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虚了之后它自然就静下来,静下来有什么好处呢?

水如果静下来,就可以当镜子来用,照出一个人长什么样子。心也是一样,从虚到静再到明,心若澄明的话,宇宙万物皆在我心中,我一看就看到真相。

但是心由虚静到清明的过程中,还要警惕对虚静的过度执着,若是过度执着,并不能带来心安,反而会产生心病。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罗汝芳,是王阳明后学泰州学派的重要传入。他小时候读薛文清语录,语录中说“万起万灭之私,乱吾心久矣,今当一切失去,以全吾澄然湛然之体”,于是决定照书上说的去做。

罗汝芳闭关于家乡的临田寺,置水镜于桌几上,对之默坐,使心与水镜同一,但这种消除杂念的办法不能奏效,久而久之引起“心火”病,大致类似于今天的神经衰弱。

一次经过某僧寺,见榜上有“急救心火”字样,以为是名医招贴,于是拜访。恰好那是颜山农聚众讲学,罗汝芳随众人听了很久,认为这样能够救他的“心火”,次日五鼓,即往纳拜称弟子,尽受其学。

罗汝芳初次见到颜山农,说了自己求“安心”的办法,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火”病。颜山农说道:“你那是强力克制欲念,不是体味仁道!”

佛家:将心安心

达摩祖师曾经与弟子慧可有过一次著名谈话,慧可问祖师:“我心未宁,乞师与安。”(我的心总是不能平静,希望师父能让我安心。)

祖师回答:“将心来,与汝安。”(把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等了半天说道:“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我的心。)

祖师说:“我与汝安心竟。”(我把你的心安好了。)

达摩祖师“安心”公案的意思是,惶惑和疑虑的心并非真正的心,只是一时妄念,只是虚幻情境,所以不管如何努力寻找都没有用,只有识破这一关,才能了然于“心”,真正安下心来,明心见性。

后来慧可传扬佛法,经常出入酒楼屠场,烟花之地,有人指责他作为出家人,不应该出入这些场所,慧可回答:“我是给自己调心,和你有什么相干?”

世界的净与不净,全在于心怎么看,心无杂念,心安则世间事变得无可厚非,一切随缘自在,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苏东坡在《赠惠山僧惠衷》一诗中用了这个“将心安心”的典故:“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其中有他自身的写照。

自22岁中进士以来,苏东坡一直在宦海中沉浮。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苏轼的一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及62岁贬至儋州。

苏东坡去世前在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虽然有对政治事业的自嘲,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己坎坷的仕途生涯。

大半生的坎坷流放生涯,苏东坡依然达观自在,是因为他的“心安”,他在词中这样说:“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东坡的“心安”,正如白居易说的:“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当今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居住环境和职业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强,不管生活如何风云变幻,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心安”,只要心安,处处都是家乡,守住内心的宁静,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比较 1、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 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儒家主张“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积极入世,自觉地“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讲“自然”,讲“道”,超离了尘世。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顺其自然,人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可过分强求,让热衷于尘世功名的人更加清醒。 佛家讲“三界”、“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色空”等,善者入天堂,恶者下地狱。 2、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使命;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3、从文化主旨方面来讲:儒家——进取文化,道家——规律文化,佛家——奉献文化 儒家学说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 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事必须“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违反客观规律,必然招致灾祸。“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

宁静的心

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藉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有关励志的名言警句

有关励志的名言警句 21小时前作者: 依儿76人读过相关文章我要投稿字体【大中小】 1、无论你心里怎么想,你的言谈举止都应该谦虚谨慎。在许多国家,任何形式的炫耀都会被视为粗鲁无礼。 ——美国国务院制定的“美国人海外旅行行为准则”之一 2、我们每天早上可能会从报纸上看到人类的各种悲剧,但是,我们真的听到这些人的呐喊了吗?我们真的义无反顾地倾力相助了吗?我决心这样去做。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3、检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他工作时所具备的精神。工作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是“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如见其人”了。 ——美国著名学者莫尔谈到工作对人的重要性时如是说 4、我的时尚品位不被认可,有一年,我穿了一条特别品牌的泳裤,结果那个品牌的销量急剧下降。 ——英国首相布莱尔自嘲曾导致一个品牌的灾难日 5、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话人格 6、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应该为你的社会、国家和家庭服务,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做了什么。 ——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沙 7、商业道德是一种资产,而非负债。它可能会增加交易时间,但却减少了交易成本。 ——印度首富、Wipro董事长阿齐姆·普莱姆基的理念 8、我本人不在故乡做生意,家乡的利润,基金会一块钱也不取!投资、捐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国家兴旺、民族富强。 ——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霍英东 9、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无愧父母,无愧兄妹,无愧夫妻,君子所以宜家;不负国家,不负生民,不负所学,君子所以用世。 ——弘一大师说佛 10、改良社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 ——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名言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 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孔子。他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孔子还提出“中庸之道”。对于“中庸”的概念,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张辛博士介绍了自己的观点,‘中’是适合,‘庸’是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而按照适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长久,就是‘善’。“中庸”的核心是礼乐文化。张博士对发源于齐鲁大地的“中庸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山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从山东走出来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资源。 此外,中庸思想对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中庸思想具体物化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

道家的思想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才能国运昌隆。 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庄子在《应帝王》中认为只有凭借天地的正道,驾御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的变化,以遨游于无穷者,才是无所待、无所累的至人。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这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极端发展。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一颗宁静的心_话题作文

一颗宁静的心 导读:本文是关于话题作文一颗宁静的心,感谢您的阅读.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新,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欢乐和痛苦的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担,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兰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月,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檫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地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可以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 心便有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向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名家励志散文摘抄

名家励志散文摘抄

名家励志散文摘抄 【篇一:名家励志散文摘抄】 名家美文摘抄及赏析(一)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名家美文摘抄及赏析(二)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偏僻遥远的山谷、高数千尺的断崖,预示了野百合追求美好愿望的道路必然艰难曲折。恶劣的生长环境,并没有消磨它作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虽然它刚诞生时长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样。但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开花,我要以花作证。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与自然环境顽强地抗争。 如果说与生长环境的抗争,只是野百合为实现美好心愿迈出的第一步的话,那么,野草的讥讽嘲笑、蜂蝶的鄙夷才是野百合面对的更严酷的考验。野百合是执着的,野百合更是智慧的。面对野草的嘲讽讥笑、蜂蝶的鄙夷劝导,野百合坚定的始终没有动摇: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优美段落:美文摘抄加赏析_作文素材

优美段落:美文摘抄加赏析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以下是橙子整理的美文摘抄加赏析,欢迎大家参阅。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一)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1 / 5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江南(二) 水上,拱着古老的石桥,像一弯清秀的眉毛; 2 / 5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在诸子百家中儒、释、道三家思想对中华文化有最重要的影响。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蹭这样解释过儒、释、道三家思想。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儒家思想以仁作为核心以中庸之道和君子之道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内圣外王”是儒学全部学说的总的概括,以内在的圣德作为自身修养的标准,对外把推行王道作为治国经世的最高理想,建立一个国富民强的大同社会。从创始人孔子所言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的《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思想都在倡导积极的入世精神,告诉人们要拿得起,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儒家思想历经千百年的时间,但还是绵延至今,其原因是因为儒学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

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基本国民性格。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正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话貌似无情,其实所谓的不仁乃是是真正的大仁,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长寿。一个国家只有顺应自然和民意,顺应自然,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国运昌隆。人生在世不可能一直通达,总会遇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之时,这个时候道家的学问就给了我们另一条峰回路转的道路,告诉我们要看得开,放得下。 面对人生中最大的问题,生死之问,孔子的弟子季路向老师问起“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回答说:“生还没弄清楚,又怎么能搞得清死呢?”。孔子主张先把“生”的事做好,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才是第一要务。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则是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人生不过是从无到有,从无形到有形,这样一个生命的有序过程,而死亡则是这种演化的回归。而佛教讲究“六道轮回”和“离苦得乐”很明确地讲出了此岸和彼岸的存在,并告诉大家怎样能到达那个彼岸的途径。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乐观的,创造性的。它要我们

宁静的心,自由的字

阳光慵懒而散淡,在池塘里被浣衣的妇人用棒槌推开,然后又聚拢,随着衣服被捞上来,在 青石板上捶得梆梆响。也有一些被奔跑的孩子急促地向前踢着,撕成一条条瘦瘦的影子,在 泛白的水泥地上,与灰黄的尘土缠绕,拖拉着远去。 我坐在窗前,将玻璃分开到最大的限度,任阳光在身上细细地抚弄,留下一些需要眯上眼睛 才好品味的快感。 这样的日子是自由而惬意的,如同窗外隐隐的轻巧的风,不经意地,跃上一个个枝头。 我可以写些什么,当意念如那些喷涌的泉,从夜里或梦里开始催逼时,我可以从容地坐下来,随心地划拉下一两千字。 我也可以不写什么,当脑中空荡荡时,没有人会催我,我自己也不会逼自己。所谓的焦虑, 只不过是夜里偶尔来骚扰的蚊子,只需轻轻拂过去,它便再也近不了我的身。 就如同此刻,我或者勾着头瞄着窗外,看远山浑黄料峭,看塘外柳叶儿一片一片朝下掉,看 阳光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味道,看一只苍蝇在玻璃中绝望而又兴奋地蹦跳。 或者眯上眼,闻着阳光在脸颊上燃烧,让思绪弹出窗外,钻进水中,飘到天上,伴着脆脆的 鸟叫,一块玩疯了,再顺手拣一些活泛的水泡,待到某一日灵魂出窍,将它们打成草稿。 我也可以四处走走。菜园里,莴苣苗有一指多深了,两三片嫩叶羞涩地支愣着,卖弄着昨夜 残存的水灵。扁豆不知深秋已来临,还使劲攀援着竹架子,探出一些粉白紫红的花。田地里,荷叶枯得缩成一团,低着头叹息,荷梗却依然倔强着直立,谷桩上又长出翠绿的禾苗,它们 一定想快点绿起下一个春天。 路上的行人不多,擦身而过时,一串笑声交错。 有的人知道我写点什么,有的人从别人口中知道我写点什么,但从没有人问过我。 小孩见了我,会说这是谁的爸爸,放暑假时我的孩去过我打工的地方,那儿有多少游乐场, 有多少霓虹闪烁,在那儿吃过多少奇形怪状的糖果。 年轻的嫂子见了我,只关心我面容好不好看,身体结不结实,头发不该白那么多,在外面快 不快乐。 老人见了我,会夸我在外面如何成器,如何不惹祸,但一定要吃好喝好,不能那么节约。 一阵阵轻柔的风吹过我耳旁,一缕缕温暖的阳光照着我的面庞,草已结实,谷已归仓,鸟要 南飞,蛙已冬眠,我荷锄,我负手,我看鸟,我写字。我的心时时熨贴着,宁静而自由,我 看见了这个世界在我面前一派祥和。 我写,天是蓝的,水是静的,阳光是温暖的,内心是渴望的。我不写,天是蓝的,水是静的,阳光是温暖的,内心是温柔的。 窗外,树立在那儿,有一只鸟儿歪着脑壳瞅我,小嘴动了动,向着丛山,箭一样飞走。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赏析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 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纷繁的大千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于是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 就如这一次的考试,我发挥失常,因此懊恼了很久。回想起考试前自己的状态,患得患失的我并没有十分的把握,心浮气躁地无法全身心投入到考试中去。而如果之后我只是垂头丧气、怨天尤人,可能会错失更多的机会。 偶尔的挫折或许是上天对我的恩赐呢,我绝不能让这一次的失误成为我永远的绊脚石!时间不会驻留,就没有必要伤春悲秋。既然已选择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所以调整好心态,吸取教训才是王道! 正如文中所说“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快乐取决于心态,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当一个人拥有一份“淡看云卷云舒、庭前花落”的豁达胸怀,便能宠辱不惊,悉由自然。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面对逆境的勇气,才有可能在纷扰的世界里不迷失自己。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翟韵乐

心灵(1500字作文)

心灵_1500字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这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欢乐与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时,人被忧愁包围,心也跟着波澜起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心灵不堪重负,身心俱疲而半途而废。所以,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我们都得保存一种愉快的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人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全身。于是,心灵的褶皱也被抚平,留下一片无痕的净土。 当重重的烦恼向你压来,请走出户外,寻找那群真诚的朋友,向他们倾诉你的烦恼,在促膝长谈中得到解决的方法。就像儿时一个人在家怎么也拼不好积木,跑出门外找来一群小朋友。大家你一块我一块,在欢声笑语中一座城堡已经建成。于是,烦恼一扫而光,童真重新回到心中。就像躺在妈妈怀里酣睡的婴儿一样安详、甜蜜。 当层层的失意胀开,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里寻找一丝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藉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由衷地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紧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欣喜地发现:点灯人不是只有自己,朋友、亲人、师长都可以为我点灯。人生路漫漫,可是同行的人很多,何苦独自面对困境呢? 点亮心灵的灯,你会明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照进来,宁静之心便点燃了一盏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灯。让你前行的道路永不黑暗。 亮心灵的灯,你便可以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挑战,不断自我超越。即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张洁白的纸,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多才的画家用它画出了美丽的少女——蒙娜丽莎。一个丑陋的石头,手巧的雕塑家却用它创造出美少男大卫。一个简单的乐器,甚至扫把、托鞋,聪明的音乐家却可以用它演绎一首令人心旷神怡的乐曲。 纸、空白、石头丑陋、乐器简单,却藏着美少女,美少男和心旷神怡的乐章,妙不可言,却真实存在。因为美丽作品早己存在于创造者的心灵。 美丽的心灵可以创造一切的美,甚至可以变不美的为美。烈日炎炎,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死一般的沉寂,飞沙与走石在这跳舞,张狂的呼啸。对生命仍存希望的求生者摸了摸身上仅存的半袋水,非常高兴,因为他还有半袋水。他并不因为仅剩的半袋水而丧气,却为之欢快,因为他有一颗美丽的心,一颗存有希望的心,只要不放弃,就有机会。 知道是哪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影子,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久而久之,我发现它已经开始一点点操控我的行为。当我想开始对它近一步了解时,却发现它很模糊,我看不到它的实质,我开始迷茫,不知道该怎样阻止它和我的意志、性格融合为一体。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儒、释、道三家文化的七大区别 一、文化主旨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的文化 儒家倡导知识的获取和品德的培养,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规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是一种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无私奉献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蕴含了慈悲和福报论,是一种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做人标准 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对于做人标准要求很高,共九点。仁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恕是指宽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指与人交往中的老实忠厚。孝是对父母的尊重。悌是对兄长的敬爱。 道家文化——领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万物都有道而生,同时道也是存在于万物之中的普遍法则。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相互转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领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顺应自然。另外,“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是利用了转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争也是争。 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轮回观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报,干坏事便要尝坏果。所以佛家倡导信徒慈悲为怀,多积善果。 三、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论语·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就是对儒家人生观的最佳阐释,人三十当立,该当建功立业。 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顺其自然观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绝非简单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规律就需要多思考观察和学习,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佛家文化中有业报观,讲求对世间万物都报以同等的慈悲,无私奉献,超凡脱俗。 四、世界观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儒释道三家箴言:守住内心的宁静

人生一世,草本一秋,谁都想活得幸福。 什么是福? 生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是“长寿”之福; 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是“富贵”之福; 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是“康宁”之福; 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是“好德”之福; 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是“善终”之福。 这就是古人追求的“五福”。 其实,这福那福,归根结底心灵的安宁才是真正的福祉。宋代无门和尚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生没有比心灵宁静安祥、自由快乐更重要的事情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又说:“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的人吃饭香,一日三餐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亦津津有味;心安的人睡觉甜,用不着什么金屋龙床;心安的人气定神闲,即使面对人生苦难,一切皆可淡化,生命也会绽放出美丽之花。 然而,世界物欲横流,世事纷杂,人心贪婪,浮躁不安,追名逐利,没有片刻安闲。安身立命于这个不完美的世界,当如何自处,何以心安呢? 儒家:慎独心安 “慎独”源自于儒家经典《中庸》,郑玄注《礼记》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也要加以约束,不可以放纵。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遗嘱中第一条说到的就是“慎独”。他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曾国藩的意思是说,自身修养,没有比养心更难的。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有恶,却不能真正尽力为善去恶,这就是自己欺骗自己。心里是否自欺,别人是不知道的,只有自己知道。 如果能够做到喜欢善如同喜欢美景,讨厌恶事如同讨厌恶臭一样,尽力去掉人欲而存天理,那么《大学》中所说的自慊,《中庸》中所说的戒慎恐惧,都能切实做到。所以能够慎独,则自我反省不会感到内疚,可以无愧于天地鬼神,肯定不会有行为不合于心意而导致不安。 人若没有一件内心感到羞愧的事情,心里就会泰然,常常感到愉快平和,这是人生自强的首要之道,寻乐的最好方法,守身的首要之务。 历史上最有名的关于慎独的故事当数“杨震暮夜却金”。 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杨震曾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经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县令。 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着十斤金子,作为拜见礼。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意思是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暮夜无知者。”他认为天黑了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说有天地、鬼神、你和我知道,怎么可以说是没人知道!王密听罢只好羞愧的退出去了。 杨震作为王密的上司,同时又是他的恩师,在夜间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本可笑纳王密敬献的重金,但他却坚决拒收,并铮铮铁言,其“慎独精神”,堪称历代师表。 道家:心斋虚静 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杂念,使心志专一,然后就能虚以待物。心志专一了,自然心安。出自《庄子·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在中国古已有之,其形式有沐浴、不饮酒、不茹荤、不闻舞乐、不近女色等,但这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斋,属“祭祀之斋”,庄子在此提出的“心斋”,是内在深层意义上的“斋”。“心斋”的终极目标就是与道合一,即“道通为一”。 人们的心平常都是向外追逐,追逐许多具体的东西而不知道回头,以致忽略了这个心本身只有一个作用,就是要让它静下来,从虚到静,从静到明。 心如果充满各种欲望的话,它就是乱糟糟的,把所有的欲望都排除掉之后,它自然就虚了,

400字美文摘抄赏析

400字美文摘抄赏析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

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

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 赏析: 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篇二:因为亲近 感情,多么微妙的一个词。情,是由感而生,感,又是由情而发。正因对事物的情感不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

800字美文摘抄15篇(精华版)

《800字美文摘抄》 800字美文摘抄(1): 沉默的丰碑 静夜,月凉如水。 我走在无声的荫荫大道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沉默着,连知了、蟋蟀都陷入沉睡。俯身,我捡起一片落叶,在斑驳的月影中,我看到身骑白马的刘邦款款走来,穿越时光,他来到了我的面 前。 他沉默却微笑着。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折射出那千年前,一桌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应对项羽欲除之而后快的昭昭野心,他隐而不发,只是无言的,将百万雄师盈盈握于掌中 。青天白日,乌江畔头,他雄姿英发俯瞰着大势已去的西楚霸王。挥一挥手中的长剑,他在沉默中,向天下宣告是实力让他刘邦扼住了强敌的咽喉! 没错,成败不是取决于霸王那轻视敌人的狂妄之言中,而是决定于汉高祖金戈铁马无言的运筹帷幄中。 沉默的实力,铸就千年的丰碑。 直起身,我缓缓前行,追溯流光,我仿佛来到了西欧的乡村茅舍,田野人家。我抬起头,看到了伍尔夫。咖啡的香气氤氲着眸光她正在写《奥兰多》。 名誉对他无疑是残忍的,这个一生都徘徊在生死边缘,最终也难逃作茧自缚的无才作家,或许以前仰首,大声的质问阳光,质问人群,质问神明,为何独将病魔附在了她身上,握笔的手 紧了紧,最终他俯下头,只是略略苦涩地一笑,将万千蹉跎尽付于这流转的笔矢中。文字无言,但伍尔夫的惊世之才已在他的奋笔疾书中悄然铸就了伟大的丰碑。 子曰:予欲无言。实力没有言语,勤奋亦是无声,辉煌终归沉默。这便是沉默的丰碑。 应对外国同学的耻笑,徐悲鸿泼墨宣张,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绝世佳作,便是沉默的丰碑。让外国同学无地自容,也为民族之崛起献出了自我的力量;奥运赛场上,刘翔一言不发,目光如

炬。在哨声响起后,他比疾风还要迅速的身影,便是沉默的丰碑,为中国人创造了辉煌,也为亚洲冲出了一个奇迹!予欲无言 夜深了我走在归家的路上,岁月在耳畔静谧地流淌,手上一松,一片落叶无声的回归尘土。 一切都在沉默着 800字美文摘抄(2):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期望。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情绪。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能够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是的,没有人明白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能够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摘自《青年文摘》 800字美文摘抄(3):

美文摘抄及赏析

美文摘抄及赏析 导读:本文美文摘抄及赏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美文摘抄及赏析(一)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漫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象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天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

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漫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冲刺。 赏析:本文寥寥数百字,却堪称当代散文中难得的精品。文章起笔连用三个比喻,"一锅冷水""密密厚发""黛色长墙"看似扑拙,却从感觉和视觉上贴切地再现了"整个夏天""芊芊细草""淡淡绿烟"的特点,勾勒出夏景的宏观。而"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这儿的"烦",显示着夏的热力,却绝不沉闷;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映衬着夏景的明快,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于是,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美文摘抄及赏析(二) 夏至微山湖 李胜 跳跃的微山湖水逐波赶浪,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偶尔有被水托出的村庄,柳荫下,一碧青砖瓦房,白云深处隐约可见几里长的渔网。 乘坐小舟驶向湖心,你便看到夹岸湖苇向你招手,湖苇丛中摇荡出成群结队的牛羊,在低头觅食。勤劳的农人开始一天的忙碌。我们的小舟顺风驶在辽阔的湖面上。成群的鸭鹅在老汉的吆喝中争先出巢,欢叫着,纷纷跳入水中,翅膀拍打着水面。悠闲的渔人光着脚板在村头的树荫下谈论着,秀美的村姑系着白裙、红裙在石台上揉洗着衣服,看到远客到来,都抬头相望。如果你和好客的渔人攀谈,他们会热情地做你的导游;假若你与姑娘们交谈,她们会爽朗地和你说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