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六下科学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1.放大镜能放大物体,能看到平时用眼睛看不到的细节.

2.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放大倍数与镜面的凸度有关.镜面凸度大.放大倍数大,镜面凸度小,放大倍数小.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获得的信息越多,视野变小.

4.球形透明的物体放大的倍数最大.

5.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动物之一.

6.昆虫有许多特殊的构造和本领。

7.不同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是不同的。

8.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9.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10.蝴蝶的翅膀xxxx扁平的细毛。

11.自然界中许多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12.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

13.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以看见,有的晶体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看见。

14.列文虎克是荷兰人,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小世界,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

16.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了200万倍。

17.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必须制成玻片标本。

18.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19.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0.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1.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2.池水发绿是绿藻的作用。

23.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制作酒、醋、泡菜、腐乳、酸奶等食品。

24.伤寒、鼠疫、霍乱、肺结核等传染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5.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有关。

26.酵母菌发面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

27.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死去的动植物尸体和殘体。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是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 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拼一拼,写词语。 jīròu pífūdào suìbái hóu géng zhòng júzi hèsè肌肉皮肤稻穗白喉耕种橘子褐色huòshìw?n jiùchén diàn diàn l?n dài l?n duòmáo dùn 祸事挽救沉甸甸懒怠懒惰矛盾 cítáng suìyuàn wéi qún duōsuōk?o équán tu? 祠堂遂愿围裙哆嗦烤鹅蜷腿 quán suōdòng jiāng hu?yàn li?ng sāi tōng hóng hu?ng 蜷缩冻僵火焰两腮通红明晃晃 qīn qi chàyìgào jiè 亲戚诧异告诫 二、常见词语 德高望重冷嘲热讽悉心照料熊熊燃烧兴高采烈喜出望外不屑一顾蹑手蹑脚不辞辛苦尽力而为以礼相待言而无信出其不意干瘪 无声无息 三、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坐井观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守株待兔:比喻希图不努力而成功的侥幸心理。现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把事情办糟。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囫囵吞枣: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重要知识点整理 判断。 1.一个细菌又称一个菌落。(×) 2.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3.晶体的形状是很有规则的,都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 4.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5.把橘皮、馒头等放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就可以进行霉菌培养。(×) 6.利用酵母菌发面后,体积可以达到原来的4-5倍。(√) 7.电池、医用针管等有毒有害垃圾要做深埋处理,才不会有危害。(√) 8.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9.填埋场在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建公园、种庄稼。(×) 10.垃圾其实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11.光年就是光走一年的距离,是用来计量恒星距 离的单位。(√)

12.不同的人观察同一棵树后,所描述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 13人们要想获取真实的资料,必须自己亲自去动手 获取,没必要与会交流。(×)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了。(√) 15.太阳系是宇宙中最大的天体系统。(×) 16.正在使电灯发光的电线旁边没有磁场。(×) 17.将垃圾深埋以后,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18.空气,土壤,海洋一旦被污染就再也无法治理了。(×) 19.我们平时发面用的酵母菌对人体是有害的。(×) 20.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21.自然界中很多物体都是晶体,晶体的形状都是 很有规则的。(√) 22.锅盖做成圆顶形主要是为了锅的容量大一点。(×) 23.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24.物体的细菌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 才能观察清楚。(√) 25.我们在记录信息的时候,要如实记录,但不需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列出图中编号洋流、渔场的名称: (1)——(20) A: B: C: D: 二、分别分析ABCD四个渔场的成因:

分析下列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

高一地理上册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1) 3.1、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循环 1.地壳中含量最的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硅、铝、铁。 2.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如盐、石英、石墨、铁矿石。3.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最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4.花岗岩主要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是由方解石组成。 5.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6.岩浆岩的主要代表是:玄武岩和花岗岩。玄武岩和花岗岩都岩浆冷凝形成的。玄武岩属于喷出岩,有许多气孔;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比较坚硬。 7.地表岩石在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了沉积岩。沉积岩特征:①有层理结构,②含有化石。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8.含有珊瑚化石的石灰岩,表示温暖的浅海环境;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表示森林茂密的湿热环境。 9.沉积岩的主要代表是:石灰岩、页岩、砾岩、砂岩、煤。 11.变质岩是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如:石灰岩受热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变质成板岩。12.矿石的优劣常用品位来表示。 13.石灰岩是烧石灰制水泥的原料,花岗岩是、大理岩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14.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岩浆上升冷凝变成岩浆岩;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过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已经形成的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1.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2.地壳运动按其性质和方向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就全球而言,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全球岩石圈可以分成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4.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①板块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②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形成巨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系(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系(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③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消亡边界):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亚洲东部岛弧。 5.由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是褶皱和断层。 6.褶皱的两种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7.断层构造与地貌: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在断层构造地带,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8.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是储水构造; ②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 ③山地开凿隧道,常选背斜部位;原因:a.岩层呈拱形,结构稳定,安全性好,b.水沿岩层流向两侧,不易积水,干燥; ④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9.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10.流水侵蚀地貌——瀑布、峡谷,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态。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doc

小学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一、杠杆 (一)杠杆 1、含义: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上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作用: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画图: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4、生活中的应用:省力杠杆:钳子、剪刀(修树枝剪刀)、撬棍、开瓶器等; 费力杠杆:筷子、镶子、火钳、钓鱼竿等;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扁担、跷跷板等。 (二)杠杆尺:左边(格数X钩码数)=右边(格数X钩码数) (三)小杆秤 1、由秤杆、秤盘、秤砖、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 2、解释“秤砖虽小能压千斤”的道理? 答:秤砖(用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大于秤盘(阻力点)到提绳(支点)的距离,此时杠杆省力,所以“秤泥虽小能压千斤” o 3、指导学生制作杆秤:首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而它。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4、画图并标出提绳几能称起更大范围的重量 二、轮轴 1、含义: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2、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3、画图:标出轮轴 4、生活中的应用: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螺丝刀、门把手、车把手。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因此,刀柄是轮, 刀杆是轴。刀柄的凹槽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使我们更加省力。 三、滑轮 1、含义: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作用: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滑轮组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滑轮组的组数越多越省力;提起重物用儿股绳子,就省儿分之一的力。 3、画图: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 4、生活中的应用: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轮子、塔吊的吊钩;③滑轮组:起重机、塔吊、吊车、升降衣架。 四、斜面 1、含义: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作用:①在斜面上拉重物比直接提起重物省力;②斜面越平缓越省力,斜面越短越省力。 3、画图:(螺丝钉螺纹稀与密) 4、生活中的应用:刀口、楼梯、盘山公路、引桥、螺丝钉、钉子的钉尖。 5、为什么常把盘山公路修成“S"形?答:因为路途延长而坡度变小,可以省

第一单元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第一课生命最宝贵 1.怎样认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2条) ⑴在自然界中,生命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存在着。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⑵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人类与众多生命构成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怎样善待大自然? 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大条) ⑴人类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和巨大的创造力。表现在: ①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不断地进行创造,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②人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③人类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并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 ⑵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表现在: ①每个人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的独特性。 ②每个人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的多样性。 总之,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4.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每个人在外貌、性格、兴趣、意志、技能等方面的独特性。②每个人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的多样性。 5.为什么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5条) ⑴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⑵生命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和幸福。⑶生命中有烦恼、痛苦和忧愁。 ⑷生命是短暂的。⑸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6.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3条) ⑴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⑵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⑶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第二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7.怎样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3条) ⑴创造和奉献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⑵创造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要求。 ⑶创造和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8. 怎样实现生命的价值?(3条) ⑴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⑵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⑶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9. 为什么说青春是美好的?(3条) ⑴青春时节,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⑵青春时节,是挖掘生命潜能、开发人生智慧的关键时期。(3) 青春时节,是充满激情活力的美好时光。 10怎样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4条) ⑴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⑵珍惜美好时光,抓住今天,热爱、珍惜宝贵的今天。 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 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 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 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 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 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 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1)

第三单元字词要点归纳 州涌峰耸湾隔峡与陆谊 浓齐奋繁荣传统贴宵巷 祭舟艾堂乞巧郎饼赏菊 甲骨类珍饰品随易损币 财赚赔购贫菠煎茄烤煮 爆炖蘑菇饺酱粥蛋津溜 辣乎喷腻绵脆邦 二、会写字及组词 1神州谣 州( )( )( ) 湾( )( )( ) 岛( )( )( ) 峡( )( )( ) 民( )( )( ) 族( )( )( ) 谊( )( )( ) 齐( )( )( ) 奋( )( )( )

2 传统节日 贴( )( )( ) 街( )( )( )舟( )( )( ) 艾( )( )( )敬( )( )( ) 转( )( )( )团( )( )( ) 热( )( )( ) 闹( )( )( ) 3“贝”的故事 贝( )( )( ) 壳( )( )( )甲( )( )( ) 骨( )( )( )钱( )( )( ) 币( )( )( )与( )( )( ) 财( )( )( )关( )( )( ) 4 中国美食 烧( )( )( ) 茄( )( ) 烤( )( )( ) 鸭( )( )( )肉( )( )( ) 鸡( )( )( )蛋( )( )( ) 炒( )( )( )饭( )( )( ) 三、易写错的字 州:三点中第一点与其他两点方向不同。 民:最后一笔是斜钩,不是捺。

壳:上面是“士”,不是“土”。 转:第四笔是提。 烤:右边的下面不是“与”。 四、多音字 cháng()huá()huì()长华会 zhǎng()huà()kuài()piào()jué()zhuǎn()漂觉转 piāo()jiào()zhuàn()zhà() 炸 zhá() 五、重点词语 shén zhōu zhōnɡhuáshān chuān huánɡhéchánɡjiānɡ chánɡchénɡhǎi xiámín zúfèn fājiérì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2014.09.24晚20.57)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猫画虎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 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可 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 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身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Z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位小 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用 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 两 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7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 8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9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要点总结 一、复习课文 1、《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 2、《那一定会很好》详细地讲述了一粒(种子)变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不断(树立新目标)、努力(实现愿望)的形象,告诉了我们只有(不断追求)、(不断努力),才会有所收获的道理。 3、《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主要写了(红头)和(青头)在玩捉迷藏游戏时,被一头大黄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旅行”,(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鼓励)和(帮助)红头,最后(红头)终于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飘扬之间要(互相帮助),遇事要(沉着冷静)。在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知道牛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游路线图:牛嘴——肚子——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巴4、《一块奶酪》写了蚂蚁队长在搬运粮食前下达了(不许偷嘴)的禁令,后来在搬运奶酪时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将拽掉的奶酪渣分给(年龄最小的蚂蚁)的故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爱弱小)和蚂蚁们(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背诵 背诵:1、《卖火柴的小女孩》第4、5、11自然段;2、《那一定会很好》第2、7、12自然段;3、《在牛肚子里旅行》第7、11、13自然段;4、《一块奶酪》第5、6、11自然段。 三、听写 火柴围裙可怜几乎哪怕暖和火焰蜡烛亮光烛光告诉离去温和赶紧 寒冷痛苦清晨乖巧旧年饥饿富人喷香橱窗明晃晃蜷着努力手推车 缩成茎叶锯子斧子吱吱嘎嘎拆了旅行要好咱们草堆作声答应做梦救命 来得及救命拼命大吃一惊消化当然刚才知觉光亮眼泪偷偷地一骨碌 牙齿细嚼慢咽胃悲哀笑眯眯算术流泪管理等等打扫宣布处罚嘀咕诱人 舔一下毅力强大奶酪渣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申请祖宗介绍乙方召开孝顺 四、比较组词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比一比,再组词。(读一读) 州(神州)湾(台湾)峡(峡谷)族(民族)炒(炒菜)城(长城)洲(亚洲)弯(弯曲)狭(狭小)旅(旅游)妙(奇妙)诚(诚实)见(看见)币(钱币)财(财产)烧(烧火)岛(海岛)团(团圆)贝(贝壳)巾(毛巾)材(木材)烤(烤肉)鸟(小鸟)困(困难)贴(贴画)转(转圈)甲(甲骨文)饭(吃饭)抄(抄写) 站(站岗)传(传说)由(由于)板(木板)炒(炒菜) 二、多音字(读一读) bēn(奔跑)zhá(油炸)piāo(漂流)ké(贝壳) 奔炸漂壳 bèn (投奔)zhà(炸弹)piào(漂亮)qiào(地壳) dāng(当然)zhòng(重量)zhuǎn(转弯)shān(扇风) 当重转扇 dàng(上当)chóng(重新)zhuàn(转动)shàn(扇子) fā(发现)xīng(兴旺) 发兴 fà(理发)xìng(高兴) 三、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背一背,写一写) 削(削苹果)赔(赔钱) 悄(悄悄)陪(陪伴) 肖霄(云霄)咅培(培土)梢(树梢)部(部落) 宵(元宵)倍(倍数) 四、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读一读) 火:烤、烧、炒、灯、灿、烂 灬:煎、蒸、煮、点、热、焦 我的发现:“火”和“灬”字旁的字都跟火有关。

心:怒、悲、忘、感、恋、想 忄:情、惊、慌、怕、忙、慢 我的发现:“心”和“忄”字旁的字都跟心情有关。 刀:分、剪、切 刂:别、剑、刮、刺、创、刻 我的发现:“刀”和“刂”字旁的字都跟刀有关。 贝:财、赔、购、贫 我发现:“贝”字旁的字跟钱财有关系。 钅:钢、铜、铁、锅 “钅”字旁的字跟金属有关系。 王:珠、珍 “王”字旁的字跟珠宝、玉石有关。 五、补充词语:(背一背,写一写)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六、近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珍贵——宝贵张开——打开情谊——友谊 七、反义词:(背一背,写一写) 欢笑——悲伤团圆——分离热闹——冷清保护——破坏 八、填入合适的动词。(背一背,写一写) (贴)窗花(放)鞭炮(赛)龙舟(会)鹊桥(吃)月饼(戴)饰品 九、日积月累。(默写)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已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 戌狗亥猪 十、词语听写。(读一读,听写) 神州中华山川黄河长江长城台湾岛海峡民族奋发节日春节花灯清明节先人龙舟中秋转眼团员热闹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可以钱币钱财有关比如美食红烧茄子烤鸭羊肉蛋炒饭

六年级科学上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1.滑轮组: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它的作用是机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2.斜面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斜面能(省力),省力大小和(坡度)有关;坡度越小,斜面越(省力),坡度越大,斜面越(不省力)。 3.斜面机械:大桥的引桥、螺丝钉、楼梯、斧刃、盘山公路… 4.有些工具是几种简单机械的组合,如: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的组合。 5.盘山公路修成“S”形是为了:降低斜面的坡度,使汽车上山更省力。 6.实验:斜面能省力吗? 我的猜想:斜面能省力。 研究的材料:斜面、弹簧测力计、玩具小车、记录纸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妙解)

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一、字词积累 1、易读错的字(括号内写拼音) 昼()耘()稚()漪()啃()蚱()蚌()倭()拴()徘()徊()旖()旎()顷()缀()虬()玷()秉()撩()绢()2、易写错的字 耘:左边是,不要多写或少些 晓:右上角不要多写了 拔:右边是,不是 瓢:右边是,不是 3、多音字(横线写拼音,括号写组词) ()() 供燕 ()() () 晃 ()

4、形近字组词 昼()桑()晓()蝴() 尺()嗓()浇()湖() 蚂()嗡()拔()瞎() 码()翁()拨()割() 拴()瓢()逛()樱() 栓()飘()狂()婴() 5、词语集锦(拼音填汉字) bái zhòu yún tián sāng yè zhīxiǎo hú dié ()()()()()màzha wēng wēng yīng táo bácǎo xiā nào ()()()()()chǎn dìchú tóu gēcǎo chéng rèn shuān zhe ()()()()()shuǐpiáo xián guàng ()() 6、近义词 新鲜——闪烁——存心——愿意—— 随意——阴凉——孤单——陪衬—— 徘徊——无垠——分外——训斥—— 慈祥——稀罕——郑重——骨气—— 欺凌——秉性——不可胜数—— 7、反义词 新鲜——承认——存心——阴凉—— 澄澈——无垠——巍峨——广阔——

漂泊——偶尔——训斥——稀罕—— 郑重——欺凌——凉飕飕——马马虎虎—— 不可胜数——低头折节—— 8、词语归类 (1)词语搭配 ()的蜜蜂()的狗尾草 ()的太阳()的天空 ()的莱蒙湖()的沙漠 ()的大海()的高山 ()地飞()地递给 (2)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至少4个): AABB式词语(至少4个) 二、佳句欣赏 1、对比句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 亮。 通过,点明 2、排比句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句话运用修辞手法,赞颂了梅花特有的品格。这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象征。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有:(出生时的脚印)、(从小到大的照片)、(小衣服小鞋子)、(每年的体检卡)、(身高体重的数据)等。 2、我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有(身体长高了,体重增加了,能力提高了)。 3、(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4、人体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时期是(出生后第一年)和(青春期)。 5、(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青春期)是生命重要的时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9、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10、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有(1)性意识骤然增长(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3)独立欲望增强(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 11、要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1)要注意个人卫生(2)不穿高跟鞋(3)不拔

胡须(4)不吸烟、不酗酒(5)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12、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的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13、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四个阶段。 1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15、伴随着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的年龄也不断提前。 16、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17、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的方法:(正确的阅读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注意采光与照明)。 18、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10)小时的睡眠。 19、(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20、科学用脑五要素是:(动静结合)、(课程交替)、(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知识点归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名师课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字音 1.易读错的字 篆.(zhuàn)匈.(xiōng)诣(yì)隶(lì)域(yù)蜀(shǔ)枇(pí) 刊(kān)祀(sì)蜷(quán)甥(sheng)供(gōng)模(mó)籍(j í)皋陶 ..(gāo yáo) 2.易混的多音字 yìng(应声) kàn(看见) dōu(都是) jué(咀嚼)应看都嚼 yīng(应该) kān(看守) dū(首都) jiáo(嚼碎) 知识二:词语听写 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蕴含涌现古往今来笑而不答力所能及源远流长威名远扬举世闻名规范报刊狩猎纤细铸刻繁琐楷模造诣途径搜集奠定古往今来遨游应声 祭祀趣味信息量悠久蕴含涌现威名远扬举世闻名笑而不答力所能及 知识点三:词语精讲 1.近义词 强盛——强大侮辱——欺侮吩咐——嘱咐欺骗——哄骗规矩——规则 纯洁——纯净凝视——注视招待——款待迎接——欢迎浓厚——深厚 乘机——趁机聪惠——聪明温柔——温情猛烈——强烈 2.反义词 聪惠——愚蠢侮辱——尊重故意——无意 小心翼翼——漫不经心了如指掌——一无所知 3.量词 一(张)长桌一(截)蜡烛一(阵)敲门声一(盏)油灯 一(级)楼梯一(场)虚惊一(束)百合花

4.词语搭配 (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仔细)地研究(创造)文字 (奠定)基础(治疗)创伤(查阅)书籍(搜集)资料 (古老)的文字 (漫长)的演变过程 (独特)的艺术 (著名)的书法家 5.词语拓展(描写书法的词语) 龙飞凤舞龙蛇飞动铁画银钩方刚圆柔 笔酣墨饱笔走龙蛇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6.谐音歇后语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知识点四:汉字的演变 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字体,具体如下: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商周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春秋、战国金文青铜器、石秦小篆石战国隶书竹简、帛魏晋楷书东汉末年行草帛、纸。 知识点五:课文理解 1.《字谜七则》中根据字的形状、拆字解意和会意等方法猜字谜。 2.《有趣的谐音》中有六组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 3.形声字是指汉字的一种造字方式,表示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4.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开始,经过了(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发展演变过程。 5.甲骨文一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我国文化领域中研究甲骨文的学科叫“(甲骨学)”。 6.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有:一是(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二是(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三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7.《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是一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含四个部分: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 知识点六:单元知识链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