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课程作业_A

生药学课程作业_A
生药学课程作业_A

生药学课程作业_A

交卷时间:2016-10-27 22:56:10 一、单选题

1.

(4分)

秦皮产生荧光的主要成分是()

? A. 七叶树素

? B. 七叶树苷

? C. 秦皮素

? D. 秦皮苷

? E. 鞣质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

2.

(4分)

根和根茎类生药一般在采收()

? A. 春夏之交

? B. 春季

? C. 秋季

? D. 秋后春前

? E. 植株生长全盛期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4.2 生药的采收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3.

(4分)

人参主根横切面有()

? A. 油室

? B. 油管

? C. 乳管

? D. 树脂道

? E. 粘液细胞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4.

(4分)

大多数果实种子类生药,在调配处方时应该注意()? A. 去毛

? B. 去皮

? C. 去核

? D. 捣碎

? E. 揉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5.3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5.

(4分)

具退高热作用的是()

? A. 朱砂

? B. 雄黄

? C. 石膏

? D. 赭石

? E. 白矾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3.2 重要矿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6.

(4分)

可以与附子同用的是()

? A. 半夏

? B. 白及

? C. 干姜

? D. 川贝母

? E. 天花粉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7.

(4分)

冰片微量升华后镜检其结晶呈()? A. 棒状或多角形

? B. 针状或颗粒状

? C. 羽毛状或多角形

? D. 方形或多面体

? E. 砂粒状或锥形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6 生药的理化鉴定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8.

(4分)

麝香来源于()

? A. 鹿科麝香囊分泌物

? B. 鹿科雄麝香囊分泌物

? C. 鹿科雌麝香囊分泌物

? D. 牛科香囊分泌物

? E. 牛科雄麝香囊分泌物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2.2 重要动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

9.

(4分)

甘草的解毒成分是()

? A. 甘草苷

? B. 新甘草苷

? C. 异甘草苷

? D. 甘草萜醇

? E. 甘草甜素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

10.

(4分)

侧柏叶的主要性状是()

? A. 枝扁平,叶鳞片状,交互对生

? B. 枝扁平,叶鳞片状,互生

? C. 枝下垂,叶针束状,交互对生

? D. 枝下垂,叶针状,族生

? E. 枝扁平,叶披针形,互生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11.

(4分)

人参的果实为()

? A. 浆果

? B. 瘦果

? C. 梨果

? D. 核果

? E. 双悬果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12.

(4分)

下列哪个生药不是根据性状命名的()

? A. 人参

? B. 黄连

? C. 甘草

? D. 细辛

? E. 夏枯草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 绪论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

13.

(4分)

我国生药学的范围不应包括()? A. 原料药材

? B. 植物药材

? C. 动物药材

? D. 矿物药材

? E. 生物药材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 绪论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

14.

(4分)

槐花所含芸香苷是()

? A. 以含苞待放时最高

? B. 以含苞待放时最低

? C. 开花后含量最高

? D. 从花蕾到开花几无变化

? E. 阴干或长期存放含量几无变化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15.

(4分)

关木通粉末中含有草酸钙()

? A. 砂晶

? B. 方晶

? C. 柱晶

? D. 针晶

? E. 簇晶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

16.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

? A. 草本

? B. 草药

? C. 本草

? D. 本草经

? E. 本草全书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 绪论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17.

(4分)

马兜铃成熟后,从果柄起沿腹缝线裂成几瓣()? A. 2

? B. 3

? C. 4

? D. 5

? E. 6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

18.

下面哪一项是明煅法注意事项中的错误内容()? A. 按大小分别煅制

? B. 一次煅透

? C. 二次煅透

? D. 不能搅烂

? E. 不能灰化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4.3 生药的产地加工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19.

(4分)

“剪口”指三七的()

? A. 主根

? B. 支根

? C. 须根

? D. 根茎

? E. 茎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20.

党参的石细胞位于()

? A. 木栓层

? B. 皮层

? C. 韧皮部

? D. 木质部

? E. 髓部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21.

(4分)

番红花入药部位是()

? A. 花粉粒

? B. 柱头

? C. 花冠

? D. 花蕾

? E. 花序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2 单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

22.

薄荷的气味是()

? A. 气芳香,味辛凉

? B. 气芳香,味辛苦

? C. 气芳香,味甜辛

? D. 气芳香,味甜苦

? E. 气微香,味辛凉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

23.

(4分)

香加皮来源于()

? A. 五加科

? B. 芸香科

? C. 萝摩科

? D. 茄科

? E. 伞形科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11.1 双子叶植物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24.

除外,均属性状鉴定的方法()? A. 水试

? B. 火烧

? C. 荧光反应

? D. 观断面特征

? E. 闻气味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3.4 生药的性状鉴定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

25.

(4分)

冬虫夏草的功能是()

? A. 扶正祛邪

? B. 助火滋阴

? C. 补血养血

? D. 补肺滋肾

? E. 补益脾气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8 藻、菌类生药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

药学导论试题

药学导论试题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不属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定标准的是 . 中国药典 . 临时性标准 . 局颁标准 . 地方标准 正确答案: 2.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属于一次代谢产物的是 . 生物碱 . 蛋白质 . 黄酮 . 皂苷 正确答案: 3. 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为 . 微生物菌体发酵 . 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 生物工程细胞发酵 . 微生物转化发酵 正确答案: 4. 生药鉴定中的基原鉴定为

. 鉴定生药的动植物来源 . 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及细胞后含物 . 对生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正确答案: 5. 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或步骤,错误的是 . 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重组N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筛选含重组N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 获得目的基因-重组N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筛选含重组N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 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重组N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扩增目的基因-筛选含重组N分子的细胞克隆-目的基因表达. 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筛选含重组N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重组N 正确答案: 6. 关于胃漂浮片的特征错误的是 . 一般在胃内滞留24小时以上 . 通常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胶体制成 . 为提高滞留能力常加入酯类 . 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骨架片 正确答案: 7. 生药鉴定中的理化鉴定为

. 鉴定生药的动植物来源 . 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及细胞后含物 . 对生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正确答案: 8. 下列不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 修饰的脂质体 . 抗癌药前体药物 . 特异性载体将药物经特异性受体加入特异细胞内 . 乳剂 正确答案: 9. 不属于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的是 . 应用安全 . 质量稳定 . 价格便宜 . 疗效确切 正确答案: 10. 长期应用四环素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导致伪膜性肠炎为. 副作用 . 继发性反应 . 后遗效应 . 毒性反应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高职药学专业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药物分析》课程是一门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它主要运用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或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药制剂和生化药物及其制剂有代表性的质量控制方法。 药物分析课程主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其知识性,强化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使其能按照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需的药物分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培养具有在医院、药厂、医药公司、药品检验等部门从事药品分析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人才。《药物分析》课程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和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药物分析》是我国药学专业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是一种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因此,保证广大人民能使用高质、安全和有效的药品是药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药物分析》课程培养学生建立起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始终围绕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控制药品质量的规律与方法,掌握药物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加强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药物分析的知识解决新药研发中和商品药物使用中的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3.《药物分析》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药物分析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

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强烈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使学生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能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 4.《药物分析》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操作性极强的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指导,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并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5.药物分析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药物分析》课程总学时为132学时,理论84学时,实验48学时,在第5学期开设。各校在执行本大纲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药物分析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药学导论(A)离线必做作业1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学导论(A)》课程作业(必做) 姓名:张永梅学号:715013228026 年级:2015秋学习中心:衢州学习中心————————————————————————————— 一、名词解释 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2.药品:是用于防病,治病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3.药物不良反应: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患者生理生化 过程紊乱或结构改变等危害机体的反应。 4.缓释制剂: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达到延长药效的 一内制剂。 5.受体: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6.道地药材: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特有的生 产技术和加工方法,而质量,疗效优与其他产地的同类药材。7.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阳性反应和50%最大效应的最大浓度或 剂量。 8.药物杂质:指物质中存在的无治疗作用或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 效,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9.生物药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中制取的各类天然生 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包括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

10.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 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二、填空题 1.药物根据来源分为(生物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和 (天然药物)。 2.一种以快速筛选为基础的大量合成多样性化合物的方法是(组合 化学)。 3.具有某种特定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作为进行结构修饰的模板的 称为(先导化合物)。 4.强心苷元根据不饱和内酯环不同可分为(甲型强心苷元)和 (乙型强心苷元)。 5.评价药品质量的手段包括:(检查)、(鉴别)、(含量测定),三 者地位等同,缺一不可。 6.生药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生药的种植与加工)、(生药的鉴定)、 (生药资源保护)。 7.药物制剂按给药途径分可分为:(非胃肠道给药)和(经胃肠道给 药)。 8.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质量重要性、(专属性)、 (作用两重性)。 9.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药物两 大类。

药学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毕业顶岗实习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职业能力课 适用专业:药学 学时:1260学时 学分:4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关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的精神和《淄博职业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规定各专业安排学生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约40周)的毕业顶岗实习。 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成实践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顶岗实习是在学生完成了校内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组织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社会,

熟悉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企业的工作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就业后的工作实践,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塑造“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为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与药学专业工作实际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它是药学专业重要实践课程之一。前提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实习前技能强化训练等专业基础课程。 二、设计思路 学生顶岗学习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继续,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顶岗实习应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本专业提出了高职学生所谓的“三级顶岗实习模式”,即“一年级职业训导,二年级专业技能训练,三年级顶岗技能实习”,同时将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兴趣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 毕业顶岗实习即第三级岗位技能实习,是在第五、六个学期(一般约42周),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并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毕业生与实习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学生以试用员工的身份独立工作,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一方面,毕业实习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企业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就业试用,考核合格者录用。学生将由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跟踪

生药学(大作业)(答案)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5分) (1)生药学:生药学:是一门以天然来源的、未加工货仅简单加工的、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2)初生代谢:初生代谢(Primary metabolish)是指所有生物的共同的代谢途径。合成糖类,氨基酸类,普通的脂肪酸类,核酸类以及由它们形成的聚合物(多糖类、蛋白质类、RNA、DNA 等等)。这些对生物生存和健康必需的化合物就叫初生代谢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3)晶鞘纤维:晶鞘纤维是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体的总称。这些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方晶、有的含簇晶,有的含石膏结晶。 (4)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二.回答下列问题。(3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现代炮制法中的火制法。 炒:一般将药材放在铁锅钟翻动加热 1)清炒【净炒】将药材直接放在锅中翻炒。分炒黄如炒苍术、炒黄芪、炒焦如焦大黄、炒炭如荆芥、陈皮3种 2)麸炒利用蜜灸过的麸皮来拌炒药材,并利用麸皮冒烟将药材熏黄,如(木只)壳、白术。3)盐粒炒食盐拌炒药材,可谓“烫”的一种,如牛膝 4)米炒通常炒到米粒与药材皆显黄色,如沙参、党参 5)土炒用灶心土(伏龙肝)拌炒。如土炒白术、白芍。 灸将药材用其他的液体辅料来拌炒 蜜灸:将药材以蜜拌炒,先把蜜放入锅中加热熔化,使变黄色,加适量的水调和均匀后,将药材加入拌炒到稍干,如款冬花、远志 醋灸:用米醋来炒药材,将药材加醋拌匀闷透炒至干时为度,如甘遂、延胡索 酒灸其方法同醋灸,用黄酒、也有用烧酒,如常山、黄岑。 姜汁灸将鲜姜捣烂,加水适量榨汁,与药材拌匀,然后炒干,如竹茹、黄连。 盐水灸将药材与盐水拌匀或喷洒均匀,炒到微带焦黄为度,如杜仲。 油灸古代又称为蝶,通常用麻油或豆油加热到高温后,放入药材灸至酥黄取出沥尽油,再用纸将油吸干,如马钱子 羊油灸用羊脂温熔成油,与药材用小火加热拌匀,取出放冷,待油吸入内部,如淫羊霍。2)生药的贮藏过程中易发生哪些变质现象? 1.虫蛀药材被虫蛀后,对药材的破坏性甚强,且引起药材变质。 2.霉变感染霉菌的药材会霉烂变质,失去药效,或产生毒素。 3.变色药材变色是药材成分和品质变化的标志,引起的原因有多种。 4.走油走油又称"泛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药材的走油与贮藏中温度高和时间久有关。 5.风化药材在空气中失水,或使成分流失,功效减弱,如明矾、芒硝。 6.自燃是药材自动燃烧起来的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富含油脂或水分含量过高的药材,层层堆置重压,中央局部温度先高热碳化而自燃。 (3)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即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局(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国家药典: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学导论》在线作业试题

《药学导论》在线作业试题 《药学导论》在线作业试题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单选题(共10道试 题,共 0分)1 ?生药鉴定中的基原鉴定为A.鉴定生药形态、色泽. 质地B?鉴定生药的动植物c?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及 细胞后含物D.对生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属于一次代谢产物的是A.生 物碱B.蛋白质c?黄酮D.皂昔 □ 3.关于细胞工程错误的描述是A.细胞工程部分实验 要求无菌条件B.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的重要基本技术c.细 胞培养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在特定培养基上可获得具有 双亲遗传特性的杂合细胞 □?某药的血浆半衰期为3h,那么经过多少小时基本从 体内消除干净A. 3hB. 6hc. 9hD. 12h □ 5.下列不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修饰的脂质体B. 抗癌药前体药物c?特异性载体将药物经特异性受体加入特异细胞内D?乳剂 □ 6.关于胃漂浮片的特征错误的是A. —般在胃内滞留2 小时以上 B.通常由药物和一种或多种亲水胶体制成 c.为提高滞留能力常加入酯类D.是一种不崩解的亲水骨架片 □7?可产生靶向作用的药物剂型为A.气雾剂型B.栓剂 c.脂质体D.颗粒剂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单体具有一定开发前景,但活性或毒性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这时可将其作为()进行开发A. 先导化合物B.创新药物c.前体药物D.制剂药物 □9.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A.修饰的脂质体B.纳米囊 c.栓塞制剂D.乳剂 □10.下列不属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定标准的是A?中国药典B.临时性标准c.局颁标准D.地方标准 □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0分)1.以下药味和作用的搭配错误的是A?辛:发散行气、行血B?酸:燥湿、泄下 c ?咸:软坚、泄下D.甘:收敛.固涩 □ 2.极量规定了 A. —日量B. —次量c.疗程总量D.单位时间用药量 □ 3.药物研究的严格规范包括 A.药用植物的栽培 B.药物临床前研究c.药品的生产与销售D.药物临床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中属于二次代谢产物的是 A.生物 碱B.蛋白质c?黄酮D?皂昔 □ 5.以下哪几个学科为药学主干学科 A.药物化学 B.药理学C.药剂学D.生药学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0分)1?制剂含量的测定结果通常用“标示量%”表示A?错误B.正确 □ 2.半数致死量为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浓度或剂量,用Ec50及ED50表示A.错误B.正确

《药学基础》课程标准

《药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7950 课程类型:B 总课时:70 理论课时:58 实践课时:12 教学场地要求:校内标准教室、校内药理实验室 任课教师要求:(1)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 格证书。(2)专业实训课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二、课程定位 《药学基础》是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以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药师、药品审方、 药品调剂、药品采购和社会药房的驻店药师、药品购销、药品零售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前提设置教 学内容。药理学基础及相关知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内脏疾病用药、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心 血管疾病用药、感染性疾病用药重点应用设置课程单元,以相关职业岗位标准考核学生,旨在使学生 掌握药店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具备问病卖药的能力和分析处方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药品营销、 药房管理、药学服务等岗位的工作。 药学基础的前导课程有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基础等课程,掌握有关药学的基本 理论知识,为药学基础教学奠定了基础。药学为后面的《药物制剂技术》《药品分析与检测技术》学习 提供了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教学实习、药品生产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知药品说明书和处方的结构和功能。 (2)知道处方审核和用药指导的内容。 (3)知道药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知道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5)熟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6)知道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 (7)知道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用药。 (8)知道药品的通用名、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给药途径、禁忌症及用药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 (1)具备解读和调配处方的能力。 (2)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3)能说明药物的注意事项。 (4)能正确经营管理药物。 (5)会推售药品。 3.态度目标 (1)树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观念,培养认真细致,为人民健康负责的工作态度。 (2)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依法售药,养成实事求是的职业习惯。 (3)培养自主学习、不断探索新的医药知识。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课程设计 1.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需求,融合药品购销员国际职业标准和国家执业药师 资格考试的知识能力要求,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六个学习单元53个学习项目。在这53个学习项目中,

药学导论复习题

药学导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单选) 1.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不包括()。 A.剂型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剂型可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D.有些剂型可产生靶向作用 E.剂型不影响疗效 2.目前使用《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 年版年版年版年版年版 3.片剂常用的辅料不包括()。 A.填充剂 B.粘合剂 C. 增塑剂 D.润滑剂 E. 崩解剂 4.下列辅料属于崩解剂的是()。 A.羧甲基淀粉钠 B.糖粉 C.糊精 D.硬脂酸镁 E.乙醇 5.目前我国制药工业中,制备片剂的常用方法是()。 A.粉末直接压片法 B.湿法制粒压片 C.干法制粒压片 D.结晶压片法 E.半干式压片法 6.下列辅料常用作片剂的润湿剂的是()。 A.糖粉 B.羧甲基淀粉钠 C.糊精 D.乙醇 E.硬脂酸镁 7.片剂属于()剂型。 A.液体剂型 B.固体剂型 C.半固体剂型 D.气体剂型 E.乳剂型剂型 8. ( )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的机理及过程,阐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和生理因素与药效之间关系的边缘科学。 A.生物药剂学 B. 物理药剂学 C. 工业药剂学 D.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E.药物动力学 9. ( )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方法和手段,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剂型特点、质量控制等内容的边缘科学。 A.生物药剂学 B. 物理药剂学 C. 工业药剂学 D. 药用高分子材料学 E.药物动力学 10. 1.亲水性有机溶剂,主要是指甲醇、乙醇及丙酮等。这些溶剂既可溶于水,又可以任意比与亲脂性有机溶剂相混溶,溶解范围广,易浓缩保存。其中以()最为常用。 A.甲醇 B.乙醇 C.丙酮 D.丁醇 11.下列物质哪个不是一次代谢产物:() A糖、 B蛋白质、 C核酸、 D生物碱 12.下列分离方法中,哪一种不是根据物质分子大小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A.沉淀法 B.透析法 C.凝胶滤过法 D.超速离心法 13.在液-液萃取法中,下列哪一种方法不适于对乳化现象的处理:() A.将乳状液抽滤。 B.将乳状液加热或冷冻。 C.长时间放置。 D.剧烈振摇 14.在分离纯化蛋白质时,用透析法不能除去的成分是()。 A.无机盐 B.单糖 C.多糖 D.双糖 15. 葛洪着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用海藻酒治疗() A. 创伤 B. “雀目” C. 中风 D. 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标准

《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标准 一、课程编码:012152 二、课程类型:B类课程 三、适用专业:三年制大专药学 四、参考学时、学分:总计36学时:理论30学时,校内实训6学时;2学分 五、课程性质 《药物制剂设备》是药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性课程,同时也是大专药学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研究制剂设备在药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任务。通过学习使学 生理解设备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能在药物制剂设备设计上奠 定理论基础;同时为培养有解决实际问题和设备维修技能的高端技能型实用人才 奠定基础。 六、课程定位 《药物制剂设备》在课程中以机械理论等为基础,研究药物制剂设备的学科。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设备维修基本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熟练的操作 能力等,树立全心全意对为药学事业服务的思想,关爱、尊重科学,强化预防观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七、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以三年制大专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药学岗位所涵盖的工作任 务的需要而设置,经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药学从业人员所 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线和依据。课程设计主要按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采用理 实统合、教练融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组合教学内容,并通过 仿真实验、小组讨论、医院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药物制剂设备课程服务于专业课程的三年制大专药专业教育的课程定 位。 八、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将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实验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制药设备、GMP等内 容。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较强 的团队协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将相关理论知

药学导论复习题三答案

药学导论复习题三答案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溶剂极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 A.石油醚<苯<氯仿<乙醇 B.石油醚<氯仿<苯<乙醇 C.石油醚<苯<乙醇<氯仿 D.乙醇<石油醚<苯<氯仿 2.下列辅料常用作片剂的润滑剂的是( D )。 A.糊精 B.羧甲基淀粉钠 C.糖粉 D.硬脂酸镁 3.天然药物的来源中,其中以( B )来源为主,种类繁多。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矿物 4.下列哪个化合物的结构,不包含有多巴的骨架。( D ) A.罂粟碱 B.木兰碱 C.小檗碱 D.淀粉 5.下列药物不属于第二代生物药物的是(C) A. 白细胞干扰素 B. 人血白蛋白 C. 眼制剂 D. 免疫核糖核酸 6.下列哪种药物不是脂类药物(A) A. 硫酸软骨素 B. 鹅去氧胆酸 C. 前列腺素 D. 胆固醇 7.药物起源的传说有几种? ( C) A. 1 B. 2 C. 3 D. 4 8.(A)是载药微粒进入体内即被巨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吞噬而产生体内分布特征的一类靶向制剂。 A.被动靶向制剂 B.主动靶向制剂 C.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D. 缓释制剂 9.药品质量标准制定工作的特点是( A ) A.长期性 B.特殊性 C.针对性 D.合理性 10.与药物不相符的叙述是( B)。 A 能够预防疾病 B必须通过合成方法才能得到疾病 C 可用其诊断疾病 D 可以用来治疗 二、填空题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填充剂是指能增加片剂的重量_和体积_,以利于片剂的成型和分剂量的辅料。 2.除主药外一切附加剂总称为辅料_。 3.磷脂类药物主要包括卵磷脂和脑磷脂。 4.核酸是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 5.药典是国家关于药品标准的法典。 6.天然药物化学与基础课的关系十分密切,天然药物化学就是利用其相关的基础课如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并分离和纯化。7.在公元4世纪,葛洪著《肘后备急方》中有用海藻酒治疗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记载。 8.通过既存生理活性物质的修饰和改良可以发现先导化合物。 9.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USP 。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药学 专业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生物化学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基础医学部适用专业:药学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从分子水平来探讨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化学既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又与其它基础医学课程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化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生化知识解释疾病的发病机理,并采用相应的药物治疗;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设计思路 围绕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后续课程和医疗岗位实际工作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取舍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基础理论与药学知识进行对接。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物质代谢、基因信息传递三大模块共八个章节。药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开课,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验6学时。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人体的物质组成、正常的物质代谢和基因信息传递的过程、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2.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 3.了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生化知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 2.能使用常规生化仪器来测定常用生化项目,并能解释其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为后期药学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素质目标

1.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德医风。 2.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整体观念。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吉大20年4月《药学导论》作业考核试题答卷答案

吉大18年11月清考《药学导论》作业考核试题-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不属于溶剂提取法的是 A.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B.煎煮法 C.浸渍法 D.回流提取法 答案:A 2.目前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主要方向 A.新药模仿性创新 B.寻找天然药物活性成分 C.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 D.依据靶点的化学结构设计药物分子 答案:D 3.关于比旋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物理常数 B.可用于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C.取决于手性药物的分子结构特征 D.不可用于测定含量 答案:D 4.不属于特殊药品管理 A.麻醉药品 B.贵重药品 C.精神药品 D.放射性药品 答案:B 5.下列不属于药品质量标准的法定标准的是 A.局颁标准 B.地方标准 C.临时性标准 D.中国药典 答案:C 6.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为 A.生物工程细胞发酵 B.微生物转化发酵 C.微生物菌体发酵 D.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

答案:B 7.下列不属于主动靶向制剂的是 A.特异性载体将药物经特异性受体加入特异细胞内 B.抗癌药前体药物 C.修饰的脂质体 D.乳剂 答案:D 8.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为 A.8%-10% B.3-5% C.21-30% D.15-17% 答案:B 9.生药鉴定中的理化鉴定为 A.鉴定生药的动植物来源 B.鉴定生药形态、色泽、质地 C.观察生药的细胞、组织构造及细胞后含物 D.对生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答案:D 10.关于基因工程的内容或步骤,正确的是 A.获得目的基因-重组DNA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筛选含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 B.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重组DNA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筛选含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 C.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重组DNA分子转移如宿主细胞增殖-扩增目的基因-筛选含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目的基因表达 D.获得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基因连接-筛选含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克隆-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重组DNA 答案:B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1.生药的鉴定一般包括 A.理化鉴定 B.显微鉴定 C.性状鉴定 D.基原鉴定 答案:ABCD 12.以下药味和作用的搭配错误的是 A.酸:燥湿、泄下

生药学(大作业)

一、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生药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1)植物类生药检查:根据生药的具体情况确定对质量有影响的检查项目,其质量控制内容如下:如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膨胀度、水中不溶物、重金属、砷盐、吸收度、色度等。如可能混有其他有害物质,应酌情检查,如农药残留量等。 (2)动物生药检查:动物类生药含较多水分,易霉坏变质,故多规定水分检查。其他如总灰分、重金属、砷盐杂质等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 (3)矿物类生药检查:检查重金属、砷盐、镁盐、铁盐、锌盐、干燥失重等项目(4)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 (5)定量检查:是指与生药临床疗效直接相关的项目。即个性内容,如:有效成分的含量,生物活性的强度等 2.生药质量的限量控制的内容及方法 限量检查:是指常规检查项目,多数生药均可使用,即共性内容 一、水分含量测定:(1)烘干法(2)甲苯法(3)减压干燥法 二、灰分含量测定:生药的灰分测定分为总灰分测定及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所谓总灰分,是指生药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的无机成成以及生药表面附着的不挥发性无机成分的总和;酸不溶性是指总灰分中加10%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10%盐酸的灰分。 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较准确地表明生药中外来杂质。 三、浸出物的测定(1)水溶性浸出物的测定(2)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3)醚溶性浸出物的测定 四、挥发油测定 五、有害物质的控制 (1) 农药残留量测定,如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甘草、黄芪含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百万分之零点二,滴滴涕(总DDT)不得过百成分之零点二;五氯硝基苯

药学导论复习题AB卷-答案已填好

一、名词解释: 精品 1、药学:是研究药物的一门科学,是揭示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原生物体相互作用与 规律的 科学。 2、生药:是指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3、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在分子水 平上研 究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4、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剂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 5、处方药:简称RX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或审定的,需凭医 师或其它有处方权的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出售,并在医师、药师或其它医疗专业人员监督或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 二、填空题: 1、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外在原因、内在原因和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原因三大类。 2、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主要依据三级标准是国家药典标准、局(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 3、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最主要的两种是溶剂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 4、药理学主要研究药物效应动力学、受体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三方面内容。 5、药物的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种。 6、药物的跨膜转运包括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7、中药中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和凉。 三、单项选择题: 1、( A )是影响结构特异性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的重要因素。 A、药物药效结构 B、药物的浓度 C、药物的理化性质 D、药物的解离度 2、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药物作用的原理,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机制的是(A) A、药效学 B、药剂学 C、药物分析学 D、药物化学 3、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B) A、转运 B、吸收 C、分布 D、代谢 4、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B)许可证。 A、药品经营 B、药品生产企业 C、药品零售 D、药品安全 5、生药的名称不包括下面的( A ) A、拼音名 B、中文名 C、拉丁文名 D、英文名 6、药物作用部位的( D )是决定药物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A、构造 B、性质 C、成分 D、浓度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标是让学生现代药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对常用药物的结构类型、药物合成、理化性质、构效关系及其应用有一个较系统的认识,并了解现代药物化学的发展,为以后在制药实践中合成并合理使用常用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是以有机化学和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药物制剂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按教学大纲规定,认真备课,重视启发式教学,课堂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结合观看有关教学VCD、多媒体课件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注意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习,通过理论的学习加深对实践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药物或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名、理化性质、合成制备、构效关系;能够熟练、安全地合成药物;熟悉药物发展史和设计思想,研究构效关系和合理设计药物。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生能根据所学合成原理进行原料药中间体的合成、化学药物的合成、抗生素的合成;能对合成的粗品进行纯化;能鉴别药物中的杂质。 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化学制药、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不同岗位发展的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在兽药企业工作中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技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能根据所学的合成原理进行原料药中间体的合成操作。 2.能进行化学药物的合成操作。 3.能进行抗生素的合成操作。 4.能对合成的粗品进行纯化。 5.能鉴别药物中杂质。 6.能按照药物的理化性质判断其储存条件。 7.能熟练对常用药物或代表药物进行鉴别操作。 8.能按照药物的性质给出调剂的要求。

药学导论作业

《药学导论》 一、定义与概念 生命:是医药学、生命科学乃至哲学的重要概念。生命是由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所组成的生物体不断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的一种综合运动形式。 健康:防治疾病,保障人们健康长寿是医药学目标。狭义的健康概念为:“人体个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制健壮,精力充沛”。广义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繁荣完美状态”。 疾病:疾病是有别于健康的一种生命运动形式。定义为: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的病理过程。 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 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 药学发展模式:是对药学发展客观状况的一种历史总结,是对药学科学的一种总体认识的观念。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鉴别手段,以中药理论为前提,一先进的色谱分析技术为依托,最终达到用指纹图谱进行中药质量控制的目的。 D D S:给药系统亦称药物传输系统,是药剂学综合应用物理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物医学、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机械科学、以及电子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的结晶和象征,代表了现代药剂学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前体药物:药物经过化学修饰后得到的产物,在机体内又转化为原来的药物结构而发挥药效。原来的药物称为母体药物,修饰后的化合物则为药物的前体,也叫前体药物。 孪药:是两个相同的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的新分子。 软药:是指一类本身有治疗作用或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当在体内起作用后,经已预料的和控制的代谢作用,转变成无活性和无毒性的化合物。 构效关系: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即结构与活性关系。 靶向给药系统:一般是指经由血管注射给药,利用脂质体、微囊或微球等载体将药物有目的的传输至某特定组织或部位的系统。 定向/合理药物设计:是依据与药物作用的靶点即广义上的受体,如酶,受体,离子通道,膜,抗原,病毒,核酸,多糖等,寻找和设计合理的药物分子。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独特溶解能力和物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对压力、温度的变化非常的敏感的特征,通过升温、降压手段(或两者兼用)将超临界流体中所溶解的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提取技术。 先导化合物:又称模型化合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先导化合物不一顶是使用的优良药物,可能因药效不强、特异性不高、或毒性较大而不能直接药用,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修饰和改造,使其成为实用的高效、低毒、可控的优良药物。 组合化学:是将一些基本的小分子通过化学或生物合成的程序将这些结构砖快系统地装

浙江大学 药学导论作业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药学导论》课程作业 姓名:张涛涛学号:716124222018 年级:2016秋学习中心:浙江大学学习中心 一、填空题目 1.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最早有药物记载的书籍为《诗经》;《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朝代),公元元年时期;《伤寒杂病论》为年代,张仲景所著(人名);中国古代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为《雷公炮炙论》,著于南北朝时期。 2. 17—18世纪药剂师在药房开展研究工作,已经发现了多种化学药品 (至少列举三种):吗啡、奎宁、阿托品。 3. 纵观20世纪100年来药物的发展,药物发展呈现三次重心转移和飞跃。 第一次为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时期(年代),标志药物为磺胺类、抗生素等,主要治疗感染性疾病。 4. 疾病的致病因素分为四类:外在因素、内在因素、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 外界因素包括: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营养因素。 二、定义与概念题 生命质量(生命质量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他们的生活目标、期望、生活标准、以及生活状态的体验,包括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各方面的主观感受和综合满意度。)

先导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称模型化合物,是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得到的具有某种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 手性药物(手性药物化合物结构中不对称因素的存在,产生了手性分子。手性药物进入人体之后,在体内酶、受体、离子通道、蛋白质、载体等的作用下产生手性识别,从而在不同立体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药效学、要药动学和毒理学,对人体产生不同效果。) 受体(受体是细胞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成分,能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极微量的某些化学物质,并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一系列中介的换能、放大等过程,引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药物传递系统/DDS(药物传递系统/DDS 药物传递系统是现代药剂学中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即原由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各种剂型已满足不了临床治疗的需要,有的将药物制成输注系统供用,有的则采用钛合金制成给药器植入体内应用,使临床用药更理想化。为克服普通制剂的有效血浓维持时间短的缺陷,出现了长效注射剂,口服长效给药系统或缓/控释制.、经皮给药系统等一系列新的制剂。) 健康(健康健康的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健康概念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广义的健康概念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个体在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国家战略技术和产业(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力的技术和产业。) 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D/A)X100%。A为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所能达浓度,D为口服相同药物剂量后体循环所能达到浓度。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较多,包括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型剂及生产工艺等,生物利用度是用来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指标)

《药理学》课程标准

《药理学》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72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等医学基础课程 开设单位:医技学院药理教研室 一、课程设置 (一)设置依据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机制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用法、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和联合用药等。其任务是为临床口腔医生工作中能正确开具处方、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作出用药监测、用药指导、用药咨询等提供理论依据。(二)课程定位 《药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以医疗机构的口腔医生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前提设置教学内容。药理学基础及相关知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内脏疾病用药、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心血管疾病用药、感染性疾病用药重点应用设置课程单元,以相关职业岗位标准考核学生,旨在使学生掌握临床常用药物的分类和使用,具备问合理用药能力和分析处方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口腔医师岗位的工作需求。 药理学的前导课程有基础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基础等课程,掌握有关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药理学教学奠定了基础。药理学为后面的《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等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教学、实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根据口腔医学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医院、社区、老年福利院等行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云南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医学人才。 本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规格,以及专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本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共包括14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既突出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通过校院合作,校内实训基地等多种途径,采取做学一体、工学结合等形式,强化实训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熟知局麻药和急救药品的使用。 2.知道合理用药的内容,能够开具口腔医学相关的处方。 3.知道药理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知道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5.熟悉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