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跨国经营分析

迪士尼跨国经营分析
迪士尼跨国经营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

一、公司简介

英文全称:The Walt Disney Company,缩写:TWDC

中文全称:华特迪士尼公司

公司总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市南博伟大街500号华特迪士尼公司

500 South Buena Vista Street, Burbank, California, USA 91521

电话:美国(818)560-1000

首席执行官(CEO):迈克尔·艾斯纳 Michael Eisner

总裁兼首席运营管(COO):罗伯特·艾格 Robert/Bob Iger

迪斯尼公司创立于1922年,其总部设在美国,由华特迪士尼及其哥哥罗伊迪士尼创建,当时叫做迪士尼兄弟工作室(Disney Brothers Studio),后来更名为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Walt Disney Productions),在1986年2月6日,正式更名为现在的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点金石电影公司,Mira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都是其旗下的公司(品牌)。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今的迪士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迪士尼手表、迪士尼饰品、迪士尼少女装、迪士尼箱包、迪士尼家居用品、迪士尼毛绒玩具、迪士尼电子产品等多个产业。由于许多人都是从小看着迪士尼的动画片长大了,所以迪士尼所涉及的各大产业都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至好评,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作为一个娱乐品牌,迪士尼在2008年《商业周刊》的世界100强品牌(按照品牌价值)排名为第9位。

二、公司投资策略分析

1、投资动因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实现国际化经营所采取的主要步骤之一,但不同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有着不同的动机。对于像迪士尼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而言,其对外投资考虑的不仅是成本因素,他所追求的更多是倚仗其特有的优势(品牌效应、高质量的特色服务、熟练的经营管理等)不断开发市场及扩大需求。迪士尼不像其他一般的实体企业可以提供丰富的物质产品,他的主打戏——主题公园和影视传媒,提供更多的是一种体验、一种服务。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对外投资成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为的是使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更适合于当地的市场需求。

实现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取得最佳经营效果——是迪士尼发展到较高层次的体现,而对外投资就成了这个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战略的手段。获得更多的国外市场,是迪士尼对外投资的基本目标。迪士尼之所以采取对外投资策略的财务动机不外乎是增加收入、降低经营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等。迪士尼努力去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和全球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动力就是追求全球市场。

2、投资策略分析

迪士尼是一家跨国公司,在世界多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在其旗下的品牌中,像箱包、文具、玩具等实体产品可通过直接出口来扩大已开拓的市场。但在迪士尼的产业里,为迪士尼带来绝大利润的是其主题公园。实施这种体验式营销,如果让消费者为此花费更大的成本在往返旅程中去享受服务,显然并不是多数的消费者能承受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外直接投资成了迪士尼公司进行全球扩张的一种经营策略。

面对拥有2.6亿15岁以下青少年的庞大中国市场,“迪士尼”的强劲竞争对手“梦工厂”也频频在动漫市场刮起阵阵飓风。中、日、美三国的动漫发展,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呈现多足鼎立的局面,而又以美国稍强。大家都看准了亚洲市场,特别是拥有广大消费群的中国。怎样才能尝到这块大蛋糕的甜头,各跨国公司都摩拳擦掌。

迪士尼作为世界第三大娱乐公司,他既要维持寡头垄断优势,又要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阻止潜在竞争对手进入已垄断的市场。一提起娱乐消费或主题公园,我们的第一反映都是迪士尼乐园。其经营模式已深入人心,其特殊的差异化服务和影视作品早已为消费者熟悉,形成了同市场规模相适应的规模经济,这些都构成了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为稳定自己的市场和维持市场占有地位,迪士尼兼顾防御性与建立进入壁垒策略,巩固自己的龙头地位。

如今,跨国公司纷纷走上了专业化和多样化结合的经营道路。迪士尼也不例外,迪士尼发展至今,不但继续稳占动画王国版图,更成功跨入各娱乐领域,从乐园到游轮、从电视到网站、从冰上表演到音乐剧,其它还有专卖店、互动式游乐场、运动球队等,迪士尼已成为娱乐界的龙头!几乎所能涉足的行业他都舍不得不插一脚,这种多样化的投资策略凭着其品牌效应也为迪士尼带来了颇丰的收益。

3、投资形式分析

与出口和许可证贸易模式进入外国市场不同,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是指企业将管理、技术、营销、资金等资源以自己控制企业的形式转移到目标国家(地区),以便能够在目标市场更充分地发挥竞争优势。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业务之一。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主要有: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合作开发。跨国公司采用何种形式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其自身条件和国际投资环境。

迪士尼虽然是世界第三大娱乐公司,占据着娱乐业的龙头地位,其公司经营战略也是全球发展战略,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但也无法独揽市场。在其对外投资过程中,他还是选择了合资形式,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经东道国政府批准,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以合资方式组成的经济实体。如今,合资企业已发展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之一。

迪士尼在海外多数都是通过新建投资项目的方式设立的,在各大地区新建主题公园,这就要占用迪士尼公司相当大的一部耗资。除此还出资控股,和东道国共同投资、共同管理、

共担风险,但自主经营,其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按其经营范围划分,迪士尼属于服务型合资企业,公司也依据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建立不同的主题公园,制定适合该国国情的经营战略,充分发挥合资企业的优势。

4、投资行业分析

迪士尼是一个“品牌乘数型企业”,即用迪士尼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种经营思想的定形,让迪士尼开始把大部分利润彻底转向影视产品制作之外。迪士尼在快乐文化背后附加上了完整的商业文化,将艺术彻头彻尾地商业化。迪士尼不断推出一部部制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推出后都要大力宣传去打票房,通过发行拷贝和录像带,赚进第一轮。然后是后续产品的开发,主题公园是其一,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中,让游客高高兴兴地去参观主题公园,迪士尼由此赚进第二轮。接着是品牌产品,迪士尼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士尼商店,通过销售品牌产品,迪士尼赚进第三轮。这还不够,迪士尼还在不断地收购电视频道,已经有了卡通电影频道、家庭娱乐频道,甚至还买了新闻频道。借助电视的触角,迪士尼布下它的天罗地网。从迪士尼集团公司的运营方式看,公司的四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运营如下:

第一,影视娱乐。负责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录制和上演舞台剧。迪士尼公司在这个产业里属于龙头老大,拥有若干子公司和一批著名品牌,下属的电影制片厂和各种影视机构是美国四大电视网的主要节目供应商,每年共生产50多部故事片,还创作大批含有角色形象的电视节目。除自己创作的作品外,公司还购买其他厂商的影视片向影院、电视台和家庭录像带市场销售。

美国第一家迪士尼频道1983年开播到现在全部拥有或合作拥有的频道一共有67个,使用29种语言播出,分布在138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频道在全世界的观众已经超过了1.7亿个家庭。迪士尼内部共有6个不同的频道,有被称作迪士尼玩具屋(play h)的低幼频道,有关于动画、电影的频道,有关于男孩子的频道,其中最著名最主要的是迪士尼频道。这6个频道在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都有落地。

第二,媒体网络。公司通常自己出资生产制作节目,或者从其他节目厂商购买节目播放权,并且为播放这些节目的附属台站支付数额不等的补偿金。公司的收入则来自出售节目中的商业广告时间。

第三,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公司通过各种国内的、国际的广告与促销活动对整个迪斯尼世界的各种游乐项目进行市场营销,以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主题乐园还通过长期协议形式与迪斯尼的其他各公司建立起业务关系。

第四,相关消费产品。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司创造的各种形象的知识产权交易,并出版图书和杂志。许可发放的品种包括与迪斯尼有关的玩具、礼品、家具、文具、体育用品等。出版类的许可证包括连环画、艺术图画书和杂志的。许可证经营活动的利润主要依靠从

批发和零售产品的销售定价中提取固定比例的使用费。除提取使用费外,公司还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不断寻求可以用于许可证产品的新角色形象,并参与具有许可证意义的出版物的写作和插图的创意工作。

迪斯尼零售连锁店最早于1987年开张,销售各种迪斯尼主题产品,鼎盛时期店铺数量曾达到600家以上。不过随着消费者对迪斯尼卡通人物主题商品热情的减退,到2002年公司零售业务年亏损达1亿美元以上。2004年,迪斯尼将零售业务打包出售给了Children’sPlace公司,但经营仍不见起色。于是,2008年迪斯尼又回购了其中的部分店铺,其他分店则直接关门停业。目前迪斯尼连锁店在美国和欧洲共有店铺340家。公司拥有出版社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各种图书,出版《趣味家庭》、《迪斯尼历险》和科普杂志《发现》等期刊。公司下属的软件商迪斯尼互动公司,则主要从事开发和营销家庭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教育与娱乐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公司还生产教育用的视听产品,其中包括录像带和电影、招贴画和其他教具。

在迪斯尼的这四项业务中,收入占比最大的是媒体网络,占其总营收的40%以上,而且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这个比例一直稳步上升,但是涉及到媒体网络的经营在中国将会管制比较严格,因此这项业务的不确定性也最大。主题公园和游乐场占其营收比重为29%左右,并也保持持续增加的势头,影视娱乐和相关消费品在其业务占比中近三年则呈现下降趋势。

5、投资区位分析

迪斯尼公司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娱乐公司,主要在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加拿大等国家运营。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其主题乐园的投资建设与运营。

迪士尼乐园是一座主题公园。所谓主题公园,就是园中的一切,从环境布置到娱乐设施都集中表现一个或几个特定的主题。全球已建成的迪士尼乐园有5座,分别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和南加州,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和中国香港。

主题公园可说是迪士尼的摇钱树,去年仅部门的收入就占了总销售额的27%——254亿美元,利润为32亿美元,是总获利的一半。迪士尼的盈利就这样凭借主题乐园的吸引力把世界各个角落的消费者袋里的钱装入自己的囊中。这五大主题乐园和即将落成的“中国梦”有着其特有的区位优势:

①洛杉矶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1955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完工时,这座超级乐园耗资1700万美元,每天需要2500名工人维护,预计每年可吸引500万名游客。它地处阿纳海姆(加利福尼亚州),是当时世界上构思最精巧的游乐公园。园内共有四个区域:冒险世界、西部边疆、童话世界和未来世界。大人和孩子同样喜爱这个乐园,它每年吸引几百万游客来到这里。而后,迪士尼加州冒险乐园于2001年开放。

②奥兰多迪士尼乐园 (奥兰多迪士尼世界)

1964年人们开始筹建一座更大规模的游乐公园,这就是奥兰多“迪士尼世界”。经过5年营造,迪士尼世界终于1971年10月向公众开放了。它耗资7.66亿美元,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郊外,是一座老少皆宜的游乐中心。而后,神奇王国于1971年开放,艾波卡特中心于1982年开放,迪士尼-米高梅影城于1989年开放,迪士尼动物王国于1998年开放。

③东京迪士尼乐园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士尼乐园,依照美国迪士尼乐园而修建。它的主题乐园面积为七百八十公顷。1994年至1999年连续五年的游园人次比美国本土的迪斯尼乐园还要多。该乐园从1983年4月15日开放以来已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而后,东京迪士尼海洋于2001年开放。

④巴黎迪士尼乐园

华特·迪士尼公司耗资440亿美元,兴建了位于欧洲的第一个迪士尼乐园,1992年初,位于巴黎市郊马恩河谷镇的迪士尼乐园开张。最初它有6家宾馆、5200个房间,比肯勒斯市所有的房间还要多。而后,巴黎迪士尼影城于2002年开放。

⑤香港迪士尼乐园

1999年11月2日,迪士尼公司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就在港兴建迪士尼主题公园达成协议。迪士尼乐园首期项目“神奇王国”已于2005年9月12日建成开放,占地126公顷,背靠北大屿山、面向竹篙湾,是全球第五个以迪士尼乐园模式兴建、迪士尼全球的第十一个、中国第一个迪士尼主题乐园。建成后约40年内,可为香港带来1480亿港元的收入,提供2万个就业机会。

6、新投资方案分析

①迪士尼中国梦,落地上海

09年2月1日,经过好几年的会谈之后,中国官员和美国迪士尼公司终于就在上海建造一座主题公园达成了最后协议。上海有关部门和迪士尼公司同意在中国大陆地区建造第一座、全球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预计这个项目造价将超过35亿美元,2014年向公众开放。据报导,第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在上海浦东东南地区的这个公园占地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迪士尼公司将占上海迪士尼43%的股份,一家与当地政府合资的公司占

57%。这项协议与2005年开放的香港迪士尼乐园相类似。香港政府占香港迪士尼乐园57%的股份。迪士尼乐园项目一旦落地,投资规模将超过人民币100亿元。由于重大旅游项目审批权在于中央,上海迪士尼项目尚待中央进行最后核准。

中国有2.6亿15岁以下的儿童,和美国人口相去不远。也正因为这个数字,迪士尼公司开拓中国市场使出了浑身解数。毫无疑问,迪士尼更迫切地想把迪斯尼这个魔幻王国带到古老王国——中国。当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性的公司在中国迅猛发展的时候,迪士尼显然已经晚了一步。但是中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因为在这里,迪士尼无法轻易地展开媒体传播业务。于是,迪士尼把中国的盈利重点放在主题公园和消费品上。迪士尼看到了中国这块大蛋糕在等着他,市场也存在着很多投资机会:

——周边地产升值为上市公司带来价值提升机会;

——迪士尼带来消费盛宴:旅游酒店、商业零售、交通运输等;

——产业链相关需求的提升:专营玩具生产、广告、出版印刷、有线电视、互联网等;

——大规模投资及配套建设:建筑、建材等。

②挺进游戏市场,继续扩张

09年3月12日凌晨消息,美国迪士尼集团向中国网页游戏公司漫游谷注资,具体金额不详。业界认为,此举意味娱乐巨头迪士尼开始布局在华游戏市场。迪士尼公司此笔投资是与启明创投联手注入,这也是经济危机以来网游行业公开披露的首笔投资。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游戏对年轻消费者提供的娱乐性更高,游戏是一个大有可为的投资领域,而国内网站也会逐渐社区化、游戏化甚至电子商务化。

虽然相比任天堂、索尼等老牌巨头,迪士尼在游戏市场上只能算新军,但其一直紧追不放。凭借手中大量的优秀动漫资源,迪士尼新作频频,其中如《加勒比海盗OL》等更是吸引许多玩家关注。面对中国热火的网游市场,迪士尼觊觎已久,此前曾与盛大联手推出休闲网游《迪斯尼魔幻飞板》,但表现平平。相信这也是促使其直接投资国内游戏商的原因之一。

虽然资本开始有实质动作,但网页游戏行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专家称,网页游戏市场的繁华只是假象,实际上,网页游戏门槛低、生命周期短、粘度较低,当大公司们加入竞争堡垒之后,小公司们的发展空间很小。现在,盛大、巨人等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都在寻求收购,预计行业性的整合正在展开,一些小公司最终会被淘汰。而迪士尼的网上娱乐业务之路正在开拓中,他的品牌在中国正跟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进一步走进大家。

③迪士尼也网购了

一向以授权商生产并铺设卖场、百货专柜、专卖店销售的迪士尼消费品部,近日在中国启动了授权B2C网络购物平台,将这一平台的日常运营、管理及维护工作,交由其国内最大的授权商广州中威日用品企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小主人网负责。

迪士尼独有的授权商模式(授权商除了负责销售产品,还负责生产及设计)在中国大行其道,目前在中国内地,迪士尼消费品部已在超过25个城市有线下零售渠道,并拥有超过

5000家零售点进行销售。此次借助网络,迪士尼意欲将零售渠道延伸至实体店辐射不到的地区。新建成的B2C网络购物平台,犹如一个网上大卖场,网罗了所有品类的迪士尼产品。

迪士尼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已经显现,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消费者更多地接触到产品,扩大销售量。推出网络购物平台,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是非常自然合理的一步。

三、总结

迪斯尼整套完整的娱乐产业链是其他公司不具备的。从本质上说,迪斯尼代表了一种独特的娱乐享受,这种享受从银幕走来,然后出现在公园里面,最后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中。他的拓展之路从未停止过脚步,我们也看到了迪士尼的野心,不断扩张自己的版图,开发市场以及扩大需求,是迪士尼这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最直接目的。

小组案例讨论:欧洲迪斯尼的错误决策

案例一欧洲迪斯尼的错误 法国迪斯尼开张两年后,欧洲迪斯尼尽管每月有300万游客,每天却损失100万美元,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了呢? 迪斯尼一直充满雄心:结果造成严重的战略和财务失误。在利率开始上升时过于依靠负债。他们假设乐园会继续火爆,那时可以卖掉一些股份用于偿还债务。乐园本身也有一些错误的决策,包括成本超出、无酒精政策(在法国午餐有一瓶葡萄 酒是正常的)、太少的淋浴卫生间、错误的认为法国人不在饭店的餐厅用早餐等。 公司认为是连续的欧洲经济衰退、高利率、法郎升值等造成了这些问题。但是公司与员工关系很糟,它认为懂得最多,并坚持将之强加于员工。法国建设与工业 部的一位官员说“因为他们是迪斯尼,所以他们什么都懂”。欧洲迪斯尼的管理者感到他们不过是在充当总公司管理的副手而已。 迪斯尼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过于自信。管理者夸口到他们能预测巴黎未来的生 活模式;他们认为人们会转移到离欧洲迪斯尼很近的东部来;他们相信能够改变欧洲人的习惯。例如欧洲人不像美国人那样对孩子逃学认可,他们宁可在吃饭上少花时间也要更多的休闲时间。迪斯尼认为它能改变这些习惯。迪斯尼的一位前任管理 者说“有一种倾向相信人们所接触的都是最完美的”。迪斯尼认为在佛罗里达能做到的,在法国一样能做到。过分骄傲、批评的压力、工人的士气低落等在一开始就使得游客远离。 欧洲迪斯尼的财务风险是基于对利润的过于乐观的估计。评论家曾经指出财务结构已经远远偏离了正常轨道,迪斯尼应该注意老式的欧洲思维是不能和美式的自由市场财务相比较的。 尽管如此,公园还是如计划中一样有许多游览者。但是成本却太高了,同时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为了克服成本,乐园当局设定的门票价格为42.25美元,这要比美国的门票高。迪斯尼完全没有看到欧洲经济处于不景气当中。一名高层管理 者说,“由于受到计划规定的开园日期的压力以及开园的诱惑,我们没能意识到一场大的经济衰退正在来临。” 迪斯尼的主席米歇尔·艾思纳曾经鼓励过欧洲迪斯尼要在计划中大方一些。他 执著要保证迪斯尼的质量,忽视了做事情的预算和评论家的警告。 当事情完全出乎预料时,迪斯尼威胁要关掉乐园,但是在谈判的最后关头,赞同了新的财务计划。至少暂时来说危机似乎解决了,也有许多观察家认为欧洲迪斯 尼没有关门的危险,公司还有许多好牌,它的债权人和法国政府,一个提供低于市场利率贷款7500万美元,一个开始为公园提供公路和铁路网。 新管理层降低了门票价格并削减了成本。欧洲迪斯尼开始恢复并在财务上走向 正轨。但是,迪斯尼又一次惹怒了欧洲人。动画电影《大力神》和《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对原著的粗暴歪曲激怒了人们。一家欧洲的主要报纸评述说:“卡通(指大力神)歪曲和滥用了欧洲文化的一个基本传说”,并进一步说,“在美国 虽然对政治上是否正确非常敏感,在素材来源的地方也是一样。只顾赚钱,他们真的这样做了并赚了上亿的钱,”还有人评论到“好莱坞为了自己的顾客比迪斯尼更加歪曲欧洲文化”。 讨论问题: 1.在这个案例中你能找出多少次决策? 表现在哪些地方?它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决策?你认为迪斯尼高层决策存在哪些错误?应该采取何种决策方式?为什么?如何进行决策? 2.为了长期利益,迪斯尼可以做哪些计划工作?对于这样一个巨大战略计划哪些应该做而没有做?请给出你的建议。

欧洲迪斯尼乐园失败的教训

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建立以前,美国迪士尼公司还拥有两家海外迪士尼乐园,它们分别是东京迪士尼乐园和巴黎迪士尼乐园,它们在东道过遭遇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或许就是文化因素对主题公园影响的最生动事例。从经济上看,这两大区域是当今世界上除美国以外最为发达的、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但二者的文化背景却大相径庭。日本作为二战的战败国,战后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下发展起步,在日本的年轻一代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崇美心理,对于美国文化有较强的认同感。因此,当东京迪士尼乐园一开业,立马就受到了日本国民尤其是青年人的欢迎。据统计,日本迪士尼接待的游客中97%是本国人。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日本投资方又在2001年的9月在东京迪士尼旁边又建起了一座海上迪士尼。相比之下建在巴黎的欧洲迪士尼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巴黎不仅是法国的首都,更是近代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和荟萃之地,作为历史较短的美国文化想打破欧洲的传统思想文化并在巴黎立足确实非常有难度,在欧洲迪士尼的兴建过程中,法国各界的一些知识界人士纷纷反对迪士尼。 总的来说,现有的5个迪斯尼乐园最成功当属东京,年接待人数在1700万左右。巴黎略逊色于日本。而且,东京迪士尼乐园基础上增加了东京迪士尼海洋游乐园,其内充满冒险与创想,也是迪士尼之首度以“海”为主题的主题乐园。近来研究主题公园,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到你~1982年,在日本东京都以东的千叶县(新东京国际机场【成田机场】也在该县)浦安市舞滨,建成了引起全球性话题和注目的世界性主题公园—东京迪斯尼乐园。东京迪斯尼乐园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和日本梓设计公司合作建造的。建成后,日本曾一度出现过“迪斯尼热现象”,比方说,迪斯尼服装热、迪斯尼游乐热等,这成功的“迪斯尼热现象”同时也扩大了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实力。 因欧洲人对自己的文化的优越感强烈且自尊心极强,所以巴黎迪斯尼的失败是必然的。 而日本人的文化是吸收他国先进文化,发展本国文化,所以日本人都去“借鉴”啦。 邓宁的“OLI”理论抽象出三个最基本的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因素是: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市场内部化优势。即一国企业是否应从事国际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应当全面研究和评价它是否具备企业优势、内部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认为,上述三个因素各有各的重要性,又相互结合,形成企业对外经营的整体优势。所有权优势是基础,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内部化优势是实现这两种优势的载体,所有权优势越大,实现内部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区位优势是实现上述两个优势的充分条件。企业在拥有所有权和内部优势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区位优势决定选择参加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总之,任何一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国际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类优势时才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欧洲迪斯尼拥有迪斯尼先进的管理经验又有49%股权带来的经营上的控制力,即拥有了企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我个人认为,欧洲迪斯尼失败的原因在于没有区位优势。邓宁所讲的区位优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素禀赋性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及价格等;二是制度政策性优势,包括政治经济制度、贸易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与执行情况、行政机构的效率情况以及对外资的优惠条件等。例如,第一,价格策略的失败。欧洲迪斯尼的经营者在经营初期认为,其欧洲的竞争对手无法和迪斯尼的声望和规模相比拟,所以把门票价格定的比竞争对手高了两倍左右,并且很少进行价格优惠和季节性的调整。他们还假设游客在欧洲迪斯尼的二次消费水平会和美国迪斯尼相当。但是和大多数美国人开车到乐园游玩的情况不同,欧洲旅游市场上长途客车和旅游经营商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欧洲迪斯尼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很少在定价、订票系统上做出让步。第二,美国消费者的假期较多而短,所以重复旅游的几率大;欧洲消费者的假期少而长,重复游玩迪斯尼的几率低;另一方面,迪斯尼公司认为欧洲人会和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度假,他们会在主题公园呆上几天而感到高兴.但是欧洲中产阶级度假时只想"远离周围的一切"而到海岸或山区去,而欧洲迪斯尼缺乏这种吸引力.第三,选址错误。欧洲迪斯尼乐园距巴黎只有不到70 英里,而巴黎却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旅

迪士尼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从DISNEY揭示企业发展战略 主题: 1、分析娱乐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利润的关系。 2、理解一个企业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不同阶段的实施和绩效的关系。 3、理解一个企业如何保持创造性和控制力,实现持续发展。 结构: 一、介绍美国娱乐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1、规模广大的跨媒体联盟的出现,使过去不相关产品间的界限渐渐隐退。 娱乐业从传统的主题游乐场,扩大到电影、电视、音乐出版、有线电视节目制作、无线电视网、有线电视网络的经营,以及录音器材、通话技术等。 2、大型媒体联盟的盈利能力,随着涉及领域的扩大,不断提高。 虽然单个行业的盈利水平,随着竞争的加剧而减少。但Disney、Warner Communi- cations、Gulf+Western、MCA的净收入和股东权益回报率从1984年到1987年都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如下表: 单位:亿美元 企业名称1984年/1987年/1987年比净收入股东权净收入股东权净收入增减(%)股东权益回报 1984年增长幅度益回报率(%) 益回报率(%) 率增减(%) Disney 1 9.3 4.5 21.3 350 129 Warner Communications 0.1 3.9 2.6 18 1500 361 Gulf+Western 1.4 14.2 3.6 16.9 157 19 MCA 0.9 7.8 1.4 8.5 55.5 8.9 如在未来的10年里,有线网络传输能力的大幅加强,将从现有的顾客创造出较高的利润,并创造新事业吸引新客户。 3、形成了若干个大型联盟体的竞争局面。从各联盟体涉及的领域来看,如Disney涉足的领域达18个,MCA涉足的领域达20个,Gulf+Western涉足的领域达12, Warner Communications涉足的领域达15个,都采取了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扩张。 4、面对娱乐业发展的变革,Disney抓住机遇,树立明确的战略方针,确立了在娱乐业的领导者地位。Walt Disney公司的股票价格从1988年起持续上升,远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上涨。(见EXHIBIT4) 二、概括Disney的业务及其发展。 1、主题公园和渡假地:主题文化突出,难以替代。在国内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同时,实行国际化战略的扩张。 (1)将主题公园与旅游业、运动场地有机地连结起来。当主题公园成为Disney的主体业务后,旅游业快速成长,在1992年此项收入占了主题公园和渡假地部门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个部门的营业利润在1993年占了总营业利润的43%。 (2)接受和适应不同文化差异,推动主题公园在欧亚地区的发展。虽然位于巴黎的Euro Disney在1993年受欧洲文化的制约和美元走弱、票价高昂的影响,出现了9亿美元的亏损,但Disney及时作出调整,相应采取有效措施。并接着在日本东京的Disneyland取得了空前成功。 国际业务收入从1987年仅占Disney总收入的10%,上升至1992年的19%。造就了一个24

上海迪士尼swot分析

上海迪士尼 swot分析 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授权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2009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发布,“2009年10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我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该项目由中方公司和美方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占地116公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游乐区、后勤配套区、公共事业区和一个停车场。”2011年4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动工。预计2015年完工。 一.分析强势: 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是全球第6个、中国第2个迪士尼乐园,中国内地第一个迪斯尼上海市政府下属企业将持股57% 1.规模最大 根据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挂出的征地公告,迪士尼乐园项目一期预留地总面积约400公顷,若再算上二期和三期,上海迪士尼的面积将延展至800公顷~1000公顷,项目一期工程占地比香港迪士尼乐园大3倍多,有可能是全球最大迪士尼乐园。 2.票价优势 全球共有五个国家建立了迪士尼乐园,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门票价格折算约413港元,佛罗里达州迪士尼乐园门票价格约466港元,东京迪士尼门票价格约385港元,巴黎迪士 尼门票价格约381港元,香港迪士尼乐园门票价格为295港元。上海迪士尼门票的初步定 价为300元,换算成港元(2012/2/26的汇率为1人民币元=1.2317港币),约合369港元。 其中上海迪斯尼票价仅次于香港迪斯尼,为倒数第2底,如果按上海迪斯尼规模是香港的 三北来看,上海迪斯尼性价比最高。 3.交通便利 2012年2月24日市重大工程建设办公室获悉,上海迪士尼指挥部管理中心今年将建设 并投入使用,公交枢纽也将于年内开工建设。上海迪士尼项目一期工程及市政配套的计划,今年将建设数条与上海迪士尼乐园有关的市政配套道路项目,其中:南六公路、六奉公路、 秀浦路(S2-申江路)3条道路一季度开工,秀普路(S3-申江路)、公交枢纽、申江路高架 专用道、S2公路改建、入园路5条道路二季度开工,唐黄路、航城路两条道路则将于今年 二季度通车。 两座国际机场,直达公交线路和地铁站,大规模私家才车停车场。都是上海迪斯尼交通 有时。 4.工作人员经验丰富 本地服务业发达,服务体系较为健全,人力资源有优势。上海近年来举办了世博会,游泳 世界锦标赛等大型国际项目,拥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组织人员经验丰富。

案例分析:东京迪斯尼乐园员工培训

案例分析:东京迪斯尼乐园员工培训 一、案例名称:东京迪斯尼乐园员工培训 二、案例适用:人力资本投资 三、案例来源:上海企业培训网,2008年12月 17日 四、案例内容: 世界上有 6个很大的迪斯尼乐园,在美国的佛州和加州这两个迪斯尼营业都有一段历史了,并创造了很好的业绩。不过全世界开的最成功的、生意最好的,却是日本东京迪斯尼。美国加州迪斯尼斯营业了 25 年,有 2 亿人参观;东京迪斯尼,最高记录一年可以达到 1,700 万人参观。研究这个案例,看看东京迪斯尼是如何吸引回头客的。 重视员工培养,引客回头 开酒店或经营乐园,并不是希望客人只来一次。如果今天一对夫妇带孩子逛乐园,这孩子长大了以后会再来吗?他会带他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再来吗?将来他又生了孩子,他的小孩子又会再来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这才叫做引客回头。住酒店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少有酒店去注意到一名客人会不会来第二次和第三次,所以只强调让客人来住店,却没有想到引客回头。因此,东京迪斯尼要让老客户回头,就得在这个问题上动脑筋。 到东京迪斯尼去游玩,人们不大可能碰到迪斯尼的经理,门口卖票和剪票的也许只会碰到一次,碰到最多的还是扫地的清洁工。所以东京迪斯尼对清洁员工非常重视,将更多的训练和教育大多集中在他们的身上。 1.从扫地的员工培训起 东京迪斯尼扫地的有些员工,他们是暑假工作的学生,虽然他们只扫两个月时间,但是培训他们扫地要花 3天时间。 ◆学扫地 第一天上午要培训如何扫地。扫地有 3种扫把:一种是用来扒树叶的;一种是用来刮纸屑的;一种是用来掸灰尘的,这三种扫把的形状都不一样。怎样扫树叶,才不会让树叶飞起来?怎样刮纸屑,才能把纸屑刮的很好?怎样掸灰,才不会让灰尘飘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

上海迪士尼战略管理分析

上海迪士尼公司分析 2上海迪士尼乐园简介 上海迪士尼乐园(Shanghai Disneyland Park),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 2011年3月9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已上网公示,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在此规划中,乐园主体工程于2011年4月8日正式破土动工。 2009年11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授权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启动。 2009年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在网站上发布,“2009年10月,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我委正式批复核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该项目由中方公司和美方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占地116公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游乐区、后勤配套区、公共事业区和一个停车场。” 2011年4月8日,上海迪士尼乐园,正式动工。 预计2015年完工。 : 在这个筹划中的项目,上海市政府下属的企业将持股57%,迪士尼公司则持股43%。 上海迪士尼乐园规划图 上海迪士尼前期发展会存在的问题 发展过程中,往往存在着①前期准备不足,项目盲目建设②主题重复,重游率低③规划设计简单,建设施工粗糙④经营方式单一,收入结构守旧⑤缺乏“再投资”,对市场研究不足, 迪士尼成功原因 - 在全球范围都十分受大家欢迎,主要便在于①打造主题强化品牌②突出特色体现个性③适当引导强调创新④加强可持续性。 4.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发展分析 1)产品消费者 消费群体:对于迪士尼来说,中国是个充满诱惑力的市场,因为中国不满14岁的人口有2亿多,比美国全部人口还要多,他们都是迪士尼的潜在发展动力。 消费行为:迪士尼乐园使主题公园这一游乐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广。迪士尼落户上海,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将打造一个涉及服务、制造、特许经营等多个产业的超大规模综合娱乐品牌。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国民对娱乐方面的需求不断提高。 2)现有竞争者 香港迪士尼成为上海迪士尼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香港迪士尼乐园则于05年正式开放以来,经营稳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正谋划扩建,再加之香港回归以来,内地去香港更加方便,因此,竞争实力非同小可。但是,香港和上海各有自己的优势,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存

从迪斯尼和雀巢的失误案例来看企业的决策陷阱

从迪斯尼和雀巢的失误案例来看企业的决策陷 阱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从迪斯尼和雀巢的失误案例来看企业的决策陷阱对近20年来的400余例企业高层战略决策进行的分析表明:半数的决策最终都归于失败。从这些失败的例证中可以总结出七种导致决策失误的陷阱。尽管本文列举的两个事例发生在包装食品与娱乐行业,但是这七种陷阱对所有行业中的决策者都会造成威胁。 调查发现,在企业制定的经营决策中,有一半决策是以失败告终的。而且,很多企业往往会对决策失误加以掩盖和隐瞒,以避免引起公众的注意。因此,实际的决策失误比例可能还会更高。如此之高的决策失误率发人深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失败失败的原因何在有没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下面先介绍两个决策失败的案例,看看决策的七大陷阱如何导致决策失败。 迪斯尼为什么靠近巴黎 东京迪斯尼乐园开业后立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迪斯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艾斯纳(Michael Eisner)决定在欧洲选址,再建一家新园。法国由于地处欧洲中心,其他国家公民的入境手续简便而最后中选。另外,法国还提供了极其优厚的投资条件。 这一次,迪斯尼公司决定吸取过去所有主题公园计划的教训。阿纳海姆迪斯尼公园周围的未开发土地被投资者疯狂收购,影响了公园的扩建计划。奥兰多的迪斯尼公园拥有了足够的土地,但是公司却低估了饭店的需求量,因而在饭店利润方面丧失了巨大的机会。而在日本,迪斯尼公司不但没能取得公园的产

权,还失去了使用迪斯尼动画形象的版税。这次公司决心绝不重蹈覆辙。使这笔交易更为诱人的是,法国当局以20世纪70年代的价格向迪斯尼公司出售了4,800英亩的土地,相当于巴黎市区1/5的面积。迪斯尼公司相信,凭着低廉的地价和财产税,公司会在地产上大赚一笔。但是,在修建公园并把公园建在巴黎附近这一决策上,迪斯尼公司对产生的后果显然估计不足。 结果,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利润远远低于预期水平。公园的游客数量并没有实现预计的1,100万人次,只是在大幅降低门票价格之后才勉强达到这个数字。饭店入住率只有37%,与预期的76%相去甚远。到1994年,公园的亏损额已经高达4亿美元。 那么迪斯尼公司在选址决策上犯了什么错误呢欧洲迪斯尼乐园距巴黎只有不到70英里,而巴黎却是世界上最着名的旅游胜地之一,这样一来迪斯尼乐园就成了人们巴黎游的其中一站而已。只有很少的游客需要或者愿意在迪斯尼公园停留过夜。与美国相比,法国的公共交通更为便利,因此游客很自然地选择在公园进行一日游,省去一笔昂贵的酒店住宿费用。这个迪斯尼乐园并没有给欧洲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而是重复了过去的一贯风格,其中很多文化理念已经广受质疑。迪斯尼公司的决策层确实降低了投资风险,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在公园风格上适应欧洲文化,因而没能创造出足够的收益来收回成本。 早在过去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有人明确指出过这一危险,但是选址法国的支持者没有给予充分的注意,而是使用了并不准确的

迪士尼案例分析

11 级 专 科 期 末 考 试 案 例 分 析 2011级市场营销一班班级 11021200012 学号姓名莫武 10 / 1 一.迪士尼的简介发展历史1世界第一个迪斯尼乐园是美国电影动画师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于195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成功建成。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四个迪斯尼乐园,分别位于美国洛杉矶和奥兰多、日本东京和法国巴黎。香港迪斯尼将是全球第五个迪斯尼乐园,也是中国首家迪斯尼乐园。 迪斯尼乐园虽不是主题公园的鼻祖,却是连锁规模最大的一个。自从1955年建立之初,迪斯尼乐园就成为现代美国最具煽动性的隐喻。迪斯尼乐园以其丰富的主题, 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为游客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奇特、惊险和刺激的世界,使游客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迪斯尼乐园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带来的良好的示范效应,使主题公园这一游乐形式在世界各地普及推广。1983年日本建成了 东京迪斯尼乐园并获得巨大的成功,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法国于80年代末开始兴建迪斯尼乐园;我国的香港特区也于2000年决定筹建迪斯尼乐园。 它除了童话仙境外,还同时是一个大集市,也是一个市民中心(civic center),附带着老祖母的农场、商业小镇、童子军巡逻队、旋转俱乐部和科学幻境。迪斯尼乐园里堆砌了所有消费者可能熟知的符号和信息。为了使这些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它们通过复制,保证原汁原味。在主题公园中,游人不需要发现的惊喜,只要识别的满足。随着迪斯尼乐园在美国、日本、巴黎的扩展,“迪斯 尼幻境”几乎成为赝品的代名词。

所有的迪斯尼乐园几乎一模一样,都是由8个主题园区构成:美国大街、冒险乐园、新奥尔良广场、万物家园、荒野地带、欢乐园、米奇童话城、未来世界。 2现状 迪士尼财务问题-账面连年亏损 10 / 2 自2005年开业至今,香港迪士尼几乎天天爆满,但其账面却仍然保持着亏损。至于亏损额为多少,则无从得知。因为在迪士尼公司的年报中,没有单列这一项目的损益表。只是从香港政府年年分不到红利,而被迫把债权转为股权,以及香港政府偶然透露的一些不满上,才能看出这是一个亏损的项目 首先,游客在香港迪士尼的消费中,门票只占50%,另一半是用于购买纪念品和餐饮,门票占总收入比例大大低于其他迪士尼乐园。根据香港政府与迪士尼公司的协议,香港政府能够分成的,是基于门票收益部分。在扣除迪士尼公司的特许费以后,香港迪士尼则是连年赤字,更无从谈给股东分红。 其次,迪士尼公司其他的附属经营项目,比如迪士尼酒店,收费的迪士尼频道、迪士尼英语教育等,当时作为一揽子项目引进,而这一部分的利润也与香港政府无关 正是这一不合理的分红协议,导致了香港政府目前在这一项目上的尴尬。不过,这或许也是在当时情境下的无奈之举。香港政府

欧洲迪士尼决策分析

欧洲迪士尼决策分析 查找资料: 张维佳 专业班级:07信管4班 关键字:欧洲迪士尼、乐观主义、经济衰退、目标市场、文化习惯 摘要: 1992年4月,欧洲迪士尼乐园在巴黎郊外开业,迪士尼公司踌躇满志,对欧洲迪士尼乐园的前景十分看好。成功似乎无可质疑。毕竟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加利福尼亚迪士尼乐园以及最近在日本成立的迪士尼乐园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所有的乐观预期最终都变成了幻想。法国迪士尼乐园开业失败的结果甚至让人对其未来能否持续经营都心存疑问。原本看似完美的设想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呢?错误究竟出在哪里? 目录: 1.巴黎迪士尼乐园简介及发展史 3 简介 3 发展史 4 2.失败原因分析 4 管理着乐观主义 5 欧洲经济衰退,导致旅客消费意欲下降 5

目标市场分析并不深入 6 未完全了解消费群的文化习惯 6 3.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6 前车之鉴 6 后事之师 7 4.经验教训 8 5.总结 9 1.巴黎迪士尼乐园简介及发展史 简介: 欧洲巴黎迪士尼乐园位于法国巴黎以东32公里,面积达4800英亩,是法国近代史上最庞大的投资项目,投资成本50亿。于1992年4月12日正式启用。迪士尼乐园以五大部分组成,。 发展史: 1992年4月,欧洲迪士尼乐园在巴黎郊外开业,迪士尼公司踌躇满志。毕竟,无论是在哪里迪士尼乐园都拥有惊人的成功纪录。然而,所有乐观的期待却都变成幻影,甚至使人对欧洲迪士尼的未来存在怀疑。 在1992年开幕后不久,迪士尼就发现预计的年营业额可能无法达成。迪士尼开幕时,正值欧洲经济严重不景气的期间。而且欧洲的游客在用钱时原就比美国人要节省得多。很多游客甚至自备午餐来玩,并不去住迪士尼饭店。 迪士尼在最初是针对能达成年营业额目标的方向来订定门票和

迪斯尼的教训 迪斯尼在欧洲 迪斯尼在别的国家

迪士尼的教训 1,迪士尼在欧洲的起源欧洲迪斯尼是继美国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和日本东京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迪斯尼乐园,也是欧洲最大的文化娱乐度假中心,于1992年4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 迪斯尼公司在欧洲经营的主要项目包括迪斯尼乐园和沃尔特·迪斯尼电影工作室这两个主题公园。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与欧洲的情节渊源已久,迪斯尼的早期故事大多来源于欧洲的民间传说,故迪斯尼对于欧洲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 1992年4月,欧洲迪士尼乐园在巴黎郊外开业,迪士尼公司踌躇满志,对欧洲迪士尼乐园的前景十分看好。成功似乎无可质疑。毕竟佛罗里达迪士尼乐园、加利福尼亚迪士尼乐园以及最近在日本成立的迪士尼乐园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迪斯尼集团在欧洲建立迪斯尼乐园,采用直接投资方式,投资18亿美圆,在巴黎的郊外开办48公顷的游乐园,但第一年的经营就亏了9亿美圆,被迫关门。而且股票由164法郎跌至84法郎,欧洲娱乐界称欧洲迪斯尼乐园为倒霉地。所有的乐观预期最终都变成了幻想。 法国迪士尼乐园开业失败的结果甚至让人对其未来能否持续经营都心存疑问,原本看似完美的设想怎么会变得如此糟糕呢?错误究竟出在哪里? 迪士尼在日本 东京迪斯尼乐园,1982年,在日本东京都以东的千叶县浦安市舞滨,建成了引起全球性话题和注目的世界性主题公园—东京迪斯尼乐园。东京迪斯尼乐园是由美国迪斯尼公司和日本梓设计公司合作建造的。 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的东京迪士尼乐园,依照美国迪士尼乐园而修建,自1983年4月15日开放以来已成为男女老少各享其乐的旅游胜地。乐园耗资1500亿日元建造。自1983年春天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2.6亿人次,创下了数倍于投资的巨额利润。 从开园到现在,东京迪士尼乐园就实行了以不断添增新的游乐场所和器具及服务方式来吸引游客和让来过的游客重新再来的经营策略。该乐园原建设投资为1500亿日元(约人民币118亿元)。18年来,该乐园为建设超级音响设备和35个游乐场所又先后投资了1200亿日元(约人民币95亿元)。据悉,今后五年内为建设新项目,该乐园再准备投资650亿日元(约人民币51亿元)。这样,就可以使游客不断有新的乐趣和新的体验,从而使迪士尼乐园不断保持巨大的魅力。 “东京迪斯尼乐园作为亚洲第一座迪斯尼乐园,是一座完全仿造美国迪斯尼乐园而建成的作品,但是由于经过不断建设,它现在的规模已经远远大于美国迪斯尼乐园,而近年来的年平均游客量也超过了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乐园。 东京迪斯尼乐园以不断增加游乐场所、园区活动等手段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回头客,除此之外,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一直都得到人们的推崇,在园区工作人员细致入微的服务下,许多人得到了日常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亲切感受。 美如幻境的景致、从未有过的梦幻体验,以及良好体贴的服务,使东京迪斯尼乐园在人群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大量无法亲身前往欧美的游客都在这里实现了自己感受迪斯尼和西方文化的梦想,而东京迪斯尼乐园也一直保持着巨大的魅力。

迪士尼公司运营案例分析报告

Analysis Disney Company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is an American diversified mass media corporation with touching every aspect of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cluding publishing, television network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able channels and Internet websites (Smith, Clark, 1999). And it also owns the theme parks all around the world. Disney Company became a “world’s best-known company” which was based on a lot of cartoon characters. Today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media corporations in the world (Siklos, 2009). Development of Disney Disney Company was formed on 16 October 1923, by Walt Disney and his brother Roy Disney in Los Angeles, which was named the Walt Disney Studio. “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 (Wasko, p.9, 2013). Before the mouse appeared in the film, Walt did two cartoon series which was called Oswald the Lucky Rabbit and Alice Comedies. However, because of Oswald got involved the problem of copyright, Walt needed to search for a new character. In 1928, the idea of the mouse which was named Mickey came into his mind (Wasko, 2013). And then the great success of Mickey made the company rapidly growing up in Hollywood. During the World War 2, Disney Company has been taken over by US Army troops a lot. However, this situation did not block the development of Disney, at that time, Donald Duck as one of the famous animal characters appeared in short film.

对上海迪士尼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学号:专业:地理科学基地班姓名:唐茂川 一: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上海迪士尼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理解。 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上海没有雄伟的名山大川,奇峰异谷;也没有世界奇迹类的名胜古迹。但是,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作为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上海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浓郁的商业气息和经典的现代建筑。而正是基于其特殊地位和高度现代化,上海成为国内旅行者的理想目的地以及外国游客到中国的必经之地。 上海旅游资源一般,虽然拥有众多A级景区,但是级别最高的5A级景区仅为三个(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也就是说,上海缺乏著名的旅游景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上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而由于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不能靠人工创造,只能规划现有的自然风景资源,上海不可能人为造出这类著名风景区,也不能造出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历史古迹等。所以上海扩大旅游资源的唯一方式就是制造现代建筑和购物娱乐设施。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旅游景点,无疑将促进上海的旅游可持续发展。 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大陆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也是全球第六个迪士尼度假区。乐园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总规划范围面积为7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的迪斯尼乐园及配套区占地平方公里,包括六大主题园区,一期面积约为加州和东京迪斯尼的2倍,是香港迪斯尼的3倍左右。此外,上海迪斯尼乐园北边将建设平方公里的城市自然生态绿地,以此优化上海迪士尼周边环境。据官方透露,乐园投资规模约340亿元,预计2016年游客接待量在1,850-2,750万之间。 以下是具体分析: 1.上海迪士尼乐园对上海的经济影响 上海迪士尼乐园作为中国高端旅游资源,将促进上海经济,甚至长三角地区经济 发展。首先,上海迪士尼乐园对上海和周边地区服务业尤其是酒店旅游产生明显

[实用参考]对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研究报告.doc

对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研究报告 季晨大神 (上海交通大学20PP级本科) 注: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复制、转载、修改、发布或存储于任何检索系统中。 【摘要】:本文对即将于20PP年开园的上海迪士尼乐园进行市场、营销、组织、财务、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并进行全球几大迪士尼乐园的横向比较。通过分析,对上海迪士尼乐园提出针对性的看法,并对其经营状况进行预测。另外,本文也将对迪士尼乐园给中国带来的得失进行非经济因素方面的分析,并表达本文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关键词: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文化经济发展动力 1、前言 上海迪士尼乐园(ShanghaiDisnePlandPark),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向来是全球建造成本最高的主题乐园之一。20PP年3月9日,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已上网公示,上海迪士尼乐园也在此规划中,乐园主体工程有望在20PP年上半年正式开工。该项目由中方公司和美方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占地116公顷。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游乐区、后勤配套区、公共事业区和一个停车场。 对于上海是否应该修建迪士尼乐园这个问题,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赞成者认为这将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又一引擎,反对者则戏称此为“史上最大的拍脑袋项目”。针对这个备受争议的项目,本小组成员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研究程序及方法 2.1对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简介

迪士尼公司是世界上第二大传媒娱乐企业(仅次于美国时代华纳公司),1923年由华特·迪士尼与兄长洛伊·迪士尼创立。迪士尼公司拥有世界第一的娱乐及影视品牌迪士尼(DisneP),拥有影视娱乐(美国最大的电影发行商之一)、主题乐园及度假区(世界最大的主题乐园集团)、媒体网络(拥有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之一ABC、体育品牌ESPN)、消费品(世界最大的儿童消费品品牌、世界最大的儿童书籍集团)等。 目前,迪士尼集团最主要的业务是媒体业,乐园及度假村则是第二大业务,占整体销售的30%。去年第四季,乐园及度假村业务的销售额同比上升了6.5%至29亿美元,但利润却下跌了4.2%至4亿1000万美元。由于利润持续下跌,加上预期美国的国内消费在未来一段时间仍会受压,该集团积极寻求开拓海外市场。 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计划联同上海市政府,在浦东川沙镇兴建全球继加洲洛杉矶迪士尼乐园、奥兰多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巴黎迪士尼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后第6个迪士尼乐园,现已通过中国政府审批。在这个筹划中的项目,上海市政府下属的企业将持股57%,迪士尼公司则持股43%。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5平方公里,耗资不超过244.8亿元,可以在20PP年落成启用。 据此前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曾经透露,上海迪士尼门票的初步定价为300元,但300元定价是否属实尚未收到有关部门证实。一旦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估计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预料,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消费力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亚洲旅游资源。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迪士尼落户上海,无疑会对中国尤其是当地的旅游、地产等行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构成长期的重大利好。但是,本文作者并非持这种观点。下文将有详细介绍。 附:上海迪士尼乐园规划图

香港迪斯尼案例分析答案

迪斯尼业绩不佳的原因 造成迪士尼乐园在香港遭遇业绩不佳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土不服”导致失去人缘。主要表现在:幻想世界的咖啡杯、探险世界的竹筏、3D剧院以及明日世界的太空飞碟等项目缺乏新意,国内众多主题游乐场都引进了类似的游戏项目,对内地游客的吸引力锐减。随处可见的排队等候、争抢厕所、甚至路边吃饭等乱象,更惊醒了游客们的童话梦。 此外,迪士尼主力客源——内地带小孩的家庭游客,两天花销动辄四五千元,而游戏设施、酒店档次却配不上这样的价钱,对于精打细算又收入有限的内地游客而言,很难成为香港迪士尼的回头客。此外海洋公园建立也给迪士尼带来了挑战,海洋公园拥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很多令人惊奇的游览项目,还有一些非常可爱的小动物,游客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也增长了一些学问和见识。依靠这些,海洋公园就经营得非常出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因素 主题公园是以特定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经济盈利为目的,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人为设计创造景观和设施使游客获得旅游体验的封闭性的现代人工景点或景区。 虽然主题公园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但是运作成功也非易事。关键在于其专业性的管理,主题公园是纯粹的人造景观艺术,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期的运营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客观上要求主题公园所在地必须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均收入、居民可控消费及投资建设较高的地区。 但是其最大的资本来自于独一无二的主题文化。主题公园想要吸引人就要保持新鲜的姿态,必须要融进相关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以之为依托开发主题游乐、主题商业、主题演出、主题环业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游客服务设施、管理和维护保障设施,在主题公园发展中缺一不可。但是在后续发展中,其成功关键在于专业的管理。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人们的生活习惯,制定一套相对完备的发展战略,让其主题文化与之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展之路。避免因为与对当地的文化习俗考虑不周影响公园的形象。香港迪士尼的“拒客”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当时正值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因游客爆满,乐园将已经购买门票的数千名中国游客拒之门外。想必许多电视观众都对愤怒的游客聚集在乐园门口晃动大门,试图强行闯入的场面记忆忧新。这一情况的发生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问题――香港迪斯尼乐园拒客事件虽然反映出迪斯尼管理层的应对失误,但这次拒客事件的背后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即香港“米老鼠”还没有真正中国化,也就是说香港迪斯尼乐园忽视了中国内地旅游消费文化的特点。 香港迪斯尼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分别是什么,应如何面对? 香港迪斯尼面临的挑战是客源不足与上海迪斯尼乐园和其他的公园如海洋公园等的建立,机会是香港立法会于本月10日对香港迪士尼扩建方案进行表决并获得通过。迪斯尼乐园应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特别是创意策划能力,整合内部资源加强基础设施的修建,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新景点,新设施,如:新的游乐场,新的主题乐园,扩大乐园面积并迎合年轻客群对机动游戏的需求,从而弥补当前游戏设施老旧、缺乏创新的不足。同时提供更多的优惠计划,相应降低乐园门票价格,满足广大国内游客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外部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制定相应的市场战略,提高乐园的吸引力,达到压制竞争对手,保住及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实现的乐园的扭亏为盈。

关于迪士尼公司的案例分析

关于迪士尼公司的案例分析 一、企业概况 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简称TWDC),简称迪士尼,是世界上第二大传媒娱乐企业,1923年由华特·迪士尼与兄长洛伊·迪士尼创立。迪士尼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作为一个娱乐品牌,迪士尼在2008年《商业周刊》的世界100强品牌(按照品牌价值)排名为第9位。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迪士尼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荣登童装品牌类“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榜单”大奖,赢得广大消费者普遍赞誉。 二、产业链分析 1.影视产业 影视产业类型繁多,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录制和商演舞台剧等。其产量大,每年出产50多部故事片,而且发行、出售量大,重播经典。其特点: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不断创新顺应,精湛的制作技术,轰炸式宣传。 2.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乐园是基于迪士尼动漫影片而发展为旅游、娱乐的游乐园,并带动与乐园相关联的一系列消费服务部门,不断扩展业务,使收入“滚雪球”似地以膨胀,是迪士尼公司的主体。“体验式营销”是迪士尼乐园的生存之道,“创造欢乐”则是其主题。所以迪士尼乐园是第一次把观众在电影里和卡通片里看到的虚拟世界变成了可有、可玩、可感的现实世界的,除了包括若干主题公园外,公司还提供餐饮、销售旅游纪念品,经营度假村、交通运输和其他服务行业。 3.迪士尼消费品 (1)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扩大了迪士尼公司盈利销售渠道,如今全球有4000多个拥有迪士尼特许经营的商家,迪士尼每年的特许经营额达到10多亿美元。如:米老鼠一问世,就有许多厂商同迪士尼联系,请求允许使用米老鼠形象,现在以米老鼠为形象的产品深受“老鼠帮”们喜爱;(2)衍生消费品:主要是影

迪士尼案例分析

迪士尼战略分析

目录 迪士尼战略分析 (3) 一、案例背景 (3) 二、宏观环境分析 (5) 三、全球传媒产业环境分析 (9) 四、迪士尼产业链分析 (10) 五、迪士尼数据分析 (13) 六、公司未来战略分析 (17) (一)公司层战略——多元化后的调整战略 (17) (二)业务层战略 (20) 图目录 图1 传媒行业需求端及供给端存在双重利好 (2) 图2 2000-2014年全球前五GDP总和趋势图 (3) 图3 常态观影人群正在形成 (4) 图4 全球人均每周娱乐小时数 (4) 图5 2007-2011年全球传媒产业总规模 (5) 图6 1983-2012年全球各媒介广告收入规模 (6) 图7 1983-2012年全球及中国广告收入规模(亿美元)6 图8 迪士尼产业链纵向整合 (7) 图9 2015年全球百大电影各制片方票房 (7) 图10 2000-2008公司营收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 9 图11 2004-2008年四项主营业务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16) 图12 2004-2008年迪士尼总资产(百万美元)及增长率 (16) 图13 迪士尼2004-2008年资产构成(百万美元) (17)

图14 迪士尼多元化历程 (17) 图15 迪士尼多元化后战略选择 (18) 图16 迪士尼四大业务GE分析 (21) 表目录 表1 80、90后与80前比较 (3) 表2 迪士尼主要并购事件 (8) 表3 2008年全球10大主题公园集团排名 (9) 表4 迪士尼四大业务模块 (15) 表5 1999-2008年迪士尼品牌价值及排名(亿美元) 19 迪士尼战略分析 一、案例背景 1928年,沃尔特·迪士尼和他的哥哥罗伊凭借《汽船威利》这第一部关于米老鼠的有声动画而闻名于世,紧接着一系列动画人物相继走进人们的视野,如高飞和唐老鸭等,标志着沃尔特的动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制作出了诸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等的大片。接着迪士尼发现了另一个盈利途径,即售卖或授权售卖带有迪士尼卡通人物新形象的产品。在这些成功的基础上,迪士尼进入电视节目、电影音乐和真人电影的制作中。1955年,迪士尼凭借出色的创造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成功建成了全球第一个主题公园—迪士尼乐园,实现了他创造一个“魔法王国”的梦想。它的诞生不仅为迪士尼公司的商业模式开拓了新的空间,更为全世界旅游主题公园建设开创了新时代。自此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载体便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形成了一种新型旅游目的地形式。 罗伊在全球第二个迪士尼乐园即奥兰多迪士尼公园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