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文化

澳门文化
澳门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论文题目: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姓名:严新朝

学号:54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3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3 (二)博彩专营制度 4 (三)回归后之赌权开放 5 二.澳门博彩业对澳门的影响 6 (一)土地资源瓶颈 6 (二)产业单一化

(三)客源结构单一

(四)博彩监管的制度瓶颈

(五)贵宾厅的困境

三.如何令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发展8 (一)坚持不懈地寻求产业多元化的出路9 (二)理顺监管体制,把博彩业自身的事情办好9 (三)向客源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方向迈进9

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澳门博彩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让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澳门;博彩业;发展历程;发展

澳門博彩业历史悠久,跨越3個世紀,被冠以“東方蒙地卡羅”及“亞洲拉斯維加斯”之美誉,是澳門现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2009年博彩稅的收益約佔澳門特別行政区政府财政收入七成多。近年,澳門的博彩毛收入更曾超越了美国拉斯維加斯金光大道,成為全球第一大赌城。澳門博彩业有今天的成就,建基於多年來中央及特区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商人的积极投资及华人對博彩游戏的喜爱。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可追溯至16世纪,澳门开埠初期。那时的博彩业主要是由中国内地移居澳门的建筑工人、码头工人及佣僕所带动。由於当时没有法规监管,大大小小,由赌档庄家自行开设的赌档、赌枱便遍佈大街小巷。

邻埠香港於1842年割让给英国后,澳门的贸易港地位渐被香港取代。為增加澳门税务源头及主流经济的產业多元化,澳葡政府於1847年,首次正式把澳门博彩业合法化。19世纪50年代,单是玩“番摊”的赌馆已有200多家。到了19世纪后期,博彩业渐趋发达,赌饷成了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澳门开始以博彩闻名,被人们誉為“东方蒙地卡罗”。

1937年,澳门博彩业作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改革。当年,澳葡政府颁令,将所

有博彩业专营权集中,进行统一承投。最后由傅德榕及高可宁为首的「泰兴公司」投得。「泰兴公司」改建新马路的新中央酒店為旗舰赌场,引入百家乐(现时澳门最受欢迎的玩法)等的新式博彩游戏。

其后中日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依靠香港赌客的澳门赛马及赛狗博彩活动遭受严重影响,於1942年初停办。

1961年2月,经第119任总督马济时建议,葡萄牙政府批准开闢澳门為“恒久性的博彩区”,打造澳门成以博彩及旅游為主要经济发展项目的低税制地区。马济时同时界定了赌博与博彩的定义:“凡博彩,其结果為偶然性,纯粹幸运致胜者”,概称“幸运博彩”。

(二)博彩专营制度

鉴于泰兴公司赌约将於1961年12月31日期满,马济时总督及有关部门於同年7月颁佈第1496号立法性法规,决定届时将已合法化之幸运博彩经公开竞投方式批给专人承办。那时由叶汉、叶得利、何鸿燊及霍英东等港澳商人组成的新公司及原持牌的「泰兴公司」两间公司参与竞投。最后,由新财团获得经营娱乐场、舖票、山票及白鸽票之专营权。同年8月,印尼华侨郑君豹向政府申请恢复赛狗活动获批,并与政府签定為期8年的赛狗专营合约,组成「逸园赛狗公司」,并於1963年8月正式开业。

由叶汉、叶得利、何鸿燊及霍英东等人组成的新专营公司,於1962年註册并取名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简称「澳娱」)。「澳娱」的第一间娱乐场「新花园娱乐场」於同年开幕,从此展开其长达40年的幸运博彩专营事业。而旗舰业务「葡京酒店」及「葡京娱乐场」则待1970年才全部建成开幕。从开业至1982年,「澳娱」共获准经营法例所规定的十多种博彩形式,其中包括番摊、百家乐、花旗股、股宝、廿一点和角子机等受欢迎的博彩形式。

1980年,叶汉成立「澳门赛马车会」,引进了赛马车运动,可惜未受欢迎,赛事投注额每况愈下,结果於1988年停办。「台湾朕伟投资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於同年收

购「澳门赛马车会」,将之改造为平地赛马场,并於1989年9月举行首日赛事。澳门赛马场开业后便遭逢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开业一年便出现财政困难。最终由「澳娱」集资10亿元收购「澳门赛马车会」继续经营,赛事在1991年2月恢复。

1998年,「澳娱」又引入了日式弹珠游戏机。同年,「澳门彩票有限公司」获政府批准接受足球博彩投注,刚好赶及1998年世界盃赛事。「澳娱」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使之成為澳门博彩业最大的参与者。

(三)回归后之赌权开放

1999年12月21日,即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翌日,行政长官何厚鏵宣佈邀请具国际博彩营运经验的顾问公司研究澳门的博彩业前景。2000年7月,负责研究澳门博彩业发展、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的“澳门博彩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於同年8月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聘请安达信(Arthur Andersen)顾问公司研究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及為政府提出专业意见。

2001年8月,澳门立法会通过开放博彩业的第16/2001号法律,即《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就批给制度、经营条件、竞投及承批公司的经营模式、股东与管理人员资格、博彩税等主要项目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澳门特区政府决定待「澳娱」的幸运博彩专营合约於2001年12月31日期满后,批出3份承批合约,為澳门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及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坚固基础,贯彻澳门特区政府“以博彩旅游业為龙头、以服务业為主体,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施政方向。

2002年2月8日,澳门特区政府宣佈竞投结果,将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权批给原「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新组成的「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澳博」)、「银河娱乐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河」)及「永利渡假村(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利」)。特区政府分别於2002年3月28日、6月24日及6月26日与「澳博」、「永利」及「银河」签署《澳门特别行政区娱乐场幸运博彩或其他方式的博彩经营批给合同》。於同年12月,特区政府与「银河」就双方所签的合约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就「银河」与「威尼斯人集团」(简称「威尼斯人」)的合作关系起了变化及「威

尼斯人」获准以「银河」旗下的“转批给”方式在澳门经营幸运博彩业进行修改。其后,「澳博」及「永利」亦先后於2005年4月20日及2006年9月8日各自与「美高梅金殿超豪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美高梅」)及「新豪博亚博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豪博亚」)签订了转批给合同。

在宣佈竞投结果时,除了「澳博」,其餘刚获得经营合约的博彩公司均需要时间筹备及兴建娱乐场及配套设施,未能即时营运。

2004年5月,「威尼斯人」旗下首间娱乐场-金沙娱乐场揭幕,这是亚洲首个由美资公司投资发展的博彩项目。同年7月,「银河」投资兴建的首个娱乐场-银河华都娱乐场亦开业。「永利」旗下娱乐场酒店於同年6月举行奠基礼,并於2006年9月开幕。2006年9月,「新豪博亚」正式接手营运“摩卡角子机娱乐场”,而其首个幸运博彩娱乐场–澳门皇冠(已改名為澳门新豪锋)则於2007年5月开幕;同年12月,「美高梅」旗下的娱乐场酒店亦全面投入运作。

截至2010年底,澳门共有幸运博彩娱乐场33间。其中23间开设於澳门半岛,餘下10间则设在氹仔。在总体娱乐场数目当中,「澳博」佔20间、「银河」佔5间、「威尼斯人」佔3间、「新豪博亚」佔3间、「永利」及「美高梅」分别各佔1间娱乐场。

二.澳门博彩业对澳门的影响

澳门博彩业的迅速扩张以及由此所带动的澳门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澳门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由于发展速度过快,原有的平衡被迅速打破,而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起来; 由旧平衡向新平衡过渡的时期,尚存在着一些与博彩业发展相关的问题,有待澳门政府及社会去面对、重视及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土地资源瓶颈

要在30 平方公里的小地方最终建设40 多间赌场,这本身对澳门的土地资源就会形成压力。澳门不但小,而且封闭。小,使之土地短缺; 封闭,使其劳动力短缺。

为此,不得不大量引进外地劳工。而这些外劳所产生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的紧张,从而使得两个短缺变为实际上的一个短缺———土地资源的短缺。土地资源的紧张状况已经在澳门社会生活的各个

(二)产业单一化

澳门以赌立命的历史虽已逾百年,但澳门经济在整体上从未象现在这样近乎绝对地依赖于博彩业。从表一可以看出,此一趋势似有日益加剧之势。澳门传统上的一些产业,如制衣业、玩具制造业等,在博彩业的挤压下迅速萎缩。产业单一化趋势的加剧,意味着澳门整体经济安全度的下降———在澳门赌博经济的背后,隐含着的是澳门的经济赌博。

(三)客源结构单一

2004 年在CEPA 概念基础上的“个人自由行”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澳门赌业的传统客源结构,大陆客迅速取代了香港客而成为澳门博彩业的主市场。结果,在博彩一业独大所形成的产业风险的基础上,博彩业本身又生成了大陆客“一源独大”所形成的另一层风险。这种双重风险结构不但构成了整个澳门经济的一个脆弱的软肋,而且也形成了澳门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一个利益冲突点。有关大陆赌资流向澳门,流进美国人腰包的民间抱怨之声不断见诸媒体; 由此所产生的政治压力终于演变成了官方的行动。2006 年5 月,内地首次采取收紧“自由行”的尝试,引起了澳门社会的震动。2008 年5 月,中央政府再次实施力度更大的收紧“自由行”措施。虽然,两次收紧“自由行”的举措,都未持久,但赌业“一源独大”的风险却由此显现。(四)博彩监管的制度瓶颈

博彩公司由一家变六家以后,传统上由博彩专营公司代行部分监管职能的“委托监管”关系,显然已不可能继续下去。在原来的专营公司由二级监管者的角色变为一个普通的被监管者的角色以后,原来由它行使的一些监管职能,必然会形成一些监管真空。另外,与博彩专营制度相联系的一些传统的监管体制,也与新的博彩市场环境形成冲突。历史遗留下来的诸如“一家一照”的博彩营业执照制度、“公私合营”的

赌场财产权制度、多家共管的博彩监管体制等,都与现代化大博彩的概念形成冲突。(五)贵宾厅的困境

澳门博彩业的一个很大特殊性是,它拥有一个独特的贵宾赌业体系,澳门博彩收入的70%左右来自这个体系。在赌权开放前的博彩专营制度下,由于专营公司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体系,包括有效地控制码佣率的水平和泥码借贷的风险,此一体系健康地运转了20 多年。赌权开放后,博彩公司间为争夺贵宾客而展开的竞争,很快演化成为所谓的“码佣战”。码佣率在竞争的推动下迅速翻了一番,达到了博彩公司乃至赌厅承包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叠码仔的收入水平跟着码佣率的上涨而上涨的同时,博彩公司贵宾业务的利润水平以及赌厅承包人的收入,却被码佣率的上涨挤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在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为了拉住客人,博彩公司及博彩中介人在泥码借贷的风险控制上越来越放手,从而使得贵宾赌业的风险链也在绷紧。一方面是收益的减少,一方面是风险的加大,澳门传统的贵宾赌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三.如何令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发展

在澳门博彩业大发展的同时,亚洲的博彩业也在以爆炸式的速度发展,180 多间赌场遍布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澳门形成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关系。2010 年,新加坡的两间豪华赌场分别于2 月和6 月开张,对澳门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压力。在新加坡开赌的刺激下,菲律宾也制订了雄心勃勃的赌业扩张计划,言明要“与澳门和新加坡竞争”; 台湾已经实现赌业合法化,只待2012年的公投。澳门赌业所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日益严峻。随着更多的在建赌场投入运营,尤其是亚太地区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赌,澳门的博彩业,无论是贵宾厅还是中场,其利润率水平将不可避免地趋于下降。“开赌即赚”的神话,将在世界范围内破灭。赌业利润水平的下降将对澳门以赌税为核心的现行财政体制提出严重挑战。练好内功,应对挑战,将是澳门博彩业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要使命。

(一)坚持不懈地寻求产业多元化的出路

本来,澳门政府提出的“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其中最后一句“其他行业协调发展”,是希望通过“龙头产业”的发展,为澳门拉长产业链,拓宽产业面,从而一方面使原有的非旅游博彩产业能够在龙头产业的拉动下有更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开辟出一些新的产业部门。然而,从十年来的实践看,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博彩业的急速发展,在有些方面确实起到了“龙头带龙身”的效果,如酒店业、房地产业等的相应跟进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龙头产业回过头来与“龙身产业”争资源、从而抑制乃至扼杀某些产业的情况。为此,中央和澳门两级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新战略。

(二)理顺监管体制,把博彩业自身的事情办好

要把博彩业自身的事情办好,不在于要建更多更好的赌场,甚至主要也不在于搞一些美化博彩集中区的“穿衣戴帽”工程,而是要改革博彩业经营和管理的“软件”条件。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为宗旨的赌权开放,只是博彩业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澳门的博彩体制,尤其是博彩监管体制,尚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世界赌林的一个普遍事实是,博彩业承受着比其他任何产业都要严厉的监督与管制。赌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官赋”的———這是博彩业所承受之严厉监管的先天基础。需要接受政府监管的,不但有赌场的老板们,还包括其员工; 不但有博彩企业,还有其顾客; 不但有每一个人,还有每一笔钱; 不但有每一笔钱,还有每一件事。一个无政府的博彩业,很可能在不可遏止的“欺诈竞赛”中走向自我毁灭。严厉的政府监管,不但是一个博彩产业健康运转的前提条件,也是它有效运转的必要基础。

(三)向客源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方向迈进

客源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客源地的利益冲突,二是博彩业本身的产业风险。博彩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开赌地与客源地之间必定

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利益冲突,世界各地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而非澳门所特有。从世界许多开赌国家的地理布局就能理解到这一点。柬埔寨的30 多间赌场,一大半设在柬泰边境的波贝城和柬越边境的巴维城; 美国最早的赌州内华达州的两个主要赌城拉斯维加斯和雷诺,都座落在加州的边境; 加拿大最早的两个赌场,尼加拉瀑布赌场和温莎赌场,即座落在美加边境上,一个以美国的水牛城为目标市场,一个以美国的底特律为目标市场。在这些地方,也都多多少少地存在着设赌地与客源地的利益矛盾。1960 年代初澳门在进行赌博专营权变更时,把唯一的一张赌牌给了一家香港人的公司,这很可能是当时澳门为缓和设赌地与客源地的利益冲突而采取的一个措施。无疑,让客源地的人来设赌地投资赚钱,确实是协调利益冲突的一个明智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曾忠禄: 《澳门博彩业: 机遇与挑战》,澳门: 《澳门理工学报》,2008 年第2 期。

[2]光干: 《结合本澳独特历史文化,改造旧城增添旅游魅力》,澳门: 《华侨报》,2003 年1 月3 日。

[3]黄平.挑战博彩:澳门博彩业开放及其影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

[4]胡根.澳门近代博彩业史[M]. 广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12

世界文化遗产

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宝,将它们尽可能完整地传递给我们的子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明智之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蒲晃一郎第一节从定义看世界文化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①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②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③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二、遴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Ⅰ)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Ⅱ)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Ⅲ)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Ⅳ)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Ⅴ)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Ⅵ)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奥斯威辛集中营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编号:

513-003 1979 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Ⅵ)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奥斯威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 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威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威尼斯及其泻湖意大利:威尼斯及其泻湖Venice and its Lagoon 编号:546-004 1987 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始建于5世纪、由118 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 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2、莫高窟Mogao Caves 1987 年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 个小石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的劫掠1905 年俄国奥勃鲁切夫强行换走莫高窟经卷文书两包。1907 、1914 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 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 件。1909 年日本人大谷光瑞组织探险队,到敦煌掠取了大量经卷。1910 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 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

澳门文化

澳门文化与中西文化交流 ----------------------------------------------------------------------------------------------------------------------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但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则是从明朝后期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开始的。那么,这种中西文化交流为什么首先发生于澳门这块弹丸之地?其过程和内容怎样?又带来了什么后果和影响?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粗浅的阐述。一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文化交流肇端于澳门,是与殖民势力的东来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本地文化;文化交流;地位 1 引言 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并迅速崛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与交汇之地后,凭借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有利地位,在积极主动地引进西方文化和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致力于中西文化的融合与贯通,从而使“弹丸之地”的澳门成了中西文化共存共生的奇异之地,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澳门在融合中西宗教、语言、风俗、婚姻、建筑、音乐、绘画等方面,都作出过巨大贡献。 2 澳门是16-17世纪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从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洋的新航路。1510年葡萄牙用武力占领印度果阿,1511年又占领东西方交通要冲马六甲,垄断了印度洋东西方贸易。葡萄牙人还成为最早侵略中

国的西方殖民者。1517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东,盘踞屯门,1521年被中国军队驱逐。1535年明朝政府将管理外贸的市舶提举司迁 到澳门,澳门从此开始成为开放的贸易港。1553年葡萄牙人用行贿和欺骗等手段获准在澳门居住和贸易,1557年更是建屋筑墙修炮台非法 占据。16-17世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垄断中国对外贸易几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澳门成了葡萄牙欧亚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葡萄牙大帆船队从里斯本启航经非洲好望角到印度果阿,再经马六甲海峡到澳门, 又从澳门赴菲律宾马尼拉或日本长崎。它用欧洲的银元、毛织品、机械制品,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香料等商品在澳门换取或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药材和瓷器,运回欧洲,或运到马尼拉、长崎换取黄金、白银。葡萄牙商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也造成了澳门一度的经济繁荣。后来由于荷兰、英国先后夺取海上霸权和中国、日本的海禁政策,澳门贸易才逐渐衰落,然而鸦片和苦力贸易仍有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五口开放,香港崛起,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重要中转港,地位最终被香港所取代。 3 澳门是西方基督教早期向中国传教的前沿据点 宗教属于文化的范畴。澳门作为西方天主教文化在中国境内的最初入

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佛国寺和石窟庵 佛国寺是韩国古代的统一新罗时代景德王10年(751年)金大城兴建的寺庙,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真贤洞吐含山山坡。佛国寺分为两部分:一是以大雄殿为中心的白云桥,紫霞门,影楼,自警楼,多宝塔和释迦塔以及无说殿区域。二是以极乐殿为中心的七宝桥,莲花桥,安养门区域。大雄宝殿前的庭院中矗立着韩国最精美的两座宝塔—释迦塔和多宝塔。多宝塔和释迦塔被称为佛国寺的一对善男信女,精巧的建筑美和完善的象征性正是代表了为实现佛教理想而努力的新罗人的思想与艺术。像大多数寺庙一样,从建筑材料到空间设计,佛国寺的一切都是芸芸众生精诚和心愿之结晶。位于佛国寺后面的石窟庵和石窟庵本尊佛是新罗时代全盛期首屈一指的杰作。石窟庵建筑巧夺天工,极富科学性,造型完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佛教世界。无庸质疑,石窟庵是新罗建筑所遗留下来的韩国国宝之最。“石窟庵”和“佛国寺”,作为新罗佛教美术和建筑技术的经典之作,得到高度评价。1995年12月,联合国教科书文组织对佛国寺与石窟庵进行鉴定之后,将其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海印寺藏经板殿 海印寺的藏经殿建于13世纪,海印寺以保存高丽八万大藏经板而闻名,是海印寺现存建筑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陕川郡伽倻山西南山麓,新罗哀庄王3年(802年)由顺应和利贞所建。海印寺与通度寺、松广寺一起被称为韩国三大领主寺。现在海印寺有附属寺75座,附属庵14座,具备禅院、讲院、律院等,形成韩国佛教之大派。在境内还以大寂光殿为中心,设有应真殿、独圣阁等,形成了完整的拜佛环境。海印寺藏经板殿以封存高丽大藏经闻名,而且为便于保存藏经,除了保存功能外未做任何装饰,形状如一的两个殿一南一北并排而立。海印寺具有保证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不会被腐饰和损毁的科学而有效的结构,可谓15世纪的一大创造。因此在此封存的大藏经板经几百年至今保存完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评价海印寺藏经板殿为宗教、科学、造型全盛期的伟大杰作,1995年12月登记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宗庙 宗庙是朝鲜王朝的宗庙。朝鲜王国的开国君主太祖李成桂于1394年将国都自松岳(现今的开城)迁至汉阳(今天的汉城)后,下令建造宗庙,用以祭祀王朝的先祖。宗庙于1394年12月动工兴建,1395年9月竣工,此后不断扩建,形成今日的规模。宗庙是为供奉朝鲜时期历代王和王妃以及被推崇的王和王妃神位的祠堂,是最为肃穆庄严的建筑物之一。如今的宗庙祭礼定为每年5月的第一

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澳门文化资源调查及产业发展的战略策划 ——经济适度多元化格局中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构想背景介绍及评述: 回归前,澳门经济连续四年负增长,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是澳门的首要问题。为此,省届特区政府提出了“固本培元、稳健发展”的施政方针,明确了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带动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旨在使澳门经济迅速摆脱长年困境。第二届特区政府意识到经济多元化的重要性,于是“经济适度多元化”成为澳门经济政策中的“元政策”,成为澳门特区政府各项经济政策的指导精神。第三屆特区政府上任以来,既传承了“经济适度多元”的基本理念,又在如何实现“经济适度多元”的策略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为推动本澳经济多元的重要一环”,在澳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确立了文化产业战略地位,体现出澳门社会各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烈。本文试图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基于博彩旅游业的现状、澳门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优势,以高新技术为融合平台,以内生增长为发展动力,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进行架构性地思考与设计。 研究目的: 澳门是一座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城市,素有“东方拉斯维加斯”的美誉。本文试图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格局下,基于博彩旅游业的现状、澳门地理区位与历史文化优势,以高新技术为融合平台,以内生增长为发展动力,对澳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战略重点与发展布局、发展路径选择及保障措施进行架构性地思考与设计。 一、澳门文化产业的基础与现状 (一)基础和优势。澳门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比较而言,澳门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其独有的基础和优势。

中外世界文化遗产对比

中西世界文化遗产对比赏析 ------平遥古城与卢卡古城 软件学院 10301012 李文楼

中西世界文化遗产对比赏析 ------平遥古城与卢卡古城 关键字: 中西平遥古城卢卡古城 摘要: 平遥古城是一座平凡的古老的城市,在他古老的城墙内是封存了几百年的一整座完整的古代县城,六百年未动的城市布局和两千年深深积淀的漆器工艺,以及源远流长晋商文化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意大利的卢卡古城也是欧洲保护的最为完好的古城,在他的城墙内同样封存着与我国宋朝、唐朝同时期的建筑群。平遥古城与卢卡,作为年代相近的两座古城,在建筑、历史、文化有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与区别。 Abstract: The Pingyao County is a common ancient city, in his old city wall is sealed within several hundred years a whole complete ancient town, six hundred years without moving the layout of the city and two thousand years deeply rooted lacquer technique,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e of Shanxi merchants are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nd Luca of Italy City and European protection the most intact ancient city, on his walls within the same seal with Song Dynasty, Tang Zhaotong era buildings. Pingyao County and Luca, as the same time two ancient city, in architecture, history, culture and have they all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澳门与中西方文化交流 班级:09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工程实验班 学号:0901030134 姓名:杨文俊 澳门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人口不多,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成为中西文化互相 交流汇合的桥梁,明中叶以来,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澳门成为被葡萄牙长期占据的第一块殖民地。 伴随殖民势力而来的西方传教士,经过澳门向中国内地传教,于是,以他们为媒介,具有近代意义的中西 文化交流便首先在澳门发生并逐步扩展开去。中西文化交流给澳门和中国社会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并引发了近代中国的一系列革命,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澳门,作为中西文 化互相了解沟通的窗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澳门是16-17世纪东西方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 1517年葡萄牙舰队入侵广东,盘踞屯门,1521年被中国军队驱逐。1535年明朝政府将管理外贸的市舶提举司迁到澳门,澳门从此开始成为开放的贸易港。1553年葡萄牙人用行贿和欺骗等手段获准在澳门 居住和贸易,1557年更是建屋筑墙修炮台非法占据。16-17世纪澳门的葡萄牙商人垄断中国对外贸易几 乎达一个世纪之久,澳门成了葡萄牙欧亚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港。葡萄牙商人用欧洲的银元、毛织品、机械制品,印度的棉织品、东南亚的香料等商品在澳门换取或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药材和瓷器,运回欧洲,或运到马尼拉、长崎换取黄金、白银。葡萄牙商人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也造成了澳门一度经济繁荣。后来由于荷兰、英国先后夺取海上霸权和中国、日本的海禁政策,澳门贸易才逐渐衰落,然而鸦片和苦力贸易仍有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五口开放,香港崛起,澳门的东西方国际贸易重要中转港地位最终被香港所取代。 二.澳门是早期西方基督教和文化科技输入中国的基地 1557年葡萄牙强占澳门后天主教传教士就接踵而来,1576年罗马教皇格里哥利十三世下令在澳门设立东亚第一个教区,负责中国、日本等地区的传教事务。据澳门教区统计,从1557-1644年,澳门天主教徒从400人发展到4万人。1594年,耶稣会士在澳门开设圣保禄修道院作为天主教在东亚传教和培训的总部。据西方学者统计,1581-1740年间,有483名耶稣会士从澳门进入中国内地。有些人如利玛窦、汤若望等还进入了北京宫廷,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初,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以澳门为前沿据点到中国传教。而西方传教士是最初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的先锋,他们的很多活动是以澳门 为基地进行的,通过著述、翻译、办学、行医、办报刊以及赴内地传教等各种方式,传播西方文化与科学 技术知识。如1582年从澳门进入内地的利玛窦绘制了《万国舆图》,是传入中国的第一张世界地图。美国传教士遴为仁、雅稗理、罗孝全等也来到澳门和中国内地活动。罗孝全所著《真理之权》、《问答俗话》 等中文书也在澳门出版。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才转移到香港、广州、上海等城市。 三.澳门是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窗口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并向西方学习,摸索救国救民的思想和道路,澳门 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探访夷情”就是从澳门开始的。他认为“澳门地方,华夷杂处,各 国夷人所聚,闻见最多,尤须密派精于稳实之人,暗口坐探,则夷情虚实自可先得。” 洪秀全最初接触西方基督教是看了在澳门传教的马礼逊培养的第一个中国传教士梁发写的《劝世良言》。他还向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基督教,而罗孝全则是1838年抵澳门传教,1847年在广州认识洪秀 全,1860年还曾到南京担任太平天国的“洋务丞相”,协助办理外交。 四.澳门是一座以中西交汇和兼容为特色的城市

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摘要: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无论是文物、建筑群还是遗址都代表着一种文明的传承。韩国到目前为止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共有10项,分别是石窟庵和佛国寺;海印寺藏经板殿;宗庙;昌德宫;水原华城;高敞、和顺和江华支石墓遗址;庆州历史区;朝鲜王朝皇家陵墓;韩国古村落;南汉山城。 关键字:世界文化遗产战争历史文化价值 从广义的世界级文化遗产来看,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韩国境内的文化遗产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第二种是列入《世界纪录遗产》的世界文献遗产。第三种是人类口传和无形遗产杰作。韩国的哲学文化遗产及其历史文化特征和价值,其影响是深远的。以下介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十项世界文化遗产 一、石窟庵和佛国寺 佛国寺是位于韩国庆尚北道吐含山的一座佛教寺院。寺内的多宝塔、释迦塔、蓝云桥和两座金铜大佛等7个文物被列为韩国国宝。佛国寺被认为是新罗佛教艺术的经典。建于新罗第23代王法兴王15年(528年),当时被称为华严佛国寺或法流寺。据《三国遗事》记载,佛国寺为751年新罗景德王的宰相金大城为纪念父母所建立。整个工程在774年由新罗王室在金大城去世后完工,并命名为佛国寺。1966年,二战和朝鲜战争结束后,佛国寺被部分重修。1969—1973年,朴正熙对佛国寺进行了全面的重修,使其恢复成目前的情况。现在佛国寺知名的石头建筑都是新罗时期的原有建筑。 石窟庵也位于吐含山,是韩国第24号国宝。如同佛国寺一样,石窟庵由新罗景德王时期的金大城创建。石窟庵最初称为“石佛寺”是金大城为他的前生父母所建,而佛国寺是为他的今世父母所建。石窟中释迦如来坐像高达3.26米,是佛教美术史上的杰作。四周墙壁上镶有各种佛教浮雕。石窟庵的石窟采用白色花岗岩材料,在吐含山山腰修筑人工石窟,在内部雕刻了本尊佛释迦如来佛像,并以其为中心在四壁上雕刻了菩萨像和弟子像、金刚力士像、天王像等共39座佛像。石窟庵的石窟由通道连接长方形前室和圆形主室,用360块石板巧妙地修筑了圆形主室的圆屋顶等,其建筑工艺在世界上史无前例。石窟庵以看得见的建筑和雕刻方式再现了释迦牟尼达成正觉,即达到佛境时的瞬间,在其雕刻方面也没有人为的技巧和不自然的感觉,成熟和卓越的造型方法很突出。通过绝对的境地正觉,作为人的释迦牟尼变为形而上学式的释迦牟尼。、

澳门历史

一、澳門歷史的開端  六千年前澳門已有人類棲息: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彩陶來看,黑沙與廣東各地早已 有人居住。澳門經歷過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1972年以來,考古工 作諗先後在路環竹灣、黑沙、黑沙北、路環村和九澳等五地發現了屬新石器晚期的 古文化遺址。石器方面,在黑沙、路環和竹灣等地區發現一些古文化遺址。  都市開發,遺址受到破壞:除半島的南灣和黑沙環尚保留沙堤。其他可能存在的 遺址已遭破壞。  此外除了陸地有考古活動還有水下考古活動。 葡人在澳門立足: 1. 入據年份三說:粵1535年,黃慶納賄,將市舶司移至澳門葡人進入澳門貿易。 粵1553年,葡萄牙武裝商船以在海上遇上風求上岸曬貨為 名,入住澳門。 粵1557年,葡人正式入據澳門,建樓房,築砲臺、修城牆。 2. 入據四說:粵驅海賊巢穴而佔之。 粵剿海賊有功而酬之。 粵賄賂明官吏而許之。 粵獎功與納賄兼而有之。 二、澳門之黃金時期(16世紀至17世紀中)  澳門是溝通東西方經濟的重要國際商埠:自葡人進入澳門以後,澳門的對外貿易 便進入繁榮的黃金時代,並一直延續至清初。這時期,廣州貿易改在澳門進行,這 樣澳門不但成為廣東甚至全國的外貿商品集散地,又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貿易中繼 點。所以也是造成澳門黃金時期原因之一。  澳門對外貿易便繁盛的原因:粵明代中後期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澳門對外貿 易發展的基礎。 粵西方殖民國家的東來,是對外貿易發展的外部條件。

粵內外水路交通便利,是澳門對外貿易的必要條件。 粵嘉靖、萬曆時期的倭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 澳門對外貿易的發展。 粵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反而促進了澳門的對外貿易活動。 澳門是國際貿易的中繼站:1.澳門出發的國際航線 (1) 廣州---澳門---印度果阿---里斯本---歐州航線 (2) 廣州---澳門---日本長崎航線 (3) 廣州---澳門---馬尼拉---墨西哥---拉丁美州航線  澳門黃金時期對中國的影響:1573--1644年的72年,中、葡、西、日本在澳門貿易輸入中國的白銀達一億四千萬元,這為明中葉以後中國基本上確立以白銀為主,銅幣為輔的銀本位體制提供了條件,在法律上確立了徵收賦稅以白銀為主的地位,具新時代的重要意義。對中國發展中的商品經濟攛了促進的作用。刺激了中國城鄉,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 三、何為「絲銀之路」?  在黃金時期,逐漸形成了以中國大陸為腹地,以澳門為中轉港的海上「絲銀之路」。並拓展了三大航線:(1) 澳門---印度果阿---里斯本;(2) 澳門---長崎;(3) 澳門---馬尼 拉---墨西哥。以澳門為中心向海外輻射,形成了國際貿易大循環之勢,開創了海上貿易「黃金時期」,在近世紀國際貿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由於內地經澳門運出的大量是絲綢,由海外經澳門運入中國的大量是銀,可形象地稱這為明朝澳門「絲銀之路」。 四、三大手工業  20世紀前半葉.,本澳漸漸形成炮竹,火柴和神香三大手工業,維持了大量居民的就業.三個行業的出口產值佔總出口產值的37.8%.澳門手工業得以迅速發展的因素有三 個:稅低,出口方便,技術要求不高.其中有些簡單的工序,可以外發給老人和小孩在家中加工完成.那時候,隨覑這三個行業的沒落而消失了,一度由穿珠、釘膠片代替。 五、經濟三大支柱

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清单.doc

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计划去意大利旅游,那么意大利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呢?跟着,一起看看意大利世界文化遗产清单,欢迎阅读。 一、Padova 帕多瓦 帕多瓦被称为“威尼斯的后花园”,其中建于1545年的帕多瓦植物园是世界上尚存于原址的最古老的植物园,它附属于帕多瓦大学,目前占地约22000平方米,1997年入选世界遗产,因为帕多瓦植物园是全世界所有植物园的源头,代表了科学交流的诞生,对现代科学基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帕多瓦植物园的设计者是威尼斯贵族、《建筑十书》的译者丹尼尔·巴勃罗,遵循中世纪的设计风格,圆形的区域沿东南西北方向被均匀的划分成四块。如今园内最古老的植物是一株种植于1585年的棕榈,被称为“歌德棕榈”,因为歌德曾在一篇文章《我的植物学研究史》中提到过这株树。 二、Dolomiti 多洛米蒂山脉 多洛米蒂是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北部的山群,横跨Veneto、Trentino-Alto Adige和Friuli三个大区,是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山峦,插入云霄的奇峰和风景如画的村庄,20世纪最有名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称它为“世界上最美的建筑杰作”。 2009年8月,它因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每至破晓和日落时分,山中万物都会染上一层粉红色,接着渐变为暗红色,这种现象被称为阿尔卑斯之光 (Enrosadira)。 三、Urbino 乌尔比诺

提起文艺复兴,大家总会想到佛罗伦萨或者托斯卡纳,殊不知在马尔凯大区的南方还有这么一座小城也经历了这场文化艺术的绽放,乌尔比诺是拉斐尔的故乡,由于16世纪以来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停滞,它完整地保存了中世纪时期的城市景观,早在1998年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 乌尔比诺的文化辉煌离不开乌尔比诺公爵Federico da Montefeltro的支持(你们可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一定见过他),他是一位优秀的艺术赞助者和雇佣军统领。 他不仅曾聘请多位著名画家为他作画,还邀请杰出建筑师设计并修建了Palazzo Ducale公爵宫,这座建筑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建筑的典范,气势恢宏、规模庞大,也是乌尔比诺名胜之一。 四、Alberobello 阿尔贝罗贝洛,又名“天堂小镇” 在意大利这只靴子的“鞋跟”部,有一座满是“蘑菇”的小镇Alberobello阿尔贝罗贝洛,这些圆锥形房顶的奇特小屋名叫Trulli楚利,取材于当地特产石灰岩,窗小壁厚、屋顶高,冬暖夏凉,每个房顶上的符号都有属于它的独特寓意。Trulli建筑于1996年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学家尚未明确Trulli楚利建筑建成如此的原因,其中一种认同度较高的说法是当地人为了逃避税收,收税时就把屋顶拆掉,表示这里没有人居住。 五、Matera 马泰拉

韩国抢拔河申遗 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整理精校版)

韩国抢拔河申遗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 素材汇编 0515 1559 韩国人又出手了!他们这回抢的是“拔河”,这个在中国已流传2000多年的遗产,即将被韩国唐津郡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名湖南浏阳的女子出来发声,称通过多方查证,认为拔河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荆楚之地,为鲁班所创,只有中国才有资格申报。 [留学]发现中国遗产被“抢注” 今年4月,留学于韩国釜山釜庆大学的熊梦霞,得知韩国唐津郡举办国际拔河节,邀请了世界11个国家1万多人参与。拔河节的盛况让熊梦霞兴奋不已,但拔河节后,韩国牵头成立国际拔河交流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交流主题是把拔河作为韩国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我所知,拔河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项军事游戏,怎么会是他们的遗产?”听说韩国即将把拔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梦霞急了,她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这次拔河节,并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名额。交流会上,面对各国专家“一边倒”的论调,一向温柔有礼的熊梦霞“发怒”了,她逐一进行了反驳,坚决主张,中国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求证]拔河是鲁班发明的 熊梦霞主修历史学,她细致研究发现,关于“拔河”,《墨子·鲁问》就有记载。 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各项史料说明,“施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到隋唐五代,拔河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熊梦霞说。正式定名为“拔河”始见于唐代,并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全民性竞技项目。 [呼吁]守住拔河这项遗产 作为后来者的韩国,对于拔河运动、拔河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视。拔河是韩国政府公布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

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5篇

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5篇 澳门历史城区或澳门历史古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筑群),是由22座位于澳门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1) 欢迎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的旧城为中心,通过相邻的广场和街道,串连起逾20个历史建筑。作为2005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澳门历史城区”包括: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敎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敎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敎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敎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超过20处的历史建筑,以及同分散建筑紧密相连的妈阁庙前地、阿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7个广场空间。 历史城区的范围东起东望洋山,西至新马路靠内港码头,南起妈阁山,北至白鸽巢公园。是中国境内现存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筑共存的历史城区,是400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结晶。 澳门历史城区导游词(2)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2

《第二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3.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教学重点 1.了解澳门的陆地面积组成,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 2.掌握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以及变化发展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澳门的地图变化及原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也从澳门的回归、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澳门的人文环境。 因本节教材是接香港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许多方面有共性,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材将部分内容省略。如:澳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香港一致,气候类型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与其相邻的经济特区珠海之间的联系类似香港与深圳的关系。本节内容重在突出泱门的特色,澳门的人口集中在澳门半岛,澳门的经济支柱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博彩业。而对澳门旅游业的介绍也抓住了它的特点:一是澳门历史较长—现存的历史古迹较多、编者用阅读材料和照片介绍了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在澳门半岛图上也能找到澳门的其他历史遗存。二是澳门自然环境幽雅,终年花繁叶茂,有一海上花园之美誉。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澳门与香港都有“填海造陆的城市扩建工程。 本节教材的最后安排了活动题,通过这些“活动”建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识图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一:引导学生复习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或利用“澳门地图”让同学们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况。

韩国文化财

韩国文化财保护法(摘要) (本法于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制定本法的目的为,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利用,提高国民文化水平,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第2条定义 (1)本法中的“文化遗产”指,作为人为、自然形成的、国家、民族以及世界遗产,在历史、艺术、学术、景观等方面的价值很高的遗产,包括以下内容。 1.有形文化遗产:建筑物、典籍、笔迹、古籍、绘画、雕刻、工艺品等作为有形文化财产具有很高历史、艺术或学术价值的,以及相当于此类物品的考古材料 2.无形文化遗产:戏剧、音乐、舞蹈、工艺技术等作为无形文化财产具有很高历史、艺术或学术价值的 3.纪念品:以下各类项目中规定的事物 a.留有寺院?古坟贝冢?城池?宫殿窑?遗物等遗址的历史遗迹,以及有纪念性的设施等具有很高历史、艺术或学术价值的 b.作为名胜具有很高历史、艺术或学术价值的 c.动物(包括栖息地、繁殖地、舶来地)植物(包括野生地)矿物洞窟地质生物学上的生成物以及特殊的自然现象等具有很高历史、艺术或学术价值的 4.民俗资料:衣食住职业信仰每年例行的活动等方面的风俗、习惯,以及这方面所使用的衣服器具房屋等,在了解国民生活的发展方面不可欠缺的 (2)本法中的“指定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内容。 1.国家指定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厅厅长根据第4条至第7条的规定指定的文化遗产2.市·道指定的文化遗产:根据第1号令未被指定的文化遗产当中,由特别市长、广域市长或道知事(以下简称“市·到知事”)根据第55条第1项的规定所指定的文化遗产 3.文化遗产资料:根据第1号或第2号令第1号未被指定的文化遗产当中,市·道知事根据第55条第2项的规定所指定的文化遗产 (3)本法中的“保护区域”指,固定于地面上的有形物或一定的地域被指定为文化遗产时,该指定文化遗产所占面积以外的区域。为保护指定文化遗产而被指定的区域。 第2条之2 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 文化遗产的保存、管理以及利用,以维持原状为基本原则。 第3条(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设置) (1)文化遗产的保存?为了调查、审议以下有关管理及利用方面的事项,在文化遗产厅内设置文化遗产委员会。 1.国家指定文化遗产的指定与解除 2.国家指定文化遗产的保护物品或保护区域的指定与解除 3.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的持有者或持有团体的批准与解除 4.国家指定文化遗产的重要维修及修复的命令 5.国家指定文化遗产的现状变更或搬出国内的许可 6.对有关保护国家指定文化遗产环境的行为的限制、禁止、或设置、拆除、转移设施

文化融合下的珠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文化融合下的珠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日期:

文化融合下的珠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企业管理论 文 文化融合下的珠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周冠怡彤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本文提出以文化为主轴,形成珠澳两城文化融合下文创产业合作策略。珠澳两城可由文化融合下彼此城市文化差异及行业产业优势,串联不同城市、地区、国家为出发点,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发挥一源多用特性,提升文创产业影响力与产值。透过文化交流,文化创意项目合作,逐步深化到文化创意产业间的合作,而后,借由文化操作引起其他地区、国家对于珠澳两城的共鸣与憧憬,进行综合性产业合作与营销,扩大双方城市间的经济与文化产值与影响力,协助珠澳两城以自身独特与其他城市、地区相互合作,创造高价值的文化核心。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融合;区域合作;发展策略 1 珠澳两城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合作的定义 文化创意产业是当今最受关注,最具发展性的产业之一,文创产业透过市场整合、创意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分布以及人力资源市场重组,使文化创意产业深远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决于是否能以科学方式实现经济永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文化产业,从内容来看可定义成为创意产业,在经济领域被称为未来性产业,在科技领域被称为内容产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为中国大陆文化产业的核心产业;传统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视为产业化进程中的部分,另外广告业与咨询业,则视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成功结合(孙林,2011)。澳门文化创意产业包括艺术表演、大众娱

(浙江选考)201X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二十二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考点6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

考点63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加试) 考纲考情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2015年2016年2017年 必考加试10月4月10月4月11月 1.佛罗 伦萨的 文化遗 产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 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 背景 b 尚无单独命题出现,多与必修部分结合 呈现。 (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 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 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 和人文主义精神 c (3)佛罗伦萨在文艺复 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c 2.罗马 文艺复 兴时期 的文化 遗产 (1)圣彼得大教堂的历 史、宗教、建筑和艺术 等方面成就 b (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 著名壁画作品 b (3)米开朗基罗、拉斐 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 化史上的地位 c 一、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 1.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b) (1)政治上:从12世纪开始,意大利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共和国,为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了政治前提。 (2)经济上:从14世纪开始,佛罗伦萨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构成了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基础。 (3)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艺和建筑活动的大力扶植和资助,极大地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2.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著名文化遗产及其建筑风格、艺术特色和人文主义精神——(c) (1)圣母玛利亚大教堂 ①建筑风格:砖块垒砌,彩色大理石装饰;鼓座以大圆顶覆盖,圆顶上有小尖塔。 ②成为佛罗伦萨标志性建筑之一,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③建造初衷就是体现公民精神,以彰显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2)乌菲齐博物馆和帕拉蒂纳美术馆 ①乌菲齐博物馆原为共和国的行政中心;因收藏达·芬奇、拉斐尔等作品,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艺术宝库。 ②帕拉蒂纳美术馆收藏拉斐尔、提香等重要文艺复兴绘画大师的作品。 二、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c) 1.佛罗伦萨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城市之一,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14到15世纪一跃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中心。 2.佛罗伦萨孕育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众多文艺复兴巨匠,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的杰作,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微点拨米开朗基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他关注社会,反对暴政,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封建等级。其作品突出反映了人文主义者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专制压迫和关注社会、主张社会平等的忧患意识。 三、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1.圣彼得大教堂的历史、宗教、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b) 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建筑——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 (1)时间:1506年动工,1626年竣工。 (2)建筑设计者:著名建筑师布拉曼特设计,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参与了设计方案的修改和教堂的施工。 (3)布局与艺术成就 ①平面呈十字形的长方形。 ②外观最显著部分呈大圆顶,建筑难题在于跨度过大而又没有立柱支撑。 ③教堂正门向右拐角处有米开朗基罗所作的大理石雕像《哀悼基督》。 ④大厅中央是主祭坛,覆盖着贝尔尼尼设计建造的镀金青铜华盖。 ⑤大教堂前以方尖碑为中心,建有椭圆形广场和一个小型梯形广场。 2.西斯廷小教堂中的著名壁画作品——(b) (1)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宝库。 (2)米开朗基罗的天花板壁画《创世纪》和祭坛后面墙壁上的《最后的审判》。 3.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贝尔尼尼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c)

澳门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论文题目: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姓名:严新朝 学号:54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3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3 (二)博彩专营制度 4 (三)回归后之赌权开放 5 二.澳门博彩业对澳门的影响 6 (一)土地资源瓶颈 6 (二)产业单一化 (三)客源结构单一 (四)博彩监管的制度瓶颈 (五)贵宾厅的困境 三.如何令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发展8 (一)坚持不懈地寻求产业多元化的出路9 (二)理顺监管体制,把博彩业自身的事情办好9 (三)向客源结构多元化、国际化的大方向迈进9

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澳门博彩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如何让澳门博彩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澳门;博彩业;发展历程;发展 澳門博彩业历史悠久,跨越3個世紀,被冠以“東方蒙地卡羅”及“亞洲拉斯維加斯”之美誉,是澳門现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2009年博彩稅的收益約佔澳門特別行政区政府财政收入七成多。近年,澳門的博彩毛收入更曾超越了美国拉斯維加斯金光大道,成為全球第一大赌城。澳門博彩业有今天的成就,建基於多年來中央及特区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商人的积极投资及华人對博彩游戏的喜爱。 一.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历程 (一)澳门博彩业发展初貌 澳门博彩业的发展可追溯至16世纪,澳门开埠初期。那时的博彩业主要是由中国内地移居澳门的建筑工人、码头工人及佣僕所带动。由於当时没有法规监管,大大小小,由赌档庄家自行开设的赌档、赌枱便遍佈大街小巷。 邻埠香港於1842年割让给英国后,澳门的贸易港地位渐被香港取代。為增加澳门税务源头及主流经济的產业多元化,澳葡政府於1847年,首次正式把澳门博彩业合法化。19世纪50年代,单是玩“番摊”的赌馆已有200多家。到了19世纪后期,博彩业渐趋发达,赌饷成了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澳门开始以博彩闻名,被人们誉為“东方蒙地卡罗”。 1937年,澳门博彩业作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改革。当年,澳葡政府颁令,将所

澳门历史

澳门历史 [5000年前已有先民足迹] 澳门地区从近几年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十多年前及1995年在路环岛黑沙的沙丘中发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经鉴定,证实是四、五年前的珍贵古文物,与其同时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几年来在距离澳门不远的珠海地区出土的同类文物,属于同一文化系统,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门一带的地区劳动、生息。澳门、路环、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国大陆的原始居民足迹所到之处。在商周时期,古代居民已在这些地区居住活动,所以,澳门、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时期的簋、罐以及战国时期的陶器等。 [南宋末年始有华民定居]一千几百年内,澳门地区虽然有人迹所及,但毕竟还只是舟船随季候风寄泊之地。人们推测澳门半岛之有华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倾覆之际。当几十万南宋军民乘船长驱到达澳门一带,有的可能踏上这片半岛汲取淡水、寻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将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门半岛上名为"永福古社"的沙梨头土地庙,便相传邕建于南宋末年。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门半岛上的望厦、(虫右加豪)镜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点了。 [葡人未来澳已有妈阁庙] 在明成化年间,由居澳的福建莆田、泉州以及广东潮汕等地的居民集资,兴建妈阁庙。始建时的妈阁庙,位于娘妈阁,初名海觉寺。妈阁庙历史逾五百年,葡人商船最早来澳的,是在妈阁庙涉头登岸,询问居民地名。据说"马交"(MACAU)之名乃由此而来,实为闽语娘妈的一音之转而至。妈阁庙是天后庙,是澳门三大古庙之首。未有葡人来澳,便已有妈阁庙,便已有华人居澳。 [澳门问题的形成]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澳门问题是由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和外国列强的入侵造成的。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萄牙以曝晒船上水渍货物为由,并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吏,进入澳门居住;至1557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被迫割地赔款。葡萄牙政府也趁机发难。1845年,葡萄牙颁布法令,公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拒交地租,以武力抢占关闸,驱逐中国官吏,绑架中国士兵。1851年和1864年又先后强行将X仔与路环两岛划入其管辖范围,从而逐步完成了对澳门的占领。 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但该条约涉及的勘界问题经多次会谈一直无法达成协议。1928年,当《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第四次期满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曾照会葡萄牙政府,声明中止该条约,并与葡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