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院喉癌术后调理

浙江省中医院喉癌术后调理
浙江省中医院喉癌术后调理

喉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大癌症,90%为鳞状细胞癌,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是晚期。病情如果出现转移复发就会给后期的治疗带来较大的治疗难度,难以取得理想康复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喉癌术后的中医调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针对浙江省中医院喉癌术后调理这个问题展开介绍。

喉癌的治疗之所以难度比较大,就在于喉癌细胞与生俱来的浸润性和迁徙性,也就是说,喉癌细胞在生长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向临近器官浸润、向远方迁徙、转移,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想要依靠手术单一的手段就达到彻底清除的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能在术后及时的进行巩固治疗既能清除患者体内残存的癌细胞、又能修复患者受损的机体,促进手术伤口的愈合,双管齐下,自然能够起到预防喉癌复发和转移,达到理想康复效果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术后的喉癌患者都会寻求中医的治疗。

位于浙江省的中医院有多家,在调理机体方面也各有所长,但是对于术后的喉癌患者来说,调理机体固然重要,但是巩固治疗、抗癌治疗是更加不容忽视的。因此还是应该找中医肿瘤专科医院。临床上有很多患者害怕路途遥远,只想在当地找到一家医院和中医专家,其实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交通也这么便利,患者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浙江当地,毕竟医学无国界,还是应该从全国范围内搜索一家放心的医院和好的专家,能以患者为主,并帮助患者尽快控制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才是关键。据很多的临床患者反应,对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确切的疗效、良好的服务、合理的收费,让位于河南省会郑州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赢得了用药患者的信赖和认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如河南日报、大河报、大河健康报、郑州晚报、河南科技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将目光投向该院。2019年初,央视还将目光投向该院院长,相信不少人通过春节期间CCTV-发现之旅频道的播出的专题纪录片《百年传承济世为怀》都认识了袁希福院长。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该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医,多年来用中医中药帮助数以万计的肿瘤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更挽救过不少病危的重症患者。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医院也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收费标准,使医院成为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

自2004年到2017年,整整十三年间,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连续召开五届希福中医百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会,见证了数万人的康复奇迹!一个人的康复,也许只是幸运;十个人的康复,可能是偶然;一百个人的康复,传递的就是希望!而且参加大会的百余名患者中,其中不少都是已经发展到晚期,甚至是已经被医院判“死刑”的患者。因此,喉癌晚期患者一定不要轻易放弃,应积极配合治疗,尽可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甚至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虽然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并非浙江本地的医院,但由于医院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服务人性化,从而赢得了多数患者的好评!(温馨提示:无论选择浙江还是郑州的医院,都需要考虑病人的实际治疗效果,切忌因为医院非本地医院等因素,进行盲目求医,耽搁病人的治疗时间!)

案例分享:喉癌患者在三联平衡理论指导下进行中医治疗后,病情好转,生存质量提高

案例1:袁建豪(化名),男,62岁,喉癌,贵州省贵阳市人

2007年,袁建豪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喉部非典型增生,之后做

了局部切除手术,术后康复良好。但2011年5月,袁建豪喉部开始肿胀,夜间呼吸困难,耳内疼痛,平卧时这些症状进一步加重,原来是病情复发了。他再次做了手术,术后医生建议做化疗巩固治疗,但是袁建豪和家人都深知化疗毒副作用大,且不一定有治疗效果,于是果断拒绝了化疗。

2011年10月21日,袁建豪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初诊时消瘦乏力,耳内疼痛、肿瘤肿大使呼吸都困难。袁希福院长会诊后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为患者开了一个疗效的中药,服用十几天的中药后,袁建豪就感觉耳内疼痛减轻,11月18日,耳内疼痛消失,口臭消失,大便成形。服药一年后,袁建豪的病情已经稳定,他的体重也从初诊时的102斤稳定到140斤。截至2017年9月,6年过去了,袁建豪已临床康复,除了每天跑步锻炼身体外,他经常独自开车几百公里去钓鱼、野营,有时一去就是一个星期。

案例2:陈丽华(化名),女,41岁,喉鳞癌,右颈淋巴结转移,河南新乡人

陈丽华患脑梗十余年,于2012年春节前后家人发现患者不能进稠食,渐渐地以流食为主,四个月后发现颈部右侧突起包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喉鳞癌,此后放疗43次并加小剂量化疗后,身体消瘦,全身无力,一点精神也没有,进食量也减少,说话也说不清楚,后来经病友推荐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助于袁希福院长。

2012年8月10日,陈丽华初次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当时她精神一般,面色萎黄,颈右前侧皮肤发黑,舌头发硬,吐字不清,以流食为主,观其舌:舌质暗,苔黄厚腻,脉濡滑。袁希福院长根据患者当前病情并依据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在辩证施治基础上为其开具药方。8月22日复诊时,饭量不受影响,但仍以流食为主;精神较原来好转,嗜睡症状改善。袁希福院长根据患者反馈,加入三味中药后嘱其继续服用。9月2日复诊时,家属代诉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精神好转,能短距离行走,生活可自理。

以上就是对浙江省中医院喉癌术后调理的相关介绍。总而言之,如果能够找到专业的医院以及专家,对症下药,还是有比较大的希望能够取得理想康复效果。

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

喉癌术后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患者出院后自我康复好家庭护理的可行性方案。方案总结分析我科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48例喉癌术后出院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所有48例喉癌出院患者经正规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均学会规范的自我家庭护理方法,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喉癌患者出院后准确的自我康复好家庭护理的指导,科减少或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自我护理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7-10:1,以40-60岁最多。手术为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常依据病变的范围,病人的全身状况等因素选择喉全切除术及部分喉切除术。手术延长了患者的生命,但也使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发音功能丧失,永久性喉瘘口呼吸,呼吸道痰液增多,嗅觉、味觉减退,外形改变,焦虑,抑郁,无法工作,无经济收入和社会关系发生改变等。如何使喉癌患者在术后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在脱离医院后又能承担自我照顾,成为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全新的研究任务。本文总结了2007年10月至2011年6月48例喉癌术后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喉癌术后患者,男44例,女4例,年龄45至79岁。 1.2结果所有48例出院患者经正规有计划的综合护理,均学会

规范的自我家庭护理方法,经随访观察两个月至四年,患者出院后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心理状态良好,生活大部分自理,生活质量提高,效果良好。 2 护理 2.1家庭环境设置室内应开窗通风,阳光充足。温度保持在18至22摄氏度,室内湿度保持在60%至70%,冬季应注意保暖,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外出时气管套管处用一至两层纱布覆盖保护,防止异物进入气管。 2.2气管套管家庭护理在出院前1到2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后套管护理的一般知识,手把手教会患者及家属更换纱布垫,取放和消毒内套管、固定外套管等基本技能。(1)气管内套管清洗、消毒方法。取内套管时使卡口与缺口对合,不可太用力,否则易将外套管一并带出。内套管取出后放锅内煮沸5到10分钟,然后用气管套管小刷子将内套管内的分泌物刷干净,放入冷水煮沸30分钟,然后顺外套管管道方向自然插入外管。(2)更换气管套管垫时,将污染的气管套管垫取下,安尔碘棉球消毒瘘口周围皮肤,Y型无菌新纱布轻轻垫上。(3)气管外套管用纱带打死结固定于颈部,松紧度以能放进一个手指为宜。若外套管脱落,及时到医院处理。(4)气管内滴药,以不引起患者呛咳为宜。一般用0.45%氯化钠每两小时滴液一次,以利稀释痰液,分泌物易于咳出,预防肺部感染。 2.3自我保健定期检查喉部肿瘤是否复发,有无颈淋巴结或肺转移。出院时加强营养知识指导,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补高蛋白、

喉癌术后护理体会

喉癌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分析喉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2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院手术的喉癌患者33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3例经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护理干预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确保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laryngocarcinoma after operating.Method:33 patients with laryngocarcinoma were received therapy with operation,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datas were analyzed.Result:33 cases with laryngocarcinoma were cured without complications.Conclusion:The reasonabl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the key factor in operating,which can benefit patients health and elevat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Laryngocarcinoma;Operating;Nursing intervention 喉癌属于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手术治疗是当前首选的治疗方式[1]。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喉部分切除术、喉裂开术、全喉切除术[2]。2007-2012年笔者所在科共进行喉癌手术33例,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均治愈出院。目前临床发现喉癌患者年龄相对较大,并发症也相对较多,术后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术后配合喉癌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现将围术期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3例喉癌患者均来源于2007-2012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半喉切除加功能性颈廓清术17例(男13例,女4例),全喉切除加双侧颈廓清术12例(男10例,女2例),部分喉癌切除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2~81岁,平均(59.0±1.2)岁。主要临床症状有:咽喉肿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喉异物感等。部分患者颈淋巴结转移、咳痰带血。 2 护理 2.1 护理管理 将喉癌术后患者做为科重大手术后患者进行管理,对每一例患者,术前由年资高的责任护士进行评估、健康教育及术前准备,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参加医师的术前讨论,并将讨论情况与护理人员进行传达,提出个体化的护理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预案,术后由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进行观察及护理,有效地保证手术的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2.2 病房管理

喉癌患者的护理常规

喉癌 概念 喉癌(carcinomaofthelarynx)就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 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分型与分期 分型,按癌肿所在部位:(一)声门上型(二)声门型(三)声门下型。 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 病因 (1)吸烟: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芘可致癌且烟草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引起粘膜水肿与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成为致癌基础。 (2)饮酒过度:长期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 (3)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喉炎或呼吸道炎症。 (4)空气污染:气有害体如二氧化硫与生产性工业粉尘如铬砷的长期吸入易致喉癌。 (5)病毒感染,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HPV-16、18已被认为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6)癌前期病变:喉部角化症与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可发生癌变。 (7)放射线:用放射线治疗颈部肿物时可致癌。 (8)性激素:有关实验表明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 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因肿瘤累及声带或因感染而使声带水肿,都可引起声哑或间歇声哑。 2、咽喉部有异物感、紧迫感或吞咽不适,为声门上癌的首发症状。 3、咳嗽,由分泌物刺激所致,咳嗽时痰中带血,间断脓血臭痰,或刺激性干咳。 4、疼痛,因感染或肿瘤所累侵犯组织及软骨而引起疼痛,可向同侧耳部放射痛,喉节处痛或胀。 5、呼吸困难,喉部肿瘤增大压迫气管或气管狭窄,早期呼吸困难。 6、肺部感染,多由喉头反向功能减退,易将食物误咽入气管或坏死瘤组织流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7.颈部肿块,为主诉就诊,常在上颈部、下颌角后方扪及包块。 按分型 声门型:声嘶,喉鸣,呼吸困难,血痰,喉阻塞 声门上型:异物感,咽部不适,咽疼,耳疼,痰中带血,声嘶,呼吸困难 声门下型:早期无症状,后咳嗽,血痰,呼吸困难 扩散转移 喉癌按其分化程度与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 1、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与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 2、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与旁淋巴结组。 3、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

喉癌手术后为什么会复发转移

喉癌是属于常见的肿瘤疾病,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调查发现我国喉癌患者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手术是目前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切除方式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患者通过手术获益,病情得到控制,生存期也有所延长,但也有患者被医生告知手术很成功,术后病理显示未见癌细胞,仍然出现了复发的情况,引起患者和家属的担忧,那喉癌手术后为什么会复发转移呢? 对于喉癌的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易复发转移却一直困扰不少患者及家属,更是一个医学难题。喉癌术后引起复发转移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治疗不够彻底,手术虽然能直接切除肿块,但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和淋巴液里的癌细胞无能为力,为术后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患者由于肿瘤的侵害,自身免疫力普遍较低,而手术在治疗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元气受损,免疫系统失衡,免疫力下降是造成残存癌细胞死灰复燃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患者在手术后,并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不良的情绪、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引起复发的情况出现。 对于喉癌患者来说,术后的防复发工作非常重要,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术后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严格遵循医嘱坚持定期复查,定期监控癌情的变化。术后还要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巩固治疗,如中医药的治疗。喉癌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能够扶正患者元气,调节机体内的环境,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治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同时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达到提高生存质量,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对于喉癌患者来说,在确诊病情后要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方案中,维护身体的元气,增强抵抗力,才有助于控制肿瘤的生长,预防病情的恶化,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希福抗癌团队首席专家、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在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为了提高理论水平,袁希福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同时存在三种基本病机,即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虚”、“瘀”、“毒”。他认为肿瘤患者的“虚”须从元气亏虚论治,在病程的任何治疗阶段都须扶元气为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元气亦是祛邪。而“破血逐痰”、“排毒通瘀”则为祛邪外出提供出路,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唯有三者共治,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平衡,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部分参考案例: 王豪(化名),男,喉癌,内蒙古人 2016年年末,母亲因病入院调养,王豪陪床期间出现剧烈咳嗽,遂在内蒙古医科大第三附属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活检确定喉部恶性肿瘤。病情非常危重,但王豪因抵触手术不愿做,病情就这样一直拖着,情况也越来越糟,声音嘶哑,体虚乏力,咳嗽不止,痰中带血,连饭都吃不下,该怎么办呢?万幸,一直打听中医的他终于找到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喉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5年生存率在70%左右[1]。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包括术前的心理、饮食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患者心理、气管切开、进食护理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的护理工作,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并引导他们适时进行心理调节,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顺利度过术后康复期。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 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2术前饮食护理: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及营养状态,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面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并根据术后饮食需要来制定饮食营养方案。因术后患者鼻饲半流质饮食,需要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高纤维含量的食物,对不习惯饮用牛奶的患者,手术前应逐步锻炼饮用牛奶,以适应手术后的膳食需求。 2.1.3麻醉前护理:术前3天用呋喃西林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术前1日洗澡、理发、剃须,备皮。术前1天晚睡前口服镇静安眠药,术前8h禁食水,遵医嘱留置鼻饲管及尿管,术前让患者排空大小便,做好抗生素及麻醉药皮肤过敏试验,床边备好急救药品、氧气、吸引器及吸痰器用物等。 2.1.4术前生活习惯宣教: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治疗方法和配合要点,

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做好常规检查,嘱咐患者戒烟,加强营养,练习在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供给,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术后组织修复能力。教会患者学习简单的手势以备术后表达基本的疼痛、饥饿、咳痰、呕吐等,对高龄及文盲患者,可制作一些卡通片,分别表示上述需要,教会患者熟练使用;对患者及家属宣教留置气管套管的目的、意义以及常见的问题的处理方法,消除患者及家属对术后留置气管套管的惧怕心理。 2.2术后护理 2.2.1全麻术后护理:全麻手术护理,一般术后送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待病情平稳安返病房。患者置单间病房,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备好抢救物品,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每6h监测体温一次,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反应,观察患者清醒后的精神状态。注重患者术部出血情况,如出血量多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有无显性出汗,并记录尿量的多少,为补充液体提供依据。 2.2.2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严密注重呼吸变化,注重气管套管的位置是否正常,套管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及量,如有新鲜血性分泌物,并且量较多,应注重是否咽喉腔活动性出血。 2.2.4术后基础护理:注重病房通风换气,保持病室的环境清洁卫生;注重保持患者身体卫生,鼓励下床活动以利于肺功能的恢复,鼻饲的患者做好口腔护理。限制病房的探视人数,防止交叉感染;做好患者的皮

喉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喉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预防喉癌术后近期并发在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5例,分析其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统计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后,15例喉癌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误吸、出血等并发症各1例,给予相应护理过后,并发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结论:喉癌术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 标签:喉癌;术后;近期并发症;原因;护理;误吸 喉癌属于临床危重疾病,对其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喉癌手术方法有垂直半喉切开术、喉次全切除术、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水平半喉切除术等。喉癌术后常常发生并发症,对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探讨喉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讨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为提高喉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统计分析本院自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5例,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7~71岁,平均61.5岁。15例患者中,7例为声门上区癌,8例为声门区癌,14例患者均为第1次行喉癌手术,另1例是复发再次手术。 1.2 方法15例喉癌患者中,5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3例行全喉切除术,4例行喉次全切除术,3例行水平半喉切除术。同时,对15例喉癌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观察患者康复情况,统计临床护理效果。 1.2.1 窒息的预防窒息预防中有误吸、脱管、痰痂阻塞气道等三个方面。第一,脱管的预防。喉癌患者术后意识清醒,自觉不适症状在气管切开后明显,使得颈部的活动过多,过松的套管固定带,或者不适合的套管型号,以及患者剧烈咳嗽,这些情况均可引起患者脱管,从而使得患者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发生。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要协助医生在切开气管之前选择合适的套管,手术过后回到病房,第一时间对套管情况进行检查,要防止套管脱管,也要避免套管带过紧,以伸入一指的松紧度为宜。嘱咐患者剧烈咳嗽意图时深呼吸,轻柔的动作更换纱布和套管,尽量避免套管滑移。第二,痰痂阻塞气道的预防。气管套管内的痰痂由于吸痰不及时、气道湿化不够等原因,造成堵塞从而使得呼吸困难。气管内的分泌物应用无菌导管及时吸出,病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70%~80%的湿度、18~20 ℃的温度为宜,随时注意通风换气,以及随时保持空气清洁。持续湿化气道,24 h持续应用微量泵将药物及生理盐水滴入套管内,一般情况下,滴入速度为4~7 ml/h,根据患者痰液的变化,对过稀的痰液或过浓的痰液,及时调整滴入速度。持续湿化避免了湿化不及时情况的发生,也避免了对气道产生刺激而引起剧烈咳嗽,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第三,误吸的预防。喉癌手术之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喉癌患者术后伤口、饮食及心理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并发疽有重要的意义。结果通过对25例喉癌患者术后进行以上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皇、术后要注意和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关键词:喉癌、术后护理喉癌是喉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以鳞状上皮癌多见。占耳、鼻、咽、喉恶性肿瘤的l1~22%,居第三位。手术为最根本的治疗,但手术创伤大,出血较多益引起多种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改道,发音功能丧失,外形破坏及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止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现总结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25例喉癌患者,谈谈其术后护理要点。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52岁,病理检查为鳞状细胞癌。均无术后并发症,并于住院第20~25d好转出院。 1.2方法在全麻下行垂直或水平半喉切除术,在取尽肿瘤的基础上尽量保留部分软骨达到既根治肿瘤有保留发全喉音功能,但全喉切除术只有在术中或术后进行发音重建2术后护理2、1减轻疼痛、合理体位、充分休息术后疼痛既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又影响患者的休息质量,不利于患者恢复。疼痛的程度因手术方式、麻醉及患者个体对疼痛耐受力的差别而不同。在护理上以保持患者正确舒适的卧位,抬高床头3O~45.,减轻颈部切口张力利于呼吸和减轻头面部水肿,有预防发生肺部感染的作用。教会患者起床时保持头部和颈部在同一平面上,避免头部过度牵屈,防止剧烈咳嗽等。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同时辅以心理疏导,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做好基础护理,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是减轻患者疼痛感的有效措施。 2.2做好气管切口的护理防止呼吸道阻塞、切口出血和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是喉手术必须实施的治疗手段,也是术后感染,发生咽瘘的直接诱因;喉全切和次全切除后,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伤口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

喉癌术后带管生活患者的护理体会

喉癌术后带管生活患者的护理体会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的10%~12%[1]。喉癌的分类根据癌的原发部位可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手术治疗是喉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是维持喉癌手术患者呼吸通畅的主要手术方法,患者术后需长期或终生带管生活,如何改善这类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极其重要。 1 生活护理 应为患者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房间内每天开窗换气,一般30 min/d 即可,不要让对流风直吹患者,以防感冒。保持室内清洁卫生,避免灰尘,保持房间的温、湿度,室内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尽量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可用1~2层纱布覆盖在气管套管口处,用小橡皮圈固定保护,防止异物进入气管。注意口腔卫生,及时吐出口腔分泌物。洗澡时防止水溅到气管套管内,禁止游泳和盆浴。指导患者衣着合适,冬季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预防肺部感染。风沙扬尘天气及流行病期间避免外出。 2 套管护理 保证套管在位、防脱管,气管切开有外套管和内套管。外套管为支架管,不可随意更换,先将外套管两端分别系上带子,再将两个带子绕颈系在一侧,松紧度以带子和颈部之间可放入成人一手指为宜。防止系带过紧影响头部血液循环、过松易脱落。系带定期更换,干湿或脏时随时更换。当患者意识不清或因套管刺激不适时,患者会有意或无意地将套管拔出来。因而除严加监护外,设法固定在其上肢,尤其是在夜间更需要,以免发生意外;注意检查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是否合适,结扣是否牢固,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现象,及时更换清洁敷料、换药。 3 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 保持皮肤切口局部清洁、干燥。一般情况下更换无菌纱布1~2次/d,更换前仔细检查纱布纱布剪口边缘是否整齐,不挂丝,避免纱布线头遗留在切口处引起局部感染或落入内套管而造成危险;被污染、潮湿,应及时更换,切口周围用0.5%碘伏消毒,2次/d,以防感染或肉芽增生。 4 气道湿化指导 气道充分湿化能够增加吸入气体的湿度,使气管黏膜湿化。良好的湿化夜能促进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减少痰痂的形成,并维持支气管表皮细胞纤毛的正常功能,达到痰液、消肿、抗炎以及防止喉头水肿的目的[2]。方法:①常规气管套管口用1~2层无菌生理盐水湿纱布遮盖,可起到起过滤、加湿作用,每隔30min 用注射器取无菌生理盐水喷洒覆盖在外口的纱布。②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等药物配制成的湿化液,取下注射器上的针头,定时沿气

喉癌护理常规

喉癌护理常规 【相关知识】 喉癌发生于喉腔,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3.3%~8.1%。近年来,喉癌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好发年龄多集中在50~70岁,其中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4:1。喉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有密切的关系,与职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离子辐射、性激素以及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微量元素等有关。也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癌前病变如慢性增生性喉炎及息肉样声带炎、喉角化症、喉乳头状瘤等喉上皮增生症易致癌变。喉癌病理类型以鳞癌多见,其次为未分化癌、腺癌、肉瘤。 一、一般护理 1.执行放疗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各种治疗、护理及检查均相对集中在日间,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影响。 3.指导头颈部功能锻炼。 二、评估 【初始评估】 1.评估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评估病人有无声嘶、喉部异物感、咽下疼痛等症状。询问患者有无慢性炎症刺激与病毒感染,如慢性喉炎或呼吸道炎症。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HPV-16、18已被认为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无喉部角化症和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等癌前期病变症状,反复发作可发生癌变。 2.评估生活方式:评估患者有无吸烟及饮酒史,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芘可致癌且烟草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引起粘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成为致癌基础。饮酒过度会长期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评估其生活及工作环境有无空气污染: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和生产性工业粉尘如铬砷的长期吸入易致喉癌。 3.评估家庭、社会支持情况:了解其家庭、朋友、工作单位等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的关心、理解支持程度,提高家庭及社会支持水平。 4.评估患者目前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心理状态。 5.风险评估:评估患者有无压疮、跌倒坠床、DVT、自杀倾向、营养不良等高危风险。 【持续评估】 1.专科疾病症状、体征:最常见的是声音嘶哑,为声门型的首发症状;声门上型的首发症状为咽喉部异物感,但常被忽视。其次有刺激性干咳、痰血。肿瘤向深层浸润或表面发生溃疡时出现喉痛,晚期可出现呼吸困难。有淋巴结转移时可出现颈部肿块。观察患者声嘶、喉部异物感、咽下疼痛的程度,评估喉造口部位及放疗区的皮肤是否完整,有无充血水肿,术后造口的病人应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喉造口病人套管的类型等。 2. 风险评估:危重病人、特殊检查或治疗的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应特别关注,动态评估压疮、跌倒坠床、DVT、自杀等风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三、护理问题/观察要点 护理问题:①知识缺乏②功能障碍性悲哀③语言沟通障碍④清理呼吸道无效⑤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⑥疼痛⑦低效性呼吸型态⑧有窒息的危险。 观察要点:有无呛咳、干咳、呼吸不畅、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全身的情况有无乏力体重下降等;观察放疗区皮肤情况;观察气切套管的情况以及分泌物的颜色、性状、量;患者的血象;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承受程度; 四、护理措施 1.体位与活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疲劳和情绪波动。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休息,可

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气管套管的护理体会

喉癌术后放疗患者气管套管的护理体会 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以手术加放疗综合治疗为主。术后患者由于喉体部分或全部切除致使喉部呈明显狭窄状态,患者主要依赖气管套管呼吸,放疗中照射野内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同时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如发生意外或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气管套管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新乡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自2000年7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喉癌术后放疗患者8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2例喉癌术后患者中,男78例,女4例,平均年龄58岁,45~79岁,术后均带气管套管,术后3~4周开始放疗周。为了避免放疗对皮肤黏膜的伤害,放疗前均换置有内套管的塑料气管套管,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地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82例患者在放疗期间无1例发生呼吸困难,均顺利完成放疗。 2 护理 2.1 加强气道湿化保持气管内湿润,防止痰液粘稠,利用化痰药直接作用于气管内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具体方法:①生理盐水10 ml+α-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气管套管内滴入,2 ml/次,1次/2 h;②经气管套管雾化吸入:给超声雾化吸入2次/d,用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 U+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20 ml,吸人15~20 min/次,以达到预防呼吸道感染,稀释痰液,促进排痰的目的。 2.2 加强吸痰护理观察咳嗽、咯痰情况,注意痰的颜色、性状及量,并及时留取痰标本送检行细菌学检查。体弱患者咳嗽无力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采用协助排痰仍不能有效排痰,此时应予吸痰。成人吸引管一般采用管口直径2~2.5 mm,管壁不能过厚,若痰液稀薄可采用多孔较细的硅胶管并用低负压吸引,可在短时间内将痰液吸净,而且减轻对气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对粘稠痰液应选择较粗的硅胶软管,并在吸痰前给予滴入化痰药再吸。吸痰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变均要立即停止吸痰,严密监测病情及生命体征。吸痰时吸力不宜过大,吸引负压一般限于10.64~15.96 kPa,并避免深部大负压吸引。抽吸时动作要轻柔,不可反复上下提插,避免损伤气管壁粘膜,引起炎症或损伤小血管导致出血,吸痰操作中严格按无菌操作进行,一次性吸痰管需每次更换。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 2.3 气管套管的常规护理套管护理贯穿始终,清洗内套管2~3次/d。取出套管后,可用小毛刷刷净粘着于管壁内的分泌物后,煮沸消毒30 min,外套管口用消毒棉签或棉球擦干净,用生理盐水棉球消毒造痰管口周围皮肤,防止细菌感染。戴内套管时,将痰液吸净,置入内套管后将活门锁好,以防脱出。用无菌沙布垫套管,更换1次/d,保持沙布垫清洁干净,每半月更换消毒气管外套,固定的纱带定期更换,气管套外口最好用大纱块遮挡减少灰尘、细菌、病毒进入呼吸道,大纱块两边有带相连方便佩戴,定期清洗。

喉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

喉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8-10-22T15:13:25.933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作者:阳二连刘小白 [导读] 目的总结喉癌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方便为喉癌术后的相关干预工作提供可行依据。 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长沙 410002 【摘要】目的总结喉癌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以方便为喉癌术后的相关干预工作提供可行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湖南省人民医院阳二连所收集的进行喉癌手术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在此期间共收治喉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喉癌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调查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30例喉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67%。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手术切口过长,缝合张力过大、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进行气管套管呼吸、肺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气管套管不匹配、手术中未彻底止血、气道湿化不充分、患者变换体位不良、剧烈咳嗽等都是导致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手术切口过长,缝合张力过大、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气管套管不匹配、术中未彻底止血、气道湿化不充分是导致患者喉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导致喉癌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患者自身角度、医护人员角度以及住院环境等角度,所以临床应该重视对于喉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的干预,对促进喉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喉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 喉癌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这种疾病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临床在对于喉癌进行治疗时主要的治疗方案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预后[1]。所以针对于此,因为患者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主要分析导致喉癌患者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方便为临床对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提供可行的依据,现将者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当中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湖南省人民医院阳二连所收集的喉癌手术患者,调查时间选自2015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调查此期间进行喉癌手术的30例患者。30例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8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为(51.8±14.8)岁。对于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可以进行相互的比较和调查。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湖南省人民医院阳二连所收集的进行喉癌手术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5年1月1日到2018年6月30日,在此期间,共收集喉癌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喉癌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调查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调查本研究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例数,总结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调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选择采用IBM SPSS26.0,两组数据之间选择采用P<0.05表示差异明显,同时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喉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2.结果 本研究30例喉癌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67%。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手术切口过长,缝合张力过大、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进行气管套管呼吸、肺功能障碍、营养不良、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气管套管不匹配、手术中未彻底止血、术后缝合线滑脱、气道湿化不充分、患者变换体位不良、剧烈咳嗽等都是导致喉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手术切口过长,缝合张力过大、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气管套管不匹配、术中未彻底止血、术后缝合线滑脱、气管套管系带过松是导致患者喉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人统计有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表1 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3.讨论 喉癌患者手术以后容易出现皮下气肿或血肿、肺内感染、咽瘘、切口出血和脱管或堵管等多种并发症情况,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总结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手术切口过长,缝合张力过大、患者抵抗力降低、术后进

喉癌患者的护理常规

喉癌 概念 喉癌(carcinomaofthelarynx)是来源于喉粘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喉癌为 喉鳞状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分型和分期 分型,按癌肿所在部位:(一)声门上型(二)声门型(三)声门下型。 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 病因 (1)吸烟: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芘可致癌且烟草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也引起粘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增生变厚鳞状化生成为致癌基础。 (2)饮酒过度:长期刺激粘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 (3)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喉炎或呼吸道炎症。 (4)空气污染:气有害体如二氧化硫和生产性工业粉尘如铬砷的长期吸入易致喉癌。 (5)病毒感染,一般认为病毒可使细胞改变性质发生异常分裂;病毒可附于基因上传至下代细胞发生癌变。HPV-16、18已被认为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6)癌前期病变:喉部角化症和喉部良性肿瘤如喉乳头状瘤反复发作可发生癌变。 (7)放射线:用放射线治疗颈部肿物时可致癌。 (8)性激素:有关实验表明喉癌病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 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因肿瘤累及声带或因感染而使声带水肿,都可引起声哑或间歇声哑。 2.咽喉部有异物感、紧迫感或吞咽不适,为声门上癌的首发症状。 3.咳嗽,由分泌物刺激所致,咳嗽时痰中带血,间断脓血臭痰,或刺激性干咳。 4.疼痛,因感染或肿瘤所累侵犯组织及软骨而引起疼痛,可向同侧耳部放射痛,喉节处痛或胀。 5.呼吸困难,喉部肿瘤增大压迫气管或气管狭窄,早期呼吸困难。 6.肺部感染,多由喉头反向功能减退,易将食物误咽入气管或坏死瘤组织流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7.颈部肿块,为主诉就诊,常在上颈部、下颌角后方扪及包块。 按分型 声门型:声嘶,喉鸣,呼吸困难,血痰,喉阻塞 声门上型:异物感,咽部不适,咽疼,耳疼,痰中带血,声嘶,呼吸困难 声门下型:早期无症状,后咳嗽,血痰,呼吸困难 扩散转移 喉癌按其分化程度和原发部位可有以下3种方式的扩散转移: 1.扩散:晚期喉癌常向粘膜下浸润扩散。位于会厌之声门上型癌,可向前侵入会厌前隙、厌谷和舌根。杓状会大庆襞部癌向外扩散至梨状窝、喉咽侧壁。声门型癌可向前侵及前连合,扩散至对侧声带;亦可向前破坏甲状软骨,使喉体膨大,并有颈前软组织浸润。声门下型癌向下蔓延至气管、亦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发展,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 2.转移:转移部位多见于颈深上组的颈总动脉分叉处之淋巴结,然后再沿颈内静脉向上、下部之淋巴结发展。声门下型癌常转移至气和旁淋巴结组。 3.转移:可循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肝、肾、骨、脑垂体等。 临床诊断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 发表时间:2014-08-22T09:46:27.4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邓佳 [导读] 痰液黏稠时,用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 U,经气管导管滴入,每次3~5滴,每日4~6次。邓佳(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637400)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219-02 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主要采用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或两者综合治疗。 现将在我科就治的1例喉癌患者的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2010年我科收治一例喉癌患者,男60岁,为半喉切除,已带管出院。 (二)护理措施 1、体位护理术后按全麻护理,取去枕平卧位,清醒后床头抬高30-40℃,有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和减轻头面部水肿,24-48小时后改为半卧位。 2、注意出血,如伤口出血,在不妨碍呼吸的原则下可用纱布压迫止血并立即通知医生。 3、注意呼吸,保持套管通畅,进行有效吸氧,观察痰液的颜色,黏稠度,给予对症处理。痰液黏稠时,用生理盐水20ml加庆大霉素8万U,α糜蛋白酶4000 U,经气管导管滴入,每次3~5滴,每日4~6次。并给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吸痰操作动作要轻柔,根据患者的咳嗽排痰能力,确定吸痰管进入的深度。当吸痰管插入遇阻力时,不能强行进入,避免阻塞气管套管的栓子掉入气管内引起感染、气管及支气管阻塞,甚至窒息发生。吸痰可在短时间内将痰液吸净,以减轻对气管黏膜的刺激和损伤,对黏稠痰液应选择较粗的硅胶软管,边吸边提旋转吸引,避免反复上下提插。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术后3~7 d痰量较多,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滴入次数,并配合叩背排痰,以后视病情及痰量多少调节滴入次数及滴数。吸痰管应1次1根,专人使用。吸痰器贮液瓶应定时更换,进行清洗、消毒,一般每日更换2次,更换后的贮液瓶要常规盛入一定量的消毒液,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4、保持吸入气的湿化口鼻腔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有加温和湿化作用,常规用0.9%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覆盖在气管套管口,纱布2层为宜。为了提高吸入气湿度,应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用湿式拖把拖地2次,并随时通风,室温保持18~22℃,湿度50%~70%,紫外线消毒机消毒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5、心理护理喉切除后,在一段时间内会失去部分发音功能,与外界沟通发生障碍,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状况,并教会和鼓励患者用手势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在恢复期积极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集体健身活动,为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的环境,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及社会功能,使其逐步回归社会有积极作用;教给患者发音练习:先嘱患者收腹扩胸深吸一口气并立即用手指堵住气管套管口,先发单音一旦有声音发出时,再指导患者数数,先从单数开始,逐渐连贯起来,然后再发双音,每日坚持练习,一般7~10 d就可讲出简单的话语。 6、饮食护理手术患者由于组织损伤、失血等增加机体热量消耗比正常人高,同时在较长时间内几乎无营养素摄入,因此,喉癌术后病人在7d~8d内均通过术中留置的鼻饲管供给热量,每日鼻饲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以保证足够的热量,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康复。 7、口腔护理术后7天给予口腔护理,用益口含漱液漱口,每天3次。 (三)出院指导 1、指导家属取出和放入内套管的方法,取内套管时应一手按住外套管的双耳,另一手旋开外管口的活瓣,再将套管取出,操作要轻柔。 2、内套管消毒,每日2次,内套管固定后,每天用0.9%NS滴管,防止痰液黏稠,干燥不易咳出。 3、进行有效吸痰,凡呼吸时套管内传出响声,则表示套管内有黏稠的分泌物,要及时将痰液吸出。 4、外出时用纱布遮盖套管,以防沙尘吸入呼吸道。 5、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和温度,干燥时应多洒水,或在室内保持一定的水蒸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出院后1、3、6、12个月回院复查。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心得

喉癌患者术后护理心得 【摘要】喉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术后如能采取有效的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辅助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喉癌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60(2014)10-0136-01 喉癌是头颈部肿瘤中的高发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原发性为主,好发于50~70岁男性[1]。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方法[1,2],根据癌变程度可行全喉或半喉切除。在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术后护理得当,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1 心理护理 喉癌患者在术后语言能力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甚至完全失去说话功能,所以患者往往有悲观、消极及恐惧心理,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指导患者积极应对,减少负面情绪。多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用典型的病例进行现身说法,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经常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帮助其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

2.1 全麻术后护理 喉癌手术多为全身麻醉,所以需给予全麻术后护理。患者未清醒前为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应让患者平卧6h,头偏向一侧,术后当天尽量避免更换体位,以减轻颈部切口的张力及气管套管脱出的风险。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反应和精神状态,定时监测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指标。颈部引流管要保持通畅,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质。患者清醒后,应让患者取头高位或半坐卧位,以利于血液回流,防止术后肿胀和淤血。 2.2 吸痰护理 严格执行气管切开的护理常规,吸痰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及四肢动作。如发现患者出现憋气、缺氧表现时应立即停止吸痰。可给患者适当吸氧,减少吸痰次数。另外可以在氧气管套内滴沐舒坦化痰水,定时做氧气射流雾化吸入,使患者痰液便于吸出,减少吸痰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3 环境护理 喉癌手术患者术后往往对环境中的灰尘、湿度及温度比较敏感,为了避免患者因空气质量原因而导致咳嗽,应注意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避免强烈对流,保持室温18~22℃,相对湿度70~90%。室内多洒水,或使用加湿器,以避免空气干燥。要定期消毒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谢燕琴

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谢燕琴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2月 到2019年2月收治的喉癌手术的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 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呢个 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1.4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0.4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癌术后的患者采 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喉癌;并发症;护理;原因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作息等习惯的改变,造 成喉癌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喉癌是发生在喉粘膜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患者的 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临床对喉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式,术后优质 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 析及护理对策,特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喉癌手术的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 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喉癌手术的患者8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相关检查诊断,符合手术指征。②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 肝功能、肾功能、凝血机制有严重障碍;②患者有精神类疾病史,意识不清晰,存在认知障碍,无法表达自己意愿;③患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2例,年龄37岁到74岁,平均年龄(58.11±2.83)岁;男性 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39岁到76岁,平均年龄(59.21±1.72)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无明显差异,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并发症采 用综合护理护理,我院特组成护理调研小组,收集以往病例资料,对预防并发症等提出针对 性的护理对策并进行实施,具体操作如下:手术前与患者进行全面的交流,疏导患者的不良 情绪,向患者开展治疗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治疗有明确、深入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 在手术中积极配合,避免患者因紧张导致缝合开裂等情况。术后患者术后安排在干净整洁的 病房内,保持室内的同分并及时进行消毒,防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同时病房的湿度与温度 掌握好,防止过度干燥,造成患者套管导管堵塞;敷料更换时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定期给患者进行湿化;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2]。护理人员应指导并协助患者进 行咳痰训练,避免因用力或频繁咳嗽造成脱管到呢个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术后24小时 应尽量安抚患者平卧[3],头颈肩保持一条直线,避免大力变化体位而脱管。一旦患者发生脱管,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采用无菌气管钳撑开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切口出血是 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多种因素都可能造成患者发生术后出血,例如气管脱管,咳嗽用力, 患者颈部活动过于用力等,所以护理人员应严格对患者术后的活动情况严格限制,引流管做 好防护,避免扭折、受压等;护理人员详细记录引流也的颜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对护理的重点问题进行叮嘱及告知,如有异常及时 通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