质证明不等式. 一、用导数定义证明不等式法 1.证明方法根据-导数定义 导数定义:设函数)(x f y =在点。0x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若极限 x y x x x x x x f x f ??→?→=--lim lim 0) ()(0 存在,则称函数)(x f 在0x 可导,称这极限为函数)(x f y =在点0 x 的导数,记作)(0x f y '=. 2.证明方法: (1)找出0x ,使得)(0x f y '=恰为结论中不等式的一边;(2)利用导数的定义并结合已知条件去研究. 3.例 例1:设函数nx a x a x a x f n sin 2sin sin )(21+++= ,其中n a a a ,,21都为实数, n 为正整数,已知对于一切实数x ,有x x f sin )(≤,试证:1221≤+++n na a a . 证 明 : 因 nx na x a x a x f n cos 2cos 2cos )(21+++=' .则 n na a a f +++=' 212)0(. 得:x x f x x f x f x f f x x x ) ()(lim 0)0()()0(lim lim 00 →→→==--= '.由于x x f sin )(≤. 所以1sin )0(lim =≤ '→x x f x .即1221≤+++n na a a . 4.适用范围 用导数定义证明不等式,此方法得适用范围不广,我们应仔细观察问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有些不等式符合导数的定义,因此可利用导数的定义将其形式转化,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二.用可导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法

高中数学竞赛之路

金牌学生推荐(可参照选择) 一、第零阶段:知识拓展 《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数学选修4-5:不等式选讲》《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赛区预赛(即省选初赛) 1、《五年高考三年模拟》B版或《3年高考2年模拟》第二轮复习用 2、《高中数学联赛备考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赛经典:超级训练系列》高中数学沈文选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 4、单樽《解题研究》(推荐指数五颗星) 5、单樽《平面几何中的小花》(个别地区竞赛会考到平几) 6、《平面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7、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苏勇熊斌著 三、第二阶段:全国高中数学联赛 一试 0、《奥林匹克数学中的真题分析》沈文选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五颗星)1、《高中数学联赛考前辅导》熊斌冯志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数学竞赛培优教程(一试)》浙江大学出版社3、命题人讲座《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单樽4、《数列与数学归纳法》(小丛书第二版,冯志刚)5、《数列与归纳法》浙江大学出版社韦吉珠6、《解析几何的技巧》单樽(建议买华东师大出版的版本)7、《概率与期望》单樽8、《同中学生谈排列组合》苏淳9、《函数与函数方程》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0、《三角函数》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11、《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12、《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3、《解析几何》浙江大学出版社 二试 平几1、高中数学竞赛解题策略(几何分册)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2、《奥林匹克数学中的几何问题》沈文选(推荐指数五颗星) 3、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平面几何》 4、浙大小红皮《平面几何》 5、沈文选《三角形的五心》 6、田廷彦《三角与几何》 7、田廷彦《面积与面积方法》不等式 8、《初等不等式的证明方法》韩神 9、命题人讲座《代数不等式》计神10、《重要不等式》中科大出版社11、奥林匹克小丛书《柯西不等式与平均值不等式》数论(9,10,11选一本即可,某位大神说二试改为四道题以来没出过难题)12、奥林匹克小丛书初中版《整除,同余与不定方程》13、奥林匹克小丛书《数论》14、命题人讲座《初等数论》冯志刚组合15、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数学》16、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组合几何》17、命题人讲座刘培杰《组合问题》18、《构造法解题》余红兵19、《从特殊性看问题》中科大出版社20、《抽屉原则》常庚哲 四、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hinese Mathematical Olympiad)及以上 命题人讲座《圆》田廷彦《近代欧式几何学》《近代的三角形的几何学》《不等式的秘密》范建熊、隋振林《奥赛经典:奥林匹克数学中的数论问题》沈文选《奥赛经典: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程》叶军《初等数论难题集》命题人讲座《图论》奥林匹克小丛书第二版《图论》《走向IMO》

数学竞赛历年的不等式题

(2006年全国)2. 设2log (21)log 2 1x x x 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 A . 112x << B .1 , 12 x x >≠且 C . 1x > D . 01x << 【答】( B ) 【解】因为2 0,1210 x x x x >≠?? +->?,解得 1 ,12x x >≠. 由2log (21)log 2 1x x x x +->- 32log (2)log 2x x x x x ?+-> 32 01 22 x x x x <? ? +->? 解得 1x >,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 1 , 12x x >≠且. 1.(05)使关于x k ≥有解的实数k 的最大值是( ) A 解 : 令 6, y x =≤≤ 则 2(3)(6)2[(3)y x x x =-+-+≤- (6)] 6.x +- =0y k ∴<≤实数 D 。 (2004年全国)3.不等式2log 21 1log 32 12++ -x x >0的解集是( C ) A .[2,3] B .(2,3) C .[2,4] D .(2,4)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2 2331log 0222 log 10 x x ++>?-≥? 解得20log 11,24x x ≤-<∴≤<.故选C . (2003年全国)5已知x ,y 都在区间(-2,2)内,且xy =-1,则函数 u =244 x -+2 99y -的最小值是D (A) 58 (B)11 24 (C)712 (D)512 (2003年全国)7不等式|x |3-2x 2-4|x |+3<0的解集是__________.7、}2 5 133215| {-<<-<<-x x x 或; (2003年全国)13已知 52 3 ≤≤x ,证1923153212<-+-++x x x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精选多篇)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精选多篇) 第一篇:常用均值不等式及证明证明 常用均值不等式及证明证明 这四种平均数满足hn?gn? an?qn ?、ana1、a2、 ?r?,当且仅当a1?a2?? ?an时取“=”号 仅是上述不等式的特殊情形,即d(-1)≤d(0)≤d(1)≤d(2)由以上简化,有一个简单结论,中学常用 均值不等式的变形: (1)对实数a,b,有a 2 22 ?b2?2ab (当且仅当a=b时取“=”号),a,b?0?2ab (4)对实数a,b,有 a?a-b??b?a-b? a2?b2? 2ab?0 (5)对非负实数a,b,有 (8)对实数a,b,c,有

a2? b2?c2?ab?bc?ac a?b?c?abc(10)对实数a,b,c,有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方法很多,数学归纳法(第一或反向归纳)、拉格朗日乘数法、琴生不等式法、排序 不等式法、柯西不等式法等等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需要一个辅助结论。 引理:设a≥0,b≥0,则?a?b??an?na?n-1?b n 注:引理的正确性较明显,条件a≥0,b≥0可以弱化为a≥0 ,a+b≥0 (用数学归纳法)。 当n=2时易证; 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 那么当n=k+1时,不妨设ak?1是则设 a1,a2,?,ak?1中最大者, kak?1?a1?a2???ak?1 s?a1?a2???ak 用归纳假设 下面介绍个好理解的方法琴生不等式法 琴生不等式:上凸函数f?x?,x1,x2,?,xn是函数f?x?在区间(a,b)内的任意n个点, 设f?x??lnx,f

?x?为上凸增函数所以, 在圆中用射影定理证明(半径不小于半弦) 第二篇:均值不等式证明 均值不等式证明一、 已知x,y为正实数,且x+y=1求证 xy+1/xy≥17/4 1=x+y≥2√(xy) 得xy≤1/4 而xy+1/xy≥2 当且仅当xy=1/xy时取等 也就是xy=1时 画出xy+1/xy图像得 01时,单调增 而xy≤1/4 ∴xy+1/xy≥(1/4)+1/(1/4)=4+1/4=17/4 得证 继续追问: 拜托,用单调性谁不会,让你用均值定理来证 补充回答: 我真不明白我上面的方法为什么不是用均值不等式证的法二: 证xy+1/xy≥17/4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训练之不等式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4) (不等式) 一、选择题: 1、若不等式|x+1|+|x-3|≤a 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a ≤4 B. a ≥4 C. 0<a ≤2 D. a ≥2 2、已知a 、b 、c 、d 都是正实数,且 d c b a <,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①d c c b a a +>+ ②d c c b a a +<+ ③d c c b a b +>+ ④d c d b a b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3、已知a 、b 、 c 满足a <b <c ,ab+bc+ac =0,abc =1,则 ( ) A. |a+b |>|c| B. |a+b|<|c| C. |a+b|=|c| D. |a+b|与|c|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4、关于x 的不等式组???????+<+->+a x x x x 2 3535 2只有5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6 a C. 7 2- 无解 ③若a ≠0,则方程b ax =有惟一解 ④若a ≠0,则不等式b ax >的解为a b x >,其中 ( ) A. ①②③④都正确 B. ①③正确,②④不正确 C. ①③不正确,②④正确 D. ①②③④都不正确 7、已知不等式①|x-2|≤1 ②1)2(2≤-x ③0)3)(1(≤--x x ④03 1≤--x x 其中解集是31≤≤x 的不等式为 ( )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8、设a 、b 是正整数,且满足56≤a+b ≤59,0.9<b a <0.91,则b 2-a 2等于 ( ) A. 171 B. 177 C. 180 D. 182 二、填空题: 1、若方程 12 2-=-+x a x 的解是正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乒乓球队开会,每名队员坐一个凳子,凳子有两种:方凳(四脚)或圆凳(三脚),一个小孩走进会场,他数得人脚和凳脚共有33条(不包括小孩本身),那么开会的队员共有____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