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或是微型迫击炮的。

二者的区别为:掷弹筒属于单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击炮是班组武器,需要多人协同。另外掷弹筒主要是为了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火力空隙。

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掷弹筒是介乎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之间的迫击炮型榴弹发

射器,从发射机理上看更接近于迫击炮,也是自带发射药或需要装填发射药包,而枪榴弹需要(步枪或专用的榴弹发射枪)发射空包弹或实弹提供发射能量。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有专用弹药,弹药的结构都很相似(但传),在击发机构上掷弹筒通常需要手动击发,而迫击炮通常能通过高仰角(滑膛)炮筒采用膛口装填让炮弹依靠重力下滑击发,射速上比掷弹筒更有优势。但是大中口径的线膛迫击炮和后膛装填迫击炮以及一些经过改进能够平射的迫击炮都能通过手动击发,这期间有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交集。实际上掷弹

2英寸轻型迫击炮的构造与50毫米口径掷弹筒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统的掷弹筒弹药没有尾翼稳定,因此有效射程更近大约为120米-600米,更接近枪榴弹,因此掷弹筒是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武器,而轻型迫击炮则具有一定的面压制能力。现代的枪挂枪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弹药实际上已经与通常的膛口发射枪榴弹完全不一样,更接近传统的掷弹筒弹药,只是因为其瞄准装置还是依附在步枪上必须从属于步枪使用而继承了枪榴弹发射器的称呼,但是象美国的XM25这样的独立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一具具有独立火控装置、肩射功能,且能够选择点射连射的先进的现代化掷弹筒,而各种如MK19这样的自动枪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具有连发功能的自动掷弹筒。在外军的称呼里实际上并没有枪榴弹发射器这个含义,直译的话就是榴弹发射器。我们没有必要被中文名称左右了思维。射程短的就是一个步兵支援武器,射程远的具有面压制能力的不妨称为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掷弹筒(CrenadeDischarger)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在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各种步兵武器中独树一帜。

独特的结构和发射原理

日本研制的掷弹筒主要有两种型号(由于100式掷弹筒装于步枪之上,由单兵使用,使用过程类似于枪榴弹,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最早的型号是大正十年式,因于大正十年(1921年)研制成功而得名。其口径50毫米,全长525毫米,其中发射筒长241毫米,全重2-6千克。虽然外形与轻型迫击炮相像,但结构却大不相同,主要由发射筒、支杆和驻钣三部分组成。

发射筒采用滑膛式,赋予弹丸初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调节火药燃气逸出量的装置,通过改变膛压来调节弹丸射程。发射大正十年式和九一式手榴弹时,底部均要螺接装有发射药和底火的金属药筒。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射程可在65-175米之间调节。支杆是一根开有狭槽的钢管,上端连接发射筒,下端固定驻钣,外部设有击发机。狭槽左侧刻有数字,是调节射程时所用的表尺。驻钣相当于迫击炮的底盘。使用时抵在地

上也不会滑动,使用者甚至可以采取跪坐的姿势,将驻钣直接抵在大腿上发射(当然这样做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给掷弹筒起了一个“膝上迫击炮”的绰号。二战中日军使用最多、最广泛的掷弹筒是在十年式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八九式重掷弹筒,由于是日本神武纪元2589年(1929年)研制成功的,故名八九式。

与十年式相比,八九式增加了全长(610毫米)和发射筒长度(254毫米),膛压和后坐力也有所增加,筒身随之加厚,增大了驻钣面积,全重增至4.7千克。它发射专门设计的八九式掷弹筒弹,最小射程120米,最大射程高达700米,最大射速20发/分。除发射杀伤榴弹外,还可以发射燃烧弹、白磷发烟弹、毒气弹以及手榴弹:各项性能均接近或超过当时苏、德、比利时等国装备的同口径迫击炮。

为提高射程和精度,八九式在发射筒内壁刻有8条右旋膛线,采用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八九式掷弹筒弹,外形像缩小了的山野炮弹,没有尾翼,与普通迫击炮弹形状差别很大。最特殊的地方是弹体的后半截设有一个由铜制的侧壁、上下盖板和铁制底座组成的药孟。上下盖板中盛装有药包,底座中央装有底火,周围均匀分布8个小孔,与侧壁采用螺纹联接,再整体螺接到弹体上。

击发时,发射药在密封的药盂中燃烧,产生高压燃气。由于铜制侧壁较软,受压后膨胀紧贴膛壁,封闭火药燃气。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燃气冲破下盖板,由小孔进入发射筒,推动弹体向前运动。与一般追击炮弹发射药包直接在弹膛内燃烧作功相比,这种结构在达到相同初速的情况下,带来的后坐和震动却相对较小。同时药孟的铜制侧壁嵌入膛线,带动弹丸旋转,起到与通常线膛炮弹上弹带相同的作用,并和弹丸一起飞出,爆炸成破片,故不存在抛壳问题。

这一整套结构和相应的发射原理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所以后来日本曾以八九式掷弹筒弹为基础,设计出一种40毫米口径的实验型无壳式自动炮。八九式掷弹筒也能发射九一式手榴弹,但后者底部螺接的药筒体积有限,装药量较小,而且密闭燃气仅靠弹体上下的两圈凸起部分,加上弹体无法靠膛线引导旋转,射程和精度远不如八九式掷弹筒弹。

以二战期间米军使用十分普遍的M49A2 高爆弹为例..(图为60毫米高爆弹, 构造与81毫米类似. )

八九式掷弹筒调节射程的原理也别具一格。因为掷弹筒没有两脚架和高低机,不能调节射角,发射药量也不能像追击炮弹那样通过增减发射药包来调整,而是通过调节弹瞠内空间大小,间接调节膛压的办法来改变射程。

八九式的筒身和支杆中有一根射程调节杆,外表加工有螺纹,杆身中空,内装击针组件,在筒身后端外侧设有一个调节手柄(这是从外观上区别八九式与十年式最明显的标志),通过齿轮盘与调节杆相连,旋转手柄即可以控制调节杆在筒内伸出或缩进的长度。当调节杆伸入筒身的长度增加时,弹丸后方的弹膛容积变大,膛压降低,同时受杆身限制.弹丸不能放到筒底,火药燃气作功的距离变短、故射程缩小,反之射程增大。这种调节射程的方法也是比较先进的,可以获得较高的射击精度,但对筒身和调节杆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存在闭气与烧蚀的问题。

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米),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120~650米)。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一些。

在阿留申群岛战役中缴获的日军八九式掷弹筒上,有的装有一种双向圆泡式水准定位装置,当两侧的气泡都居中时,掷弹筒即处于45°发射角状态。但这种装置并不是普遍使用的。同样,不同厂家在不同时期生产的掷弹筒在细节也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战争后期的产品,工艺上要简单和粗糙得多。

掷弹筒在日军中的编制与使用

掷弹筒在日军中使用非常广泛,装备量也很大,在日本发起的历次侵略行动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战争前期的常设四单位“挽马”师团中,通常每个步兵小队都编有一个掷弹筒组,装备2具掷弹筒,每个中队共装备6具掷弹筒,装备量与轻机枪相同,一个联队共有76具,配备八九式掷弹筒弹7200发,而全联队配备的手榴弹仅有3800枚,由此可见日军对掷弹筒的重视程度。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中每个小队各装备1具,同样和轻机枪保持1:1的比例。战争末期,由于日本的兵员和装备均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部分步兵小队装备的掷弹筒量都减到1具。此外,日军为“围剿”我抗日根据地,曾专门组建过一些轻装部队,额外配备更多的掷弹筒与轻机枪,深入根据地腹地,专门寻找、袭击和破坏我指挥机关,如“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c号作战)”中的“益子特别挺进杀入队”,每个30~40人的小队,掷弹简装备量就达到了4具,每具配弹40发。

每具掷弹筒一般配备射手及装填手各一人,但也有额外增加一名弹药手的。为确保存放和运输安全,八九式掷弹筒弹的引信和弹体是分开保存的,作战前先取出引信并将其安装在弹体上,临发射前再将引信上的保险销拔出。作战时掷弹筒手配有专用的弹药携行具,身体每侧各携带4枚装好引信的弹丸,一个掷弹筒组共携带16枚。通常射手携带掷弹筒,装填手除弹药外还带有步枪。掷弹筒在行军时有帆布制的筒衣保护,两头用皮带或帆布带扎紧,筒衣还设有附件袋(或有单独的附件盒)。

八九式掷弹筒标准发射姿势有跪姿和卧姿两种。发射时先拉击发杆,通过棘轮带动击针杆后移,压缩击针簧成待击状态,然后将弹药从筒口装入,以瞄准线对准目标,左手握发射筒,使之与地面成45°,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实施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击针解脱向前打击底火,弹药射出。八九式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发射姿势,如前文提到的抵在腿上发射。在卧姿射击时,

射手也可以左手握筒身,右手握支杆底部的帆布套,由装填手来击发。掷弹筒还可以单人携行并操纵,但弹药携行数量和发射速度都要大为降低。

日军装备的掷弹筒一般在进攻或防御作战中担任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在进攻作战中,掷弹筒通常用来压制对方的火力点,在中国战场上主要是打击对日军威胁最大的重机枪。日军一旦侦得我机枪阵地位置,便组织掷弹筒集中射击。由于掷弹筒准备时间短,往往是我军机枪一条弹带尚未打完,日军的掷弹筒弹已接踵而至,乘射手被杀伤或机枪被打坏的瞬间,日军一涌而上,夺取我军阵地。此外,日军有时也用掷弹筒攻击我方指挥所及进攻出发地,或施放烟幕迷盲我军。

在防御作战中,日军习惯以掷弹筒和机枪火力配合,拦阻对方冲锋,或是将对方压制在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外,这种战术对严重缺乏重武器,主要依赖于近战和白刃战的八路军、新四军来说,非常有效。据冀中军区1940年至1941年的统计,掷弹筒破片伤就占到我军战伤总数的32.5%。在争夺村镇的近距离巷战中,日军往往发挥射击技术娴熟的优势,隔着一条街道或几堵围墙,用掷弹筒向我军占据的房屋或院落作超近距离射击,威胁很大。在宜昌会战中,日军甚至还使用了装有联苯氰化砷毒剂的掷弹筒弹,给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造成了严重杀伤。

掷弹筒因其轻便、机动性好的特点,在中国战场的各种特殊地理环境下,始终能够伴随日军部队行动并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特别是根据在山西会战中获得的经验,日军认为掷弹筒比其它武器更适合山地作战。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也证明了掷弹筒同样适用于丛林环境。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日军对掷弹筒火力的依赖程度甚至比轻机枪更加强烈。这一点从很多日本老兵的回忆中都能得到印证.如《东史郎日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我以为只要发射五六次掷弹筒就能突袭,所以声嘶力竭地喊:…掷弹茼!掷弹筒!?可掷弹筒手不知在哪儿,见不到影子。不得已……我从士兵那里拿了两颗手榴弹,又往上爬……”

日式掷弹筒虽然是一种具有相当创意的轻型步兵支援武器,但它也存在很多缺陷。与二战前期其它国家装备的同口径级别迫击炮相比,掷弹筒在重量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携行方便,并可以由单兵使用,由行军转入射击状态的准备工作也比较简便。但它发射和调节射程的操作则比迫击炮繁琐得多,战斗射速一般不及迫击炮。虽然八九式有膛线.但在近程射击时,弹丸经过的膛线距离很短,而且掌握发射角度只能靠手扶控制,拉动击发机的瞬间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筒身稳定,所以精度上也逊于迫击炮。此外,八九式掷弹筒弹通常只有瞬爆一种方式,只能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使用范围有限。而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延时长达7秒,射出后的手榴弹被对方拾起投出或踢开的情况屡有发生。另一方面,掷弹筒弹的结构较同口径迫击炮弹复杂。在战时条件下费效比高于后者,故使用范围也不如后者广泛,除了日本和中国外。很少有其它国家采用。虽然二战中英国和苏联都曾装备过称为“纵火掷弹筒”的武罪,但它们与日式掷弹筒差别很大,实际上是一战期间抛射炮的延续。正因为上述种种弊端,所以二战结束后,掷弹筒这种“昙花一现”式的武器便很快被淘汰了。

虽然掷弹筒本身不再列装,但它所采用的一些原理和结构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又在其它武器上“复活”了。例如高低压发射原理,就在各种榴弹发射器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是苏联研制的GP-25榴弹发射器,采用了前装式线膛身管,所配用的弹丸无论从结构还是发射方式上,都与八九式掷弹筒弹非常相似。而我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列装的QLT89式50毫米“三无弹射器”,其总体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掷弹筒的设计,以求在重量与机动性之间取得适度平衡的同时,能够提供较好的火力。

除日本之外,另一个广泛使用掷弹筒国家就是中国。它在中国通常被称作“小炮”,因为其发射筒和人的前臂差不多长,所以又被称为“手炮”。实践证明,掷弹筒在当时的作战条件下的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武器,因此抗战期间国共双方都曾大量仿制这种武器并

有所改进。它们和被中国军民缴获的日制掷弹筒一起,成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武器,并一直使用到解放战争结束。

抗战期间国统区的掷弹筒

掷弹筒的仿制工作在中国起步较早。1934年汉阳兵工厂就开始仿造日本大正十年式掷弹筒及其弹药,但数量有限,仅供部队少量列装及军事教育机关研究使用。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防御作战中经常受到日军掷弹筒的猛烈攻击,却无有效的还击手段,国民政府兵工署便命令已迁往重庆的陕西第一兵工厂筹备处,在日式掷弹筒的基础上研制同类武器,已达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目的。

1938年底,以江元方为主的研究人员试制出一种新式掷弹筒,经试射,效果较日式为优,特别是射程比日式稍远,于是定名为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或二七式掷弹前),所用弹药基本仿照日式,仅在工艺和个别结构上予以改良。

二七式掷弹筒结构与日本八九式相差较大,而更接近于大正十年式。它也采用滑膛身管,虽然全长较十年式更短.但最大射程却达到220米。装在筒身侧面的击发装置采用按钮式,射速达到了10发/分。在其弹膛底部还开有一大一小泄气孔,靠外侧的一个圆形旋钮来调节火药燃气泄出量,从而使弹丸获得高、低两种初速。二七式也可以发射日制弹药,因此日军曾在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掳获的二七式掷弹筒。

1939年1月,陕西第一兵工厂筹备处更名为第三十兵工厂,二七式掷弹筒及弹投入批量生产,材料由第二个四兵工厂供应,至1945年生产掷弹筒40909具。截止1946年6月,共生产掷弹筒弹156万余发。它们和二八式枪榴弹一起,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缓解了中国军队火炮始终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步兵支援火力,为赢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很大贡献。

掷弹筒因其轻便、机动性好,特别适合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术,因此倍受我军战士的青睐。而我军最早的掷弹筒来自于作战缴获。在八路军与日寇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平型关战斗中,就缴获过掷弹筒。据不完全统计,1940年8月21日至9月4日,八路军在“百团大战”中共缴获掷弹筒57具,其中8月28日攻克寿阳东南落摩寺据点的战斗中一次缴获15具。由晋察冀军区俘虏的一个姓中西的日本土兵教授使用方法。由于当时我军作战十分频繁,而掷弹筒及其弹药、配件只能依靠缴获,所以打坏一具少一具。在根据地创立初期,部队大量扩充、严重缺乏武器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缴获不仅代价高昂,来源亦不稳定,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制造掷弹筒及其弹药。

1940年10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同志鉴于关家垴战斗的经验教训,要求军工部尽快开展掷弹筒的研制工作。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样品的情况下,军工部部长刘鼎根据以前红军时期自制小追击炮的经验,亲自绘出一门类似掷弹筒的小炮草图,工程处的唐成仪、石崇江等在当年年底手工制出了样品。此时,八路军总部送来一具缴获的日制掷弹筒,军工部随即决定由水窑一所(黄崖洞兵工厂)和高峪三所进行仿制。

由于根据地处于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设备、材料奇缺,所以不可能照搬照抄,只能根据自身实际条件一边试制一边改进,遇到了许多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没有制造炮筒的钢管或圆钢,当时唯一比较稳定的钢料来源便是铁路道轨。刚开始是将道轨的底座锻成板条,然后卷成筒形毛坯。根据地没有电焊,板条间的螺纹形缝隙只能依靠锻接粘合,但这种方法制出的炮筒经受不住高压,打几炮后就胀裂了。于是改用热墩加工法,把道轨顶面截成一米多长一段,烧红后以人工锤墩成外径90毫米、长约420毫米的实心圆柱体,再将中间挖空,加工成炮筒毛坯。这种办法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一天仅能做一两根,1941年上半年共生产炮筒225根。后来相继研制出滑轮吊锤、夹板锤和镗孔机等专用设备,制造炮筒毛坯的效率才得以大大提高。

保证强度,特别加厚了筒身。此外有的根据地还利用弹花机、榨油机的轴杆作为制造掷弹筒的原料。

第二个困难是八九式掷弹筒有膛线,弹丸上相应地有铜制的“弹带”,而根据地没有加工膛线的设备,紫铜更是缺乏,于是决定改成滑膛式炮筒。为保证射程和精度,同时弥补铜质不好的缺陷,将发射筒长度由日制的28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筒壁也相应加厚(膛口外径达到68毫米)。与之配套的弹药也取消了铜制部分,在圆柱形弹体上设计了与九一式手榴弹类似的两条突起弹带来闭气。可是因为弹丸不能旋转,出膛后就在空中翻跟头,打不远也打不准,而日部分炮弹在落地时因引信一端不能先行触地而不爆炸。于是又改用定时引信,弹丸发射同时,重锤因后坐力而击发火帽,延期5秒后爆炸,提高了爆炸率,这种弹被战士们称为“翻筋斗弹”。为了增强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性和提高精度,又将弹丸尾部加上尾翼,全弹外形类似追击炮弹,这样基本上保证了飞行稳定性,割程也达到了500米,这种小炮弹被称为“远程弹”或“圆头弹”,而“翻筋斗弹”的射程在300米左右,相应地称为“近程弹”或“平头弹”。

在生产初期,两种小炮弹月产量达到2000发以上。虽然质量与缴获的日制掷弹简弹不可同日而语,但毕竟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

军工部高峪三所第一批生产了40门掷弹筒,但部队在试用中发现,打过几发炮弹后,掷弹筒的射程调节杆就会卡死,这是因为调节杆由钢质较软的道轨钢制成的,发射几次后螺杆就会变形而导致调节失灵。于是,三所取消了调节杆,改为依靠仰角大小来调整射程。这种结构的掷弹筒一直生产到1942年5月反“扫荡”的为止。其后一所又参照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结构,设计了一种泄气式掷弹筒,在发射筒下端左右两侧各开了一个椭圆形泄气孔,筒外设有一个带孔的套环,靠套环转动来调整泄气孔的大小,从而达到调节膛压以调整射程的目的。

1943年春,军工部决定掷弹筒的研制工作集中到梁沟四所。四所根据一所产品囤和样炮做了进一步改进:一是取消了燃气调节装置,以简化发射程序;二是在发射筒下面安装有两脚架,支起后筒身即与地面成45°角;三是将加工难度较大的瓦形驻钣改成三角形底座钣,不仅提高了射击时的稳定性,而目大大节省了工时和材料;四是在筒身右侧装设圆盘表尺,靠重锤摆针检查仰角大小,以确定割击距离;五是弹丸全部改为迫

击炮弹式,可以外加药包,每增加一个药包射程提高150~200米这样一来,自制掷弹筒进一步脱离了日产八九式的模式,更接近小型追击炮,结构也趋向实用化,同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首批10具掷弹筒在20天内即生产完毕,得到了军工部的好评,随即投入批量牛产。

掷弹筒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弹药的精度与杀伤能力。在掷弹筒弹的生产和改进工作中,逐步解决了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弹壳的韧化处理。掷弹筒弹与手榴弹不同,浇铸成形后还要经过车床加工,才能保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而且头、尾部还要加工螺纹,以便安装引信和药室。这和形式的弹壳一般需用钢或灰口铸铁来制造,但前者紧缺而且加工困难,而后者直到1947年我军才能自行炼制。

当刨根据地的柳沟铁厂只能按传统工艺生产白口铸铁,这种白生铁质硬且脆,车床加工困难。经陆达等同志研究,决定把国外黑心韧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焖火”技术相结合,自建火焰反射加热炉,将铸成的生铁弹壳埋入炉内,经长时间高温处理,使白生铁变成有一定韧性、可以车削加工的灰口铁。开始这种方法尚不完善,存在弹壳表面软硬不一、粘连,弹壳发酥膨胀,氧化脱皮等缺陷,正品率也很低,一般只有50%左右,低的只有30%。即使采用这种办法,1941年还生产了4万枚掷弹筒弹,解决了部队的急需、经过反复试验,直到1944年7月改进“焖火”工艺后,上述弊病才得以解决,正品串提高到95%以上,掷弹筒弹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高,9月份即生产了3713发。

二是尾翼的焊接问题。由于没有电焊,翼片是直接铆接在尾管上,发射时容易松动和脱落,影响射程和精度。工人们动脑筋想出了“烧焊”的土办法:先用细绳把尾翼绑在弹尾相应位置上,在连接处垫一块涂有硼砂的小铜片,然后用细煤泥包起来用火烧至铜片熔化,出炉冷却并剥掉泥壳,这样尾翼就牢固地焊在尾管上了,射程一下提高到700多米。

此外,经过千余次试验后,最终确定了理想的弹体形状:引信减少了外露部分,防止因跌落碰坏或泥土进入造成瞎火。药室装药改为1.5克速燃无烟药。尾管内衬由纸制改为铜制,避免因压力不均而影响射程,同时克服了炸尾的弊病。主装药起初都是黑火药,破片仅20到40片,1944年以后改为自制的硝化甘油混合炸药,每发装药45克左右,破片数达120~200片,杀伤半径达到10米。尾翼增加到6片,提高了飞行的稳定性,最远割程达到950米。

1944年6月,前方部队提出了希望掷弹筒的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要求。四所的技术人员将掷弹筒口径扩大到6c毫米,其它零部件的尺寸也相应加大,弹体改成流线型,1945年春开始试生产,但因为重量较大,失去了机动性优势,所以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根据八路军129师炮兵团副团长赵章成的提议,郭栋才、封域中等技术人员还以掷弹筒发火机构为基础,设计出一套迫击炮可以平射打碉堡的装置。

晋绥根据地也是从1941年开始生产掷弹筒,次年4月试制出掷弹筒弹。1944年,温承鼎、吴奎龙等对掷弹筒进行了革新,将拉发式击发机改为按式发火机构,在筒身侧面增加了一个简易圆盘式瞄准器,上面刻有0~90°的分划,根据指针尖在圆盘刻度上的位置来控制角度,这种新掷弹筒稳定性好、射速性,在350米的有效射程上,命中精度由八九式的85%左右提高到94%。根据军区司令员吕正操同志提出的“谁发明就用谁的名字命名”的建议,将其命名为“鼎龙式掷弹筒”,它在1945年8月晋绥部队强攻神池县的

新四军活动的华东、华中等地与北方各根据地情况有很大不同。由于离上海等工业城市较近,无缝钢管等材料来源比较方便,因此以生产适合南方使用的枪榴弹筒或小口径迫击炮为主,掷弹筒生产数量较少:抗战期间,只有四师生产了300具,掷弹筒弹的产量只有2.3万发,另外七师也曾试制了ll具掷弹筒和50发炮弹。四师的产品与太行根据地的结构相似,但产品质量要比北方各根据地好一些。

在今天看来,抗战期间根据地的军工生产条件简陋到了难以想像的地步。在敌人重重割锁和频繁的“扫荡”之下,枸?科、设备、技术都极度缺乏。生产初期,车床甚至是靠人工摇石磨盘来带动的,但兵工战士们克服了生产中的困难,掷弹筒及其弹药的试制不但取得了成功,而且在生产过程中逐步改进、完善,源源不断地供给前方,成为深受战土信赖的一种有力武器。从1940年下半年到1945年8月,仅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各厂就生产掷弹筒2500具、炮弹198020发,共装备近30个团,129师等主力部队基本做到每个战斗班配备一具,显著提高了八路军的战斗力。

解放战争时期的掷弹筒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中国人民久盼的和平并未真正来临,三年解放战争随即开始,掷弹筒再次被交战双方推上了战场。

1946年以后,出于内战的需要,国民党控制下的各兵工厂继续生产二七式掷弹筒。1947至1948年,兵工署化学兵司还生产了一批特种掷弹筒弹,包括第二十三厂和第六十厂生产的三十七年式化学弹,第四十四厂生产的烟雾弹及信号弹,以及第六十厂生产的照明弹等。普通掷榴弹主要由第三十厂一分厂生产,1948年4月至第二年5月即生产了38.8万发。此外,1947年西北机车厂还试制成功一种掷弹筒的衍生产品——75毫米“飞雷”发割筒,次年即生产了1.5万具、这些武器在国民党部队中使用相当泛,对我军造成了一定威胁。

和其它装备一样,双方装备序列中掷弹筒数量也经历了此消彼长的过1947年12月,国民党军共装备掷弹38364具,与轻重机枪之比为0.52:同期解放军仅有掷弹筒5050具,与轻重机枪的比率为0.1:1。而到次年7解放军的掷弹简总量及比例已基本与国民党军持平。其中除了接收日军及作战缴获的外,各解放区自制的占到相当大的比例,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如从1948年4月开始,华北解放区生产的掷弹筒弹弹体全部改用灰生铁直接铸造。

从1947年5月起,各解放区生产的掷弹筒弹全面改装自产的油甜炸药等硝化甘油混合炸药,无烟发射药实现了自产,不再使用黑火药,同时以新设计的双保险引信取代了早期的螺纹式引信,并增加了引信垫圈,起爆管装蓟由强棉改为雷汞,进一步提高了弹药的安全性和发火率,与国民党军队的弹药性能已不目上下。在此期间,掷弹筒作为一线步兵器、在我军中得到了广泛装备和使用,如东北野战军主力部队中每个班都装备一具。同时在实战中还创造了用掷弹筒发射集束手榴弹等新战法。解放区兵工为适应这些新情况,曾专门改装一批掷弹筒,将两脚架改为螺纹升降式,有的装有简易缺口和准星,以便必要时可放低进行平射。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我军缴获了敌人大量装备,而攻坚战等战斗形式也在不断增加,解放区各兵工厂逐步转向生产前线更加急需的后膛炮弹等新武器。同时由于美式60毫米追击炮的广泛使用,自制掷弹筒在各项性能上已不占优势,因此在1948年初华北解放区和睦东根据地相继停止了掷弹筒的生产。

1947年7月,华北解放区开始生产60毫米迫击炮弹,下半年掷弹筒弹的产量便由上半年的129630发降至35000发。到1949年6月,全国已大部分解放,兵工业开始减产转业,掷弹筒弹全面停产,当年上半年各解放区共生产104万余发。1950年底,掷弹筒及其弹药开始退出解放军装备序列。由于安全性等原因,这些“小炮”并未像其它武器一

样用作民兵训练,而是被彻底淘汰了。如今,它们中间的一部分仍作为八年抗战和解放战年的历史见证,保存在国内各大军事博物馆中。

迫击炮激发原理及战时应用

M49A2迫击炮弹使用的M52B1引信必须要先向下撞击解脱运输保险以后才能起作用。请看下面的图。

拔掉那根保险销以后(也就是黄色的弧形铁丝)后,用力向下撞击的时候,A克服簧力向下运动,B没有了A的限制,在簧力的作用下飞出(此时运输保险解脱),同时C 部件缺少了B的限制,在簧力的作用下移位,使得击针D对准C上的击针孔,当炮弹落地的时候击针D在惯性的驱动下打击火帽E,引爆雷管。

另外,迫击炮弹有基本药管和附加药块,可以根据射程的远近而决定是否安装附加药块以及安装药块的数量。

迫击炮的防重装保险装置

在激烈的战斗中,迫击炮常以较高的速度发射,并且战场上火光冲天,爆炸声此起彼伏,迫击炮炮手在疲劳和紧张的条件下作战时对发射声难以分辨,而又机械式地进行快速装填,所以,由于瞎火、迟发火等各种原因常会造成二次装弹(重装弹)现象。故障发生后,轻则影响正常的发射速度,贻误战机;严重时会发生膛炸,炮毁人亡。

防重装保险器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二次装弹现象而设置的。目前,出现了机械式、电磁式和光电式防重装保险器。

机械式防重装保险器是利用发射炮弹的火药燃气的压力或运动的弹丸前面的气流压力或炮身加速后坐产生的惯性力来驱动保险机构工作,以实施允许或阻止下一发炮弹的装填。

机械式防重装保险装置最典型的就是苏/俄军迫击炮所采用的炮口保险装置,曾被应用在苏/俄M1937、2B14、2B11等几种口径的迫击炮上,芬兰新研制的M-98迫击炮也采用了这种炮口防重装装置。

以苏/俄M1937式82毫米迫击炮为例,其炮口重装保险器由本体、螺环、半圆环、挡弹钣、挡弹钣轴、杠杆、扭压弹簧和护罩等组成。而挡弹钣、挡弹钣轴和杠杆三者是连成一体的。并安装在本体的横向孔中。

通信自学规划

通信组课程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原理 先行课程 : 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 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移动通信不同系统,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有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如何组建蜂窝网络的原理。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特征,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常用的抗衰落技术,移动通信中选用的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种多址接入技术,天线的基本知识,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等。同时注重了工程实际和实际应用。 课程名称: 通信技术概论 先行课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通信技术概论》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 21 世纪是通信信息时代,整个社会信息量正以爆炸式的速度迅速发展,因此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全面地讲述了现代通信领域的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交换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同步数字体系、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 课程名称: 数字 通信原理 本课程首先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的几种方法,特别是对 PCM 通信系统的构成,抽样、量化、编码与解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继而介绍了 PCM 通信系统是如何实现时分多路复用的以及 PCM30/32 路系统的相关内容,另外本课程还探讨了图像信号数字化的问题,接着介绍了有关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与同步数字体系( SDH ),最后介绍了数字信号的传输的一些细节。 课程名称: 数据通信原理 先行课程: 数字通信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介绍了数据通信系统构成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介绍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

迫击炮是如何防止重复装填的要点

过去年代,部队不同岗位之间经常有相互嘲讽的情况,譬如炮兵奚落炊事兵为“背黑锅、戴绿帽、看别人打-炮”,而炊事兵则反击:“迫击炮瞎胡闹,打不响,往外倒”。这句话是如何来的呢?原来,迫击炮在射击时经常会出现瞎火、卡弹和延迟发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卸开炮尾,端着炮管往外倒炮弹。但也有另外一种可怕情况,由于战斗激烈,炮手疲劳紧张,一些缺乏战场锻炼的士兵就会紧张出错,第一发瞎火,接着又把第二发装进去了。。。。。。。重复装弹极其危险,炸膛随时会发生,两发迫击炮弹的殉爆足以直接消灭整个炮兵班。迫击炮兵需要一种装置来防止此类悲剧发生,这就是本文要说的迫击炮防重装保险器,也叫防重复装填装置。

迫击炮为何会出现重复装填 迫击炮,顾名思义,就是从炮口装填,强迫击发的火炮。迫击炮弹采用特殊的装药结构和点火方式,即将迫击炮弹的发射装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为基本装药,放在由纸筒做成的基本药管内,基本药管则放在尾管内,基本药管的底部装有底火。另一部分称为辅助装药,它是由几个附加药包组成。发射时,迫击炮弹沿膛壁下滑,基本药管下端的底火撞击迫击炮上的固定击针而首先点燃尾管内的基本装药,高温高压的火药气体通过尾管上均匀分布的传火孔冲出,直接喷射在附加装药各处,点燃尾管外面的附加药包。迫击炮弹的基本装药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称基本药管,实际结构与霰弹枪的12号霰弹很相似。

迫击炮哑火后退弹的战术动作 由于炮管较短,迫击炮的射击环境很恶劣,容易导致炮手误操作

迫击炮在实弹射击中,由于由于底火失效、基本药管受潮炮膛污浊导致弹丸下落速度不足而造成炮膛卡弹等原因,会出现炮弹无法正常发射而滞留在炮膛内的情况。对此,部队的常规做法是一名炮手低姿将手扶于炮架,感受炮弹射出后带给炮身的震动,以此来提示装填手。但在激烈的战斗中常无法感觉到炮的后坐力而导致误判,以为膛内炮弹已经发射出去。另外,在实战中,炮口焰闪光炫目,火炮冲击波强烈,且声响巨大,战士疲劳紧张和迫击炮发射速度较高,装填手在连续装弹射击过程中,易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度疲劳,自身判断力的明显下降。当出现炮弹滞留而又没有收到其他炮手的警示时,常会误认为前炮弹已经出膛,立即装入后一发炮弹,这就是迫击炮射击特有的所谓“重装弹”现象(重复装填现象是迫击炮特有的,其他常规火炮均无此类现象)。当出现此种情况时,必须将炮弹倒出炮膛,方能再度装弹发射。在倒弹过程中,如果所倒之弹中有迟发火弹,易造成人炮俱毁的重大事故。 二次装弹(重装弹)一旦发生,轻则影响正常的射速,贻误战机,重则会发生膛炸,炮毁人亡。我军在对越作战期间,曾有传说,夜间炮战时,出现过炮手因为紧张把67式82毫米迫击炮整个装满,最后装填不进去了才被发现的笑话。在20世纪90年代,我军也发生过数起迫击炮膛炸事故,其中就有炮弹重装原因造成的严重事故。 迫击炮防重装保险器就是为了保护人员和装备的安全,通过光电、电磁、机械等方式判断已装填的炮弹是否发射出去,或检测迫击炮身管是否有炮弹残留,从而防止下一发炮弹再次误装填的装置。

牵引火炮发展现状

牵引火炮发展现状 在历史上,牵引火炮与自行火炮系统相比,其缺点是进入和撤出战斗较慢,且易受到反炮兵火力的打击。技术对克服这些缺点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多数现代牵引火炮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进入和撤出战斗。 生产商们目前正致力于减轻105mm和155mm火炮系统的重量,并增大其射程。尽管自行火炮系统的数量迅速增加,但牵引火炮由于具有以下两个优势而备受欢迎: ●牵引火炮重量轻,使105mm榴弹炮和某些新一代武器系统(如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研制的M777式155mm榴弹炮)可用UH-60“黑鹰”等战术直升机吊运部署。牵引火炮适合快速反应部队、空中机动部队和两栖作战部队使用。以美国为首的驻阿富汗联合部队使用的火炮系统就是用飞机运送到阿富汗,并用直升机吊运部署,支援战术级军事行动。 ●牵引火炮比自行火炮价格便宜,使用费用也低。对所有陆军部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不需要机械化部队的陆军部队而言。 采用计算机火控系统,能够保证首发命中概率,减少对目标产生某种毁伤效果所需的时间和弹药。采用52倍口径155mm火炮系统和远程弹药,使敌方很难有效地发挥反炮兵火力,除非敌方也装备了类似的远程火炮系统以及采用雷达和无人机实时提供目标信息的指挥控制系统。在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了M198式155mm牵引榴弹炮,那时伊拉克还没有反炮兵的能力。 155mm轻型榴弹炮 英国BAE系统公司地面系统分部研制的155mm轻型榴弹炮(美国将其定型为M777),是世界上第一种重量低于4218kg的155mm榴弹炮。该炮使用大量钛铝合金,因此重量减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把155mm轻型榴弹炮作为“维克斯”项目,研制一种射程与美国M198相同但重量小于4000kg的可用各种战术直升机吊运的155mm牵引榴弹炮。M198重7163kg,只能用美国陆军的CH-47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CH-53式重型运输直升机运送,因此限制了该榴弹炮的战术部署。M777能用陆军的UH-60式“黑鹰”突击直升机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新型MV-22式“鱼鹰”倾斜旋翼机吊运。1997年,美国陆军/美国海军陆战队轻型155mm(LW155)联合项目选择该榴弹炮来替换M198,美国维克斯公司因此而获益。根据5年工程与开发合同,美国陆军订购了9门炮,首门炮2000年6月交付。2002年11月,该公司获得了一份价值1.32亿美元的94门M777小批量试生产合同。2004年12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完成了对该炮的作战试验,在试验中,4门生产型M777榴弹炮发射了近12000发炮弹。 M777榴弹炮采用39倍口径身管,发射普通榴弹的射程可达24.7km,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能达到30km。生产型M777将配备通用动力公司的牵引火炮数字化/数字火控系统,命名为M777A1。该火控系统能为射击指挥中心提供定位、定向基准和数字通信。M777A1榴弹炮脱离拖车后能在4min内发射首发炮弹,在25km的射程上,圆概率误差为50m,不需要试射。软件和硬件升级后,该榴弹炮能发射“神剑”制导炮弹,改进型将定型为M777A2。陆军的首批M777A1式榴弹炮于2006年8月装备第25步兵师第2旅第11野战炮兵团第2

弹药学资料

第一章 1.1 弹药的基本组成和主要作用又那些? 答:弹药通常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 作用:1)破片杀伤作用 2)弹药爆破作用 3)弹药燃烧作用 4)弹药穿甲作用 5)弹药破甲作用 6)弹药碎甲作用 1.2 试述炮弹的定义和基本组成 答:火炮弹药即炮弹,是指口径在20mm以上,利用火炮发射出去,完成杀伤,爆破,侵彻或其他战术目的的弹药。炮弹组成:弹丸,发射装药;弹丸:引信,弹体,装填物。其它零部件;发射装药:发射药,药筒,底火,辅助元件。 1.3按照用途和弹丸与炮筒的装配关系,弹药可分为哪几种? 答:按用途分:主用弹药,特种弹药,辅助弹药; 按弹丸与药筒的装配关系分:定装式弹药,药筒分装式弹药,药包分装式弹药 1.4简述弹药的射击准确度和射击密集度的概念,指出常用的射击密集度的度量方法。 答:射击密集度表示射弹散布中心对预期命中点的偏离程度 射击准确度:表示各个弹着点对散布中心偏离程度的总体度量。度量方法:1)射弹散布概率偏差。 2)散布密度集界。 3)散布圆半径 1.5简要分析现代战场上弹药对付的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标的特点 答:空中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作战空域答,运动速度高,机动性好。 2)易损性特征:一般没有特殊的装甲防护,只有要害部位有一定的装甲防护。 3)区域环境特征:低空或超低空飞行利用雷达的盲区降低敌方对目标的发现概率。 4)对抗特性:为了提高空中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采取一些对抗措施 地面目标特点:1)位置特性:地面固定目标又确定的空间位置。 2)集群特征:一般为集结的地面目标。 3)防护特性:对纵深的战略目标都有防空部队和地面部队防护。 4)易损性特征:对于为军事目的修筑的建筑和设施都有较好的防护,抗弹能力强。5)隐蔽性特征:一般采用消极防护。 海上目标特点:1)空间特征:属于点目标 2)防护特征:舰艇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包括间接防护和直接防护两种能力。 3)火力特征:具有较强的火力装备,可进行全方位的进攻和自卫。 4)机动性强,要害部位大。 第二章 2.1 弹丸的内弹道射击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和时期? 答:1)点火过程。 2)挤进膛线过程。 3)膛内运动过程。 4)火药气体对弹丸后效作用过程2.2 简述弹形系数和阻力定律的概念,弹形系数和弹道系数有何不同?阻力系数和阻力定律有何不同? 答:⑴对于形状相似的弹丸来说,其阻力系数与马赫数的关系曲线是相似的,故常取某一个或某一组弹丸的C*x(Ma)曲线作为标准,并称其为空气阻力定律,而其它的Cx(Ma)关系则以标准弹丸的系数与某一系数的乘积表示,并将该系数定义为弹形系数(i) ⑵弹道系数反映了弹丸保持运动速度的能力 ⑶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弹丸的最大截面积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正比在马赫数小于临界马赫数时近似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包含在一个实验系数中,称为阻力系数。 2.3 简述尾翼稳定原理和陀螺稳定原理 答:尾翼稳定原理:其实质是使空气动力的压力中心处于质心之后,此时的静力矩就是稳定力矩,其作用方向是使攻角减小的方向。 陀螺稳定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陀螺效应来改变轴的运动规律,以此来达到飞行稳定的目的。 2.4 火药和炸药有何异同,在弹药中各有哪些作用?简述火药和炸药的分类。 答:火药:是指在无外界供氧条件下,可由外界能量引燃,自身进行迅速而又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热和气体的物质。 炸药:是指在适当外部激发能量作用下,可发生爆炸变化,并对周围介质做功的化合物和混合物。 火药在武器中的作用是提供发射能源。炸药不仅是武器能源,也是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不可或缺的含能材料。 火药分类:1)按火药用途分:枪炮发射药,火箭固体推进剂,其它用途。 2)按火药组成:均质火药,异质火药。 炸药分类:按作用方式:起爆药,猛炸药,推进剂,烟火剂。 2.5 简述药筒的用途。 答:1)盛装并保护发射药,辅助品,点火具等,以免受潮,变质和损坏。 2)发射时密闭火药气体,保护火炮室免受烧蚀,防止火焰由炮闩喷出。 3)连接弹丸及其它零件。 4)装填入膛时以药筒的肩部或底缘起定位作用。 2.6 试分析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的性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答:性能特点:1)加农炮:初速大,射角较小,一般用定装式炮弹,大口径用分装成变装药号数较少。 2)榴弹炮:初速小,射角较大,分装式炮弹,变装药号数多。 3)迫击炮:初速小,射角大,多用尾翼稳定弹,变装药号数多。 结构特点:1)加农炮:炮身长,比同口径其他火炮重。 2)榴弹炮:炮身较加农炮短,全炮较轻。 3)迫击炮:炮身结构简单,全炮很轻。

led背光源产品

led背光源产品首选深圳市华之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的液晶显示屏(LCD)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有员工400多人,日产量可达1500对至2000对玻璃。产品广泛应用于数码家电、仪器仪表、衡器、温湿度仪、汽车仪表等方面,已为众多客户开发了许多中高档TN、HTN、STN、FSTN、TFT液晶显示屏。特别在仪器仪表方面开发了许多产品,如:830B、830L、92系列、98系列、890三位半及四位半、MY60 MY68 902C等等。同时也为客户生产与LCD配套的各种类型、颜色的背光源、EL片、LCM同时在进行OLED的设计、开发。公司有充足的能力承接各类LCD 磨角、磨边、丝印、装端子、切片业务。 背光源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用超小型钨丝灯作为飞机仪表的背光

源。这是背光源发展的初始阶段。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背光源已经成为电子独立学科,并逐步形成研究开发热点。 产品简介:所谓的LED就是指Light Emitting Diode,也就是我们常说得发光二极管,通俗些讲,他就是在PN结中注入的载流子,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后,释放出能量,表现以光的形式,从而实现电致发光。这种产品及其应用更不是现在才有,而且其应用在我们现在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路边的广告牌、家用电器上的各色指示灯和手机键盘上的背光照明等等都是采用了LED作为光源,所以在谈到LED时,我们不应该感到新鲜,所以在这里也没必要详细地对这种产品及其工作原理作详细地解释,而就其在显示器产品上的应用来说,

则还应该算作是一种新兴技术产品。 由于传统LCD显示设备上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冷阴极荧光灯)背光技术及产品的某些先天不足,例如色域狭窄、能源利用率低其功耗较高和寿命短小等,所以人们一直在寻找着其替代技术及产品,而在这个过程中,LED背光技术产品便被纳入了人们的选用范畴。从发光原理上来看,由于LED 是由数层很薄的掺杂半导体材料制成,一层带有过量的电子,另一层则缺乏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空穴”,工作时电流通过,电子和空穴相互结合,多余的能量则以光辐射的形式被释放出来,LED正是根据这样的原理实现电光的转换,又根据半导体材料物理性能的不同,LED可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光谱下不同颜色的光线,特别是LED不能发出白光的技术问题解决之后,为LED在显示领域的应用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

凶猛的返祖武器:矢车菊速射迫击炮

凶猛的返祖武器:矢车菊速射迫击炮 2B9型“矢车菊”82毫米速射迫击炮正史 1985年6月一个凌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深处一个小村庄,侵阿苏军摩步第306师1团摩步1营秘密包围了这里,据情报声称反苏游击队集结在这个村子,但大家都知道,进攻村庄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给该村不服从阿富汗社会主义政权领导和管教,只听从真主和圣教指引的部族长老们一个深刻教训。 营属炮兵连的嘎斯卡车装载着6门外形怪异的“榴弹炮”迅速进入阵地放列完毕,这火炮的形状很奇特,巨大的炮栓和复进机突出于炮尾,在右侧有类似冲锋枪弹夹口的开口,炮手端着装有四枚炮弹的弹匣插入这个进弹口。随着营长命令下达,火炮在2秒内就将4枚炮弹打了出去。在随后的一分钟内,6门大炮打了10轮齐射,共有240发炮弹劈头盖脸的倾泻到小村庄里,随后两个摩步连乘坐轮式装甲车向前冲击,苏军进村以后,发现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大部分村民被炮火杀死在睡梦中,清缴行动很顺利就结束了,也没有激战,更没有伤亡。军事行动就像周末郊游一样轻松,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6门火力凶猛,理论射速高达120发/分种,绰号“瓦西里克”的大炮。这就是本文要讲的苏联2B9型82毫米速射迫击炮。 迫击炮与其他火炮有三个不同之处:一是其炮弹由炮口装填,依靠炮弹自身的重力下滑,撞击炮膛底部撞针而使底火发火,点燃发射药将炮弹推出炮口,“强迫击发“——“迫击”即由此得名;二是其没有反后坐装置,后坐力依靠座钣直接传递给地面。因此整个迫击炮质量轻,结构简单,易拆卸,能伴随步兵分队作战;三是射角较大,弹道弯曲,是一种曲射武器,可以对遮蔽物后面或山背斜面上的目标实施攻击。迫击炮在苏联陆军占有重要地位,据苏军统计,卫国战争时期地面战场死亡人员一半以上由迫击炮造成,在苏军指战员眼中最受宠爱的武器并非是坦克,而是毫不起眼的迫击炮。整个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了大约35万门迫击炮。战后苏军依然重视迫击炮的装备,从步兵营到团、师、军级单位,分别列装82毫米、120毫米、160毫米和240毫米迫击炮。

火炮的物理原理

火炮的物理原理 一、简介 火炮是口径在20毫米以上,用火药的爆发力发射弹丸的重火器的通称。火炮用于歼灭敌有生力量和压制敌方火器,破坏敌防御工事,完成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其它打击任务。 13至14世纪时,中国的火药和火器制造技术传入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欧洲,欧洲的火炮开始发展。19世纪开始,随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火炮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发射长形弹的线膛炮,并安装有弹性炮架。 火炮发展至今,已经是儿孙满堂,不仅家族支系众多,而且家族成员的外貌也差别甚大,出现了有善于对付各种目标的专门火炮: 按安装发射的平台不同可分为地面炮、舰炮和航炮; 按运动方式可分为固定火炮、机械牵引炮和自行火炮; 按作战用途又可分为地面压制火炮、海岸炮、高射炮、坦克炮、特种炮等; 按口径大小可分为:大口径炮(高炮在100毫米、地炮在152毫米、舰炮130毫米以 上);中口径炮(高炮在61~100毫米、地炮在76~152毫米、舰 炮在76~130毫米左右);小口径炮(高炮在20~60毫米、地炮在 20~75毫米、舰炮在20~57毫米之间)。 按炮膛结构可分为线膛炮和滑膛炮; 按弹道特性可分为加农炮(弹道低伸)、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和迫击炮(弹道最弯曲)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前装式火炮和后装式火炮。 二、基本构造 现代火炮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炮身、炮尾、炮闩和炮架等。其作用原理是将发射药在膛内燃烧的能量转换为弹丸的炮口动能以抛射弹丸,同时产生声、光、热等效应。火炮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是初速、射程、精度、射速和机动性等。火炮的主要任务是用于对地面、空中和水上目标射击,毁伤和压制敌有生力量及技术兵器,以及完成其它任务。 火炮的结构身管火炮的外观及其组成部件视炮种及其用途而异。尽管有这些差别,然而身管火炮都是按照几乎相同的方法制造的。身管火炮有两个或两组主要部件,就是炮身部分和炮架部分。炮架部分用于支承炮身和保持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炮架部分包括瞄准装置,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作为运送炮身部分的手段。炮身部分为发射药燃烧产生的压力提供容器;它使发射药燃烧产生的能量安全地按预定方式传送到弹丸上;它还具有赋予弹丸方向和稳定

军用迫击炮

9.1 概述 迫击炮发射的炮弹称为迫击炮弹。“迫击”两字是由炮弹以一定的速度撞击迫击炮膛底部的击针,迫使底火发火而来的。 迫击炮弹的特点是膛压低,初速小,弹道弯曲,落角大,可大射角射击,便于城市巷战和山地作战,有利于毁伤隐蔽物后的目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迫击炮弹采用近炸引信,利用空炸来提高杀伤效果。改善弹形,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初速,增大射程;采用闭气装置来提高射程和射击密集度。目前,利用迫击炮弹弹道弯曲的特点,应用末段敏感和制导技术以及子母弹技术,发展迫击炮发射的反坦克弹药,致力于解决从地面有效地攻击坦克顶部装甲的难题。 9.1 概述 目前,各国装备的迫击炮弹有尾翼稳定的,也有旋转稳定的(如美国106.7mm化学迫击炮弹)。除某些大口径迫击炮弹是由后膛装填外,多数迫击炮弹是从炮口装填的。 与线膛火炮相比,迫击炮具有如下优点: 1.弹道弯曲,落角大,死角与死界小,并且容易选择射击阵地; 2.结构简单,质量轻、使用灵活,易于操作和转移阵地,特别适于前沿阵地使用; 3.发射速度高; 4.经济性好。 迫击炮的这些优点,给了它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过去是这样,在未来的战争中,它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必需的武器装备。 但是,由于迫击炮的初速低、射程近、散布大,且难于平射,因而也限制着迫击炮弹的使用和发展。 9.2 迫击炮弹的组成与特点 9.2.1 迫击炮弹的组成 迫击炮弹通常是由引信、弹体、填装物(炸药或其它元素)、尾翼装置和发射装药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图9-1)。 对于内装炸药的迫击炮榴弹来说,也可分为杀伤榴弹、爆破榴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三种类型。榴弹类型的不同,其装填系数和所配用的范围也不相同。 除了上述传统形式的迫击炮弹外,还有迫击炮长弹和超口径迫击炮弹。图9-2所示,是60mm迫击炮长弹;图9-3所示,是超口径榴弹头。 除迫击炮榴弹外,还有迫击炮弹弹体内装填非炸药的其它元素者,此即为迫击炮特种弹(图9-4)。其中图a是迫击炮发烟弹,图b是迫击炮燃烧弹,图c是迫击炮照明弹,图d是迫

瑞典-AMOS120毫米双管自行迫击炮

搭载在瑞典CV-90系列底盘上的AMOS120毫米双管迫击炮系统 研制历程 北欧先进迫击炮系统(AMOS:Advanced Mortar System)是由芬兰和瑞典两国联合研制。早在1996年,芬兰帕特里亚(Patria)公司和瑞典赫格隆茨(Hagglunds)公司签订了一项协议,准备为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研制一种120毫米炮塔式双管迫击炮,AMOS即源于此。 不久,研制工作分别在芬兰和瑞典迅速展开,并先后制造出了多门样炮。其中,第一门是基本型试验平台;第二门AMOS样炮完成于1997年,最初采用的是瑞典赫格隆茨公司的CV-90型履带式底盘,后来改用芬兰帕特里亚公司的XA-185型6×6装甲人员输送车底盘;1999年6月,芬兰防务部队与帕特里亚·赫格隆茨公司签订了一项合同,要求提供一门采用新型XA-203底盘的完整的AMOS系统,该系统已于2000年底交付,定型为PT1,这可以说是第三门样炮。PT1采用了新的外形设计,具有隐身特点。PT1炮塔重5800千克,根据所用装甲不同以及是否安装炮塔尾舱装弹机重量有所不同。 搭载在6×6轮式底盘上的AMOS120毫米双管迫击炮系统 2000年11月,芬兰防务部队开始进行先进迫击炮系统的火力和机动性试验,历时约半年结束。试验用系统采用的是帕特里亚公司的XA-203型6×6装甲人员输送车底盘,该系统辗转芬兰各地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测试。试验期间共发射了550发120毫米弹药,顺利行驶3000千米(包括公路行驶和越野)。试验结束后,AMOS炮塔被从XA-203底盘上拆下来,然后送往瑞典安装在CV-90全履带底盘上,由瑞典陆军于2002年进行了试验。 搭载在8×8轮式底盘上的AMOS120毫米双管迫击炮系统 帕特里亚·赫格隆茨公司希望AMOS炮塔将来还能够安装到其它底盘上,包括加长型M-113(轻型机动战术车辆)、LAV-Ⅲ型8×8和8×8多用途装甲车。尽管最初是为安装在装甲战车上研制的,不过AMOS也可用于水面舰艇。2002年下半年,瑞典将AMOS安装到90H式战斗快艇上,首次进行了集

高低速榴弹之异同

高、低速榴弹之异同 《兵器工业科学技术词典》中对榴弹(Grenade)的定义为:主要利用爆炸作用在近距离内毁伤目标的小型弹药,它能以破片(或球丸)、爆轰作用、毒气等杀伤有生目标,能以聚能装药的金属射流破坏装甲目标,并且能完成其他多种战术任务(纵火、施放烟幕等)。 本文介绍的榴弹是指利用榴弹发射器发射的、弹径20~60mm、质量50~400g之间的小型榴弹,通常由弹体战斗部、引信、推进装置及辅助件等组成。战斗部一般由壳体、主装药、传爆药、杀伤元(预制、半预制破片或药型罩)及辅助零部件组成;推进装置一般由药筒、底火、发射药等组成。 小型榴弹出现于20世纪中叶,由掷榴弹演变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上百个弹种,正式装备数十个国家,已成为轻武器弹药家族的重要成员。其分类方法有很多,按发射时的初速可分为高速榴弹和低速榴弹,高速榴弹的初速在150m/s以上,低速榴弹的初速在150m/s以下。高速榴弹和低速榴弹又都可按用途分为主用榴弹、辅助榴弹和特种榴弹三类。主用榴弹还可细分为杀伤榴弹、破甲榴弹、杀伤/破甲榴弹和攻坚榴弹等;辅助榴弹可细分为演习榴弹、

训练榴弹、教练榴弹等;特种榴弹可进一步细分为发烟榴弹、燃烧榴弹、照明榴弹、晕眩榴弹、刺激性榴弹等。 高、低速榴弹的相同之处 由于高速榴弹和低速榴弹都由榴弹发射器来发射,因此,不论是外形、结构、战术用途,还是使用方法,都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外形、结构等对比 从外形看,高速榴弹和低速榴弹都是圆柱形弹体;从结构看,二者主要组成部件都相同。其杀伤战斗部一般由壳体(有的还有独立的杀伤元)和装药组成;破甲战斗部一般由壳体、聚能装药和药型罩组成;特种战斗部一般由壳体、药剂和传爆(点火)药组成。两种榴弹都可采用延期引信、触发引信、延期/触发引信和其他引信。二者的推进装置都可以采用普通的枪炮发射系统,即由底火、药筒和发射药组成;也可以采用高低压发射系统,即由底火、药室、发射药和药筒组成。 从材料上看,二者都可使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包括弹体的材料、药筒的材料等。 从发射能源上看,两种榴弹都可采用单基发射药、双基

背光源简介

背光源 背光源(BackLight)是位于液晶显示器(LCD)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LCM)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 用于背光源的光源 在背光源的设计中,所用光源的选用是很重要的。所用的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等特性。下表为可用于液晶显示器背光源的光源及其特点简单对比介绍:光源形状光源种类颜色功耗(W)(瓦特)寿命(h) (小时)特点 点状光源 Lamp(灯泡) 2800K左右 1.0以上 2,000 简单、小型、价低体积大、发热严重 LED(发光二极管)蓝~红430~700nm 0.038以上 100,000 寿命长、低发热亮度稍低 线状光源 CCFL(冷阴极荧光管)红、绿、蓝及其混合色 1.0~10.0 25,000 亮度高、寿命长逆变器驱动电压高 HCFL(热阴极荧光管) 4.0~220 5~7,000 发热严重 面状光源 VFD(扁平荧光灯) 200mW/cm2以下5,000 亮度高、均匀性好双电源驱动 EL(电致发光片)20mW/cm2以下 5,000 薄、均匀性好寿命短、亮度低 OELD(有机电致发光片)1,000以上薄、均匀性好、亮度高寿命短FED(平板场发射)10,000以上亮度高开发中 光源模组的技术 光源模组中最核心技术为导光板的光学技术,目前主要有印刷形和射出成型形二种导光板形式,其它如射出成型加印刷,激光 打点,腐蚀等占很少比例,不适合批量生产原则。印刷形因为其成本低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成为主流技术,但合格品不高一直是其主要缺点,而目前

数据通信原理(最终版)

1)数据通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他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传输。 3)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4)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器组成。 5)传输信道:通信线路、通信设备(模拟通信设备、数字通信设备)。 6)通信控制器: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 7)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按传输方式分):物理实线传输媒介信道(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网传输信道、数字数据传输信道。 8)传输损耗:D=10 lg 01 P P 。(P 0为发送功率,P 1为接收功率,单位dB ) 9)信噪比:(N S )dB =10 lg (s n P P )。(P s 为信号平均功率,P n 为噪声平均功率) 10)数据传输方式:?? ?? ?????? 传输顺序: 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同步方式: 异步传输、同步传输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1)数据传输系统的有效性指标:调制速率,数据传信速率、数据传送速率。 12)调制速率:N Baud = ) (1s T 。(N Baud 为每秒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又称波特率, 单位Baud ,T(s)为码元持续时间。 13)数据传信速率:每秒所传输的信息量,单位bit/s (二进制)。当信号为M 进制时,传信速率(R )与调制速率(N )的关系为R=Nlog 2M 。 14)频带利用率:η= 频带速率 符号速率(Baud/Hz ),η= 频带宽度 信息传输速率[bit/(s ·Hz)]。 15)差错率:用 误码率、误字符率、误码组率来表示。 误码率: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数/总的发送比特数。 误字符率:接收出现差错的字符(码组)数/总的发送字符(码组)数。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或是微型迫击炮的。 二者的区别为:掷弹筒属于单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击炮是班组武器,需要多人协同。另外掷弹筒主要是为了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火力空隙。 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掷弹筒是介乎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之间的迫击炮型榴弹发 射器,从发射机理上看更接近于迫击炮,也是自带发射药或需要装填发射药包,而枪榴弹需要(步枪或专用的榴弹发射枪)发射空包弹或实弹提供发射能量。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有专用弹药,弹药的结构都很相似(但传),在击发机构上掷弹筒通常需要手动击发,而迫击炮通常能通过高仰角(滑膛)炮筒采用膛口装填让炮弹依靠重力下滑击发,射速上比掷弹筒更有优势。但是大中口径的线膛迫击炮和后膛装填迫击炮以及一些经过改进能够平射的迫击炮都能通过手动击发,这期间有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交集。实际上掷弹

2英寸轻型迫击炮的构造与50毫米口径掷弹筒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统的掷弹筒弹药没有尾翼稳定,因此有效射程更近大约为120米-600米,更接近枪榴弹,因此掷弹筒是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武器,而轻型迫击炮则具有一定的面压制能力。现代的枪挂枪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弹药实际上已经与通常的膛口发射枪榴弹完全不一样,更接近传统的掷弹筒弹药,只是因为其瞄准装置还是依附在步枪上必须从属于步枪使用而继承了枪榴弹发射器的称呼,但是象美国的XM25这样的独立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一具具有独立火控装置、肩射功能,且能够选择点射连射的先进的现代化掷弹筒,而各种如MK19这样的自动枪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具有连发功能的自动掷弹筒。在外军的称呼里实际上并没有枪榴弹发射器这个含义,直译的话就是榴弹发射器。我们没有必要被中文名称左右了思维。射程短的就是一个步兵支援武器,射程远的具有面压制能力的不妨称为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掷弹筒(CrenadeDischarger)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在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各种步兵武器中独树一帜。 独特的结构和发射原理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600字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600字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600字(一)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抗日剧《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来纪念九一八事变。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这个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能让总部队成功转移,第四连的八十二位勇士和日本鬼子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现在博物馆中还存着烈士的遗物,真想哪天有机会去瞻仰瞻仰啊。 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得知连队要撤离断头沟那一幕。如果连队,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大家都没有想过临阵脱逃,都要誓死和敌人同归于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战士们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感动人的一幕是一排排长和几位战友炸了敌人的根据地后,和敌人同归于尽。“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你们的一排排长。”这句话不禁使我潸然泪下。 想一想,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啊!是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他们不怕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和他们当时的生活相比,我们真的是幸福太多了。 我们处在和平的社会,还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去用生命去报效祖国,但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认真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老师、家长和祖国。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1200字(二) 八一电影制片厂,淮阴区人民政府等联合出品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旨在还原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勇事迹。 著名诗人雪安理和赵玉莹编剧,杨虎导演的战争片《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借鉴美国大片《拯救大兵凯恩》经验,战场故事、悬念和场面,艺术再现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四连82名青年官兵在刘老庄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浴血奋的场面,以死报国,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乎巨大的无望获胜的的战斗中,毙伤日军四百余人,令日寇心惊。他们的信仰、意志和友情,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使国产军事片在观念上有一个崭新的突破,使90分钟的电影叙事有了一种史诗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力量。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一排长尉庆忠、蒋元连、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和小号手都是“鲜活的有个性的人”,从历史的高度,塑造白连长等英雄人物,诗意地叙述刘老庄四连的英雄故事,诠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最终取得全国战场胜利的历史原因。导演、编剧和策划人,从信仰、人性和勇敢三个层面反映四连在牺牲前后数天生活,使新四军三师四连牺牲官兵的英雄壮举构成直抵世人心灵的震撼,刘老庄82名壮士是中华民族的不屈和勇敢象征,是一群最可爱的人。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开始,四连一排长带尖刀班掩蔽保护分区机关、老百姓撤退,发现先期进镇一小队鬼子扑向没来得及撒走的老人和孙女,一排长下令狙击手田一枪击毙鬼子数人,引发鬼子报复。田连长、白指导员迅速带人返回救出一排长、老人和小孩。事后李指导员关禁闭处分一排长,白连长承担责任,恢复一排长职务。电影叙事深处的诗意,颂扬人民军队新四军宗旨、信仰和浩然正气,用生命和热血抗击外域侵略者,对内保护黎民百姓安全,新四军三师所属四连是一支充满信仰和爱心的英雄连队。 电影反思抗日初期南京保护战,战事失利撤退,留下大批来不及撤走的官兵、妇女任日寇残暴枪杀、奸淫,导致南京被俘30万国军官兵遇难的历史悲剧,美国军史专家

断口的宏观形貌、微观形态及断裂机理

断口的宏观形貌、微观形态及断裂机理 按断裂的途径,断口可分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两大类。穿晶断裂又分为穿晶韧性断裂和穿晶解理断裂(其中包括准解理断裂)。沿晶断裂也分为沿晶韧性断裂和沿晶脆性断裂。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穿晶断口 (1)穿晶韧窝型断口断裂穿过晶粒内部,由大量韧窝的成核、扩展、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断口。 宏观形貌:在拉伸试验情况下,总是先塑性变形,引起缩颈,然后在缩颈部位裂纹沿与外力垂直的方向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失稳,沿与外力成45°方向快速发展至断裂。众所周知,这种断口称为杯锥状断口。断口表面粗糙不平,无金属光泽,故又称为纤维状断口。 微观形态: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断口通常是由大量韧窝连接而成的。每个韧窝的底部往往存在着第二相(包括非金属夹杂)质点。第二相质点的尺寸远小于韧窝的尺寸。韧窝形成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形成情况: 1)韧窝底部有第二相质点的情况。由于第二相质点与基体的力学性能不同(另外,还 有第二相质点与基体的结合能力、热膨胀系数、第二相质点本身的大小、形状等的影响),所以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沿第二相质点边界(或穿过第二相质点)易形成微孔裂纹的核心。在应力作用下,这些微孔裂纹的核心逐渐长大,并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显微孔坑之间的连接部分逐渐变薄,直至最后断裂。图3-41是微孔穿过第二相质点的示意图。若微孔沿第二相点边界成核、扩展形成韧窝型裂纹后,则第二相质点留在韧窝的某一侧。 2)在韧窝的底部没有第二相质点存在的情况。韧窝的形成是由于材料中原来有显微孔穴或者是由于塑性变形而形成的显微孔穴,这些显微孔穴随塑性变形的增大而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直至断裂。这种韧窝的形成往往需要进行很大的塑性变形后才能够实现。因此,在这类断口上往往只有少量的韧窝或少量变形状韧窝,有的甚至经很大的塑性变形后仍见不到韧窝。当变形不大时,断口呈波纹状或蛇形花样,而当变形很大时,则为无特征的平面。 韧窝的形状与应力状态有较大关系。由于试样的受力情况可能是垂直应力、切应力或由弯矩引起的应力,这三种情况下韧窝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解理与准解理断口 1)解理断口。断裂是穿过晶粒、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即解理面)的分离,特别是在低温或快速加载条件下。解理断裂一般是沿体心立方晶格的{100}面,六方晶格的{0001}面发生的。 宏观形貌:解理断裂的宏观断口叫法很多,例如称为“山脊状断口”、“结晶状断口”、以及“萘状断口”等(见图片3-53)。山脊状断口的山脊指向断裂源,可根据山脊状正交曲线群判定断裂起点和断裂方向。萘状断口上有许多取向不同、比较光滑的小平面,它们象条晶体一样闪闪发光。这些取向不同的小平面与晶粒的尺寸相对应,反映了金属晶粒的大小。微观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时,解理断口呈“河流花样”和“舌状花样”。 2)准解理断口。这种断口在低碳钢中最常见。前述的结晶状断口就是准解理断口,它在宏观上类似解理断口。 准解理断口的微观形态主要是由许多准解理小平面、“河流花样”、“舌状花样”及“撕裂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类别:核心课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先修课程: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定位为需要学习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专业,从事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学员。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低的传输损耗和宽的传输频带的特点,成为高速数据业务的理想传输通道。课程以光纤的导光原理和激光器的发光原理为基础内容,同时涵盖了各种实用光网络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素质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满足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系统调测、电信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等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鉴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学习内容,又涵盖与之相关的实践实验活动内容,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习本课程需要先修《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现代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光网络》、《多媒体通信》等。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了解相关扩展知识。熟练进行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分析及工程计算。 熟悉实验原理及内容,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 下载教学内容导学、详解、实时辅导、教案、综合练习题等资料。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本课程含有实验,使本课程更多地与实践接轨,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雷神之锤:二战德军的“卡尔”自行迫击炮

雷神之锤:二战德军的“卡尔”自行臼炮 二次大战中的德国超级大炮,除了800毫米的“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多拉炮〕之外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卡尔”自行臼炮了。 “卡尔”臼炮((M?rser Karl;Ger?t 040/041),不是重型坦克,赛过重型坦克,有人称它为“超级战车”、“超级巨炮”,因发射时震天动地的威力而被德军士兵称为“雷神”或“雷神之锤”。 1933年希特勒上台伊始,便积极扩军备战,为发动侵略战争做准备。德国人为了能攻陷马奇诺防线一类坚固设防的工事,设想发展一种在当时技术水平允许下的重型武器。重型臼炮便是其中的秘密武器之一。 1935年末,德国的莱茵波尔西格公司(Rh-B=Rheinmetall-Borsig AG,也称莱因金属公司,今天该公司也非常的出名,其研制的火炮也是精品,连高傲的美国佬也要从德国进口,厉害!)就开始了其超级臼炮的第一步研制工作,其设计思路就是要这种超级臼炮要非常容易地敲碎马其诺防线上的坚固防御工事。1936年3月,莱茵金属给武器局报告了初步设计草案:火炮直径800毫米,发射重4吨的弹丸初速为100米/秒,射程1000米。发射重2吨的弹丸时初速为140米/秒,射程2000米。行走部分有3种设想: 1、采用全履带底盘。 2、底部安装滚轮。 3、拆分为数个部分用小型履带车辆运输。 经过最初的论证,军方提出如下规格要求: a最大射程3000米。 b限制重量,使其在野战条件下能够在6个小时内投入战斗。 c弹药应包括追求最大爆炸威力和追求最大穿透力的弹种。弹丸重量2吨。 d武器采用拆分运输方案,由带有升降装置的特种车辆进行拆卸工作。 e为了得到更大的射击仰角,火炮设计为前膛装填。 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和会议,1937年1月莱茵金属提出初步方案:火炮口径缩减为600毫米,发射重2000吨的弹丸时初速为200米/秒,射程3000米。火线高1.6米,仰角125°,方向射界120°。臼炮重55吨。计划以7-8辆车辆搭载各个部分运输。在现有的设计下,该武器的射击准备时间远远超过军方要求的6个小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莱茵金属提议将臼炮安装在履带底盘上实现自行化。而军方考虑到火炮自行化可以大大缩短准备时间,并省去了拆卸专用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数据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分类:职业基础课 课程名称:数据通信原理 编者: 定稿(或修改)时间: 第一部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数据通信原理》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及各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通信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计算机通信网等后续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从事数据通信和计算机通信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信源编码、数字基带传输、数字频带传输、同步技术、差错控制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数据链路传输规程、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三、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工程数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后续课程:计算机通信网、宽带接入技术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及学时分配 1. 学时:参考学时为70

说明:本课程学时以70学时为主,根据各学期实际需要,学时可适当增减,。 二、推荐教材及要求 (一)推荐学生使用教材 1. 陈光军《数据通信原理及应用教材与实训》,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9 (二)教学参考书 1.达新宇《数据通信原理及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 2. 李斯伟《数据通信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年 三、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 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 学生应当掌握工程数学的基本知识,要熟悉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基本仪器的操作知识。 四、课程考核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占30%(作业、出勤占20%,实验成绩占10%), 期末考试占70%。 考核形式:考试(开卷)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概论 【教学内容】 1、通信基本概念 2、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3、数据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计算。 【教学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