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册)

课题3《回忆鲁迅先生》课时一课时主备副备

教学目标

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重点: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

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

会,他上下求索。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随着萧红女士的文字回忆这位伟大的文战士吧。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明确目标

1、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鲁迅。

2、写作背景。

在作者萧红的眼中,鲁迅先生胜过恩师慈父。现代女作家萧红,原名张廼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当年为了逃避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来结识了作家萧军,辗转来到上海,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并在鲁迅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就是鲁迅先生作序,并称她为“最有前途的年轻作家”。

明确目标,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

2、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把握层次,理清结构,培养学生中获取信息并

(1)标明小节。

(2)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场景?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3)读完本文以后,对鲁迅先生有何新的认识?进行概括及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

四、研读赏析

1、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细节?最能看出他的什么性格

特征?(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来谈)

2、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3、文中主要描写了有关先生的哪些细节?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先生呢?

走路的姿势。

戴眼镜看字迹潦草的书信。

亲自校对瞿秋白《海上述林》文稿。

……

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这样写可以以小见大,再现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形象。2

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五、探讨主旨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养病、去世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六、课堂小结

写好散文的前提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在历代写人的散文

中,佳作不多,精品更少。萧红此文却能成为传世佳作,

就是因为作者用真情实感,如话家常般讲述了鲁迅先生的

日常生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也成

为众多回忆录中的珍品。

板书设计:

语言特点: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写法借鉴: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印象中的鲁迅: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

伟大而平凡

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