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阜南县→历史文化→古今名人

吕蒙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期汝南富陂(今阜南县吕家岗)人,

东吴名将。

吕蒙幼年丧父,随母投靠邓当,生活于军营之中,练得一身武艺。少年随邓当征战,因作战勇猛,受孙策看重。邓当死后,吕蒙代邓职,拜别部司马,成为东吴年轻的将领,屡立战功。

建安十二年(207),吕蒙随孙权出征夏口(今武汉市境内),吕蒙为前部先

锋,大败刘表部将黄祖,攻占夏口,被擢升为横野中郎将。是年赤壁之战,吕蒙率吴军袭焚乌林曹营,截击曹操,逼曹败走华容道。

吕蒙幼年因家贫未能就学,因此曾被人看不起,被称之为“阿蒙”。吕蒙在戎马征战中发奋勤读,持之以恒,后竟通三史,精三略,以知识渊博闻名。鲁肃称其“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孙权称赞吕蒙“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有国士之量。

长期的读书与征战使吕蒙智勇双全。建安二十年(215),孙权率军围攻合

肥,久攻不下,形成吴军与曹军隔江对峙。吕蒙思及曹军善陆战,吴军善水战,江北无险可守,建议孙权在江北濡须(今无为县境)修筑坞堡,以防曹军突袭。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在以后魏吴交战中,吴军以坞堡据险而守,每每使曹军受挫而还,东吴无虞。

建安二十二年(217),吕蒙率吴军镇守汉上。时刘备大将关羽守荆州。荆

州乃东吴西向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为使东吴战略得逞,吕蒙定计谋取荆州。他诈称自己身患重病,让无甚名气的陆逊代己之职,并让陆逊对关羽大加赞扬。关羽果然上当,以为陆逊年轻无谋,不足为虑,遂率军攻魏,荆州空虚,吕蒙得知调虎离山之计成功,便趁机率水军逆江而进。他令各船水手穿白衣扮作商人,船内尽伏精兵。由于关羽重兵离去,留下的守军放松戒备,公安、南郡等地被吴军逐一偷袭占领而关羽不知。最后,吴军一举袭占荆州,关羽败走麦城,与其子关平被吴军擒杀。白衣渡江夺取荆州,使吕蒙声威显极。孙权封吕蒙为南郡太守,

并封孱陵侯。封爵未下,吕蒙疾发而卒,时年42岁。

吕蒙传载于《三国志》。

焦千之

焦千之,生卒年不详;字伯强,汝阴椒陂(今阜南县焦陂镇)人,北宋官员。

焦千之自幼勤奋好学,为人厚道,乐于助贫。年轻时成为地方上博学多才、品德高尚的知名人物。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焦千之投其门

下,受到欧阳修赏识。

吕公著为颍州通判,聘焦千之为家庭塾师,教其诸子。焦千之“为人严教方正”,吕诸子长进很快,后吕公著进京任御史中丞,盛情邀焦千之随之同往。欧阳修写《送焦

于之秀才》一诗相赠,诗云:“焦生独立士,势利不可恐。谁言一身穷,自待九鼎重。有能揭之行,可”谓仁者勇,吕侯相家子,德义胜华宠。”

焦千之虽德才兼备,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黑暗却使他屡试不第。直到英宗治平年间,由于欧阳修、赵概的关照,焦千之才得以出任浙江乐清县令。

神宗熙宁三年(1070),吕公著知颍州,极力推荐焦千之。焦于之被授予秘

书省校理,迁殿中丞,知无锡州。焦千之官居高位,仍一身素洁,勤于政事,尽心尽力为地方办了不少有益的事,受到民众称颂。

焦千之老年归里,两袖清风,竟无居所,幸得学生吕希纯资助,才在颍州城南建房定居。所建居所,人称“焦馆”,焦千之终老于此。

明正德《颍州志》载有焦千之传。

张鹤鸣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达野,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朝官员。

张鹤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授山东历城知县,不久即擢为南京兵部主事,又调陕西右参政,晋升右金都御史,可谓官运亨通。张鹤鸣在朝为官,效忠明王朝。他在巡抚贵州时,镇压苗民起义,因功于天启元年(1621)

官居兵部尚书。其政治野心随官职升高而膨胀,积极参与朝中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当时,辽东巡抚王化贞与守将熊廷弼矛盾尖锐,张鹤鸣听从王化贞,使王、

熊矛盾更加激化,导致东北边防大乱。天启二年(1622),王化贞于大敌当前弃

城逃跑,张鹤鸣反诬熊廷弼罪责,杀熊廷弼并传首九边。此后,他做贼心虚,假病告归。四年后,张鹤鸣又与奸臣魏忠贤勾结,出任南京工部尚书,以权谋利。次年,恩宗即位,魏忠贤败露自缢身亡,张鹤鸣受劾被罢官,归颍后于颍州西湖

大置房产田园,过着富翁生活。崇这祯八年(1635),李自成率农民义军攻颍州,

张鹤鸣组织地主武装,负隅顽抗。义军攻进颍州,张鹤鸣与其胞弟张鹤腾同被义军处决,双双成为明王朝的殉葬者。

《明史》载有张鹤鸣传。

张鹤腾

张鹤腾(1555—1635),字无翰,号凤达,张鹤鸣之胞弟,明朝官员。

张鹤腾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

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张鹤腾后升任刑部主事,又调任户部广西典事。他清查大仓银库,革除积弊,岁得万金,全数上缴。因绩被提升为郎中,督饷延绥。后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

颍州。崇祯八年(1635),李自成农民义军攻颍州,张鹤

腾反抗义军,后被义军擒而杀之。

张大赓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

集)人,清代画家。

张大赓乃张鹤鸣第三子,但与张鹤鸣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张鹤鸣热衷于官场政治,而张大度则热心于工诗绘画。从青年起,张大赓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陇,跨长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积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画内容很广,花鸟松石,鱼虫竹泉,无不涉猎,其中尤以山水称著,其山水画又以苍健出名。张大赓除擅长绘画之外,还工于诗文,著有诗集一卷。

刘体仁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勇,号蒲庵,颍州薛集刘寨(今阜南县城关

镇)人,清代诗人。

刘体仁少时聪颖,“就傅经史,一览成诵”。他11岁时,其父刘廷传在颍州

抵抗李自成农民义军,城破被俘,为义军所杀。刘体仁效父忠明,青年时曾“往来兵间,为诸大帅策画”,抗清保明。但他虽有效父之心,却无回天之力,明王朝终于被清王朝灭而代之,刘体仁为此痛心不已。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刘体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违心地做了清朝的

官。上任伊始,他不顾同事反对,毅然平反冤案,开释蒙冤者,出乎意料地官升刑部员外郎。不久,碰上豫省一桩冤案,刘体仁拒绝抚军贿赂,仗侠执义,使冤者得免于难。在封建社会里,“任侠尚义”的刘体仁官运注定难久,他不久便被

调任吏部郎中,总共为官不过3年便辞官归里了。

刘体仁为官3年,“身践华要,名重一时”,“高蹈收荣,长往而不悔”。他

感到自豪和怀念的是在为官期间,“与海内诸名贤为文酒会”,论文赋诗。“诸名贤”者是指王士帧、汪琬、顾炎武、黄黎洲等文人侠士。辞官归里后,刘体仁过了一段隐居田园生活。此后便踏上了出游之路,从秦淮到黄河,从苏门山到华山,或咏诗于名胜庙堂,或作画于山水泉林,创作丰盛,诗画并茂,“凡一笔出,四方人竞传诵之”。刘体仁除诗画外,还精于鉴别,长于鼓瑟,多才多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刘体仁整60岁。是年他游至钟离,突患急症,不治而亡。其遗著有《七颂堂诗集》10卷。《七颂堂文集》2卷,《识小录》1卷。刘体仁传载于《清史稿·文苑传》和《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李士林

李土林,生年无考,卒于1855年,字文峰,阜阳县方集(今属阜南县)人,清末捻军将领,后降清。

李土林少孤贫,性刚强,见义勇为,屡遭劣绅殴辱,15岁离乡学艺,结识雉河集张乐行(后为捻军领袖)。25岁李士林归里,以看家护院为名,组织青

年乡民学武,为捻军起义作准备,在四方村里甚得拥护。

咸丰元年(1851),洪河、淮河流域水旱连灾,饥荒严重,而地主劣绅囤粮,

拒绝借济灾民,百姓生活陷于绝境。李士林率众对地主劣绅展开扒粮斗争,救济灾民。地主劣坤勾结官府,实行镇压。李土林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在方集

大巷口筑坛拜将,举旗起义,号为捻军白旗大将军。是年四月,李士林率义军与清军交战马岗集,义军首战告捷,队伍迅速发展至万人。

咸丰四年(1854)五月,李士林率义军与清军会战滑集,激战数日,清军

援兵至,义军退至方集。七月十四日,李士林率部东进在公立桥与官府团练数千人激战,大败团练,斩团练千总以下大小官员百余人。接着,李士林义军又在七

旗仓迎战朱杏、朱鹤经等部团练,斩朱杏、朱鹤经等团练头目70余人,大获全胜。连战皆捷,李士林义军声威大振,兵至3万,在柳沟、王化、地城一带休

整后,即由乌龙集(今河南省淮滨县城)渡淮西进。占息县,克罗山,李士林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义军进入湖北,人生地疏,补给困难,清军重兵围截,李士林数战失利,遂率部降于清湖广总督杨沛。降清后,在湖北广济被太平大国

英王陈玉成部围歼,李士林负伤被俘。咸丰五年(1855)六月,李士林因伤口崩发卒于太平军营。

周作雨

周作雨(1846—1888),阜阳县柳沟集(今属阜南县)南周小庄人,清朝官员。

周作雨于清咸丰十年(1860)中武举,同治二年(1863)始任清宫廷侍卫,长达15年。光绪六年(1880)周作雨出任广东军门提督。光绪十四年(1888),周作雨病卒于任所。其遗体由夫人丁氏归葬于故里。1972年,其孙周振芳等将周作雨遗骸葬于小周庄西南河滨。

朱炎昭

朱炎昭(1835—1921),字鸿升,号飞仙,阜阳县朱寨(今属阜南县)人,著名塾师、画家。

朱炎昭出身农家,7岁入私塾,9岁丧父,备尝艰苦,勤奋好学。清咸丰三年(1853)18岁的朱炎昭携母逃难,母亲死于途中,朱炎昭栖身于颍州西湖环翠亭,后流寓太和县,在赵庙当塾师。不久,朱炎昭北上鹿邑,仍当塾师。同治三年(1864),30岁的朱炎昭赴淮阳应童子试,因受当地势力排挤而落榜。其

后被鹿邑名儒王祖桐之父收为弟子,下届复考,中秀才。同治六年(1867),朱

炎昭又中举人。

光绪二十年(1894),朱炎昭出任郑州学政,在职10余年,极其厌恶“堕

落宦海苦奔波”,“大吏谒来折腰多”的幕僚生活,潜心于吟诗绘画书法。其诗豪放,反映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其画多以石、梅为题材,表达作者不屈不挠的志

向;其书法棉里藏针,独具风格。朱炎昭的诗、画、书法一时名扬郑州,颇受时人钟爱。

朱炎昭辞学政而南游杭州,后北去京津以画为生。每一画出,显贵豪门乃至日本客商争相求购。曾为日本人画石,并题诗,诗中有“日国多情偏购画,飞仙石渡海天深”句。朱炎昭的诗、书、画,世称“三奇”。

朱炎昭虽多才多艺,但在黑暗的旧社会,只落得才艺难展,壮志难酬。他晚年生活凄凉,寓居太和旧县集,伤心地悲叹“回首青春梦一场”。以后返归故乡,

应聘为中村岗义学教师。朱炎昭85岁回到朱寨老家,翌年病逝于家中。其遗著有《蔬香阁诗草》。

倪嗣冲

倪嗣冲(1868—1924),原名倪毓枫,字丹忱,阜阳县柴集(今属阜南县)

倪新寨人,凶残多变的军阀。

倪嗣冲之父倪淑,以举人任四川开县县令,曾为袁世凯家庭塾师。倪嗣冲自幼随父在四川读书。20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五年(1899)投靠袁世凯,因献计镇压山东义和团,被袁世凯任命为山东陵县县令,由此发迹。

光绪二十七年(1901),倪嗣冲跟从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残酷镇压义和团,晋为道员,授黑龙江民政使。光绪三十四年(1908),袁世凯遭

弹劾下野,倪嗣冲亦因贪污罪被革职查办。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复用倪嗣冲为行营翼长,迁河南布政使,并帮办河南军务。时革命党人张汇滔淮上军光复阜阳。倪嗣冲受袁世凯指派,于

宣统三年冬(1911年12月15日)率部攻破阜阳,大肆屠杀民军,把300多名被俘的淮上军全部枪杀,又把阜阳城内居民集中起来,令其逐个报数,凡听出

不是阜阳口音者,一律作“乱党”杀害。被阜阳人切齿称之为“倪屠户”的倪嗣冲镇压淮上军后,于次年2月7日自称“颍州都督”。

民国2年(1913),倪嗣冲率部由阜阳南犯,先后攻占凤台、寿州、六安、

正阳、合肥、桐城、安庆,被袁世凯任命为安徽都督,后改为安徽巡按使,狂热地拥戴袁世凯复辟称帝,大肆搜捕革命党人。袁世凯称帝,随即遭各地讨袁发难,

蔡锷首先发兵北伐。倪嗣冲派安武军30余营进驻湖南岳州,与讨袁军对抗。民国5年(1916)3月,倪嗣冲又亲赴湖南指挥,4月被袁世凯命为湖北将军兼“讨伐军”总司令官。6月6日袁世凯死,15日倪嗣冲率部退回安徽。同年7月6日,黎元洪任命倪嗣冲为安徽省长。

袁世凯死后,倪嗣冲转而投靠张勋,支持张勋复辟,被溥仪任命为安徽巡抚。张勋败后,倪嗣冲摇身一变,又投靠段祺瑞(时任国务总理),被冯国璋(时为

代理大总统)特命为安徽督军兼长江巡阅使。民国9年(1920),在

军阀混战中,皖系战败,倪嗣冲被革职,寓居天津,患了癫狂病。民国13年夏,倪嗣冲病死,葬于天津佟家楼。

王治国

王治国(1866—1925),字利用,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会龙乡西王寨人,系军阀幕僚。

王治国少时家贫,居其岳父家习文练武。光绪十四年(1888),在颍州考中武秀才。光绪十六年(1890),在南京考中武举人,翌年,又赴京会试中武进士,被选为宫中侍卫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王治国护驾逃

难西安。同年回京,在袁世凯新军练兵处任统领。后练兵处改为三镇,王治国任三镇统领。

辛亥革命后,王冶国应邀任倪嗣冲武卫右军统领。民国2年(1914)6月,

武卫右军改称安武军,分左、中、右三路,王治国任左路军统领。因为不满倪嗣冲残暴而离职归田,不久又被倪嗣冲接往开封闲居,仍享受高级幕僚待遇。

民国5年(1916),王治国奉国务总理段祺瑞派遣,赴法国学军事。曾在

参加法国总统阅兵大典时,王治国以武功和军事才能受到法国总统赏识,亲授予七星宝刀一柄。

民国11年(1922),王治国应老部下吴佩孚邀请,任直系军阀吴佩孚高级幕僚。民国14年(1925),王治国病死于开封,其遗体被送回故乡安葬。

张耀先

张耀先(1901—1931),原名张进荣,号省三,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冷寺张小庄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耀先民国12年(1923)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民国14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阜南县最早的中共党员。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耀先在张发奎部先后任排长、连长。民国16

年,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张耀先到安庆做秘密工作,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中共党组织营救出狱。翌年,张耀先回到阜阳,参加阜阳“四·九”革命暴动。

“四·九”暴动失败后,张耀先于次年6月回到阜阳县南乡(今阜南县境),以

吕寨师资养成所训导主任身份作掩护,宣传革命,发展党组织,开展群众运动。他发展党员近百人,建立了中共阜阳南乡区委会,还建立了共青团组织,同时组织穷人会、学生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开办农民夜校。

民国19年(1930),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党代会,张耀先被选为中心县委委员。民国20年,因遭国民党当局通缉,张耀先辗转到河南获嘉县。同年秋,党组织调张耀先去红四方面军任团政委。是年底,张耀先在黄安战役中牺牲,年仅30岁。

周洪猷

周洪猷(1907—1932),字宣甫,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周油坊人,中共党员

,革命烈士。

周洪猷少年时入私塾,继而入冷寺高级小学就读,后考入外地中学,在铰期间接触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民国18年(1929),周洪猷返回阜阳县南乡(今阜南县境),以张塘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民国19年(1930)秋,在今阜南县东骆寨出席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的党员代表会

议,周洪猷被任命为中共阜阳南乡区委宣传委员(入党时间不详)。其后,周洪猷发动群众,开展农民革命运动,积极准备在老窑湖一带举行革命暴动,因泄密暴动未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周洪猷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转去河南省新蔡县,不久又转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后无音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阜南县人民政府追认周洪猷为革命烈士。

丁待聘

丁待聘(1898—1932),原名丁保珍,又名丁允章,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河寨丁小湾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丁待聘自幼读书,后任郜庙小学教员。民国19年(1930),丁待聘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民国20年春,因受国民

党反动当局通缉,经组织安排进入鄂豫皖苏区。以后下落不明,建国后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冷纯修

冷纯修(?—1932),字全善,阜阳县双碑乡(今属阜南县)东冷寺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冷纯修在民国19年(1930)前为冷寺小学校长,受张耀先影响,积极宣

传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9年,冷纯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

书记。民国20年,因党组织遭受破坏,冷纯修转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参加了

红四方面军。民国21年,国民党当局重兵“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在

红四方面军转移途中,与国民党政府军队遭遇,冷纯修在激战中不幸牺牲。建国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杨席清

杨席清(1907—1938),字靖华,阜阳县黄岗镇(今属阜南县)东杨寨人,

爱国志士。

杨席清出生于豪门富户,自幼在家就读,习文学武,少年杨席清胸怀报国大志,资助朋友,很讲义气。民国19年(1930),23岁的杨席清离家出走,先后结识了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人士。民国23年(1934),杨席清协助李济深

组建福建省政府,事泄被蒋介石当局捕押在当涂监狱。同年,在李济深谋划下越狱。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是年底,杨席清与刘士雄奉冯玉祥之命,在颍上县南照集组建第三十四抗日游击纵队。纵队下设3个支队,共达2000多人,杨席清为司令,刘士雄为副司令。民国27年春,杨席清率

部突袭黄岗,夺得国民党政府某军存放的大批枪支弹药,武装纵队,以为抗日。

民国27年(1938)8月12日,日伪军重兵西犯,沿淮河水陆并进,企图攻占阜阳,进而西进河南。杨席清闻讯后,率部在汪赵集一带埋伏,准备守土抗敌。13日上午,日伪军来犯,杨部遂与日伪军展开激战。经两个多小时战斗,击毁日伪军汽艇数艘,打死打伤日伪军百余人,杨部亦付出很大代价。击退日伪军后,杨席清率部撤往汪赵集湖地。14日上午,得到增援的日伪军追至湖地,

杨部奋力抵抗,双方又激战数时,日伪军复受重创,杨部伤亡亦惨重。日伪军退走,杨席清率残部于当夜撤至任字沟,突遭国民党顽固派杨佑阜常备队偷袭,杨部伤亡殆尽,杨席清仅带八九人突围,到四十铺李世尧家,遭到李世尧与其叔父

李少伯(国民党联保主任)暗算,杨席清遇难,时31岁。

刘玉瑛

刘玉瑛(1905—1946),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刘家洼人,著名画家。

刘玉瑛幼读私塾,民国18年(1929)入阜阳安徽省立三中就学。从私塾到中学,刘玉瑛一直专心于学习绘画。民国21年,刘玉瑛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

校,专攻国画。由于刘玉瑛虚心好学,得到名师谢公展、潘天寿指导,他的画技进步很快。谢公展曾在刘玉瑛所画《柳燕碧桃》上题赞:“玉瑛弟之画,师古人不羁宗法,章法新颖,独树一帜。”刘玉瑛在上海美专期间,曾在无锡、南京、蚌埠等地举办画展,其画名大著。

民国23年(1934),刘玉瑛在上海美专结业,先后在河南槐店中学、安徽省第五女中、立煌师范任美术教师。民国27年(1938),日军扩大侵华战争,

大批沦陷区难民涌至阜阳城。刘玉瑛怀着爱国热忱,奔走呼号,邀请地方画师,举办义务画展,售画之款,全部用于救济流亡难民。

刘玉瑛爱乡心切。民国29年(1940)秋,他和耿作则、王寅宾等人在王

化集创办安徽省私立淮颍中学。为筹建校资金,刘玉瑛带病作画,售银千余元,全部奉献。学校建成,刘玉玻任教导主任,带病教课,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深受学生敬重。

民国35年(1946)春,刘玉瑛应邀参加南京全国画展,随后又举办了个人画展,著名画家齐白石特地从刘玉瑛画展上挑选5幅国画,送欧美国际画展。

徐悲鸿曾邀刘玉瑛在济南共同举办画展。其时,蒋介石国民党正在加紧准备发动内战,在国内实行独裁专制,搞得政治腐败,经济崩溃,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刘玉瑛对此深恶痛绝,以画抗议,他在此期间画的鸟从不点睛,以示“闭目自洁,不看人间肮脏事”。是年秋,因患肺结核病治疗无效,刘玉瑛中年辞世。

铭经

刘铭经(1873—1947),字永鑫,阜南县三塔集刘寨入,著名的教育工作

者。

刘铭经幼时随父(私塾先生)就读,以后考中秀才,又考入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因带领同学抗议校礼堂倒塌砸伤学生,被校方开除,转入龙门师范,于该校毕业。

刘铭经走上社会,即从事教育工作。辛亥革命后,刘铭经创办阜阳第三师范,

并参与创办阜阳省立第六中学,亲任六中校长。他在六中率先实行民国新学制,培养了大批青年人才,其中李端甫、刘宠光、宋日昌等不少人走上革命道路,成为共产党员,为阜阳地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14年(1925),刘铭经应聘入西北军,为甘肃督办刘玉芬幕僚。翌年,

受命署理甘州镇守使,厉行禁鸦片、减税收,注重调解各民族矛盾,使之和睦相

处。民国19年刘铭经因病辞职,去天津寓居养病。民国23年,刘铭经返阜阳。

次年,他应聘任丽泽中学名誉校长。

民国28年(1939),刘铭经定居于三塔集西刘寨,虽年高多病,但他热心教育事业不减当年。他捐地100亩,创办顺昌职业中学。该中学于民国31年招生开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民国36年(1947),刘铭经病逝,临终嘱将其遗体葬于顺昌职业中学校园,以示其至死不离开学校教育。

唐惠亭

唐惠亭(1891—1947),字开畅,阜南县唐家湾人,教育工作者。

唐惠亭出身农家,幼时读私塾,16岁考入阜阳县立师范学校。其时,唐惠

亭全靠父亲卖菜供应上学,生活克俭,读书勤奋,成绩优异。至今,阜南县群众流传着“菜挑子挑出唐老惠”的佳话,用以勉励青年人艰苦勤学。

唐惠亭师范毕业后,任阜阳城贡院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调任阜

阳县薛集小学校长。在薛集小学,唐惠亭修整学校设施,请名师,制教具,访家长,增新课,在教材教法上颇多建树,开创当地新型学校之新风,名扬四乡。远

近数十里慕名入学者年年迅增,薛集小学由仅有100名学生的初级小学发展成有30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

民国28年(1939),唐惠亭奉调去阜阳师范附属小学任校长。民国31年调至阜阳大观小学任校长。民国34年又调任清颖女子中学庶务主任。民国36年(1947)8月,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唐惠亭因劳成疾,不幸逝世,享年56岁。

陈继宇

陈继宇,生年不详,卒于1948年,四川省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陈继宇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连政治指导员,民国37年(1948)初解放军解放阜南时留地方工作,任柴集区区队指导员,后调任中共赵集区区委书记。是年6月,国民党军“清剿”部队由临泉突

袭赵集,陈继宇即布置区委干部分散隐蔽到群众家里,他自己亦藏于一家饭店内。由于该店老板娘出卖,敌人发现了陈继宇。陈继宇迅即离开饭店,与追赶的敌人交火,边打边撤,身负重伤,壮烈牺牲于赵集西北角。翌日,中共阜南县委、县政府为陈继字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会后将陈继宇遗体安葬于赵集东墓地。建国后,阜南县建有陈继字烈士陵园。

孔庆和

孔庆和(?—1948),山东曲阜人,革命烈士。

孔庆和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排长,民国37年(1948)随军南下,留在阜南县工作,先后任赵集区副乡长、乡长、乡政治指导员。同年11月,黄维

兵团路过阜南,孔庆和率乡中队阻击敌人,在田集不幸被俘。敌人严刑拷打,孔庆和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敌军离去后,当地政府和群众将孔庆和遗体安葬在杨大寨南墓地。建国后,当地政府为孔庆和烈士建立墓碑,以示永远悼念。

张克元

张克元(?—1948),山东省人,革命烈士。

张克元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干部,民国37年(1948)随军南下,留在阜南县做地方工作,任柴集区财粮员。同年11月,黄维兵团路过阜南县,柴

集区干部奉命撤离。张克元身背银元和贵重公物最后撤离,在转移途中被敌军发现。张克元一边阻击追敌,一边设法把公款公物隐蔽起来,为了维护国家资财,张克元身中数弹,英勇献身。

张克元遗体安葬于柴集西墓地。建国后,当地政府为张克元烈士立碑纪念。张文达

张文达(1921—1949),江苏省泗阳县人,中共党员,革命烈士。

张文达原在泗阳县任八集乡小学校长。民国32年(1943)辞去校长职务,奔赴抗日民主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7年(1948)春,张文达随干部大队从鲁中南下,是年8月调到阜南县于集区,先后任副区长、区长。同年10月,张文达任支前民工中队长,带领民工将一批支前物资运到淮海战役前线,并转送解放军伤员40余人。完成支前任务后,张文达调任阜

南县公桥区委书记。

民国38年(1949)春,阜南县沿淮(河)洪(河)地区发生红学会道门

反革命暴乱,公桥区是其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张文达根据县委指示,作出战斗部署,亲自带领几名区队战士,占领天主教堂制高点阻击敌人,掩护区政府人员

转移。4月1日上午10时,会匪头目丁焕然、郑步臣率会匪队伍猛扑公桥,张

文达在教堂房顶居高临下,迎头痛击犯匪。因匪众我寡,张文达带领战士边打边撤,至公桥集北桥头时,张文达和几名战士均壮烈牺牲。

崔宫氏

崔宫氏(1896—1949),霍邱县塘

下村人,革命烈士。

崔宫氏出身穷苦农家,自幼随父母讨饭为生,20岁与阜南县人崔金普结婚,仍然四处乞讨流浪。民国35年(1946),崔宫氏随丈夫回阜阳县南乡崔吴庄(今阜南县城郊区民安乡)定居。

民国36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路过阜阳县南乡,建立中共阜南

县临时县委,留下一位童连长及数名战士,建立地方武装。崔宫氏为之侦察敌情,传递情报,并在双碑一带动员青壮年参军。曾以乞讨为掩护,随童连长到凤台侦察,曾立功受奖。

民国37年(1948)秋,阜南县民主政府建立,崔宫氏任苗集区郑庙乡董庄行政村村长。她以高昂的革命热情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全身心投入反匪反霸、

交公粮、做军鞋、组织担架队,支援淮海战役。因工作出色,经常受到县、区、乡表扬。

民国38年(1949)农历三月初三,阜南县发生反动会门暴乱。会匪头目张宝珍派40多名会匪,将崔宫氏及其儿子、儿媳、女儿抓去张兰寨严刑拷问,

逼迫崔宫氏交出童连长让其隐藏的枪支弹药。崔宫氏受尽酷刑,宁死不招。次日黎明前,张宝珍将崔宫氏枪杀于寨外稻场上。崔宫氏儿女被救出后,把深埋在家里灶下的枪支弹药交还给民主政府。暴乱平息后,民主政府追认崔宫氏为革命烈士。

张宝珍

张宝珍(1894—1949),又名张玉玺,俗称张老宝,阜南县龙王庙人,惯匪,反动红学会暴乱头目。

张宝珍18岁辍学,先后任圩长、联保主任、国民党阜阳县第三区指导员;30岁参加红学会,40岁为红学会典传师,以封建迷信思想蒙蔽群众,煽动会众作乱。

民国38年(1949)春,张宝珍串通匪霸丁焕然等,与国民党乡保队相互

勾结,建立“武学联庄会”,张宝珍为总指挥,提出“打八路,抢公粮,渡灾荒”的口号,煽动群众。一时间群众被蒙蔽者甚多,会众发展到数千人,号称万人。

经过阴谋策划,张宝珍于农历三月初三(公历3月31日)发动了反革命暴乱。从3月31日至4月2日,在张宝珍指挥下,会匪先后袭击了代寨、公桥、于集、洪集4区乡政府,杀害革命干部,抢掠仓库财物,气焰极为嚣张。反革命暴乱殃及方集以东、老观以西40公里,双碑以南、洪河以北20公里,方集、于集、苗集、薛集等区乡政府亦遭严重破坏。4月3日,中共阜阳县委书记何焕

文、军分区独立团团长宋振宇率部队前来平暴,被围于张兰寨。张宝珍把受蒙蔽、胁迫的群众逼到前面,让会匪骨干跟在群众后面,向寨子近逼。平暴部队为防止误伤群众,最大限度地控制火力范围。双方相持一昼夜。次日上午,增援的军区

12团骑兵连赶到,与坚守寨内的部队内外夹击

,张宝珍会匪遂土崩瓦解。张宝珍之子当场被击毙,张宝珍被击伤潜逃。当年冬,张宝珍被逮捕归案,依法处决。

倪道烺

倪道烺(1879—1951),字炳文,阜南县柴集区倪家寨人,倪嗣冲的侄子,

汉奸。

倪道烺自幼随倪嗣冲生活、读书,成人后成为倪嗣冲的贴身侍官,对倪嗣冲忠心耿耿,跟倪嗣冲干尽了反动罪恶勾当。

民国2年(1913),倪道烺被倪嗣冲先后任命为芦盐运销总局督办、凤阳关监督、烈山煤矿总经理,滥设关卡,重税盘剥,中饱私囊。

民国7年后,倪道烺受倪嗣冲指使,与倪嗣冲之子倪道杰组织“安徽公益维持会”,自任会长,实际把持安徽督军公署大权,成为皖系军阀在安徽的实力人物。因倪道烺贪污教育经费,导致民国10年6月2日安徽省学生集会抗议,

倪道烺勾结马联甲,指令军警残酷镇压学生,打死打伤学生数十人,制造了安庆“六·二”惨案。惨案发生后,倪道烺遭到全省文化教育界人士的愤怒声讨,潜逃天津避居。

民国13年(1924)秋,倪道烺攀附于临时执政段祺瑞门下,出任安徽军

事善后特派员,与段祺瑞任命的安徽省长王揖唐争权夺利。倪道烺串通安武军旧部,以“皖事改革促进会”和“安徽青年自治会”的名义,通电历数王揖唐罪状,

将王揖唐挤出安徽。民国14年,倪道烺又操纵军官,联名通电拥其为“皖军总

司令”,企图拒新任省长吴炳湘到任。事败后,倪道烺被段祺瑞任命为长芦盐运使,寓居于天津。

民国27年(1938)7月,倪道烺被伪汪精卫南京维新政府委任为伪安徽

省维新政府省长。倪道烺从此死心踏地干起了汉奸卖国贼的勾当。他上任伊始,就把存于蚌埠仓库的大批粮食等物资奉献给日本侵略军。其后,倪道烺发动“献机”活动,强令搜刮民财,购飞机捐献给日军。倪道烺还丧心病狂地在蚌埠建立

“慰安所”,强迫中国妇女为日军充当“慰安妇”。民国28年(1939),倪道烺在蚌埠血腥镇压抗日民众,一夜间抓捕600余人,统统作为“共党分子”、“反日分子”交给日本宪兵队,致使70多人被杀害。

民国34年(1945)8月,日本投降。9月,罪恶累累的汉奸倪道烺被捕入

狱,被判处无期徒刑。1951年5月,蚌埠市军管会将倪道烺从上海押回蚌埠召开公审大会,处决了这个臭名昭著的汉奸。

吕和笙

吕和笙(1886-1957),字大镛,阜南县赵集区会龙乡吕小圩人,进步人士,教师。

吕和笙17岁考中阜阳县学庠生。辛亥革命后,吕和笙与阜阳县进步人士吕

荫南等赞助国民革命,极力反对倪嗣冲镇压革命党人。曾被阜阳各界推选为代表,与倪嗣冲的县议员谈判

,被捕入狱,后经阜阳各界人士营救,幸免于难。

民国17年(1928年),在阜阳“四·九”革命暴动前后,吕和笙同情革命,

以担任阜阳人民自卫团团总的身份,掩护和营救了不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后因营救周传业(吕和笙的女婿,共产党员)、周传鼎(共产党员)无效,毅然辞去团总之职,还乡归里。

抗日战争期间,吕和笙任临泉民强中学国文教师,常在课堂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教育学生抗日救国,并多次保释被国民党顽固派捕去的爱国人士。解放战争时期,吕和笙为中国共产党在阜阳的组织和解放军部队提供过不少方便,始终是共产党人的朋友。

1950年1月,吕和笙被选为人民代表,出席了阜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被选为阜南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吕和笙任阜南师范学校语文教师,后因年高而离职。晚年在家,以诗文、书法自娱,1957年病逝,享年71岁。

方端臣

方端臣(1894—1959),阜南县方集人,俗称“方老端”,爱国武师。

方端臣自幼好武,13岁拜山西花沟山罗宾甫为师,学得一身武功,尤以五

音八卦掌和三击掌最精。在当时武林中自成一家,其弟子有马汉卿、陈丰厚等,人称方派,在黄淮平原及长江中下游甚有名气。

民国13年(1924),方端臣为无锡盐务局保镖。一次,路过扬州大明寺,

见两个日本武夫当众炫耀武功,其中一人将一面碑石连击三掌,那石碑断为两截。日本武夫面对中国观众,极为狂妄嚣张,大有目空一切之态。方端臣见状,激起民族自尊心和为国争光之勇。他走向前去,连击三掌,将另一更宽更厚的石碑断为两截。周围观众掌声雷动,日本武夫目瞪口呆,不得不鼓掌示服。又有一次,方端臣路过上海黄埔滩小校场,见一英国武士把“千斤盘”推转一周后口出狂言:“东亚病夫,哪个敢与我较量!”一连几个中国武师上前推盘,皆不足一周。英国武士更加得意忘形。方老端胸中顿腾爱国烈火,发功运气,把铁盘推转一周多。在场观众扬眉吐气,英国武士恼羞成怒,竟指使随从一拥而上,大打出手。方端臣奋起还击,随从连连倒地,英国武士亦受重伤。事后,方端臣遭到国民党政府通缉,被迫离开上海。

建国后,方端臣参加了方集业余剧团,曾在阜南县文艺会演上表演“铁板桥”,

享誉全县。1959年,方端臣因病辞世。

吕醒寰

吕醒寰(1896—1960),字大铎,吕和笙之胞弟,进步人士,教育工作者。

吕醒寰幼时在家从父读书,中学毕业后入燕京大学,继之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时,吕醒寰积极参加反帝反封

建的北京学生运动。从美国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驻阜阳办事处秘书长,同情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曾参与营救周传业、周传鼎的活动。面对国民党当局的腐败、暴政,吕醒寰弃政从教,建国前历任东北交通大学教务长、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安徽省立第三、第六中学校长、安徽省立第五女子中学校长、阜阳县立中学校长、上海市私立安徽中学校长、安徽省立立煌师范校长、安徽省九县联立农业职业中学校长、国民党安徽省教育厅主任秘书、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教委员。建国后任浙江大学医学院主任。

吕醒寰认为“教育可以兴国”。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可谓“桃李遍天下”。吕醒寰热爱祖国,主张民主、进步,反对国民党蒋

介石独裁专制。他的留美同学陈果夫曾请他从政,被他拒绝。1960年,吕醒寰因病辞世。

吕子厚

吕子厚(1897—1963),原名吕世培,阜南县赵集区何寨乡吕老寨人,医

师。

吕子厚于民国6年(1917)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该大学系教会所办,校长

是美国人,歧视非教徒学生,强行奴化教育。吕子厚与进步学生掀起反奴化教育的学潮,赶走校长,集会立誓罢神学课。吕子厚于翌年转入南京国文东南大学就

读,民国13年(1924)毕业。

建国前,吕子厚先后在亳县、阜阳、宿县、蚌埠、立煌、风台等师范学校任化学、生物教师兼校医。民国38年(1949)元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凤台

联中教师、凤台卫生院医师、阜阳卫生学校教师、阜阳妇产医院医师、阜阳地区医院医师,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医师或医学教育工作。

吕子厚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技术和理论,反对“医学全盘西化”的主张。他精读历代中医著作,收集民间验方,从西医理论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用之于临床治疗。他在治疗和教学中积累了“药用博物学”、“医学化学”等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整理撰写出《药性辨析》书稿。可惜因受政治运动冲击,

书稿未能出版成书。1963年,吕子厚病逝于阜阳城。

孙超群

孙超群(1906—1967),阜南县白果乡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孙超群出身贫农家庭,幼时读过3年私塾,迫于家穷,不得不辍学务农。民国15年(1926)冬,孙超群因不能如数交租,遭地主毒打,离家出走从军,编入粤系军阀部队当兵。民国18年(1929)9月,在福建上杭参加了红军,在红四军三纵队七支队十九大队当战士。

民国19年(1930),孙超群调任红二十六军军部通讯排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红军独立第二师十四团政委兼任中

共永丰县委书记。民国21年,调任红军独立第四师师

长,同年10月又调任红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师长,不久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民国22年5月,孙超群任瑞金教导团团长。红军长征中,孙超群任二十

二师师长。

抗日战争期间,孙超群在贺龙为师长的八路军一二师先后任警卫团副团长、团长,后相继任山西决死队第四纵队副司令员、晋绥军区六分区司令员。他率部参加“百团大战”,在晋西北地区反“扫荡”中创造了向敌人“挤地盘”的经验,

受到军区表扬。从民国29年(1940)至民国34年,孙超群率部与日伪军交战20余次,毙伤日伪军2000余人,俘敌1900余人。同时,开辟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组建游击队、武工队5000余人,建立8个团的地方抗日武装,为

军队扩充编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孙超群历任雁门军区副司令、晋绥边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四军和第七军副军长。

1952年,孙超群任防空高射炮兵学校校长、华北防空军事司令员。1955年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同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干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毕业,任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工程兵学院院长。孙超群长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忘我地工作,积劳成疾,于1967年5月病逝。

聂鹤亭

聂鹤亭(1905—1971),阜南县会龙乡彭庄人,参加过红军长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

聂鹤亭7岁读私塾,12岁辍学,14岁入省立阜阳第三师范附属高等小学,

16岁考入安庆皖江师范专科体育系。民国12年(1923),因参加反对曹锟贿选的活动,聂鹤亭受当局通缉,遂去河南省鹿邑县中学任体育教员。

民国15年(1926),聂鹤亭从军,在武昌叶挺独立团任排长,随军北伐,

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聂鹤亭参加了南昌起义,其后又参加了广州起义,任工农红军第四师参谋。

民国17年(1928)春,聂鹤亭受党派遣,回皖西北开展革命工作。同年12月,建立中共阜阳临时县委。次年,去中央苏区任红四军军部参谋,参加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业剖析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一由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引发的思考 1 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起因(2006年) 2006年6月某日:南京城南某区政府召开“建设新城南”高层论坛,区政府有关领导向媒体透露“将投资40亿元打造新城南,改善近2万户居民居住环境”。6月29日《南京晨报》以“40亿元让城南‘大变脸’为题,以正面支持的态度报到了这一高层论坛”。 8月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姚远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南京的“历史”关头》文章; 8月中旬:全国16位建筑、规划、文物、考古界的著名专家联名紧急呼吁保护南京老城南。 8月21日:《现代快报》用11个版面推出《老城南》特刊,指出“今天,一个猩红的“拆”字,将一笔抹去老城南五大片区这23条散发出古城气息的街巷,刹那间变成历史”。 8月30日:《新民周刊》推出封面报到《秦淮河,正在消失的历史》,文章在采访多位老居民的陈年往事和情感,并陈述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之后,指出“这些未经整合的民间的情感、智慧需求,是否与政府的决策走在同一条路上呢?” 9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报到说:“城市改造一方面要保留文化,另一方面要改善人民环境。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点,兼顾这两者?它是困扰着全世界有悠久文化的城市的通病,同样也困扰着南京”。 10月2号:《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老南京最后的纠葛》的文章,记录了多名专家、市民和区政府等部门对老城南不同声音,分析了目前老城南历史保护现状的社会背景,如物权法、政府角色和公众参与等。 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专家来信上作出重要的批示。随后一场包括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市民百姓在内的社会大讨论广泛展开,一时间老城南保护成为南京媒体的热点话题,成为南京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聚焦点。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

金华市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八咏老街夜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一、城市概况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南扼括苍,西控赣湘,北唇严杭,东屏杭绍。”为浙江之心,两浙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历名东阳、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金华市现辖金东、婺城2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宁门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全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二、历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吴越地置会稽郡领县二十四,而乌伤隶焉(乌伤因颜孝子而名)。西汉兴封刘濞王吴地,(乌伤县)在封內。濞诛,(乌伤县)仍隶会稽郡。新莽时,改乌伤曰乌孝。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分乌伤县西南置长山县(以县东北长山为名)。设西部都尉治所。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始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而长山为附郭之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为金华郡(郡以山名),郡治长山。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东阳郡,又分吴州置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复曰东阳郡,领金华、义乌、兰溪、武成六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东阳郡为婺州。五代、吴越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婺州为武胜军。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改武胜军为保宁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设江南行中书省分省与此。至正二十二年又改宁越为金华府领县七。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割县西南界白沙乡五都之地属于汤溪,金华府

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清沿明制。1912年废府。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 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2000年12月31日,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历史建筑-老火车站图片来源:住建部 三、历史文化价值 金华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国时期诞生的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十大古琴曲之首,也带来了知音文化;唐宋年间,武昌黄鹤楼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场所,也使武汉成为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市,简称汉,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简介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6 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

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为组建,下辖7个中心城区和6个新城区。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又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早在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描述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他设想,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武汉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更是预测武汉将在21世纪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全球第二大超级城市。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将武汉(光电)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 摘要: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价值观、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价值观;全球化;城市化;历史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长久以来,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城市,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从文物史迹,到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单纯物质实体的保护,发展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的保护。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研究、立法、管理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面对世界全球化的热潮,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经受着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说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全球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进而影响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物质环境。中国的城市文化正在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很多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本土文化削弱的境地。全球化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推向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外国的规划师、建筑师带着“先进”的思想、理念纷纷来到中国,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国的权势、业主们也都唯“洋”是从。结果,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脉缺乏理解,洋大师们做出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一张空白纸上来规划历史城市,不免打上“他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否定了对历史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可。这些设计方案的新奇、夸张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恰恰迎合了业主和权势们的口味,一个个“洋垃圾”就这样诞生了,而历史城市的城市肌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全被搁置到了一边。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就会决定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文化名城。因此,首先要改变拜金、拜权、非农的建筑价值观。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改变遗留在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封建长官意识。建筑师有责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角度出发,解读城市的文化内涵,做出具有名城特色的作品来。建筑师还应该成为新观念、新潮流、新生活得倡导者,价值观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着。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建筑师的价值观。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一、定量评估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1城市的地域历史环境市域中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镇,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以及与古城有重要历史联系的区域环境要素。 4-2古城格局古城的选址特征,与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关系延续的情况,古城的街巷肌理、传统格局、城墙城门,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遗存状况,古城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典型性和影响力。 4-3历史风貌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及其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情况。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5-1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5-2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地文物古迹遗存具有相当的久远度与丰富性,或是在城市格局、建筑风貌、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较为典型或是独特的艺术表达,或是在城市的选址、建设、军事防卫、工程设施或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历史上重要的

技术工艺或科学理念。 5-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状态评估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产业经济等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新的发展是否保障了历史的延续性。 标准说明: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考试重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考试重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期末重点 第一章: 1. 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2. 历史文化名城的四个基本点 历史悠久文化遗存文化传统继续使用和发展 3.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经济根基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文明传承久远辐射范围广泛 4.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作用 增添城市政治形象,增强城市经济动力;铸造产品特色,拓展企业文化;促进名城所在地,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产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 24个第二批 38个第三批 37个第一批: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 6.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的地区:华北地区北京 河北:承德山西:大同华中地区河南:洛阳、开封湖北:江陵湖南:长沙西南地区四川:成都贵州:遵义云南:昆明、大理西藏:拉萨华东地区江苏:南京、苏州、扬州浙

江:杭州、绍兴福建:泉州江西:景德镇山东:曲阜华南地区广东:广州广西:桂林西北地区陕西:西安、延安 第二章: 绍兴广州延安 1.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构成: 古城墙古城遗址宫殿、宫殿遗址、衙署钟鼓楼坛庙、纪念建筑宗教建筑 陵墓会馆、古民居园林历史街区 2.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构成: 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工艺特产民俗节庆 3.故宫的建筑思想: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儒家礼仪、等级制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 4.故宫的前三殿、后三宫 5.注意:中国五千年的封建建筑在儒家礼仪上如何体现? 6.民居建筑的特点: (1)地域性时代性科学性艺术性 7.中国现存著名的陵墓 秦始皇陵汉茂陵 乾陵北宋陵 明十三陵长陵 清朝东陵、西陵 8.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9.佛塔类型: 楼阁式塔

江苏历史文化旅游作业

作业及考试要求 一、回答问题 1。请列出江苏名列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十个城市及其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迹(遗迹至少8个)。 南京,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王府等。 2.扬州,有唐城遗址、史公祠、平山堂、瘦西湖、何园、个园等文物古迹。 3.常熟,有仲雍墓,言子墓,辛峰亭,兴福寺等。 4.徐州,汉代戏马台遗址、兴化寺、大土岩、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刘邦“大风歌”碑等。5.淮安,有青莲岗古文化遗址、文通塔、镇淮楼、韩侯祠等。 6.镇江,有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等。 7.苏州,虎丘、瑞光寺塔等。 8.无锡,泰伯墓,阖闾城遗址等。 9.南通 10.宜兴 2。请列出与江苏历史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名人及遗迹遗踪。(至少20人) 姑苏台——西施寒山寺——张继太湖景区——西施、范蠡沧浪亭——韩世忠 乌衣巷——刘禹锡明孝陵——朱元璋中山陵——孙中山夫子庙——孔子 瞻园——徐达灵谷寺——玄奘孙武公园——孙武夫子庙媚香楼——李香君 铁心桥——杨邦义虎丘——苏轼、阖闾灵岩山——夫差、韩世忠、梁红玉 拙政园——李秀成狮子林——黄庭坚、米芾雨花台——杨邦义牛首山——郑和 周庄——沈万三 3。请列出与江苏历史文化有关的成语典故及相关历史人物。(至少20个)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李白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勾践 鸟尽弓藏——范蠡 忠心不二——伍子胥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孙武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孙中山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指桑骂槐——曹雪芹 破釜沉舟、富贵还乡、衣锦夜行、沐猴而冠、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力拔山兮、江东父老——项羽 4。请列出与南京密切相关的明清文学名著。 《红楼梦》、《桃花扇》、《儒林外史》 5。请列出建都南京的十个朝代. 孙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6.请列出南京六朝文化、明文化及民国文化的相关遗迹 六朝文化: 建康宫城东城墙和东壕沟遗址、南朝陵墓石刻、南朝帝陵、牛首山、金陵大报恩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雷州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全市总人口150万,辖18个镇1个街道办,459个村居委会、3306条自然村,29个党委、1692个支部、44505个党员。境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57亿,其中工业产值15.84亿、农业产值43.21亿、社会零售总额26.38亿元、民营增加值32.25亿,三大产业比值4301:17.5:39.4。本级财政年收入1.092亿元,在岗职工年纯收入9109元,农民年纯收入3206元。雷城为雷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国务院颁布的10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一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画卷雷州素称“天南重地”。雷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颗熠熠生辉的南国明珠,是蕴藏历史文化的“大观园”。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她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体系雷州文化。雷州远在五千年以前

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是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自然景观美不胜收。雷州市境内的鹰峰岭、九龙山、响水湾、天成台度村、西湖翠拥、雁塔题名、一龙烟绕、万顷连云、南海波恬等等,莽莽苍苍,天水一色,令人目不暇接,莫不惊叹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历史文物古迹大展馆:在雷州这块钟灵毓秀的红土地上,名胜古迹众多。历代保存和发掘出来的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启秀塔,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真武堂、伏波祠、天宁寺等94处;古遗址50处,古窑址67处,古墓葬600处,古建筑120座,古庙宇108座,碑刻与木匾150块,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6处,唐宋明清时期遗存尤为突出,代表性特色文化村52条;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国家级文物459项545件。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均居全省县级之首。这些文物古迹是雷州数千年文明史的见证,是雷州先辈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拨巨资,群众筹善款等,积极修葺、恢复文物古迹面貌,抢救了大批文化瑰宝。徜徉于西湖、南湖、三元塔公园等旖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连于雷祖祠、雷州石狗、古骑楼、特色文化村等名胜古迹之间,诗情画意,访古问今、其乐融融。 历史名人文化大海洋:雷州人文景观荟萃,历史名人文化十分发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名宦雅士,仅明、清两朝,雷州府辖下的海康县就孕育出22名进士。:历代王朝均表彰其功德,礼遇极隆的唐贞观年间雷州首任刺史陈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55)浙江嘉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55)浙江嘉兴 嘉兴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市城处于江、海、湖、河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与沪、杭、苏、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座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江南名城。嘉兴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誉,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2011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沿革 嘉兴是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从事农牧渔猎活动。 春秋时,此地名长水,又称槜李,吴越两国在此风云角逐。战国时,划入楚境。秦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两汉时煮海为盐,屯田为粮。 三国时吴国雄踞江东,析由拳县南境、海盐县西境置盐官县。吴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以为祥瑞,改由拳为禾兴,赤乌五年(242)改称嘉兴。

两晋、南北朝时,嘉兴得到进一步开发,“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隋朝开凿江南河,即杭州经嘉兴到镇江的大运河,给嘉兴带来灌溉舟楫之利。 唐玄宗天宝十年(751)析嘉兴县东境及海盐、昆山等县部分辖地置华亭县。唐代嘉兴屯田27处,“浙西三屯,嘉禾为大”,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嘉兴从此自苏州分离出去,领嘉兴、海盐、华亭3县,是为嘉兴首次设州府级政权。后晋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吴越王钱元瓘之奏请,在嘉兴置秀州,领嘉兴、海盐、华亭、崇德4县。 北宋改秀州为嘉禾郡,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旋升为嘉兴路总管府。宋元时,嘉兴经济较发达,被称为“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乍浦、澉浦、青龙等港口外贸频繁,海运兴隆。 明宣德四年(1429)析嘉兴县西北境为秀水县,析东北境为嘉善县;析海盐县置平湖县;析崇德县置桐乡县,嘉兴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英文名称: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课程类别:学科选修课 适用专业:博物馆学、旅游管理 开课学期:春、秋 总学时:36学时(课堂讲授28学时、学生上讲台4学时、校外现场教学4学时 总学分:2 预修课程(编号):无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六大古都及天津、苏州、曲阜、成都、潮州等十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名胜,揭示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学生既能了解这些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建议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2]葛晓音:《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3]高永青:《中国文化名城》,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9年出版 [4]罗亚蒙:《中国名城》,白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课程所介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一种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对人类历史足迹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三、课堂教学内容与要求:(总28学时) 1、绪论(2学时)

从历史文化说起——你从哪里来,历史的长河,文化是什么; 名城的魅力——历史文明凝名城;解读名城——历史的精神、文化的情怀;选择名城——六大名都有侧重其他名城亦点睛。 要求: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掌握学习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2、西安——一部无字的中国通史书(4学时) 历史的足迹:四塞以为固,八水绕长安;走过蓝田人;半坡遗址存;十二王朝建都地,西安事变天下闻。 名胜解读:周公庙里思无穷;千年演进长安城;巍巍宫殿今何在;大小雁塔城中立;长安城外帝陵多;关中塔祖法门寺;史家建庙世无双;丞相祠堂五丈寻。 文化之旅——汉文雄天下,百学集长安;唐诗有先圣,千家竞人间。 要求:了解十二王朝建都史;识记半坡遗址、长安城、大小雁塔、秦始皇陵、乾陵、阿房宫遗址;掌握西安历史文化名人的主要著述和活动。 3、洛阳——天下之中九朝都(2学时) 历史的足迹:周公营成周,平王迁都洛邑;汉至五代八朝都;今日洛阳呈辉煌。 名胜解读:“释源”“祖庭”“白马寺”;“伊阙”“龙门”有石窟。 文化之旅:文坛多名流(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良史良著留;二程兴洛学;书法传千秋;三彩色艳浓。 要求:了解洛阳的历史;识记白马寺、龙门石窟;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掌握班固、司马光的历史著作的主要内容;理解二程哲学思想的特点。 4、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2学时) 历史的足迹:天然造就龙虎地;鼓楼岗下古文明;吴国建业始定都;东晋南朝都建康;隋文下令化为田;明建应天府,洪武重筑城;清设“江宁织造署”;勿忘“南京大屠杀”。 名胜解读: 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 文化之旅: 历史名葩出南京;金陵诗词传千古。 要求:掌握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及主要历史;识记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了解《文心雕龙》、《永乐大典》、金陵怀古诗作。 5、开封——千年开封盛于宋(2学时) 历史足迹:郑庄公命名,魏惠公建城;柴荣扩城通水路;北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堂笔记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教师:席岳婷 记录:王人龙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数量众多,类型多样,规划统一、职能丰富、传承完整 中国古代建筑 ?一屋三分:屋顶、屋身、台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况 1、形成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到汉代 2、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 3、成熟时期——隋唐 4、大转变时期——宋(《营造法式》) 5、发展时期——元 6、高峰时期——明清时期(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园冶注释》计成著) ?西方古代建筑 1、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多立克柱式 2、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把人体美赋予建筑,代表作—万神庙,史上最大的浴场之一 卡拉卡拉浴场,拱券革命——凯旋门 3、拜占庭建筑风格:索菲亚大教堂 4、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建筑——佛罗伦萨教堂,巴洛克建筑 ——凡尔赛宫,英国古典建筑代表——圣保罗大教堂 ?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基本结构 1、台基 台基,又叫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底座,用以承托建筑物,并具有防水避潮、稳固屋基等作用。有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有石质栏杆)、更高级台基(须弥座、金刚座)、最高级台基(由若干个须弥座相叠而成)。 2、墙、柱、梁 墙,基本构件;柱,主要构件;梁,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中骨架的主件之一。 3、屋顶(古称屋盖)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富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部分,是科学和没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其中形式: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盝顶 用料与色彩:琉璃瓦-灰陶瓦-石板-泥土-茅草;黄-绿-黑-蓝-紫-翡翠-青灰 屋脊造型:正脊:鸱吻——望兽;垂脊: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 4、斗拱 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 意义:支撑荷载梁架。 装饰:表明等级 5、装饰品 彩画:和玺彩画(最高等级,龙凤图案,双《》框住)、旋子彩画(等级次之,简化龙凤图案,单《》框住)、苏式彩画(等级最次,人物山水鸟画,()框住) 藻井:天花板上的一种建筑,多于寺庙宫殿。 ?中国谷底啊房屋建筑的特点 1、木构架建筑。(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2、以简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构成庭院,以庭院组合为建筑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