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教案设计备课讲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教案设计备课讲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教案设计备课讲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课教案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复习教案

江东中学 段艳玲

教学目标

1、复习掌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2、复习不等式的解和不等式的解集的定义。

3、熟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用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4、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借助数轴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和练习 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定义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关键字眼“大于(超过)”“小于(不超过)”“不低于”“不高于”“至多(至少)” 1.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

(1)3> 2 (2)a 2+1>0 (3)3x 2+2x (4)x <2x+1 (5)x=2x-5 (6)x 2+4x < 3x+1 (7)a+b ≠c 自己举出几个不等式的例子(至少两个) 2.用不等式表示:

(1) a 是负数;(2) a 是非负数;(3) x 的6倍减去3大于10

(4)y 的8倍与6的差小于1;(5)y 的3

2

与6的差不小于1.

(5)知识点二: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1.单项选择:

(1)由 x >y 得 ax >ay 的条件是( )

A.a >0

B.a <0

C.a ≥0

D.a ≤0 (2)由 x >y 得 ax ≤ay 的条件是( )

A.a >0

B.a <0

C.a ≥0

D.a ≤0 2、由 a >b 得 am 2___bm 2

如果y x <,那么x+5___y+5 ,3x___3y ,-2x-2___-2y-2 你能根据性质给其他小组编题吗? 知识点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1)253(1)x x -+<-+ (2)121

123

x x +-≤+(并求出非正整数解) (3) 3

6

223-≥

-x x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类似于解一元一次方程), (1)去分母(运用性质3,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去括号(口诀: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都变号) (3)移项(运用性质2,被移的项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4)合并同类项(法则不能忘,系数相加减,字母指数不变样) (5)系数化为1(运用性质3,乘除负数要改变不等式方向) 不等式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 a x > a x < a x ≥ a x ≤ a x ≠ 注意:空心,实心小圈圈的区别,“≥>,”是向右,“≤<,”是向左

知识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3x+y=1+4a

1. 如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x+3y=3 的解满足x-y >3,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3、关于x 的不等式2x -a ≤-1的解集如图所示, 则a 的取值是( ) A.0 B.-3 C.-2 D.-1

1、解不等式0)12)(23(>+-x x 由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有

(1)???>+>-012023x x 或 (2)?

??<+<-012023x x ,解不等式组(1),得

32>

x ; 解不等式(2),得2

1-x 或21

-

问题:根据阅读解不等式:51

023

x x +<-

2、某校师生要去外地参加夏令营活动,车站提出两种车票价格的优惠方案供学校选择:第一种方案是教师按原价付款,学生则按原价的78%付款;第二种方案是师生都按原价的80%付款。该校有5名教师参加这项活动,试根据参加夏令营的学生人数,选择购票付款的最佳方案。 三、当堂测评(见多媒体) 四、教学反思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在本书的地位和作用 从课标看,方程与不等式是同属“数与代数”领域内统一标题下的两部分内容,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存在许多可以进行类比的内容。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关方程(组)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一定的认识。本章教学应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有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基本不等式 文理科集体备课论课说课稿(第十五周) 新人教A版必修5.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基本不等式 文理科集体备课论课说课稿 (第十五周) 新人教A 版必修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普遍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中数学A 版) 必修5,第3章第4节《基本不等式》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分析,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基本不等式又称为均值不等式,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圆、初步认识了不等式,同时,在本章前面三节学习了比较大小、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和简单线性规划等,这些给本节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基本不等式是后面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小)值的基础,在高中数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工业生产等有比较广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 我通过解读新课标和分析教材以及对学生现状的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索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培养探索、研究精神; (2)通过对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的分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材的上述地位和作用,我确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内容的解析,我认为结果固然重要,但数学学习过程更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为重点之一,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ab b a ≥+2 证明过程;再者,均值不等式有比较广的应用,需重点掌握,而掌握均值不等式,关键是对不等式成立条件的准确理解,因此,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及应用也是教学重点。 突出重点的方法:我将采用分组讨论,多媒体展示、引导启发法来突出基本不等式的推导。 难点:很多同学对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的认识不深刻,在应用时候常常出错误,所以,本节课的难点是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以及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 突破难点的方法:我将采用重复法(在课堂的每一环节,以各种方式进行强调均值不等式和其成立的条件),变式教学等等来突破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这个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的解析 先让学生观察常见的图形,通过面积的直观比较抽象出重要不等式。从生活中实际问题还原出数学本质,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定理的证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主探究,通过类比得到答案。“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是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启发—探究—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材料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初中数学集体备课讲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材料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初中数学集体备课讲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发言初中数学集体备课讲稿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材料;;一、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经历由具体问题建立不等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不等关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法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思考、探索、交流、合作,获取数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些同类量之间无法用相等的关系来表示时,人们就会用不等关系表示。 例如;①天山雪牌原味酸牛奶饮品的商标上注明蛋白质≥﹪。 ②一辆轿车在某公路上的行驶速度 aKm/h 是已知该

公路对轿车的限速是 100Km/h,那么可以表示为 a≤100。 第1页 2、探索活动用数学式子表示下面数量之间的关系⑴某种袋装牛奶中,每 100 克牛奶含 x 克蛋白质,y 克脂肪、该牛奶的营养成分含量如下表。 营养成分含量蛋白质≥克脂肪≥克非脂乳固体≥克⑵一辆 48 座的旅游车载有游客 x 人,到一个站又上来 2 人,车内仍有空座位。 3、相互交流。 每个同学举出有不等关系的实例,并与同学交流。 老师有选择的将一些不等式写到黑板上,提问“这些数学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再写出几个类似的不等式吗?”老师引导得出不等式的概念“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4、例题教学用不等式表示⑴a 是正数;⑵b 是非负数;⑶x 与 3 的差不大于 2;⑷y 的一半与 7 的和不小于-5。 提醒学生注意不等式的书写格式。 5、完成课后练习。 第2页 6、师生共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本习题的第 2、3 题。 2、收集关于不等号表示的历史发展资料,撰写一篇不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内容13 只有一个地球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难点 的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教学过程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 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以往往过分注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地球的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活动范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围很小,地球被 破坏没有其它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星球可去” 。因 此,是一篇对学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生进行环保教 育的好文章。(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 李东平:那么怎 样让学生感悟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地球急需人类 保护呢?我引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通过有感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情的朗读来体 会,激发学生对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 爱护地球之情。 从而懂得:我们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要精心地保护 地球,保护地球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的生态环境。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 : 有五十 多人 , 在开展学 习过程 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举手者 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 , 其他人 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集体备课发言稿 教学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要求及在本书的地位和作用 从课标看,方程与不等式是同属“数与代数”领域统一标题下的两部分容,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存在许多可以进行类比的容。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关方程(组)容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方程有一定的认识。本章教学应充分发挥学习心理学中正向迁移的积极作用,借助已有的对方程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有关概念,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能够“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观察、对比、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

最新(复备)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

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 一、《师说》(韩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集体备课教案稿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集体备课教案稿 备课组主备人主持人课题 初备设计(个案)集体研讨 (初案) 二次备课完善 (定案) 个人特色创新 (复案) 教后反思补充 (补案) 目标1.掌握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 2.能利用数轴熟练的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会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重难点能利用数轴熟练的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会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教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前置学习利用数轴来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 (1) ? ? ? - > > 1 3 x x(2)? ? ? - < < 1 x 3 x (3) ? ? ? > < -1 x 3 x (4) ? ? ? - < > 1 x 3 x 不等式组(a<b)数轴表示解集记忆口诀 (1) ? ? ? > > b x a x (2) ? ? ? < < b x a x (3) ? ? ? < > b x a x (4) ? ? ? > < b x a x a b a b a b a b

合作探究1.例题求不等式 31 25 4 x- ≤<的整数解 提示:原不等式可化为什么不等式组?请写出来. 2、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 ? > > a x x5 的解集为x>5,那么你能求出a的取值范围吗? 3. 如果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b x a x ? ? ? ? ? 无解,那么,a b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展示交流1.不等式组2x+4>0 x-1<0 ? ? ? 的解集为() A.x>l或x<-2 B.x>l C、-2 <x<1 D、x<2 2.不等式组2x-3<0 3x+2>0 ? ? ? 的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 3.不等式组 235 324 x x +< ? ? -> ? 的解集为 4. 34 12 5 x+ -<≤的整数解为 5.若不等式组 ? ? ? - < + < 4 2 3 a x a x 的解集是2 3+

教师集体备课典型电子教案模板

备课主题《卖报歌》 中心 发言人 刘英 参加人员 刘英邹芳王玉婷备课时间2014.11.23 备课地点阅览室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一、教学目标 (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 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 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听动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体会“小毛头” 街头卖报的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 学生热爱党,“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学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意 二、学习目标 (分析) 1.我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同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难点: 难点: 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同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同意

五、教学准备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 同意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 1.检查学生到位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 2.聆听《苗岭的早晨》。 3.学生思考:这是一首什么独奏曲? 二、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 教师谈话导入:听国歌。 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2.引出课题:播放《国歌》录音。 二、激情——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1.简单介绍聂耳生平。 卖报歌的曲作者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 41 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2.教师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及范例

集体备课格式要求 、教案必备板块 每课教案必备板块: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每单元应有单元设计思路、单元教学后记。可根据教学实际增加栏目,如教学准备、教材分析、作业设计、教学方法等。 二、字体、字号等要求 1.课题:宋体、四号字、加粗、居中。如: 识字3 2.各板块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左对齐。如: 教学目标 1.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3.各板块的内容:宋体、五号字、首行缩进两字符、 1.5 倍行距。 4.页眉页脚: 页眉:大安小学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x 年级(上)语文,执笔:xxx ;使用者:XXX 页脚:页码五号字、居中 5.教学反思后一般留空五行,便于写反思。 6、双面打印。 附:集体备课范例

单元设计思路 (第三单元) 设计理念: 1、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学生读、写的欲望都很强烈,要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让师生之间形成这样一种特定的关系: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由此诱导学生作出研究的反应。学生通过研究性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具有诱导倾向的问题,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3、使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 内容简介: 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四篇课文,一个识字,一个语文园地。教材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统一的《看雪》 教学措施:要充分运用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有益于学习活动进行的情感氛围,多让学生朗读 课文。指导朗读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同桌对读等多种方式,如:一问一答、三问三答、拍手读、做动 作读等。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神情兼备,形式多样。采用 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教学法。 识字3 教学目标 1. 认识11 个生字。会写8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课时安排 2 课时

中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中学学科集体备课教案 学科: 年级: 时间: 第 单元 主备人 学科成员 课 题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学 习 目 标 教学目的: 1、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2、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教 学 重难点 对人生观的思考,对责任的思考 教 学 方 法 苦乐观的深刻内涵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通 案) 集体修改建议 个人再探索 一、导入新课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文章——《最苦与最乐》,听听他认为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 二,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著有《饮冰室全集》。三、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注音契约(qì) 揽(l ǎn) 悲天悯人(mǐn)3、解释词语莫若:不如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4、理清文章结构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____,而不能_______第二步:根据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论述 “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3 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第三部分(4、5 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三、 合作探究1、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2、 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3、 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4、 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5、 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第 1题:最大的痛苦是应尽的 责任未尽。(第 2 题:最大的快乐是完成了责任。(第 3 题:作者通过与 贫穷、失意、意志、死亡进行对比,说明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除,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了。(第 4 题:显而易见,欠钱没还,受恩没报,得罪人没赔礼,这都是我没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接下去,作者用了三个“凡属”,概括了所有的责任.

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不等式集体备课讲稿

第三章:“不等式”教材分析 ——集体备课讲稿 发言人:青田中学数学组叶小燕 一、地位和作用 不等式主要研究书的不等关系。它与数、式、方程、函数、三角函数等有密切的联系,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是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不等式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 1.不等式具有变通灵活,应用广泛、知识综合,能力复合的特点,因此它是高考数学命题 的热点问题,综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对不等式的考察,其分值约站10-14%,着重考察:(1)求变量的范围;(2)解不等式;(3)使用均值不等式解最值最优解;(4)不等式的证明;(5)利用不等式解决应用问题。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常用的证明方法; (2)熟练掌握两个基本不等式,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不等式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2 过程与方法: (1)在证明不等式性质的过程中渗透构造法和放缩法等数学思想方法 (2)用“类比”、“猜想”、“判断——论证”进行发现法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和创 造性思维的能力; (3)在探究不等式解法的过程中,体会不等式、方程与函数的联系。 3 情感与价值观: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证明: 1 不等式的基本原理:根据两个实数之差的符号来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是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也是本章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例题,使学生理解利用因式分解或配方法进行变形、然后确定差的符号的方法。 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证明: (1)通过不等式的3条基本性质的证明,可进一步看到基本原理的应用。在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推理的严密性。另外,不等式的性质可用来作为证明其他不等式的依据。 (2)性质1、性质2及性质4的证明过程中,渗透着构造法和放缩法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易把不等式的性质3及异向不等式相减的性质与等式性质混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强调它们的不同之处;学生也易忽视正数的同向不等式相乘的性质及同号两数的倒数的性质成立的条件,要反复提醒。 (4)例5是证不等式的开方性质,从已知条件很难入手,在复习命题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最后引出反证法;要控制难度,不要再补充其它题目。 (5)为深入理解性质2可设计以下提问: 提问1:如果a>b,c>d,那么a+c>b+d成立吗?如果把上述结论改为a+d>b+c成立吗?为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各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工作流程 1、本学期先在初二语文、初三语文、初三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进行试行、探索,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2、凡被拟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试点的备课组,课前必须按照《株洲市七中2019年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个人备课、学科集体备课,集中备课时间不少于半天。 3、集体备课基本步骤为: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提高。 4、每次集体备课,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

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二是由每一中心发言人围绕个人初备教案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探究,真正做到“以长救短”,共同发展。 5、集体备课期间下周授课人均为中心发言人,每人准备一课时,授课人必须准备授课教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分发到备课组各成员,中心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按教学进度讲清单元教学的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适合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每一中心发言人言毕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该课教学人人发言,提出意见或建议。集体交流之后,每位备课组成员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中心发言人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手写教案。必须做到每一周上课的内容都经过上周备课组的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教师将集大家合力形成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备课组长一期组织一至两次典型课例听评课。这一过程讲课者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听课者在学习中进行分析及思维的再创造、再思考。讲课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反思,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工作管理 1、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集体备课初备共备表

初备和共备 课题9.3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及其解集 课型新授时间第 10 周 修改意见 整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思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新人教版教材《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解集之后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若某数同时满足几个不等式时,如何去确定这个数的取值范围,这就是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的确定,在实际生活中同样会遇到一个数所能满足的条件不止一个的问题,这就要用到不等式去确定其解. 教学目标及核心问题的思 考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掌握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常规方法; 2.通过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与确定方程组的解集 进行比较,?抽象出这二者中的异同,由此理解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 3.通过由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 集、解不等式的概念来类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这些概念,?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逐步熟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感受类比与化归的思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4.通过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培养学生的观察与 分析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用数学图形解题的直观性、简捷性的数学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课堂教学结构及流程的建议 一、引入新课,指导自学 1、回顾提问:什么叫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 2、自学指导:看书127-128页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什么叫解不等式组? 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什么? ③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不等式的个数多于两个时,解集的求法有无变化?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得出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注意: (1)每个不等式必须为一元一次不等式; (2)不等式必须是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 (3)不等式的数量至少是两个或者多个。 2、巩固概念: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动手操作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4、总结求公共部分的规律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设a b >): ⑴ , . x a x b > ? ? > ? 在数轴上.表示为:,解集为x a > ⑵ , . x a x b < ? ? < ? 在数轴上表示为:,解集为____________. ? ? ? > > 7 3 )1( x x1 (2) 4 x x >- ? ? > ? 3 (3) 7 x x < ? ? < ? 1 (4) 4 x x <- ? ? < ? 3 (5) 7 x x > ? ? < ? 1 (6) 4 x x >- ? ? < ?

不等式集体备课

数学组集体备课资料 《不等式》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三、教材处理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求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应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2.解不等式的过程,实质上是同解不等式逐步代换、化简原不等式的过程,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化归、转化,其转化趋势是:代数化、有理化、分式化整式、高次化低次、二次化一次、帮助学生掌握解各种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方法.3.近几年高考淡化了单纯不等式证明问题,但以能力立意的与不等式有关的综合题频繁出现,常常与函数、数列、导数等知识交汇,考查式子变形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应引导学生掌握比较法、分析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方法. 4.不等式的应用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不等式的应用已渗透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内容中,涉及的深度、范围也在提高和增大.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的特点比较突出.特别在不等式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函数思想,不等式又为函数提供了重要工具,不等式既是知识的交汇点,又是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的结合点,因而在历年高考中始终是重中之重.因此,要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不等式在数学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复习备考建议 1.复习不等式的性质时,要克服“想当然”和“显然成立”的思维定势,

要以比较准则和实数的运算法则为依据. 2.解(证)某些不等式时,要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单调性结合起来.3.注意重要不等式和常用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 4.利用平均值定理解决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满足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5.对于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问题),要紧紧抓住绝对值的定义实质,充分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6.要强化不等式的应用意识,同时要注意不等式与函数方程的对比与联系.(三)内容研讨 1.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是本章内容的基础,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复习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每一条性质,要弄清条件和结论,注意条件加强和放宽后,条件和结论之间发生的变化;记住了不等式运算法则的结论形式,还要掌握运算法则的条件,避免由于忽略某些限制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掌握证明不等式性质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要依据不等式的加法和乘法法则,以及不等式的传递性进行,不能自己“制造”性质来运算. 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之间互相渗透,对多个参变量的函数值求范围时,运用方程的思想,采用整体换元,通过列方程或待定系数法转换. 2.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等价转化,不等式的性质是实现转化的基本依据,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指(对)数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一般都转化为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组). 解不等式,特别是解含参数的不等式时,要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