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表

变: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表
变: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表

变:二十四节气  七十二候表月份

节气

第一候

第二候

第三候孟春

立春

东风解冻

虫始振

鱼上冰

雨水

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仲春惊蛰

桃始华

仓庚鸣鹰化为鸠春分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季春清明

桐始华

田鼠化为鴽

虹始见

谷雨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孟夏立夏

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小满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仲夏芒种

螳螂生

鹃始鸣

反舌无声夏至

鹿角解

始鸣

半夏生季夏

小暑

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大暑

腐草为蠲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孟秋立秋

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处暑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仲秋白露

鸿雁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秋分

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水始涸季秋寒露

鸿雁来宾

雀入于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虫咸俯孟冬立冬

水始冰

地始冻

雉如大水为蜃小雪

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仲冬大雪

鹖旦不鸣

虎始交

荔挺生

冬至

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季冬小寒

雁北向

鹊始巢

雉始雊大寒

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链接)

12月21-23日1月5-7日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表(详表)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春孟春 立春 2月3—5日 315°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 2月18—20日 330°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仲春 惊蛰 345°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3月5—7日 春分 3月20—21日 0°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季春 清明 4月4—6日 15°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戴 谷雨 4月19—21日 30°苹始生鸣鸠拂其羽胜降于桑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夏孟夏45°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 5月5—7日 小满 5月20—22日 60°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仲夏 芒种 6月5—7日 75°螳螂生鶰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 6月21日—22日 90°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季夏 小暑 7月6—8日 105°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 7月22—24日 120°腐草为蠲土润溽暑大雨时行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秋孟秋 立秋 8月7—9日 135°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 8月22—24日 150°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仲秋 白露 165°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9月7—9日 秋分 9月22—24日 180°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季秋 寒露 10月8—9日 195°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霜降 10月23—24日 210°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季节月份节气太阳到达黄经 七十二候 第一候第二候第三候 冬孟冬22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二十四节气: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短短的56个字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文、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关于天文、气象方面的历法,曾被气象学家誉为第五大发明。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测定节气的方法和仪器。人们发现房屋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投下了阴影,同时,这些影子在一年中随着时辰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子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就是最早的圭表。根据长期的观测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短,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长,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于是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和“冬至”。连续两次测到的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相隔的天数是365天,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先民就测算出一年等于365天。二十四节气产生于西周早期,在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个节气,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公元前139年,刘安所著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历法《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其中,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是一年中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大暑、大寒的节气中;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作物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是谚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和成语“不违农时”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时至今日,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占据指导地位,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 七十二物候:大自然的语言 物是就生物、非生物而言,候则是气候的意思。物候是生物与非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现象。如草木发芽、展叶、开花、结实,昆虫和候鸟来去以及霜、雪、雷等现象,统称为物候。物候在我国由来已久,在3000多年前就有了物候记载,比雅典人的记载早了1000多年。 七十二物候基于二十四节气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夏小正》中提及了动植物的鸟兽鱼虫和非生物等68种物候现象,还按月别记录了7种气候现象、11种农事及畜牧现象。目前所知我国最初的物候记录是《诗经?幽风?七月》中的“五月鸣绸”,又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当时人们仔细观察物候和积累经验,确定了播种、采集、收获等日期,并用这些经验指导农林牧副渔等各项生产活动。战国至西汉期间《逸周书?时训解》中首次将一年分为七十二候,五日为一候,以此观测记录了物候的变化。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物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智慧的先民们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所以一个节气又被称为“三候”。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的气候变化。 七十二物候是古代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萌芽,通过对一年中气候、物候现象的观测用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指导农业生产。物候的功能主要在于预报天气和时节,对古代准备农事活

二十四节气表及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 二十四节

二十四节气表及二十四节气速记口诀二 十四节 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24节气与阳历对应简表

24节气与阳历对应简表 24节气与阳历日期对应的转换公式 立春2日 3 —— 5日315°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雨水2月18 —— 20日330°桃始花仓庚鸣鹰化为鸠。 惊蛰3月 5 ——7日345°獭祭鱼鸿雁来草木萌动。 春分3月20 —— 21日0°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清明4月 4 ——6日15°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 谷雨4月19 —— 21日30°萍始生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 立夏5月 5 ——7日45°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小满5月20 —— 22日60°苦菜秀靡草死小暑至。 芒种6月 5 ——7日75°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夏至6月21 —— 22日90°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小暑7月 6 ——8日105°温风至蟋蟀居辟鹰乃学习。 大暑7月22 —— 24日120°腐草化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立秋8月7 ——9日135°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处暑8月22 —— 24日150°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 白露9月7 ——9日165°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秋分9月22 —— 24日180°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 寒露10月8 —— 9日195°鸿雁来宾雀攻大水为蛤菊有黄花。 霜降10月23 —— 24日210°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立冬11月7 ——8日225°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小雪11月22 —— 23日240°虹藏不见天气上腾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大雪12月 6 ——8日255°鴠鸟不鸣虎始交荔挺生。 冬至12月21 —— 23日270°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小寒1月 5 ——7日285°雁北向鹊始巢雉始雊。 大寒1月20 —— 21日300°鸡始乳鸷鸟厉疾水泽腹坚。

二十四节气的三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的三候 篇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歌及解释 篇二: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 二十四节气:第五大发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短短的56个字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全年的季节、天文、天气和物候的变化规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老的阴阳合历――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关于天文、气象方面的历法,曾被气象学家誉为第五大发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发明了测定节气的方法和仪器。人们发现房屋树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都投下了阴影,同时,这些影子在一年中随着时辰的变化又具有一定的规律,于是便在平地上竖起一根杆子来观察影子的变化,这就是最早的圭表。根据长期的观测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短,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表影最长,之后天气逐渐转热,于是便确立了最早的两个节气“夏至”

和“冬至”。连续两次测到的表影最长值或最短值之间相隔的天数是365天,这说明在很早以前先民就测算出一年等于365天。二十四节气产生于西周早期,在春秋时期,人们测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等四个节气,战国时的《吕氏春秋》中记载的节气增加到八个。公元前139年,刘安所著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公元前104年,邓平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历法《太初历》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其中,正式成为历法的一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 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反映物候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俗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意思是夏至、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分别是一年中最热、最冷时候,出现在大暑、大寒的节气中;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农作物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是谚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和成语“不违农时”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结晶,时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教学内容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春夏秋冬 月 正月 JAN 二月 FEB 三月 MAR 四月 APR 五月 MAY 六月 JUN 七 月 JUL 八月 AUG 九月 SEP 十月 OCT 冬月 NOV 腊月 DEC 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 秋 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 暑 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立春 Spring begins 02月03- 05日 雨水 The rains 02月18- 20日 惊蛰 Insects awaken 03月05- 07日 春分 Vernal Equinox 03月20- 22日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04月04- 06日 谷雨 Grain rain 04月19- 21日 立夏Summer 小满 Grain buds 芒种 Grain in

begins 05月05- 07日05月20- 27日 ear 06月05- 07日 夏至 Summer solstice 06月21- 22日 小暑 Slight heat 07月06- 08日 大暑 Great heat 07月22- 24日 立秋 Autumn begins 08月07- 09日 处暑 Stopping the heat 08月22- 24日 白露 White dews 09月07- 09日 秋分 Autumn equinox 09月22- 24日 寒露 Cold dews 10月08- 09日 霜降 Hoar-frost falls 10月23- 24日 立冬 Winter begins 11月7-8 日小雪 Light snow 11月22- 23日 大雪 Heavy snow 12月6-8 日 冬至 Winter 小寒 Slight 大寒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夏秋冬 月 正月 JAN 二月 FEB 三月 MAR 四月 APR 五月 MAY 六月 JUN 七月 JUL 八月 AUG 九月 SEP 十月 OCT 冬月 NOV 腊月 DEC 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立春Spring begins 02月03-05日 雨水The rains 02月 18-20日 惊蛰Insects awaken 03月 05-07日 春分Vernal Equinox 03月20-22日清明Clear and bright 04 月04-06 日 谷雨Grain rain 04月19 -21日 立夏Summer begins 05月05-07日小满Grain buds 05月 20-27日 芒种Grain in ear 06月05- 07日 夏至Summer solstice 06月21-22日 小暑 Slight heat 07月 06-08日 大暑Great heat 07月22 -24日 立秋Autumn 处暑白露White

begins 08月07-09日 Stopping the heat 08 月22-24 日 dews 09月07 -09日 秋分Autumn equinox 09月22-24日寒露Cold dews 10月 08-09日 霜降 Hoar-frost falls 10月23 -24日 立冬 Winter begins 11月7 -8日小雪 Light snow 11月 22-23日 大雪 Heavy snow 12月6- 8日 冬至 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日 小寒 Slight cold 1月5 -7日 大寒 Great cold 1月20- 21日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 雪雪冬小大寒。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24节气与72侯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侯 我国的农历把一年分为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和七十二侯。五日为一侯,三侯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年。气为节气,时为季节,人们常说四时八节,这里的时就是季节,四时即为四季。《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八节:古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为八节。《左传.僖公五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孔颖达疏:“凡春秋分、冬夏至,立春立夏为启,立秋立冬为闭,用此八节之日,必登观台,书其所见云物气色。”节气: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便是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十二个节气,连同十二个中气,总称为二十四节气。 一、二十四节气

以立春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秋立夏同。”立春是正月的节气,立,开始的意思。立春即春天开始了。 雨水:每年阳历的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木生者必水也,故立春之后继之雨水。”雨水是二月的中气,雨水以后,我国大部份地区雨量逐渐增加。 惊蛰:每年阳历的3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蜇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是二月的节气,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冬眠动物将出土活动。我国大部份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华中有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春分:每年阳历的3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为之春分。”也就说春分把春季的九十天分为两半。《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是二月的中气,此日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其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天文学上规定春分为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份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农谚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这一天,太阳是从正东方升起,从正西方落下。春分以后至秋分前,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从正东和正西,逐渐向东北和西北偏移。 清明:每年阳历的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是三月的节气,我国大部份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这一节气开始的一日为清明节,有踏青扫墓的习俗。 谷雨:每年阳历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有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是三月的中气,谷雨前后,一般天气较暖,雨量也较以前增加,是我国北方春季作物播种、出苗的重要季节,农谚有“谷雨前后,点瓜种豆”。 立夏:每年阳历的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开始。我国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假,大的意思。《易.家人》:“王假有家。”陆绩注:“假,大也。”立夏是四月的节气,是夏天的开始。这时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管理日益繁忙。小麦开始吐穗,农谚“有立夏麦呲牙”。 小满:每年阳历的5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60°时开始。《月令七十二侯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小满是四月的中气,这时我国北方夏熟作物籽粒渐饱满,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的农谚正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

各地风俗 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认为霜降吃柿子,冬天就不会感冒、流鼻涕。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送芋鬼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同样非常重视,各地还有祛凶、扫墓等习俗,以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幸福安康。如在山东烟台等一些地方,霜降这一天人们要去西郊迎霜;在广东高明地区,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霜降时节,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记载:“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鬼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为避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寒衣节这天晚上,人们要在门外焚烧夹有棉花的五色(红、黄、蓝、白、黑)纸,并且把饺子倒在一个灰圈内,意思是天气冷了,给先人们送去御寒的衣物。寒衣节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进补 此外,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俗话说吃啥补啥,据说吃煲羊头有助于“头风”等疾病的治疗。医书上也有加“四珍”、“八珍”的补药煲羊肉,可以辅疗肺病、疟疾的记载。迎霜兔肉就是经霜的(即霜降)的兔子肉,这时候的兔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霜降》(左河水) 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赋得九月尽(秋字)》(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泊舟盱眙》(韦建)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节气 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 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为立春,此时太阳达到黄经315度,是农历二十四 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表示春季开始,万物有了勃勃生机,一年四季从此 开始了。 雨水节气 雨水是24节[3]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 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 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惊蛰节气 传统上为春季,第三个节气。“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 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 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 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 温度。 春分节气 一年中第四个节气。这时昼夜平分,即视太阳在黄经上自0°至15°的一 段时间(约15.2天),从每年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 (或5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5°57′N。狭义上指春分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0°与赤道交点(升交点)的时刻;即在3月20日(或21日)。因这个时刻处于春季的中点,这交点也称为春分点。春分点 和秋分点,合称为二分点。 卷起的扬沙、高空飘来的浮尘,特别是沙尘暴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每每 都受到众人的关注,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 清明节气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中国又将迎 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谷雨节气 进入公历四月的谷雨节气,跟早春二月时的雨水节气,虽同有一个“雨”字,但在涵义上有着很大的区别。雨水节气,不见雪花飞舞,静听春雨无声,意 味着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下雨。而谷雨节气的名称,来自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表示这个时期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重要。不过这谷雨的谷字不 仅指谷子这一种庄稼,而是农作物的总称。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 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 活动并不消停。 立夏节气 5月5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 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 这时期雨水来临的迟早和雨量的多少,与日后收成关系密切。 小满节气 小满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 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节气 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 谷可播种也。”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 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 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表格-二十四节气时间,节气,农事活动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表格:二十四节气时间,节气,农事活动 篇一: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祖先在历法上的一个独特创造,它综合了天文、物候、农业气象的经验,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从春秋到汉朝逐步演变而完整形成,与近代天文学的历法计算一致,阴阳历都可以推算,在阳历的推算中规律性更强,能记忆。在节气的顺序中,年月的双日为节气,单日为中气,合称为节气。在农村大多以阴历来推算,城镇都以阳历推算。在阳历中一个月有一“节”一“气”,上半年的“节”在每月的6日左右,“气”在21日左右,下半年的“节”在每月的8日左右,“气”在23日左右。每年的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 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各节相距15天左右。为了便于记忆,先祖们把二十四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诀。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我国的地理气候集中反映出了 黄河流域的自然季节特征,往北或往南有明显的差别,各地都有各自的节气特点。因此,在日常的生产农事活动中及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推广中,应结合节气,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工作日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立春至谷雨 立春:2月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主要指导农户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惊蛰:3月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春分: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占一半,是气候温暖的春季,生产上主要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筹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清明:4月5日左右。气候温暖,草木萌发,万物复苏。谷雨:4月20日左右。雨量显著增加,适宜谷物生长。生产上指导农户进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春耕备耕。同时注意观察天气气候,农彦上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若雨水至谷雨都不降雨或少降雨,则是干旱的征找兆,应作好遇旱的准备。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 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斗指寅。 惊蛰二月节斗指甲,春分二月中斗指卯。 清明三月节斗指乙,谷雨三月中斗指辰。 立夏四月节斗指巽,小满四月中斗指巳。 芒种五月节斗指丙,夏至五月中斗指午。 小暑六月节斗指丁,大暑六月中斗指未。 立秋七月节斗指坤,处暑七月中斗指申。 白露八月节斗指庚,秋分八月中斗指酉。 寒露九月节斗指辛,霜降九月中斗指戌。 立冬十月节斗指干,小雪十月中斗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斗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斗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斗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斗指丑。 二十四节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也。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

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 七十二候的起源甚早,在先秦古籍《逸周书》中所记载的已告完全确立,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在我国古代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侯,三候为一气,六气一季,四季一年;故一年分二十四气,每季十八候,共七十二侯。每候相对应一个物侯现象,叫“候应”,表示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七十二侯的候应有两类:一类是生物侯,其中有动物的,如鸿雁来、寒蝉鸣、蚯蚓出等。也有植物的,如桃始华、萍始生、禾乃登等。另一类是非生物候属于自然现象,如水始冰、雷乃发声、土润溽暑等,内容非常广泛。 但是其中也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等。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而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运用。现将根据中华民俗通书辑录于《农桑通诀》所载七十二候列出,以飨广大读者。 春季六气十八候: 【立春】春天的第一天,“立”开始的意思,也表示着往者过而来者续,冬天过了春天接续到来,因此春夏秋冬四时之始都被冠以“立”。因为立春的时候北斗七星指向东方,因此东方被认为是春天的方位; 第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化解了大地冰封已久的寒冻。 第二候:蜇虫始震。“蛰”是隐藏的意思,指潜伏在地下的众小虫都自冬眠中苏醒过来。 第三候:鱼陟负冰。陟是上升的意思,鱼儿因为水温渐暖,就竞相浮游到水面,但水中仍有未溶解的碎冰,在岸上观看,就如同鱼儿背负着冰块在水中游动。 【雨水】顾名思义是春寒多雨水的意思,春雨润泽后,空气中水蒸气增加,并有充沛的雨水,农田已经可以准备耕种了。 第一候:獭祭鱼。形容水獭捕捉到鱼后,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看似先祭拜一番后再食用。 第二候:侯雁北。此时南方天气已热,候鸟雁自南向北飞,从中国南部等地迁至中国的东北方或是西伯利亚,飞回原先居住的地方。古人观察雁候鸟是认为候鸟是随着阴阳之气而往来,其实候鸟只能够适应某一种的气候罢了。 第三候:草木萌动。表示阴阳交泰万物生长的时机。天地万物出现生机,草木也纷纷萌芽生长。 【惊蛰】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其息化为风,其声化为雷,秋冬之际,雷藏身土中,春天农人耕种,雷破土而出,轰然作响,即是春雷,在惊蛰时分,天地阴阳气接触频繁、闪电不绝,春雷初响,惊醒了仍在蛰伏的万物,不论益虫害虫全部活动起来,脱离了蛰伏的状态。在农耕方面,正是须加施追肥的时期,杂粮作物开始种植。 第一候:桃始华。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春暖时开始盛开。 第二候:仓庚鸣。“仓庚”指的是黄鹂鸟,仓表示“清”,而庚表示“新”,黄鹂鸟于此时振翅高飞,一鸣惊人,宣告春天己到人间。 第三候:鹰化为鸠。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只有斑鸠或布榖飞出来,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故作此候。比喻万物从新开始。 【春分】最早在尧典中被称为“日中”,在礼记中被称为“日夜分”,两种称呼都显示了在这一天是昼夜等分的。 第一候:玄鸟至。元鸟或玄鸟是指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燕子飞到家的屋檐下筑巢,开始准备哺育下一代,代表吉祥之兆。 第二候:雷乃发声。这时始有了雷声,也就是天上的云层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了。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

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点 篇一:二十四节气七十二气候详解 二十四气七十二候 立春:初候,东风解冻;阳和至而坚凝散也。二候,蛰虫始振;振,动也。三侯,鱼陟负冰。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雨水:初候,獭祭鱼。此时鱼肥而出,故獭而先祭而后食。二候,候雁北;自南而北也。三候,草木萌动。是为可耕之候。 惊蛰:初候,桃始华;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二候,仓庚鸣;黄鹂也。三候,鹰化为鸠。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 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鴑

音如,鹌鹑属,鼠阴类。阳气盛则鼠化为鴽,阴气盛则鴽复化为鼠。三候,虹始见。虹,音洪,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谷雨: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飞而两翼相排,农急时也。三候,戴胜降于桑,织网之鸟,一名戴鵀,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鵀鸣。 立夏:初候,蝼蝈鸣;蝼蛄也,诸言蚓者非。二候,蚯蚓出;蚯蚓阴物,感阳气而出。三候,王瓜生;王瓜色赤,阳之盛也。 小满:初候,苦菜秀;火炎上而味苦,故苦菜秀。二候,靡草死;葶苈之属。三候,麦秋至。秋者,百谷成熟之期。此时麦熟,故曰麦秋。 芒种:初候,螳螂生;俗名刀螂,说文名拒斧。二候,鹃始鸣;鹃,屠畜切,伯劳也。三候,反舌无声。百舌,鸟也。 夏至:初候,鹿角解;阳兽也,得阴气而解。二候,蜩始鸣,蜩,音蜩,蝉也。三候,半夏生。药名也,阳极阴生。 小暑:初候,温风至。二候,蟋蜂居壁;亦名促织,此时羽翼未成,故居壁。三侯,鹰始挚。挚,言至,鹰感阴气,乃生杀心,学习击搏之事。 大暑:初候,腐草为萤;离明之极,故幽类化为明类。二候,土润溽暑;溽,音辱,湿也。三候,大雨行时。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春天有90天又18小时,分为:立春、雨水、惊螫、春分、清明、谷雨。夏天有94天又1小时,分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天有91天又20小时,分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天有88天又15小时,分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为1~2天。如果按照太阳的运转来制定节气,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来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即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

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现时期,其中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具体来说,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降水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和农作物的生长现象。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气候、万物生长的变化及民俗,也给后代子孙们适当的指示。有了各种节气定律作为依循,只要“不违农时”,就会民丰物阜,民族续存,命脉自得延绵,可见各种的节令与农事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十二个月的农作物如: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节气的口诀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春季Spring 立春Spring begins 2月3-5日 雨水The rains 2月18-20日 惊蛰Insects awaken 3月5-7日 春分Vernal Equinox 3月20-22日 清明Clear and bright 4月4-6日 谷雨Grain rain 4月19-21日 夏季Summer 立夏Summer begins 5月5-7日 小满Grain buds 5月20-27日 芒种Grain in ear 6月5-7日 夏至Summer solstice 6月21-22日 小暑Slight heat 7月6-8日 大暑Great heat 7月22-24日 秋季Autumn 立秋Autumn begins 8月7-9日 处暑Stopping the heat 8月22-24日 白露White dews 9月7-9日 秋分Autumn equinox 9月22-24日 寒露Cold dews 10月8-9日 霜降Hoar-frost falls 10月23-24日 冬季Winter 立冬Winter begins 11月7-8日 小雪Light snow 11月22-23日 大雪Heavy snow 12月6-8日 冬至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日 小寒Slight cold 1月5-7日 大寒Great cold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简介 立春 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315度,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古时人们以立春为春节,在这一天举行迎春大典。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江淮地区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简介 一、春 1、1立春 立春就是二十四节气之首。自秦代以来,古人就以立春作为春季得起点,甚至新年得开始。春归人间,温风解冻,草本先知,大自然与人类一起希冀着春天得来临。 1、2雨水 雨水时节,鸿雁北归,雨雾初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润物无声得好雨过后,烹茶燃香,临窗小坐,微微凉意中已能嗅到大地回暖得气息. 1、3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后来为了避汉景帝刘启得名讳而改为“惊蛰”.此时春雷乍响,草间蛰虫潜出,万物生长得时节开启了帷幕。北方迎来春耕农忙,人们正用辛勤劳作换取年尾得收成。 1、4春分 仲春时节,繁花似锦,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煦暖得春天.汉代《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线上,昼夜长度相等。玄鸟梁间,春与景明里,人们重又活跃在田野河畔。 1、5清明 “万物皆洁齐而清明"。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节气共通得就就是“清

明”.在此时祭祖扫墓得风俗,相传就是来源于古代帝王得“墓祭之礼”。天朗气清,桃花盛开,正就是踏青插柳、游园赏花得好时节。 1、6谷雨 谷雨就是春季得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牡丹花盛开得季节。在明代《群芳谱》中写道:“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得滋润,因此有“春雨贵如油”得说法。 二、夏 2、1立夏 《吕氏春秋》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北斗七星得柄指向东南方.在“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得暮春初夏,开启了虫与草得时节,大自然正蓄积着能量,等待热情得释放。 2、2小满 小满未满,就是麦类作物开始灌浆,尚未成熟之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丽日暖风之中,或许清粥小菜、桃李瓜果即可带来小小得满足。 3、3芒种 “芒种”二字所反映得就是农业物象,此时正就是有芒类作物成熟,亟待抢收得季节。“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池边阵阵蛙鸣声唱与着采菱人得曲调,合奏着夏日得交响. 2、4夏至 夏至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得一日。“仲夏之月,万物方盛。”

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正月JAN 二月 FEB 三月 MAR 四月 APR 五月 MA Y 六月 JUN 七 月 JUL 八月 AUG 九月 SEP 十月 OCT 冬月 NOV 腊月 DEC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 立 秋 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 处 暑 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节气表(简表) 立春 Spring begins 02月03-05 日 雨水 The rains 02月18- 20日 惊蛰 Insects awaken 03月05-07 日 春分 Vernal Equinox 03月20-22 日 清明 Clear and bright 04月04- 06日 谷雨 Grain rain 04月19-21 日 立夏 Summer begins 05月05-07 日 小满 Grain buds 05月20- 27日 芒种 Grain in ear 06月05-07 日 夏至小暑大暑

Summer solstice 06月21-22 日Slight heat 07月06- 08日 Great heat 07月22-24 日 立秋 Autumn begins 08月07-09 日 处暑 Stopping the heat 08月22- 24日 白露 White dews 09月07-09 日 秋分 Autumn equinox 09月22-24 日 寒露 Cold dews 10月08- 09日 霜降 Hoar-frost falls 10月23-24 日 立冬Winter begins 11月7-8日 小雪Light snow 11月22-23 日 大雪Heavy snow 12月6-8日 冬至Winter solstice 12月21-23 日小寒Slight cold 1月5-7日 大寒Great cold 1月20-21 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季的过渡节气。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