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中共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顾华

随着各地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数量的增多,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我们感到,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着眼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对人才的紧迫需求,积极探索研究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围绕打牢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基础、管理技能和带富能力,努力提高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整体水平。

在对大学生“村官”走访了解中,我们感到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初期容易出现以下矛盾和困惑。一是想在农村有所作为而又不愿扎根农村基层。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农村这个大舞台,大都怀着美好的愿望,抱着成就一番事业的想法走上“村官”工作岗位。但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与丰富多彩的院校学习生活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大学生“村官”在经历工作初期短暂的新鲜感之后,容易会陷入远大抱负与生理、心理不适应现实艰苦环境的矛盾之中。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官”产生畏难情绪,往往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心思整天花在如何“上调”上,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二是想较快树立威信而又难以融入群体之中。大学生“村官”任职之初,大都希望自己与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打成一片,并在工作中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但现实工作要求大学生直接面对群众,宣传农村方针政策,协调处理社会矛盾,指导农民脱贫致富。如此具体、实际的工作,常常使大学生“村官”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导致有些大学生“村官”容易产生回避、抵触农民群众,久而久之很可能导致难于融入广大群众之中。三是想打开局面而又不善于处理农村实际问题。大学生“村官”虽然文化程度比较高,但知识与实际能力并不是划等号。大学生“村官”与其他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一样,都期望早日打开工作局面,为自己铺设一条坦途。但许多大学生“村官”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看得过重,自我估价过高,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估计不足。而且由于他们缺少处理农村实际问题的经验,一旦遇到棘手问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陷于被动,从而容易滋生后悔和埋怨情绪,打“退堂鼓”。

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心理和困惑现象,各级基层组织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切实理解、宽容、帮助大学生“村官”开展农村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村官”的思想工作,善于发挥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等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消除困惑,使他们尽快融入群众之中,胜任本职工作,热爱基层生活,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一要充分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初期出现的矛盾心理和困惑现象。虽然大学生“村官”学识渊博、视野宽广,但在情感上也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大学生毕业后担任村干部,面临着由学校向农村、由学生向村干部的角色转变。自身角色、生活圈子、工作环境等的巨大变化,都有可能使他们产生“水土不服”,出现困惑与迷惘。各级基层组织应该充分理解和关心他们,既要关心他们的实际生活,包括饮食起居、业余生活、工资待遇等,更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如人生价值的追求、个人理想的实现等。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初期,各级基层组织对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往往是他们战胜困惑、冲出迷惘的重要动力。对这此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怀有一腔创业之志、万丈豪情的大学生“村官”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努力把思想工作“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要求落实到每个细节上。

二要努力宽容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对于刚刚接触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来讲,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不管大学生“村官”原先是否来自于农村,就他们本身来讲,对农村工作应该是一张白纸,从零开始,他们在工作中犯点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此时,作为乡镇、村干部要教育大学生“村官”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考验的思想准备,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机遇,把吃苦耐劳作为开启成功的钥匙。要实事求是地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妄下结论,“一棍子将人打死”。要从根本上端正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和态度,克服只看表面现象、不看本质主流,只看毛病缺点、

不看特长优势,只看一时一事表现、不看长远发展后劲的片面认识,辩证地看待他们、充分地信任他们。

三要真诚帮助大学生“村官”顺利度过工作适应期。大学生“村官”在工作适应期容易产生一些困惑,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农村工作的规律把握不好、对基层群众的思想摸得不透、对农村工作的特点了解不深,由此导致工作中容易出现深一脚浅一脚的现象,容易出现一些常识性的笑话,影响了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和威信。各级基层组织要真诚地给他们拨开迷雾,指点迷津。要认真抓好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套路;要建立乡镇、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传帮带”制度,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进行具体传帮带,使他们更快成熟起来,进入角色,少走弯路,健康成长。四要积极搭建大学生“村官”施展才能、争先创优的平台。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各级基层组织应根据基层大学生“村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大胆交任务、压担子,提供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要坚持用其所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优势,在村里各项中心工作中,积极为他们提供锻炼提高的机会、施展才能的舞台。同时,根据大学生“村官”进取心、荣誉心比较强的特点,广泛开展实践竞赛活动,宣传表彰先进典型,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干有平台。大学生“村官”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能力后,他们的自信心无形中会得到增强,也会更加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达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升华理想、增长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