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新探索-2019年文档

中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新探索-2019年文档
中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新探索-2019年文档

中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新探索

前言:在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中职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地位逐年提升,而作为能够影响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得到了学校和国家的大力推广。虽然在这一层次上,工学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对于当下中职教育的发展态势,原有的传统模式满足不了快速企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对于工学结合有用模式的研究是当前相关工作人员研究和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工学结合有用模式的探索

中专职业技术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更加侧重于素质和相关职业技能的体现。对于市场需求而言,其需要何种技能的人才,中专学校便会提供相对应的学员。而工学结合的有用模式则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随时变化能够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以此提升学生在市场上的求职竞争力,在同比情况下更加具有社会生存能力。

1.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该阶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职业人才的新型培养模式上。经过多年教育人员的探索与研究,坚决的坚持工学结合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有用途径,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阶段的严重措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服务为教学宗旨,企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学院便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学生寻找工作的过程当中,该模式能够充分的发挥就业向导的作用。实行工学结合模式,满足了就业单位对于学生的需要。

2.工学结合模式的有用作用

中职学院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进行学习,能够有用的提升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开展工学结合模式,学员会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工厂所进行的实践行为有用的结合在一起,经过自身的亲身操作和感受,烂熟的掌握相关专业的生产工艺技能。使其在毕业时能够快速的从学生转化为工人,能够更快的获得工作单位的录取和认可。

二、工学结合有用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工与学不能有用结合

随着人们对于中职学校的认可,学校的生源每年剧增。其中多数职业学校由于规模原因并不能为所有学员都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鉴于此种现象,学校通过减少学生的在校时间,提早将学员输入到合作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学习。总体而言,该种行为为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利益,但与此同时牺牲的则是学员们在校培养自身素质和学习技术理念的宝贵时间。而用工企业对于此类学员的应用和待遇极度尖酸。诸如此类的教育模式,轻视文化素养和书面知识的教育方面,更加侧重于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切的说,工与学并未达到完善的结合,是形而上学的体现[1]。

2.模式过于守旧

中职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态势较为迅速,该情况的出现导致行业中教育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在了解到这一现象后,国家针对其颁布实施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自行考取教授中专学员资格证书的政策,在一定程度弥补了中专教育行业的人员缺口,但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的水准。由于大学生教师实践能力过于匮乏,导致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中并不能得到有用的使用和创新,直接导致工学模式过于守旧。

3.无法引导中职学员多元化创造求职机会

中职学校未能对毕业学生进行方向性的引导,对于校企结合与工学结合的组成方式应用不够熟练。经常性导致学生无法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需要利用自身和父母方面的社会资源来提升本身的求职机会。该种情况的发生从侧方面反映了中职教育机构对于本身功能体系的缺失。

三、中职工学结合模式的建议和研究

1.建立建全合理的相关政策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实行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由于中职教育人员匮乏,而且受聘率普遍偏低。鉴于该问题,国家可以支持和倡导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中专教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考取。在证书考取过程当中,国家应设立有关部门或学校对自考中专资格证书学院进行培养和思想教育,在学生未毕业之前完成其对中专教育方向的胜利把握和教学应用。在大学生考取中职教师资格证书胜利之后,中专学校对其进行招聘和培养。通过国家相应政策的保护和监督,为中专职业教育事业提供更多的师资力量,借此建立中专学院的信誉度,推动更多的企业与中职学校之间达成合作关系,监督学校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于学员的素质和技能培训[2]。

2.合理利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实行中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和教育人员不能仅将目光放在国内,对于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应进行引进和学习,相对大学而言,很多学校都引进了对教学方面有所帮助的外国教师。该方式在国内高校实行以来,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学习知识的兴趣方面都有较大帮助。中外结合的教学方式会令学生们在学习的当中进行反思,中外结合的方式将会让中专学员的知识更多广博。简而言之,一切的出发点以学员能够适应社会企业的任用需求为主要目的[3]。

3.培养工学模式相关专业的教育人才

对于工学模式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当前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行业的中职教师行业需求量的不断提升,相关人才的储备已经不能达到烂熟使用工学模式的程度。国家政策已经出台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自主考取中职教育人员的政策,为了弥补相关人员的极度缺失,国家可以放宽考取中专职业资格证的人员范围,除去大学生之外,在大专院校以及个人之间同样可以施行该类政策,以期解决中专教育人员相对缺失的现状。四、实施成就

1.学员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教育

国家与中专院校在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考取中专职业教育资格的政策出台后,对于中专教育方面来说,师资力量的补充会令学生们在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加完善。无须因教师人员枯竭而导致的在校时间不够、对于理论知识缺失的状况发生。由于学院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塞,在进入企业以后,实践过

程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证将会更加顺利,对于学员快速从学生转变为工人有极大促进作用。而引进国外老师共同教育学员,能够令学员在学习过程当中更加填塞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加快中职院校改革,解决就业压力

随着更多的中转职业教育人才的加入,对于中转职业教育的开展和研讨将会更加全面。在本职工作获得重视的同时,院校对于教学制度的改善也会逐步加快。由此,中职院校的改革将更加顺利。而在学校招收足够教师的同时,也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令社会人力资源的应用更加合理,促进社会调和发展。

结论:本文对于中职工学结合模式的新探索,提出了工学不能有用结合、无法引导中职学员多元化创造求职机会和工学结合模式太过守旧的三个问题,并且通过建立建全合理的相关政策,合理利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和培养工学模式相关专业的教育人才三个方案解决了之前探讨的问题。总而言之,工学有用结合对于促进我国人员就业率而言是大有裨益的策略,对于国家、学校以及学员而言,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有用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对将来的教育教研工作有着严重的意义。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笋岗小学曾如红 语文《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要求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为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地改革课堂教学,认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的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具有自主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以实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1、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课前激趣。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组织有效的各种

语文活动,如:开展“每天新闻发布会”、“猜一猜”、“我想说”、“音乐欣赏”等活动,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为上好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激趣引入课文。一堂课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文的引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生动的谈话、动情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维、情绪引入到教学中来。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一上课,我并不急于讲课,而是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风光影片。看完影片,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美妙的画面中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桂林山水的美。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学习并加以体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激发课后兴趣。兴趣的培养不单在课前、课中,课外学习同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文的学习,更要重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教学完《草船借箭》一文后,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寻找、领略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的故事,要求学生自觉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课后开展“故事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开展读书节活动、进行手抄报竞赛、各种语文课外活动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创设“动态”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让课堂“动”起来,调动学生的

大学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英语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大学英语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课程,亦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日后就业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为了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本文对较为符合高职高专当前教学形势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学工学结合应用策略【abstract】university english is a foundational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ot only the main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students, bu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far?鄄reaching impact to their career and long?鄄ter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work?鄄ntegrated learning teaching mode which conforms to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situation much more is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english; english teaching; work?鄄integrated learning; applic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2)07-0110-01 一、工学结合简介 工学结合最早始于英国桑德兰得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育模式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洋思中学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程度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不掉队。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 10+35” 教学模式: 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一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一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 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一展示一反馈。 预习一一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一一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一一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一一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一一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一一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一一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 10+35” 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取消学生书面作业,做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 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三大核心理念: 1?解决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工具: 即把知识概括化、结构化一一形成知识树。 2?解决教师教学生什么的问题: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管理办法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管理办法 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是中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本办法所涉及到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主要是指在非毕业学年,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参加的实践教学活动,其主要形式包括专业技能实习、专业技能培训、校外教学实习、校内教学实习等。 第二条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目的首先是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职场情境中,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团队协作精神、交流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将所学知识及技能应用于岗位实践,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运行情况,获得本专业生产实际中常用的技术知识、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二、组织领导 第三条建立健全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管理体系。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立由实习处、教务处、学生处等组成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领导小组,负责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工作的规划、协调、检查、评估及重大问题或紧急事件的处理;由实习处负责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考核。 第四条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项目在正式实施前,必须进行以下审批程序:

1、由实习处与相关企业进行初步商讨,并实地考察该企业的工作、生活等设施,在确认可行的情况下提出书面申请,报校领导批准生效。 2、由实习处负责与相关企业进一步商讨并签署相关协议。协议内容应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各方的权利、义务,实习期间的待遇及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等。由实习处负责与实习企业共同制订具体实施计划教学文件,并提出教学进程调整方案,以及教师安排、实习成绩的认定等意见,经主管校长同意后,方可正式启动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 第五条由实习处和实习企业共同负责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学生的 安全教育及管理。要以预防为主,本着保护学生、教育先行、明确责任、教管结合、实事求是、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好教育、管理和处理工作。 1、双方应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前的动员和专题培训,帮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任务和考核办法,加强实习纪律和安全教育,预防各类意外事故发生;并在进入正式企业前,由班主任组织实习学生签署实习协议书,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共同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学校领导必须定期到实习企业检查实习情况,加强指导和管理,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确保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正常有序开展。 第六条学生在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实习结束时,应将学生实习报告、协议书、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实习大纲与进度计划及指导教师实习总结等教学资料及时汇总上交实习处存档备案。 三、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派出的实习带队教师和专业指导教师,可由专任教师或辅导员担任;二是由企业选派的有实践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 第七条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加强联系与沟通,重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指导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检查实习进度和质量;在业务指导中注意培养学生敬业守纪的劳动态度、不怕困难的心理素质、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实践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提出了基于计划性课程和自主性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一个系统、两种形式、三个层次、四大类型”。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需求表象及外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教育带有普及性,重在传授知识,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从历史的因素来看,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属于政府管辖,自主办学意识不强,众多高校缺乏各自特色,不论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型院校办学模式雷同,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由此形成一个“怪圈”:常常是学校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毕业后能创出一番事业,几年后便可达到“经理级”,而那些在校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毕业后却往往只能做个好职员而已。许多调查还显示,学历(位)与职位的关系并不成比例。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病因根源在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上。目前,政府各级对高校办学质量考核普遍存在“高水平即高质量”的偏见,仅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数等纯学术因素,而忽视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因素;此外,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考核其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差别并不大,还导致许多高校高不成低不就,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政府及各高校也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微观操作层面上改革的力度不大,情况不够乐观。 2.内因分析。(1)在管理体制方面。教研室与实验室设置及其运行机制不合理,仍按学科、课程分类的传统模式设置,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分散不能有机融合,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验教学被弱化等一系列问题。(2)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型的实验少;模拟型的多,实战型的少;限制性的多,自主性的少;单一性的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少。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观察现象和分析结果的能力,组织和设计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树立严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 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其出发点就是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语文课程 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就谈一下自己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的 感受。 一、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启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构筑新 课堂。力求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呢?主要是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师不代劳。教师在课堂中要抓准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 自主深入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我 们语文教研组采用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顺学而导”的教 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基本是放手让 学生去学,精读课文教师则采用“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

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课时根据具体的文本 来决定。 下面结合自己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 受。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 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课的设计。导课的设计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如“故事导 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或者采用 游戏导入法,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 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 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存在的问题及疑惑: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不到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不太显著。 以至导致课前预习收效不大。 2、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延伸部分 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在备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 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这部分内容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所谓 的教学任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济南第十三职业中专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一、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意义、目的 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中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活动,是教学计划安排的重要实践环节,是实施中职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断探索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重大举措。 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内容 1、感悟企业环境(文化环境、管理环境、技术环境、生产环境)。 2、感悟企业对岗位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3、学习企业先进文化及管理理念,初步掌握生产技术。 4、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学习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部分专业课程。 5、通过学习和感悟,结合专业,进一步明确本人未来的发展目

标(在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零距离就业等方面怎样发展)。 三、参加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专业、时间、地点及指导教师 参与学生:09级六个班 时间:09级春季班2010年10月至12月,09级秋季班2011年1月1号-2月1号。 地点:09级春季班在济南佳宝乳业集团 09级秋季班到济南大润发堤口路店 指导教师:黄仕辉、李燕婷、贾青娟。 四、活动要求 1、学生在工学交替实践期间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因此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院相关管理规定和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 2、本次工学交替实践活动是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时间为三个月左右,所安排各专业所有学生必须参加,无特殊情况不准自行离开单位,擅离岗位未经指导教师及单位同意者,按实践环节成绩不合格处理。 3、要有高度的安全防患意识,严格执行企业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4、在活动期间,要强化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和文明礼貌的员工。 5、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全身心投入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从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面临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轨,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轨的现象出发,阐述了中职汽车专业教学开展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简要探讨中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标签: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一)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一)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探索实施了校企合作机制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在人才教育培养和技术开发、改造、创新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校企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本质要求。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是软件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相应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人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因此,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进来,提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进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的组织者,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规格人才培养的任务。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开展了讲座、师资互补、教学方式、就业指导、工作室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讲座 讲座较之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的、宽泛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立体指讲座可以跳出书本、传授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宽泛指讲座本身带来的知识面、知识的体系更加宽。通过校企合作,针对“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地邀请到合作企业资深人员来学校举办“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PS页面设计”、“编码规范”等知识讲座。 “软件项目管理”讲座主要从软件开发团队组建、团队管理、成员之间如何进行相互协作,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及各个流程在资源(人力和时间)开销上占比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了解软件公司如何组织人员进行项目的开发,项目开发的真实流程,以及项目如何进行管理等知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讲座主要介绍了数据库、表、视图等创建及在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合项目的业务流程,介绍了项目业务流程中设计到的数据表及对表的查询SQL 语句及SQL语句的优化。结合项目中常见的几大问题,介绍了事务的处理方法及程序中如何实现事务的处理,数据库异常的处理等知识,本讲座结合企业中一些实例项目介绍了数据库的常见操作。“PS页面设计”讲座主要结合常见的网页设计软件,利用PS软件进行页面的设计,并对所设计出来的图片进行切片,结合CSS样式,实现将各切片图片制作成完整转换成网页。“编码规范”讲座介绍了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对编码的要求以及规范性的命名方法等知识。这几个讲座分不同知识面、不同项目开发阶段为学生在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二、师资 师资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工程师有着对企业文化、企业运作、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以及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等优势;学校教师有着组织教学知识的丰富经验。企业人员可以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为教学提供较真实“仿真”。学校将教师定期派遣到企业,以“访问工程师”,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培训,同时也学习企业中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切身的体会企业文化。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先后从企业中引入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数位企业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使得实训课程更加贴近企业软件真实开发过程。 三、教学方式

工学交替工作经验总结

工学交替工作经验总结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型职业工人和部分专门人才。但是,长久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先安排所有文化课、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然后才进行实习。这样的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吃苦耐劳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欠缺,胜任不了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这样的学生远远赶不上企业里的员工,许多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选择了跳槽、辞职,甚至无法适应企业劳动劳动要求而辞退。因此,要想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就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企业的用人条件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实习,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一条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1.“工学交替” “工学交替”是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它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结合、合作育人,即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其基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学习与企业生产做工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二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与员工);四是具有两个教学场所。2.“工学交替”课程设臵 为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全面掌握该专业各岗位要求的理论知识

和实践操作技能,对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专业其教学实习项目及课程进行了如下调整: 1)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习岗位所应用知识的相关性不强,即不属于改岗位的课程模块,其实习成绩不能替换该课程成绩,其课程总学时数按照原教学计划执行,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 2)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习岗位所应用的知识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加课程臵换的方法,其课程教学总学时因需进行“工学交替”教学比原计划减少,但“工学交替”学时可臵换其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数,因而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可以考虑由“课程教学成绩+工学交替实习成绩+800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习报告”组成。其比例可设定为0.5:0.25:0.25。如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基础等课程。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习岗位所应用知识的相关性较强的课程,其因“工学交替”教学实习而比原计划减少的学时数可全部由工学交替的教学实习内容臵换。如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模具设计及制造等课程。 3.企业选择 近几年,尝试“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校越来越多,但从整体上讲,其教学效果还不尽人意。企业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因此能否选择好企业,并与企业精诚合作是“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否有效推行并获得很好成效的重中之重。所以,实施“工学交替”前提是必须争取企业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因此,在选择“工学交替”

(完整版)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一堂课45分钟大约分成前中后三个15分钟,每一个15分钟有三种教学形式。三个15分钟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前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叫自主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三种形式:1、自主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提出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问题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在导课后,指导学生分组,六个人一个小组,由学科小组长主持,也可用AB法,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关键是学生要相互提问题,大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3、探究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间15分钟(第二个15分钟),叫精讲时间。在这个时间,老师或学生精讲学习内容,要求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破解疑点;揭示规律、传授方法、训练思维;规范术语、规范解题、示范操作。精讲时间有三种形式:1、教师精讲,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精讲,特别提示,教师精讲不得超过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教师精讲的能力。2、学生精讲。老师在安排每个学生备课的基础上挑选一位或几位学生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讲解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3、师生共同表演,在师生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合作表演。突出情景性,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15分钟(第三个15分钟),叫课堂训练时间内,在这个时间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关键是老师课前要设计好课堂训练的内容。课堂训练时间有三种形式 1.课堂练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举一反三,课堂点评。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课堂竞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竞赛活动,首先老师要设定获胜的个人或小组。这种训练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课堂测试,老师要在上课前,将课堂练习的题制成试卷或者用多媒体打出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可以统一和学生对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互评,打出分数。老师对学生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课堂小结时,再重点强调,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 依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过关”的原则,“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用“七步法”来实现: 1.导课(1-2分钟):明确教学目标,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布置自主学习后检测任务(可以用课本上的练习题,也可以用练习册上的题)。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分钟) 3.自主学习检测,展示学生自学成果(3分钟):请全班学生做自主学习检测题(导课时,布置)。同时哟爱情3-4名不同层次的学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工学交替实施方案 1总则 1.1目的 为规范公司工学交替实习生的接收、管理程序,加强校企合作,满足公司用人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各业务单元工学交替实习生的接收与管理工作。 1.3工学交替 根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需要,将教学实践环节移至企业进行,学生到公司进行阶段性(3-6个月)实习。参加实习的学生,毕业后优先考虑录用。 2职责 2.1人力资源总部 2.1.1统筹规划集团公司与各业务单元实习生招聘与实习管理工作。 2.1.2审核集团公司实习生需求并报集团总经理审批。 2.1.3招聘、管理在汉公司实习生。 2.2物流管理总部 2.2.1配合人力资源总部开展用工形式多元化工作。 2.2.2探索人才培训培养模式,建立仓储人才快速成长通道,缩短仓

储人员培养周期。 2.2.3协调、督促区域公司仓储部推进工学交替。 2.3各业务单元人力资源部门 2.3.1审核所在公司实习生需求,并报所在公司总经理审批、集团人力资源总部备案。 2.3.2招聘实习生并组织签订实习协议。 2.3.3定期跟踪实习生的实习情况。 2.4各公司仓储部 2.4.1根据部门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实习生需求。 2.4.2指定实习老师,并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 2.4.3根据实习生的工作情况,考核实习生的工作业绩。 2.4.4实习结束后,给予实习评价。 3实施步骤 3.1选择公司 3.1.1人力资源总部和物流管理总部根据多种用工形式的需要,选择有必要实施工学交替的公司。 3.1.2各公司也可根据自身用工需要,主动开展工学交替。 3.2筛选学校 3.2.1学校要求 (1)合作意向强烈,符合工学交替实习要求。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共6页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

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2.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发挥对书本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整合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独到的创新能力,坚韧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他们多元化发展。 “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上岗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处理一般事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

工学交替的认识学习资料

工学交替,走出中国职业教育新路子 2005年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一时间,工学交替成为职业教育热门的话题。 毫无疑问,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通过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然而,根据目前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要实现工学交替并不容易。因为它牵涉到学校和企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如一个又一个“瓶颈”,如果解决不好,工学交替就很难实现。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经过探索和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工学交替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校在2009年提出了“工学交替”“以产业上专业,以专业带产业,产业专业同发展,共命运”的新的教学改革方案,实行两年来,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现就这一成果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工学交替的定义与内涵 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一种新的培养模式,也称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对于工学交替,理论界至今尚无明确的定义。 所谓工学交替,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生产岗位做工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两个过程并交替进行。工学交替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一)工学交替的基本特点 1、是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 2、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 3、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4是具有两个教学场所。

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的政策依据及意义入手,针对此种培养模式的特点,探讨工学结合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课程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培养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被广泛采用,取得了较大成效,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要持久健康地走下去,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中等职业教师作为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中间联系者、学生的指导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根据企业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修正结合的坐标,找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才能让中等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快速向前推进。[1] 一、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是工学结合的发展助力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的培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

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二、与企业合作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适用性的捷径 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相关度,加强专业的适用性,必须了解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特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而企业最了解职业岗位群的职业需求,与企业合作能够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确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思想,及时调整和更新内容,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2] 三、关于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思考 1.在政策导向与制度安排方面 工学结合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学校的共识,并成为宏观政策的导向。目前主要靠学校自身寻找企业去摸索,一些企业并非都有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如何使中小企业认识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发展职业教育的工作当中来,需要国家政策和和相关制度的引导。 2.机制创新 “订单培养”是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的重要机制,但全面推进“订单培养”关键在于取得企业的共识,要有名师、名专业,要有强大的实训基地和良好的实训条件,要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