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案例 中国制造大飞机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案例 中国制造大飞机案例分析
工商管理案例 中国制造大飞机案例分析

新京报11月17日报道昨天上午在珠海航展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共获得了100架C919大型客机启动订单,其中,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大国内航空公司各订购了20架C919,其余20架订单由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美国GE航空金融服务公司获得。

一、什么是大飞机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

从地域上讲,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

2008年3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北京传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大型飞机研制项目。目前研制大型飞机已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这是中国继上世纪80年代首个大飞机制造项目——“运十”下马后第一次公开宣布要造大型飞机。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大飞机研制已进入实体操作阶段。大型客机研制工作已全面展开,首型国产大飞机将命名为“C919”。

“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还有一个寓意,就是我们立志要跻身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要与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在国际大型客机制造业中形成ABC并立的格局。”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我国首型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C919”之后未来的型号也可能命名为“C929”,其中“29”代表这一机型的最大载客量为290座。

二、大飞机项目在国防、经济、技术、政治领域的意义

“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原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国家太需要大飞机了,国家航空工业需要,交通运输需要,军队需要……”(原中国航空研究院的副院长胡溪涛)

“造大飞机是国家意志,是战略考虑,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也有很直接的科技意义和经济效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军事史上有这么一句话:日不落帝国建立在皇家海军的炮口上,而美利坚帝国则护翼在它强大空军的翅膀下。大飞机是国家航空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而大飞机是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必要元素。我们需要自主的军用大飞机,没有大飞机,就没有战略空军。中国并非完全的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资源都需要依靠世界各地的资源。制造大飞机并不是所谓“大国的虚荣心”,而是为了避免受制于人,是有实际的需要的。

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发展大飞机,有两项优势,一是有着庞大的市场容量,二是有政府和强大国力的扶持。因此,中国人坐上中国自己制造的大飞机,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旦中国大飞机上马,这些复合材料就有了强大的市场需求,自然也就会有技术攻关。反过来,这些材料可以很容易运用到汽车等其它领域,从而带动其它领域

的技术革新。实际上,现在汽车行业许多技术就是从航空业转移过去的。

再从制造业上来看,中国是个制造大国,大飞机飞行时间长,对机体抗疲劳要求非常高,对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很高,这是提高中国制造工艺水平的一大动因。

作为大型战略性高技术装备,大飞机的研制兼有政治、经济、国防、技术四重意义。

国防领域

从国防上看,若大飞机研制成功,将使中国实现大型军用飞机的国产化,进一步增强国防实力。

目前,民用航空运输90%以上都是由大型民用飞机完成的。离开大飞机,一个国家的现代民航就无从谈起,军事上的战略打击力量也就不完整。大飞机经过改装,可以变成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海上巡逻机等。如美军的E-3预警机就是由波音707客机改装而成,日本的KC-767空中加油机是用波音767客机改成的。

随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大型飞机在各个领域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军用运输机、大型空中预警机、大型战略轰炸机、大型战术轰炸机、大型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战飞机、大型空中侦察机等等。这些用途的飞机,我们当前都没有自主生产能力,都要依靠外购。但是,当前能够卖给我们具备改装这些飞机的国家,只有俄罗斯一家,也就是他们的伊尔-76(含伊尔-78空中加油机),还难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空军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拥有上述大飞机。

经济、技术领域

经济上,大飞机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到2020年我国大约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总价值为1500亿至1800亿美元;而到2050年,我国大约还需要更新和新增干线客机3000多架,加上各类支线客机和民用运输机,总价值在3500亿至4000亿美元之间。这仅仅是国内市场的统计,如果参与国际竞争,大飞机的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从技术上看,大飞机处于产业链的顶端,堪称拉动工业技术链条的“总龙头”,其研制必将有力地拉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强化民族工业的力量,提升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发展大型客机,能够带动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能够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将带动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诸多基础学科的重大进展,将会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中国科学技术水平。

发展大型客机,将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需要,也必将成为一个潜力无限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研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客机,不仅可以为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还有利于提高中国航空工业的制造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强大的航空工业。

政治意义

在政治意义上,大飞机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鼓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方面,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大型客机项目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

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拥有13亿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应该拥有自己的大飞机,这样才与我国社会主义大国的地位相称。

大飞机能够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能力,在鼓舞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方面,其价值不逊于“两弹一星”和太空飞船。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启动大飞机研制,都是势在必行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成功的关键因素

谈过了对制造大飞机(包括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的期望以及发展的环境之后,我们再谈谈如何使之成功的诸多因素。

1. 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己任

国产大飞机成功的必要因素就是决策者和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者有着一颗报国的热心,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己任,这是人人都知道,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想想当年我们航空工业的工作者是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下制造飞机,那个时候有多少人来计较个人的得失呢?以歼轰七(飞豹)为例,几代航空工作者们经历了三次上马、三次下马(当时常说的三上三下),经费及其短缺的艰苦环境,可硬是将这个飞机研制成功并交付部队,形成了壮军威的杀手锏。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一颗颗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个型号从立项到定型,总共才花费十二亿人民币,就是除去物价上涨的因素,与现在动辄数百亿的投资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2. 国内航空公司的支持

运十的下马、以往新支线和大运及大客项目的夭折、以及运七系列的停滞不前应该说与中国民航当局及航空公司的不支持、不扶植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迷恋国外、否定国产,特别是局部小利益及个人的私利作祟。想想出国买飞机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和利益吧,反正投入花的是国家的钱,将纳税人的钱部分转到小家和个人,何乐而不为?什么技术落后、经济性不好、没有市场,统统不过是借口。空客的A300出来时不同样也是大量亏损且需要政府及欧盟巨额补贴吗?没有欧洲各航空公司的支持,可以说就没有空中客车公司的今天,空客系列飞机同样会面临着运十的命运。

以前在航空部里就听到过有指民航是“汉奸”的说法,尽管过分,但总还是一些情绪的表达。

什么新舟60不盈利,机型落后。我当时在美国还乘坐过比其落后不少的ATR42,据说还有比这还小的飞机在美国上空营运。在只有几百公里的航线用百座以上的飞机进行经营,经常上座率严重不足而造成亏损。为什么不考虑用几十座、耗油率低的小飞机飞呢?特别是廉价航空公司,租买A320能有多少降价盈利的空间呢?

目前,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都在怀疑中国人是否能造出大飞机?二十七年前运十就飞起来了,并成功试飞青藏高原,这种能力应毋庸置疑。还有,中国的宇航员已经上天了。其次就是怀疑造出来了是否能有市场?想当初,有几个人能相信中国的彩电、计算机、汽车等能有自己的市场呢?

3. 民众的支持

国产飞机的发展既需要研制者的奋发努力,国家政策的扶植,同时也与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尽管我们不能要求民众用自己手中羞涩的金钱来唱高调,但如果能使其在得到实惠的同时更加关注和扶持民族的产业,国民的信心和自豪感也会陡然增加的。就目前来说,如果考虑用新舟60营运短航线(数百公里),政策给予支线航空以优惠,二、三线机场给予支持,就像频繁营运空中巴士一样,既方便、机票价格又实惠,老百姓怎么能不考虑这种实惠呢?廉价航空就真正能营运起来。特别是春运和黄金周,短途支线飞机的票价如果对火车、汽车有竞争力,怎么能没有人乘坐?

就像造汽车一样,国产品牌的汽车也是让老百姓从性价比上获得了实惠而增加了购买的数量,民族品牌的汽车也就有了发展的支持和资本,逼得大型主流汽车制造厂不得不也研发自主品牌的汽车,跨国品牌不得不以降价参与竞争。这就让那些支持国产品牌的以及看不起国产品牌的国人都从中获利。

几乎所有的产品都牵扯到自主品牌和洋品牌的话题,从最早的家用电器、计算机、手机、到汽车、飞机、火箭、卫星等。当很多产品刚进入国内或当国内开始自主研发这些产品时,大多人都怀疑中国人能否产品研制这些产品,即使研制出来质量如何,能否有市场的竞争力,等等。

中国的这些自主产品和品牌就是在这样的质疑中成长和壮大,并赢得了很多国人的信任的。自主品牌发展的环境是什么?首先,政府支持,从政策和经济给予大力扶植;其次,有一支怀有自强不息的科研和生产队伍;最后,来自于国民和企业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任何幼稚产业的项目都需要所在国政府的支持,这也就是为什么WTO条款上要给予幼稚产业一定的发展时间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的政府和那些龙头企业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反而是那些小型的、不入流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却成全了我们对民族品牌的梦想。

一些国产电器品牌如联想、海尔、长虹、康佳、TCL等让国人挺起了腰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支持他们?

因此我认为,中国开发大飞机是必要的,是国计民生、国家策略所需。造大飞机需要坚定的国家意志,需要长期的稳定政策,需要国家最高领导人,坚强的决心和恒心。需要顶住国际上的诱惑和骗局,需要国家的外交服从大飞机,必须放弃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能不能按计划造出大飞机,是对国家最高领导层胆量和智慧的考验。

中国大飞机之案例分析

组员:贾凤丽(2007116128)

彭晓娟(2007116129)

倪金莎(20071161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