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梁、支撑梁施工方案

冠梁、支撑梁施工方案
冠梁、支撑梁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围护结构概况简介 第二章 施工部署 施工方法 劳动力组织安排 施工机械设备 第三章 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说明 测量放样 凿除内导墙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 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 模板支立 混凝土浇筑 拆模、养护 施工缝处理 第四章 冠梁及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标准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措施及要求 第五章 钢支撑施工 钢支撑的制作与安装 钢支撑拆除

第六章 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 环保措施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 )、温州市域铁路 线一期工程 标段围护结构施工图;

( )、温州市域铁路 线一期工程 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钢结构设计规范》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年版)》( );

(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 );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

( )、《工程测量规范》( — );

(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规定;

围护结构概况简介

本标段起于永强车站(含),终于机场站(不含),起止里程为 ~ ,路线全长 ,位于温州市龙湾区内围垦路段下,自起点开始滨海大酒店南侧、围垦路、海宁路、永兴河、蟾钟村、蟾钟村主河、支河下穿滨海大道等。

本标段围护结构采用 厚地下连续墙,连续墙两侧采用Φ 三轴搅拌桩槽壁加固,外侧 ,内侧 ,水泥掺量 ;下穿永兴河段内侧槽壁加固采用Φ 高压旋喷桩,深度 ,水泥掺量 ;外侧槽壁加固采用Φ 三轴搅拌桩,深度 ,水泥掺量 ;基坑起、终点封堵墙:采用Φ 围护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顶均设置 ×

的 补偿混凝土冠梁。

明挖基坑第一道支撑采用 × 补偿混凝土支撑,支撑水平间距按 布置,坑内转角处设置 × 斜撑,第二~四道采用Φ 、 = 钢管支撑,水平间距按 布置。混凝土支撑平面布置图和支撑大样图详见附图。

第二章 施工部署

施工方法

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围护结构强度已达到冠梁施工条件后即可进行冠梁施工,冠梁按 左右分段施工,相应冠梁、砼支撑和斜撑一次完成。冠梁和第一道砼支撑施工时,须凿除地下连续墙顶浮浆并开挖表层土方至底标高,为冠梁和第一道支撑施工提供工作面。表层土方开挖沿东西向后退式依次开挖,无法及时外运的指定较为开阔场地临时堆放,然后统一转运至弃土场,由指定路线外运。

劳动力组织安排

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置组织机构,配备劳动定员,明确岗位职责,主要劳动力组织见表 :

表 劳动力组织表

冠梁及砼支撑施工所需主要配套机具设备见表 ,其相关配置数量及所需技术性能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选定。

表 主要机具设备表

施工工艺流程

先挖除基坑内土方至冠梁支撑垫层底,凿除导墙、地下连续墙浮浆墙顶混凝土至设计墙顶标高,然后将混凝土支撑底标高以上土体挖除,再进行混凝土冠梁及砼支撑的制作。具体工艺流程图 。

图 冠梁及砼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艺流程说明

测量放样

(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计算出每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中线与冠梁交点处坐标,计算成果经技术负责人复核无误后进行测放,并报监理进行复核。

( )待基坑内土体开挖至砼支撑底部后,立即将中心线引入坑内,以控制底模及模板施工,确保钢筋混凝土支撑中心线的正确无误。

( )在钢筋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浇注前,将其顶面标高放样于模板面上,以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顶面标高。

( )待钢筋混凝土支撑模板拆除后,检查钢筋混凝土支撑的中心线和平整度、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凿除内导墙和地连墙顶部混凝土

( )开挖基坑内土方至第一道钢筋砼支撑底标高处以满足施工空间,示意图如图 所示。然后人工用风镐凿除地下连续墙墙顶浮浆,凿除至冠梁梁底标高,并将表面凿毛用水清洗干净。

图 第一道砼支撑与土方开挖关系示意图

( )浮浆凿除前在迎土层导墙上标注出预埋测斜管和超声波检测管位置,凿除时注意保护预埋测斜管及超声波检测管,不要将其碰断。如测斜管或超声波检测管发生断裂,应及时用布或编织袋将其封堵、覆盖,严禁让泥土落入管中。

冠梁及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绑扎

( )钢筋绑扎前应清点数量、类型、型号、直径,并对其位置进行测放后方可进行绑扎。

( )钢筋绑扎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图进行,横向支撑 跨位置严禁出现钢筋接头。

( )钢筋绑扎前,应清理干净冠梁空间的杂物,若在施工缝处施工,还应把接缝处钢筋调直。

( )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绑扎牢固,不得出现变形和松脱现象。

( )钢筋接头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箍筋采用绑扎方式,机械连接接头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 %,相邻两个绑扎接头错开不少于 ,钢筋车丝端不得使用切断机切断,应采用切割机切割并打磨平整,安装机械连接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

纹不宜超过 ( 为螺距), 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中: 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还应不小于 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焊接时单面焊搭接长度为 ,双面焊为 ,其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 %。

( )在绑扎钢筋接头时,一定要把接头先行绑好,然后再和其他钢筋绑扎。

(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 )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规定:

表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 )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地连墙预留钢筋在冠梁、支撑钢筋绑扎前,应调直,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不得使用氧气乙炔破坏钢筋。

模板支立

( )冠梁及第一道、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侧模采用 × × 覆木胶合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主楞和次楞采用 × 方木,冠梁斜撑采用 × 方木支撑,砼支撑采用对拉杆形式支护,竖向支护不少于两道。

( )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铺设油毛毡作为砼支撑底模。

( )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当拼缝≥ 的要用老

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 ‰ ( 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 起拱。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维修、管理。

( )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斜撑等组成,主龙骨间距 ,次龙骨间距 ,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 )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 )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 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

( )模板拆除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

混凝土浇筑

( )根据图纸中关于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和冠梁均采用 补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输送泵浇筑。

( )试验人员一定要明确每次浇捣砼的级配、方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及时与砼供应单位沟通信息。

( )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 )混凝土罐车进场后,应严把砼质量关。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

( )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砼浇捣应分点振捣,宜先振捣料口处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进行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砼。

( )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约为 ,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不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

( )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同时施工,分段分批浇筑,接头处新老混凝土接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将浇筑完预留钢筋上的残留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且其接头位置留在冠梁上。

( )在冠梁、混凝土支撑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安装轴力计,轴力计安装见监测方案。

拆模、养护

( )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

(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 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 )每次浇筑至少留置一组标准砼养护试件,同条件试件留置组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 )混凝土强度达到 /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施工缝处理

( )对砼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在浇筑砼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 )钢筋连接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 )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卸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 ~ 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注意事项:

①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②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③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图 ),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 ) 靠近模板边缘处为作用半径的 倍( ) 振动棒使用时,振动棒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及防止混凝土的漏振。

浇注完毕 内对后浇带进行养护,并保持 以上。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采用塑料布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持续浇水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图 混凝土振捣插点分布图

( )加强砼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砼出现以下质量通病:

①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使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②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③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④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 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⑤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行列式 )交错式

注: 为振动器作用半径

第四章 冠梁及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控制标准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

表 钢筋工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质量控制体系

( )、由项目质量部负责管理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另外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生产副经理牵头,工程部、安保部各部门联合监督控制的质量管理体制;

( )、由工程部实施详细的作业交底与指导工作,保证施工质量符合图纸及规范、标准等要求。

质量控制措施及要求

( )、土方开挖时,应先由测量人员做好场地高程的测放工作,保证冠梁、水平支撑等位置标高准确;土方开挖时,应在无结构构件场地向周边适当放坡,放坡坡度控制在 之间,以确保场地渗透水、雨水等自然排泄;

( )、地连墙上部破除时,应严格控制机械破除的高度,在接近底面 时,应采用人工打凿,避免破坏下部地连墙;地连墙顶部新旧砼交界处应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露出新鲜石子;

( )、为保证新旧混凝土连接性能,在地连墙上部应涂刷纯水泥浆 遍,保证该部位冠梁与地连墙连接牢固;

( )、钢筋绑扎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控制好钢筋型号、间距、搭接锚固长度;对于单面搭接焊的主筋,应保证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焊缝饱满光滑、无夹渣;焊接应做好工艺检验与现场抽检,保证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安装施工;

( )、模板安装:模板拼缝应严密,拼缝处钉铁皮封闭,避免漏浆影响砼质量;侧模压底条及钢管固定、斜支撑等均须严格按方案设计布设,斜支撑支顶牢固、无松动,避免砼浇筑时胀模、爆模而影响梁砼质量和梁外观尺寸;

( )、混凝土浇筑时,应确保浇筑的连续性,振捣密实;避免冷缝、蜂窝等质量通病的出现;在前后段混凝土交界面应按混凝土流淌自然形成坡面,并及时派人

清理打凿,清除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保证梁截面连接完整性。

第五章 钢支撑施工

钢支撑的制作与安装

⑴ 基坑支撑系统的布置

区间基坑内第一道支撑为混凝土支撑,第 道为钢支撑,钢支撑采用Φ × ,临时封堵墙处钢围檩由工 双拼工字钢加钢板焊接而成。

钢支撑统计表(φ 壁厚 钢管)

图 钢支撑安装流程图

⑶ 钢支撑架立

①主体基坑支撑系统由钢支撑、钢围檩 双拼 工字钢 等组成。

②钢围檩安装三角架、斜拉筋上部固定角钢,以 膨胀螺栓紧固;吊装钢腰梁,紧靠墙身,再安装斜拉筋并拉紧。

③随着基坑开挖的加深,及时凿出和清理在地下钻孔桩上的预埋件,如支撑预埋件等,用墨线弹出支撑中心标高线。

④根据已知里程,在钻孔桩或地下连续墙上精确定出支撑中心位置,量出两支撑点的实际长度。根据实际长度下料和拼装钢管。每根钢支撑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活动端。钢支撑架设前先在维护结构上安装钢围檩。

⑤钢支撑预先在地面上预拼到设计长度,每根总长度 活络段缩进时 比围护结构净距小 ~ ,用履带吊整体起吊摆放在支撑牛腿上,支撑起吊后两端由人工牵引,以维持支撑的基本稳定。

⑥钢支撑吊装就位后,先不松开吊钩,将活络端拉出顶住预埋件,再将 台

吨液压千斤顶放入活络端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持顶力一致, 台千斤 顶制作专用托架固定为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络端上,接通油管后即可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络端中楔紧楔块,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即完成整根支撑的安装。

⑦为使连续墙、钢围檩、支撑结合紧密,并有效减少基坑外地层之沉陷及减少围护结构墙体的向内的位移,支撑安设好后,必须施加向外的预加轴力。

⑧预应力施工前,必须对油泵及千斤顶进行标定,并做好记录。预应力施加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步施加预应力,第一次预加 ~ ;通过检查螺栓、螺帽,无异常情况后,施加第二次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其中第 层预加轴力最大为 ,第 层预加轴力最大为 。

⑨支撑安装与基坑挖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互相协调、配合,做到当天挖土, 小时内支撑安装完。

⑩根据监测设计要求,配合监测单位设计好轴力计的安装和监测工作。

⑷ 钢支撑安装检查标准

钢支撑安装标准见表 钢支撑安装检查标准。

待混凝土到达龄期或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即可分段拆除钢支撑。拆除支撑同样采用二台 千斤顶支顶,再予拆除、解体,同时拆除该段钢围檩并运出基坑。

支撑体系的拆除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⑴ 拆除时应分级释放轴力,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⑵ 利用主体结构换撑时,主体结构的楼板或底板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

⑶支撑拆除顺序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 ,共设三道支撑。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撑;之后浇筑侧墙、砼柱和中板砼,达到强度后,拆除第二道支撑;继续浇筑站台墙侧墙、柱和顶板砼,顶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支撑。

第六章 安全、质量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体系

( )由项目安保部负责该工程的安全监督、控制和管理工作;另外,由项目经理部,安保部、工程部、施工班组等部门形成联合安全管理小组,专项控制本工程施工的安全,保证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 )由项目经理部、安保部、工程部等各部门对班组的施工安全进行控制,实施详细的安全作业交底与指导,保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保证措施

( )项目部对新进场施工作业的人员,应全部登记照相造册,制作平安卡和门进卡,保证进场人员素质;由综合办对新进场人员发放项目管理制度并交底;由安全部联合施工部、班组长等对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 )所有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穿着统一整洁;特殊作业人员如空压机操作人员、挖掘机司机等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个人和他人的防护工作;

( )采用空压机作业时,应对作业区域顶部和作业区域进行围护警戒,并派专人现场指挥作业;安全部门人员应坚守施工现场,及时制止和杜绝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生;

( )为防止危险区域作业对他人造成伤害,在空压机作业时,应在周边 范围的两侧进行临时围护,围护采用钢管架加挂安全网,每 设置一道 长钢管架,竖向布设三道水平管,钢管立杆埋入地面不少于 ,并在底部浇筑 × × 混凝土块固定;地连墙上部破除施工时,两侧围护钢管架长度不少于 ,在进行下一段破除时,拆除之前的围护,在该区域另外进行临时钢管架围护;

( )冠梁施工场地周边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警示牌;

( )现场施工用电应符合安全用电规范要求;临时用电线电缆应架空布设(进出土口位置如架空高度不够,可加钢管套管埋地敷设)。

( )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并注意不得在支撑上加荷载,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

( )施工时加强监测,支撑竖向挠曲变形在接近允许值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支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

( )钢管支撑活动端用短钢丝绳与腰梁连接,防止千斤顶作业时将对撑钢管顶到支托之外,掉落基坑之内。

质量保证措施

( 严格执行标准,并根据本工程合同要求,补充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优良率达 以上。

(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全优工程领导小组,主持和组织项目创优活动,实行总工程师质量总负责,质量管理工程师专职监察,各单项工程和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使创优落实到人头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分兵把关,层层包保。

(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抓好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开工前即组织技术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生产骨干熟悉设计标准和相关施工规范,制定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一并制定施工作业指导书和质量保证措施,施工中,首先把好技术标准关,作好技术交底,其次抓好测量复核和试验检验,第三严格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严格各工序质量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一次合格,一次成优。

( 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把施工图审签制、技术交底制、质量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安全质量检查评比奖罚制, 验工计量质量签证制、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制、质量事故(隐患)报告处理制等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落实到施工活动中,使质量控制做到专群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贯穿施工全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