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七年级(上)期末历

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75.0分)

1.下列有关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磨制石器

B.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

C. 将石珠钻孔做成饰品

D. 用骨针缝衣服

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

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A. 半坡人

B. 北京人

C. 元谋人

D. 河姆渡人

3.相传,黄帝能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了指南车、舟船,水并,弓矢等:炎帝制来

种五谷、尝百草、制陶器、做琴瑟等。上述发明不能反映()

A. 炎帝和黄帝是考古证实的人物

B.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化身

C. 当时目的社会发展水平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

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A. 商朝的建立

B. 西周的建立

C. 夏朝的建立

D. 东周的建立

5.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

准应该是()

A. 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 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 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 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

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 周王室地位衰弱

D. 天子依附于诸侯

7.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

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A. 诸侯争霸兼并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奴隶制开始瓦解

8.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

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9.两千多年前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一个水利工程,经受了“5?12”大

地震的考验,至今仍造福人民,这一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大运河

C. 六辅渠

D. 灵渠

10.“他是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

个。”“他”是()

A. 老子

B. 孔子

C. 汉武帝

D. 光武帝

11.《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

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 统一度量衡、文字,对后世影响深远

B.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完成国家的统一

C. 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D. 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12.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03年8月,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属楚,西

属汉。根据所学推断,“双方”指的应该是()

A. 项羽和刘邦

B. 陈胜和刘邦

C. 吴广和项羽

D. 陈胜和吴广

13.“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治世。这一治世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 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 文帝、景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C. 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D. 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14.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一些,让灵魂更高尚一些,使自己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一趟丝路,让心灵得到升华与净化.如果我们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重走丝路,我们应该从哪座城市出发()

A. 西安

B. 兰州

C. 北京

D. 洛阳

15.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

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

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A.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16.标志着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历史事件是()

A. 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B. 张骞两次出访西域

C. 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 东汉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17.读右图,右图笔记总结的史实内容是()

A. 大泽乡起义

B. 代汉立新

C. 秦末农民战争

D. 黄巾起义

18.文武皆秀的齐鲁大地,有崇武尚勇的风气和重视兵学的传统,在5000年漫长的历

史岁月中,涌现出了璨若群星的诸多军事名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齐鲁英才们各为其主,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其中,诸葛亮(今山东临沂人)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在()中大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

C. 淝水之战

D. 城濮之战

19.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

“祖冲之星”。对于祖冲之的主要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创制《夏历》

B.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C. 设计出翻车

D.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20.因风格“不虚美,不隐恶”,而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 《楚辞》

B. 《史记》

C. 《兰亭序》

D. 《洛神赋图》

21.2014年12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病案专业委员会在深圳隆重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

交流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医专家汇聚深圳。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贾思勰

D. 郦道元

22.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

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A. 东汉初年

B. 东汉末年

C. 西晋初年

D. 西晋末年

23.现如今,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北方经济的发展程度。早在两晋南北朝时,

江南的经济就得到了开发。以下属于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

①地理、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③战争较少,相对安

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4.下列关于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艺术成就搭配错误的是()

A. 王羲之--《兰亭序》

B. 顾恺之--《洛神赋图》

C. 祖冲之--《大明历》

D. 贾思勰--《水经注》

25.晓玲寒假要和父母去山西大同旅游,临行前,父母问她最想参观的名胜古迹是哪里?

晓玲想了想刚学完的历史知识,于是和父母说,到大同我们一定要去看()

A. 都江堰

B. 白马寺

C. 云冈石窟

D. 龙门石窟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26.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

请回答:

图一体现了西周时期什么制度的创新?

从图二、图三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试归纳材料中体现这一事件的内容?

图四、图五体现了哪场改革的哪些内容?这场改革有何影响?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7.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

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这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者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以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班固《汉书》

材料三伟大的发明创造,它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东汉时期,……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扩大了原料来源,降低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孟子、墨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主张。

材料二的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纳了谁的什么提议?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

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项技术成就?东汉时期,又是谁改进了这一技术,使之得以普及。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华文化的感悟?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题干直接设问考查古代原始居民北京人生活情况的正确叙述,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石器,主要采集和狩猎,会使用天然火;他们还没有学会磨制和钻孔技术,ACD都做不到。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

状况。

2.【答案】D

【解析】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我国原始

农耕时代,遗址位于在今天浙江河姆渡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植粮食作

物水稻,种植水稻。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水稻种植。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

行奠定了基础,炎帝制来种五谷、尝百草、制陶器、做琴瑟等。后人尊称他们

为“人文始祖”。这些神话传说有一定史实,但并非全都是黄帝的发明创造,主要突出反映了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不能反映炎帝和黄帝是考古证实的人物。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黄帝。相传黄帝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4.【答案】A

【解析】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称为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

故选:A。

本题考查商朝的建立。

要注意夏商周的更迭。

5.【答案】B

【解析】

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他们残酷迫害人民,严厉镇压人民反抗,无休止的征发百姓修建宫殿、园林,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故选:B。

本题考查历史上著名暴君.

知道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都是历史是著名的暴君.

6.【答案】C

【解析】

由材料“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可知,春秋时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势日渐衰落。

故选:C。

本题以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原因,理解基本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争霸的原

因。

7.【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中留下的成语,因而集中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社会特点。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识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的社会特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识记春秋战

国时期诸侯兼并争霸的社会特点.

8.【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就是

制造于商朝。

故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司母戊鼎的相关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9.【答案】A

【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

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A。

本题考查都江堰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记忆历史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

一个”可知”他“是孔子,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兴办私学,他的这一贡献打破了由官家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有

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故选:B。

本题考查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最大贡献是兴办私学。掌握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和历史影响。

11.【答案】D

【解析】

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

与完善,确定的中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发出“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的感叹。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本题以评价秦始皇为背景考查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知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题时应注意准确掌握中

央集权管理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此类试题的一般解题方法为直接选择.

12.【答案】A

【解析】

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据题干中的叙述可知,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这里的“双方”指的应该是项羽和刘邦。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楚汉战争实质是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13.【答案】D

【解析】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

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

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文帝、景帝重视“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文景之治的表现和出现的原因。

14.【答案】A

【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新疆,到中亚、西亚,欧洲,联结地

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丝绸之路的起点.

注意准确识记丝绸之路的有关内容.

15.【答案】C

【解析】

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有关键信息能帮助答题。其中的地名如新疆、

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是关键信息。其中,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属于东南亚。汉代的西域在今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也就是现在新疆、中亚等。

张骞出使西域,到达过新疆,但没有到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班超出使大秦的说法不正确,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但没有到达。

陆上丝绸之路从从今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新疆和中亚,最后转运到欧洲,海上丝绸之路则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经过东南亚、印度半岛、到阿拉伯半

岛和非洲东海岸。

中亚和东南亚都是中国的版图不符合历史。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识记与理解。

本题需要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知识进行作答。平时学习时就要有意识的培养

学科之间的综合能力。

16.【答案】C

【解析】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自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从此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汉朝时期的对边疆的管辖。

17.【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图片中的“184年、张角”等信息可知反映的史实是黄巾起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故选:D。

本题考查了黄巾起义。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巾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影响。

18.【答案】B

【解析】

题干给出了“诸葛亮促使刘备与孙权结盟”和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两个关键信息,考查相关战役。在曹操南下时,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最终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用火攻大败曹操。此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这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赤壁之战交战双方重要人物和影响等.题干繁琐,价值不大,不必浪费太多时间研究题干.

19.【答案】D

【解析】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设计制造指南车,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

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祖冲之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他所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天文科学测算的结果相比较,只差50秒。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对于祖冲之的主要成就,表述正确的是把圆周率

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故选:D。

本题以1964年11月9日,由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祖冲之星”为依托,考查祖冲之。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冲之的成就。

20.【答案】B

【解析】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故选:B。

本题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切入点,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我国古代史学

成就。

21.【答案】A

【解析】

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A。

本题考查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重点掌握医圣。

22.【答案】D

【解析】

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末年,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故选:D。

本题以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北人大量南迁的相关知识点。

23.【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基本上发生在北方,导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劳动力、技术和工具;南方相对安定,战乱少;再加上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人民的辛勤劳动,这些都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现如今,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北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南方地区经济逐渐得到开发原因的相关史实。

24.【答案】D

【解析】

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

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以注录水道系统为纲,详细地介绍了江南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贾思勰--《水经注》的搭配是错误的。

故选:D。

本题考查了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和王羲之。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

著名的农学家。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祖冲之、贾思勰、郦道

元和王羲之的主要成就。

25.【答案】C

【解析】

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晓玲寒假要和父母去山西大同旅游,于是和父母说,到大同我们一定要去看云冈石窟。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云冈石窟。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随佛教传入我国。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的相关史实。

26.【答案】【小题1】(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制。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二、图三中,能获取的历史信息有,春秋时期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这些信息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

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3)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材料中体现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耕战。

(4)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四、图五体现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穿汉服;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孝文帝的改革,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促进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等。

故答案为:

(1)分封制。

(2)信息:春秋时期使用铁制农具和牛耕。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3)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奖励耕战。

(4)北魏孝文帝改革;改汉姓、穿汉服;促进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改革促进社会发展或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等。(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

本题以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为切入点,以三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分封制、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分封制、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

27.【答案】【小题1】(1)据所学知,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非攻”,这些都体现了“和睦、和谐”的思想。

(2)据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3)材料三反映的是造纸术的技术成就,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破布、旧渔网等作造纸原料,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4)通过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为中国文化骄傲与自豪,我们要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故答案为:

(1)孟子:仁政;墨子:兼爱、非攻。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并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造纸术;蔡伦。

(4)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中国的文化骄傲与自豪;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1)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2)本题考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

(3)本题考查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4)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感悟。

注意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识记百家争鸣、丝绸之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等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