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金属学原理复习题

江苏大学金属学原理复习题
江苏大学金属学原理复习题

形核功:要形成一个临界晶核,必须获得像△G*这样一部分能量,所以称△G*为临界形核功,简称形核功。

晶胚: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的小晶团称为晶胚

临界晶核:在r=r*时,粒子处于临界状态,因此半径r*的晶核叫做临界晶核。

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粗糙界面:在固、液两相之间的界面以微观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

光滑表面:在光滑界面以上为液相,以下为固相,液、固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

伪共晶:不是共晶成分的合金而得到完全共晶的组织叫伪共晶。

不平衡共晶:在不平衡凝固条件下,合金冷却到共晶温度以下时仍有少量液体存在,剩余液相的成分达到共晶成分而发生共晶转变,由此产生不平衡共晶。

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较多,而共晶体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共晶体中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将依附于已有的粗大先共晶相长大,并把先共晶体中的另一部分推向最后

凝固的边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产生新相的现象被称为反应扩散

成分过冷:固溶体结晶时,尽管实际温度分布不变,但液固界面前沿液相中溶质分布发生变化,液相的熔点也随着变化,这种由于液相成分改变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平衡分配系数:达到平衡时,固相线成分也液相线成分之比。

区域熔炼:对于k<1的合金,溶质富集于末端,始端得到提纯,对于k>1合金,溶质富集于始端,末端得到提纯。(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办

法)

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和此时余下液体的平均浓度之比。

直线法则:在一定温度下,三元合金两相平衡合金的成分点和两个平衡相的成分点必然位于成分三角形内的同一条直线上,这一规律称为直线法则。

重心法则:当三元合金在一定温度下处于三相平衡时,合金的成分点为3个平衡相的成分点组成的三角形的质量重心,由此称之为重心定律。

连接线:两个平衡相的成分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连接对应成分点的直线叫连接线。

单变量线:三元系统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

临界分切应变:滑移系统开动所需最小份切应力。

单滑移:外力作用下,当只有一个滑移系统上的分切应力最大并且达到了临界切应力时,系统中只有一个滑移系开动,这种滑移叫做单滑移。

复滑移:由于晶体的转动,使拎一个滑移系参加滑移,从而形成双华谊,多组滑移系参加滑移,称为复滑移。

交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滑移面沿同一个滑移方向进行交替滑移的过程,称为交滑移。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和韧性下降,此现象就是加工硬化。形变织构:金属和合金塑性变形时,由于各晶粒的转动,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的取向会大致趋于一致,形变中的这种组织状态叫做形变织构。

位错点阵阻力: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每隔一个原子间距必然越过一个能垒,因此位错本身受到一种阻力,称为点阵阻力。

纤维组织:当形变量很大时,各晶粒已辨别不出来,而呈现纤维状的条纹,称为纤维组织。再结晶: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地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重新形核和长大,以无畸变的新晶核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回复:经冷变形的金属加热时,显微组织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称为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和再结晶同时进行的现象。

二次再结晶:当变形程度很大时或在较高温度下某些晶粒异常长大。

多边化:由于冷变形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引起点阵轻微弯曲,在退火过程中,通过刃型为错的攀移和滑移,使同号位错沿着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或小角度

晶界的过程。

储存能:金属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的功除了转换为热量外有一小部分被保留在金属内部的能量。

流线:在热加工过程中铸态金属的偏析、夹杂物、第二相等逐渐沿变形方向延伸,在经侵蚀的宏观磨面上会出现流线。

热加工:形变时发生动态再结晶。

温加工:形变时发生动态回复。

冷加工:形变时发生加工硬化。

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退火孪晶:在退货过程中形成的孪晶被称为退火孪晶。

1. 分析5.6%Cu合金和5.7%Cu合金在平衡凝固和快速冷却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特点。5.6%Cu合金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为α+θⅡ,快冷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还出现少量非平衡共晶组织(α+θ)共晶体,(常以离异共晶组织形态出现);5.7%Cu合金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为α+θⅡ+(α+θ)共晶体,快冷不平衡结晶时室温组织中出现离异共晶。

2.图为一连铸坯低倍组织照片,说明各晶区的名称及成因;若想得到更多的等轴晶粒,可采用哪些方法或措施?

晶区组织:表层细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

细晶区的形成:主要是液体金属浇入锭模后,冷模壁的作用而产生强烈的过冷,且模壁促进非均匀形核。

柱状晶区形成:在细晶区的形成过程中,因为模壁温度不断升高,使得细晶区前沿液体的过冷度减小,形核变得困难或者说基本上不形核了,此时就在细晶的基础上逐渐长大。由于热量的散发垂直于模壁,因此晶体的生长也就沿着与散热相反方向作定向凝固形成柱状晶。中心等轴晶区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铸锭中心的液体存在着大量的籽晶,这些籽晶在成分过冷的作用下,形成核心而长大,形成中心等轴晶。

慢的冷速、低的浇注温度、均匀散热、变质处理和应用物理方法等,可扩大等轴晶区。

3. 简述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并如何区分冷、热加工?动态再结晶与静态再结晶后的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再结晶通常是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核的形成及长大,以无畸变的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它的驱动力是储存能;再结晶完成后继续升高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少数晶粒突发性的不均匀长大,叫二次再结晶。它的驱动力是界面能。冷加工:形变时发生加工硬化;热加工:形变时发生动态再结晶。

组织结构的区别:静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大小均匀,易形成退火孪晶;动态再结晶晶粒大小很不均匀,晶粒呈现不规则的凹凸状,很难形成退火孪晶。

4.位错理论解释屈服与应变时效。

(1)位错要从气团里挣脱出来需要较大的力,这就形成了上屈服点,而一旦挣脱之后,位错的运动就比较容易了,因此有应力降落,出现下屈服点和水平台。

(2)当位错大量增殖后,在维持一定的应变速率是,流体应变就要降低,造成曲服降落。当卸载后立即重新加载,由于位错已经挣脱出气团的钉孔,故不出现屈服点。若卸载后放置长时间或强时效则溶质原子已经通过扩散而重新聚集到位错周围而形成气团,屈服现象重现。

5.位错理论解释单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

Θ=dτ/dt加工硬化系数

第一阶段:切应力达到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是,一个滑移系开动,阻力小,硬化效应小;

第二阶段:滑移在几组相交的滑移面中发生,位错交割,增殖塞积相继发生,位错运动阻力加大;

第三阶段:应力进一步提高,滑移障碍将逐渐克服,交滑移进行变形,Θ下降,抛物线硬化阶段,动态回复所致。

6.化学交互作用强化合金原因。

溶质原子在扩展位错的层错区聚集以降低层错能,形成铃木气团。

(1)扩展位错运动时层错必须跟着运动,但由于层错内外溶质原子浓度不同故增加了扩展位错运动阻力;

(2)当其他位错与扩张位错相交时,在交割前,扩展位错必须先簇集成全位错,但溶质原子在偏聚层错区增加了位错的宽度,使扩展位错难束集,也不发生交滑移,易绕过障碍从而提高合金强度。

7.位错绕过、切过质点强化机制异同。

(1)同:都与第二相粒子的体积分数和尺寸大小有关。强化效果都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

(2)异:绕过:随第二相粒子尺寸减小而增大

切过:随第二相粒子尺寸增大而增大

8.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材料在变形后,强度、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韧性明显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原因: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位错运动一旦受阻,塑性变形就难以进行,要继续进行变形只有增加外力。

分析:变形过程中,位错沿滑移面运动,各种位错会频繁相遇,发生一系列复杂的交割作用,出现位错的缠结等等现象,使位错的运动受阻,位错源不断发出的位错不能顺利地移出晶体,发生位错塞积,造成位错密度的逐渐增大。变形量越大,位错密度就越大,变形的抗力也越就大。随着位错密度的升高,位错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和交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因而强度和硬度也就越来越大。

加工硬化在生产上的意义(优缺点):

利:1强化金属的重要途径(通过冷加工控制产品的最后性能);

2提高材料的使用安全性(某些零件在工作过程中表面不断硬化,以提高耐冲击、耐磨损性能);

3材料加工成形的保证(冷加工成型)。

弊:1 加工过程中变形阻力提高,动力消耗大;

2 使材料变硬、变脆,故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中间退火;

3 脆断危险性提高。

对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

1导电率、导磁率下降,比重、热导率下降;

2结构缺陷增多,扩散加快;

3化学活性提高,腐蚀加快

9.经塑性变形后材料的显微组织变化.

晶粒形状的变化

(1)出现了大量的滑移带和孪晶带。

(2)晶粒形状发生了变化。随变形度增大,等轴状晶粒—→扁平晶粒—→纤维组织。纤维组织的分布方向是材料流变伸展方向。

(3)当金属中组织不均匀,如有枝晶偏析或夹杂物时,塑性变形使这些区域长,这在后序的热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会出现带状组织,随变形度增大,位错密度迅速增大。

形变织构

( 1)形变织构:是晶粒在空间上的择优取向

(2)类型及特征

?丝织构:各晶粒的某一晶向趋于与拔丝方向平行。(拉拔时形成)

?板织构:各晶粒的某晶面趋于平行于轧制面,某晶向趋于平行于主变形方向。(轧制时形成)

形变织构的产生

变形织构:金属晶粒的取向一般是无规则的随机排列,尽管每个晶粒有各向异性,所以宏观性能表现出各向同性。但是当金属经受大量(70%以上)的一定方向的变形之后,由于晶粒的转动造成晶粒取向趋于一致,形成了晶体的“择优取向”,即某一晶面在某个方向出现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方向。金属大变形后形成的这种有序化结构叫做变形织构,它使金属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形成原因:滑移塑性变形时伴随晶粒的转动,造成各晶粒的滑移面或滑移方向趋于平行外力方向。

变形织构的影响

对工程应用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如有织构的金属板材冲制筒形零件时,由于不同方向上塑性的差别较大,深冲之后零件的边缘不齐出现“制耳”现象;另外在不同方向上变形不同,制成的零件的硬度和壁厚会不均匀,等等。但织构有时也能带来好处,制造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利用织构可大提高变压器的效率。

防止措施:织构形成后很难消除,工业生产中为了避免织构,较大的变形量往往通过几次变形来完成,并进行中间退火

10.一块纯锡板被子弹穿透,分析弹孔周围的组织变化

由于锡再结晶温度低,当子弹打入Sn板后,变形的同时发生回复再结晶,弹孔周围变形最大,远离弹孔时变形较小,以至消失。再结晶时晶粒的长大规律:变形量小时,晶粒尺寸与原始尺寸相同,当变形大到某一程度时,再结晶晶粒特别粗大,然后再结晶随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

11.再结晶与二次再结晶驱动力?冷热变形后组织结构的主要区别?

驱动力:1是储存能,2是界面能

区别:冷变形形成形变织构,晶粒呈同向的条带状;热变形由于温度高于再结晶现象,发生回复再结晶,为等轴晶。

12.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因素。

(1)变形度:变形量小,不足已发生再结晶,晶粒尺寸不变;

当变形量超过临界时,变形越大,晶粒越细小

(临界变形度:再结晶后得到特别粗大晶粒的变形程度)

(2)退火温度:温度越高,晶粒越粗

13.二次再结晶(晶粒异常长大)

条件:正常晶粒长大过程被分散相粒子,织构等强烈阻碍,能长大晶粒数目少,使晶粒大小相差悬殊。尺寸差别大,大吞小,大的长得更快,最后形成大小极不均匀的组织。

14.冷塑性变形对合金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体系能量的影响。

(1)a形成纤维组织,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

B形成胞状亚结构

C形成形变织构

(2)造成加工硬化

(3)电阻率上升,电阻温变系数、导磁率、导热系数下降,金属扩散过程加速,腐蚀速度加快

(4)A冷变形产生大量缺陷引起点阵畸变,畸变能上升

B晶粒间变形不均匀、工件各部分变形不均匀引起微观、宏观内应力,这两部分都为储存能,前者为主

15.为什么晶体滑移总发生原子最密集面,并且沿着最密集的晶向进行?

因为只有在最密排晶面之间的面间距及最密排晶向之间的原子间距才最大,原子结合力也最弱,所以在最小的切应力下便能引起它们的相对滑移。

16.形变孪晶和退火孪晶形成机制有何不同,说明他们的显微组织特征

(1)形变孪晶是金属通过孪生的方式进行塑性变形而形成的组织,孪生是一个发生在晶体内部的均匀切变过程,切变区的宽度较小,在金相显微镜下一般呈带状,且变形孪晶通常在一个晶粒内部。(2)退火孪晶是经过冷塑性变形并再结晶退火后形成需要产生堆垛层错,这种层错是在晶界迁移过程中形成的,在金相显微镜下一般为平直界面的片状孪晶。

17.细化晶粒的方法:增加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与搅拌

铸锭三个晶区: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中心等轴区

18.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1)在结晶的退火温度:退火温度越高(保温时间一定时)再结晶的晶粒越粗大

(2)冷变形量:一般冷变形量越大,完成再结晶的温度越低,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完成再结晶的温度趋于恒定。

(3)原始晶粒尺寸:原始晶粒越细,再结晶晶粒也越细。

(4)微量溶质与杂质原子:一般起均匀化细化晶粒的作用。

(5)第二相粒子,粗大的第二相有利于再结晶,弥散分布的细小的第二相粒子不利于再结晶。

(6)形变温度:形变温度越高,再结晶温度越高,晶粒粗化。

(7)加热温度:加热速度过快或过慢,逗可能使再结晶温度升高。

(完整版)药物分析试卷-参考答案

2008至2009学年第一学期 一、选择题(请将应选字母填在每题的括号内,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45分) EDCCC BCCAA CDBDB ACBCA EBABA ADCBD 1. 中国药典主要内容包括( ) A. 正文、含量测定、索引 B. 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C.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D. 凡例、制剂、原料 2. 下列各类品种中收载在中国药典二部的是( ) A. 生物制品 B. 生化药物 C. 中药制剂 D. 抗生素 3. 薄层色谱法中,用于药物鉴别的参数是( ) A. 斑点大小 B. 比移值 C. 样品斑点迁移距离 D. 展开剂迁移距离 4. 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药物鉴别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比较吸收峰、谷等光谱参数或处理后反应产物的光谱特性 B. 一定波长吸收度比值与规定值比较 C. 与纯品的吸收系数(或文献值)比较 D. A+B+C 5. 药物的纯度合格是指( ) A. 符合分析纯试剂的标准规定 B. 绝对不存在杂质 C. 杂质不超过标准中杂质限量的规定 D. 对病人无害 6. 在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 ) A. 除去H2S B. 除去Br2 C. 除去AsH3 D. 除去SbH3 7. 重金属检查中,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 ) A. 1.5 B. 3.5 C. 7.5 D. 11.5 8. 差热分析法的英文简称是( ) A. TGA B. DTA C. DSC D. TA 9. 可区别硫代巴比妥类和巴比妥类药物的重金属离子反应是( ) A. 与钴盐反应 B. 与铅盐反应 C. 与汞盐反应 D. 与钴盐反应 10. 司可巴比妥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 A. 碘量法 B. 溴量法 C. 高锰酸钾法 D. 硝酸法 11. 下列药物中不能直接与三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 A.水杨酸 B.苯甲酸 C.丙磺舒 D.阿司匹林 12. 苯甲酸钠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是() A. 直接滴定法 B. 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C. 双相滴定法 D. 两步滴定法 13. 阿司匹林用中和法测定时,用中性醇溶解供试品的目的是为了( )

机械设计原理试卷2008_江苏大学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2007 -2008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及设计 I 开课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使用班级 J 车辆06 考试日期 2008.7.4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核查人签名 得 分 阅卷教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平面运动副中,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低副,通过 接触形成的运动副称为平面高副。 每个平面副最多提供 个约束。 2、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 个瞬心,所有瞬心位于 上,称为三心定理。 3、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 中,已知AB=40mm ,BC=50mm ,CD=AD=60mm ,且AD 为机架,该机构是 。 4、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 、 、 等。 5、凸轮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中,等速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具有 冲击。 6、一对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且两轮的螺旋角 。 7、周转轮系中,自由度为1的轮系称为 ,自由度为2的称为 。 8、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一般用 调节,非周期性波动用 调节。 9、对于刚性转子而言,一般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动平衡,径宽比 的转子平衡称为静平衡。 二、(10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则指出在图中的相应位置,若有平面高副,请在原图上画出高副低代后的机构简图。 命题教师: 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A 卷

江 苏 大 学 试 题 第2页 三、(10分)图示曲柄滑块机构,已知原动件1以角速度ω1匀速转动,转动方向如图。 (1)请在原图上标出该机构所有瞬心的位置。 (2)计算构件3在该位置时的速度v 3(写出表达式),判断其方向。 四、(10分)已知摇杆摆角0 90ψ=,摇杆长mm l CD 420=,摇杆在两极限位置时与机架所夹夹角分别为0 30及0 60,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1.4K =,设计此四杆机构。(图为示意图,准确尺寸图请自己画!)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附答案)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附答案) 一、(20分)系统由下列微分方程组描述: []1 1323312 23(()() dx k r t x dt dr t x dt dx T x x x dt dc t k x dt βτ ==+=+=)-c(t)- 式中,()r t 是输入量,()c t 是输出量,x 1、x 2、x 3为中间变量,τ、β、k 1、k 2为常数。 试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数 ()() s R s C 。 二、(15分)图(a)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k 1、k 2和a 。 (a) 0.1 (b) 三、(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要求当()r t t =时稳态误差0.5ss e <,且具有1σ=的稳 定裕度(所有闭环极点的实部均小于1-),试确定 k 的取值范围。 四、(20分)(含现代部分专业的考生不做,其它专业考生做)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试绘制以τ为参变量的根轨迹(0τ=→∞),并讨论τ逐渐增大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 五、(15分)系统结构如图(a),1(G s )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b),试确定下列情况下为使闭 环系统稳定,比例环节的比例系数k1的取值范围。 (1)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没有极点; (2)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有一个极点; (3)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有二个极点。 (a) 六、(20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 (G s )= s(s+1) ,若要求系统的开环截止频 率 4.4/c rad s ω≥,相角裕度45o γ'≥,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0.1ss e =,试确定校正方式,并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七、(20分)(含现代部分专业的考生不做,其它专业考生做) 一非线性系统如下,输入单位阶跃信号 (1)在e e -平面上大致画出相轨迹; (2)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 确定系统的稳态误差()e ∞。

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手册-学生篇

机械工程学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知识 1.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的,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 2.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在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或专业所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是能否通过认证的重要指标;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Outcome-based)。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3)强调合格评价与质量持续改进。专业认证强调工程教育的基本质量要求,是一种合格评价。专业认证还要求专业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 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是什么?(*) (1)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2)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3)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适应性;(4)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4.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有哪些?(*) 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构成。 通用标准有7个要素(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涵盖了国际通行的11条毕业生能力要求,符合华盛顿协议要求的结果导向性特点。重点看学生产出成就,课程体系、师资,这些都是保证和支撑学生产出的。 各专业领域必须同时满足相应的补充标准。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不是单独的指标。 5.认证结论有哪些?(*)

(2020年编辑)药物分析习题集 附答案

药物分析习题 第一章绪论(药典概况)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GLP 、GMP 、 GSP 、GCP 。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_鉴别____、_检查_____、含量测定______三者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_安全___、_合理____、有效____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 1、良好药品生产规范可用() A、USP表示 B、GLP表示 C、BP表示 D、GMP表示 E、GCP表示 2、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E、十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3、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可用()

A、GMP表示 B、GSP表示 C、GLP表示 D、TLC表示 E、GCP表示 4、美国药典1995年版为() A、第20版 B、第23版 C、第21版 D、第19版 E、第22版 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A、GMP B、BP C、GLP D、RP-HPLC E、TLC 6、美国国家处方集的缩写符号为() A、WHO B、GMP C、INN( D、NF E、USP 7、GMP是指 A、良好药品实验研究规范 B、良好药品生产规范 C、良好药品供应规范 D、良好药品临床实验规范 E、分析质量管理 8、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 B、生物利用度 C、物理性质 D、药理作用 三、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2.药物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担任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3.常见的药品标准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中国药典(2005年版)是怎样编排的? 5.什么叫恒重,什么叫空白试验,什么叫标准品、对照品? 6.常用的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 7.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8.中国药典和国外常用药典的现行版本及英文缩写分别是什么? 9.药典的内容分哪几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几版药典? 10.简述药物分析的性质? 四、配伍题

江苏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机密★启用前 江苏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805 科目名称:机械设计 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需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1分×10=10分) 1.齿轮传动设计时,硬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齿轮参数,然后验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2.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1,蜗杆轮齿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其分度圆柱上导程角g=5042'38'',蜗轮齿数Z2=45,模数m t=8mm,压力角a t=200,传动中心距a=220mm,蜗杆直径系数q= ,蜗轮螺旋角b=。 3.带传动设计中,应使小带轮直径d≥d min,这是因为。 4.滑动轴承的承载量系数C p将随着偏心率χ的增大而,最小油膜厚度h min将随着偏心率χ的增大而。 5.链轮的转速越高,节距p ,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6.如需在同一轴段安装一对半圆键时,应将它们布置在。 7.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取决于。 8.单向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的疲劳强度计算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进行计算的。 二.选择题(2分×15=30分) 1.在直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中心距保持不变,而将模数m增大,则可以。 A.提高齿面接触强度 B.提高轮齿的弯曲强度 C.弯曲与接触强度均可提高 D.弯曲与接触强度均不变 2.在润滑良好的条件下,为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可采用的方法为。 A.减小齿面滑动速度υs B. 减少蜗杆头数Z1 C.增加蜗杆头数Z1 D. 增大蜗杆直径系数q 3.套筒滚子链传动中,大链轮的齿数Z2不能过大,若过大则会造成。 A.链传动的动载荷增大B.传递的功率减小 C.容易发生“脱链”、“跳齿”现象D.链条上应力的循环次数增加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的内容与药典概况(含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_正文、附录、引索四部分组成。 2.目前公认的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法规有 GLP、GMP、GSP、GCP。 3.“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化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三者_鉴别、检查、含量测定_的检验结果。 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 合理、有效、安全_、的重要方面。 二、选择题 1.《中国药典》从哪年的版本开始分为三部,第三部收载生物制品,首次将(生物制品规程)并入药典 (A)1990版 (B)1995版 (C)2000版(D)2005版 (E)2010版 2.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E(药品有效性的技术要求) (B)M(药品的综合技术要求) (C)P (D)Q (E)S (药品安全性的技术要求) 3.《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表示。 (A)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GL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D)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E)GCP 4.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A)2000年版 (B)2003年版(C)2010年版 (D)2007年版 (E)2009年版 5.英国药典的缩写符号为()。

药物分析第七版习题及部分答案(1)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一)基本概念 药物( drugs) 药品( medicinal products)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药品特性是 (二)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和国家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的内涵包括: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要求三个方面,药品在这三方面的综合表现决定了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凡例( general notices)、正文( monograph。)、附录(appendices) (三)药品标准制定与稳定性试验 药品稳定性试验的目的,稳定性试验包括 (四)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五)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使药品质量控制和保证要求从质量设计(Quality by Design)、过程控制( Quality by Process)和终端检验(Quality by Test)三方面来实施,保障用药安全。 (六)注册审批制度与ICH ICH协调的内容包括药品质量(Quality,以代码Q标识)、安全性(Safety,以代码S 标识)、有效性(Efficacy,以代码E标识)和综合要求(Multidisciplinary,以代码M 标识)四方面的技术要求。 三、习题与解答 (一)最佳选择题 D 1.ICH有关药品质量昀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E B.M C.P D.Q E.S B 2.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A 3.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盐酸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B.盐酸1. 0ml加甲醇使成l000ml的溶液 C.盐酸1. 0g加水使成l000ml的溶液 D.盐酸1. 0g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E.盐酸1. 0ml加水l000ml制成的溶液 D4.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 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 ~ B. 1. 6 ~2. 4g C. 1. 45~2. 45g D. 1. 95 ~2. 05g E. 1. 96 - 2. 04g D 5.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6.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松原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 >20cm B.≤20cm C.≤l0cm D. ≤5cm E.≤l0mm E 7.下列内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术语与符号 B.计量单位 C.标准品与时照品 D.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 E.通用检测方法 E 8.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EP在欧盟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B.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Definition)、生产(Production)和检查( Test) D.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选择题 A. SFDA 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D 9.荮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E 10.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1—13J A.溶质lg( 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 B.溶质lg( ml)能在溶剂1-不到l0ml中溶解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机械设计(附答案)

江苏大学2010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机械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基本额定动载荷C下,滚动轴承工作转而不发生点蚀失效,其可靠度为90%。2.在圆柱齿轮传动中,齿轮直径不变而减小模数m,使轮齿的弯曲强度、接触强度及传动的工作平稳性。 3.有一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已知蜗杆头数Z1=1,蜗杆轮齿螺旋线方向为右旋,其分度圆柱上导程角γ=5042'38'',蜗轮齿数Z2=45,模数m=8mm,压力角αt=200,传动中心距a=220mm,则传动比i=,蜗杆直径系数q为,蜗杆分度圆柱直径d1=mm,蜗轮螺旋角β=。 4.普通v带传动中,已知预紧力F0=2500N,传递圆周力F e=800N,若不计带的离心力,则工作时的紧边拉力F1为,松边拉力F2为。 5.链轮的转速,节距,齿数越少,则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 6.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短的相对滑动,且传递转矩不大时,应用键联接,当轴上零件需在轴上作距离较长的相对滑动,应用键联接。 7.某受预紧力F0 和轴向工作拉力F的紧螺栓联接,如果螺栓和被联接件刚度相等,预紧力F0=8000N,在保证接合面不产生缝隙的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工作拉力F=N。二.选择题 1.在绘制零件极限应力的简化线图时,所必需的已知数据有。 A.σ-1σ0KσψσB.σ-1σS Kσψσ C.σ-1 σS KσD.σ-1σSσ0ψσ 2.采用普通螺栓连接的凸缘联轴器,在传递转矩时,。 A. 螺栓的横截面受剪切 B. 螺栓与螺栓孔配合面受挤压 C. 螺栓同时受剪切与挤压 D. 螺栓受拉伸与扭转作用 3.由试验知,有效应力集中、绝对尺寸和表面状态只影响零件的。 A.应力幅σa B.平均应力σm; C.应力幅和平均应力D.最小应力σmin 4.蜗轮轮齿常用材料是。 A. 40Cr B.GCrl5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共10分) 1.在质量分析方法验证中,准确度的表示方法常用(回收率)表示。 2. %(g/ml )表示(100ml溶剂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3.硫酸盐的检查原理为(Ba2++SO42-→BaSO4↓),所用的标准品为(标准硫酸钾溶液)。4.恒重指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5.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中分离度应大于(1.5)。 6.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7.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杂质为(对氨基苯甲酸)。 8. 。 9.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产生的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 A 型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凉暗处”是指( C ) A.放在阴暗处,温度不超过10℃ B.温度不超过2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 D.放在室温避光处 E. 避光,温度不超过10℃ 2. 铁盐检查时,需加入过硫酸铵固体适量的目的在于( D ) A.消除干扰 B.加速Fe3+和SCN-的反应速度 C.增加颜色深度 D.将低价态铁离子(Fe2+)氧化为高价态铁离子Fe3+同时防止硫氰酸铁在光线作用下,发生还原或分解反应而褪色。 E.将高价态铁离子(Fe3+)还原为低价态铁离子(Fe2+) 3.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 C ) A.PH值为7.0的乙醇B.无水乙醇C.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乙醇D.乙醇E.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所规定的乙醇4.取对乙酰氨基酚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按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结果与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中含Cl-0.01mg )5.0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氯化物的限量为( B ) A.0.1% B.0.01 % C.0.5% D. 0.1% E.0.001% 5. 取某一巴比妥类药物约50mg,置试管中,加甲醛试液(或甲醛溶液)1ml,加热煮沸, 放冷,沿管壁缓慢加硫酸0.5ml,使成两层,置水浴中加热,界面显玫瑰红色,该药物应为( D ) A.司可巴比妥 B.异戊巴比妥 C.硫喷妥钠 D.苯巴比妥 E.戊巴比妥6.三氯化铁试剂可用于芳酸类某些药物的区别:具三氯化铁反应的是( D ) A. 利多卡因 B. 普鲁卡因 C.苯佐卡因 D. 水杨酸 E.尼可刹米 7.JP是( E )的英文缩写 A.美国药典 B.英国药典 C.中国药典 D.欧洲药典E.日本药局方 8.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双相滴定法,其所用的溶剂是( A ) A. 水-乙醚 B.水-冰醋酸 C. 水-氯仿 D. 水-乙醇E.水-甲醇 9.肾上腺素及其盐类药物中应检查的特殊杂质为 ( B ) A.游离水杨酸 B.酮体 C.对氨基酚 D.对氯乙酰苯胺E.游离肼 10. 古蔡法检查砷盐时,判断结果依据( B ) A.砷斑的形成 B.形成砷斑颜色 C. 测砷化氢气体多少 D.溴化汞试纸颜色 E.吸收度的大小 11. 取某药物0.2g,加0.4%氢氧化钠溶液15ml,振摇,滤过,滤液加三氯化铁试液2 滴,即生成赭色沉淀,该药物应为( D ) A.水杨酸 B.对氨基水杨酸钠 C.对乙酰氨基酚 D.苯甲酸 E.苯甲酸钠12. 亚硝酸钠法测定药物时,要求溶液成强酸性,一般加入盐酸,其加入量与芳胺药物 的量按摩尔比应为( A ) A.2∶1 B.1∶2 C. 2.5~6∶1 D. 1∶3 E. 2∶4 13. 中国药典(2005版)中规定的一般杂质检查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C ) A.硫酸盐检查 B.氯化物检查 C.含量均匀度检查 D.重金属检查E.铁盐检查 14.中国药典规定,精密标定的滴定液正确表示为( D ) A.HCl滴定液(0.18mol/L) B. 0.1864M/L的HCl的滴定液 C. HCl滴定液(0.1864ML/L) D. HCl滴定液(0.1864mol/L) E.HCl滴定液(0.1864mol/ml) 15. 硫喷妥钠与铜盐的鉴别反应生成物为( B ) A.紫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E.紫堇色 16.若需查找某试液的配制方法,应查中国药典中的( C ) A.凡例 B.正文 C.附录 D.索引 E.前言 17. 中国药典(2005版)采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芳伯氨基药物时,指示滴定终点的方法选用( C ) A.电位滴定终点法 B.KI-淀粉指示液 C. 永停终点法 D.自身指示终点法 E.内指示剂法 18.中国药典(2005版)中的重金属检查法,如用硫代乙酰胺试液为显色剂,其最佳PH 值应为( C ) A. 6.8 B. 4.5 C. 3.5 D. 5.5 E. 6.5 19. 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时,系指( D ) A.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十万分之一B.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万分之一

江苏大学机械设计考研复习题

机械设计复习题一 一、填空及选择填空:把答案写在题中的空格里( 每空2分, 共26分) 1、工程上常用的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L h10是指_______________。 3、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受____________应力、_________应力和________应力作用,最大应力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 5、在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中(无冲击载荷),按________设计,按________校核 A.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B.齿根弯曲静强度 C.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D.齿面接触静强度 二、说明下列滚动轴承代号的意义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16分) 1、6209 2、7311AC/P4/DF 3、30420/P2/DB 4、N220/P5 三、计算题(共30分) 1、.图示托架受铅垂力F (N ),托架与托体之间的摩擦系数为μs,,可靠系数K f =1,螺栓与被联 接件的相对刚度为0.2,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为[σ],按步骤列出螺栓根径d 1的计算式。(14分) 2、一轴上有一对30204圆锥滚子轴承,轴承受载荷N F R 5400=,N F A 2700=n=1250r/min ,运转时有轻微冲击 1.1=p f ,试计算这对轴承当量动载荷p 和寿命L 10h 。轴承参数:d=20mm ; N C r 305000=; N C r 28200=;35.0=e ;Fa/Fr ≤e ,x=1,y=0;Fa/Fr>e ,x=0.4,y=1.7,[注: )2/(Y F F r s =] (本题16分) F F 1 2 四、分析题(18分) 图示蜗杆-斜齿轮传动,已知蜗杆为左旋,转向如图示,蜗杆m =8mm ,d 1=64mm(q =8),z 1=2,z 2=42,蜗杆输入转矩T 1=38000N .mm ,蜗杆传动效率h =0.75。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二)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药物定量分析与分析方法验证一、选择题 1.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其吸收液应选( B ) (A)H 2O 2 +水的混合液(B)NaOH+水的混合液 (C)NaOH+ H 2 O 2 混合液 (D)NaOH+HCl混合液 (E)水 2.用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药物,燃烧瓶的塞底部熔封的是( D ) (A)铁丝 (B)铜丝 (C)银丝 (D)铂丝 (E)以上均不对 3.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其中不正确的是去除蛋白质的方法是( B ) (A)加入与水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B)加入与水不相互溶的有机溶剂 (C)加入中性盐 (D)加入强酸 (E)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 4.氧瓶燃烧法破坏有机含溴/碘化物时,吸收液中加入( A )可将Br 2或I 2 还原成离子。 (A)硫酸肼 (B)过氧化氢 (C)硫代硫酸钠 (D)硫酸氢钠 5.准确度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常用( B )反映。 (A)RSD (B)回收率 (C)标准对照液 (D)空白实验 6.常用的蛋白沉淀剂为( A ) (A)三氯醋酸 (B)β-萘酚 (C)HCl (D)HClO 4 二、填空题 1.破坏有机药物进行成分分析,可采用_干_法、_温_法和_氧瓶燃烧_法。 三、是非题 (√)1.准确度通常也可采用回收率来表示。 (√)2.在测定血样中的药物时,首先应去除蛋白,去除蛋白的方法之一是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 (√)3.提取生物样品,pH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较重要,生物样品一般在碱性条件下提取。 (×)4.用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吸收液应选水 四、简答题 1.在测定血样时,首先应去除蛋白质,去除蛋白有哪几种方法?

材料力学考研真题十一套汇总

材料力学考研真题 1 一、作图示结构的内力图,其中P=2qa,m=qa2/2。(10分) 二、已知某构件的应力状态如图,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泊松比μ=0.25。试求主应力,最大剪应力,最大线应变,并画出该点的应力圆草图。(10分) 三、重为G的重物自高为h处自由落下,冲击到AB梁的中点C,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试求梁内最大动挠度。(8分)

四、钢制平面直角曲拐ABC,受力如图。q=2.5πKN/m,AB段为圆截面,[σ]=160MPa,设L=10d,P =qL,试设计AB段的直径d。(15分) x 五、图示钢架,EI为常数,试求铰链C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不计轴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12分) 六、图示梁由三块等厚木板胶合而成,载荷P可以在ABC梁上移动。已知板的许用弯曲正应力为[σ]=10Mpa,许用剪应力[τ]=1Mpa,胶合面上的许用剪=0.34Mpa,a=1m,b=10cm,h=5cm,试求许可荷载[P]。(10分)应力[τ] 胶

七、图示一转臂起重机架ABC ,其中AB 为空心圆截面杆D=76mm ,d=68mm ,BC 为实心圆截面杆D 1=20mm ,两杆材料相同,σp =200Mpa ,σs =235Mpa ,E=206Gpa 。取强度安全系数n=1.5,稳定安全系数n st =4。最大起重量G=20KN ,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为σcr =304-1.12λ(Mpa )。试校核 此结构。(15分) 八、水平曲拐ABC 为圆截面杆,在C 段上方有一铅垂杆DK ,制造时DK 杆短了△。曲拐AB 和BC 段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皆为GI P 和EI 。且GI P =4 5 EI 。 杆DK 抗拉刚度为EA ,且EA=225EI a 。试求: (1)在AB 段杆的B 端加多大扭矩,才可使C 点刚好与D 点相接触? (2)若C 、D 两点相接触后,用铰链将C 、D 两点连在一起,在逐渐撤除所加扭矩,求DK 杆内的轴力和固定端处A 截面上的内力。(15分) 九、火车车轴受力如图,已知a 、L 、d 、P 。求轴中段截面边缘上任意一点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σm 和应力幅σa 。(5分) 2 一、作梁的内力图。(10分)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药物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 ,共10分) 1.在质量分析方法验证中,准确度的表示方法常用(回收率)表示。2. %(g/ml )表示(100ml溶剂中含有溶质若干克)。 3.硫酸盐的检查原理为(Ba2++SO 42-→BaSO 4 ↓),所用的标准品为(标准硫 酸钾溶液)。 4.恒重指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5.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方法中分离度应大于(1.5)。 6.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 7.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检查的杂质为(对氨基苯甲酸)。 8. 9.巴比妥类药物与碱溶液共沸即水解产生的能使红色的石蕊试纸变 蓝的气体是(氨气)。 二、单项选择题共50分 A 型题(每题1分,共30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的“凉暗处”是指(C) A.放在阴暗处,温度不超过10℃ B.温度不超过20℃ C.避光,温度不超过20℃ D.放在室温避光处 E. 避光,温度不 超过10℃ 2. 铁盐检查时,需加入过硫酸铵固体适量的目的在于(D) A.消除干扰 B.加速Fe3+和SCN-的反应速度 C.增加颜色深度 D.将低价态铁离子(Fe2+)氧化为高价态铁离子Fe3+同时防止硫氰酸铁在光线作用下,发生还原或分解反应而褪色。 E.将高价态铁离子(Fe3+)还原为低价态铁离子(Fe2+)3.直接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时,所用的“中性乙醇”溶剂是指(C) A.PH值为7.0的乙醇B.无水乙醇C.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乙醇 D.乙醇E.符合中国药典(2005版)所规定的乙醇 4.取对乙酰氨基酚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按中国药典规定检查氯化物,结果与标准氯化钠溶液(每1ml中含Cl- 0.01mg )5.0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氯化物的限量为( B ) A.0.1% B.0.01 % C.0.5% D. 0.1% E.0.001%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药物分析习题及答案

药物分析习题集 本习题为2005版药典支持,2010版药典增订和增修部分请自行参照说明:为缩短篇幅,大多数的问答题和简答题的答案只给出了答题要点。红字是答案。 (如有错误,请指正) 第一章药典概况(含绪论)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4.药物分析主要是采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知的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等。所以,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与发展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性学科。 5.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鉴别_、_检查_、_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6.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安全_、_合理_、_有效_的重要方面。二、选择题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D )表示。 (A)USP (B)GLP (C)BP (D)GMP (E)GCP 2.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D )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包括巴比妥类药物、芳酸及其酯类药物、芳香胺类药物、杂环类药物、维生素类药物、甾体激素类、抗生素类) (E)十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3.《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可用( C )表示。 (A)GMP (B)GSP (C)GLP (D)TLC (E)GCP 4.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2010版 ) 7. GMP是指( B) (A)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B)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D)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E)分析质量管理 8.根据药品质量标准规定,评价一个药品的质量采用( A ) (A)鉴别,检查,质量测定 (B)生物利用度 (C)物理性质 (D)药理作用 三、问答题 1.药品的概念?对药品的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答: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是广大人民群众防病治病、保护健康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的特殊商品。

药物分析复习题含答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四部分组成。 2.判断一个药物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全面考虑_鉴别_、_检查_、_含量测定三者的检验结果。 3.药物分析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_安全_、_合理_、_有效_的重要方面。 4. 药物鉴别方法要求_专属性强_,再现性好,_灵敏度高、_操作简便、_快速。 5.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和生物学法。 6.中国药典规定:检查项下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与安全性四个方面。7.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必须坚持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不断完善的原则。8.重金属和砷盐检查时,常把标准铅和标准砷先配成储备液,这是为了_减少误差。 9. 中国药典规定检查药物中重金属时以_铅_为代表。多数药物是在酸性条件下检查重金属,其溶液的pH值应在_弱酸性_,所用的显色剂为_硫代乙酰胺试液_。 1.药物鉴别方法要求_专属性强_,再现性好,_灵敏度高、_操作简便、_快速。 2.药物的一般鉴别试验包括化学鉴别法、光谱鉴别法和色谱鉴别法。 4.复方阿司匹林制剂中加入枸橼酸钠的目的__防止阿司匹林水解_ 。 6.药物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_生产过程中_引入,二是_储存_过程中产生。 7.葡萄糖中的特殊杂质是_糊精_。 8.“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9.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10.“三致试验”是指致畸、致癌、致突变。 二、选择题 1.药物分析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以( D ) (A)六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B)八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C)九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D)七类典型药物为例进行分析 2.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最新版为( C ) (A)2010年版 (B)2003年版 (C)2015年版 (D)2007年版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B ) (A)鉴别反应完成需要一定时间 (B)鉴别反应不必考虑“量”的问题 (C)鉴别反应需要有一定的专属性 (D)鉴别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4.药物杂质限量检查的结果是1.0ppm,表示( D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排名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河北大学--电信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河北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辽宁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江苏大学-805机械设计-2011-考试大纲

江苏大学805机械设计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机械设计是机类、近机类专业中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考生应系统复习本课程考试内容,除学习和掌握通用零部件的基础理论外,也要对各种零件的类型、特点、适用场合及工作原理、零件的失效形式、设计准则、零件的受力分析、设计计算(即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参数的选择、常用材料及结构设计等各个方面了解和掌握。试卷覆盖面广,涉及考试内容的各个方面。复习时既要重视分析计算,也要注重结构设计。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通常有以下几种题型: 填空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简答题5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计算与分析题4题,每小题10-20分,共60分 结构题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说明:以上题型及分值分配仅作参考,根据需要可作调整) III 考查内容及参考书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 (1)机械工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3)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2、基本要求 了解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本课程特点。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1、教学内容 (1)机器组成; (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 (3)对机器的主要要求;

(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6)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 (7)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 (8)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9)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择; (10)机械零件的标准化; (11)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2、基本要求 了解机器组成、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对机器的主要要求、机械制造中常用材料及其选择、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和标准化等,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工作能力基本准则。 第三章、机械零件的强度 1、教学内容 (1)材料的疲劳特性; (2)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3)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2、基本要求 掌握疲劳曲线及其方程、极限应力曲线图及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了解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第四章、摩擦、磨损和润滑 1、教学内容 (1)摩擦; (2)磨损; (3)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4)流体润滑原理简介。 2、基本要求 了解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知识,掌握摩擦磨损分类和磨损过程,掌握流体动力润滑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联系及区别。 第五章、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1、教学内容 (1)螺纹联接的类型和标准联接件; (2)螺纹联接的预紧; (3)螺纹联接的防松; (4)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5)螺纹联接的设计;

江苏大学研究生考试试题

2P 2P 2P 2P 机密★启用前 江苏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及草稿纸上无效!(考本卷应使用计算器 ) 第一题 填空题 (共10分) 01 (5分) 图示组合图形,由两个直径相等的圆截面组 成,此组合图形对形心主轴y的惯性矩Iy 为 _________。 02 (5分) 图(a )、(b )、(c )为三根材料相同的 圆截面直杆,受到重量Q 相同,且从同一高 度H自由下落的物体冲击,若动荷系数可按 计算,则它们的动荷系数由大到 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它们的最大冲击应力由大到小的顺序 是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选择题 (共10分) 01 (5分) 图示等截面直杆的抗拉刚度为EA,其变形能应为下列式中 的哪一个? (A )U=5 L /(6EA); (B )U=3 L /(2EA); (C )U=9 L /(4EA); (D )U=13 L /(4EA)。 正确答案是______。 共 4 页 第 1 页 st H K d δ2

46m 10 02 (5分) 三轮汽车转向架圆轴有一盲孔(图a ),受弯曲交变应力作用,经常发生疲劳断裂。 后将盲孔改为通孔(图b ),提高了疲劳强度。其原因有四种答案: (A )提高应力集中系数; (B )降低应力集中系数; (C )提高尺寸系数; (D )降低尺寸系数。 正确答案是______。 第三题 (10分) 一根圆轴所传递的功率P=5.5kW ,转速n=200r /min ,[τ]=40 MPa 。试设计轴的直径d。 第四题 (20分) 作右图示梁的Q、M图。 第五题 (20分) 图示结构中,FB为圆杆,直径d=30mm ,材料的许用应力[σ]=120MPa 。 AE梁为T 字形截面,尺寸如图示,C为形心,Iz =7.46× 材料的许用拉应力[σt ]=40MPa ,许用压应力[σc ]=60MPa 。试校核该结构的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