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大纲

景观设计大纲
景观设计大纲

《景观设计》教学大纲

名称:景观设计学分:学分学时:80 课时

适用班级:环艺班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理论讲授和科学的课题训练,使学生基本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环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以及环境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环境景观与城市设施包括建筑、街道、交通等之间的直接关系。理解和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相互关系。通过概念性的方案设计与构思,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结合实践性的方案设计,使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真正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出有一定素质的具有景观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要求

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影像辅助教学、方案课题设计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指导设计,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全面了解环境景观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重点关注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景观设计的规律与技巧,以及景观设计师所需要掌握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通过阶段性课题训练,使学生由简到繁,逐步深入细化大纲要求,基本作到手脑一致。要求学生有相应的表达能力,手绘及电脑制图能力。

三、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

四、教学的基本内容

该课程共80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践48学时。

《景观设计》课程内容包括八章内容。

(一)景观设计基础篇

第1章景观设计概述(4课时)

第一节景观

第二节景观设计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形体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过程。 2.田园城市是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工业城市是由法国人戛涅于1917年提出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按照工业生产规律,讲各个工业部门聚集在河流的河口附近相互协作,下游用来进行水上运输,城市的其他地区与工业区相隔离,布置在一块日照良好的高低上。 4.带形城市是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塔在1882年提出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城市各要素紧靠城市交通轴线聚集,必须遵循结构对称和留有发展余地的原则。 5.光明城市是由法国大师柯布西耶提出的,这个城市有一个严格对称的网格状道路系统,两条宽阔的高速公路形成城市纵横轴线,他们在城市几何中心地下相交。 6.广亩城市是由美国建筑师F.L.赖特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每家每户占地一英亩,相互独立,它既保持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又结合乡村自然优雅的环境。 7.自然城市是指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

8.人工城市是指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类似的部分。 9.树形结构:对于任两个属于同一组合的集合而言,当且仅当要么一个集合完全包含另一个,要么二者完全不相干时,这样的集合的组合就叫树形结构。 10.半网络结构:当且仅当两个相互交叠的集合属于一个组合,并且二者的公共元素的集合也属于此组合时,这种集合的组合形成半网络结构。 11.图底关系理论:在城市环境中,把成为对象的建筑称为“图”,把被模糊的事物称之为“底”。像这种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 12.场所是指在一定空间内与人的行为相关联的地方,是一种包含空间、时间、活动、交往、社会与文化意义等多种内容的具体空间,是城市中各种行为或生活过程实现的物质载体,是人们生活与生存的特定空间。 13.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即研究城市人口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的新兴学科. 14.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 15.硬质界面包括底界面和侧界面,底界面主要由砖、石、混凝土等物质铺装成的地面,侧界面通常主要指建筑物的立面,是沟通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要素。16.软质界面是指由木材、绿化、水体、镜面等物质所构成的界面,具有自然、活泼、安全、温暖和消遣的感觉。 17.尺度是人类自身(包括肢体、视觉和思维)衡量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关关系的一种准则。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提纲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1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11、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确定依据是什么? 12、我国城市绿地指标的计算有哪几种方式? 13、什么是绿化覆盖面积?怎样计算绿化覆盖率? 14、城市绿地布局形式有哪些? 15、苏州市市域绿地系统规划结构是什么? 16、地形的作用是什么? 17、地形设计的要求有哪些? 18、地形处理应考虑的因素 19、水构成的景观 20、园林建筑的布局要点 21、园路的作用是什么? 22、园路的设计要点 23、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24、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 25、在景观规划设计中从哪些方面体现景观环境心理学原理 26、拉特里奇教授在《公园解析》中提出园林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27、扬盖尔将人类的活动分为哪三类 28、刘滨谊教授提出的景观三元论是什么? 29、借景有哪几种类型? 30、道路景观应具有哪六个方面内容? 31、滨河游息林荫带设计的类型有 32、滨河林荫路设计要点 33、黄岩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哪些景观战略 34、城市规划原理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35、我国学者对城市广场的定义 36、广场在城市中的作用 37、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点 38、城市广场依功能分为几类 39、水体在城市广场设计种有几种类型 40、杭州吴山天风广场的设计定位有哪几种?谈谈其理念与特点? 41、城市公园的功能与作用 42、我国城市公园的分类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获得经济、景观与生态的多重效益大学校园占地面积大,建筑 容积率不高,因而应该有效地发挥它的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市大型公共绿地 的有效补充。生态校园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校。园”的理想追求。1997年,清 华大学在我国首次提出创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所谓绿色大学,“就是用可 持续发展理念作指导,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学校当前的各项工作, 保持学校持续发展潜力的大学”。未来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想是集自然、空 间与人类三位一体化的系统。大学校园生态性主要表现为人与校园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等方面。为了实现大学校园的持续性成长,应该尊重 大学校园的地形地貌及生态环境.理解大学办学宗旨与校园传统,强调时间和 空间上的表现与继承。 景观生态学的启示 1.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空阃结构与形态特征对 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科学。斑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是构成景观空间格局 的一个基本模式。校园景观中的任何要素都可以归属于这一模式中。校园中的 绿地、建筑、铺地、水面等属于斑块的范畴;水系、植被、道路等属于廊道的 范畴;绿地、建筑等属于基质的范畴。由于校园建筑、场地的建设,基本上改 变了校园基地原有的地面形态和自然景观,所以,校园绿地和建筑既成为校园 景观设计中的基质,又与斑块融为一体。 2、斑块。景观生态涉及的主要要素分为气候、水、植被等。校园绿色生态空间要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斑块和廊道,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绿地斑块 的数量应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分布要均匀,大、小斑块结合,并注意尽可能 增加绿量。校园景观各要素的结构、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平均斑块最小 距离、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影响着校园景观格局。在新校区规划中应重视预留地块、保护开敞空间,加强公共绿地建设,提高校园生态功能;保护湿地、水体,维持校园景观特色的亲和性,建立各式“园林”,合理规划学习、生活、锻炼 与休息景观,使校园景观生态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从景观生态学的最优景观 格局出发,理想的校园中心区应当是大型校园生态公园等大型自然斑块,通过 绿色廊道连接周边各小斑块。这样就会给校园的整体景观设计布局带来很大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之终极版

景观设计原理复习题 一、判断正误题 1.种植灌木的斜坡为防止水土流失,必须保持10%的最大坡度,而草坪地区为避免出现积水,就需有不小于1%的坡度。调节地表排水和引导水流方向,乃是园址地形设计的重要而又不可分割的部分。(对) 2. 改造后的地形等高线应随手用短线(虚线)表示,原地形由平面等高线在平面图上用实线表示。土地表面所出现的任何变动或改造都称之为“地形改造”。(错) 3.在山脊的顶部可顺等高线布置建筑、停车场。(对) 4.下列坡度表示方法是不正确的:(错) 5对于一个面积为10公顷的公园来说,下面等高线画法都是正确的:(错)

6下面2张图中的地形标注都是正确的(对) 7.大规模散布的停车场、建筑和娱乐设施最适合安置在平坦地形上。(对) 8.丹.凯利是“哈佛三杰”中的成员之一,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领军人物。在作品的米勒花园中,他将建筑周边的花园作为建筑的补充,规则式种植也采用了建筑设计的方法。(对)9.在风水上,河流的凸岸被称为“汭位”。而凹岸被称作“反弓水”,在较小的河流转弯处,这里通常做为城市、建筑选址或者造公园和湿地,而码头最佳的选址应该是凸岸。(错)10.孤植又叫单植,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常种植于出入口;大片草坪、花坛中心;小庭院的一角与山石相互成景之处。(对)11.古人绘画中两株树为通像,但又有顾盼、俯仰、向背、去就、争让等动势对比,因此既有对比又有调和。(对) 12.树群的栽植地标高,最好比外围的草地或道路低出一些,最好能形成四面倾斜的凹地,以利排水。同时在构图上也显得突出一些。(错) 13.城市公园绿地设计中可以增加许多商店、咖啡馆、游戏厅等服务设施。(错) 14.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可以在距离建筑3米左右的距离种植大乔木。(错) 15.园林中建筑通常使用伸出的建筑柱廊、平台等,形成室内外过度空间,以便达到建筑和室外环境的相互交融。(对) 16.芥子园画谱中说:“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其基本关键,乃在调和中要求对比和差异,差异太大时又要求调和。所以株数愈少,柄种愈不能多用,株数慢侵增多时,树种可以慢慢增多。(对) 17.为完成一系列设计目的,而在园址上进行地形的改造是非常必要的:(1)建造合理的排水系统;(2)地形改造后的园址应适应这些因素如:建筑物、道路、停车场,娱乐场所等等;(3)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浅谈 摘要:高校特色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校园的人文气息、历史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校园号观规划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在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基础上,对国内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校园综合性的特点,给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提供和谐、自然、优质的高校校园环境,促进科研和教学成果的快速发展,是每一个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从1999年国家制订并实施了高等教育扩招战略,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这无疑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高校急于扩大学校的土地规模和校舍建设规模,而工程建设施工时间紧,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2010年,高校校园环境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启动,开展成为育人工程、爱校工程、文化工程,校园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变成了城市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校园环境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水域、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教学环境的和谐统一,还要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陶冶大学生的精神情操现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应重视园和谐统一,重视可持续发展,将校园景观营造成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带动整个城市景观面貌的发展。 1、当今高校景观设计的背景及问题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现状分析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大幅增加,许多大学都面临改、扩建甚至新建校区的问题。在我国大学新建和改扩建的过程中,创造良好的、有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是校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1对生态的问题忽视。近年来国内高校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同时,设计、施工中对自然环境不够重视,导致了一定程度上对校园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 1. 2缺乏人性化设计。除了学习、运动、休息等基本的校园生活外,学生还要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在规划校园环境时,要尽力创造能满足师生自由交流的建筑内外活动空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问的交流。 1. 3 欠缺文化元素。 高校的文化内涵是学校特色的体现,是校园景观多样化的标志,而千篇一律的施工手段导致校园景观中人工元素占据绝对优势,校园环境的文化内涵得就不到恰当的体现。 2、校园景观设计的评析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但如果校园景观设计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就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规划设计。要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就要创造一个又深层次文化底蕴、可持续发展并具有积极影响力的和谐校园。 2. 1校园景观设计的功能性

风景园林概论

风景园林概论 第一章绪论 四、世界六大花园城市(填空题) 奥地利维也纳、美国华盛顿、俄罗斯莫斯科、波兰华沙、新加坡、匈牙利布达佩斯。 第二章园林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简答题) 1.萌芽期:从周至汉,兴建皇家园苑,规模较大,多为圈地性质。 代表:上林苑、阿房宫、建章宫(为“一池三山”的布局)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园林模仿自然山水的原则,佛教大盛。 ﹡三大佛教建筑:寺庙、佛塔、石窟。 ﹡三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 3.成熟期:隋、唐,园林规模大、类型多、水平高,造园与诗画紧密相连。 京杭大运河 大明宫,包括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故宫很多借鉴此设计。 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景色优美,四季有景) 王维的辋川别业 4.前高潮期 宋代:花石纲,山水园大量涌现,如宋代沧浪亭(苏州园林,以水环园,与众不同)

元代:造园较少,如狮子林。 5.后高潮期:清、明,造园艺术日趋精美与完善,园林艺术达到鼎盛。 画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计成撰写《园冶》,其精华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长物志》、《园冶》同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壁。 《长物志》偏重于园林的艺术鉴赏,《园冶》侧重于园林的技术探求。 ﹡中国四大名园:①颐和园②承德避暑山庄③苏州留园④苏州拙政园(苏州最大) 中国的三大古建筑群:①北京故宫②承德避暑山庄③曲阜孔庙 二、现代园林的发展 1.传统园林:是园林与城市建筑及其设施的混合阶段,借鉴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多将古典园林经过简易改造后形成;主要为大众服务;园林是城市建设的独立体,是园林发展的初级阶段。 苏州四大名园(简答题): ①网师园:小巧(拙政园的六分之一)狮子林沧浪亭 ②环秀山庄:叠石高超 ③苏州留园:精致(吴中第一名园) ④苏州拙政园:阔大 拙政园的五大头衔(填空题):①世界文化遗产②中国四大名园之一③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④国家4A级旅游景点⑤全国特色旅游景点

【大三上 景观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1复习提纲-翁老师

景观设计原理(一)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题型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考常识、概念、规范等;(2)简答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基本原理,其中一道要结合绘图说明; (3)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结合案例分析,其中一题要结合绘图说明。 3、简答、问答题答题要点:言简意赅、字迹工整、绘图规范清晰。 4、本课供三个部分组成(公园绿地规划设计、西方景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原则上每部分内容所考内容各占三分之一。 期末总评成绩组成: (1)课外作业成绩:占20%; (2)期末考试成绩:占80%; 《景观设计原理(一)——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复习提纲 第一讲概论 1、你对风景、园林、景观的概念的理解 2、国外L. A.专业的起源和发展 3、我国L. A.专业发展 4、景观专业的在不同尺度(微观、中观、宏观)的设计领域有哪些? 1

5、你认为现代景观设计具有基本特征,请举例分析。(自我发挥、举例说明) 第二讲园林绿地的组成要素与造园手法 1、园林绿地的组成要素 2、园林植物的分类、种植方式(结合绘图表示)、水生植物的分类(常见植物名 称) 3、你对绿化设计的“功能、艺术构图、生物学属性三者统一”的原则的理解(自 我发挥、举例说明) 4、水体驳岸的基本处理方式(结合绘图表示) 5、传统园林建筑的分类、特点 6、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并举例说明 7、园林构图(布局)基本原则并举例说明 8、园林布局基本形式 第三讲城市公园发展演进 1、西方城市公园的起源 2、英国伯肯海德公园、伦敦海德公园、美国中央公园、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各时期主要公园的设计者、公园概况、设计思想等 3、谁首先提出公园系统的概念,其概念是什么,代表例子? 4、我国第一个城市公园(上海黄浦公花园),广州早期城市公园(越秀公园、人 民公园) 2

景观设计概论

带※标记的都是重点!!!——乾乾乾er哥 1.1 景观与景观设计学的内涵(必考)※ 景观是什么? 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被理解和表现为: 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 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 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 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景观设计学是什么?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艺术。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景观设计学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的区别:

景观设计学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仅这一点就有别于建筑学;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景观设计学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包括城市与区域的物质规划空间与计,而城市规划更主要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发展计划。 与市政工程设计不同,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单一的解决工程问题。当然,综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有赖于各个市政工程设计专业的参与。 与环境艺术与甚至大地艺术的主要区别:景观设计学的关注点在于用综合的途径解决问题,关注一个物质空间的整体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分析基础上的,而不仅仅依赖于设计师的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大地艺术进行景观艺术创作目的是表达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而非仅仅为了了解空间问题。 1.2 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 园林专业发展三时段论

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题目: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 一、项目背景 吉林农业大学北门为全校师生的主要生活性出入口,其北面是学校的一处公共活动中心,全校师生经常往来于此。2012年北门旁的鲲鹏剧场立面改造,2013年校门外新的居住小区建成,同年,北门东南方向的水系改造,水系周边及水中小岛的原有景观被破坏,北门周边环境已与校园内外的景观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体景观。本次改造即将对北门周边的鲲鹏剧场、园艺学院、人工湖、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及留学生公寓等主要建筑周围进行景观设计,以期与学校的总体景观相协调。 二、基地概况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8′~127°02′,北纬43°05′~45°15′,海拔200~220m ,气候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年平均日照2866h左右,无霜期140~150d左右。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宜人。年度内降水不平衡,全年平均降水量522~615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 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在长春市净月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164hm2,总建筑面积72.4万㎡。有全日制在校生两万余人。校园内小气候条件优越,小气候优良。土壤肥沃,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等,植物种类丰富,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 本设计规划区域北起农大北门,南到致远路,西临明德街,东到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占地面积约4.6hm2。现有建筑为鲲鹏剧场、园艺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留学生公寓。北门入口东侧为参茸专卖店及书店,西侧有中国电信及火车票预售点,往来于校区内的电瓶车的始发站也位于此。园艺学院门前有小型集散广场,中心位置有一小鹿雕塑,后院为其科研用地,其东侧有一花窑,东南方向有一片杨树林。现有带状水体沿东南方向贯穿整个区域,驳岸为规则式。水体起源于学校后山的蓝湖,至综合楼后的青湖,流经成教学院、园艺学院、资源学院最后流出校外,园艺学院门前水面开阔,水面中央有一小岛,植物大多为旱柳和加杨。 三、设计原则 1.景观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学校的历史文脉,设计结合校园文化,将对学生 的“励志”及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容入景观设计中,做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使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资料

风景园林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风景园林概述 第一节:风景园林释义 一、传统园林释义 (一)、中国传统园林释义 在中国,“园林”作为合成词,最早见于汗·班彪《游居赋》。 中国园林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园林形式是悬圃(又称玄圃)。 中国早期园林形式: 圃:一般都解释为种植蔬菜、瓜果、草木。 园:是农业土栽培果蔬的场所。 台:早在夏、商、周,我过就有了建筑历史。刘向《新序·刺奢》 谢:《图文解字》称:谢,“有屋也”。孔传《书·泰誓》。 囿、范。 (二)、西方传统园林释义 西方园林最早的源头可以最溯到《圣经·旧约》中的伊甸园。 西方园林(Garden、Gǎrden、jardin) 园艺(horticulture) (三)、传统园林的含义 园林式人们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特点以及所掌握的技术,通过利用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者运用植物、山、石、水、建筑、雕塑等园林要素进行人工构筑,从而形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可以畅达心胸、抒发情怀,便于游憩、居住或者工作,时而也兼作一些生产和宗教活动的宜人环境。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释义 (一)、现代风景园林溯源 1804年法国风景园林师吉恩?莫雷尔首次创造了法国合成词风景园林师(Ar-chitecte-paysagiste)。 19世纪中期,改词在法国正式流传。 1854年由路易斯?稣尔比斯?玛丽设计的布伦园林的制图上,出现了“景园林师部”印章。Landscape和Architecture的第一次结合出现则在吉尔伯特?L迈森(Gilbert L Measone),1824年出版《意大利大画家的风景园林》。 20世纪初帕特里克?格迪斯称自己是“风景园林师”(Landscape Arechi-tect)。 费里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和沃克斯在19世纪60年代初或更早就承认了这一个新术语。1899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AS-LA)成立。 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首设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课程体系。1848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称IFLA)成立,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最终还是成为现代国际风景园林科学的通用名称。(二)风景园林学科及风景园林师的含义 1、加拿大风景园林师协会:风景园林学(LA)是一门关于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专业,它涉及有关的分析、设计、规划、管理和恢复等。 2、欧洲风景园林院校理事会:风景园林(LA)及时一种社会职业活动,有是一门学科专业,它包括在城市与乡村、地方与地区范围内充实的风景规划、管理和设计活动。

园林景观设计原理【规划】

1、景观的定义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队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 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根据美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定义,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不太靠谱) 一.从功能发展,以人为本。 二.因地制宜,景观也能与产品“混搭” 三.景观营造软质化 四.“相地”布局,借景增值 五.控制力、执行力两手抓 六.持续创新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 “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 战后大发展(1945-1970), 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和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9、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有哪几大类?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重点知识

1、景观的定义 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上的烙印。 2、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 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 3、景观规划设计的定义 1宏观环境规划 2场地规划、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3施工图及文本制作 4施工协调及运营管理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已从传统园林以满足精神文化享受(意境、模仿自然而高于自然),继而转向大众群体的大众文化,更加注重利用有限的土地,来创造优美的景观。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综合的人文自然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学科,体现了历史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为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园林的定义(建筑,环境,城市规划册)称“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

域。” 5、美国风景园林学会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是? 它是一门对土地进行设计、规划和管理的艺术,它合理的安排自然和人工要素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原则,最终创造出对人有益,使人愉快的美好环境。 6、景观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多学科的融合与互补 (2)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3)生态设计的发展 (4)低碳概念的体现 7、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1)“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1843——1898)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带状绿地联系数个公园,形成公园体系来更有效地解决城市危机。 (2)“田园城市”运动(1898——1919)特征:从局部的城市调整转向对整个城市结构的重新规划 (3)一战至二战期间(1919-1945)(雅典宪章) (4)战后大发展战后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1945——1970)特征:绿地与城市交织。点、线、面相结合的城市绿地系统。 (5)生物圈意识(1970年后)特征:保护生态环境运动。设计结合自然。生态园林理论。 8、“城市公园”运动及“公园体系” 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由以单个城市公园绿地来缓解城市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发展到以

景观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531026 课程英文名称:The outdoor space design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门课程是环境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了解景观设计概述,理解景观设计原理,掌握景观设计方法。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景观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文化素质,为环境设计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有一定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对设计美感较为敏感并能掌握一些设计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室外设计的方法有一定掌握能力、对效果图有很好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逐步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型体构造能力及图解能力。 (三)实施说明 1.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并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践安排与指导,允许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实施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要分清其在整体课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平均使用力量或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3.课题应深入浅出、包容性强,既有观念指导,易于理解,又具备可操作性,便于在具体描绘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索画面的形式和造型的丰富内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对先修课没有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根据学生对美的不同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训练,灵活把握大纲要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增强学生的设计能力。 2.课内学时远远不够,必须加强课外学时的投入。 3.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必须开阔学生的视野,大量识图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查方法:以完成设计方案作业的设计深度和表现效果为主 3.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和最终方案完成成绩的总和,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80%。 (七)主要参考书目: 《景观设计原理》,董翠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外国古代园林史》,王蔚著,中国建筑出版社,2011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二、中文摘要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

第二章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 2.1大学校园 2.1.1大学校园的含义 大学一词,从小的时候就被谈及,父母总是说某家姐姐考上了某某大学,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那时侯只是简单的认为大学就是小学中学后需要去的地方。渐渐的才知道,中学毕业后去的未必是大学,还有一些机构是在完成高中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中后短期高等教育4种基本类型。 虽然高中毕业后可选择这么多的教育类型,但是大学还是吸引着每个学生,因为它更多的代表一种理想,为知识而聚集,为知识而交流,为一个理念,来自五湖四海的求知者们,在这里生活,学习,交流。能够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激发内在的潜能,认识自己,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吸引。“校园”是物质载体,是承载大学精神的环境。是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的场所。 时代在发展,大学的理念也在发展,社会上很多教育机构冠以“某某大学”的称谓,其实质内涵却与传统大学相差甚远。如从大学的上课方式来看,有全日制大学,有夜校,有网上大学,有电视大学等;从年龄来看,大学又有成人大学,老年大学等;从培养的侧重点来看有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社区大学,职业学院等。而本文所阐述的大学校园,是一种具有大学精神的场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生活,可学习,可感受的知识传承的场所。是城市中一个特殊的单元,是为学生,教师学习工作生活需要而建设的场所。 理念是一个哲学概念,哲学上的理念与观念同义,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本文中所提的大学多是种理念,是包涵大学思想观大学精神向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大学的哲学信仰在内的一种理念。 2.1.2中国大学的历史变迁 不知史何以知未来,了解大学的发展与其校园的变化,为新时期的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中华民族是个重礼教重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源远流长,是世界最早创立学校的国家之一。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奴隶制西周时期已有大学的建制,按设立的级别不同分为3种类型,一类是天子设立的大学称辟雍,一类是诸侯国建立的大学称学宫,另一类是天子王宫中负责天文,水利,建筑,制造等各种技术部门官吏们父子相传的教育形式称畴学。 中国古代的学校,分官学与私学。汉代以官办的“太学”为代表,至两晋的“国学”,明清的“国子监”均以培养从政人才为目的。官学受当时礼教封建思想的影响与制约,景观刻板严正,体现一种等级制度与儒家思想,不同的等级相应的不同场所与建筑形式制度。官学多建于城市,如太学,国子监设于京城或王城,府学设于地方首府。位置与个地方的文庙相联系,“左庙右学,前庙后学”指的就是这种形制。目的是加强儒家的思想教化,传播“学而优则士”的价值取向。除了作为教育学习场所外,由于每年举办祭祀活动和皇帝亲临讲学,学府也具有了一些城市集会和交流中心的功能。 私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变革,政治经济的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调查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调查报告导语: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以下是小编整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调查报告,以供参考。 设计基地位于郑大南校区北侧,基地东西长200米,南北270米,面积54000㎡。基地北端为郑大北校门,目前禁止机动车通行,仅供行人出入;中部为佛罗里达学院办公楼,周围被校园道路环绕,楼前主要用于停车,楼后西侧为绿地,东侧为水泥地面的篮球场;南部为校园内部大门,除节假日关闭外,平时开放;基地周围为学校相关用房。 该景观区的目标群体主要是本校学生,其次是学校的教职工及服务人员,潜在使用者是附近居民、校外参观者和参加考试或招聘的人员。校园中的基本行为可以分为“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具有规律性、多样性、集体性和私密性等典型特征。 该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视觉功能它是校园景观所承担的第一大功能,该场地的景观主要集中在位于轴线上的两块绿地和篮球场以及道路两边的树木。 交通功能,该场地的北段和南端为学校出入口,同时场地内部散落了了教学办公,宿舍及食堂等功能建筑,兼有了

学校内外以及内部之间的联系交通作用。 休闲与娱乐学习功能,该场地景观可分为几个部分:林荫道,中心绿地,疏散广场,以及散落于建筑围合空间中的小景观。这几部分满足了师生课外学习,交流。观赏等一系列的活动,为校园生活增添很多乐趣。 1. 基地北侧为郑大北校门,在其南北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入口广场,中心绿地,办公楼前广场,学院办公楼,中心绿地及篮球场,宿舍楼,轴线两侧则分布着各个办公楼、食堂及相关用房,在功能分区上做的不错,中心绿地起到了很好的交流娱乐休闲作用,也是基地中最富有活力的地方,同时又做为各个功能区的隔离地段,减低噪音,且距离较近,利用率高。缺点:内部没有长廊,座椅等休息设施等相应的休闲设施,没有明显的景观标志,如喷泉、雕塑等。广场也大部分被停车所占据,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2. 植物方面种植比较单一,层次配置上不够丰富,草坪也过于单调,没有很好的安排树木的变化,没有较好的观赏点,主题不明确。 3. 基地内建筑立面过于灰暗,散落的各种小卖报亭等便利店虽然使用方便,但形象不佳,需要改整。 大学校园不仅只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它犹如一座小型城市,出入人员较为复杂,根据此次调研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议:

同济大学09-10景观学原理1提纲答案版

09-10景观学原理一复习提纲答案参考版 大家好,这份复习提纲部分答案仅供参考,大家要加以自己的理解!其中时间节点若有错误,请大家自己更正。 刘老师上课为大家讲解过的问题,若跟教材有小出入,请以刘老师上课的内容为准。祝大家考试顺利! 景观学基本概念 1.LA与LS两个专业名词的含义及关联 LA:Landscape Architecture 1858年由美国景观规划师olmsted提出,是一门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工程应用性学科专业,涉及学科领域包括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学、林学、农学、地学、管理学、旅游、环境、资源、社会文化、心理等。其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环境的建设,重点是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范围从园林设计到国土区域的自然资源管理。 LS:Landscape Studies 景观学是研究景观的形成、演变和特性,并以此为依据保护、创造与管理生存环境的学科。 21世纪的景观规划设计(LA)正在迅速扩展,多学科、多专业的介入,多方面、新领域的应用,致使传统意义上的LA已不再限于景观的规划与景观的设计。以现代LA为基础,一个更为扩展而贴近现代这一学科理论与实践内容的学科观念和名称正在酝酿形成,这就是酝酿提出的“景观学”(LS)概念。 2.景观的三层次含义 1)第一层次(landscape):是广义的环境,指遍及全球的大环境,如地球表面、外太空等; 2)第二层次(scenery):是指第一层面的大环境中形象优美、环境质量良好,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 3)第三层次(garden):是第二层次景观环境的递进,此时的景观不仅仅在视觉形象和环境质量方面令人赏心悦目,而且还反映寄托了人类精神的追求,表达人类梦想中的情境,这一层次的景观通常都是经过人为再加工或者完全是人造的。 3.园林、风景园林的区别和联系 见老师上课笔记 4.当前中国社会对于景观学的需求有哪几大方面? 当前和未来景观学面临的三大社会需求(Social Needs)是:1.环保与生态化Environment & Ecology,如防护林建设、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2.城市化Urbanization,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城市绿地系统及各级绿化的建设,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等;3.游憩与旅游化(Recreation & Turism) 5.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与传统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异同 景观规划设计专业教育及发展 1.景观学专业的实践领域景观学专业的学习方法途径 见教材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浅谈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摘要:随着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提供和谐、优质、自然的教学环境促进科学成果和教研成果的快速发展,成为每一个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所要思考的问题,而大学校园景观也成了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时代的发展给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学校园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文化的场所也是呈现特 有文化的载体。因此,本文从实际出发,详细探讨了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研究其发展趋势,并提出有效的景观设计措施。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现如今,高校的竞争已经完全不在局限于教学水平和师资力量的提升了,为了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学校以营造优美的环境为出发点,妥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让绿地景观在学校的地位逐渐提高,为学生文化教育、兴趣培养以及身心调试凸显重大作用。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景观设计不合理、绿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景观设计的问题分析,合理规划校园绿地,让校园更加美观,进而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及意义

(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概述。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场所,在大学景观设计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在确保一个美好、丰富、充实的环境的同时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是依照特定的学校历史文化、思想涵、审美倾向、社会功能所进行的景观规划,它与园林、生态、地理、文化、历史等因素相结合,展现每一所大学不同的精神风貌,增添校园文化氛围,青春气息。当然,校园景观在满足学校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大学校园的生态功能,在体现校园文化主题的同时彰显所属地域的文化特色,既要突出校园特色,又要保护自然格局的完整性,利用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巨构等手法将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景观。 (二)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意义。1、培养学习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有很大帮助,学习是一种思维活动,良好的环境除了有赏心悦目、开阔视野之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学生可以在亭台楼阁、绿地树荫之间朗读背诵,也可以在公共的空间与老师一起交流学习。况且,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于绿地的设计,还是对校园环境,景观空间的再塑造,让学生能够在除图书馆、自习室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停留学习。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设计营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有利于校园景色的美化。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并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