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生理学知识和研

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4。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

5。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

6.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

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疾病的生理病理现象的能力.

五、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实践合计

一、绪论202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6410

三、运动系统8816

四、消化系统8412

五、呼吸系统426

六、泌尿系统426

七、生殖系统628

八、脉管系统14620

九、感觉器426

十、神经系统141024十一、内分泌系统224十二、人体胚胎概要6410机动202合计126

六、课程内容与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活

参考了

一、绪

论(一)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的定义、地位

√理论讲

角色扮

演(二)解剖学发展简史√

(三)人体组成与分布√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

(五)学习的观点及方法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细胞

二、细胞与基本组织

1、细胞的形态 √

理论讲授 教学录像 讨论教学 P BL 教学

2、细胞的结构 √ (二)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 √

2、腺上皮与腺 √

3、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

(三)结缔组织

1、固有结缔组织 √

2、软骨组织与软骨

√ 3、骨组织与骨 √

4、血液

(四)肌组织

1、骨骼肌

2、心肌

3、平滑肌

(五)神经组织

1、神经元

2、神经胶质细胞 √

3、神经纤维

4、神经末梢

(六)皮肤及附属结构

1、皮肤的结构

√ 2、皮肤的附属结构

实验1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能会

技能实践 教学录

实验2被覆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元等的

结构像

演示教

三、运动系统(一)骨和骨连接

理论讲

案例教

教学录

讨论教

1、概述√

2、躯干骨及其连结√

3、颅骨及其连结√

4、四肢骨及其连结骨盆√

(二)骨骼肌

1、概述√

2、头√

三、运动系统3、颈肌√

4、躯干肌√

5、四肢肌√

实验3 躯干骨及其连结能会技能实

角色扮

教学录

讨论教

演示教

学实验4 颅骨及其连结能会

实验5 四肢骨及其连结能会

实验6 骨骼肌能会

四、消化系统(一)概述理论讲

项目教

学案例

教学角

色扮演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消化管壁的结构

3、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

分区

(二)消化管

1、口腔 √ 教学录像 启发教学 PBL 教学

2、咽 √ 3、食管 √ 4、胃 √ 5、小肠 √ 6、大肠 √ (三)消化腺

1、肝 √ 2、胰 √ (四)腹膜

1、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 √

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

3、腹膜形成的结构 √

实验7 消化管和消化腺的组

成、位置、形态

能会

技能实践 教学录像 讨论教学 演示教学 实验8 食管、胃、小肠、肝的组织结构

能会

五、呼吸系统 (一)概述

PB L 理论讲授 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教学录像 启发教学

1、呼吸系统的组成

2、上下呼吸道概念 √

(二)呼吸道

1、鼻 √ 2、喉

√ 3、气管与主支气管 √

(三)肺

1、位置与形态

2、微细结构

3、肺的血管

(四)胸膜与纵膈

1、胸膜与胸膜腔

2、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3、纵膈

√ 实验9 呼吸系统主要器官

能会

技能实践 教学录像 讨论教学 演示教学 实验10 气管、肺微细结构辨认

能会

六、泌尿系统 (一)肾

理论讲授 案例教学教学录像 启发教学 PBL 教学 1、肾的形态与位置

2、肾的被膜与剖面结构

3、肾的微细结构 √

(二)输尿管道

1、输尿管

2、膀胱

3、女性尿道

实验11 泌尿系统主要器官的位置

肾、膀胱等器官的微细结构

能会

技能实践 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教学录像 讨论教学

演示教学

七、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

理论讲

案例教

学教学

录像

启发教

PBL教

1、生殖腺√

2、生殖管道√

3、附属腺√

4、外生殖器√

5、男性尿道√

(二)女性生殖系统

1、生殖腺√

2、输卵管道√

3、女性外阴√

(三)乳房和会阴√

实验12 生殖系统主要器官

的位置、形态

能会

技能实

案例教

学情景

教学教

学录像

演示教

实验13 睾丸和卵巢的微细

结构

能会

八、脉管系统(一)概述理论讲

案例教

情景教

学教学

录像

启发教

1、心血管系统组成√

2、体循环、肺循环概念√

(二)心

1、心的位置和外形√

2、心腔结构√

3、心壁结构√

4、传导系√

5、心的血管√

6、心包√PBL教

学7、心的体表投影√

(三)血管

1、血管的结构特点√

2、肺循环的血管√

3、体循环的动脉√

4、体循环的静脉√

(四)淋巴系统

1、淋巴管道√

2、淋巴器官√

实验14 心的位置、外形、

传导系和血管;心及血管的微细结构能会

技能实

案例教

情景教

教学录

演示教

实验15 体循环的动脉能会

实验16 体循环的静脉血管

和淋巴系

能会

九、感觉器(一)视器理论讲

案例教

情景教

教学录

启发教

PBL教

1、眼球壁√

2、眼球内容物√

3、眼副器√

(二)前庭蜗器

1、外耳√

2、中耳√

3、内耳√

实验17 视器的结构和前庭蜗器的组成能会

技能实

案例教

情景教

教学录

演示教

十、神经系统(一)概述

理论讲

项目教

案例教

角色扮

情景教

教学录

启发教

PBL教

学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二)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位置、外形、内部

结构与功能

2、脑:脑干、小脑、端脑的

位置

3、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4、脑脊液循环√

(三)周围神经

1、脊神经√

2、脑神经√

3、内脏神经√

(四)脑和脊髓的传导路

1、感觉传导路√

2、运动传导路√

实验18中枢神经系统能会技能实

践实验19周围神经系统能会

实验20脑和脊髓的传导路和被膜、血管能会

案例教

情景教

教学录

演示教

十一、内分泌系统(一)垂体理论讲

案例教

角色扮

情景教

教学录

启发教

PBL教

1、垂体的部位√

2、垂体的分部和功能√

(二)甲状腺及甲状旁腺

1、甲状腺√

2、甲状旁腺√

(三)肾上腺

1、肾上腺皮质√

2、肾上腺髓质√

3、肾上旁腺√

实验21甲状腺、肾上腺

位置及微细结构

能会

教学录

讨论教

演示教

十二、人体胚胎学概(一)生殖细胞的生成理论讲

案例教1、男性生殖细胞的生成√

2、女性生殖细胞的生成√

(二)受精与卵裂

学 角色扮演 情景教学教学录像 启发教学 PBL 教学

1、受精

2、卵裂

(三)植入与蜕膜

1、植入

2、蜕膜

(四)三胚层的形成与分化 √

(五)胎膜与胎盘

1、胎膜 √

2、胎盘

(六)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 (七)多胎与双胎

实验22 人体胚胎模型观察 能会

技能实践 案例教学 情景教学 教学录像 演示教学

实验23 人体胚胎标本观察

能会

机动

七、课程实施方案 1.课程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建议选择讲授式、启发式、案例讨论式、实验式、问题导向式及自学式等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教育对象为中职学生的特点,应该尊重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启发式教学,将案例讨论式、问题导向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发挥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结合短视频、PPT、网络课程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但也要重视传统的实验式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中穿插开展专题讲座,以开阔视野,培养临床意识和医学思维.

3.教学建议:

(1)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2)实践教学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3)教学评价应通过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单元测试、案例分析讨论、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八、考核与评价

1.评价内容及方式:

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测验、提问、作业、课堂学习情况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其中理论考核主要分段考和期末考,以笔试为主.实践考核可以是实训过程中的考核,如操作、标本、模型的辨识、实验报告等。

2.评价标准:

期中、期末的理论笔试,要求同一专业使用统一的试题,集体讨论命题计划后由专人负责起草,经科主任审核后定稿付印,统一时间考试,统一标准答案,尽量做到统一改卷。期评成绩标准为: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中考试成绩占

30%,平时成绩占10%。期评成绩满60分为及格。

九、教学资源

1.教学设备:

教室投影仪、电脑;实验室模型、标本、尸体标本;全息三维虚拟教学解剖实训室;医学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人解剖系统等.

2.教师团队

现任教师队伍10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行政兼课3人。高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6人.实验老师1人.

[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完整word版)《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汇总

《解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内皮:衬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此点称为麦氏点。 3.神经核:在中枢部,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状结构。 4.膀胱三角: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黏膜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肿瘤的好发部位。 5.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连结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2肋软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组成人体的最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构成人体器官的基本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骨的构造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口腔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5.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6.喉由数块喉软骨借关节和韧带连成支架,周围附有喉肌,内面衬以黏膜构成,其中喉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勺状软骨。 7.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和子宫颈三部分。 8.心得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蒲肯野纤维。 9.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10.腹腔干为一短干,在主动脉裂孔的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的前壁,随即分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支。 11.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组成。 12.在12对脑神经中,感觉神经包括嗅神经、视神经和前庭蜗神经。 13.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经锁骨下动脉和锁骨的后方进入腋窝,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14.根据细胞的形态和排列特点不同,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3个带,即: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将人体分为上下方向,与地面垂直且和人体长轴平行的轴是(A)。 A、垂直轴 B、矢状轴 C、冠状轴 D、额状轴 2.主要分布于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上皮是(C)。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变异上皮 D、单层立方上皮 3.人体最大的呼吸肌是(C)。 A、肋间内肌 B、肋间外肌 C、膈肌 D、腹肌 4. ┽2正确的描述是(B) A、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B、左上颌侧切牙 B、右下颌第一磨牙 D、中切牙 5.识别空肠起始的标志是(B) A、十二肠大乳头 B、十二指肠悬肌 C、十二指肠球部 D、十二指肠小乳头 6.下列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泡塌陷的细胞是(B) A、I型肺泡细胞 B、II型肺泡细胞 C、肺巨噬细胞 D、尘细胞

最新 解剖学基础考试试题

解剖学基础考试试题总分100分 姓名班级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解剖学姿势: 翼点: 咽淋巴环: 体循环: 膀胱三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右心房共有三个入口()()(),右心室的入口()出口(),左心房的入口为左右各两个的(),左心室的入口()出口()。 2、鼻旁窦包括()、()、()、()。 3、上消化道包括()、()、()、()、()。 4、肘关节屈肘时()、()、()三点连线构成一尖朝下的等腰三角形,伸肘时三点成一条直线。 5、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 6、第1颈椎称为(),第2颈椎称为()。第7颈椎棘突较长,称为(),是计数()的重要标志。胸骨角平对()肋,是计数()的重要标志。 7、脑干自上而下由()、()、()三部分组成。 8、眼球内容物包括()、()、()。

9、耻骨弓之间的夹角称为()。两侧肋弓形成的夹角称为()。 10、呼吸系统是由()和()组成。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块骨不属于面颅骨() A 上颌骨 B 颧骨 C筛骨 D鼻骨 2、竖脊肌叙述错误的是() A为背部最长最大的肌肉B可使脊柱后伸和仰头 C受脊神经后支支配D属于背部的浅层肌群 3、脑的血液供应来自() A颈外动脉B椎动脉C锁骨下动脉D脑膜中动脉 4、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合并损伤后的表现为() A猿手B鹰爪手C手腕内翻D手腕外翻 5、心尖朝向( ) A左下方B左前下方C右下方D左后方 6、左右心室入口的瓣膜情况是( ) A右2左3 B右3左2 C左2右2 D左3右3 7、在成年人体内脾为( ) A免疫器官 B 消化器官C淋巴器官D造血器官 8、动眼神经支配() A外直肌B下斜肌C上斜肌D咬肌 9、骨的构造不包括() A骨质 B骨膜 C骨髓 D神经血管 10、当股四头肌瘫痪时,不能() A 伸小腿 B 伸大腿 C 外旋小腿 D 内收大腿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错。每题1分,共10分)

最新《解剖学基础》标准(精品课件)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生理学知识和研

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4。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 5。具有熟练的解剖操作技能,能够系统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正常形态能力。 6.具有按系统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够

《解剖学基础》1-3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一一近腹面背侧(后)一一近背面 下(尾侧)一一近足 上(颅侧)一一近头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 -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一近体表深一- 距体表较远 近侧- -—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8、人体的切面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矢状轴:由前T后, 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T右, 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T下, 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优秀课件评比

附件1: 优秀课件评比标准 (一)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正确,无政治性、科学性错误和严重的文字错误; 2.符合教学要求,体系规范、完整,结构严谨; 3.充分的资料或网络资源链接,资料来源清楚,无侵权行为。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启发引导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 2.交互良好,模拟实践环境,注重能力培养; 3.配有适当习题,有对习题的在线评判或学生自学的效果评价,有作业提交和反馈。 (三)技术性 1.界面人性化,操作方便、灵活;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启动、链接转换时间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能根据需要选用最适当的工具,应用效果好;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声音、动画,并具有相应的控制技术;素材结构规范合理。 (四)艺术性 1.界面布局合理,整体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 2.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配合恰当,符合教学主题; 3.制作精细,吸引力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于开展2009-2010第二学期优秀多媒体课件评比的通知 2010-05-10 各系部: 为了促进我院多媒体教学建设,提高我院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我院网络课程建设积累素材,经研究决定,2010年6月中旬开展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具体通知如下: 一、评比领导小组 组长:金万祥 组员:吴红、叶明生、芮菊新、张启民、朱云、孙金海、陈祥章、王德堂、李素婷、丁振华、蒋兆锋、王敏、侯亚合、王炳义 二、参评作品要求 1、新制作或有重大修改的多媒体课件(已参加学院及上级有关组织竞 赛并获奖的除外)。 2、课件第一制作人为本院教师。 3、教学内容方面:教学目的明确,紧扣教学大纲要求;教学内容严谨,设计科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创新,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专业课程能突出“能力主线、工作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基础课程能突出“职业融合、案例教学”等职教理 念。 4.技术应用方面:技术手段先进,设计思想新颖,组织架构清晰,教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重点: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更多20XX年贵州事业单位招考信息请关注贵州中公教育贵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试科目,中公卫生人才网对解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复习重点内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干货)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A、13 B、19 C、23D46 3.下列哪一种不是单层上皮( ) A.单层柱状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6.变移上皮属于

( ) A.单层上皮 B.复层上皮 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 D.肥大细胞8.红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 A.纤维蛋白B。脂蛋白. 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是随意肌,又有横纹的肌是( ) A.平滑肌 B.心肌C.骨骼肌 D.心肌和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的结构是( ) A.透明软骨B.纤维软骨 C.弹性软骨 D。致密结缔组织 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 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的上皮属于(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口腔 B气管支气管 C、膀胱、肾盂 D 胃肠道 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15、膀胱粘膜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 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和;主要纤维有、和。3。肌组织可以分为、和 三种。 4。神经组织由和组成. 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和二种类型. 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和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三、简答题 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及其分布2第二章、运动系

《解剖学基础》1_3章知识点整理

WORD格式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何雪梅 第一章绪论 1、解剖学基础是介绍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学科。 2、人体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 细胞: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体的四类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人体的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循环)、感觉器、神经、内分泌。 3、内脏:人体九大系统中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腔、腹腔和盆 腔内,并有孔道与外界想通,故总称为内脏。 4、人体的分部:头、颈、躯干、四肢。 5、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与躯干两侧,手掌和足尖向前的 姿势。 6、人体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前)——近腹面背侧(后)——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腔内外——远离内腔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躯干远侧——远离躯干 7、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8、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9、石蜡切片是研究人体组织学及胚胎学最常用的标本,基本程序是取材、固定、脱水、包 埋、切片、染色和封片,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又称HE染色。 第二章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人体最大的细胞: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小淋巴细胞。 3、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专业资料值得拥有

《解剖学基础》标准(课件)

《解剖学基础》标准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毗邻关系,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感谢聆听(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

运用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的生理学知识和研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感谢聆听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一)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医学伦理,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4。具有在活体能够识别重要体表标志,辨认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的能力。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2.内含多种酶,可以促使物质氧化并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B.中心体C.线粒体D.高尔基复合体 3、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B.气管腔面C.心脏腔面D.胃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 A.血管B.消化道C.腺体D.呼吸道 5.食管上皮为() 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7.胃底腺的主细胞能分泌() A.盐酸B.内因子C.胃蛋白酶D.胃蛋白酶原 8.肱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外科颈B.桡神经沟C.肱第一肋软骨骨大结节D.三角肌粗降9.符合颈椎特点的是()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D.横突有关节面10.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软骨B.第二肋软骨C.第三肋软骨D.第四肋软骨11.与正中矢状位有关的方位是() A.内和外B.前和后C.上和下D.内侧和外侧 12.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韧带是( ) A.棘上韧带 B.棘间韧带 C.后纵韧带 D.前纵韧带 13.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 B降部 C水平部 D升部 14.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 A.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B.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D.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交点处 15.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 B.杓状软骨 C.环状软骨 D.会厌 16.喉腔炎症易发生水肿造成呼吸道阻塞的部位是( ) A.喉口 B.喉前庭 C.喉中间腔 D.声门下腔 17.关于胃的分部正确有是() A.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 B.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C.胃小弯、胃大弯、贲门部和幽门部 D.胃底、胃体、幽门窦和幽门管18.食管的第二处狭窄在( ) A.起始处距中切牙10CM B.穿膈处距中切牙30CM C.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D.与胃相接处距中切牙20CM 19.没有结肠带的肠管是( ) A.横结肠B.肓肠C.直肠D.升结肠 20.下列关于女性骨盆的描述错误的是( )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梳理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考试科目,我们对解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复习重点内容!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6.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 (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解剖学基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血液循环 2.尼氏体 3.结肠 4.胸膜 5.微绒毛

1.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全血容积的,包括。红细胞的寿命为,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骨髓等处的所吞噬。 2.心的传导系统是特殊分化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心的传导系统包括、、。 3.、和,在鼻腔、口腔与咽部相通的部位,共同围成一个淋巴组织环,称为咽淋巴环,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4.胃可分为四部分:、、与。 5.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有四个腔,借和分为左心和右心。 6.成人全身有块骨,其中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 7. 男性尿道分为、和三部分。

()1.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部分的面为 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正中矢状面 ()2.原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盏 D.肾小球囊腔 ()3.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B.杓状软骨C.环状软骨D.会厌 ()4.没有结肠带的肠管是 A.横结肠B.肓肠C.直肠D.升结肠 ()5.出入肝门的结构不包括 A.肝固有动脉 B.肝门静脉 C.肝管 D.肝静脉 ()6.肾的结构正确的是 A.皮质位于浅层、由肾锥体组成 B.肾乳头开口于肾盂 C.肾柱是肾髓质伸入皮质的部分 D.相邻几个肾小盏汇成肾大盏 ()7. 属于终动脉的是 A.上颌动脉B.脑膜中动脉C.直肠上动脉 D.视网膜中央动脉E.颈浅动脉 ()8.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9.下列有关红骨髓描述中正确的是 A.成人存在于髓腔内 B.不存在于板障内 C.髂骨、胸骨、椎骨内终生存在 D.儿期造血,成年期不造血 E.黄骨髓不能转化为红骨髓 ()10. 心尖朝向 A.左前方B.左方C.左下方 D.左前下方E.右方 ()11. 不属于右心房的结构是 A.上腔静脉口B.卵圆窝C.肺静脉口 D.梳状肌E.冠状窦口 ()12.关于上腔静脉的描述,以下错误的是 A.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 B.走行中穿过膈的腔静脉孔 C.收纳奇静脉 D.为上腔静脉系的主干 E.回流至右心房 ()13.属于终动脉的是 A.上颌动脉B.脑膜中动脉C.直肠上动脉 D.视网膜中央动脉E.颈浅动脉 ()14.咽 A.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 B.鼻咽有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处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效率地进行高中生物复习,分类整理基础知识点至关重要,下面是X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基础知识点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 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 心。 1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3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名词解释 解剖学基础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i?血液循环 2?尼氏体 3?结肠 4胸膜 5. 微绒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全血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的寿命为_____________ ,衰老的红 细胞被肝、脾、骨髓等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吞噬。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的传导系统是特殊分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功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心的传导系 统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在鼻腔、口腔 与咽部相通的部位,共同围成一个淋巴组织环,称为咽淋巴环,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可分为四部分: 与__________________ 。 5.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 ______________ 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有四个腔,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分为左心和右心。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解剖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任务: 《解剖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农村医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核心课程。本课 程主要内容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揭示正常人体各系统、器官的位置 , 毗邻关系 , 形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基本功能。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的教学理念,针对教学对象基本为初中毕业、基础 较差等现实,采取理论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教学,以案例教学为特色,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后续课程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着重讲述对后续课程有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内容,适当介绍当前本课程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设计思路: 围绕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中职护理、助产专业课 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充分运用 信息技术服务教学,如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师可合作或独自制作微课、短视频等 学生喜爱的信息教学方式解决普通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相应 的生理学知识和研究进展。依据职业岗位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确立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任务和检验标准等。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 学生能够达到下列要求 ( 一) 职业素养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 重视医学伦理 , 自觉尊重患者的人格 , 保护患者隐私。 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 能将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健康 , 维护农村居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不怕苦累、爱岗敬业 , 能适应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实际需要。 ( 二) 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 1.具备正确描述人体分布和人体各系统的组成 , 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以及毗邻关系。 2.具备全身主要的骨性和肌性标志及重要器官的体表投影 , 主要血管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 3.具备人体器官的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概况的基本理论。

最新解剖学基础-消化系统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消化系统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消化系统包括___和___两大部分。 2、口腔可分为前外侧方___和后内侧方的___两部分。 3、颏舌肌一侧收缩使舌尖伸向___侧,双侧收缩使舌向___伸。 4、人的一生先后有两组牙发生,第1组牙称___牙,共有___个,第2组牙称___牙,共有___个。 5、牙在外形上可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 6、牙质是构成牙的主体,___覆盖于牙冠的牙质表面,___包于牙根和牙颈的牙质表面。 7、牙周组织包括___,___和___三部分。 8、消化腺包括___、___和___等大消化腺以及消化管壁内的小腺体。 9、腭扁桃体位于___和___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10、唾液腺又称口腔腺,主要包括___、___和___三对。 11、咽是___和___的共同通道,它分为___、___和___三部分。 12、咽腔鼻部的侧壁上有___口,此口的后上方有一深窝,称___。 13、食管下端约在第___胸椎体下缘平面与___相续,上端连接___。食管依其行程分为___、___和___三部。 14、胃的入口称___,与___相接;出口为___与___相延续。 15、在中等充盈时,胃的大部分位于___,小部分位于___。 16、胃的幽门部,可分为左侧的___和右则的___两部分。 17、小肠上接胃的___,下接___,分___、___和___三部。 18、十二指肠呈蹄铁形包绕___,可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19、十二指肠大乳头位于十二指肠的___部,它是___和___的共同开口。 20、十二指肠悬肌的作用是将___固定于腹后壁,也是临床手术中确定___起端的标志。 21、大肠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五部分。 22、结肠分为___、___、___和___四部分。 23、结肠和盲肠在形态上有___、___和___三大特征,借此与小肠区别。 2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部的凸向后方叫___;下部的凸向前方叫___。 25、肝大部分位于___和___,小部分位于___。 26、肝的膈面借___韧带分为___和___两叶;脏面借“H”沟分为___、___、___和___四叶。

最新解剖学基础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组织 2器官 3系统 4解剖学姿势 二、填空题 l解剖学,是借助于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科学。 2组织学,是借助于和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的科学。 3·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在过程中,变化规律的科学。 4.根据形态,人体分为,,,等四大部分。 5-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一0 三、问答题 1内脏包括哪些系统?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l可将人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的面是( ) A、矢状面 B、正中矢状面 C、水平面 D、冠状面 2与人体的长轴和矢状轴都互相垂直的轴是 ( ) A、冠状轴 B、垂直轴 c、矢状轴D长轴 (二)多项选择题 1垂直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人体分为左、右两芈 B、呈前后方向 C、与身体长轴平行 D、与水平线垂直 E、呈左右方向 2水平面( ) A、又称横切面 B、呈左右位 C、与矢状面垂直 D、与冠状面垂直 E、呈前后方向

五、判断题 1内侧和外侧是用来描述体表两点间的位置关系的。( ) 2矢状面必须通过人体正中线,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 3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相互位置关系的术语。,( ) 4矢状轴,是前后方向,是与人体的长轴和冠状轴都互相垂直的水平线。( )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2间皮3腺上皮4腺 5外分泌腺6血清7肌节8.闰盘 9突触10神经纤维1l神经末梢 12运动终板 二、填空题 1人体的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和四类,这四类组织称为。 2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是: 3上皮组织按其分布和功能,可分为和。 4根据外分泌腺的细胞数量,可分为和。 5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有、、和。 6血液由和构成,相当于细胞间质。 7·无粒白细胞有和。 8软骨根据其基质内所含纤维不同,分为、和三种。 9根据结构及功能,肌组织可分为、、种。 10肌组织主要由构成。肌细胞又称为。肌细胞的细胞膜称,细胞质称。 11.神经元根据突起的多少,可分为、和类。 12神经元细胞质内的特殊细胞器有和。 13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有、和三类。 14感觉神经末梢又称为 三、问答题 1.简述被覆上皮的分类。 2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有那些。 3简述突触的结构。 四、选择题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

解剖学基础测试题+答案3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解剖学基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血液循环 2■尼氏体 3.结肠

4胸膜 5.微绒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细胞悬浮于血浆中,占全血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的寿命为____________ ,衰老的红细胞被肝、脾、骨髓等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吞噬。 2.心的传导系统是特殊分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功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持心正常的节律性活动。心的传导系 统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在鼻腔、口腔 与咽部相通的部位,共同围成一个淋巴组织环,称为咽淋巴环,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可分为四部分: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与__________________ 0 5.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 ______________ 位于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位于正中线的右侧。心有四个腔,借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分为左心和右心。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基础》期中测试题 班级: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侮小题2分,共100分) 1、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 肾 C. 肺 D. 子宫 2 ?内含多种酶,可以促使物质氧化并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E.中心体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 3、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 E.气管腔面

C.心脏 腔面D.胃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分布在() A.血管E.消化道C.腺体 D.呼吸道 5 ?食管上皮为() 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E.单层柱状上 皮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6?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 .中心体C .核糖 体D .高尔基复合体7?胃底腺的主细胞能分泌() A.盐酸E.内因子C.胃蛋白酶 D.胃蛋白酶原 8肱骨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外科颈E.桡神经沟 C.肱第一 肋软骨骨大结节 D.三角肌粗降 9.符合颈椎特点的是() A.有横突孔 E.棘突长,水平后伸 C.椎体较大 D.横突有关节面 10.胸骨角平对() A .第一肋软骨 B .第二肋软骨

C.第三肋软骨 D.第四肋软骨 11 ?与正中矢状位有关的方位是() A.内和外 B.前和后 C.上和下 D.内侧和外侧 12.位于椎体和椎间盘前面的韧带是() A.棘上韧带 B. 棘间韧带 C. 后纵韧带 D. 前纵韧带 13?胆总管和胰管共冋开口于十二指肠的() A.上部B 降部C 水平部

D 升部 14.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 A.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B.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C. 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D. 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 15. 在吞咽时遮盖喉口的结构是() A.甲状软骨 B .杓状软骨 C .环 状软骨 D .会 厌 16. 喉腔炎症易发生水肿造成呼吸道阻塞的部位 是() A.喉口 B .喉前庭 C .喉中间腔 D.声门下腔 17 ?关于胃的分部正确有是() A .胃底、胃体、贲门、和幽门 B. 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 C. 胃小弯、胃大弯、贲门部和幽门部 D. 胃底、胃体、幽门窦和幽门管 18.食管的第二处狭窄在() A .起始处距中切牙 10CM 外1/3交点处 外1/3交点处 内1/3交点处 内1/3交点处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的髌骨共同构成。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广阔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2)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后移动。(3)关节腔内还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侧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强关节稳固性和增加灵活性作用,还可以缓冲运动时震荡,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可作旋内、旋外运动。 20.试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项部和背上部。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试述膈肌的形态、裂孔、作用及通过的结构。 答: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称中心腱。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裂孔:位于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22.试述三角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23.试述股四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起点: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于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至于胫骨粗隆。作用:是子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4.试述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后方。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上部和胫骨。止点:三个头会合向下续为跟腱,至于跟骨。作用:上提足跟,屈髁关节及屈膝关节。 25.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处。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8.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