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AHP审计风险评估模型

创建AHP审计风险评估模型
创建AHP审计风险评估模型

创建AHP审计风险评估模型

一、风险要素选择

本文对风险要素的选择主要考虑从客户需求和业务风险两个方面进行。

(一)客户需求角度

客户需求主要包括公司的战略管理与发展需求,管理层的重点关注需求以及被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需求等。公司的内审工作必须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保持一致,因此将公司战略发展的重点引入到内审工作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另外,内部审计是为服务的,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出于对公司业绩和经营某方面关注,也会要求内审人员实施某些特定项目的审计。被审计对象的需求则更不用说。对第一类需求,可以从公司的年度战略规划中识别,如中长期发展目标、战略规划等,第二类需求信息可以根据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第三类需求较灵活,一般是在经营过程中临时产生。

(二)业务风险角度

业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运营管理水平、业务本身的性质和影响金额,以及年度工作的重难点领域等。对业务风险的评价,很多学者都已有所研究。谢维佳(20XX)在对银行进行风险评价时,认为应当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损失频率等方面计算和衡量风险的大小,这也是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和采用的方法。而刘颖斐在对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价时,则考虑了风险评值、权重等因素。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审计部课题组(20XX)、乔林(20XX)在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时进一步引入了内控因素,如内控有效性、内控变化情况、上次审计时间等。任进军(20XX)提出从性质和来源角度评价风险,引发了我们对业务性质的关注。在审计计划制定方面,甄士龙(20XX)总结借鉴了前人的方法,还进一步将年度工作的重、难、热点以及管理层关注的项目等也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从业务经验来看,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对业务风险的评估和判断,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某些重要运营指标的测试和评价,这也是业务风险评价中非常重要的考察因素之一。

(三)综合结果

通过归纳、整理各种不同观点,同时考虑业务经验以及客户需求,本文最终形成了以内部控制、运营管理、业务重点和风险评估为主的风险评价要素体系。其中内部控制包括内控制度完整性、最近一次内控测试结果、内控稳定性以及抽

样测试结果等。运营管理指标针对具体业务而定,不同审计业务,运营指标也各不相同。业务重点主要从战略规划重点、管理层需求、业务性质以及业务金额变动等方面评定。风险评估则主要从包括累计审计次数、上次审计时间、上次审计结果以及经验估计等因素。

二、风险要素评价与度量

在风险评估的评价与度量方面,本文借鉴Z公司内部控制培训中风险评估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工作需要,针对每一项风险要素确定了如下风险评级及对应的风险赋值说明:风险赋值范围为1-10分,本文对风险评语的赋值主要采用均等分的思想,将赋值范围(0-10)按评语级数(一般为5)均等分配,然后各取其中间值,得到每一评语的赋值,当级数为3时,每一级次的赋值范围较大,此时采用范围赋值的方法(按3、4、3的比例划分),具体评分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在范围中确定。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要素权重

关于定性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与排序方法,理论上有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其中层次分析法多用于对多个定性评价要素权重的确定和分配,通过对各风险要素的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运用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到各风险要素在所有要素中的重要性排序及权重值。本文将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风险要素的权重值,然后根据各要素的风险评值,综合加权得出上一级要素的风险值,以此类推,最终得出针对项目的综合风险评值。构造两两比较矩阵构造两两比较矩阵需要邀请审计专家运用其丰富的审计知识和经验,来对各个模块、各个层次的风险要素重要性进行两两评价五、模型运用思路针对已细分的审计业务领域,逐项对每一项业务的每一种风险要素,按既定的标准进行评价和赋值,然后将各级要素的风险评分与对应的权重值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每一项审计业务的综合风险值,最后以此作为审计工作重点确定的依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层次分析的方法,从业务领域划分和风险要素评价两个方面,完成了对Z公司内部审计计划模型的构建,并为模型的运用提供了思路,旨在合理规划内审工作,科学制定审计计划,促进审计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审计效益。

风险评估程序的运用

风险评估程序的运用 新的审计准则强调“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所以07年考试的综合题就考了一个20分的综合题。从07年开始,考试的出题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审计的基础理论、方法(6-12章)占30%的分值、风险导向的审计理论(9-11章)占30%的分值,审计实务(13-17章)占30%的分值。其他的占10%左右的分值。当然审计报告是必考的,会结合审计实务一起考。 学习审计,要先有一个正确的思路。这非常关键,就是假设你是一个CPA,让你去审计,要知道先干啥,再干啥。如果没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可能不知道审计在讲啥。像盖楼,你要先有一个图纸,比如要盖30层,然后再计算一下每一层要用多少砖、多少水泥,最后算一下整栋楼要用多少砖、水泥等,工程造价是多少钱,也就是要有一个计划。 审计的过程大体上是: 1、先了解一下被审计单位的环境(看看能不能审,对方是否诚信,自己是不是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知彼知已) 2、签订业务约定书(正式接手审计业务)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也就是运用风险评估程序,看看哪里可能出错) 4、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包括控制测试和实施性程序。 也就是针对第3步评估出来的重大错报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最恰当的审计程序,找出具体的错报。这实际上也就是风险应对

5、汇总错报,判断意见类型,出具报告。 大体上的过程是这样的,写得不够细。 第九章内容挺多,考试估计太多不会考死记硬背的东西,看一下07年的考题就知道了,会结合第13-17章的内控等考实务方面的题,这种机率比较高。 风险评估的思路也就是:先从总体上估计一下哪里可能出错(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程序(风险应对)。风险评估理念的好处是避免了审计的盲目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一、必须记记的内容(书上都有,指出来的是第9章的重点) (一)风险评估需运用的三大程序 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2、实施分析程序(考实务可能要大量地用到分析) 3、观察和检查 (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6个方面(注意简答题) ⅰ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外部环境)ⅱ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内部环境) ⅲ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内部环境) ⅳ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内部环境) ⅴ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内、外部环境) ⅵ被审计单位的的内部控制(内部环境) 识别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上述各方面与以前各期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对于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

风险评估审计

风险评估: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一、了解主要业务活动→评价控制程序的缺陷→识别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教材P207-209) (1)编制请购单(仓库或其他部门) 根据请购物资进行授权审批,每张请购单必须经过负预算责任的主管人员签字批准。(请购与审批岗位分离) (2)编制订购单 采购部门对经过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询价后确定最佳供应商,但询价与确定供应商的职能要分离(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岗位分离) (3)验收商品,编制验收单 验收部门先比较所收商品与订购单上的要求是否相符,然后再盘点商品并检查商品有无损坏,验收部门验收后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单,是支持资产或费用以及与采购有关的负债的“存在或发生” 认定的重要凭证(采购与验收岗位分离) (4)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储存岗位与验收岗位分离) (5)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审批) ①购货发票内容与验收单、订购单一致 ②购货发票计算是否正确进行复核 ③编制有预先编号的付款凭单,并附上订购单、验收单、购货发票。 ④独立检查付款凭单计算的最好的充气娃娃https://www.360docs.net/doc/3a8705354.html,正确性 ⑤在付款凭单上填入应借记的资产或费用账户名称。 ⑥在凭单上签字批准照此凭单要求付款 (6)确认与记录负债 (7)付款 (8)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支出 二、审查购货的真实性(教材P210表11-1第四栏,重点掌握) 审查购货的真实性即证明“所记录的购货都确已收到物品或已接受劳务,并符合购货方的最大利益”,其常用实质性测试程序有: 1、复核采购明细账、总账及应付账款明细账,注意是否有大额或不正常的金额。 2、检查购货发票、验收单、订货单和请购单等原始凭证的是否合理与真实。 3、从原始凭证追查存货的采购至存货永续盘存记录。 4、检查取得的固定资产(实物)(从明细账追查到原始凭证追查到实物,逆查,查购货交易的高估) 三、审查购货的完整性(教材P210表11-1第四栏,重点掌握) 审查购货的完整性即证明“已发出的购货业务已记录”,其常用的实质性测试有: (1)从验收单追查至采购明细账(顺查,查低估) (2)从购货发票追查至采购明细账(顺查,查低估) 四、采购与付款不相容岗位(教材P212+P213,重点掌握) 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的以下六项职务必须分离,否则出现舞弊或舞弊之后不能被及时发现: 1、采购业务的请购与请购审批; 2、询价业务与确定供应商; 3、确定供应商与验收; 4、采购合同的订立与执行;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 叶志勇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风险的概念模型指出,风险由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五个方面构成,分别是威胁源、威胁行为、脆弱性、资产和影响。风险的评估模型要求,首先评估构成风险的五个方面,即威胁源的动机、威胁行为的能力、脆弱性的被利用性、资产的价值和影响的程度,然后综合这五方面的评估结果,最后得出风险的级别。 关键词:安全风险、安全事件、风险评估、威胁、脆弱性、资产、信息、信息系统。 一个机构要利用其拥有的资产来完成其使命。因此,资产的安全是关系到该机构能否完成其使命的大事。在信息时代,信息成为第一战略资源,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资产包括信息自身和信息系统。本文提到的资产可以泛指各种形态的资产,但主要针对信息资产及其相关资产。 资产与风险是天生的一对矛盾,资产价值越高,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风险管理就是要缓解这一对矛盾,将风险降低的可接受的程度,达到保护资产的目的,最终保障机构能够顺利完成其使命。风险管理包括三个过程:风险评估、风险减缓和评价与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本文对风险的概念模型和评估模型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使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风险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一、风险的概念模型 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是一种潜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未发生的状态。与之相对应,安全事件(以下简称事件)是一种显在的、负面的东西,处于已发生的状态。风险是事件产生的前提,事件是在一定条件下由风险演变而来的。图1给出了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图1 风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风险的构成包括五个方面:起源、方式、途径、受体和后果。它们的相互关系可表述为:风险的一个或多个起源,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侵害一个或多个受体,造成不良后果。它们各自的内涵解释如下: ? 风险的起源是威胁的发起方,叫做威胁源。 ? 风险的方式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采取的手段,叫做威胁行为。 ? 风险的途径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利用的薄弱环节,叫做脆弱性或漏洞。 ? 风险的受体是威胁的承受方,即资产。 ? 风险的后果是威胁源实施威胁所造成的损失,叫做影响。 图2描绘了风险的概念模型,可表述为:威胁源利用脆弱性,对资产实施威胁行为,造成影响。其中的虚线表示威胁行为和影响是潜在的,虽处于未发生状态,但具有发生的可能性。 潜在 (未发生状态) 显在 (已发生状态)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 核心环节。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涉及四个基本的概念,即信用、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本节重点为厘清基本概念,并介绍相关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操作。 I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概念 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是对企业信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的过程,是利用各种评估方法,分析受评企业信用关系中的履约趋势、偿债能力、信用状况、可信程度并进行公正审查和评估的活动。 信用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包括在收集企业历史样本数据的基础之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与各种数学建模方法构建统计模型与数学模型,从而对信用主体的信用风险大小进行量化测度。 I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一)信用分析瘼型概述 — 在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信用分析模型可以分为两类,预测性模型和管理性模型。预测性模型用于预测客户前景,衡量客户破产的可能性;管理性模型不具有预测性,它偏重于均衡地揭示和理解客户信息,从而衡量客户实力。 计分模型 Altman的Z计分模型是建立在单变量度量指标的比率水平和绝对水平基础上的多变量模型。这个模型能够较好地区分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在评级的对象濒临破产时,Z 计分模型就会呈现出这些企业与基础良好企业的不同财务比率和财务趋势。 2.巴萨利模型

巴萨利模型(Bathory模型)是以其发明者Alexander Bathory的名字命名的客户资信分析模型。此模型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其主要的比率为税前利润/营运资本、股东权益/流动负债、有形资产净值/负债总额、营运资本/总资产。 Z计分模型和巴萨利模型均属于预测性模型。 3.营运资产分析模型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同巴萨利模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其所需要的资料可以从一般的财务报表中直接取得。营运资产分析模型的分析过程分为两个基本的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营运资产(working worth);第二阶段是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从评估值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而资本结构比率越低越好。 《 营运资产分析模型是管理性模型,与预测性模型不同,它着重于流动性与资本结构比率的分析。由于净资产值中包含留存收益,因而营运资产分析可以反映企业的业绩。 □第三章企业征信业务 又因为该模型不需要精确的业绩资料,可以有效地适用于调整后的账目。通过营运资产和资产负债表比率的计算,确定了衡量企业规模大小的标准,并对资产负债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考察,可以确定适当的信用限额。 4.特征分析模型 特征分析模型采用特征分析技术对客户所有财务和非财务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从客户的种种特征中选择出对信用分析意义最大、直接与客户信用状况相联系的若干特征,把它们编为几组,分别对这些因素评分并综合分析,最后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 (二)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① 1.预测性风险模型构建——Z计分模型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研究

建筑火灾的货币等价数学模型评估方法初探 方甫兵1 白羽 1 (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51)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建筑火灾评估的几种常用方法和其数学模型,然后对其评估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和建筑火灾的货币等价数学模型,并作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火灾评估;货币等价;数学模型 0:引言 火灾风险评估是建筑物性能化放防火设计的依据,是消防设施和消防力量分布,城市规划的根据,也是科学消防决策的依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国内火灾风险评估始于八十年代,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其核心是评估的数学模型,国内外的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不一,在半定量评估方法中,其评估数学模型也五花八门。应用半定量评估的建筑火灾评估时,能不能用一种普遍通用的半定量评估方法,建立统一的评估数学模型?本文在这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方法,试图用等价货币的思想,建立相应的评估数学模型,试图形成统一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 1:建筑火灾常用评估方法 根据火灾发生的场合不同,火灾主要分为建筑火灾、森林草原火灾、化工煤矿火灾和交通工具火灾等类型。建筑火灾有自己的特点:建筑是人类居住、人口较高度密的场所,也是人类财富聚集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的大中城市和城市中的高层建筑是人、财、物的高密区。建筑火灾发生往往会引起人口伤亡和财物损失严重。建筑由于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的多样性,火灾评估的方法很多,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建筑火灾评估方法: 1.1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不同相应建立的火灾评估有:监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1】,商贸市场火灾风险评估【2】 宾馆火灾风险评估【3】等。 1.2根据建筑所处位置不同的区域火灾评估有:苏州古城区的火灾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4】,开封市火灾危 险性进行分析【5】等。 2:建筑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的主要数学模型 半定量火灾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将对象的危险状况表示为某种形式的风度值,从而区分出火灾的危险程度。近几年来,随着小样本火灾事件统计方法和统计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半定量的分析方法已成为发展较快的评估方法。 2.1基于模糊数学的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是一种有效多目标的分析方法,把决策规划过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用一种统一方式进行优化处理。应用AHP 主要有这样的三个步骤:首先,按照因素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其次根据专家打分给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处理确定权中系数,形成评估数学模型——模糊矩阵,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检验一致性,直到满意结果;最后根据评估标准和模糊计算,给出评估结果。此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1)检验一致性非常困难,一致性标准﹤0.1缺少科学依据;(2)考虑因素繁多,权中系数较难确定等。 2.2Gustav 法【6】 火灾危险性包括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及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常把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用GR 表示,火灾对建筑物内人员的伤害和财产损坏用IR 表示,二个方面的危险度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危险度。 2.2.1Gustav 法建筑物的风险评估数学模型 火灾危险度GR 的数学模型: i i ()B L W R M Q C Q GR ?+?= ? (1)

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4.2.1建立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和评价等级 ⑴建立原则 参考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5M”模型和“SHELL”模型。由于影响危化行业安全风险的因素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集,且诸多指标之间各有隶属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系统。因此,一般称评价指标为指标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安全风险评价的关键性一环。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①目标性原则;②适当性原则;③可操作性原则;④独立性原则。由此辨识出危化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要素,并分析、确定其相互隶属关系,从而建立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⑵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以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为例,如下图所示。

厂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A 危害因素A 1 被动措施A 2 主动措施A 3 安全管理A 4 事故处理能力A 5 物质危险性A 11 物质数量A 12 生产过程A 13 存放方式A 14 厂房层数A 15 使用年限A 16 耐火等级A 21 防火间距A 22 安全疏散A 23 防爆设计A 24 自动报警及安全联动控制系统A 31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A 32 室内安全防护系统A 33 其他安全措施A 34 安全责任制A 41 应急预案A 42 安全培训A 43 安全检查A 44 安全措施维护A 45 安全通道A 51 安全人员战斗力A 52 图4.1 厂房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⑶建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 经过研究和分析,并依据相关法规、标准,给出如下指标评价尺度和系统评价等级,如表4-1和表4-2所示。 各指标的定性评价 好 较好 中等 较差 差 各指标的对应等级 E 1 E 2 E 3 E 4 E 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系统安全分区间 [4.5,5] [3.5,4.5] (2.5,3.5) (1.5,2.5) [1,1.5] 各指标对应的分数 5 4 3 2 1 设最低层评价指标C i 的得分为P Ci ,其累积权重为W Ci ,则系统安全分S.V.为: ∑=?=1 ..i C C i i W P V S (4-1) 4.2.2利用AHP 确定指标权重 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对不同因素两两比较的方法,即表3-1的1~9标度法,构造不同层次的判断矩阵。然后,求解出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及累积权重。对判断矩阵的计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文献综述 1.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建筑用地日益紧张,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城市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多。截止2011年底,我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62000栋,其中超高层建筑高达1500余栋[1]。与此同时,我国高层建筑火灾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火灾规模越来越大,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据《中国消防年鉴》[2]统计,2002~2006年7年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1054起,而2007~2009年仅3年全国就发生了2040起,增长了3.5倍。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人群高度密集、财产高度集中,其火灾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社区火灾逐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高层建筑火灾占相当比例[3],因此针对高层建筑现有的火灾隐患状况、分析评价其风险,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其风险综述 2.1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以及国内外的一些典型高层建筑火灾案例[4-12]得出,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易形成烟囱效应,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导致数个楼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其火灾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火势蔓延途径多,速度快,危害严重 2)安全疏散困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3)空间和功能复杂,起火因素多 4)消防灭火设施不够完备,扑救困难 2.2高层建筑火灾风险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7-15]及我国的数起重特大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可知,当前我国高层建筑面临的火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可靠性不够。此外,防火分区内部的房屋或功能区域大量使用可燃或易燃的装修材料、家具组件及电器,以及存放大量可燃物品也给高层建筑带来了潜在的火灾隐患。 3.2.1火灾从外墙面突破防火分区 1)外墙保温材料及系统阻止火焰蔓延的能力不足 2)幕墙系统的防火设计存在缺陷 3)广告装饰牌的设置缺乏必要的防火规定 4)阳台雨棚的防火要求不明确 3.2.2火灾从内部突破防火分区 火灾从建筑内部突破防火分区是建筑火灾水平、垂直蔓延的主要途径。在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案例中发现,建筑往往存在防火分区开口处的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安装使用不正确问题和建筑中各种竖向管井和孔洞未按规范要求严格封堵或者封堵不合理的问题。 3.2.3疏散通道被燃烧烟气封锁 尽管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疏散楼梯、避难层(间)和防火门(窗)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从近年来国内高层建筑发生的一系列恶性火灾事故来看,我国高层建筑疏散楼梯、避难层(间)的安全性和防火门(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所用的防火门不能保持关闭状态;防火门不具备防烟功能。 3.2.4灭火救援能力无法达到相应的高度

几种信息安全评估模型知识讲解

1基于安全相似域的风险评估模型 本文从评估实体安全属性的相似性出发,提出安全相似域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 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分为评估操作模型和风险分析模型。评估操作模型着重为评估过程建立模型,以指导评估的操作规程,安全评估机构通常都有自己的操作模型以增强评估的可实施性和一致性。风险分析模型可概括为两大类:面向入侵的模型和面向对象的模型。 面向入侵的风险分析模型受技术和规模方面的影响较大,不易规范,但操作性强。面向对象的分析模型规范性强,有利于持续评估的执行,但文档管理工作较多,不便于中小企业的执行。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主机安全特征的相似性及网络主体安全的相关性视角出发,提出基于安全相似域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SSD-REM(security-similar-domain based riskevaluation model)。该模型将粗粒度与细粒度评估相结合,既注重宏观上的把握,又不失对网络实体安全状况的个别考察,有助于安全管理员发现保护的重点,提高安全保护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SSD-REM模型 SSD-REM模型将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考虑到影响系统安全的三个主要因素,较全面地考察了系统的安全。 定义1评估对象。从风险评估的视角出发, 评估对象是信息系统中信息载体的集合。根据抽象层次的不同,评估对象可分为评估实体、安全相似域和评估网络。 定义2独立风险值。独立风险值是在不考虑评估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S。 定义3综合风险值。综合风险值是在考虑同其发生关联的对象对其安全影响的情况下,对某对象进行评定所得出的风险,记为RI。 独立域风险是在不考虑各评估实体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相似域的风险。独立网络风险是在不考虑外界威胁及各相似域之间安全关联的情况下,所得的网络风险 评估实体是评估网络的基本组成元素,通常立的主机、服务器等。我们以下面的向量来描述{ID,Ai,RS,RI,P,μ} 式中ID是评估实体标识;Ai为安全相似识;RS为该实体的独立风险值;RI为该实体合风险值;P为该实体的信息保护等级,即信产的重要性度量;属性μ为该实体对其所属的域的隶属

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审计预估要素确定(底稿) 第315号国际审计准则(IsA315)要求从六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1)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4)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5)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6)内部控制 ISA315将被审计单位的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与其他五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列,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分解过于粗略,实务中难以实篇。我国学者汪国平认为:重大错报风险应从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微观因素三方面分解,微观因素包括:法人治理结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内部控制制度、战略规划、财务状况六个因素,这样的划分,较为全面概括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审计:审计风险--------> 道德风险*1+固有风险*β(式1)-------> 重大*1+非重大*α(式2) 1.道德风险(不可控制风险) 包括: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管理层或股东有损害企业利益的等等行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风险值只有0和1,和重大事项风险相同,但重大风险的风险值可以通过展开后续审计减少可以控制的风险,降低后的重大风险事项和非重大风险事项的综合值才是应该被财务报表使用者参考的数据。 2.固有风险(可控制风险) 包括:固有风险=重大错报风险*1+非重大错报风险*α 3.重大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包括:与管理层沟通的有效性 客户持续经营能力,是否能保证持续经营 客户主体赔偿能力,是否能维持合理的资产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合理,股东是否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4.非重大风险=(外部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内部风险)*α 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宏观市场风险=①预测市场需求变化→预期销售收入增加率/减少率*+②整个行业的风险特点→同类比上市公司市场利润最高与最低的差值* 企业内部风险=③客户企业生产能力即供给状况→客户企业吸取资本的能力→当年实收资本/平均总资产*+④客户持续经营能力→营运能力综合指标+偿债能力综合指标*+⑤诉讼风险 1.1道德风险 包括:可能使管理层舞弊的因素,管理层或股东有损害企业利益的等等行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1.2固有风险=外部环境风险+行业风险+企业内部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宏观市场风险=①预测市场需求变化→预期销售收入增加率/减少率*+②整个行业的风险特点→同类比上市公司市场利润最高与最低的差值*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案例 第一节概述 一、评估的目的和内容 (一)目的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查找、分析和预测建筑及其周围环境存在的各种火灾风险源,以及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各风险因素的火灾风险等级; (2)根据不同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提出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对策与措施,为建筑的所有者、使用者和消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消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降低各项火灾风险。 (二)内容 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内容,根据分析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建筑功能来看,包括人员疏散安全的评估、建筑结构安全的评估、消防灭火救援力量的评估等;从空间范围来看,包括建筑局部区域的评估、建筑周边环境的评估和整个建筑的评估;从时间角度来看,包括建筑设计方案的评估、建筑使用前的验收评估以及建筑使用现状的评估。但是,从评估的具体工作内容来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评估范围的确定; (2)相关信息的采集; (3)评估方法的选择; (4)火灾风险的计算; (5)安全措施和建议; (6)评估报告的编制。 二、评估的流程 根据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的不同,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流程也不尽相同,但是通常都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一)信息采集 在明确火灾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收集所需的各种资料,重点收集与建筑防火安全相关的信息,包括: (1)建筑概况:包括建筑位置、功能布局、可燃物性质与分布、人员特点与分布、运营管理流程等。 (2)周围环境情况:包括建筑周边消防车道的布置、消防水源的位置、灭火救援的进攻路线、与邻近建筑物的间距以及室外疏散场地的设置等。 (3)消防设计图纸资料:与建筑消防安全相关的总平面图、消防各项专业设计图纸与消防设计说明等。

消防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Model Based on the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and BP Network JIAO AIHONG Department of Fire Commanding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Academy Lang 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360docs.net/doc/3a8705354.html, YUAN LIZHE No.3 Department Nanjing Artillery Academy Langfang China, 065000 e-mail:ylzmyradio@https://www.360docs.net/doc/3a8705354.html, Abstract—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ity fire, a comprehensi ve evaluati on model wi th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thm and BP neural network (AGA-BP) is established in the arti cle.In former process of the hybri d algori thm, the adapti ve geneti c algori thm i s appli ed to adjust wei ghts and thresholds of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and train the BP neural network for locati ng the global opti mum, and the error back propagat i on algor i thm i s used to search i n ne ghborhoods of the approx mate opt mal solut on n the later process. The program wri tten i n VB6.0 i s used to learn some samples of c i ty f i re r i sk accord i ng to the AGA-BP algorithm and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precision of AGA-BP algorithm is more correctly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BP algorithm. The training speed and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former i s s i gn i f i cantly i mproved because of the combi nati on of AGA and BP algori thm. It i s helpful to realize automated evaluation for city fire risk. Keywords-fire risk assessment;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I NTRODUCTI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is give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nclusion on the probability of fire accidents and th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city facilities and the resistance ability of fire in the city,which is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ity history fire data and 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the heavy danger source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city fire risk assessment work is still very weak. Some foreign scholars are mainly concerationed on how to assess the city fire risk and reduce city fire losses and giving some assessment methods. It is helpful to plan city fire force and give a fire safety grade to the district by the fire risk evaluation conclusion. The home researchers is mostly focused on giving a synthetic evaluation conslusion for a certain producing enterprise or a particular building, while for fir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whole city is at a early stage pres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high buildings in big cities,and the spatial morphology is changing, and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and the wealth concentrated increasingly, oil, gas, electricity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are widespread used in our living life, so the structure of city is complex, and the number of city fire hazards is growing.Th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in common use is including safety check list method, accident type and analysis method, fuzzy syn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accident tree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are short of further studies about the effect factors of fire, because the city security against fire as a whole, density of population, quantity of electricity and other factors are fireare interrelated, interaction and mutual checks each other. So, we need to notice tha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s dynamic and nonlinear. If we us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and expert system to simulate the judgement reasoning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city fire risk evaluation process,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the subjectiveness of experts can be avoided because of its good evaluation mode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latform. II.E RROR B ACK PROPAGATION AL GORITHM Figure 1three-layer BP network structure . The The three-layer BP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 is shown in Fig.1. Error back propagation algorithm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neural network learning algorithms,which has been used widely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attern recognition, fault diagnosis and automatic controls[1]. The BP algorithm trains a given feed-forward multilayer neural network for a given set of input patterns with known samples. When each entry of the sample set is presented to the network, the network examines its output response to the sample input pattern. The output response is then compared to the known and desired output and the error value is calculated. Based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Contro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个人信用卡申请风险评估模型

申请风险评估模型是指通过对消费信贷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评估来预测其未来严重拖欠和坏账概率的模型。申请风险评估模型在信贷风险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其评估结果是信贷审批的主要依据之一。 与国外银行信用卡业务相比,我国各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手段与方法比较落后。缺乏一套有效的申请评估方法是阻碍个人信用卡业务进一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信用卡的盈利能力,使其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尝试利用层析分析法(AHP)和BP 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组合评价方法对信用卡申办人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寻求降低信用卡的信用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AHP -BP 神经网络模型 1.模型构建的出发点 传统的B P 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的重点是围绕着如何确定网络的输入、输出层维数的建模问题。然而,当研究复杂系统建模时,由于影响因素过多,不能确定冗余因素和有用因素,不能将输入的因素简化,这样在输入信息空间 维数较大时,网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训练时间也很长,从而降低网络性能,影响计算准确度。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层析分析法作为B P 神经网络的前处理,通过已有的专家判断、比较、评价等手段将多个变量的重要程度数量化,以其结果作为B P 神经网络的输入值,以减小B P 神经网络的结构的复杂性,从而缩短训练时间,并充分利用B P 神经网络强大的容错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提高模型的效率。 2.两种方法集成的可行性分析 以往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评估相关的数据重视不足,造成有效信息的缺失,而A H P -B P 神经网络模型仍具有神经网络采用分布式存储结构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少量单元的局部缺损不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适合实际操作。 信用卡风险评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各方面 的因素,而且各影响因素与衡量结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线性关系。而A H P -B P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AHP -BP 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能力强,能不断地接受新样本、不断学习,以调整模型。商业银行以不断更新滚动数据训练模型,使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形成动态评估过程(见图1)。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许速群 张岐山 杨美英 申请风险评估模型 信用卡个人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安全检查表法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安全检查表法一、基本概念 在安全系统工程学科中,安全检查表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不仅是为了事先了解与掌握可能引起系统事故发生的所有原因而实施的安全检查和诊断的一种工具,也是发现潜在危险因素的一个有效手段和用于分析事故的一种方法。 早在20世纪中期,安全检查表在许多发达国家的保险、军事等部门得到了应用,对系统安全性评价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安全检查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各部门和行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国机械、电子等部门首先用来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工作,并于1988年1月颁布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对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系统地对一个生产系统或设备进行科学的分析,从中找出各种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预先以表格的形式拟定好的用于查明其安全状况的“问题清单”,作为实施时的蓝本,这样的表格就称为安全检查表。 二、安全检查表的形式 (一)提问式

检查项目内容采用提问方式进行,提问式一般格式见表5-3-1和表5-3-2: 表5-3-1×××安全检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要点)是“√”,否“×”备注 检查人时间直接负责人 表5-3-2×××安全检查表 序号检查项目是“√”,否“×”备注 检查人时间直接负责人 (二)对照式

检查项目内容后面附上合格标准,检查时对比合格标准进行作答,对照式一般格式见表5-3-3: 表5-3-3×××安全检查表 类别序号检查项目合格标准检查结果备注 大类分项编号检查内容“合格”打“√” “不合格”打“×” 三、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和要求 安全检查表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应按专门的作业活动过程或某一特定的范畴进行编制; (2)应全部列出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通常从人、机、环境、管理四方面考虑; (3)内容文字要简单、明了、确切。 四、安全检查表的作用 全检查表的作用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不同的单位、对象和具体要求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表,可以实现安全检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健康风险评估步骤模型

(1)饮水途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R i n=(D i×10-6/ Rf D i)/L 式中:R i n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所带来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非致癌年风险度,a-1;D i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 mg/(kg·d);Rf D i为化合物i通过饮水途径的参考剂量,mg/(kg·d);L为人均预期寿命,a。 通过饮水途径的日均暴露剂量D i为: D i=2.2C i/70 式中:2.2为成人平均每日饮水量,L/d;C i为为水环境中化合物i的实际质量浓度,mg/L;70为人均体重,kg。 (2)食用水产品途径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 R i f=CDI/ Rf D i) CDI=(C×FIR×FR×EF×ED×CF)/(BW×AT) 式中:R i f是人群通过水产品暴露所带来健康危害的个人平均年风险度; CDI是通过食入途径单位体重的日均暴露剂量,mg/(kg·d)。 C 是化合物在水产品组织中的浓度,mg/kg; FIR 为成人每天摄入的水产品量,g/d; FR 为食用污染地区的水产品占居民所有食用的水产品的百分数(50%); EF是暴露频率,d/a(EF=350); ED 是人群暴露化合物的持续时间,a; CF 是鱼类从水中摄入的化合物转化成鱼体组织中的化合物的转化因子(CF=10-9); AT是平均效应时间,d(人均寿命为73a,则致癌性风险度的AT 值是73×365d,非致癌性风险度的AT是30×365d)。 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估参数的选择:在无RRD i时可以TDI代替。 (3)剂量-反应模型: 剂量-反应评价是对暴露剂量与不良健康影响的发生概率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其目标是得到个体暴露于剂量为D的某物质所造成一生中患肿瘤的概率Pr

第7章 风险评估 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风险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内部控制中人工成分和自动化成分的组合,因被审计单位使用信息技术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而异 B、人工系统的控制可能包括对交易的批准和复核,编制调节表并对调节项目进行跟进 C、被审计单位可能采用自动化程序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以电子文档取代纸质文件 D、信息系统中的控制全部是自动化控制 2、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表述中,注册会计师不认可的是()。 A、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 B、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得控制得到一贯运行的自动化控制,否则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C、获取某一人工控制在某一时点得到执行的审计证据,并不能证明该控制在所审计期间内的其他时点也有效运行 D、任何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均不能替代控制测试 3、注册会计师在了解的以下事项中,属于行业状况的是()。 A、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B、国家的特殊监管要求 C、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D、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4、下列有关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说法中,注册会计师认可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该了解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 B、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建立风险评估过程,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风险评估过程及其结果 C、内部控制包括下列要素:控制环境、风险应对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 D、在了解被审计单位控制活动时,注册会计师无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导致的风险 5、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很可能源于()。 A、薄弱的控制环境 B、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C、对控制的监督无效 D、风险评估过程有缺陷 6、以下有关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