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章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第四章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教学目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看法。不同社会条件下民

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表现。民族问题特点与存在的长期性。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及民族问题在社会总问题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

【教学难点】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教学班级】会计审计1305;网络1301;应用1301 ;五年应用1301;自动化1301;酒店管理1301;会计审计1306;物流管理1301;五年汽检1101、1102、1103

【教学时间】9月30日——10月10日

【教学课时】2

【教学方法】讲授法、视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时间

分配

学生活动

导入:图片

第一节民族问题

一、民族问题的内涵

(一)民族问题的定义

1、广义:一个“发展”、三个“关系”(匈奴南下抢掠秦)

2、狭义:民族问题是指从民族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一切矛盾问题。

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是自然因素,即民族的特征、特点的因素(体质特征、心理特征、传统文化、人口数量和素质等)。

二是社会因素,即阶级剥削和压迫(殖民统治、大国干涉、宗教、经济根源)。

三、民族问题的性质和表现形式5分钟

35分钟

看图片思考民族问

讨论:巴以冲突反映

的是什么问题?(国

家主权问题?民族

利益冲突的问题?)

该如何认识民族问

题?为何会产生民

族问题?

举例子:一方水土养

一方人;汉族南北方

不同族群的体貌差

异;美国的白人与黑

人;回族(猪肉)

(一)民族问题的内容

在私有制社会里,民族问题基本的主要的内容是民族的压迫剝削以及由此造成的民族之间的隔阂、歧视、冲突和斗争等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是反对这种民族压迫剥削,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民族间存在的经济文化是事实上的不平等的问题,是发展繁荣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来逐步实现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的问题。

(二)民族问题的实质

在存在民族压迫的社会里的民族问题的实质一般说来是阶级

问题。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关系问题。

(三)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两者的联系:

民族是由不同的阶级组成;民族压迫是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

造成的;民族问题解决依赖于阶级问题的解决。

两者的区别:

1、民族与阶级的概念不同。阶级则是由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同,而划分的不同的集团。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同。民族问题的产生有民族特点、差别的因素和阶级的因素两个方面,不一定都是同阶级相联系着的。如有些民族矛盾往往是因语言文字、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不同而产生的。阶级问题多是经济原因(经济地位)。

3、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内容不同。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更为广泛、更为复杂。阶级压迫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压迫,这种压迫不管多么残酷,也只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压迫剥削,而民族压迫就不同,民族压迫除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外,还包括在民族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的压迫和侮辱。被压迫民族不仅受到阶级压迫,而且受到民族压迫。

4、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对抗性的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随着各种剥削阶级被消灭,已基本解决了。但是,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因为民族的消亡,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以后的事情,所以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

5、存在范围不同。阶级社会里,阶级问题既存于民族内部也存于民族外部,而民族问题主要存在于民族外部。

四、民族问题的特点

(一)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是由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的。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必然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

首先,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的民族问题。

其次,民族问题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民族问题大都可能会波及到众多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和牵涉到民族的利益。

(三)民族问题具有复杂性

民族问题往往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复杂性。

民族问题对民族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且是漫长的。

(四)民族问题具有国际性

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是指一国的民族问题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应。

(五)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性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社会的进与退、人民的福与祸

第二节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理论渊源

社会总问题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有关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问题的总称。它规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关系的理论,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从民族问题的比重、活动范围来说,它既不凌驾于、也不相等(平列)于社会发展问题,而只是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一部分。

2、从民族问题的作用、意义来说,既不能夸大成重要无比,也不能缩小成微不足道。既要注意到民族问题决不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消极的一部分,它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问题解决与否,也会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总问题的解决与否。

3、对民族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既不能对立起来,也不能割裂开来。

二、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含义

1、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是由革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问题决定的。

2、民族问题在社会革命处于从属地位。

3、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基础上,民族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4、民族问题在社会发展、革命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民族问题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容和任务

反帝民族解放运动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范畴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是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同盟军

实现社会主义是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唯一道理20分钟

30分钟

例子:1998年印

尼发生针对华人的

大规模暴行后,中国

政府予以关注,同样

是不可避免的。中国

政府关注印尼华人

的处境,敦促印尼政

府处理这一违反人

类文明准则的暴行,

改变歧视华人的政

策,不属于干涉印尼

国家的内政。但是,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是印尼国家的内部

事务,这一点也是确

定无疑的。如果印尼

政府无视国际社会

的谴责,无视中国政

府的关注,无视中国

人民和世界华人的

抗议,其结果必然导

致联合国的制裁、中

国政府进一步的外

交行动。

阐述:近现代中国的

主要矛盾变化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

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一、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的民族关系

选择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民族艰辛探索、反复比较的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民族围绕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斗争,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实践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既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也无法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各民族的空前团结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繁荣进步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开辟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启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各族人民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

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各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相互交往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阶段,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将长期存在。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在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上,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企图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人为地简化和缩短民族发展过程,消灭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淡化民族问题,这是违背民族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地强调民族特点和民族利益,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阻碍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团结与合作,这同样不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也是违背民族发展客观规律的。

三、“两个共同”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又好又快发展

民族大团结

人才建设

播放视频:西藏3·14事件

提示:一起境内外“三股势力”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议一议:为什么说3·14事件不是民族问题呢?

【板书】

民族问题内涵、根源 民族问题的性质、表现 民族问题的特点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 的一部分的理论渊源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含义 民族问题在不同阶段的内容和任务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两个共同” 【课后评注】

民族

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

的一

部分

民族

题 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

解决

我国民族

问题的发展道路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发展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中国能更好、更快、更强的扎根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认真研究改善中国少数民族的发展,确保中国的稳定发展。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加强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是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原因、对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 (1)自然环境恶劣。在我国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都存在交通不便,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西北地区干旱缺水,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地区土质恶劣等等。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 (2)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一是路网密度低,二是通达水平低;“两差”:一是道路等级、质量差,二是出海条件差;“两不足”:一是建设资金不足,二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科技文化水平较低,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教育落后,造成了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低水平、低效益上循环。 (4)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难度大。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工业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而这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 (5)经济活动中短期行为严重。“资源换增长”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地方衡量业绩的惟一标准,就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优先选择做那些比较能够“急功近利”的事情。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对策

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中专自我总结(共3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专自我总结 时光似箭,珍贵的中专生活已接近尾声,感觉非常有必要总结一下得失,从中继承做得好的方面改进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回顾走过的路,也是为了看清将来要走的路。 中专三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是我学习专业知识及提高各方面能力为以后谋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中专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通过三年的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我不断的挑战自己、充实自己,为实现今后人生的`价值时刻准备着。三年里,对专业知识我一丝不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同时我也特别注重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开括了视野,为以后进入公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自己锻炼成一名复合型人才。三年里,我特别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学校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在校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全面发展。在学习上,态度端正、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曾多次获得二、三等奖学金,积极配合老师教学。 自信来自实力。中专三年,我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健康、自信的我,当同时我也认识到,当今社会变革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前提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当然,我自身还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不断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以便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走向社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会更加努力拼搏,迎接更多的挑战。 第2篇中专自我总结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让我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从一个纯真幼稚的孩子,经历了无数个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成熟、稳重的我。一个个的挫折和坎坷让我明白了,人生就是一个充满荆棘的道路,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中专生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第3篇中专自我总结 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专自我总结! 我的生活准则是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中专自我鉴定。我的最大特点是勇于拚搏,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在实际工作中,更重要的是牢固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朝夕耕耘,图春华秋实;十年寒窗,求学有所用。相信在贵司的培养和自我的奋斗下,我定会胜任本职工作。 三年的中专生活似弹指一挥间,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

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浅谈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辉煌灿烂文明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作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既基于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捍卫统一的历史事实,也基于56个民族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浓浓血脉。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文化格局。在这种文化格局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种共有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表明了民族之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民族团结这样一种强烈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中华民族海内一家的民族心理和共同情结,体现了中华民族整体利益至上的伦理要求。 解放60年以来,新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30年以来,大改革、大发展、大开放更使得新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新疆,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强势新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内地各兄弟省市、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持、支援下,在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下,新疆激情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跨越。 一、“三个离不开”是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明确指出:“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揭示出一条最简洁最朴素的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 大杂居、小聚居是中华56个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的特点。在“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大地,生活着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3个。天山流淌的清澈雪水,绿洲捧出的丰硕果实,一同滋养了各民族的儿女。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儿女共同奋斗、共同发展,彼此交流、彼此借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结下了亲如骨肉手足的情谊。“家是一个家,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018届初中思想品德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模块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36分) 专题七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学习目标——明确方向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2、理解: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理解:主动参与多样化的班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体会温暖与力量。 3、运用:关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4、理解:正确认识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 5、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运用: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二、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知识点一、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见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1)从众心理的含义和作用。①含义: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日常生活中,人仃所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都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作用: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没有主见,墨守成规;积极的一面是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智慧,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2)好奇心的含义和作用。①含义:好奇心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之一。青少年好奇、好动、好模仿,对于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究心理和愿望。②作用: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同时也是培养兴趣的先导。青少年明辨好奇的对象,培养和保持自己正确的好奇心,对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如何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和好奇心?①认识方面: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转变观念和认识,明白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人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②行动方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有主见的意志品质;把合理的好奇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兴趣,不盲目从众;要积极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点二、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见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九年级第二课) (1)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钵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保障集体利益,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维护集体的利益,是每个成员的责任。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者牺牲一些个人利益。 (3)关爱集体的表现: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

2020公需课: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单选题 1.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 A.浙江省 B.贵州省 C.广东省 D.陕西省 2.《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 A.1940年 B.1941年 C.1942年 D.1943年 3.()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1.0分) 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 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 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

B.2013年 C.2014年 D.2015年 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1.0分) A.马戎 B.费孝通 C.李维汉 D.李培林 6.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 A.2010年 B.2011年 C.2012年 D.2013年 7.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

B.1945年 C.1946年 D.1947年 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1.0分) A.4个 B.14个 C.24个 D.34个 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 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 1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 A.90个

C.110个 D.120个 11.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 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 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 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 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 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1.0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3.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1.0分) A.傣族 B.黎族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3月14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他们大肆纵火,辱骂、殴打、砍伤执勤人员,冲击新闻、金融、学校、公安机关等要害部门,抢劫并烧毁商店、学校、汽车、宾馆。 更骇人听闻的是,暴徒还惨无人道地杀害群众,连孩子也不放过,对藏族群众同样毫不手软,个别暴徒甚至效仿旧西藏农奴主的“点天灯”酷刑,把无辜群众浇上汽油活活烧死。 危急关头,驻拉萨的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迅速出动,在拉萨各主要路口部署警力,防止事态扩大。面对暴力,他们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穷凶极恶的暴徒把官兵们的忍让和克制当作软弱,用石块、燃烧瓶等袭击值勤官兵,更有甚者,从被石块击昏的士兵臀部剜下碗大的肉。 据3月21日晚最新统计,在这起事件中,共有18名无辜群众被残害致死,382名群众受伤(其中重伤58人),242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在值勤中伤亡(其中牺牲1人、重伤23人)。 在如此严重的暴力事件下,中国政府和地方警察,部队做到了最大程度的克制,没有造成更大的流血冲突。 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找到了一条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道路。西藏各族人民正是循着这条道路,在政治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充分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经济社会方面不断发展进步,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为了使西藏人民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权利,国家十分重视培养民族干部。目前,西藏已形成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各民族干部团结奋斗的干部队伍。在全区干部总数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已占70%以上,各级人大、政府的主要领导职务基本上都是由藏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担任。在旧西藏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也走上了领导岗位。西藏传统文化得到尊重﹑发展和继承,宗教信仰自由也受到尊重和保护。西藏人民学习、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了切实保护。自治区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编译机构,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保障民族平等、团结,关键在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为改变西藏的落后状况,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国家给予西藏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各兄弟省市也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50多年来,国家的大量投资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使西藏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全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内地干部进藏工作,内地企业和个人进藏经营、合作,不仅促进了西藏的发展和稳定,也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邓小平同志指出:“如果以西藏有多少汉人来判断中国的民族政策和西藏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在那里的汉人多一点,有利于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不是坏事。”但达赖分裂集团没有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是非,也没有站在全区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衡量是非。他们违背事实真相,打着“民族”旗号,胡说什么“藏民族的人权受到侵犯”等等,散布分裂言论,从事分裂活动。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共产党员要做团结的模范,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坚定

最新(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一部分) 一、组织教学——展示目标(指复习目标) 1、理解: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运用: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分析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2、理解: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运用:根据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 二、引导自学——组织活动: 1、战胜不良诱惑(见七年级上册第二课、七年级下册第三课、八年级上册第四课)(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 ①受社会全体的无形压力,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②我们身边的很多诱惑吸引着我们③青少年染上不良嗜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从众和好奇心有关④提高、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控能力,利于明辨是非、抵制诱惑,杜绝不良嗜好 (2)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①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经济、文化、心理的反映②有商业运作的背景和从众心理的推动③传递着拜金主义,包含消极、颓废的内容④只流行一时,时过境迁,被新的流行所取代⑤我们要独立思考,了解它的意义、价值,避免盲目效仿追随 (3)如何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①人们的追求多层次,有高尚的、中庸的、低俗的、邪恶的②有时处于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③面对突发事件和众人追逐,保持头脑冷静,学会理性分析④学会以法律、道德、规章制度为标尺加以判别⑤思考不同价值选择导致不同后果,杜绝不良嗜好 (4)典型事例杨丽娟痴迷刘德华 (5)如何正确看待中学生追星事件 ①是从众心理的表现②适度的追星是一种调节,无伤大雅③过度追星影响学习生活,忘却自我而不能自拔,变成人生悲剧④引以为鉴,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追星 (6)诱惑我们做出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正面因素①社会上人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②班级里同学们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负面因素①“黄、赌、毒”及邪教的诱惑②打架斗殴 (7)如何把握从众心理 ①战胜自己,把握正确的良知标尺②必须打破情面③坚定守护美好理想 2、树立正确学习观念(见九年级第十课) (1)产生学习压力的原因①老师的期待②家长的希望③同学的你追我赶④社会大环境的要求⑤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①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力②过度的学习压力会使我们陷入焦虑,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③如果没有压力,要适度加“压”,在现有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④如果压力过大,要学会缓解,适当降低期望值,提高自信心(3)克服考试焦虑①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②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③充分复习,不断增强自身实力④采用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 (4)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③培养适度的学习压力④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 (5)如何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①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将面临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②有的同学希望选择继续升学,有更高的追求,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③我国高中和高等教育不发达,有的同学要走上就业之路④选择就业,了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有足够的思想准备⑤择业的因素有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经济报酬、国家的需要⑥要明白职业选择是双向的⑦选择就业,要先就业再择业,克服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鄙视第三产业、恐惧体力劳动、谋求“铁饭碗”错误观念 3、热点分析 (1)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 ①人口②资源③环境④未成年人保护⑤就业压力⑥玉树地震 (2)如何进行时事点评 ①吃透材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②分析评论它的形成原因、③正反两方面的影响④反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对策 兴文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董茂成 兴文县是宜宾市散杂居少数民族重点县之一,以世居的苗族为主,有苗、羌、回、彝、藏、满等17个少数民族共4.8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6%,其中苗族4.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0.93%,苗族人数和占全县人口比例均为全省第一,是四川最大的苗族聚居县。全县目前有5个苗族乡(全市13个民族乡),另外还有6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千人以上的乡镇。 一、民族地区发展状况 (一)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思路明晰,“金色烤烟、白色生猪、蘑菇、绿色蚕桑、黑色乌骨鸡”等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的效果明显,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逐步提高。至2007年,5个民族乡的地方生产总值达57183万元、财政收入4016万元、人均占有粮食4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096元,比2006年增加了565元。“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农网改造”、“公路通乡通村”、“农村能源”、“少数民族住房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交通、电力、通讯、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5个苗族乡和6个少数民族人口千人以上乡镇100%的村通路、100%的村通电、100%的村通广播电视、80%的村通程控(含无线接入)电话、90%的村通移动电话,全县共有507户少数民族危草房户改造了住房,2008年95户正在改造中。 (二)民族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国家投入扶持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中央、省、市财政加大投入,加上县级财政配套,每年向我县民族地区投入的民族专项扶持资金达200余万元。2003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推进我县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2005年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住房改造工程,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彻底解决全县1940户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2006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县级民族地区专项资金增加到25万元;2008年,成立了县委民族工作委员会,并建立了民工委委员单位对口联系和帮扶民族乡制度。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固原市始终坚持抓好民族团结,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制定落实了一系列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团结深入人心,民族关系和谐融洽,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一、维护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二、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重大问题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联系交流范围不断延伸,同时,因风俗习惯、经济利益等原因引起的摩擦、误会也时有发生。对于这种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应当采取说服教育、民主协商、积极疏导的方法加以解决。固原市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时交织在一起,如果宗教问题处理不当或不慎,也会影响民族关系。处理涉及民族问题时,必须慎重从事,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出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轻率地扯到民族关系上。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纠纷,要冷静分析,耐心疏导,及时处置。属于违反党纪政纪的,应给予纪律处分;属于刑事犯罪或民事纠纷的,不论出身哪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置;对于个别蓄意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触犯刑律的应当依法处理。坚决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干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歧视,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对于打着狭隘的民族主义旗号,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或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分裂的,要及时掌握情况,坚决果断加以处置,依法予以惩处。 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旺,就繁荣;分裂就动乱,就衰败。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国际上因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社会动荡的事,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鉴于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机制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

大学生怎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前言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如此,人生亦然。作为一名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目前大学生找工作,面临职业选择问题。选对了方向,走对了路,一路顺风,春风得意,步步高升;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步履维艰,事事不顺,事业难成。歌德曾说过:“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得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特别是在当今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更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人生的方向,走出人生的关键一步。 二、自我分析 也许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了,所以人要花一辈子时间去认清自己,摸索自己。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准定位,发现自己的能力潜在处,然后伺机而发。我很理性,做事之前都会考虑事情的变故以及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寻求最佳的方案。同时富有正义感,做事说一不二,为人正值稳重。最重要的是本人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案件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本人喜欢推理,喜欢对一些法律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尽管水平有限,但是激情颇高。同时做事细心谨慎,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当然金吴足赤,人无完人。本人缺陷也很多,譬如有时不够自信,办事偶尔会犹豫,想法过于复杂,不喜欢在众

人面前说话等等。 三、职业选项 1、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司法机关 最近几年,国家通过司法考试招收国家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与逐年增加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还很少,同时考试难度很大,录取率较低,出现众人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只要认真准备,充满信心,考取公务员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2、步入社会做完整的法律人 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律师事务所在找人的时候,如果应聘者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不能给他们带来案源,他们通常是不考虑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案源的恐怕只是很少一部分。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怎么样撬开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呢?在我国仍然有一些律师事务所是通过办好每件案件来吸引案源的。法律毕业生应该找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很多人眼里,律师是个看起来很美的职业:丰厚,衣食无忧。所以,当律师成了大部分法律毕业生共同的选择。 3、从事科学教研工作 在科学教研工作的好处是稳定,生活有规律。但是,法学毕业生有机会还是步入社会比较好。在现实社会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生活了解不够多,科研和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有何重大意义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有何重大意义学习内容之一: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有何重大意义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维护民族团结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发 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渗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各民族共同利益,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时期,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考验党执政 兴国、驾驭复杂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课题,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突发事件、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70年。70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 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 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 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 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 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 ????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 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 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 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0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0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9)

积极适应生活的发展和进步 一选择题 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法国作家法朗士指出,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没有好奇心,或者缺乏好奇心,他的生活将永远是平庸的,缺乏趣味,因而必定是可悲。这告诉我们()。 A 人人天生都有好奇心 B 好奇心可使人高雅起来 C 好奇心可促成兴趣的发展,进而陶冶情趣 D 好奇心就是高尚的道德 2、一个同学课余时间说相声、看喜剧片、讲笑话,这是一种()。 A 好奇心理B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C 从众心理D要强心理 3、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达到。 ①培养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②培养正当的好奇心③参加丰富的文化生活④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A 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青少年具有“从众”心理,他们需要群体生活,愿意和同伴一起分享快乐、分担痛苦。但是,有一部分青少年对“从众”心理的认识有偏差,下列几种看法中,属于对“从众”心理认识上错误的选项是() ①盲目“随大流”②不加分析与区别地盲目模仿别人③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有益活动④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现象B从众心理总能克服固执已见、盲目自信等 C从众心理总会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从众心理 6、小南说:“其年级时,成绩从第一名落到第二名,我的烦恼开始了;八年级,学习占满了我的生活,为了学习我失去了朋友;九年级,学习更加紧张,跟更加沉默了”。你会给小南什么建议?() ①确立比现在更高的目标②多交良师益友③正确对待学习压力④及时调整心态 A①②③B①③④C ②③④D①②③④ 7、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要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就要() A 学会选择 B 提高素质C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D做好人生规划 8、下列关于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正确的是() A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困扰 B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动力 C 产生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与我们内心需要好人感受有关 D 只要学习好就不会产生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9、面对学习压力我们应该认识到() A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B适度的学习压力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但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C适度的学习压力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使我们更加优秀 D 适度的学习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10、在生活旅途中,没有不受伤的,坚持、再坚持就会成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在生活道路上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但一定会有人帮助自己 B 在生活道路上,只要受到心灵创伤才能坚强 C 在生活道路上,一切都是平淡无味的 D 在生活道路上,唯有选择坚强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党与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党与国家发展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观点对民族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及关心国家大事、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牢记我国就是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民族团结观念,并为各民族地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1.党与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 3.党与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教学难点:切实了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党与国家不但确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而且还根据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但就是发展就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华人名共与国成立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为少数民族地区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事业,就是党与国家的一贯方针。 三.教授 (一)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与自学指导 1.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与政策 2.发展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3.发展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二)学生自学教材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教材P38-42,在自学的过程中努力完成学习目标的内容,发现问题,有所感悟。 (三)讨论交流 学习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学指导的内容,组内共同解决。 (四)精讲重点知识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意义。 (五)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补充不完整的教师来说。 (六)练习 做书P42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思考 摘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需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国民经济基本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多元化对外经贸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也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民族地区要积极抢抓机遇,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在的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3.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少数民族地区是全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域,而农业是效益偏低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料工业等资源型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投资效益较差。 4.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市场化意识比较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非国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这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所以难以实现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提高我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时指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贫困问题,特别是不少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正是这种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不尽快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温饱,就谈不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通过扶贫开发,缓解和消除贫困,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面临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就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节奏逐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复合性和适应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较差,加之大学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社会时,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社会实践中表现出动手能力不足及社会责任感不强;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障碍,团结意识薄弱;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等等。综合起来,就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一现实的存在,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往往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感到陌生、茫然、恐慌和不知所措,以致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因此在这里我想强调适应社会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既要承担个体生活上的角色,又要扮演社会中的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推动变化下已经进进信息时代,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对每一个社会人提出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把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与当代世界的状况,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担负着继续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3、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完善 心理学把每个人一贯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称为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会对大学生的行动乃至整个一生的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个性是在大学生的一系列熟悉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渐渐熟悉社会、感受社会、应对社会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这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外部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基本过程。另一方面,只有具备完善的个性,大学生才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 4、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假如一个大学生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与同伴脱离交往,或者被同伴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发生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了独占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他们一般求知欲看和探索欲看强猎冬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日俱增,遇事喜欢独立思 考和判定,不愿盲从别人的意见,情绪反映强烈、易冲动,遇事有持续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正由于大学生具有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轻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题目。在生活、学习顺利时,往往眉飞色舞、趾高气扬,碰到挫折就轻易一蹶不振,情绪陷进长时间的忧郁、苦闷、消极、自卑。大学生心理的这种两极性,很轻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意义

浅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意义

————————————————————————————————作者:————————————————————————————————日期: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从民族地区来讲,构建和谐社会既是一个奋斗目标,又是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工作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加 以贯彻落实,以创新精神,全力打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的规划,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改革、发展、稳定,贯通经济、政治、文化,贯通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中,经济是首要因素。经济发展可以带来一连串的发展,经济落后就可以带来一连串的落后。当前,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处在贫困状态。2003年全国2800万贫困人口,少数民族没有解决温饱的有1300万;占全国的45%,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的8.4%,而少数民族没解决温饱的却占全国的45%。①民族地区吃饭难、上学难、看病难以及毒品、艾兹病问题等等,都与贫困问题相联系。有贫困就不可能有和谐,有贫困就不可能有稳定。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解决,不但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真加以解决,切实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位置上来。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人才投入、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在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中,加快每一个民族的自身发展,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从我们新疆来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进步是做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现阶段的新疆民族工作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各民族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发展问题。 (一)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主题是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新疆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经济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相对差距在扩大。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大省,有着其他省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其中包括水土光热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畜牧业资源优势、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等。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社会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制约,新疆的这些优势资源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和充分的转换开发,未能形成独特的特色产业体系和经济优势,造成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形成一种“富饶的贫困”状况。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新疆稳定,和进一步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亦是解决新疆民族问题的关键,离开了发展其他一切无从谈起。只有用发展的办法才能根本地解决民族问题,更好地搞好民族工作。新疆目前迫切需要寻求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新疆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自身地域辽阔、区情差异大、资源种类不同的特殊区情出发,积极实施特色优势资源开发战略,促进特色产业群的崛起,快速提升新疆特色经济的整体水平,切实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能从中得到巨大实惠。 二、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同一国家的多民族内,以宪法和有关法律为准绳,在一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有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内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