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项目

申报书

学校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五年十一月

填写说明

1. 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 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简表

、主要参与人员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详细说明已有建设基础和建设目标:

(1.培养方案,请另附培养方案,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密切结合,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 2.课程体系,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进专业课程教学,开设一批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类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群。3?教育资源,加大教材资源、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资源建设的力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专用的实践平台或基地,保证全体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六、进度安排

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八、支持与保障条件

九、经费预算

十、承诺与责任

十^一、学校意见

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2017〕573号

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高〔2017〕573号 2017-07-11 11:15:53 【浏览字号:大中小】来源:教育厅办公室 分享到 河南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9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厅制订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各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河南省教育厅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河南省教育厅 2017年7月4日附件 河南省教育厅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6〕59号)精神,进一步深化我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汇聚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学校各方资源,形成培养合力,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富民强省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撑。 二、改革目标 “十三五”期间,面向全省高校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先进经验,建设、认定一批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示范高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申报指南 (1)

附件5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申报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的精神,进一步推动我省高等学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现将2016年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评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申报对象为省内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以及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二)团队应由5名及以上专兼职教师组成,以创新创业教研室、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实验室)、创业实践基地(众创空间、孵化园、创业园)等为建设单位,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孵化教育课程、投资融资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等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优良的教学业绩,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三)团队应是“双师”结构,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并且建有专兼结合的保障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赴企业一线挂职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学校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及项目开发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协同育人机制。 (四)团队带头人应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建设,坚持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一线工作。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教师只能担任一个团队的带头人。 (五)团队带头人及成员应积极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六)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七)依托团队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培训、对社会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服务等,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范围和名额 本次拟评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5个,每个高校推荐上报1个团队参加评选。 被评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每个团队给予4万元建设经费支持。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战略部署,深刻认识和理解“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的基本内涵,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和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甘肃发展为宗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贡献度,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341”项目建设工程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加强市场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统筹作用,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服务指导。进一步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强大合力。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型甘肃建设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补齐培养短板,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支撑点,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协同共享、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启动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17年基本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科学合理、广泛认同、切合甘肃实际和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探索形成一批可交流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四、任务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申报指引

附件6: 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 申报指南 一、总体要求 结合教育部关于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相关要求,以高校现有国家级或省级特色专业为重点,或遴选其他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既可专业内整体推进,也可以创新创业实验班为载体,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试点改革专业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建设内容 1.培养目标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要融入体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具体要求,要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进行细化。 2.培养方案 结合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单独实施。培养方案要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密切结合,每年均设置一定量额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

度。 3.课程体系 按照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设一批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完善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体系和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共享。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联合行业企业优秀人才联合编写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的重点规划教材。 4.师资队伍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和挂职锻炼制度,聘请相关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完善专业建设点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育人机制。 5.实践教学 在试点专业建设中需要重点突出“知行合一”的实践育人理念,依托校级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加大面向创新创业的专业类实践、实训、实验课程和项目的设计开发,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注重过程体验、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快校内外实习和实践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作文文档.docx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开发背景 教育部2015年底印发了《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 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 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调研基本情况 2014 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开设《创 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将该课程列入“安全防范技术”等部分 ? R档难⌒藿萄Ъ苹?,进行试点式教学; 2015 年,我院在对试点教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创新 创业教育》课程向全院学生进行普及,要求将其纳入专业教学计 划的编订。 目前,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我院已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并对个别创业项目进行了前期辅 导、孵化等全程跟踪。后续,我们还将针对有明显创业意向的学 生及项目进行结合专业的专项辅导。 三、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 我院课程开发情况介绍: 2016 年 10 月,我院根据四川省教 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工作的

要求,正式启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立项的申报建设工 作。经课程开发团队的一致努力、专家评审、教育厅审定,获批 立项成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建设期五年, 同时在线开放课程,并作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建设。获 批立项的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同时纳入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团队人员的一致努力,我院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以下成绩: 1.成立创新创业部门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指导此项工作,有利于统一全校的思想及协调全校资源,能够最 大限度地汇聚力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我院以学院党委书记 为首、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负责人共同组成,从顶层设计 入手来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从学校层面开始推动此项改革。 2.建立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创新创业中心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以示范校建设为契机,组建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创新创业中心是在四川安防职业教育联盟体系之下建立起 来的一个外向型项目孵化机构。通过创新创业中心的培育,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积极开办网店、公司等。其中:安防专业毕业生自 主创业成立公司17 家;学生自主创业企业在获得盈利后又基于 自愿原则反哺创新创业中心,中心把这部分资金专门设立为“安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为了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贡献度,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皖西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 一、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基本情况 皖西学院是一所文理兼容、多科协调、富有特色的省属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发展,坚持内涵建设和创新引领,努力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围绕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系列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育人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 年被确定为省级硕士学位授权规划立项建设单位和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 年获批为“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3年4月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2014 年7 月获批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坚持以应用型办学定位,注重产学研合作育人,以科研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现有科技创新平台47 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14 年,我校参与的研究成果“中药材生产立地条件与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2016 年连续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 二、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学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一把手”工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0 年出台《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11年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负责组织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中心。建立了经费到位、机构到位、队伍到位的长效保障机制。学校2012 年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2012 年成为六安市和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定点培训机构,与六安市人社局合作开展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创业模拟实训和网络创业培训,2013 年成立皖西学院“大学生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创建了企业家论坛和创业大讲堂,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协会,多措并举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和创业典型。2014 年作为主体建设单位与六安市共建六安大学科技园,先后有18 个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由校内向校外递进式创业孵化模式成效凸显。2012 年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5 年学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统筹协调学校双创工作,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附件: 山东职业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二O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总体目标 (1) 三、具体内容 (1)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2)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 3.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 4.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5) 5.完善创新创业竞赛机制 (6) 6.积极组织社团活动 (8)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14) 1.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14) 2.成立优秀“双创”项目评选委员会 (14) 3.设立“双创”项目扶持专项资金 (15) 4.提供开展“双创”项目活动场地 (15) 5.对“双创”项目全程跟踪指导 (16) 6.开展校园“双创”项目大赛 (17) 四、保障措施 (17)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18) (三)资金保障 (19) (四)师资保障 (1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环节,作为学院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突破口,作为学院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有力保障。秉承“与时俱进,开放创新,改革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办学方针,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贯彻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为总抓手,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教育战略,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将我院建设成“理念先进、机制协调、专业特色、师资雄厚、保障完善、文化融合、质量一流”的职业院校。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学生显著增加,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打造山职教育品牌,建成山东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具体内容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哈工大本〔2015〕531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印发创新创业教育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系)、部、处、直属单位: 现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12月1日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校办公室2015年12月2日印发—2—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黑龙江省《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黑政发〔2015〕1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二)基本要求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我校教育综合改革 —3—

的突破口,作为“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全面健全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支持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文化引领和指导帮扶,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涌现大批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师资水平 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广大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责任,加大对教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在自己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理论、环境、需求和政策等的研究,编写教材和发表论文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果。—4—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

附件7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精神,全面深化我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宣传推广创新创业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条件 (一)顶层设计。制定并报备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及“十三五”规划中列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内容,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政策和举措;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 (二)管理机制。落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负责制,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建立了教务部门牵

头,就业指导、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将创新创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有创新创业服务专门机构。 (三)课程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和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教学效果良好;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组织编写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 (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小班额教学覆盖面广,学生受益面大;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等。 (五)实践训练。建设了能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学生;校内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结合学科专业实际,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举办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设计等专题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果明显。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的政策解析(深度解读)

【网站点评】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政策解读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再度成为 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大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大学生就业 难问题高校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解析。 【背景介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将人才培养目标简单定位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存在大 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就是就业、考研、出国等这一教育观念,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和创业教育,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严重不足。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等飞速发展,正在日益深刻 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要素,而且带来经济全球化和社会 的各种变革。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带来了契机。 经济和社会环境得到优化,创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创业空间更加广阔,创业教育纳 入教育体系。当前的就业形势要求更多有条件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将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 供了可能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1、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在世 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诸多方面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这和我国对发达国家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学习和吸收是分不开的。但我们要进一步赶超发达国家,则不能一味地学习、吸收、引进,而要更多地依靠我们自己的自主创新。我国党和政府已充分认 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并把它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只有从教育方面不断重视起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才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发展方向。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实际需要 我们力图通过各门课的教学来提高和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创新性、实践性,但却没有开 设专门的课程来系统地加以培养和强化,这是不够的。和中小学生不一样,大学生毕业后就要走上工作岗位,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的重视。开 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和教育可以以创业促就业,减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社会的压力。当然,并不是每个大学生毕业后都要去创办自己的企业,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他 们更好地就业,可以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缺乏创新观念和思维 我国近年开展各类科技竞赛、创业设计大赛、实践教育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但是这种方式的刺激,往往是以短期收益为结果,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在后续的过程中很少有继续深入实践的,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同时指导教师也转向其他方面的科研中。由此可见,以科技竞赛带动的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虽然有助于 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但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短期行为严重,严重忽视了大学生创新观念、逻辑思维、逆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其持续发展的能力。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5-12-01 来源:高校报件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黑龙江省《关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黑政发〔2015〕1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二)基本要求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动我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作为“十三五”期间工作的重要内容,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2015年起全面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全面健全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平台基地、支持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文化引领和指导帮扶,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涌

现大批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提升师资水平 1.增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发挥哈工大“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增强广大教师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明确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责任,加大对教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在自己科研和创新创业的同时,基于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理论、环境、需求和政策等的研究,编写教材和发表论文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成果。 2.鼓励教师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和指导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鼓励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鼓励一批教师积极开设创新训练类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保证有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开设并讲授创业课程和实施专门化的创业培训。保证各院系有一批经验丰富、积极热心的优秀教师能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参赛项目提供指导。保证有一批专兼职工作者为学生创业活动和实践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培养一批优秀的辅导员队伍强化对学生日常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和指导。 3.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及考核方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将国际学术前沿、最新研究成果、创新实践经验等融入课堂教学,并通过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习催生学生创意。深入实施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改革考试办法,突出考核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效果,促进学生实践式、体验式学习。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分析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分析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力量。当今社会正是大众创业的大好时期,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是深化教育改革以及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各大高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不断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业教育中,培养创新型高质量人才。高校以及社会各界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建立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等,共同努力,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改革成效;系统建设;措施优化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 在大学生学业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仅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也是促进毕业生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断推行创新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中去,如今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效果。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创新创业教学程序不断的规范起来。课堂教学中的理论性教学与创新创业训练中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具有实践创新的能力。如今各大高校已经都具备了相对比较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例如有的高校通过开设专业化的课程,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来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开展精英型创业课程,还有一些高校开展了一些公共选修课,使大学生通过简单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创业素质以及能力。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创新性学分制度,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型项目训练中去。如今,通过这一系列相应措施的实施,激发在校大学生创业兴趣。 二、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建设 (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促进创新创业事业的长久发展,首先需要完成完备的系统建设,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将这一教育目标落实到实际中去。因此,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革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尽管这项措施实施起来需要长期的坚持,但是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与相应的管理体制以及机制配合起来,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应用,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建立更加合理的环境。 (二)加强教育内容与培养方法的探究 社会各界应当与高校紧密合作,建立创新项目计划,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能够投身到创新项目训练中去,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开展研究。高校应当为各个项目配备固定的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与教师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一定能够获得知识。政府也应当出面协助大学生,为创业中的大学生带来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向社会各界引进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示范高校什么意思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示范高校什么意思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申报表学校名称(盖章)联系人/ ___ 学校类型√地方高校□ ___直属高校□其他部委属高校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情况(3000字以内) XX学院一直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城市和徽州文化发源地的地域优势,构建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自 ___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___〔xx〕36 号)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要求,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了本校的创新创业工作特色。 一、全面推进改革,培养双创人才(一)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列入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出台《XX学院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组。

xx年,为进一步整合资源,专门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统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出台《XX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含通识专业互通、课内课外协同、理论实践并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意创造方法》《创业基础》等必修课和《创业创新执行力》等选修课,每生在校至少修读10.5个创新创业学分。开发《创业基础》慕课,并于xx年9月上线。修订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自编了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创业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集》。 实施课程改革工程,教学内容上重能力培养,教学方法上重学生主体,课程考核上重过程评价。xx年以来已有196门示范课程开展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创新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二)广搭实践平台,开展多样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创业实践多样化充分利用财政拨款,近五年投入2.02亿元,通过校内自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大力建设519个专业实践平台、跨学科专业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平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

创新创业课程计划.doc

创新创业课程方案 2015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实施意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重要部署,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主要是一

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把握改革重点,在深入总结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实施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办印发。《实施意见》提出了9项改革任务、30余条具体举措。 问: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把握哪些原则? 答: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着重把握好三点: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三是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统一领导、齐抓共管、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doc

附件7: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政办发〔2015〕161号)精神,全面深化我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宣传推广创新创业好经验好做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申报条件 (一)顶层设计。制定并报备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及“十三五”规划中列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相关内容,并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政策和举措;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 (二)管理机制。落实了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负责制,成立了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建立了教务部门牵头,就业指导、学生工作、团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新创业

教育工作协调机制,将创新创业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有创新创业服务专门机构。 (三)课程设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相关专业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通识性创新创业公共课和具有行业特点、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并纳入了学分管理;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达一定规模,教学效果良好;建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组织编写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教材。 (四)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小班额教学覆盖面广,学生受益面大;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探索实施非标准答案考试等。 (五)实践训练。建设了能够集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学生;校内科技创新资源原则上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结合学科专业实际,依托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举办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设计等专题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成立了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效果明显。 (六)教学管理。设置了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基本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了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出台了弹性学制相关规定,允许学生休学创新创业;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