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三线制电能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汇总1(精)复习过程

三相三线制电能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汇总1(精)复习过程
三相三线制电能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汇总1(精)复习过程

三相三线制电能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

作者:绍兴用电管理所韩明磊

一、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表的正确接线及其向量图

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由计量互感器、电能表及二次连接导线组成,正确接线及其向量图如下:

计量接线图(外部)向量图

计量接线图(内部同名端配合)

二、三相三线电能表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的非正常运行方式经常出现的非正常运行方式如下:

1) A相电压缺相;或B相电压缺相;或C相电压缺相;

2)电压接线错误的排列组合(Uc-b-a)(Ua-c-b)(Ub-c-a)(Ub-a-c)

(Uc-a-b)

3) A相电流接反,如(-Ia/Ic);或C相电流接反,如(Ia/-Ic)

4) AC相电流互换

5) AC相电流同时接反

6) AC相电流互换并同时接反

7) A相电流正进Ⅱ元件,C相电流反进Ⅰ元件

8) A相电流反进Ⅱ元件,C电流正进Ⅰ元件

三、退补电量的计算

电能计量装置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失准,特别是错误接线,应进行电量的更正。根据退补电量,即抄见电量与实际用电量的差别,多退少补。

退补电量=正确电量-错误电量

ΔW=W-W`

更正系数K定义为:K=W

W` P

P`

(P :正确接线时功率;P`错误接线时功率)

ΔW=W-W`=KW`-W`=(K-1)W`

说明:

1)ΔW>0,用户应补交ΔW的电费。

2)ΔW<0,应退给用户ΔW的电费。

3) K>1或K<0,用户应补交ΔW的电费;

4) K<1供电企业应退给用户ΔW的电费。

5)若电能表在错误接线期间反转,则W`应取负值。

四、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误接线中常用的退补电量计算方法

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误接线中常用的退补电量计算方法有五种:功率测量法、计量装置对比法、平均电量法、估算法、更正系数法。其中更正系数法是处理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差错最常用的方法,其他方法可在无法采用更正系数法时使用,或对更正系数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1. 功率测量法:在负荷运行稳定的条件下,使用功率表或现场校验仪测出错误接线时输入电能表的功率值P`及错误接线更正后输入电能表的负荷功率值P,算出更正系数K,再算出退补电量ΔW。

2. 计量装置对比法:设法通过其他正常的电能计量装置获取正确电量W,再与失准计量装置的抄见电量W`比较,算出退补电量ΔW。

3. 平均电量法:根据失准计量装置的抄见电量W`,再根据以往正常用电 3

量平均值计算实际用电量W,算出退补电量ΔW。

4. 估算法:按电器设备的容量,设备利用率、设备运行小时数或产品单耗计算计量装置故障期间的实际用电量。

5. 更正系数法:先判断出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方式,求出该错误接线时的功率表达式P`及正确接线时的功率表达式P,算出更正系数K,再算出退补电量ΔW。(P =3ULILCOS)

五、更正系数法电量退补系数的计算及功率因数的影响分析

下面以A相失压为例,阐明退补系数K 的计算过程:

A相失压时的向量图:

Ⅰ元件功率:P1=0

Ⅱ元件功率:P2=Ucb*Ic*cos(30°+Φ)

合成功率:P`=P1+P2=U*I*cos(30°+Φ)

退补系数K=PP`=3UICOS UICOS(30)。3COS COS(30)。

随着角度Φ的增大,功率因数降低,退补系数变小,补电量越少。也就是说,用户功率因数越高,补电量越多。图表显示如下: 4

依此类推,现将计量装置非正常运行方式下常见的向量图、退补系数、功率因数的影响列表归纳如下:

三相三线电能表正确接线的简易判别法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有功电能,有两种非标准正确接线方式:(1)元件1采用线电压UBC和相电流ib,元件2采用线电压UAC和相电流iA,这种接线方式的瞬间功率表达式为P=UBCib+UACiA;(2)元件1采用线电压UCA和相电流ic,元件2采用线电压UBA和相电流ib,这种接线方式的瞬间功率表达式为P=UCAic+UBAib。在三相三线系统中,如果B相接地,则这两种非标准接线方式就可能漏计电度。比如:高压两线一地输电方式或低压三相三线供电方式,B相在电能表外的电源侧和负荷侧若同时接地运行,则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必然漏计电度,因此通常不采用这两种接线方式。而常用的标准正确接线只有一种(如图1),错误接线却有许多种。为了迅速地判别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可采用下述简易方法: (1)首先对任何正转的电能表,如果原电能表接线正确,通过三次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三次电能表都应停转,如不停转或有一次不停转,则证明原电能表接线肯定有错误。因为原电能表接线如果正确,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其功率计算如下: ①对调A、B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a所示)其功率为: -φA)=-U Icos(30°+φ) ②对调B、C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b所示),其功率为: -φA)=UIcos(30°-φ) -UIcos(30°-φ) ③对调A、C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c所示),其功率为: -UIcos(90°-φ) -φC)=UIcos(90°-φ) 三次对调电压进线后,从电能表的功率计算说明,如果原接线正确,在对调电压进线后都应停转(或有微动)。 (2)通过三次对调电压进线,如果电能表三次都停转,只能说明原电能表接线可能正确。电能表对调电压进线停转,只是电能表原接线正确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为此还必须进一步进行判断。方法是:首先断开B相电压,此时电能表每分钟转数应为原接线电能表每分钟转数的一半。因为在原接线正确情况下,断开B相电压进线(参看图1虚线处断开),其功率为: -φA)=UIcos(30°-φ) UIcosφ 从功率计算说明,在电能表正确接线时,断开B相电压电能表正转速度应降低一半。然后再把A、C两相电压进线对调,使电能表停转,继续进行断开电压进线的试验。先断开A相电源进线,则电能表的功率为: -UIsinφ 再断开C相电源的电压进线,则电能表的功率为: -φC)=-UIcos(90°-φ)=UIsinφ 功率值P1和P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说明无论用户的功率因数如何,两次断线后,电能表的转数都应一样,但转向相反。

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doc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错误接线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任务要求: 1、遵守安全工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 2、画出向量图,描述故障错误; 3、列出各元件功率表达式及总的功率表达式; 4、求出更正系数 二、适用范围: 电压互感器采用两台单相互感器按V/v 0方式连接,电流互感器采用分开四线制连接方式。所接负载为一块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和一块三相三线(60°)无功电能表、电压回路阻抗对称的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的分析方法可类推)功率因数COS Φ>0.5(Φ<60°)。 三、配备工具: 一块数字式相位伏安表(仅提供一组电压测试线和一个电流钳)。 四、相关知识: (一)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正确接线的相量图 (二)正确功率表达式: )30cos(1u u uv I U P ?+?= )30cos(2w w wv I U P ?-?= ???cos 3)30cos()30cos( 210UI I U I U P P P w w wv u u uv =-?++?=+= )090:900:(οοοο≤≤-≤≤??容性时感性时 (三)电压互感器一次断线、二次断线、二次极性反接情况的电路分析。 1、电压互感器V 型接线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线电压数值表:

下表列出了当一次断和二次断电压时,二次侧各相与相间电压的数值。 序号故障 断线 情况 故障断线接线图 (实线为有功电能表, 虚线为无功电能表)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断线时二次侧电压(V) 二次侧不接 电能表(空载) 二次侧接一只 有功电能表 二次侧接一只有功 电能表和一只无功电 能表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Uuv Uwv Uwu 1 一次 侧U 相断 相 0 100 100 0 100 100 50 100 50 2 一 次侧V 相断 相 50 50 100 50 50 100 50 50 100 3 一 次侧 W相 断相 100 0 100 100 0 100 100 33 67 4 二次 侧u相 断相 0 100 0 0 100 100 50 100 50 5 二 次侧 v相断 相 0 0 100 50 50 100 67 33 100 6 二 次侧w 相断 相 100 0 0 100 0 100 100 33 67

关于三相三线智能表错接线的判断

关于三相三线智能表错 接线的判断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关于三相三线智能表错接线的判断与纠正 一、了解三相三线正确接线的几种情况 图1U ab*I a与U cb*I c两组电能和 图2U ca*I c与U ba*I b两组电能和 图3U bc*I b与U ac*I a两组电能和 说明:图2和图3在实际情况下和图1是完全一样的。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图2是图1中把母排的A相移到了内侧,可以把电压看成是图1的B、C、A排列。图3是图1中把母排的C相移到了外侧,可以看成是图1的C、A、B排列,其他均没有任何改变,并且从左到右都是正相序。由于习惯,我们总是认为母排是A、B、C顺序排列的,所以,图2和图3的电能表达式就和图1有点区别,但对于计量来说,三者没有任何差别。了解这一点,就会发现A、B、C实际是我们人为定义的。 二、三相三线接线中,几个特点需了解 1、正常接线情况下,如果电压电流均以U ab作为参考方向的 话,那么A相(U ab)电压角为0°,C相(U cb)电压角为300°,A相电流角(Ia与U ab)为30°附近,C相电流角(Ic 与U ab)为270°附近。 2、A相电流角与C相电流角的差大约为240°(或120°), 如果两者差为60°,则一定有一相电流是接反的。 3、错接线时,既可以通过电压线调整,也可以通过电流线来 调整,因为所谓的A、B、C只是一个参考的方向。目的是要通过接线调整,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情况。 4、三相三线中,作为参考零线的这个相上(如图1中的B 相)是没有电流采样的。通过向量图,调整电压接线,把没有电流的这个相,确定为参考零线,接入电表B相的位置。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接线区别

浅谈仪表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供电为220V.AC,输出信号为0--10mA.DC的四线制变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有些工厂还可见到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即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采用4-20mA.DC 信号,现场仪表就可实现两线制。但限于条件,当时两线制仅在压力、差压变送器上采用,温度变送器等仍采用四线制。现在国内两线制变送器的产品范围也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国外进来的变送器也是两线制的居多。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三相三线电度表正确接线的简易别法

三相三线电度表正确接线的简易别法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计量三相三线有功电能,有两种非标准正确接线方式:(1)元件1采用线电压UBC和相电流ib,元件2采用线电压UAC和相电流iA,这种接线方式的瞬间功率表达式为P=UBCib+UACiA; (2)元件1采用线电压UCA和相电流ic,元件2采用线电压UBA和相电流ib,这种接线方式的瞬间功率表达式为P=UCAic+UBAib。在三相三线系统中,如果B 相接地,则这两种非标准接线方式就可能漏计电度。 比如:高压两线一地输电方式或低压三相三线供电方式,B相在电能表外的电源侧和负荷侧若同时接地运行,则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必然漏计电度,因此通常不采用这两种接线方式。而常用的标准正确接线只有一种(如图1),错误接线却有许多种。为了迅速地判别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可采用下述简易方法:

(1)首先对任何正转的电能表,如果原电能表接线正确,通过三次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三次电能表都应停转,如不停转或有一次不停转,则证明原电能表接线肯定有错误。因为原电能表接线如果正确,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其功率计算如下:

①对调A、B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a所示)其功率为: P1=UBAIAcos(150-φA)=-UIcos(30+φ) P2=UCAICcos(30+φC)=UIcos(30+φ) P=P1+P2=0 ②对调B、C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b所示),其功率为: P1=UACIAcos(30-φA)=UIcos(30-φ) P2=UBCICcos(150+φC)=-UIcos(30-φ) P=P1+P2=0 ③对调A、C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c所示),其功率为: P1=UCBIAcos(90+φA)=-UIcos(90-φ) P2=UABICcos(90-φC)=UIcos(90-φ) P=P1+P2=0 (1)首先对任何正转的电能表,如果原电能表接线正确,通过三次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三次电能表都应停转,如不停转或有一次不停转,则证明原电能表接线肯定有错误。因为原电能表接线如果正确,对调任意两根电压进线后,其功率计算如下: ①对调A、B两相电压(矢量图如图2a所示)其功率为: P1=UBAIAcos(150-φA)=-UIcos(30+φ)

一篇看懂仪表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的区别

今天仪控君和大家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它们的定义 两线制:两根线及传输电源又传输信号,也就是传感器输出的负载和电源是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是从外部引入的,和负载串联在一起来驱动负载。 三线制:三线制传感器就是电源正端和信号输出的正端分离,但它们共用一个COM端。 四线制:电源两根线,信号两根线。电源和信号是分开工作的。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但目前,很多变送器采用二线制。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不同线制变送器的差异有哪些? 不同线制变送器的差异 一、两线制 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 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

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 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4mA DC,不与机械零点重合,这种“活零点”有利于识别断电和断线等故障。而且两线制还便于使用安全栅,利于安全防爆。 图一两线制变送器接线示意图 两线制变送器如图一所示,其供电为24V DC,输出信号为4-20mA DC,负载电阻为250Ω,24V电源的负线电位最低,它就是信号公共线,对于智能变送器还可在4-20mA DC信号上加载HART协议的FSK键控信号。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分析及更正

三相四线测量常识———————————————第一步:测三相电压测量U1n接线图如下: 测量U2n、U3n方法与上面图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零线不动。(注意选择交流500) 不带电压互感器时220V为正常,且三相电压数值相接近为正常。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压断线。 能够测出U1=_____V U2=_____V U3=_____V 第二步:测量各元件对参考点Ua的电压测量方法如下图: 测量方法与上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接参考点的连线不动。 目的:测出对参考点电压为0的该相确定为A相 能够测出U1a=_____V U2a=_____V U3a=_____V

第三步:测量三个元件的相电流测量I1的方法如下图: 测量其它相与上图类似,移动黑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流进线端。 目的:判断各元件电流是否正常,正常是三相相电流相接近,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流开路或短路。 能测出I1=_____A I2=_____A I3=_____A 第四步:测量第一元件电压与各元件电流的相位角测量

第五步:测量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电压间的相位角 按照上图可以测出

仪表接线与差分电路

一、差分信号 差分信号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差异。电路的输入端是两个信号的输入,这两个信号的差值,为电路有效输入信号,电路的输出是对这两个输入信号之差的放大。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有电压信号都是差分的,因为一个电压只能是相对于另一个电压而言的。即两个电压之间的差。例如,301V和300V之间的差分电压,就是1V。 当'地'当作电压测量基准时,这种信号规划被称之为单端信号。 使用差分信号的好处 一、因为你在控制'基准'电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识别信号。在一个地做基准,单端信号方案的系统里,测量信号的精确值依赖系统内'地'的一致性。如果’地’受到了干扰,单端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是采用差分系统,无论地是否一致,所采集的信号’浮’在空中,不受地的影响,所以可以降低干扰,提升系统信号采集的准确。具有优异的抑制零点漂移的特性 二、差分信号对外部电磁干扰(EMI)是高度免疫的。一个干扰源几乎相同程度地影响差分信号对的每一端。既然电压差异决定信号值,这样将忽视在两个导体上出现的任何同样干扰。两端同时受到干扰,但两端之间的差确保持着相对稳定。干扰信号的有效输入为零,这就达到了抗共模干扰的目的。 三、在一个单电源系统,能够从容精确地处理'双极'信号。为了处理单端,单电源系统的双极信号,我们必须在地和电源干线之间某任意电压处(通常是中点)建立一个虚地。用高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正极信号,低于虚地的电压来表示负极信号。接下来,必须把虚地正确地分布到整个系统里。而对于差分信号,不需要这样一个虚地,这就使我们处理和传播双极信号有一个高真度,而无须依赖虚地的稳定性。 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工作状态分为四种: 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双) 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双----单) 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双) 4.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单----单) 二、仪表接线 工业上最广泛采用的标准模拟量电信号是用4~20mA直流电流来传输模拟量。 采用电流信号的原因是不容易受干扰。并且电流源内阻无穷大,导线电阻串联在回路中不影响精度,在普通双绞线上可以传输数百米。上限取20mA是因为防爆的要求:20mA的电流通断引起的火花能量不足以引燃瓦斯。下限没有取0mA的原因是为了能检测断线:正常工作时不会低于4mA,当传输线因故障断路,环路电流降为0。常取2mA作为断线报警值。 电流输出型变送器将物理量转换成4~20mA电流输出,必然要有外电源为其供电。最典型的是变送器需要两根电源线,加上两根电流输出线,总共要接4根线,称之为四线制变送器。 当然,电流输出可以与电源公用一根线(公用VCC或者GND),可节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分析

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2T15:50:34.54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4期作者:洪登宇1 洪卫星2 刘继红2 [导读] 摘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文章简述了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原理,然后进一步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以三相三线制两元件有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 V/V 接线B 相接地为例, 摘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和广大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文章简述了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原理,然后进一步分析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以三相三线制两元件有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 V/V 接线B 相接地为例,介绍了测量和判断的方法,通过现场测量接入电能表的电压、电流及其相互间的相位、相序,即可判断出电能表的接线方式。 关键词: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错误;判断方法 电能计量装置的正常运作是供电企业抄核收工作开展的前提,能否科学精准地进行电能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抄核收工作的质量。对于高压线路的高供高计用户来说计量装置选择的是三相三线电能表,然而在实际计量中经常出现错接线问题,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精准计量,且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问题不易被察觉,对此有必要掌握科学的计量技术和方法。只有掌握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根据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地预测、判断,才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计量表的错误接线。 1.三相三线电能表错误接线的判断原理 确保相关电能计量工作开展的目的在于三相三线电能表需处于正常的接线状态,但由于电能表接线较为复杂,若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操作能力较低,则出现错误接线的可能性极大,不利于相关电能计量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故需对其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进行研究。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存在三种电压,即Ua 、Ub 、Uc ,共有六种对应的接线方法。可见,在日常工作中 相三线电能表出现错误接线的几率大、种类多,对电能计量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而对错误接线的判断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通过电压测试的方式对电压相序、PT极性等是否存在反接现象进行明确;通过电流测试的方式对CT极性是否存在反接现象进行明确;通过相角与功率测试可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夹角,并对二者之间的矢量相别进行明确,以最终明确得出电能表不同构件在实际运行中其电压与电流的相别。 (1)若利用相位表进行角度测量,则电能表电压Ua 、Ub 、Uc ,所对应的电流分别为 I1 、 I3 ,若是逆相序,相位角则呈逆时针旋转;若利用功率表进行功率测量,得出 I1 、 I3 ,再结合电能表电压端的相别,参照Coscp的数值和电流值,可准确确定I1 、 I3 的相别。(2)明确电压端的电压相别。将Ua 、Ub 、Uc作为主要测量依据,在对应的六角图中准确定位 I1 、 I3 ,并添加错误电压,参照Coscp 值和测量得出的电流值,即可得出电流相别。 2.错误接线的判断方法分析 2.1电压回路的判断方法 2.1.1测量电压值(指线电压) 用万能表或相位伏安表的电压档,测量电能表进线盒电压端子 2、4、6(A、B、C)间的线电压并做好记录。三个线电压如接近相等,约为 100V,则说明电压互感器(TV)极性正确或均接反;如各线电压相差较大,且有某线间电压明显小于 100V,则说明电压回路存在断线或接触不良故障;当有某线电压接近(173V),则说明有一只 TV 极性接反。 2.1.2判断B相 检查时将电压表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分别触及电能表电压端子2、4、6,对地无电压者即为B相,并做好记录。如皆有电压,则说明电压互感器(TV)不是 V/V 接线 B 相接地的接线方式,其可能原因是 TV 为 Y/Y0 接线或 V/V 接线而未将 B 相接地。 2.1.3测定三相电压的排列顺序(相序) 用相位伏安表或相序表都行,目前相序表使用普遍又方便。以相序表为例,对应电能表电压端子2、4、6 测出相序,结合上述已测出 B 相的基础上,确定三相电压的排列顺序。如所测相序为正相序,且已测定电能表接线盒 4 号端子为接地 B 相,则可认为三相电压时 A、 B、C 排列。如有姨 U 出现后,测得的相序与实际情况相反。 2.2电流回路的判断方法 (1)用一根临时导线,先将其一端良好接地,而另一端接触电能表电流出线端,观察铝盘的转向及转速,若电流回路接线正确无误,临时导线接触前后铝盘转速应无明显变化。 (2)用电流表或相位伏安表的电流档,测量由电流互感器(TA)引至电能表接线盒三根导线的电流值。如三相电流值接近相等,则说明电流互感器(TA)接线正确完好,或者全部极性反接;如三相差别较大甚至有的接近为零,则说明有断线或短路故障;当有某线电流是其他两相电流的姨3 倍,则说明有一只电流互感器(TA)一次侧或二次侧反接,而具体是哪一相电流互感器(TA)反接则通过下一步检查相位确定。 (3)核对“电流互感器(TA)变比”,如对于 380V供电的低压用户,可用钳形电流表直接测量一次电流值进行比较即可;如对于 10kV 供电的高压用户,高供低计的可用钳形电流表直接测量一次电流值加以比较,高供高计的则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变压器出口总电流通过换算后加以比较。 2.3检查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关系 (1)测量电能表进线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角。用相位表或相位伏安表测量电表进线 UAB 与电流互感器引至电能表接线盒三根导线中 IA、IB、IC 之间的相位差,或者分别测量 UAB 与 IA 及 UBC 与 IC 的相位差。 (2)作向量图,判断电表外部电流回路接线。根据实测电压、电流值及相位关系,按一定比例作向量图,并参考正确接线时的向量区间图进行分析判断。 (3)画错误接线图,导出功率表达式。根据检查电压、电流做的记录,并结合向量图分析结果,对照正确接线图和已知的外部接线核对电表端子接线,然后作出完整的错误接线图,导出相应的功率表达式,以便得出更正系数,并与所观察到的电表转动情况比较核实。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是现代电力营销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旦发生计量接线错误则会造成计量故障,且其计量误差值通常较大,而三

感性负载下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快速判断

感性负载下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快速判断 摘要:感性负载下三相三线的错误接线有46种,但每种错误接线的误差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判断至少需要15~20 min。本文通过对46中错误接线的规律进行总结,能够在5 min内迅速判断并计算出错误接线的误差值,大大提高了电能表错误接线判断的速度。对于感性负载下电能表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判断的比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该方法用于现场错误接线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关键词:感性三相三线快速判断 Abstract:The perceptual load of three-phase wrong wiring three line 46,the error of each error wiring using traditional methods to determine needs at least 15~20 minute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wrong wiring of 46 rules,can be in 5 minutes to quickly judge and calculate the error wiring,greatly improving the energy meter wiring error judgment rate.Is helpful for energy meter three-phase three wire wrong wiring judgment under inductive load game,but the method is used for wiring has certain limitation. Key Words:Emotional;Three-phase Three-wire;Quick;Judge 近些年电力公司举办了各类职工技能竞赛,其中电能表故障判断为众多竞赛项目之一,比赛中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除了判断正确,加快判断速度已然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项目,我们在比赛中总结了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3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照 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3—1(b )所示。从相量图3—1(b )可看出,电能表第I 元件所加电压为BC U ? 通过电流为A I ? ,BC U ? 与 A I ?的夹角为φ′I=90°-φ; 第II 元件所加为AC U ?,通过电流为C I ?,AC U ? 与C I ? 的夹角为φ′II=15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 ′I =U BC I A cos φ′I=UI cos (90°-φ) 第I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 ′II=U AC I C cos φ′II=UI cos (150°-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 P ′= P ′I+ P ′II= UI cos (90°-φ)+ UI cos (150°-φ) =UI ) sin cos (sin 212 3???+-UI =UI (? ?sin cos 232 3 +- ) 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3UIcos φ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UI (??sin cos - 232 3 +),应按 εP = 1-)sin cos -(cos 333??? +UI UI = 1333 2-- -?tg =1312---? tg = 11 32--?tg 计量功率。 ? BC U (a ).接线图

解:此接线的相量图,如图3—2(b )所示。从相量图3—2(b )可看出,电能表第I 元件所加电压为BC U ?通过电流为C I ? ,BC U ? 与 C I ? 的夹角为φ′I=150°+φ;第II 元件所加为AC U ? ,通过电流为A I ?,AC U ?与A I ? 的夹角为φ′II=30°-φ,所以可列出如下计量有功功率表达式。 第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 ′I =U BC I A cos φ′I=UI cos (150°+φ) 第II 元件计量功率为: P ′II=U AC I C cos φ′II=UI cos (30°-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 P ′= P ′I+ P ′II= UI cos (150°+φ)+ UI cos (30°-φ) = -UI cos (30°-φ)+ UI cos (30°-φ) =0 实际三相负荷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为 P=3UIcos φ 电能表计量出的功率为0,电能表不转,应按P=3UIcos φ计量功率。 (a ).接线图 BC U ?

三线制热电阻传感器的故障分析

三线制热电阻传感器的故障分析 摘要:热电阻传感器是一种稳定性好、精度高、测量范围大的温度传感器,因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热电阻传感器的连接导线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消除导线电阻的影响,热电阻测温常采用不平衡电桥式三线制接法,从而使温度误差得到了补偿。 关键词:热电阻、平衡电桥、三线制 一、热电阻与热电偶的区别 1.热电阻和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热电偶工作原理是基于赛贝克效应,即两种不同成分的导体两端连接成回路,如两连接端温度不同,则在回路内产生热电流的物理现象。它由两根不同导线(热电极)组成,它们的一端是互相焊接的,形成热电偶的测量端(也称工作端)。将它插入待测温度的介质中;而热电偶的另一端(参比端或自由端)则与显示仪表相连。如果热电偶的测量端与参比端存在温度差,则显示仪表将指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 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有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绕在绝缘材料作成的骨架上或通过激光溅射工艺在基片形成。当被测介质有温度梯度时,则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的平均温度。 2.如何选择热电偶和热电阻 根据测温范围选择:500℃以上一般选择热电偶,500℃以下一般选择热电阻; 根据测量精度选择:对精度要求较高选择热电阻,对精度要求不高选择热电偶; 根据测量范围选择:热电偶所测量的一般指“点"温,热电阻所测量的一般指空间平均温度。 二.热电阻的二线制原理和三线制原理的区别 1.热电阻的二线制原理 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图1-1 热电阻二线制接法

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对计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三相三线电能表是在电力计量需求发展以及计量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的一种新计量装置。应用三相三线电能表在进行电能情况的计量过程中,由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的相序以及极性错误问题,会容易造成三相三线电能表在进行接线计量应用中,出现误接线问题,从而对于电能表计量装置的计量结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将结合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的重要作用意义,根据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问题的具体情况,对于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问题的计量影响进行分析论述,以提高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准确性。 【关键词】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计量结果;准确性 在电力运营中,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准确性对于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用户的利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电能计量装置的电能计量结果准确性还对于电力能源的合理利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三相三线电能表是一种新型的电能计量装置,它多应用于10千伏以及以上的电压系统供电计量中。通常情况下,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接线计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在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接线过程中,由于电能计量装置中还带有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因此,在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安装接线过程中,就容易因为安装接线上的疏忽造成电能表误接线问题出现。通常情况下,三相三线电能表安装接线过程中,一旦出现误接线问题就容易导致电能表的电能计量结果存在误差和不准确情况,对于电能表的正常计量运转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会出现不转动或者是反转情况。本文将结合三相三线电能表安装接线中可能发生的误接线问题与情况,对于电能表误接线问题的计量影响进行分析论述。 1.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问题分析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表等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过程中,电能表的安装接线过程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三相三线电能表是与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在进行电能表的安装接线过程中,就会由于安装接线过程中疏忽问题,或者是对于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的安装接线错误,直接影响到三相三线电能表的安装接线问题,导致误接线问题出现。三相三线电能表安装接线过程中,一旦出现误接线问题,就会表现为电能表运转过程中出现不转动或者是反转动情况,甚至会随着电压功率变化一会反转一会正转,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的电能表转动,其转动计量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具有较大的误差性。 其次,三相三线电能表在计量运转过程中,是与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而电压互感器的电压相序可以根据相序表进行判断,因此计量运转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几率比较小,进行电力互感器安装接线过程中,一旦将电流互感器的二次接线连接错误,也容易造成电能表不转动或者是反向转动,但是,即使是电能表进行正方向的转动,转动计量的结果也是不准确的。 2.三相三线电能表误接线的计量影响分析 根据上示的三相三线电能表计量装置系统中的电流以及电压关系情况,在进行三相三线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过程中,正确的线路连接方法为:首先,将有功电能表的第一元件线路接入到ua、ub和ia中,同时将有功电能表的第二元件接入到uc、ub和ic中;但是如果进行电能表的安装接线过程中,角度差额为60度时,对于无功电能表的线路连接正确的方法为,电能表的第一元件接入到ub、uc和ia中,第二元件接入到ua、uc和ic中,并且根据电能表的这一接线方式,就可以对于电力线路系统中电能表的有功功率p以及无功功率q进行计算求得。 根据上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的安装接线原理以及公式结论,就可以对于不同安装接线环境下,电能表的安装接线正确方式以及电能表功率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以用于对于电能表误接线情况下对于计量结果的影响分析。 2.1 电能表ac两相元件误接线影响分析

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仪表区别

浅谈仪表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转)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供电为220V.AC,输出信号为0--10mA.DC的四线制变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有些工厂还可见到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即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采用4-20mA.DC信号,现场仪表就可实现两线制。但限于条件,当时两线制仅在压力、差压变送器上采用,温度变送器等仍采用四线制。现在国内两线制变送器的产品范围也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国外进来的变送器也是两线制的居多。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DC,为变送器提供了静态工作电流,同时仪表电气零点为4mA.DC,不与

仪表接线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

两线制:两根线及传输电源又传输信号,也就是传感器输出的负载和电源是串联在一起的,电源是从外部引入的,和负载串联在一起来驱动负载。 三线制:三线制传感器就是电源正端和信号输出的正端分离,但它们共用一个COM端。四线制:电源两根线,信号两根线。电源和信号是分开工作的。 谈谈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原创) #1 “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的区别和原理;使用场合有没有规定? 两线制仪表如何改成四线制接法、如何接线?四线制仪表能改为两线制仪表接法吗?”等等。 我们讨论的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是指各种输出为模拟直流电流信号的变送器,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上的区别,而并非只指变送器的接线形式。否则热电偶配毫伏计测量温度可称为是两线制的鼻祖了! 几线制的称谓,是在两线制变送器诞生后才有的。这是电子放大器在仪表中广泛应用的结果,放大的本质就是一种能量转换过程,这就离不开供电。因此最先出现的是四线制的变送器;即两根线负责电源的供应,另外两根线负责输出被转换放大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等)。DDZ-Ⅱ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的出现,供电为220V.AC,输出信号为0--10mA.DC的四线制变送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有些工厂还可见到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DDZ-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并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即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采用4-20mA.DC信号,现场仪表就可实现两线制。但限于条件,当时两线制仅在压力、差压变送器上采用,温度变送器等仍采用四线制。现在国内两线制变送器的产品范围也大大扩展了,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多。同时从国外进来的变送器也是两线制的居多。 因为要实现两线制变送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V≤Emin-ImaxRLmax 变送器的输出端电压V等于规定的最低电源电压减去电流在负载电阻和传输导线电阻上的压降。 2. I≤Imin 变送器的正常工作电流I必须小于或等于变送器的输出电流。 3. P<Imin(Emin-IminRLmax) 变送器的最小消耗功率P不能超过上式,通常<90mW。 式中:Emin=最低电源电压,对多数仪表而言Emin=24(1-5%)=22.8V,5%为24V电源允许的负向变化量; Imax=20mA; Imin=4mA; RLmax=250Ω+传输导线电阻。 如果变送器在设计上满足了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实现两线制传输。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间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这两根电线既是电源线又是信号线。两线制变送器由于信号起点电流为4mA.DC,为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和三线制接线法的分析

1.10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和三线制接线法的分析 热电阻接入电路两线制三线制接线法 1.分析两线制由于引线电阻的误差 图1-12中,r为引线的电阻,R t为Pt电阻,其中由欧姆定律可得: 当R r=R t时(电桥平衡),V0=-I22r 。 从V0的表达式可以看出,引线电阻的影响十分明显,两线制接线法的误差很大。 2.分析三线制如何消除引线电阻的误差 三线制接线法由图1-13所示,由欧姆定律可得: 当R r=R t时,电桥平衡,I1=I2,V0=0。 可见三线制接线法可很好的消除引线电阻,提高热电阻的精度。 工业用热电阻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用来测量(-100~500)℃范围的温度,其主要特点是测温准确度高,便于自动测量。由于热电偶在低温范围中产生的热电势小,因而对测量仪表要求严格,而采用热电阻温度计测量低温是很适宜的。 热电阻温度计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普通工业型、铠装型及特殊型等。 常用的普通工业型热电阻主要有: 1.铂热电阻:广泛用来测量(-200~850)℃范围内的温度。在少数情况下,低温可测至1K,高温可测至1000℃。其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复现性好,但价格昂贵。铂热电阻与温度是近似线性关系。其分度号主要有Pt10和Pt100。 2.铜热电阻:广泛用来测量(-50~150)℃范围内的温度。其优点是高纯铜丝容易获得,价格便宜,互换性好,但易于氧化。铜热电阻与温度呈线性关系。其分度号主要有Cu50和Cu100。 铠装热电阻是在铠装热电偶的基础上发展来的,由热电阻、绝缘材料和金属套管三者组合加工而成,其特点是外形尺寸可以做得很小(最小直径可达20毫米),因而反应速度快,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振耐冲击,具有良好的挠性,且不易受有害介质的侵蚀。 使用热电阻前必须检查它的好环,简易的检查方法是将热电阻从保护管中抽出,用万用表测量其电阻。若万用表读数为“0"或者万用表读数小于R0值,则该热电阻已短路,必须找出短路处进行修复;若万用表读数为“∞",则该热电阻已断路,不能使用;若万用表读数比R0的阻值偏高一些,说明该热电阻是正常的。 热电阻的阻值不正确时,应从下部端点交叉处增减电阻丝,而不应从其它处调整。完全调好后应将电阻丝排列整齐,不能碰接,仍按原样包扎好。 经修复的热电阻,必须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热电阻安装时,其插入深度不小于热电阻保护管外径的8倍~10倍,尽可能使热电阻受热部分增长。热电阻尽可能垂直安装,以防在高温下弯曲变形。热电阻在使用中为了减小辐射热和热传导所产生的误差,应尽量使保护套管表面和被测介质温度接近,减小热电阻保护套管的黑色系数。 当用与热电阻相配的二次仪表测量温度时,热电阻安置在被测温度的现场,而二次仪表则放置在操作室内。如果用不平衡电桥来测量,那么连接热电阻的导线都分布在桥路的一个臂上。由于热电阻与仪表之间一般都有一段较长的距离,因此两根连接导线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将同热电阻阻值的变化一起加在不平衡电桥的一个臂上,使测量产生较大的误差。为减小这一误差,一般在测温热电阻与仪表连接时,采用三线制接法(图1),即从热电阻引出三根导线,将连接热电阻的两根导线正好分别处于相邻的两个桥臂内(图2)。当环境温度变化而使导线电阻值改变时,其产生的作用正好互相抵消,使桥路输出的不平衡电压不会因之而改变。另一导线电阻R1的变动,仅对供桥电压有极微小的影响,但在准确度范围内。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电能表正确接线

电能表正确接线与错误接线 221.试绘出单相、三相电能表的正确接线和注意事项。 答:(1)绘出单相电能表的正确接线,如图7—1所示。 负荷 单相电能表接线应注意事项如下: 1)用验电笔确认相线和零线; 2)相线接单相电能表第一个接线孔,如图7—1所示; 3)零线接单相电能表第三个接线孔,如图7—1所示; 4)负荷线接第二和第四个出线孔,如图7—1所示。 (2)绘出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正确接线图,如图7—2所示。 222.试画出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正确接线图和注意事项。 答: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接线图,如图7—3所示。 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接线应注意事项如下: 豪? W T接零线上 负荷 图7—3

(1)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的零线T接到电源的零线上; (2)电源的零线不能剪断直接接入用户的负荷开关,以防止断零线和烧坏用户的设备; (3)注意电压的连接片要上紧以防止松脱,造成断压故障。 223.试画出单相电能表相线和零线接反的错误接线图,有何缺点? 答:单相电能表相线和零线接反的错误接线图,如图7—4 所示。 电零线源相线 这种错误接线的缺点有如下几点: (1)其错误是将相线和零线接错,造成相线没有通过电能表的电流线圈,方便了用电户偷电。 (2)相线接在零线的接线孔,容易误碰造成触电人身事故。 (3)这种接错线容易使电能表计量不准。 224.试画出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第一相电流极性接反的错误接线图,并求更正系数。 答: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接错线是电能表第一相电流的极性反接,其接线如图7—5所示。 图7—5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第一相电流极性接反造成电能表慢转,产生负误差。其负误差计算公式如下 即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正转,但是产生负误差。当cos∮=0.866时.电能表变慢66.6%。 225.试绘出单相电能表的相线进出线接反的错误接线图,有何问题? 答:单相电能表的相线进出线接反的错误接线图,如图7—6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