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3097人阅读| 3条评论发布于:2010-3-29 15:49:00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1什么是工作接地,什么是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能维持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线圈的中性点接地,能保证一次系统中相对低电压测量的准确度,防雷设备的接地是为雷击时对地泄放雷电流。

保护接地,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电气设备上与带点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通常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意外带电,容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工程中常采用保护接地。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

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中,按保护接地的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2什么是大接地电流系统,什么是小接地电流系统?

根据定义,中性点直接接地(包括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包括经消弧线圈或大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3 TN系统:

TN系统中的设备产生单相碰壳漏电故障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回路,因该回路内不包含任何接地电阻,整个回路的阻抗很小,故障电流I很大,足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熔丝熔断,保护装置或自动开关跳闸,从而切除故障设备的电源,保障人身安全。

TN系统中,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低压配电系统中公共的PE或PEN线接地,这种接地形式我们习惯称为保护接零。保护接零说得简单一点,当单相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是从火线到漏电处到地线再到零线母线,产生了大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4 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引出N线,属于三相四线制系统,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与系统地点无关的各自的接地装置单独接地。

由于电源相电压为220V,如果按电源中性点工作电阻为4欧姆计算,则故障回路将产生27.5A的电流,这么大的故障电流,对于容量较小的电气设备所选用的熔丝会熔断或自动开关跳闸。但对于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也不能保证能自动切断,要加漏电保护开关来补偿。

A,中性点直接接地

B,当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形成单相短路,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切除故障设备

C,省去了公共PE线,较TN经济,但各设备单独装PE线,增加了工作量。

5 IT系统

该系统的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1K欧姆阻抗接地,通常不引出N线,属于三相三线制系统,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各自地接地装置单独接地。

A,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1K欧姆接地

B,没有零线,因此不适于接额定电压为系统相电压的用电设备,只能接额定电压为系统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设备

C,当系统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三相设备及单相设备仍能继续正常运行

D,应装设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以便在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给予报警信号。

应用范围:对连续供电要求较高及有易燃易爆的场所,特别是矿山,井下等

6 什么是重复接地?

在TN系统中,也只在TN系统中,我们需要重复接地,防止当PEN线或PE线断线后,断点处将不能和大地形成大电流回路,同时,其他接零用电器外壳也产生高电压。

上一篇:读书笔记《工厂供配电》—继电保护

接地作用和接地原理方法

l)接地的作用 接地的作用总的步说只有两种:保护人和设备不受损害;抑制干扰;抑制干扰接地在有的书中又叫工作接地,而前者又叫保护接地。 ①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DCS中平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外壳,操作台外壳等)与地之间形成良好的导电连接,以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原因是DCS的供电是强电供电(220V或11OV),通常情况下机壳等是不带电的,当故障发生(如主机电源故障或其它故障)造成电源的供电火线与外壳等导电金属部件短路时,这些金属部件或外壳就形成了带电体,如果没有很好的接地,那么这带电体和地之间就有很高的电位差,如果人不小心触到这些带电体,那么就会通过人身形成通路,产生危险。因此,必须将金属外壳和地之间作很好的连接,使机壳和地等电位。此外,保护接地还可以防止静电的积聚。 ②工作接地 工作接地是为了使DCS以及与之相连的仪表均能可靠运行并保证测量和控制精度而设的接地。它分为机器逻辑地、信号回路接地、屏蔽接地,在石化和其它防爆系统中还有本安接地。 ·机器逻辑地,也叫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电源的输出地。 ·信号回路接地,如各变送器的负端接地,开关量信号的负端接地等。 ·屏蔽接地(模人信号的屏蔽层的接地)。 ·本安接地,是本安仪表或安全栅的接地。这种接地除了抑制干扰外,还有使仪表和系统具有本质安全性质的措施之一。本安接地会因为采用的设备的本实措施不同而不同,下面以齐纳式安全栅为例,说明其接地内容,如图3.413所示:该图是一个齐纳式安全栅的接地原 理图。

安全栅的作用是保护危险现场端永远处于安全电源和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如果现场端短路,则由于负载电阻和安全栅电阻R的限流作用,会将导线上的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现场端不至于产生很高的温度,引起燃烧。第二种情况,如果计算机一端产生故障,则高压电信号加入了信号回路,则由于齐纳二级的嵌位作用,也使电压位于安全范围。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齐纳安全栅的引入,使得信号回路上的电阻增大了许多,因此,在设计输出回路的负载能力时,除了要考虑真正的负载要求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安全栅的电阻,留有余地。 除了上述几种接地外,在很多场合下容易引起混乱的还有一个供电系统地,也叫交流电源工作地,它是电力系统中为了运行需要设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l)接地要求和方法: 上面介绍了六种接地:供电系统地、保护地、逻辑地、屏蔽地安全栅地、信号回路地。对这六种接地,各家有各家的要求,虽然大都强调一点接地,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等,但具体内容上差别很大,下面给出几个例子介绍常遇到的接地要求和方法。 ①供电系统地:在很多企业,特别是电厂、冶炼厂等,其厂区内有一个很大的地线网,而通常供电系统的地是与地线网连在一起的。有的厂家强调计算机系统的所有接地必须和供电系统地以及其它(如避雷地)严格分开,而且之间至少应保持15m以上的距离。为了彻底防止供电系统地的影响,建议供电线线路用隔离变压器隔开。这对那些电力负荷很重,而且负荷经常启停的单位是应注意的。从抑制干扰的角度来看,将电力系统地和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地分开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一般电力系统的地线是不太干净的。但从工程角度来看,在有些场合下单设计算机系统地并保证其与供电系统地隔开一定距离是很困难的,这时可以考虑能否将计算机系统的地和供电地共用一个,这要考虑几个因素: ·供电系统地上是否干扰很大,如大电流设备启停是否频繁,对地产生的干扰是否大;·供电系统地的接地电阻是否足够小,而且整个地网各个部分的电位差是否很小,即地网的各部分之间是否阻值很小(<1W) ·DCS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所用到的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例如有无小信号(电偶,热电阻)的直接传输等。 ②所有计算机接线涉及到的接地采用一点接地方式,在这一点上,也有很多争议。有的厂 家系统提出几个地:逻辑地、屏蔽地(又叫模拟地)、信号地、保护地分别自己接地在地上打接地装置,而大部分系统则指出各种地在机柜内部自己分别接地,汇于一点,然后用较粗的导体(铜)将各汇地点朕起来,接到一个公共的接地体上。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DCS 本身是由多台设备组成的,除了控制站以外,还包括很多外设,而且数据也不止一台,这就涉及到了多台设备,多种接地的问题。此外,一般的DCS的供电是各站(控制站,操作站等)用专门一条线单独供电,即彼此之间不相互供电。图3.4.14是一种常用的多站接地图。

单相接地保护原理

单相接地保护原理 3.4.1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 故障相电压为0,未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 3 倍,即等于线电压;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仍然保持;各相对地电压发生变化。 对于中心点不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系统,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本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其电容性的无功功率由母线指向线路;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之和,也就是所有非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电容性的无功功率由线路指向母线。 对于经消弧圈接地的系统当欠补偿时,故障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变小,相对零序电压的基波相位差并没有变化,而当过补偿时,故障点电流就呈感性电流,基波相位与非故障线路相位相同。其零序电流的5次谐波并没有被补偿,通过5次谐波的相位和突变量来判别故障线路。对于经消弧圈并接电阻接地的系统,故障线路计算出来的零序电流基波和零序电压基波的相对角度可能在补偿情况不同的情况下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欠补偿时零序电流基波滞后零序电压基波90~180度,全补偿时180度,过补偿时零序电流基波超前零序电压基波90~180度。 3.4.2单相接地保护实现 XY-3000控制器根据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以线路零序电压越限为单相接地故障启动判据,结合零序电流基波突变量、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基波的相位关系、零序电流5次谐波突变量等故障特征判别线路是否接地。 XY-3000控制器在软件算法中,结合实际线路中的具体情况,对零序电压、零序电流、零序电流的三、五次谐波的幅值均可以设置启动门限动作值,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的相位差可进行软件修正。在判别故障线路时,以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30°~150°为主要判据,结合小波算法运算零序电流、电压的突变量的特征是否满足故障特征等,使能够可靠地检测单相接地故障。6.4设置单相接地保护时,需要在“2.4单相接地”及“设备参数4”菜单中确定几项内容:零序电压启动值U0,零序电流基波及谐波定值、调零序相差。 6.4.1零序电压启动值U0: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测量的零序电压值为一次线路的相电压(5.773kV);发生单相不完全接地故障时,测量的零序电压值U0会稍小一些。一般可将零序电压U0设置在2.7~3kV左右。 6.4.2零序基波电流定值I0: (a)对架空线路,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I0= (2.7~3.3)×UP×L×10-3 式中:UP━电网线电压(kV); L ━架空线长度(km); 2.7━系数,适用于无架空地线的线路; 3.3━系数,适用于有架空地线的线路。 (b)对同杆双回架空线: I02=(1.3~1.6)I0 式中:1.3-对应10KV线路,1.6-对应35KV线路, I0-单回线路零序基波电流。 (c)对变电所增加零序基波电流的计算: 6.4.3零序谐波电流定值I3、I5:对未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零序谐波电流定值I3、I5一般用户不必设定(保留出厂缺省值)。 6.4.4调零序相差:NCC-300控制器内部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测量值之间有一个固有相差13o,设备在出厂时将“调零序相差”设定在13o以进行校正。当用户一次接线为正方向时,该数值不需进行调整;但当用户一次接线为反方向时,需将零序相差调整为193o。 一次接线正方向:本体单元上端头为进线端(电源端),下端头为出线端(负载端)。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有什么区别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 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 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 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 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 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 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 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 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

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变压器接地系统

变压器接地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概述 民用建筑中的配电变压器。现时有35/0.4 kV、10/0.4 kV、6.3/0.4 kV 等.而以1O,O.4 kV为常见。变压器单台容量有的已超过2 000kV·A,提供本建筑物或建筑群所需220/380 V低压电源。此类配电站多附设在相应建筑物内,低压电源系统的接地型式,以TN-S系统为主,也有使用TT接地型式。所需接地体大多使用自然接地体。也有使用人工接地体或两者相结合。 低压电源系统接地型式,按电源系统和电气设备不同的接地组合来分类。根据IEC标准规定。低压电源系统接地型式,一般由两个字母组成,必要时可加后续字母,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电源接地点对地的关系(直接接地,不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地的关系(独立于电源系统接地点的直接接地.N--直接与电源系统接地点或与该点引出的导体相连接)。后续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关系(C--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合并,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故低压电源系统的接地型式可分为五种。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最多的为TN-S、,IN-C-S、TT三种。而变配电站中常用的为TN-S或TT 两种.在此三种接地型式中,规定了电源的中性点应直接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份应接地。 上述电源系统,指提供用电设备的220/380 V电源,如:由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配电屏,由屏至配电箱。由箱至水泵电动机的低压电源系统等,上述电气设备包括了变压器、配电屏(箱)、电梯、水泵等,故上述的电源中性点,就是该配电系统的中性点,就是变压器的中性点。显然这类变压器应有两种接地要求,即中性点的直接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变压器外壳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的作用是使低压电源系统在正常工作或事故情况下,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保障电器设备的可靠动作,迅速切断故障设备,降低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保护接地的作用是在电气设备电源系统运行故障时,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如何正确处理上述配电站及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使其安全可靠运行是我们应该认真去研究解决的重要内容。现分述于下。 2现时常见的四种接地的具体作法 2.1接地型式为TN-S系统。由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接线柱上。并联三根导体。其中一根引往变电站内MEB板(总等电位板),该导体有用扁钢也有用单芯电缆。另两根导体,均为铜排,同时引入进线屏。一根引入4极开关的第4极配出N铜排,另一根与PE铜母排相连接。再由该PE母排用扁钢与MEB板相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基本原理和不能混用的原因

团队的补充2011-04-14 22:24 以下内容也许对你有帮助 一、保护接地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接地短路电流经接地体和人体同时流过。由于人体的电阻RR(1700Ω)要比接地电阻RD(4Ω)大数百倍,流经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小于4Ω)时,流过人体电流几乎等于零。另外,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降也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是很低,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显然,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间接触电的危险。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后,一旦电气设备发生碰壳故障,此时故障电流的流经路径为:电源(如U相)——故障设备的外壳——保护接地体RR——大地——中性点接地体RR——回到电源中性点。若此时恰好有人触及故障设备的外壳,就相当于人体电阻RR并联在保护接地电阻RD两端,此时,可求得接地故障电流IG为: 应注意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27.5A的故障电流是不足以使电路的过流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自动开关的脱扣器等)动作的,这将使得用电设备外壳上长期存在110V的对地电压,对人体是很不安全的。 二、保护接零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广泛使用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不安全的。如上述在大型超市的冷藏柜中采用保护接地,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冷藏柜上就会长期带有110V的对地电压,形成事故隐患,危及顾客的安全。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哪种保护措施才是正确的呢?实际上,我国的低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380/220V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应该采

白话说电气_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的区别与详解(有图)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1什么是工作接地,什么是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能维持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线圈的中性点接地,能保证一次系统中相对低电压测量的准确度,防雷设备的接地是为雷击时对地泄放雷电流。 保护接地,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电气设备上与带点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通常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意外带电,容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工程中常采用保护接地。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

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中,按保护接地的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电力系统接地保护

接地保护 一、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零序电流保护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要求继电保护必须及时动作切除故障,保证设备和系统的安全。 (一)接地短路特点及零序电流测量 1.接地短路特点 电力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故障和两相接地故障,在三相中出现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对于中 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电流具有以下特点: (1)零序电流通过系统接地中性点和短路故障点形成短路通路,因此零序电流通过变压器接地中性点构成回路; (2)零序电流的大小不仅与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多少、分布有关,而且与系统运行方式有关; (3)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与短路故障位置有关,短路点越靠近保护安装地点,零序电流数值越大,零序电流的大小与短路故障位置的关系如图3-14所示。 另外注意,接地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 根据以上零序电流的特点,可以构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线路零序电流保护。 2.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考虑 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分布时,应使电网中对应零序电流的网络尽可能保持不变或变化较小,以保证零序电流保护有较稳定的保护区和灵敏度,同时防止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出现危险过电压。 3.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测量 接地短路时三相的零序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同,根据序分量的概念有C B A U U U U ? ???++=03。通常采用三个单相式电压互感器或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取得零序电压,如3-11所示。图中m 、n 端子输出为零序电压

TV C B A TV mm n U U U U n U 03)(1? ? ???=++= (3-14) 式中 TV n ——电压互感器一相变比。 接地短路时三相的零序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同,根据序分量的概念有 C B A I I I I ????++=03。 通常通过零序电流滤过器测量零序电流,如图3-12(a)所示。流人电流继电器的电流为 TA C B A TA m n I I I I n I 03)(1? ????=++= (3-15) 式中 TA n ——电流互感器变比。 对于采用电缆的线路,零序电流还可以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得,如图3-12(b )所示。TA0为零序电流互感器。

保护接零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保护接零地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广泛使用地三相四线制系统中采用保护接地是不安全地.如在大型超市地冷藏柜中采用保护接地,一旦发生漏电事故,冷藏柜上就会长期带有地对地电压,形成事故隐患,危及顾客地安全.那么,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哪种保护措施才是正确地呢?实际上,我国地低压配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三相四线制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应该采用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地安全技术措施.所谓地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地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连接起来. 保护接零地基本原理如下:电机正常工作时,零线不带电压,由于电机外壳是与电源零线连接地,人体触摸设备外壳等于触摸零线,并无触电危险.当电机发生“碰壳”故障时,其金属外壳将相线与零线直接接通,单相接地故障遂成为单相短路,因为零线阻抗很小(如截面为平方毫米地绝缘铝导线,每百米阻抗不大于Ω),短路电流可达电机额定电流地几倍甚至几十倍,在大多数情况下足以使安装在线路上地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装置动作,从而切断电源.

另外,人们还在努力探讨如何在保护接地地基础上加以改进,使之能够在三相四线制线路上使用.首先,若设法降低保护接地电阻,设备地对地电压也会相应下降,同时还能增大短路电流,促使过流保护装置动作.但是,进一步减小接地电阻值,势必增加接地装置地费用和工程难度,实际上也很难实现(要求降到Ω以下).所以,在电气安全技术地发展史上,人们曾对保护接地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地应用持否定态度. 近年来,随着高灵敏度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地推广使用,大大放宽了对接地电阻值地要求.换句话说,保护接地作为安全保护措施已被应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地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并被称为“系统”,其保护原理是:一旦有电机发生“碰壳”故障,且漏电电流超过,则漏电保护器能在内切断电源,从而保证人身地安全.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这两种保护方式,从保护原理到适用范围,都有着根本区别.因此,实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选择恰当地保护方式,否则极易造成事故隐患.在中性点不接地地电网中,应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低压电网中,应采用保护接零作为安全措施.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TN,TT,IT)有图 3097人阅读| 3条评论发布于:2010-3-29 15:49:00 首先明确两个概念,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1什么是工作接地,什么是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能维持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线圈的中性点接地,能保证一次系统中相对低电压测量的准确度,防雷设备的接地是为雷击时对地泄放雷电流。 保护接地,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电气设备上与带点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通常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意外带电,容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工程中常采用保护接地。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

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中,按保护接地的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2什么是大接地电流系统,什么是小接地电流系统? 根据定义,中性点直接接地(包括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为大接地电流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包括经消弧线圈或大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接地保护

本系统的数据传输通过局域网(以太网)来完成,运行稳定可靠;也可用于改造以前RS232、RS485、RS422等老式数据传输方式的系统。本系统分为网络采集发送端和网络接收显示控制端2种设备。为安装方便,2个设备外形都设计成通用工业仪表机箱形式。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网络数显表对网络数显表,网络数显表对电脑。两种方式工作示意图如下: 一、网络数显表对网络数显表: 由上图可知,只要给网络采集发送端和网络接收显示控制端分别分配一个IP地址,通电后两端会自动通过局域网建立稳定的TCP/IP连接,网络采集发送端除在本地进行显示外,还把采集的数据自动通过网络传输到远程的接收显示端,接收端除了接收数据并显示外,还可以根据设定的报警上下限值对测量值进行实时报警(报警输出采用继电器触点输出)。 二、网络数显表对电脑: 由上图可知,每个网络采集发送端都分配一个IP地址,电脑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最多255个)远程数显仪表终端,利用电脑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编程(可以代开发电脑软件),可以对所有的采集数据进行存储、统计、分析、报表的生成、打印等等。 三、输入的采集信号可以为以下信号: 电压、电流、热电阻、热电偶、mV、电位器。 其中: 电压:1V~5V DC,0V~5V DC 可通过设定选择。 电流:4mA~20mA,0mA~10mA,0mA~20mA可通过设定选择。 热电阻:Pt100,Cu100,Cu50,BA1,BA2,G53可通过设定选择。 热电偶:K,S,R,B,N,E,J,T可通过设定选择。 四、免费提供网络采集数显仪表的IP地址修改程序。 本文来自:工程师之家-中国电气工程师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a16400437.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3a16400437.html,/article/view_4092.html

接地系统介绍

接地系统介绍 1. 接地系统概述 接地系统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在理论上能站住脚、在工程实践中行之有效,各国可以有自己的接地规范和习惯做法。下面主要介绍我国的做法,也吸取了美国同行的经验,仅供借鉴。 1.1 为什麽要接地 1. 设备的工作接地 为射频电流提供均匀和稳定的导体,稳定电路的对地电位,为瞬态功率噪声提供天然的排泄途径。 2. 设备的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防止绝缘损坏造成设备带电危及人身安全,消除机壳上的静电和高频电位。 3. 防雷接地 为雷电流提供排泄入地的通路,保护设备和人身避免因雷电放电造成的危害。GSM站点及设备位置较高,更需要防雷保护。 1.2 接地术语 1.2.1 接地体(Earthing Body) 埋入地下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导体(包括: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泄流板)。 1. 环形接地装置 (Earthing ring) 围绕移动通信基站机房四周,按规定深度埋设于地下的封闭环形接地体(含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 )。 2. 地网 (Earthing net) 由水平接地体或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联合、按照一定要求组合的、周边封闭的网格状接地体。 1.2.2 接地引入线 (Earthing leadin) 由接地体引出至接地排之间的连接线。 1.2.3 接地排 (Earthing Bar)

引入到机房、电力室的各种接地线的公共接地母线(国内使用铜板接地排)。 1.2.4 设备地线 (Equipment Earthing Cable) 通信设备与接地排之间的连线。 1.2.5 接地系统(Earthing System) 接地线、接地排、接地引入线以及接地体的总称。 我们通常所说的接地系统,主要是指地下部分,包括接地体和接地引入线。 1.3 接地系统常用的材料 1. 接地体(Earthing Body) 水平接地体(Earthing Horizontal Bar): 40×4mm镀锌扁钢,或 25×3mm 铜条,长度由需要定。 垂直接地体(Earthing Vertical Rod): 50×50×5 mm镀锌角钢,长度一般为:2000—2500mm。 或Φ50×3.5mm镀锌钢管,长度一般为:2000—2500mm。 铁塔用的泄流板(Earthing Plate): 1200×600×10mm镀锌钢板 或600×600×6mm铜板 2. 接地引入线(Earthing Leadin) 40×4mm镀锌扁钢(我国用),长度由需要定。 或95mm2的铜导线(西方用),长度由需要定。 3. 接地排(Earthing Bar) 一般采用截面不小于120mm2的铜排(常用、首选),或一段具有相同截面的镀锌扁钢4. 设备地线(Equipment Earthing Cable ) 保护接地线采用35—95mm2多股铜导线,推荐使用50mm2多股铜导线。 2. 接地体及其施工方法

几种接地保护方式

几种接地保护方式(TN-C,TN-S,TN-C-S) TT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TT 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因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TN 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 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C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TN-C 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险电位蔓延。 4 ) TN-C 系统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时,工作零线后面的所有重复接地必须拆除,否则漏电开关合不上;而且,工作零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断线。所以,实用中工作零线只能让漏电保护器的上侧有重复接地。 5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情况。 TN-S是把工作零线N 和专用保护线PE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TN-S 方式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 )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PE 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 PE 上,安全可靠。 2 )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 )专用保护线 PE 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 )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 ) 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低压供电系统。在建筑工程工工前的“三通一平”(电通、水通、路通和地平——必须采用 TN-S 方式供电系统。 TN-C-S是在建筑施工临时供电中,如果前部分是TN-C方式供电,而施工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方式供电系统,则可以在系统后部分现场总配电箱分出PE线,这种系统称为TN-C-S供电系统。T前面这个T表示电源中性点接地,

中性点虚拟接地装置工作原理

中性点虚拟接地装置工作原理 中性点虚拟接地装置将不稳定电路特性的供电系统转化为稳定电路特性的供电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我国中压电力系统中,中性点的接地方式涉及到技术、经济、安全等诸多因素。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由于投资、运行经济,供电可靠性高被广泛采用。但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有着自身的缺点,系统不稳定,内部过电压水平高,故障概率高,极易发生谐振和单相弧光接地等故障。 过电压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最大杀手,系统故障及事故主要是由过电压引起。过电压不仅造成事故且加速系统绝缘累积老化,而且直接引发绝缘击穿发生故障,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危害。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过电压水平高与系统不稳定是由系统的电路参数决定的,根源在于系统的电路特性,下面就从系统的电路原理分析为什么不接地系统的过电压。 电路原理分析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系统过电压 1、供电系统可以等效为一个RLC二阶电路 如图1,为一段母线的供电一次图。 图1 一段母线高压系统图 图1的一段母线上的出线可以等效为一条供电线路,如图2。 图3 一段母线出线等效图 图2中,由于负载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输电线路对地,可以等效为一个RLC电路,如图3.

图3 等效RLC二阶电路 2、欠阻尼 如图3,这里不再累述二阶电路的推计算过程,我们直接引用二阶电路的结论。 固有角频率,也称无耗角频率: 衰减系数:(或用μ表示) 3、供电系统是欠阻尼的二阶电路 供电系统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成分R消耗有功功率,因此系统中R越小越好,故系统中R的阻尼极小,系统处在严重的欠阻尼状态,且系统L、C振荡衰减很慢,这就带来系统的过电压水平高,系统不稳定容易发生谐振等。 供电系统中由于输电线路中的电阻成分R极小是系统各种过电压的根源。 《高电压技术》指出:系统无耗自振频率ω0= 1/√LC,衰减系数μ=R/2L,当ω0是电源频率整倍数时,系统如有风吹草动,就会发生事故。有些系统当操作人员拉开开关突然进线跳闸,就是属于这类情况。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μ/ω0 < 0.2,系统谐振时过电压水平很高,其操作过电压水平很高,以致系统绝缘无法承受而发生故障及事故。 图4 μ/ω0的比值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架空线路供电系统送电距离长有较大的R,且架空线路对地电容很小,而对企业变电所送电距离很短有很小的R,且电缆线路对地电容很大,因此,企业变电所设计更要注意系统可能出现线性谐振,系统操作、不对称接地故障、断线(熔断器一相、二相熔断)时系统发生线性谐振。 总之,如果使系统系统的μ/ω0 >0.3,系统的各种过电压水平就会很低,系统就会稳定。 中性点虚拟接地装置电路原理

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的区别与详解(有图有真相)

明确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两个概念 1什么是工作接地,什么是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而将电力系统中某一点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例如电源(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能维持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电压互感器一次侧线圈的中性点接地,能保证一次系统中相对低电压测量的准确度,防雷设备的接地是为雷击时对地泄放雷电流。 保护接地,将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电气设备上与带点部分相绝缘的金属外壳,通常因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导致意外带电,容易造成人身触电事故。为保障人身安全,避免或减小事故的危害性,电气工程中常采用保护接地。 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统称保护接地,是为了防止人身触电事故、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这两种保护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原理不同。接地保护的基本原理是限制漏电设备对地的泄露电流,使其不超过某一安全范围,一旦超过某一整定值保护器就能自动切断电源;接零保护的原理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在绝缘损坏后碰壳形成单相金属性短路时,利用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迅速动作。二是适用范围不同。根据负荷分布、负荷密度和负荷性质等相关因素,《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将上述两种电力网的运行系统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划分。TT系统

通常适用于农村公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地保护方式;TN系统(TN系统又可分为TN-C、TN-C-S、TN-S三种)主要适用于城镇公用低压电力网和厂矿企业等电力客户的专用低压电力网,该系统属于保护接地中的接零保护方式。当前我国现行的低压公用配电网络,通常采用的是TT或TN-C系统,实行单相、三相混合供电方式。即三相四线制380/220V配电,同时向照明负载和动力负载供电。三是线路结构不同。接地保护系统只有相线和中性线,三相动力负荷可以不需要中性线,只要确保设备良好接地就行了,系统中的中性线除电源中性点接地外,不得再有接地连接;接零保护系统要求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确保保护中性线的存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保护中性线与接零保护线分开架设,同时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必须具有多处重复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中,按保护接地的形式,分为TN系统,TT系统,IT系统。 如果家用电器未采用接地保护,当某一部分的绝缘损坏或某一相线碰及外壳时,家用电器的外壳将带电,人体万一触及到该绝缘损坏的电器设备外壳(构架)时,就会有触电的危险。相反,若将电器设备做了接地保护,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就会沿接地装置和人体这两条并联支路分别流过。一般地说,人体的电阻大于1000欧,接地体的电阻按规定不能大于4欧,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就很小,而流经接地装置的电流很大。这样就减小了电器设备漏电后人体触电的危险。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分类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的分类 电源侧的接地称为系统接地,负载侧的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三种方式。 1、IT系统 电源端带电部分对地绝缘或经高阻抗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直接接地。IT系统示意图见下图: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一相接地或火灾爆炸的场所,如煤矿、化工厂、纺织厂等,也可用于农村地区。但不能装断零保护装置,因正常工作时中性线电位不固定,也不应设置零线重复接地。 2、TT系统 TT系统的示意图见下图。该系统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接地线接至与电源端接地点无关的接地级,简称保护接地或接地制。 当配电系统中有较大量单相220V用电设备,而线路敷设环境易造成一相接地或零线断裂,从而引起零电位升高时,电气设备外壳不宜接零而采用TT系统。TT系统适用于城镇、农村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分散的民用建筑等场所。当负荷端和线路首端昀装有漏电开关,且干线末端装有断零保护时,则可成为功能完善的系统。 3、TN系统

TN系统的电源端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用保护零线与该中心点连接,这种方式简称保护接零或接零制。按照中必线(工作零线)与保护线(保护零线)的组合事况TN系统又分以下三种形式: (1)TN-C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共用(简称PEN),此系统习惯称为三相四线制系统。系统示意图如下: (2)TN-S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从电源端中性点开始完全分开,此系统习惯称为三相五线制系统。示意图见下图: (3)TN-C-S系统。在该系统中,工作零线同保护零线是部分共用的,此系统即为局部三相五线制系统。系统示意图见图5.10-5.

电力系统中的接地保护及原理分析

电力系统中的接地保护及原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9T22:23:21.1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张金生 [导读] 摘要:在电气安全工作当中,对电力系统进行接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保护模式,做好接地保护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 471000) 摘要:在电气安全工作当中,对电力系统进行接地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保护模式,做好接地保护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电力系统的接地保护时,要保障高精准、高效率。本文旨在对电力系统中的接地保护的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并对当前接地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接地保护;原理;存在问题 电力系统是十分复杂的,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包含大量电气设备、而且设备种类又很繁多。不仅如此,在电力系统的实际使用中,有时会因为环境问题对设备、线路产生影响。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和定期维护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而且这也是一大难题。由于线路长时间暴露在自然条件下,有时会产生胶体脱离、金属线路外露等十分危险的电路故障;而电气设备中原本不带电的金属结构和外壳等,也有可能因故障而携带电流;在对此类故障进行修复的时候就有可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所以要解决因电流泄露而产生的安全问题,就要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接地保护。接地保护可以有效减少电击事故、设备损害以及雷击等预期外的事故发生。 一、电力系统中的接地保护的原理及分类 1.接地保护的原理 接地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保护手段,其主要原理是对漏电设备对大地的泄露电流量进行限制,将设备所泄露的电流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保障施工人员免受设备漏电的伤害。当设备泄露的电流达到安全阈值时,保护器就会产生自动断电反应。这种保护方法一般被应用在三相三线制的供电系统中,例如IT系统,这种供电系统的配电变压器不直接接地。当某电气设备由于绝缘损坏而导致漏电时,接地保护可以保证其对地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2.接地保护的分类 根据使用情况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将接地保护分为三种保护模式,一般情况下统称为接地保护,但在应用到不同的设备、环境当中时,则又具体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以及保护接零。 (1)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指在保障电力系统和所连接的设备都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满足测点和控制精度的接地保护模式。比如电力系统中对变压器进行的接地保护就属于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又可以分为信号回路接地、机器逻辑接地以及屏蔽接地等不同的接地模式。 (2)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正常情况下设备中不带电的金属部分(金属结构和外壳),与接地体进行金属连接。这种接地模式能够对间接触电产生保护,所以称其为保护接地。比如在IT系统和TT系统当中就是使用保护接地。 (3)保护接零:保护接零是指对电气设备中本身不带电的金属部分进行与接地点的电气连接,从而达到对间接触电进行防护的目的。这种保护办法的产生是由于保护接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保护接零的使用范围则更加广泛。 二、当前使用的主要接地系统和接地措施 1.接地系统 在当前的接地保护中,主要使用的接地系统有TT、IT、TN三个。 (1)TT系统,TT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在该接地保护系统中,电源直接进行接地,而电气结构等本身不带电的金属直接连接到接地体,不与系统接地点相连接。这种接地模式主要应用在低压共用用户系统中,由于其设备要求较高,所以在当前应用较少。 (2)IT系统,IT系统采用三相三线制,在这种保护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不进行接地,IT系统多使用保护接地的方式。这种保护系统可以保证在一相接地时,外壳所带电流较小,系统不受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不常应用于住宅等民用建筑中。 (3)TN系统,TN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TN系统可以分为三相五线制的TNS系统和三相四线制的TN-C-S系统。TN系统中,设备结构和外壳采用PE或PEN与系统变压器接地点相连接。 2.接地措施 (1)系统接地。系统接地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参考电位,可以有效防止外部条件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干扰因素,使用这一接地措施可以将干扰引开,保障电路系统正常运行。 (2)安全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能够对电气设备的绝缘体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其产生损坏,减少对电气设备的安全带来的隐患和对人身安全产生的威胁。 (3)重复接地。对系统中的中性线进行重复接地,能够有效防止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出现故障,而导致接地系统瘫痪的问题,杜绝电力安全隐患。 (4)勘雷接地。勘雷接地是指对设备或建筑进行防雷设施的安装,比如避雷器、避雷针等。这种接地措施能够减少因雷击带来的电气安全问题。 (5)屏蔽接地。屏蔽接地是对系统外的,其他容易对电气设备产生影响的设备进行屏蔽处理,防止电气设备受到干扰,而出现安全问题。 三、当前电力接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接地 在一些电力系统内,为了保障其安全,既进行了接地保护又进行了接零保护,两种保护方式的使用并不能提高保护效率。重复接地是指利用保护接零来法防止零线失去保护作用,采用多接地点的保护方法。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的应用原理不同,所以不能照搬使用,要按照严格的规范进行保护,单纯的重复接地未必能起到双重效果。 2.电气地和大地的区别问题 在电气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所接的地应该是电气地。即在安全规范内的五点为差的零电位地,这种电气地能保证在设备发生电流泄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