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同步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 (共1题;共10分)

1. (10分)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人物:18世纪初、彼得一世。

结果: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________,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________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________,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4)推行________,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________。

(6)评价: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________为目标,开启了俄国________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7)原因:________严重制约了19世纪中期俄国的经济发展。

(8)时间、人物:1861年、________。

(9)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________,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________,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10)评价: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________,促使社会的各个方

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________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2. (2分)(2019·内江) 17世纪末,与西欧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相比,俄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沙皇彼得一世推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改革给俄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

A . 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

B . 赶上了西欧发展水平

C .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 . 开启了俄国现代化进程

3. (2分) (2018九上·扬州期中) 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

①法国大革命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美国内战

④日本明治维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4. (2分) (2018九上·扬州期末)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对农奴的解放是一种欺骗。” 他如此评价农奴制改革所依据的史实是()

A . 农奴完全成为自由人

B . 农奴在解放时可无偿获得一块份地

C .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D . 农奴解放时被迫以高价赎买份地

5. (2分)(2019·烟台) “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A . 废除农奴制

B . 进行二月革命

C . 实行新经济政策

D . 开展工业化建设

6. (2分) (2019九上·兴化期中) 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 . 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

B .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 . 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D . 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7. (2分)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符合该法令内容的是()

A .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 农奴仍可以被地主合法买卖

C . 农奴可以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D . 农奴可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

8. (2分) (2018八上·肇源期中) 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

A . 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B . 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 .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

9. (10分) (2017九上·盐都月考) 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很多国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摘自英国某文献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摘自法国某文献

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

材料四: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材料五: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1)材料一确立什么新的政治制度和材料二的文献的名称是什么?材料二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体现了哪场思想运动的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三权分立”原则,美国总统在行使权力时会受到哪些机构的制约?

(3)材料四,五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新的制度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10. (20分)(2019·莘县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7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农奴制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到的一切都做到了。”在改革中,地主把最好的土地留给自己。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工厂,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还积极扶持私人企业,向西方选派留学生,高薪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本工作。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北方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得到迅速发展。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势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的存废问题成为焦点。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上

(1)根据材料一回答:沙皇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基于此目的沙皇进行了哪一改革?这一改革对俄国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该事件中对日本社会转型有着决定性作用的举措是什么?该事件对日本有何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围绕着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最终引发了哪一事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人物和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4)综上所述,俄、日、美三国的重大变革反映出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 (共1题;共1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二、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

2-1、

3-1、

4-1、

5-1、

6-1、

7-1、

8-1、

三、非选择题 (共2题;共30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