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doc

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深入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企业负担;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19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拟按以下原则编制:一是收入预算要实事求是、科学预测,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二是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保基本、保民生、兜底线,加大

对重大战略、重大改革和重点领域的保障力度;三是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节省的资金用于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需要;四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效益优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五是增强财政可持续性,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各项财政支出;六是要扎实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围绕“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求实效,推动财政工作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

2019年全县财政收支计划安排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财政收入及当年财力:2019年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84297万元,较上年实际完成数71438万元增长18%。

2019年财力预计为158289万元,分别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4297万元、返还性收入4153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19055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000万元、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6397万元、固定数额补助9730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收入5377万元、结算补助收入794万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补助收入606万元、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收入27万元、

教育转移支付收入8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支付收入3567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收入334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收入1457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44万元、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570万元、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191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4488万元、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2419万元、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收入348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29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666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58289万元

1、全县公教人员工资及个人部分支出安排63013万元

2、公用部分支出安排56038万元。分别是:

――公用经费支出29370万元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276万元,与2018年预算基本持平。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57万元;公务接待费719万元;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

――项目资金支出26668万元

3、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安排4891万元

4、革命老区转移支付资金安排1000万元

5、贫困地区转移支付资金安排16397万元

6、上级专项补助结算资金安排247万元

7、教育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安排80万元

8、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支付资金安排3567万元

9、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安排334万元

10、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44万元

11、公共安全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安排570万元

12、教育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安排1914万元

13、社会保障和就业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安排4488万元

14、卫生健康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安排2419万元

15、住房保障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资金安排348万元

16、政府债券利息支出1500万元

17、预备费1439万元

支出按功能科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33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8013万元;教育支出3315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5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30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28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308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6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7600万元;农林水支出3516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12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49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98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42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21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50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00万元

预备费安排143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安排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5400万元,加上年结余1749万元,收入合计714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相应安排7149万元。

1、2019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400万元, 分别是:

(1)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5000万元

(2)污水处理费100万元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万元

2、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结余1749万元

(1)国有土地出让金结余1384万元

(2)土地收益基金结余18万元

(3)农业土地开发基金结余214万元

(4)污水处理费结余14万元

(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结余91万元

(6)其他政府性基金结余28万元

3、2019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7149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安排

2019年我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4.69亿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0.98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69亿元。

(四)存量资金收支安排

1、存量资金收入4635万元

(1)2018年存量资金结余713万元

(2) 2019年收回结转二年以上的存量资金3922万元

2、2019年存量资金支出安排4635万元

(五)地方政府性债券收支安排

2019年政府债券预安排6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3000万元,专项债券3000万元),上年结余4065万元(其中:置换债券65万元,专项债券4000万元),支出相应安排10065万元,主要用于易地搬迁,棚户区改造和土地收储。

(六)统筹整合资金收支安排

1、统筹整合资金规模

2019年统筹整合用于精准扶贫的财政涉农资金预计投入总规模为43270.71万元。其中:中央专项扶贫资金13203万元,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资金2000万元,省级专项扶贫资金3194万元,县级专项扶贫资金50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19158.71万元,收回东寨镇、涔山乡历年生态移民搬迁结余资金715万元。

2、统筹整合资金投向

2019年,围绕脱贫攻坚任务,共实施脱贫攻坚项目95个,主要是:

(1)产业发展扶贫工程项目30个,投入资金19150.7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62个,投入资金23747.66万元

(3)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工程项目3个,投入资金372.35万元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宁武决战深度贫困的脱贫摘帽之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骆惠宁书记忻州督导调研讲话精神,以提高财政保障水平为目标,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机制体制改革,培育涵养税源财源,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各项财政预算工作,确保全年预算目标顺利完成。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征管培财源,提高财政保障水平

一是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全面抓好收入组织工作,强化财税协同配合,调动部门抓征管、促征收、调结构、提质量的积极性。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和财税政策变化,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税源的动态分析,依法依规把握组织收入的力度、节奏和方向,实现税收收入的可持续性。提高税源管控能力,密切跟踪重点税源变化和税收缴纳情况,通过提高征管效率来挖掘税收增收潜力,提高收入质量。强化非税收入征缴,建立综合治费的长效机制,有效堵塞收入漏洞,确保

组织收入压力不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积极培育新财源。全面落实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营改增、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和环保税的改革,以及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速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整合使用上级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打造县域产业特色。三是着力争取上级支持,缓解收支矛盾。主动适应新常态,密切跟踪财政政策调整动向,加强政策研究,了解政策信息,结合实际,积极与上级财政部门对接,将我县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平衡脆弱的实际困难向上级如实反映,争取在基本财力、民生保障、区域发展和其他补助等方面有所增长。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立项,获取更多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切实缓解收支矛盾。

(二) 推改革促发展,提升财政管理绩效

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探索人均定额、物均定额、比例定额三者有机结合的定额体系,适时推出按照定额标准统一测算加特殊事项据实核定的办法测算公用经费需求。全面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严格落实预决算公开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

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推动评价结果与财政支出政策调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挂钩,力争实现以绩效目标(事前绩效评估)为基础,绩效运行监控为手段,绩效评价为核心,结果应用为根本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三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国库管理水平。不断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支付方式,推进授权支付改革。建立健全财政库款管理与当年预算执行、国库现金管理、转移支付资金调度的统筹协调机制,切实完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体系。四是探索财政投入新方式。在资金使用上由无偿变为有偿、拨款变为投资、资金变为基金,探索运用事前补助、风险补偿、基金投入等多种支持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五是深化政府采购管理。优化政府采购流程,完善网上商城采购制度,逐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规模和比例。

(三)调结构惠民生,着力办好民生实事

始终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本年按不低于5%压减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县人民。持续加大教育、文化、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重点领域投入,更加注重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有效提升公共财政保障能力。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改善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落实生均拨款标准,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及各项补助政策,支持推进健康扶贫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好就业创业政策,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严格落实养老金、城乡低保、优抚对象城乡居民医保补助等提标政策,加强对特困人员、残疾人的兜底保障;坚持底线思维,优化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四)抓整合强监管,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2019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不断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现行扶贫标准,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问题。落实好到户帮扶机制,切实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问题。改革财政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方式,持续加强扶贫资金全过程监管,强化政府监督和审计,不断完善公

告公示制度,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监督,推行多元监督检查,对扶贫资金采取全过程跟踪管理、全封闭专户运行,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中央、省、市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全力支持打赢我县全面脱贫攻坚之战。

(五)守底线防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认真贯彻中央、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坚守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这个底线。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和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联合防控机制。进一步清理政府隐性债务,细化偿债计划,落实偿债资金,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加大存量债务置换力度,全面完成系统内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加强政府中长期支出责任事项监管力度,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格遵守债务管理要求,系统内债务坚持限额管理,系统外债务坚决予以遏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严格划分财政支出边界,杜绝以新型融资模式或名义增加政府债务负担。按照“负债有度、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扎实做好地方政府债务工作,把政府债务的规模始终控制在与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长以及债务偿还能力相适应的水平上,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做好筹融资工作,努力防范财政风险的发生。

各位代表,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任务艰巨,使

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举措,砥砺前行,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2019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