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1
无机及分析化学习题解答1

第一章 分散体系

1-1 3%Na 2CO 3溶液的密度为1.03g ·ml -1,配制此溶液200ml ,需用Na 2CO 3·10H 2O 多少g?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设所需Na 2CO 3m 克,则

m =ρ·V ·3%=1.03 g ·ml -1×200 ml ×3%=6.18g

m(Na 2CO 3·10H 2O) = 6.18 ×286 / 106 = 16.7 (g)

c(Na 2CO 3)=m/[M(Na 2CO 3)·V]

=6.18÷(106×0.200)

=0.292(mol ·L -1)

1-2 为了防止500ml 水在268K 结冰,需向水中加入甘油(C 3H 8O 3)多少克? 解:设需加入甘油x 克,根据题意ΔT f =273-268=5(K )

ΔT f =K f ·b (B )

5K =1.86K ·kg ·mol -1×[x ÷M (C 3H 8O 3)÷0.5]

x =(92g ·mol -1×5K ×0.50kg )÷1.86K ·kg ·mol -1

x =123g

1-3某水溶液,在200g 水中含有12.0g 蔗糖(M=342),其密度为1.022g ·ml -1,,试计算蔗糖的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解:x(蔗糖)=n(蔗糖)/[n(蔗糖)+n(水)]=(12.0÷342)÷[(12.0÷342)+(200÷18.0)]

=0.035÷[0.035+11.1]=0.035÷11.15=0.00314

b(蔗糖)= n(蔗糖)/m(水)=0.035÷(200×10-3)=0.175mol ·kg -1

c(蔗糖)= n(蔗糖)/V(溶液)=0.035÷[(200+12.0)/1.022]=0.169 mol ·L -1

1-4 101mg 胰岛素溶于10.0ml 水中,该溶液在298K 时的渗透压为4.34kPa ,求胰岛素的摩尔质量。

解:π=c 胰RT=n 胰RT/V n 胰=m 胰/M 胰

1115766010.034.429831.8101.0---?=???????mol g L

kPa K mol K L kPa g V RT m M ==胰胰π 1-5实验测定未知物水溶液在298K 时的渗透压为750kPa ,求溶液的沸点和凝固点。 解:溶液的浓度为:

c= π/ RT =750kPa /(8.314kPa ·L ·K -1·mol -1×298K)=0.303mol ·L -1≈0.303mol ·kg -1 ΔT b =K b ·b 未≈0.512K ·kg ·mol -1×0.303 mol ·kg -1=0.155K

T b = 373.15 + 0.155 = 373.31 (K)

ΔT f =K f ·b 未≈1.86K ·kg ·mol -1×0.303 mol ·kg -1=0.564K

T f = 273.15 – 0.564 = 272.59 (K)

1-6 某一学生测得CS 2(l)的沸点是319.1K ,1.00mol ·kg -1S 溶液的沸点是321.5K ,当1.5gS 溶解在12.5g CS 2中时,这溶液的沸点是320.2K ,试确定S 的分子式。

解:CS 2的K b 可由下式求出:

K b =ΔT b /b(S)=(321.5K-319.1K)/1.00 mol ·kg -1=2.4K ·kg ·mol -1

18.2615

.12)1.3192.320(10005.140.210002-?=?-?????mol g m T m K M CS b S b S == M s =261.8÷32≈8 则硫的分子式为S 8

1-7 人体血浆的凝固点为272.5K ,求310K 时渗透压。

解:人体血浆的浓度为c ≈ΔT f /K f = (273.15-272.5)/1.86=0.349mol ·L -1

π=c RT=0.349 mol ·L -1×8.314kPa ·L ·K -1·mol -1×310K =899.5kPa

1-8 今有两种溶液,一种为3.6g 葡萄糖(C 6H 12O 6)溶于200g 水中,另一种为20.0未知物溶于500g 水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

解: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结冰,说明它们的b B 相等。

)()

(M )()()(M )(水未知物未知物=水葡萄糖葡萄糖m m m m ' 500.0)

(M 0.20200.01806.3未知物= M(未知物)=400g ·mol -1 1-9 293K 时,葡萄糖(C 6H 12O 6)15g 溶于200g 水中,试计算该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已知293K 时的p *=2333.14kPa)

解:K 蒸=p *·M A =2333.14kPa ×0.018kg ·mol -1=42.0 kPa ·kg ·mol -1

Δp= K 蒸b(葡萄糖)=42.0×(15÷180)/0.200=42.0×0.417=17.5kPa

p = 2333.14 – 17.5 = 2315.6 (kPa)

ΔT b =K b ·b(葡萄糖)=0.512×0.417=0.21K

T b = 373.15 + 0.21 = 373.36 (K)

ΔT f =K f ·b(葡萄糖)=1.86×0.417=0.78K

T f = 273.15 – 0.78 = 272.37 (K)

π= cRT ≈ bRT = 0.417×8.314×293 = 1015.8 (kPa)

1-10 试比较MgSO 4,K 3[Fe(CN)6],和AlCl 3三种电解质在下列两种情况中凝结值大小的顺序。(1)0.01mol ·L -1 AgNO 3溶液和0.03mol ·L K 2CrO 4

(1)0.001mol ·L -1 AgNO 3溶液和0.01mol ·L KBr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的AgBr 溶胶

(2)0. 01mol ·L -1AgNO 3溶液和0.001mol ·L KBr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的AgBr 溶胶 解:(1)因为KBr 过量所得AgBr 溶胶为负溶胶,决定AgBr 负溶胶凝结值大小的因素为电解质中阳离子电荷的多少,电荷愈多,凝结值愈小,所以其凝结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 3[Fe(CN)6]> MgSO 4>AlCl 3。

(2)因为AgNO 3过量所得AgBr 溶胶为正溶胶,决定AgBr 负溶胶凝结值大小的因素为电解质中阴离子电荷的多少,电荷愈多,凝结值愈小,所以其凝结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 3[Fe(CN)6]< MgSO 4

1-11 为制备AgI 负溶胶,应向25ml0.016 mol ·L –1的KI 溶液中最多加入多少毫升的0.005 mol ·L –1的AgNO 3溶液?

解:要制备负溶胶,则I -要多一些,所以:

3005.0016.025AgNO V ?>?)(80005

.0016.0253ml V AgNO =?<∴ 1-12 混合等体积0.008mol ·L -1AgNO 3溶液和0.003mol ·L -1的K 2CrO 4溶液,制得Ag 2CrO 4溶胶,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该溶液的稳定剂是何种物质? 解:因为AgNO 3过量,电位离子是Ag +,也是稳定剂,胶团结构为:

[(Ag 2CrO 4)m ·nAg +·(n-x)NO 3-]x+·xNO 3-,

胶核:(Ag 2CrO 4)m ,

胶粒:[(Ag 2CrO 4)m ·nAg +·(n-x)NO 3-]x+,

胶团:[(Ag 2CrO 4)m ·nAg +·(n-x)NO 3-]x+·xNO 3-,

电位离子:Ag +

反离子:NO 3-

1-13 苯和水混合后加入钾肥皂摇动,得到哪种类型的乳浊液;加入镁肥皂又将得到哪种类型的乳浊液?

解:钾肥皂是亲水型乳化剂,形成水包油型乳浊液。镁肥皂是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油包水型乳浊液。

1-14 现有0.01 mol ·L -1AgNO 3溶液和0.01 mol ·L -1KI 溶液,欲制AgI 溶胶,在下列四种条件下,能否形成AgI 溶胶?为什么?若能形成溶胶,胶粒带何种电荷?

(1) 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

(2) 混合时一种溶液体积远超过另一种溶液;

(3) AgNO 3溶液体积稍多于KI 溶液;

(4) KI 溶液体积稍多于AgNO 3溶液。

解:

(1) 不能;反应完后,没有剩余的电位离子,恰好生成AgI 沉淀;

(2) 不能;由于过多的剩余电解质溶液也能使溶胶凝结;

(3)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Ag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正电荷。

(4) 能;AgI 颗粒能吸附少量的I -而形成溶胶粒子;溶胶粒子负电荷。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2-1 什么叫状态函数?什么叫广度性质?什么叫强度性质?

解:体系的性质是由体系的状态确定的,这些性质是状态的函数,称为状态函数; 体系的广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即具有加和性。体系某一广度性质的数值等于体系中各部分该广度性质的加和。

体系的强度性质在数值上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无关,即不具有加和性。平衡体系某一强度性质的数值与体系中任一部分该强度性质的数值相等。

2-2 自发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解:(1)自发过程具有方向性;

(2)自发过程具有一定的限度;

(3)进行自发过程的体系具有做有用功(非体积功)的能力。

2-3 什么叫混乱度?什么叫熵?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混乱度也称为无序度,它的大小与体系中可能存在的微观状态数目有关。 熵就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程度大小的函数。

体系的混乱度越高,熵值就越大。

2-4 什么叫自由能判据?它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解:用自由能的改变量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就叫自由能判据。

应用条件:定温、定压不作有用功。

2-5 298K 时6.5g 液体苯在弹式量热计中完全燃烧,放热272.3kJ 。求该反应的θm r U ?和θm r H ?。

解:因为:C 6H 6(l )+7.5O 2(g )=6CO 2(g )+3H 2O (l )

θm r U ?=-272.3÷(6.5/78)=-3267.6 kJ·

mol -1 θm r H ?=θm r U ?+∑B B RT g v

)(

=-3267.6+(6-7.5)×8.314×298×10-3

=-3271.3.kJ·mol -1

2-6 298K ,标准状态下HgO 在开口容器中加热分解,若吸热22.7kJ 可生成Hg (l )50.10g ,求该反应的θm r H ?,若在密封的容器中反应,生成同样量的Hg (l )需吸热多少?

解:HgO(s)=Hg(l) + 1/2O 2(g)

θm r H ?=22.7÷(50.10/200.59)=90.89 kJ·

mol -1 θm r H ?=θm r U ?+∑B

B RT g v

)( ∴θm r U ?=θm r H ?-∑B B RT g v )(=90.89-0.5×8.314×298×10-3

=89.65 kJ·mol -1

Q =89.65×50.10÷200.59=22.4 kJ·mol -1

2-7 已知298K ,标准状态下

(1))(2)()(2212s CuO g O s O Cu =+)1(θm r H ?=-146.02 kJ·

mol -1 (2))()()(2s O Cu s Cu s CuO =+)2(θm r H ?=-11.30 kJ·mol -1 求)()()()3(221g O s Cu s CuO +=的θm r H ?。

解:因为反应(3)= – [(1)+(2)],所以ΔH 3°= - (-146.02 – 11.30) = 157.32( kJ/mol ) 2-8 已知298K ,标准状态下

(1) Fe 2O 3(s)+3CO(g)=2Fe(s)+3CO 2(g) )1(θm r H ?=-24.77 kJ·mol -1

(2) 3Fe 2O 3(s)+CO(g)=2Fe 3O 4(s)+CO 2(g))2(θm r H ?=-52.19 kJ·mol -1

(3) Fe 3O 4(s)+CO(g) =3FeO(s)+CO 2(g) )3(θm r H ?=39.01 kJ·mol -1 求(4)Fe(s)+CO 2(g) =FeO(s)+CO(g)的θm r H ?。

解:因为反应(4)= [(3)×2 +(2)-(1)×3]÷6

θm r H ?(4)=[39.01×

2 +(-52.19)-(-24.77)×3]÷6 =16.69 kJ·mol -1

2-9 由θm f H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298K 、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θm r H ?。

(1) 4NH 3(g)+5O 2(g) = 4NO(g) + 6H 2O(l)

(2) 8Al(s) + 3Fe 3O 4(s) = 4Al 2O 3(s) + 9Fe(s)

(3) CO(g) + H 2O(g) = CO 2(g) + H 2(g)

解:(1)ΔH 298°= [4×90.25 + 6×(-285.84)]-4×(-46.11)= -1169.6(kJ/mol)

(2)ΔH 298°= 4×(-1676)-3×(-1120.9)= -3341.3(kJ/mol)

(3)ΔH 298°=(-393.51)-[(-110.53)+(-241.82)]= -41.16(kJ/mol)

2-10 由θm f H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298K 、标准状态下的反应热θm r H ?。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 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的单位是()。 A. mol·L-1 B. mol·kg-1 C. g·L-1 D. mg·g-1 2.已知反应H2(g)+S(s)=H2S(g)和S(s)+O2(g) =SO2(g)的平衡常数为K 1和K 2,则反应: 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为()。 A. K 1+K 2 B. K 1/K 2 C. K 1×K 2 D. K 1-K 2 3.下列量子数取值错误的是()。 A. 3,2,2,+ B. 2,2,0,- C. 3,2,1,+ D. 4,1,0,- 4.主量子数n=3的电子层可容纳的轨道数和电子数为()。 A. 3和6 B. 3和9 C. 6和12 D. 9和18 5.下列卤化氢分子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6.Fe3O4中铁的氧化数是()。 A. 2 B. -2 C. 8/3 D. 3 7.下列关于分子间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型物质的沸点总是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B. 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C. 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 D. 大多数含氢化合物中都存在氢键 8.能组成缓冲溶液的是()。 A. HAc-NaAc B. NaCl-HCl C. NaOH-NaCl D. HCl-H2O 9.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B. 等于零 C. 略大于允许误差 D. 没有要求 10.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0.0978(4位) B. pH=3.24 (3位) C. pKa=1.80 (2位) D. 0.420(2位) 11.随机误差可通过()方法减免。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重点习题答案详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气体和溶液 2. 解: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V p = 可得: RT pV M n ==m 则: m o l /0.160.250L 101.3kPa K 298K mol L kPa 315.8164.0-11g g pV mRT M ≈??????==- 该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4. 解:由题意可知,氮气为等温变化,氧气为等容变化 kPa 92.350.0mL 2.00mL kPa 0.98211N 2=?==V V p p kPa 45.43333K 732kPa 0.53121O 2=?== K T T p p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kPa 4.4792.345.4322O N ≈+=+=p p p 总 7. 解: T =(273+15)K = 288K ; p 总 =100kPa ; V =1.20L 288K 时,p (H 2O)=1.71kPa M (Zn)=65.39 则 p 氢气= (100-1.71)kPa = 98.29kPa mol 0493.0K 288K mol L 8.315kPa L 20.18.29kPa 911-=?????==-RT pV n 氢气 根据: Zn(s) + 2HCl → ZnCl 2 + H 2(g) 65.39g 1mol m (Zn)=? 0.0493mol 解得m (Zn)=3.22g 则杂质的质量分数 w (杂质) = (3.45-3.22)/ 3.45 = 0.067 14. 解:因溶液很稀,可设ρ ≈1 g·mL -1 (1) 14113L mol 1054.1K 293K mol L kPa 315.8kPa 10375-----??=?????=∏=RT c (2) mol g L L g cV m n m M /1069.6mol 1054.1010.50515.04143?=????===--- 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69.6? (3) K 1086.2kg mol 1054.1mol kg K 86.14141----?=?????=?=?b K T f f K 1088.7kg mol 1054.1mol kg K 512.05141----?=?????=?=?b K T b b (4)由于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值太小,测量误差很大,所以这两种方法不适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 /Sn Sn 24++? =0.15 V ,θ /Cl Cl 2-?=1.3583 V ,θ/Br Br 2-?=1.087 V ,θ/Cr O Cr 3272+-?=1.33 V , θ/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Pb 2++SO 42- K sp Θ(1) PbS (S) Pb 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 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 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 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完整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六章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要求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在 0.1%以下,使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试 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0.2g C. 0.05g D. 0.5g 解:选B 。根据下列公式可求得最少称样量: 相对误差×100% 试样质量 绝对误差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的绝对误差最大范围为±0.0002g ,为了使测量时的相对 误差在±0.1%以下,其称样量应大于0.2g 。 2.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准确度高的前提是(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相对偏差小解:选B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差说明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差,所得结果不可靠;但是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也高,只有在消除了系统 误差之后,精密度越高,准确度才越高。 3.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随机误差具有可测性 B.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 C.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 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偶然因素造成的 解:选C 。分析测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随机误差。这种误差可大可小,可 正可负,无法测量, 不具有单向性。但从多次重复测定值来看,在消除系统 误差后,随机误差符合高斯正态分布规律,特点为:单峰性、有限性、对称 性、抵偿性。 4.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A. 0.0030 B. pH=3.24 C. 96.19% D. 4000 解:选C 。各个选项的有效数字位数为:A 两位 B 两位 C 四位 D 不确定 5.将置于普通干燥器中保存的Na 2B 4O 7.10H 2O 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的浓 度,则盐酸的浓度将( )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不能确定解:选B 。普通干燥器中保存的Na 2B 4O 7·10H 2O 会失去结晶水,以失水的 Na 2B 4O 7·10H 2O 标定HCl 时,实际消耗V (HCl )偏高,故c (HCl )偏低。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 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 O 11 )溶液 B. 葡萄糖(C 6 H 12 O 6 )溶液 C. 丙三醇(C 3H 8 O 3 )溶液 D. 尿素( (NH 2 ) 2 CO)溶液 解:选A。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 12H 22 O 11 溶液 C. HAc溶液 D. H 2 SO 4 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 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 溶液最多,所 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 3 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对反应 2SO 2(g)+O 2NO(g) 3(g) 下列几种速率表达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 A. dt dc dt c )O () SO (d 22= B. t c t c d 2)SO (d d )SO (d 32= C. t c t c d )O (d d 2)SO (d 23= D. 32d (SO ) d (O )2d d c c t t =- 解:选D 。依据化学反应的瞬时速率的表达通式,对于一般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可写出通式如下: 2.由实验测定,反应 H 2(g)+Cl 2(g)===2HCl(g) 的速率方程为v =kc (H 2)c 1/2(Cl 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每一反应物浓度加倍,此时反应速率为( )。 A. 2v B. 4v C. 2.8v D. 2.5v 解:选C 。依据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υ=kc (H 2)c 1/2(Cl 2),H 2和Cl 2浓度增大都增大一倍 时,速率应该增大22倍,即相当于2.8Υa。 3.测得某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E a.正=70 kJ·mol -1,逆反应的活化能E a.逆=20 kJ·mol -1,此反应的反应热为( ) A. 50 kJ·mol -1 B. -50 kJ·mol -1 C. 90 kJ·mol -1 D. -45 kJ·mol -1 解:选A 。依据过渡态理论,反应热可以这样计算:Q = E a,正- E a,逆 。 4.在298K 时,反应 2H 2O 2===2H 2O+O 2,未加催化剂前活化能E a =71 kJ·mol -1,加入Fe 3+ 作催化剂后,活化能降到42 kJ·mol -1,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 A. 29倍 B. 1×103倍 C. 1.2×105倍 D.5×102倍 解:选C 。依据阿仑尼乌斯指数式k = A ·e RT E a -,可得 5298 314.8290001 2 102.1e e 2 1 ?===?-RT E E a a k k 5.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15 L 2·mol -2·min -1,该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解:选D 。对于一个基元反应,aA + bB = cC + dD ,有反应速率为(A)(B)a b v kc c =则其速率常数k 的单位的通式可写成:(mol · L -1)1-a-b ·s -1,反推可以得到为三级反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

第一章 绪论 (2)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3 基本概念 .............................................................................................................................................. 3 r H θm 的计算 .......................................................................................................................................... 3 反应的方向 .......................................................................................................................................... 3 Δr G θm 的计算 . (4) 第四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4) θθr m ΔG RTlnK =- ........................................................................................................................... 4 非标态下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为:当 QK θ Δr G m >0 反应正向非自发 ........................................................................ 5 多重平衡规则 ...................................................................................................................................... 5 化学平衡的移动(吕.查德里原理) ....................................................................................................... 5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 (5) 第五章 物质结构基础 .................................................................................................................... 5 原子轨道(波函数)的角度分布图 ........................................................................................................ 6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 6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图 .......................................................................................................................... 6 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 .......................................................................................................... 6 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原则 .................................................................................................................. 7 电子层结构与元素周期律(通过电子排布式能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之亦然) ....... 7 价键理论 .............................................................................................................................................. 8 杂化轨道理论 .. (8) NaCl,KCl (9)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 10 酸碱质子理论 .................................................................................................................................... 10 各种溶液pH 值的计算 ..................................................................................................................... 10 滴定分析概述 (11)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3) 第八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1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库解析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一) 班级:姓名:序号:成绩: 一、填空(每空2分,共64分) 1、已知反应A(g)+B(g)C(g)+D(l)处于平衡状态: ①若正逆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57.5和216.5kg.mol-1,则正反应热效应△H= -59 kj. mol-1,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增大反应总压力,则平衡将正向移动,降低温度,则平衡将g ③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 ,Kp= ,Kc和Kp 的关系为。 ④若测得10秒钟内产物C的浓度改变了4.0×10-3molL-1,则该反应的速度为 4.0×10-4 mol.L-1.S-1。 2、某温度时,若已知反应Cl2(g)+H2(g)2HCl(g)和2H2(g)+O2 2H2O(g)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则反应2 Cl2(g)+2H2O 4HCl 的平衡常数K3= 2 K1 -K2。 (g)+O2(g)

3、下列数据各是几位有效数字? ①47 任意;②2.0060 5 ;③PH=2.63 2 ;④ 0.0201 3 ;⑤1.003×10-5 4 。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是酸的有NH4+H2C2O4 HA C,其共轭碱为NH3 HC2O4- Ac-;是碱的有CO32- CN- ,其共轭酸为H CO3- HCN-;是两性物质的有H2O HS- NH4A C。 H2O NH4+ H2C2O4 CO32- HA C HS- CN- NH4A C 5、写出浓度为C.mol.L-1下列溶液的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 等衡式: ①NH3.H2O C=[NH3]+[NH4+] [NH4+]+[H+]=[OH-] [H+]+[NH4+]=[OH-] ②H2CO3 C=[H2CO3]+[HCO3-]+[CO32-] [H+]=[HCO3-]+2[CO32-]+[OH-] [H+]=[NCO3-]+2[CO32-]+[OH-] ③Na2HPO4 C=[HPO42-]+[H2PO4-]+[PO43-]+[H3PO4] 2[Na+]+[H+]=2[HPO42-]+[H2PO4-]+3[PO43-] [H2PO4-]+2[H3PO4]+[H+]=[PO43-]+[OH-] 6、常量分析所用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要使体积测量误差不超 过±0.2%,应至少取 5 ml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呼世斌_答案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离子的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Fe(OH)3溶胶中胶粒带正电荷,起聚沉作用的应是电解质中的阴离子,且价态愈高,聚沉能力愈大。所以聚沉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②④①,其中由于④中氯离子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1、溶液浓度表示c B,b B等表示及x B,w B。 2、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质的本质无关、只与溶液中单位体积的粒子 数目有关的性质。 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汽压下降:△p = p o·χ ,p=p o×χA。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B 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溶液沸点的升高和疑固点下降——△T b = K b×b B△T f=K f×b B 溶液的渗透压(П)——П×V = n B×R×T即П= c B×R×T,应用求分子量。 3、胶体溶液,胶团的结构:AgI溶胶:(KI过量) {(AgI)m · nI-·(n-x)K+}x-·xK+。 第二、三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概念:状态函数,热和功(注意规定符号)途径函数。 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标准态 。 状态函数:用于确定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性质:a.单值性:系统的一个状态对应一组状态函数(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b. 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即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热:系统与环境间因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 功:除热以外,其他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2、热化学,恒容反应热Q V= ?U- W = ?U ,恒压反应热:Q p = H2 -H1 = ?H,?盖斯定律:一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换句话说,也就是反应热效应只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ΔH表示一类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类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该化学反应为封闭系统,其经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变化,该变化过程中必须是非体积功为零,定容或定压。 3、?f H m的定义:在标准状态下(100kPa,298K),由稳定单质生成1摩尔的纯物质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r H m= νB?f H m(B)(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 B 4、?c H m的定义:1mol标准态的某物质B完全燃烧生成标准态的产 ν物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r H m= -∑ B ?c H m(B)(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B 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 焓。 5、熵(S)——混乱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三定律: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0即S*( 0 K ) = 0 ,标准摩尔熵S m (B,T ), νB S m(B) (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r S m =∑ B 注意:参考状态单质S m (B,T )不为零,而?f H m,?f G m及(H+,aq)的人为规定值为零

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减小随机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C )。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多次平行实验 D.回收实验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准确度越高则精密度越好 B.精密度越好则准确度越高 C.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越好准确度才越高 D.只有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才越好 3、四份质量相等的水中,分别加入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D )。 A.葡萄糖(式量180) B.甘油(式量92) C.蔗糖(式量 342) D.乙醇(式量46) 4、医学上称5%的葡萄糖溶液为等渗溶液,这是因为( C )。 A.它与水的渗透压相等 B.它与5%的NaCl 溶液渗透压相等 C.它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 D.它与尿的渗透压相等 5、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等于生成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D ) A.CO 2(g) + CaO(s) → CaCO 3(s) B.1/2H 2(g) + 1/2I 2 (g) →HI(g) C.H 2(g) + Cl 2(g) →2HCl(g) D.H 2(g) +1/2O 2 (g) →H 2O(g) 6、反应CaCO 3(s)≒CaO(s) + CO 2(g),在高温时正反应自发进行, 其逆反应在298K 时为自发的,则逆反应的Δr H m Θ与Δr S m Θ是(C ) A.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B. Δr H m Θ<0和Δr S m Θ>0 C.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D. Δr H m Θ <0和Δr S m Θ <0 7、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B )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系数均为1的反应 B.基元反应 C .任何均相反应 D.任何能够进行的反应 8、温度一定时,有A 和B 两种气体反应,设c(A)增加一倍,反应速率增加了100%,c(B)增加了300%,该反应速率方程式为:(C ) A. v=k c(A) c(B) B. v=k c 2(A) c(B) C. v=k c (A) c 2 (B) D.以上都不是 9.在饱和BaSO 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Cl ,则BaSO4的溶解度(A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10、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较正确的是( C ) A.电子绕原子核作圆周运动 B.电子在离核一定距离的球面上运动 C.电子在核外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 D.电子的运动和地球绕太阳运动一样 11、形成Π键的条件是( C )。 A.s 与s 轨道重叠 B.p 与p 轨道“头碰头”重叠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

1.根据下列酸碱的解离常数,选取适当的酸度是共轭碱来配 置PH=4.50和PH=10.00的缓冲溶液,其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应是多少? HAC,NH3·H2O,H2C2O4 ,NaHCO3 ,H3PO4 ,NaAC,NaHPO4,C6H5NH2,NH4cl 解:选择HAC和NaAC来配置PH=4.50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可由以下来计算 检表得:K aΘ(HAC)=1.8×10-5K bθ(AC-)=Kw/ K aΘ=10-14/(1.85×10-5)=5.6×10-10 由PH=14-Pk bθ+lg((C(AC-))/(C(HAC)))可得 4.50=14-lg( 5.6×10-10)+lg((C(AC-))/(C(HAC))) 解得:(C(AC-))/(C(HAC))=4/7=1.74 选择NH3·H2O和NH4cl来配制PH=10.00的缓冲液,共轭酸碱的浓度比如下 K bθ(NH3·H2O)=1.8×10-5 PH=14- K bθ(NH3·H2O)+lg(C(NH3·H2O)/C(NH4cl)) 10=14-lg(1.8×10-5)+ lg(C(NH3·H2O)/C(NH4cl)) 解得:C(NH3·H2O)/C(NH4cl)=5:1 2.欲配制250mlPH=5.00的缓冲液,问在125ml, 1.0mol·L-1NaAC溶液中应加入多少毫升6.0 mol·L-1溶液? 解:由题意得可设还应加入xml,6.0 mol·L-1的HAC溶液检表得K aΘ(HAC)=1.8×10-5

PH=Pk aθ(HAC)+ lg((C(AC-))/(C(HAC))) 5=-lg(1.8×10-5)+ lg((C(AC-))/(C(HAC))) 解得:(C(AC-))/(C(HAC))=1.82 n(AC-)=0.125×1mol·L-1=0.125mol;n(HAC)=6x×10-3mol 0.125/(0.125+x×10-3)/(6x×10-3/(0.125+x×10-3))=0.125/ (6x×10-3) 解得:x=11.6ml 3.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 (3)20.0ml 0.10 mol·L-1NaOH和20.0ml 0.20 mol·L-1 NH4cl 溶液混合 解:由题意的 检表可得 K b(NH3)θ=1.8×10-5 ;K aθ(NH4+)=Kw/ K b(NH3)θ=10-14/(1.8×10-5 )=5.56×10-10 n(OH-)=0.002mol n(NH4+)=0.004mol C(NH3·H2O)=0.002/(0.02+0.02)=0.05 mol·L-1 C(NH4+)=0.02/(0.02+0.02)=0.05 mol·L-1 PH=Pk aθ(NH4+)+lg(C(NH3·H2O)/C(NH4cl))=-lg(5.56×10-10)+0=9.26 (5)20.0ml 0.10 mol·L-1Hcl和20.0ml 0.20 mol·L-1NaAC溶液混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张绪宏,尹学博)

第1章 1. 下列各测量值含有的有效数字是几位?(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 3版)P38-2.8) 解: 0.0030;2 6.023 ? 1023;4 64.120;5 4.80 ? 10-10;3 0.998;3(也可认为是四位) 1000;不明确 1.1? 103;2 pH=5.23。2 2. 按有效数字计算下列结果:(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8-2.9, 有修改) 解: (1)213.64+4.4+0.3244; =213.6+4.4+0.3 =218.3 (2) 1000 4182 .1 ) 100 3 206 . 162 39 . 14 00 . 20 ( 0982 .0 ?? ? - ?(注:3、100、1000为自然数)=0.0982×(20.00-7.780)/(1.4182×1000) =0.0982×12.22/(1.4182×1000) =0.0982×12.2/(1.42×1000) =8.44×10-4 (3)pH=12.00 溶液的[H+] 1.0×10-12mol/L 3.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矿物试样中含硫量,每次称取试样 4.7克,分析结果报 告为: 甲:0.062% ,0.061% ;乙:0.06099% ,0.06201%; 问哪一份报告是合理的,为什么?(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大编第3版)P37—思考题5,有修改) 解:有效数字

第9章 1.定量分析过程中出现下面的情况,试回答它造成什么性质的误差,如何改进? (1) 过滤时错用了定性滤纸,最后灰份加大; (2) 过滤时沉淀发生穿滤; (3) 试剂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 (4) 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5) 天平砝码锈蚀; (6) 天平零点稍有偏移; (7) 双臂天平臂长不等; (8) 容量仪器未经校正; (9) 指示剂的变色点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 (10) 溶液溅失。 解:(1) 过失重做 (2) 过失重做 (3) 系统更换试剂 (4) 随机培训 (5) 系统更换砝码 (6) 系统校准 (7) 系统校准 (8) 系统校准 (9) 系统 (10) 过失重做 2.某人对某铁矿石标准样品中铁的含量分别进行了两次测定,数据如下: ①57.21%,58.35%,59.18%。 ②58.08%,58.16%,58.29%。 对这两组数据分别计算平均值、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相对误差,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评价(若样品的准确值为58.27%)。应该取那组数据为好。 解:(1)x=(..)/3=58.25% d= ∑|di|/3=0.66 s=(∑(x i-x)2/(n-1))0.5=1.4 Er=(58.25%-58.27%)/58.27%=-3.43×10-4 (2)x=(..)/3=58.18 d= ∑|di|/3=0.08 s=(∑(x i-x)2/(n-1))0.5=0.15 Er=-1.54×10-3 选择第二组,数据精密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