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203)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具有独立从事旅游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方向从旅游服务企业的特点出发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需求的特点与旅游服务的组合问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特点;饭店旅行社企业集团化经营问题;旅游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旅游服务文化与伦理;中外旅游企业管理比较;旅游行业管理的组织体制与产业政策,我国旅游行业管理现状及体制改革;全球化与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等问题。

2.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市场开发方向包括对旅游企业营销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两个领域进行的专门研究。旅游企业营销主要是研究旅游市场规律和旅游产品特色;旅游企业营销的理论、方法、战略与策略。旅游目的地营销从现代旅游空间系统角度剖析目的地市场运动规律,结合对目的地管理的总体分析,研究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战略、营销计划以及营销控制方案。

3.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旅游规划的理念;国内外旅游规划比较研究;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技术、内容、体例与结构;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的联系与制约;旅游景观的种类与特性,园林构景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景观技术;城市旅游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开发模式;生态旅游

的基本理论与开发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旅游地发展的战略、计划、质量管制策略、增长管理模式;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效果;中外旅游活动管理的比较;旅游发展相关的法律问题;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等。

4.旅游文化与旅游行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文化理论的研究方法;旅游文化的研究进展及主要问题;旅游活动的文化表现、文化特征;中外旅游文化传统分析;旅游与跨文化交流;旅游发展的社会影响,旅游发展与文化建设;旅游者行为的基本原理;社会文化与旅游者行为的未来发展;旅游者行为与服务管理等。

三学制与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

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公共英语课成绩81 分以上;其他课程(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

课)须86 分以上。

2、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包括学校及社会奖学金)。

3、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山东大学)发表 2 篇以上论

论文(含2 篇,每篇至少3000 字以上)。

四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24 学分,选修8 学分。

五课程类别和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1.学位公共课3 门8 学分

2.学位基础课3 门6 学分

3.学位专业课4 门8 学分

4.前沿讲座(含讨论班)2 学分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该讲座旨在使硕士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讲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研究生本人作专题综述(讨论班);二是听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国内外著名专家作学科前沿研究的专题报告。

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每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得少于10 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 次。要求主讲者必须认真准备,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有个人见解,能反映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讲座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小组评判计分,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合格者记2 学分。

5.专业选修课4 门8 学分

(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课程不少于1 门,2学分;计算机应用,2 学分。)6.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须补修本科课程2 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

六中期筛选

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筛选,考核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科综合考试及健康状况等。

学科综合考试以考核研究生的全面业务能力为目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能力两部分,由学位分委员会组织的综合考试小组组织进行。

中期筛选合格者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写作阶段;中期筛选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硕士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本专业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每隔3-5 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

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 个月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组织

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工作。

附:阅读文献与书目

1. Auliana Poon. (1993). Tourism,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ve Strategies. UK:

CABI Publishing, 1993.

2. Dennis R. Judd. & Susan S. Fainstein. (eds). (1999)t.he Tourist Cit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d

3. Gummesson,E. (2000). Qualitative methods in managementresear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Sage.

4. Gunn, A. Clare. (2002).Tourism Planning (4th ed.). New York: Routledge.

5. Gustafsson, A., & Johnson, M. D. (2003). Competing in a service economy: how

to create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service developmentand innovation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6. Hall, C. M. (2005). Tourism: Rethinking the social science of mobility . Harlow:

Prentice-Hall.

7. Inskeep E. (1991). Tourism Planning: an inter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8. Kotler P., Bowen J., & Makens J. (1999). 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

NJ: Prentice Hall.

9. Oatley, N. (1998). Cities, Economic Competition and Urban Policy. London: PCP.

10. Ryan, C. (2003). Recreational Tourism: demand and impact (2nd ed.). Clevedon: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11. Smith S L J. (1996). Tourism Analysis.(2nd ed.). London: Longman.

12. Timothy, D. (2003). Heritage Tourism.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3. J. Pigram & S. Wahab (eds). (1997).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ility. Routledge, London.

14. Weaver, D. (2001).Ecotourism. Brisbane, Australia: John Wiley & Sons.

15. International journa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Tourism Management;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6. 查尔斯.R.戈尔德耐等,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17. 盖尔?詹宁斯,旅游研究方法,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8. 威廉?瑟厄波德主编,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19. 维克多?密德尔敦,旅游营销学,向萍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0.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21. 尼尔?沃恩,饭店营销学,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2. 黎洁、赵文红著,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23. 约翰?斯沃布鲁克,景点开发与管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4. 申葆嘉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

1999

25.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6?詹姆斯? A ?菲茨西蒙斯等著,服务管理,张金成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7. 菲利普?科特勒,旅游市场营销,谢彦君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28. 罗纳德?尼克尔,饭店与旅游服务业市场营销(第3版),李天元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9. 王健,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0. 何光喡,中国旅游业五十年,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31. 魏小安等,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2.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33. 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云南出版社2000

34. 托玛斯古?德尔等,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35.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

36. 王德刚,旅游学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7. 王德刚,旅游开发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38. 王坚,旅游资本经营,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9. 谷慧敏等,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0. 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1. 袁国宏,现代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42. 杜江等,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43.邹统钎等, 现代饭店经营思想与竞争战略—中外酒店管理比较研究, 游出版社 1998

44.刘敢生, WTO 与旅游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0 45.王晨光主编,旅游营销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6.王晨光主编,旅游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7?伦纳德?J ?利克里什,旅游学通论,程尽能等译,中国旅游出版社 48.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9.许峰,城市产品理论与旅游市

场营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50.匡林,旅游业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广东旅

2002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教学计划

1、多人授课的课程轮流上课,外文(双语)授课优先考虑。

2、每门课程必须有不同导师的学生5人以上选课(含5人)才能按期开课,否则与下届学生合堂。

精品资料推荐

培养方案审批表

本学科、专业负责人(签名):

联系电话:

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会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研究生院审批意见:

院长(签名)

年月日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10名,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先后承担和完成60多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一批重要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社科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教育厅奖多项。本学科在浙江省有较大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要求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独立地承担和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深厚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以体现企业管理学科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企业管理专业设7个研究方向: 1、价值评估与决策技术。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现代决策理论、项目管理、决策方法以及知识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等。

旅游专业建设与方案

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定位 (一)背景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出入境和国内旅行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旅行大国。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圣地黄山一脉相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祥云、碧云、马家溪,马岭、鹊岭、仙人谷重峦叠翠,山水相间;江村、朱旺、肇修堂;文庙、文昌、锁翠桥文化古迹,源远流长。吕辉、大梁、谭梓生,仕川、洋川、红色地英烈辈出,缅怀激励;大饼、青蔗、真香茶,灵芝、葛根、小花生土特生态,美味悠闲。。。多元多彩,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当前在政府的领导下,更是大力开发创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江村古建筑群、吕碧城故居、肇修堂、朱旺古村落、旌德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之旅;以旌歙古道、祥云、马家溪、仙人谷、兴隆梅园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的生态之旅;以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梅大梁故居、谭梓生故居、吕辉烈士牺牲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之旅;以江村、玉屏村、朱旺村、路西村、建强村等秀美村庄的美好乡村之旅;以灵芝生产加工基地、灵芝产业园、自驾车营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康体养生资源的养生之旅。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渔家乐景点初步形成。

以高铁新区为主的旅游板块正迅速推进。“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等金质名片已闪亮呈现,一个实质性的“养生天堂”正清晰眼前。 随着颜值最高的京福高铁的全线开通,旌德已成为距旅游胜地黄山最近的站点,同时扬绩高速鸿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以及芜黄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旌德正进入高速时代,旅游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本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我校开办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既是本质所在又是时代召唤。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本地,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掌握旅行社前台销售、导游技能、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以及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客房等相关业务岗位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执行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理念,搞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学期设置 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及实践环节进度按秋、春、夏三学期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125400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概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而设置的专业学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确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三、研究方向 1、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梁旺兵南宇欧阳正宇柴亚林) 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高亚芳杨阿莉毛笑文) 3、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业态发展(把多勋魏宝祥王耀斌王力)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两种,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全部实行学分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原则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节假日和寒暑假集中上课学习,原则上第一、二、三、四学期(学习)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六学期(学习)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全日制攻读需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专业硕士需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自学及参加有关的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学分除了满足开题报告、前沿讲座等学分外,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获得学分: 1、结合实践环节完成一个旅游案例的分析,每篇案例分析不少于4000字;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115.8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l06.7亿元,同比增长33.8%,接待海外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创汇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4%,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3.嘉兴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创示范提供了良好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代码:64010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负责人:李华奇 执笔人:李桦 审核人:张海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现代酒店、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务和导游工作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 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人。 重视教师培训,重视继续教育,以在职攻读博士或博士后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同时通过横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深化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培养师资,提高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公派出国指标,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积极申报教师系列外的行业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行业联系,聘请行业内企业家和专家为兼职教授,逐步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本专业教师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本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本专业将在学历、职称、双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 4.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入手,加强课程改革,并完成核心课程的能力或技能考核设计,积极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新发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为课程主干,由过去的“理论先导、实践为辅”变为“任务引导、实践为先”。 4.3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特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将通过校企共建,组织专兼职优秀教师,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景区管理理论、旅游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局、文化局、文物保护部门等)、旅游咨询、旅游地产、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商务、旅游广告与营销策划、度假区、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旅行社等企业及旅游国际组织机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

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约122学分,占78.8%;选修课33学分,占21.2%,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3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4学分;旅游电子商务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1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8学分。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807学时。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咨询、培训以及涉外旅游服务等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岗位集群。主要从事旅游顾问、导 游部的全陪、地接导游、出境部的领队、计调线路设计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 2.旅游高端酒店、休闲俱乐部、度假村等机构从事服务和运营管理岗位集群。主 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岗位以及部门主管、经理等岗位。 3.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及旅游营销策划企业相关岗位。岗位包括旅游景 区服务运营管理、大型旅游演出、大型旅游活动、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策划等岗位; 4.旅游规划机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活动策划的调研和宏观 规划等岗位。 5.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教育部门岗位集群。学生通过各省市地县旅游局及其 附属企事业单位招考从事各地旅游职业中学、旅游职业中专或职业中专、中小学的行政或旅游教育等相关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企业服务技能及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服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旅游规划、活动等市场调研、活动策划设计、开发、运营实施管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一). 知识结构 .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旅游产业从业所需人文地理知识,熟悉旅游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 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即熟悉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旅游酒店等经营运作流程及各岗位技能。 . 掌握会计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商务英语、宴会设计等课程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 熟悉我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旅游产业的国际惯例与规则。熟悉我国酒店经营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国际酒店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 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熟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二). 能力结构 . 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善于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 具有交际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会展项目各类文案的表达技巧; . 具有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旅游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服务工作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领会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介绍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作者:

-----------------------日期: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旅游管理(代码: 120203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肖星教授。设有旅游开发与规划策划、区域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会展经营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分别以肖星教授、胡幸福教授、赵克禹教授、刘松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有陈文君、彭建军教授和方忠权、彭顺生等2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 12 人。导师梯队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和研究特长构成合理,学术水平高(不少人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知名旅游专家)、成果丰,近5年共出版专著和高校教材28部(其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权威与核心期刊80多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地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地厅级纵向研究课题20多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80多项,获科研经费400多万元。 本硕士点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依托中法两国政府间旅游高等教育合作项目,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欧洲。所设五个研究方向均紧密结合广东

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互间逻辑联系密切,教学相辅相成,既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又有个性鲜明的专攻方向,十分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深层提高。导师团队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注意积极承担并完成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委托的各类旅游课题,从而既适应了社会的广泛需求,也使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获得了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通过三年学习,要求研究生具备较为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系统的旅游管理学科专门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本学科前沿动态,熟悉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毕业后既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胜任管理、经营和策划工作,也适合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培养方式 1.复试后被录取者,全部免学费! 2.参照《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REQUIREMENTS OF MASTER TRAINING PROGRAMMES 研究生院 2015-09

前言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2013年为使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定位、保证质量,学校组织各硕士学位授权点对我校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全校25个一级学科开展了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分别制定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培养方案。 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对具有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是按照一级学科或“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制定的;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是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所属一级学科范围内制定的。 新的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基本原则,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保留了反映当代学科发展趋势和前沿性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为了培育国际一流课程体系,在部分一级学科还特别增设了一批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合作共建的课程。 新修订培养方案覆盖全校38个一级学科、7个专业学位类别、16个专业学位领域,总共64套。共设置课程1766门,其中学位课675门,选修课717门,专题与实践课307门,含实验课程326门、补修课67门。新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凝聚了我校各院(系)、各学科专家和研究生导师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智慧和经验。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 本方案为2014年修订版本,供2014年9月以后入学研究生使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4年8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为: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了解旅游管理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后,能够胜任旅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及有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工作岗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 我院旅游学科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孕育期。改革开放后部分教师一直在全校开旅游学科的校选棵,极受欢迎,引导了相当部分的学员就业于旅游业,成为开设旅游学科专业教育的历史基础。1993年正式挂牌招收本科生。1995年起依托相邻学科,陆续招收旅游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前后3人。2000年我院被上级单位批准为湖南省第一个旅游管理硕士点单位。 我院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四个:一是旅游企业管理(含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等),二是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三是旅游文化管理,四是旅游与社会发展。这四个方向与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先进水平相比,具有以下特色: (一)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在全国处领先地位 在旅游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中,我们出版了全国第一本《中国旅游发展史》,重点揭示了旅游现象从起源到发展的每一阶段的不同文化内涵和总体上的演化规律,从文化史的角度揭示了旅游现象和旅游科学的文化性。在旅游规划编制的操作水平方面,我们和国内先进水平是持平的,但基础理论研究有超前,我们出版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学界权威人士评论为“第一次对旅游规划的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总结”而居领先地位。我院第一次系统提出了“旅游伦理”的研究框架,在全国旅游学术界引起反响。此外在区域旅游的研究领域中提出了“非优区理论”、“旅游资源复式评价理论”、“市场导向性旅游规划”等,在全国有创新意义。 (二)面向旅游经济的主战场,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率高 本院的应用成果多是集中在与旅游地规划、酒店和旅行社设计等的应用性课题上,针对制约旅游企业发展的普遍和突出的现实问题,研究出旅游生产力转化成旅游产业效益的途径,在实证的研究和应用的研究素材上,注意理论的总结,特别是在旅游企业管理模式设计方面,在全国有一定建树。许多旅游规划和酒店策划成果已转化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不少旅游区的规划实施后的年收益按百万元计。我们主持了全省的旅游业发展“八五”、“九五”、“十五”规划或课题研究,实际上已成为全省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中心。在旅游资源开发领域,我们最早发现并论证了张家界地貌是一种新的地貌类型,为武陵源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提供了依据,并主持完成了张家界旅游产业规划。对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模式设计,面向市场的产品设计模式,也取得了一批很有价值的应用成果。在旅游美学的研究领域,创造了一套带有明显的应用色彩的旅游美学的理论体系。 (三)学科方向齐全,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全国具有超前性 我院旅游学科分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三部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思路在全国明显超前,同类学科中,像我院这样既为教学实习服务,又紧密联系社会生产和科研实践,创办了旅行社、票务中心和旅游咨询公司的并一直正常运行的,较为罕见。这得益于我院学科方向齐全和师资专业的组合结构合理,我院与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等建立教师互访互教的联系,聘请了企业界资深的旅游管理专家任教,加速了办学的国际接轨进程,和形成研究型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综合培养实力和水平,服务泰安“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山东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建设背景 旅游管理专业是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2001年首次招生,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趋于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日趋规范,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现有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和餐饮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为培养大专业的旅游人才搭建了坚实的专业平台。 2、专业建设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由于我院是新建院校,为自筹自资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办学经验、管理经验、实训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并期待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 1)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双师素养和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育人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3)校内实训设施急待充实和升级换代。 4)深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如:课程建设中企业参与不足,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课程的建设方面开发力度不足等。如此导致生产性、仿真性、虚拟性的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稳定性不够。 5)专业精品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题科研建设四个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3、专业建设的优势 1)专业精品建设开局良好 我院2004年开展了“创名牌、树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建设活动,旅游系配合学院、教务处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工作,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理论和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和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代码:120901K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二、培养目标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二)培养规格 四、就业方向 高星级酒店及酒店集团、连锁酒店、民宿等,从事中基层服务和管理工作;通过选修导游方向和酒店职业经理人方向,也可面向旅游局、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或从事旅游接待、高层管理或职业经理人等工作。 五、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 实行弹性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4-6年。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学分,准予毕业;符合文山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时、学分 总学时:2498学时;总学分:160学分。

七、专业核心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管理学原理。 八、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及要求 1.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 礼仪训练及职业形象塑造,旅游服务仪态训练(旅游公关礼仪、形体训练与基础化妆)。 导游讲解、解说能力(现场导游) 餐饮服务基本技能及宴会组织设计(餐饮服务管理)。 ④前厅服务技能及软件使用,客房服务基本技能及客房部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 管理)。 ⑤艺术品品鉴、插花技艺(艺术鉴赏)。 2.独立实践课程设置 说明:

1.军事理论及训练:按学校军训实施方案执行。 2.第二课堂:相关活动及学分按《文山学院第二课堂实施办法》执行。 3.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按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牵头制定的实施方案执行。 4.专业见习:第二学期组织行业认知,第三学期组织旅游企业运营认知,第四、第五学期组织旅游岗位认知见习活动。 5.专业实习: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到对口单位实习,通过实习过程的历练,让学生获得初步的实践工作能力。 6.毕业论文:按《文山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执行。 7.课程名称后面标注“*”号的为学位课程,下同。 九、专业课程设置及说明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一览表 1.专业必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法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广义的刑法学不仅研究刑法本身和实体的刑法规范(刑法解释学),也研究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刑法哲学)、刑法历史(刑法史学)、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犯罪学)以及刑罚的执行(监狱学)等内容。刑法学的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因此刑法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法治进程紧密相关的,刑法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个人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刑法学外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个人研究方向简介 中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学立足中国实际,研究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本人将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总学分36~38学分,本人将努力完成。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司法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业课程若干章节、专题或主持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协助主讲老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在第2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4个学时的讲授工作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司法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在假期或第五学期进行,到城乡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或是到政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协助办案。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 1 2020年4月19日

广州大学旅游管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旅游管理 (代码: 120203 )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肖星教授。设有旅游开发与规划策划、区域旅游文化、旅游企业管理、会展经营管理等4个研究方向,分别以肖星教授、胡幸福教授、赵克禹教授、刘松萍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有陈文君、彭建军教授和方忠权、彭顺生等21名副教授,10名讲师,其中博士和在读博士12 人。导师梯队年龄、学历、学缘、职称和研究特长构成合理,学术水平高(不少人是国内颇有影响的知名旅游专家)、成果丰,近5年共出版专著和高校教材28部(其中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权威与核心期刊80多篇),获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地厅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主持完成省部、地厅级纵向研究课题 20多项,各类横向研究课题80多项,获科研经费400多万元。 本硕士点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在于依托中法两国政府间旅游高等

教育合作项目,立足广州,面向全国,辐射欧洲。所设五个研究方向均紧密结合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互间逻辑联系密切,教学相辅相成,既做到了厚基础、宽口径,又有个性鲜明的专攻方向,十分利于研究生综合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深层提高。导师团队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同时,更注意积极承担并完成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委托的各类旅游课题,从而既适应了社会的广泛需求,也使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科研经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着力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旅游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经过三年学习,要求研究生具备较为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和系统的旅游管理学科专门知识,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本学科前沿动态,熟悉旅游行业管理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毕业后既能够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旅游企业胜任管理、经营和策划工作,也适合在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培养方式 1.复试后被录取者,全部免学费! 2.参照<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执行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 一、建设背景 (一)建设前景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誉,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就国内情况而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眉山地处成都至乐山峨眉山的黄金通道和枢纽,是“成都至攀西一条线”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拥有“一山(瓦屋山)二滩(黑龙滩、槽渔滩)三文化(三苏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和结合新农村建设所开展的“乡村游”等旅游资源,是“成都平原经济圈”西南部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眉山市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区域优势明显,文化内涵厚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了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将旅游业作为眉山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眉山、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专业建设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八年的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调研行业发展趋势

与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并完善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清了专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为旅游企业输送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企业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逐步形成了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完成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的“三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部分课程“工学交替”全过程、全方位覆盖,为打造专业特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参加省内外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眉山市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中文导游资格与涉外导游资格考试,近年来中文导游资格考试合格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业建设水平与建设效果成绩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立足眉山、面向四川。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和品牌求发展,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核心,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 Tourism Management 人才培养方案(格式)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专业负责人: Specialty Director 系主任: Dean of the department 教务处长: Dean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主管院长: President 旅游系 Tourism Department 二0一一年5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湖北省及武汉市城市旅游圈旅游产业,在服务与管理第一线从事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康乐服务、旅行社门市、导游服务、计调、外联与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酒店基层管理能力,旅行社管理能力,旅游景区管理能力,旅行社门市管理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旅游饭店初级管理和服务人才,如酒店前台、客房部、餐饮部、康乐服务部的领班及服务人员;旅行社的门市接待员、导游、计调和外联服务人员等。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必须达到以下质量标准: (一)必备的知识结构; 1.较好的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包括旅游概论,饭店概论、 旅游管理基础、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旅游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 识; 2.扎实的掌握旅导游实务、会展旅游实务、旅游线路设计、景区营销与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经营和管理、旅游礼仪、餐饮服务 和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践项目 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必备的能力结构; 1.具有胜任旅游公司导游、业务(外联、计调)经营、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 票务接待、酒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基层管理、人力资源部 培训、酒店营销策划、公关策划等旅游企业的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能力, 毕业生要求获得(英语)导游资格证,前厅高级服务员证书,餐厅高级服 务员证书,调酒师。 2.毕业生具有一定地阅读和分析本专业书刊、技术资料的能力,要求通过湖 北省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操作、维修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运用Office 办公软件工作,要求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 4.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三)必备的素质结构 1.毕业生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 2.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 3.毕业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