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

李向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说”首次将美育提到可以取代宗教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教育、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

然蔡先生对于美育何以能够代替宗教,二者的深层心理机制何在,以及在现代社会情境中美育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人的

“救赎”等问题,仍有论述不充分处。本文试图综合近百年来各家之相关学说,对蔡先生之论作进一步之阐发。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宗教;辨析;补论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75(2010)02-0105-04

艺术与宗教是人类安顿自身及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各有自己的领域。对于它们之间的异同及联系,历代贤哲亦多有论述。上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首次将美育提到可以取代宗教的重要地位,成为国民教育、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蔡先生的这一论断较之于此前只把文艺视作“载道”的工具,甚或只当作通俗低下的娱乐的见解,实在是深刻之洞见。然而,读罢蔡先生《以美育代宗教说》一文,又似有未能尽兴之感。因有此文。

据蔡先生的观点,“宗教之原始,不外因吾人精神作用而构成。吾人精神之作用,普遍分为三种:一曰知识,二曰意志,三曰感情。最早之宗教,常兼此三作用而有之。”[1]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原先宗教中有关宇宙与自然的知识渐为日心说、进化论所取代,宗教中有关社会道德的论说,亦为现代的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学说所取代。“知识意志两作用,既皆脱离宗教以外,于是宗教所最有密切关系者,唯有情感作用,即所谓美感。”[1]蔡先生又进一步指出,美育之所以能够代替宗教者,其一在于它可以其悦目之形式陶冶人,感化人;其二在于美术具有普遍性和超功利性。“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绝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他举例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一切自然美景,一切艺术作品,皆可为众人所共赏,因此“,美以普遍性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1]

蔡先生有关“以美育代宗教”的基本观点大抵如上。然而在我看来,蔡先生对于美育何以能够代替宗教,二者的深层心理机制何在,以及在现代社会情境中美育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对人的“救赎”等等问题,仍有论述不充分处。倘综合近百年来各家之相关学说,似可对蔡先生之论作进一步之阐发。

如前所述,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首先是基于科学昌明的时代背景。蔡先生曾于1907至1912年赴欧洲(主要在德国)留学,期间他主修哲学、文学、文明史等学科,尤注重心理学及美学的研究,对西方哲学多有涉猎。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叔本华等人的学说对他日后美育思想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在其文集中多处引证康德、黑格尔等人的言论,即可证实。)然而,蔡元培学说的另一个更为重要而直接的前提,则主要应来自19世纪末尼采提出的重估一切价值”的哲学理念。事实上,早在16世纪,哥白尼就发表了《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这从理论上打破了“上帝创造世界”的神话,动摇了基督教的根基。然而,在哥白尼之后的三、四百年中,虽然人们都明白“上帝并不存在”这一科学常识,但人们却照样信教,进教堂,为的是人生不会失去依托。然而,19世纪末,尼采却大声喊出上帝死了!”从而第一个明确指出了基督教解体之后欧洲

出现价值真空这个事实,并且把基督教批判与欧洲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紧密结合了起来。[2] 事实上,尼采不过说出了一个人人心知肚明却又无人敢于说出的事实。然而,重要的不是上帝之死这个事实本身,而是这个事实所带来的后果。从前,人类的生活围着上帝转,这位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为人类制定了一切目标、意义和善恶的标准。如今,上帝死了,原先人类的精神生活赖以维系的万能之主不复存在了,那么,人类将何去何从,何所依凭?尼采一再谈到上帝之死的划时代意义,说它是“地球上从未有过的黑暗和日蚀”,[2]事实上它导致了全面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

然而,在尼采看来,上帝之死在给人类带来绝望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这新希望的曙光就“在‘一切价值重估’之中,在从一切伦理评价解放出来的自由之中,在一切历来被禁锢、被蔑视、被诅咒的事物的肯定和信仰之中”。[2]换言之,上帝之死带来的价值真空反而提供了空前的机会,使人可以着手建立新的价值。这无疑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时代契机和逻辑前提。

我们知道,在传统社会中,艺术原本是作为宗教的工具或手段而存在的。所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唐]张彦远)以及其他类似言论,都是将艺术作为载道的工具看待的。因此,在宗教中,艺术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为宗教服务。换言之,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审美价值,在传统社会并不存在,艺术只有其宗教价值或伦理价值。然而,在尼采之后,随着“一切价值重估”给价值领域带来的颠覆性的革命,原先在宗教和形而上学世界观中所表现的“本质理性”也产生了分化,它们被分离成三个自主的领域,即科学、道德和艺术。而这三个领域又都有着各自的问题,即:科学要解决的是认识真理的问题,道德要探讨的是规范的正义与伦理实践问题,而艺术面对的是广义的美及审美情感问题。由此形成了现代性中的三种理性结构:认知——工具理性结,道德——实践理性结构,审美——表现理性结构。[3]正如现代学者韦伯所指出的,过去由宗教裁判的种种规范和准则,逐渐被科学、道德和艺术自身的标准所取代,甚至这三个领域自身的判断标准也各自独立起来。就艺术而言,它的合理性证明再也不需要到宗教甚至伦理学中去寻找根据了,从而审美价值成为判断艺术品的合法化依据。[4]在艺术活动中,道德判断逐渐被趣味判断所取代,这就使得艺术有可能承担起一种替代宗教的“世俗救赎”功能,它将人们从千篇一律和刻板的日常生活压力中解放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舒缓与自由。

从逻辑上看,“上帝之死”带来的价值重估,以及价值领域的分化及其科学、道德和艺术的各自独立,只是为“以美育代宗教说”提供了一个可能性前提。然而,要想从学理上弄清美育(艺术)何以能够取代宗教,还得向艺术如何作用于人的精神层面的心理机制中去探讨。关于这一点,人们大多将相关理论贡献归功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然而,早在弗洛伊德之前,尼采已有许多精彩的发现。为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将二人的观点做一简单综述。

如同哲学一样,尼采之前的心理学也浸透着理性主义精神,其研究对象往往局限于人的意识领域。在尼采之前,曾有几位德国哲学家注意到无意识问题,如莱布尼茨提出人对自身内在状态的意识是由许多无意识的微小感觉结合而成的,一如无数细小的水滴汇成汹涌的涛声。赫尔巴特则提出了“意识阈”的概念,认为被抑制在阈限之下的观念是无意识的。然而,这些前贤却就此止步,未再作深入研究。我们从尼采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曾受到莱布尼茨的影响,他曾谈到,莱布尼茨比笛卡儿以及同时代一切哲学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发现了所谓意识不过是构成我们心理世界的状态之一,而远非这心理世界本身。[2]尼采认为,“进入意识的思想仅是其中最小部分,不妨说是最表面最糟糕的一部分”,由此他得出结论说:“意识其实不属于人的个人生存,毋宁说属于人的社会性和群性。”所以,对于个人来说“,自我认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凡是得以进入意识的偏是他身上的非个人的东西,平均化的东西。每

个人的行为在根柢上是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可是一旦进入意识,就变得面目全非了。[2]在他看来,个人的独特感受具有极高的人生价值,而这一点又恰恰是艺术创造最可宝贵的因素,因此他极其恼恨把这种个人感受一般化、平庸化的意识作用。尼采将人的需要或冲动视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动力源。他认为,人的内心世界的状态和性质完全取决于各种冲动此消彼长的具体情况。“所有未能向外释放的冲动都转向了内部——人身上事后被称作他的‘心灵’的东西借此方才长成。”[2]

此后,弗洛伊德在吸收了尼采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力比多”(libido)概念。在弗氏的早期著作中,力比多专指性欲,以后含义逐渐泛化,延指潜意识中的种种需求和愿望,其实质就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按照弗氏的观点,凡人生在世,无不追求快乐,即追求欲望的达成与满足,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原则”。然而,问题又在于,这些欲望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现实中的法律、道德、习俗等种种局限,无法得到满足,由此便构成了对力比多的限制与压抑,此即与快乐原则相对立的“现实原则”。于是,这种对立便有可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精神的压抑;另一种是被压抑的精神的爆发。依照尼采和弗洛伊德的看法,这种受压抑而在心理深处积压下来的东西可能转化为受阻的能量,它往往要求在不受意识监控的空挡上得以释放。而这种释放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梦、艺术和宗教实现的。心理学上将这种释放称作“移置”。我们看到对于这种“移置”,尼采和弗洛伊德都有着类似的论述,真可谓无独有偶。移置的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

第一,梦幻。尼采指出,被压抑的冲动可以在梦幻中得到满足,包括夜梦和昼梦。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指出,梦的必要性出于“我们最内在的本质,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深层基础”,“每个人在创造梦的世界方面都是完全的艺术家”。在《朝霞》中,他又指出,饥饿不能用梦想的食物来满足,但多数冲动却正是用梦想的食物满足的,由此他谈到梦的价值和意义,即在于“在一定程度上补偿白天食物’的偶然欠缺”。而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中,更进一步肯定了梦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梦往往是人未曾实现的愿望之达成,通过对梦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梦和艺术家的创作意识状态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他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断定,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他和尼采的这一观点,在潜意识这一深层心理机制上,为梦、艺术和宗教找到了共同的动力源基础。

第二,替代。如前所述,受压抑的欲望或冲动如果在“现实原则”的控制下得不到释放,它必定会寻求替代性的满足对象。上文提到的梦、艺术和宗教,都可能成为这种替代性的对象。尼采指出,灵魂也须有它的某种阴沟,以便把它的垃圾往其下倾倒:派此用场的是角色,关系,立场,祖国,世界,或最后——亲爱的上帝。”[2]而弗洛伊德则从艺术的角度指出,所谓艺术作品,作为一种心理意义的特殊形式,可以成为人人都可以进入并且从中得到替代性满足的对象,从而构成对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欲望的补偿。虽然艺术家在力比多的转移方面与一般精神病人有着类似的固结性(fixation),但他们却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创作,成功地绕过现实原则所造成的挫折、压抑等等,获得对挫折或压抑的替代性补偿,从而避免了沦为精神病患者的厄运。[5]

第三,升华。即原始的生物性冲动(如性欲)转化为精神性的高级冲动(如艺术、宗教之爱等等)。在强调性欲在人的精神生活,尤其是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这一点上,尼采与弗洛伊德也十分相似。尼采认为,“一个人的性本能的强度和特征一直贯穿到他的精神的顶点。”[2]他特别重视性冲动在艺术中的升华,甚至认为一个人在艺术创造中消耗的力和他在性行为中消耗的是同一种力,因此他主张艺术家应当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而相对地保持节欲,以便将节约下来的精力用于艺术创造中去。[2]尼采的这一观点与上述弗洛伊德将美术作品看作是“一种心理意义的特殊形式”,是“人人都可以进入并从中得到替代性满足的对象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总而言之,虽然尼采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存在许多争议之处,例如他们

对梦境解释的不可验证性,他们对性冲动作用的过分强调,以及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惜采取“六经注我”的态度等等。但不可否认的是,较之此前的心理学成果,他们将研究的触角深入到人的深层心理领域,窥见了(或曰猜测到了)人的创造力所由发生的动力源——那些深藏于潜意识中的种种欲望与冲动,突破了人们对于意识的肤浅看法,这些不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也是对现代心理学的重大贡献。总之,尼采与弗洛伊德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我们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艺术(创作与欣赏)与人的精神世界(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而也为我们理解“以美育代宗教说”提供了某种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启示和依据。

现在让我们回到现代社会。

事实上,所谓“现代社会”既不是以时间的维度来划分的历史阶段,也不是简单地以大机器生产方式及其分配制度为标志而定义的社会形态。它的关键标准在于社会的“现代性”。西方学者霍尔将现代性的特征归纳为四个方面:政治层面是世俗政体与现代民族国家的确立;经济层面是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基本积累;社会层面是劳动和性别分工体系的形成;文化层面是宗教的衰落和世俗物质文化的兴起。[6]然而,这种看似周全的理论界定仍然未能将现代性的诸多矛盾概括其中。当代中国学者周宪综合了韦伯、哈贝马斯、贝尔、卡利奈斯库等人的观点,更倾向于把现代性看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合体,特别是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工具理性化、制度化和科层化现象,与其文化的尤其是审美冲动之间的紧张关系。正是由于这种紧张关系,造成了现代性自身的内部张力。[4]

一方面,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愈来愈受制于工具理性和科层化制度,使得现代生活变得刻板和千篇一律;另一方面是宗教的衰落导致生命的意义成为问题。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张力中,韦伯指出,艺术的审美具有了一种独特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传统的前现代社会中是不存在的,那就是把主体从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铁笼”中解救出来,承担起某种取宗教而代之的世俗“救赎”功能。他指出:“在生命的理智化和合理化的发展条件下,……艺术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具有独立价值的世界,它有自己存在的权利。无论怎样解释,艺术的确承担了这一世俗的救赎功能,即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惯例化,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压力下解脱出来的救赎。”[7]

然而,艺术审美的这种“救赎”功能究竟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这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其实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朱光潜先生就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并试图给出解答。朱光潜早年留学英国,对西方哲学、美学用力尤深。他的观点实际上也大致反映了西方以康德、黑格尔、尼采以及弗洛伊德等人为代表的美学观点。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他指出:“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Art is libertive)这句话最能见出艺术的功用,也最能见出美育的功用。”他又进一步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和美育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功能:[8]

第一,艺术是本能冲动和情感的解放。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前述尼采和弗洛伊德学说的阐发。正如我们前文中指出的,人类与生俱来的种种原始冲动和欲望,如性欲、物质占有欲,以及爱、恶、怜、惧之类的情感,都需要发泄,以实现“愿望之达成”。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欲望和冲动由于受到现实社会中道德、法律、习俗等等“现实原则”的约束和压制,无法实现,由此积压于潜意识深处,成为种种变态心理和精神病患的根源。由于艺术和梦幻一样,具有不受制于现实原则的自由想象,因而它可以超越现实原则的制约,以自由的或虚构的方式,为心灵中原本不可实现的欲望制作出某种替代物,以实现对现实生活欠缺的补偿。并且这种艺术形式的替代物已绝非原先的原始冲动形态,它经由一定的审美形式对原始冲动做了艺术的梳理与净化,从而使原先的生物性低级冲动得以宣泄的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升华(sublimation)。朱光潜举歌德因失恋而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为例,说明一个人如何通过

艺术作品的创作走出失恋绝望的阴影,经由宣泄和寄托,最终完成了主体情感的解放与升华的,实在具有典型的说服力。

第二,是眼界的解放。这一层意思借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指艺术的创新原则或曰“陌生化”原则对麻木于庸常生活之感官的解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局限于刻板单调的庸常生活中,失去了对生命的新鲜感受;或是沉迷于实际的物质利益,整日蝇营狗苟,失去了对本真生命意义的真切体验。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可以承担起反抗和颠覆日常经验的任务,它可以借助超功利的品质、审美的形式和独特的视角,以“陌生化”的手法,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敏锐新鲜的感受。[9]关于这一点,西方诸多学者多有论述。例如柯尔律治就指出:“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对习惯的麻木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世界本来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熟视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10]海德格尔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认为,日常经验是一种遮蔽,它使人只知道存在者而遗忘了存在。而诗的话语则通过其语言、命名和呼唤,打破了流俗的常人的经验,因而使得真理处于无蔽之中,使存在得以显现。(见《存在与时间》、《诗、语言、思》等)假如我们联想到自己的许多经历,我们一定会对上述论点深刻认同。例如我们通过莫奈的画作而“发现”了阳光的绚丽与多彩的变化;通过某些电影、戏剧的情节而从中“反窥”到自己的心灵影像;甚至在观赏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荒漠、大泽时,我们也会体验到身心的解放与眼界的超越。所有这些,不都是“眼界的解放”的极好例证么!

第三,自然限制的解放。朱先生此处所说的“自然限制”,其实仍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现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监控与压制”。朱先生在谈到这一层“解放”时,其实也还是借助艺术的自由形式和超功利品质。用他的话说,“在服从自然限制而汲汲于饮食男女的寻求时,人是自然的奴隶;在超脱自然限制而创造欣赏艺术境界时,人是自然的主宰,换句话说,就是上帝。”[8]

对比来看,如果前两点是着眼于主体的生理或心理层面的解放的话,此处的第三点则更侧重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谈艺术对主体的解放。用韦伯的话说,就是“救赎”。如前所述,由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高度科层化、制度化和工具理性化所支配,因而变得刻板、单调、麻木和千篇一律。加之由于宗教的衰落而造成的价值真空与信仰危机,人们无异于身陷现实的“铁笼”,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与意义。而正是在这一点上,艺术可以发挥其取宗教而代之的“救赎”作用。它以审美的无功利性抵消工具理性的功利性,以审美的主动性和自由性消除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所带来的被动性和压制性,从而起到对现实压力的“解构”作用。正如周宪先生所指出的:“在工具理性对社会生活控制愈加广泛的现代性条件下,关注感性就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不只是对感性愉悦的追求,更是恢复人性的和谐、平衡人性不同机能的历史要求。”因此,“回归感性在日益理性化和工具化的社会中,便彰显出相当重要的人道主义内涵,它是对人的‘异化’、‘拜物化’、‘工具化’状态的反叛,是恢复马克思所说‘合乎人性的生活’的必经之途。”[4]

以上我们从历史的、心理与生理的以及社会学的角度,对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作了辨析与补论。就理论层面看,蔡元培的立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然而,问题又并非如此简单。今天,置身于后工业化社会的我们不难看到,在时隔近一个世纪以后,蔡元培当年所持“以美育代宗教说”的语境已时过境迁。首先,当年蔡元培反对的宗教主要是指中世纪占绝对统治地位、控制着一切世俗生活、有着严格的清规戒律且压抑人性的宗教,其中尤以基督教为主要对象;而他所秉持的美学理念,主要取古典美学之内涵,并不包括20世纪以后的现代主义艺术类型(如荒诞一类美学范畴)。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传统宗教的形式已日趋淡化与泛化,艺术与美学的内涵与外延也发生了质的嬗变。因此,在不同的语境里,此“艺术”

(下转第7 0页)有余地才能生发“意”。二者的说法都极为精彩,可谓一语中的。我希望本文发表后,能够引起更多更深入的批评和讨论。

那么,我们讨论意派理论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呢?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体制和市场体制共谋的复杂现实情境中,我们讨论这样一个纯粹的理论问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是离现实太远了吗?但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们一个多世纪以来之所以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理论系统,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能够摆脱理论为现实服务的这样一个挥之不去的陈词滥调。正是因为我们太相信理论为现实服务,为创作服务这样一个实用主义的目的论前提,自20世纪以来我们的“理论”才总是被不断变换的“现实”所俘虏。真正的理论必定和现实发生关系,然而,这不是说要把理论放在现实的附庸地位,成为所谓描述和再现现实的一种工具。相反,理论再现现实的前提是,理论首先必须把握现实的本质。把握本质就必须超越和穿透纷杂的现象,具有自足的思想体系。这正是今天知识分子的真正责任。发出知识分子的声音,不等于只是发表慷慨激昂的社会意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建树自己独立性的本位责任——即理论体系的建设。而后者恰恰是我们的缺失。总之,意派不是不要参与现实,而是要用精英的方式参与。特别是在今天大众时尚和流行文化统治的时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建设及其声音的存在,甚至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助手王志亮、张敏和王灵正,以及为这篇论文审读的责任编辑。(全文终)

参考文献:

[4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5.

[4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44][德]比梅尔.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责任编辑:夏燕靖)

(上接第108页)已非彼“艺术”,此“宗教”已非彼“宗教”,二者的现实关系如何,又成为值得重新思考的新问题。其次,虽然以马尔库塞、本雅明和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中,寄希望于现代主义艺术的救赎功能(这一点恰合于宗教的要义),但是,在以大众传媒为强势话语的当代社会,艺术已经日趋产业化、商品化,传统艺术中那种特有的“韵味”和早期现代主义艺术中的批判精神业已消失,人们在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中,仅仅满足于感性刺激,满足于没有彼岸的现实生存,从而精神品质的退化与神性维度的缺失,使得艺术与审美难以真正承担起宗教的“救赎”功能。因此,有学者指出,历史地看,在整体上,艺术是在从宗教向世俗的方向演变,而今我们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却分明看到一种宗教精神回归的迹象。虽然“历史上的作为统治手段的、扼杀人性的宗教已经基本消失,三拜九叩等繁琐的仪式也渐渐为人们所不用,但宗教精神却是永恒的,因为人类需要它解决关于永生的焦虑,缓解现实生活中的苦痛,获得群体的和谐,寻找最终的归属,它引导人们飞向至善至美的彼岸。”[11]

看来,艺术、美育与宗教之关系,仍是一个悬而未决而又引人入胜的问题。本文以为,虽然今日后工业化社会的现实证明了蔡元培的美育理想有着某种空想性质,但历史地看,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体现出的改良社会的实践意义和探索精神,仍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深思,它对于我们在当今社会语境下,如何进一步探索艺术、美育在改良社会中的作用,仍深具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G]//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166,167,150,152,156,157.

[3]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

重庆出版社,1994.

[4]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6.

5.160.

[5]丁宁.美术心理学[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13.

[6]StuardHall&BramGieben,eds.Formationof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1992)

[17]H.H.Gerth&https://www.360docs.net/doc/3b8362709.html,ls,ed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46)

[8]朱光潜.谈美感教育[G]//温和的修养.东方出版中心,

2008:243-247.

[9]方珊.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G].北京:三联书店,1989:6.

[10]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4:63.

[11]王菲.实践: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动因和旨归[J].艺苑.2009(5).

(责任编辑:吕少卿)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教育大家,面对当时诡谲变幻的的社会现状,他不仅从理论上对教育与国家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且立足实践,对当时的北大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作为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之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经常也作为教师招聘考试的常考点。在此,特将其主要观点汇总,以供大家学习之用。 一、五育并举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完全人格。追求的是人员客观世界的和谐融通。围绕这一观点,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其中,前三者偏向于现象世界之观念,属于政治教育;后二者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在这个知识点中,考察方式主要有三种。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包括哪些,多选题备考。 2.五育中的核心是哪个?公民道德教育 3.以美育代宗教是谁提出的-蔡元培 二、北大改革 (一)改革校风 学生观:抱定宗旨,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砥砺德行;敬爱师长。 教师观:热心积学,学旨第一。 发展科研所,广积图书 培养学生正当兴趣 (二)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四)教学体制改革;扩充文理;废科设系;设选科制 这个知识点经常会以多选题或者表述正确或错误的选项出现。经常考到的知识点有 1.蔡元培北大改革中提出的办学原则 2.蔡元培北大改革中学科和教学体制改革的内容 3.蔡元培北大改革对校风的改革内容 三、教育独立 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提出教育一是要独立于政党,二是要独立于宗教,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去办,保有独立的地位。 教育独立应该包括:第一,经费独立,要求政府活出某项固定收入,专作教育经费,不能移用;第二,行政独立,专管教育的机构不能附属于政府部门之下,要由懂得教育的人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 今天(2018年1月11日)是蔡元培先生诞辰在150周年。元培学堂“Yuanpei Academy”,首家体系化美育机构。2013年6月20日,元培学堂“以美育人,向美而生”。自此,我们踏上了“以美育改变中国”的征程。 元,善也,始也,育也;培,养也,育也。 之所以取名“元培学堂”,是因为创始人赵孝萱希望做更基础的美育培育工作。在取名的时候,就想到了民国最先提出“美育”思想的蔡元培先生,于是决定取名叫“元培学堂”。LOGO源于中国的汉字,黑体和宋体的结合,LOGO的靛蓝,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色 我们追随蔡元培先生“美育兴国”的理念,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继传统,指向当代。创造当代的美育体系。 引导人们在超越功利、愉悦自由的精神状态中,体验美感生活,提升人生品味;觉知内在灵性,发现未知自我。 最终能协调感性和理性,成为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以美育人,向美而生。 作为美育第一品牌,创造当代的美育体系。 终极使命是人人能兼具感性和理性,成为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美

育”一词,最早由他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 “美育救国”,这一民国教育家的号召,在今天更为迫切。元培学堂,便顺势而生。为纪念民初蔡元培弘扬“美育”的教育理想,元培学堂聚焦艺术、美学和人文教育,细分“美与修为、美与文明、美与品味、美与创造、美与财富、”等领域课程,希望影响更多的人,培养学员的艺术鉴赏力、人文素养与美学品味。。美育是什么?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美育≠美术教育美育≠艺术技法教育美育≠风花雪月美育≠与你无关 美是什么?美学,是感觉学。本质上是感受与感动的能力。元培的美学教育系统,循迹从感官的探索到感觉的开启,到内心的感悟与灵性的感动,从而净化情感、陶冶情操。设计一套激发人们能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这五个途径的教学系统。 当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柔软,越容易被感动。而就能成为一个自由、敏感而富创造力的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及实施途径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及实施途径[摘要]当下重新审视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蔡元培的 美育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有:美育能涵养性灵,颐养人的超越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纯洁的人格;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精神;美育的“代宗教”说具有砥砺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美育在高校的实施途径包括把美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堂上、引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入社会实践中。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思想高校思政教育 蔡元培先生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美育思想并且大力倡导,其美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国美育发展史上一枚中西合璧的明珠。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他认为美育可以激发人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进而涤荡起灵魂的触动,并且对美的不断追求,可以对人的思想起到陶养的作用。思政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中,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更具有艺术性。因此,我们重新审视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 1.美育能涵养性灵,颐养人的超越精神。蔡元培先生在担任北大校长职务期间,对于学生中一些消极的业余生活方式,他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大力提倡美育的涵养:“近来学生多有为麻雀、扑克或阅恶劣小说等不正当之消遣,此固原因于其人之不悦学。尤以社会及学校无正当之消遣,为主要原因,甚有生趣索然,意兴无聊,因而自杀者。所以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当下不少大学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感到大学生活单调、枯燥、索然无味,部分学生终日逃课睡觉或沉迷于网络游戏。为此,涵养性灵进而颐养超越精神,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美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当前,学生对“三观”教育的兴趣普遍不高,因此成效也不明显。具体原因,一方面,由当代青年人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当代大学生虽然内心感情丰厚,却有些急功近利,常常认为重理论而不能给未来增加就业砝码的课程是“副科”而不给予重视。另一方面,思政教育的课堂讲授方式也需要改进,“三观”教育必须触及学生的内心才能取得进展。“三观”教育的核心以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为根本出发点,而美育的教育目标也在于此,因此从这点上可以说思政教育和美育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可以说,一个具备了正确审美观的人,能对事物的表象和本质进行正确的判断,进而有助于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由此可见,美育可以通过美使人的道德得以熏陶,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养,从而潜移默化地对青年学生的“三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

蔡元培德育思想初探 罗承舜 (1989年7月)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曾办爱国女学,培养反清革命人才;改革封建教育,首倡德、智、体、美四育;整顿北大,创学术明主新风;改革学校领导制度,实行民主办学,教授治校;提倡科学精神,创办中央研究院,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同志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周恩来同志高度评价了他光辉的一生:?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蔡元培先生在伦理学研究上颇有造诣,曾编著《中学修身教科书》、《中伦理学史》;翻译了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发表了大量教育论著。他生平重视道德修养、砥砺德行,品德高尚。他的伦理学思想以道德教育最为突出,形成了以道德教育为中坚、造就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兴旺为宗旨;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内容,以求远效、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德育、德行相结合为方法的德育思想体系,具有时代特色。 本文着重从蔡元培先生的德育思想体系中,初步探索德

育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从蔡元培先生的德育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更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益的养料,为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智力开发、青少年思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一、德育的地位 蔡元培先生从康德的二元论思想出发,把世界划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现象和实体。在现象世界中,有人我之差别和幸福之营求,以追求现世幸福为目的;实体世界则泯营求而忘人我,以摆脱现世幸福而纯任自然的作用。后者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他认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是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亦无执着;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近于领悟。为此,他提出了以道德为中坚,?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兴旺的德育宗旨。他主张,要造成完全的人格,就要以?自由、平等、友爱?为德育大纲,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他说:?对公民道德的纲领,揭法国革命所标举的自由、平等、友爱三项,由古义证明说:自由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盖古者谓之义;平等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古者盖谓之恕;友爱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古者盖谓之仁。?(《蔡元培教育文选》第241页)?三者诚一切道德之根源,而公民道德教育之所有事者也。?(《蔡元培选集》第9页)他强调,要造成完全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论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刘静 摘要:自由主义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基础,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的人;而这种教育本身也须是自由的,因此他提倡学术自由,争取教育独立,目的在于为教育争自由。 关键词:自由;教育;蔡元培 一、自由的理想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理解自由的涵义:一是向外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以理性为基础和根据的,强调在理性面前个体都是平等、自由的,反对任何人为的压制。这种自由观比较重视权利的观念,把自由视为一种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如强调政治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人要争得外在的自由,必须寻求建立种种制度来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不受外部的侵犯。西方古典传统的自由强调的就是这种向外的自由。二是向内的自由,主要是指一种意志的自由或伦理的自由。此类自由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是指向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境界,像中国古人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从心所欲不逾矩”,“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一个不受干扰的自由境界。在人类思想史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其主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个人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在文化上,它拥护思想自由,反对思想专制;在经济上,主张市场经济;在政治上,强调“有限政府”和立宪制。可见,西方的自由主义强调的正是社会的自由或者说向外的自由。中国近代西学东渐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传入中国。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在风云变幻的情势下登上历史舞台。刘军宁先生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学习和引进是从自由主义半途开始的,而不是从自由主义的根本处──以洛克、孟德斯鸠、休谟、斯密、柏克、洪堡、贡斯当、托克维尔、阿克顿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开始的,“即使是严复也是怀着‘先天下后个人、先强国后富民’的中式士大夫的使命感,而且对自由主义抱持着工具主义的态度。”[1]因此,这就使得中国的自由主义更加带有自己的特色。李慎之先生在《自由主义传统在中国的发轫与复兴》中认为:自由主义意味着人必须自尊、自强、自律、自省,并对他人要尊重、宽容;自由主义者不但乐于听取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而且保护反对意见。他指出,在中国“自由主义可以是一种政治学说,可以是一种经济思想,也可以是一种社会哲学。它可以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2]而且,他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中有许多是阻碍自由主义的,但是在像儒家和道家这样的主流文化中也可以找到与自由主义相互促成的资源,“蔡鹤卿先生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2]蔡元培自由主义的思想正是他追求中西古今文化融通的结果。 蔡元培认为,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接触,取长补短,从而产生一种更具“生命力”的文化。 [3](p.50)就中国文化而言,学习西方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吸收而消化之,尽为‘为我’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阅读精选(1):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状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个性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务必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资料。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义、恕、仁。毋庸讳言,这种比附是牵强的,然而,他这样做,又是有其深刻用意的。他主张广泛吸收国外文化,同时,他又强调,吸收国外文化时必择其能够消化者而吸收之,并且务必以我食而化之,而毋为彼此所同化,他批评有些志行薄弱者,一到国外留学,即弃捐其我而同化于外人。 5。世界观的教育 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培养人对现象世界持超然态度,对实体世界则抱用心进取态度,蔡元培的世界观教育,是建立在把世界划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这个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下,然而,他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6.美育教育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价值及魅力 先生是我国现代最卓越的教育家之一。蔡先生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春风化雨式地育人。他心中的培养目标,是一种“大写的人”,他要求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有着健全人格的人。为此,他在高等教育中首先把学术研究提到首位,明确提出并坚决贯彻“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主张沟通文科与理科,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这里,我们想特别提到的,是他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使受教育者的情操受到良好的陶冶。“美育”一词,大概就是最早由蔡元培从德文翻译过来的。他强调美育,是继承了我国礼乐教化的传统,又着重汲取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加以融会贯通。他把整个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认为二者不可分离,有如一纸之表里。通常人们之所以沉溺于世俗的现象世界,而不能观照到理想的实体世界,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两层障碍: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私利之营求。在他看来,政治家是务实的,主要谋求现象世界之幸福;宗教家试图脱离现实生活而追求彼岸的实体世界;教育家“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就是说,要通过现象世界的认识,达到实体世界的理想。怎样通过现象世界达到实体世界呢?在“五育”之中,智育和体育比较执著于现象世界,德育和世界观教育则要求对现象世界持超脱的态度,积极进取于实体世界,而这种进取必须辅之以美育。他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因为人的心理品质包含知、情、意三个方面,健全的人格要求三者和谐一致地发展。德育、体育主要与意志相关,智育主要增长知识与智力,而美育则直接与情感相联系。所以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德育、智育、体育所难以取代的。为什么美育能陶冶人的感情呢?这是由于美感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他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因此,美育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两层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尤其是在人类面临战争的相互残杀,或者在“物质愈发达,情感愈衰颓”的社会环境中,美育的作用更为显著。1935年,他在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这段话今天读来,仍然感到切中社会时弊,震撼人们心灵。 蔡先生认为,美育不但可以辅助德育的完成,而且可以促进智育的飞跃。当你沉浸于自然美的氛围或艺术美的意境时,就会消解占有的冲动,而增进“创造的冲动”。所以他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不仅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增添生动活泼的精神,激发创造的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蔡先生不但从理论上倡导美育,主张“五育”并举与结合,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即美育不依赖于宗教而独立地发挥作用,而且他自己躬身实践,坚持不懈。他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唯一一门课程,便是“美育”。他极力扶持、赞助各种与美育相关的学术研究社团。他曾亲自为音乐研究会草拟章程,确定“敦重乐教,提倡美育”的宗旨。这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论蔡元培的健全人格教育 摘要: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张五育并举,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关键词:蔡元培;完全人格;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一、蔡元培完全人格的理论基础 倡导教育、注重培养以救国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战火洗礼而得的教训,志在救国的蔡元培认为应当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在辛亥革命前后三次出国留学,系统而广泛地接触了西方的哲学、美学、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对不少学科都有研究。这为其完全人格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蔡元培在留学过程中,对西方教育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其中,对蔡元培的健全人格教育理论影响最大的是全面而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随后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等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蔡元培从这些思想中,认识到中国旧教育的不足,并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理念:追求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个性和完美人的形式;通过德、智、体、美促进个性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视儿童为教育主体,教育要依据儿童的自身发展要求和规律促进其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完全人格教育思想的内涵 蔡元培在留学过程中,一方面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固有文化遗产,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19世纪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的新思想,从而提出了“完全人格教育”的理论。“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_梁柱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践行 梁 柱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1) 摘 要:强调美学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从教育方针的层次上,形成了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思想。他把美育又称作美感教育,使之激发、陶冶和完美人的高尚感情,达到美与善的和谐的统一。他认为人具备高尚的思想情操,即健全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能够有探求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所以主张科学与美术并重,认为两者是相互补充和相互推进的,同为新教育之要纲。蔡元培积极倡导美育,不仅是为共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而且也体现他对社会进步的关注。他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和“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就是针对时弊的、有积极意义的进步主张。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北京大学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03)06-0005-07 收稿日期:2003-09-08 作者简介:梁 柱(1935— ),男,福建省福州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中外教育史上,美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周朝的贵族教育中就以六艺分门别类,乐居礼后,占第二位。春秋之后,作为整体的乐开始分 化。孔子曾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 泰伯》)这时乐与诗、礼鼎足三分。《墨子·公孟》中 也有“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之说。这些都可以归于美育的范畴。 诚然,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轫于18世纪中叶的德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传入我国。早在辛亥革命前,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时,于莱比锡大学“讲堂上既常听美学、美术史、文学史的课,于环境上又常受音乐、美术的薰习,不知不 觉的渐集中心力于美学方面。尤因冯德讲哲学史时,提出康德关于美学的见解,最注意于美的超越性与普遍性。就康德原书,详细研读,益见美学关系的重要”。他是我国留学生中第一个注重学习和研究美感教育的,也是国内较系统地研究和介绍西方美学的一位重要学者。在1928年舒新城编的《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一书中,则称他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提倡美感教育的“惟一的中坚人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美育一词,也是蔡元培由德文 sthetische Erziehung 意译出的,并为教 育界所认同。从而,使美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蔡元培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总是把他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观汇入到自己的美育实践中,并加以积极地推广。蔡元培是近代中国美育的倡导者和奠基者,他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他把美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五大宗旨之一,在教育方针上确立了美育的地位。民国成立后,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在此期间,他着手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建立起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把清末学部制定的忠君、尊孔、尚武、尚公、尚实五项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旨,改成为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项,删去了违背共和政体和不合信仰自由原则的忠君、尊孔两项教育宗旨。他强调新的五项教育宗旨中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坚,并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公民道德教育的纲领。他重视世界观教育,即开设哲学课程,目的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旧习;同时,他又主张以美感教育作为世界观 第40卷第6期2003年11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Peking U niversity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Vol .40,No .6 Nov .2003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教育思想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省绍兴市山阴县人。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作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和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先驱,他积极领导和具体参与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各种教育改革活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新体制的创建者,为发展我国教育和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毛泽东称赞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五育并举,健全人格 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系统全面地阐明了他对于新教育方针的主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种教育和谐发展的方针。 对这五方面的教育,他都做了具体的解释。 一、军国民教育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蔡元培是从对外抵御外来侵略,对内反对军阀专制两个角度来论述了军国民教育的必要性的。其目标是强兵自卫。他曾再三强调体育在教育方针中的重要地位,认为它不但可以强兵,以对付“强邻交逼”和军阀专制的局面,而且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蔡元培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办教育的生死关键”,因为对学生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学生才有“狮子样的体力”,“才能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明日社会的中坚、国家的柱石”。他还注意了体育要合于生理的要求和学生道德品质的训练。 二、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其目的在于富国强民。蔡元培阐述了智育对于培养人的能力,发展人的智慧的作用,他说:“智育则属精神方面,精神愈用愈发达。”所于他认为通过智育过程,学生在研究各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就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科学所必须,而且不管处理什么事务,都能使之善于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蔡元培把科学知识引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强调对学生的生产技能训练,在普通教育中,他将物理、化学、博物学、算学、历史、地理、金工、木工等都列为智育的范围,这是对封建教育的重大改革。 三、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是健全人格教育的核心。蔡元培认为,只有体育与智育而无道德教育,是有害无益的,因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所以“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反对道德教育只是去简单地背诵信条,而必须身体力行。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影响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口号。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他认为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并且不拘一家一言,所谓“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另外,他还提出教育独立思想,为实现教育真正独立,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关于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 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先生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留学西欧,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影响,接受现代文明的结果。 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发展史上,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了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皆今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五育并举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他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美诸育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顺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世界发展的潮流。 为了切实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他之所以要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理由是:美育是自由的、进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保守的、有界的。毕竟,宗教是有局限的,它与自由、民主、博爱、平等、人权等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是冲突的。因此,在他的教育独立思想中提到教育应脱离宗教而独立。 (二)力倡“尚自然、展个性”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这段话今天读来,仍然感到切中社会时弊,震撼人们心灵。 蔡先生认为,美育不但可以辅助德育的完成,而且可以促进智育的飞跃。当你沉浸于自然美的氛围或艺术美的意境时,就会消解占有的冲动,而增进"创造的冲动"。所以他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不仅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增添生动活泼的精神,激发创造的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蔡先生不但从理论上倡导美育,主张"五育"并举与结合,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即美育不依赖于宗教而独立地发挥作用,而且他自己躬身实践,坚持不懈。他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唯一一门课程,便是"美育"。他极力扶持、赞助各种与美育相关的学术研究社团。他曾亲自为音乐研究会草拟章程,确定"谆谆乐教,提倡美育"的宗旨。这就在北大培植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极其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和人才的成长。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与实践,是他的整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超前的,当然也不免带有某些空想的色彩。但是,随着时代、历史向前推移,他的美育思想的价值和魅力,会更加凸现出来。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提德、智、体的发展,缺少美育这个环节,不能不说是一种局限。在青少年教育中,我们有过分注重"智商"而忽视"情商"的倾向,结果可能得不偿失。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究竟如何切实地加强美育,培养情感高尚、心灵美好的建设人才和公民,仍是当前教育事业中一个重大课题。如何从陶冶情感入手,塑造健全的人格,也正是提高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价值规律的支配和某些制度的缺陷,出现腐败蔓延、道德滑坡、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现象,人们对金钱和各种物质利益的角逐,处处对青少年产生侵蚀。青少年中的反常心态和犯罪行为也屡屡发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在加强德育的同时,从多方面倡导美育,陶冶情感,净化心灵,从青少年着手,努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实在是当务之急。这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振奋民族精神,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更加富于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蔡

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b8362709.html, 浅谈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作者:王盼 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9期 摘要:蔡元培不仅是现代社会美育的拓荒者,也是专业美术教育的扶植者,他终身倡导美育不辍。他的美育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兼收西方文化形成的,是那个时代催生出来的文化产物。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确立了它的独立地位,强调了美育的实践功能,拓展了美育的实施范围,是我国教育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本文分析了蔡元培提出美育思想的时代背景,论述了美育思想对美术教育发展以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蔡元培思想在中国教育史占据着重要地位,回顾与反思蔡元培美育思想,对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蔡元培;美育思想;美感;教育 辛亥革命时期,随着西方科学与人文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开始主动了解世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让很多爱国人士不满,因此出现了戊戌变法,但在当时的朝代国家动荡,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遭到了封建保守派的反对打压导致最后失败。这个时候,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伦理道德面临严重的打击,数不胜数的近代知识分子对于挽救民族和国家的兴亡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对于改变国家的根本,蔡元培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强国之路。他把教育归为政体改革的关键,提出以教育开发民智,培养人高尚品格,进而达到反对封建,改造社会的目的。在民族危亡和忧患意识的作用下,以蔡元培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教育救国”的道路。他们认为清代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是不明智的,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距是造成国家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学习西方先进文明迫在眉睫,教育是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最佳途径。 蔡元培深刻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和科学文化的落后,因此,他把全部时间精力用来发展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他所追求的是建立一个先进的教育体系,而他在英国所学课程中,美学思想必不可少。所以从事教育工作后蔡元培对“美育”给予的高度重视贯穿了之后的一生,他从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得到了不仅仅是一般的美学思想,通过一种知识的融合,他将西方的基督教精神与中国的道教无为思想很自然的结合起来。投身教育事业后,蔡元培开始着手改革封建旧制教育,颁布中国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借鉴西方教育,实行男女同校等各种改革措施,建立起中国近代的教育体制。他希望通过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在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的基础上开始新的人格培养,这种观念对于崇尚传统的保守派来说,完全是革命性的,这等于同时告诉国人,西方人的文化是先进的文明与思想,而不是所谓的蛮夷思想。但蔡元培并不是绝对的提倡西方文化,通过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一种全新的带有中国独特精神的文明教育。蔡元培还提出了“美感教育”,他相信通过美育可以有效的实施世界观教育,直至很多年后他还坚持这样的观点,“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除人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肖川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蕴含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崇尚有尊严的多样性、有理想的包容性和健康心态的批判性。 ???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西方现代文明对于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追求,在蔡元培那里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或者说,蔡元培给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注入了新的、富于时代特征的内涵,这对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提倡完全人格教育 ???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为它决定我们用什么去培养和怎么去培养。在这一问题上,蔡元培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造就具有完全人格的个人。 ??? “人格”是一个内涵非常歧义的概念。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描述、人格的区分、人格的内涵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例如:心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是人们自然的生理活动和生命活动。所以,它总是从人的生存上或是人的发展上或是精神上来描述人格,把人格分成正常与异常,并试图纠正异常人格以归于正常人格;法学的观察角度的侧重点是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所以,它常常从社会等级和财产隶属关系上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分为自由的不自由的,目的在于实现自由人格;而伦理学的观察角度和侧重点则是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活动。所以,它常常从人性的规定和文明的发展上来描述人格,并将人格区分为道德和不道德的、高尚的与卑下的,其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卑下的人格,弘扬高尚的人格。各领域对人格的区分,虽然反映了各自领域对人格研究的特点,但又不是泾渭分明的,相互间的关系是交叉而又复杂的。 ???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一词,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体用来向社会显露自己。换句话说,向世界显示的就是我们的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美国学者B·R·赫根法指出:“人格这个术语来自拉丁词Persona,是面具的意思。把人格定义为面具等于把人格视为人的社会自我,正是人的这一方面被人用来向社会显露他自己。这个定义隐含着这样的意思:由于种种原因,人还有某种隐私的东西没有被显露出来。”〔1〕 ??? 据张岱年先生考证:“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独立人格的思想……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2〕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格主要是一个伦理道德范畴。有道德即有人格,缺德就没有人格,德高望重者则人格高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格即思想人格。这种文化心态是儒学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的折射和积淀。 ??? 有学者概括出,我国理论界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人格:(1)在伦理学范围内,人格通常被理解为道德人格,指人的道德品质,相当于“人的品格”。由于我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一种伦理学,所以“人的品格”成了我国学术界对人格的主要看法;(2)在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3)在法学中,人格是一种权利,叫“人格权”,表示法律给予保障的与法律主体不可分离的权利,相当于“人的资格”。〔3〕 “完全人格”是他要培养的自由、民主、??? 完全人格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等社会新人的目标。蔡元培为实现对国民进行完全人格教育,提出了“五育”并重、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一方面是适应民主共和政体对教育目标提出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由于他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姓名:王言秀学号:065100060 班级:2006级初等教育 摘要: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明,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于1868年1月11日出生于浙江绍兴。 蔡元培少年时尊崇宋明儒学,学作八股文,为奇古博雅,17岁即中秀才,次年中举人,进士,28岁官至翰林院编修。但是他无意做官。 以下是我对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认识: (一)蔡元培的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二)大学教育思想

蔡元培教育思想(精选.)

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体制,尤其是为改革和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1.提出背景 辛亥革命胜利不久,南京临时政府刚刚成立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被推翻了,但是教育领域中封建教育的改革,然而,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要使资产阶级对封建教育的改革能够深入、健康地开展,迫切需要在统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尽快地确定一个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宗旨,来规定资产阶级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只是在这样的形势下,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2.军国民教育

清末由国外传出,蔡元培认为,他并不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在中国,却是“今日所不能不采者”,主要原因: (一)从国外环境看来,我国处于“邻强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 (二)就国内情况而言,要打破军人成为“全国中特别之阶级”的局面,就“非行举国皆兵之制,否则无以平均其势力”。可见,蔡元培主张军国民教育,是为了对外实行自卫,对内反对军人的强权统治,这在当时是进步的。 3. 实利主义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公民道德教育 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由此可见,蔡元培所提倡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主张用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道德,作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 蔡元培在提倡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思想,他把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分别比做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