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计算2-参数估计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5章参数估计

第5章 参数估计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解:已知总体标准差σ=5,样本容量n =40,为大样本,样本均值x =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x σσ5=0.7906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0.7906=1.5496。 ●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4)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5)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解:(1)已假定总体标准差为σ=15元, 则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x σσ15=2.1429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2.1429=4.2000。 (3)已知样本均值为x =120元,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这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α/2 x Z 0±4.2=124.2115.8 可知,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5.8,124.2)元。 ●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统计分布及参数检验

统计分布及参数检验 第五章统计量及其分布 §5.1总体与样本 一、总体与样本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对于实际问题,总体中的个体是一些实在的人或物。比如,我们要研究某大学的学生身高情况,则该大学的全体学生构成问题的总体,而每一个学生即是一个个体。事实上,每一个学生有许多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等,而在该问题中,我们关心的只是该校学生的身高如何,对其他的特征暂不考虑。这样,每个学生(个体)所具有的数量指标——身高就是个体,而所有身高全体看成总体。这样,抛开实际背景,总体就是一堆数,这堆数中有大有小,有的出现机会多,有的出现机会小,因此用一个概率分布去描述和归纳总体是合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总体就是一个分布,而其数量指标就是服从这个分布的随机变量。 例5.1.1考察某厂的产品质量,将其产品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并以0记合格品,以1记不格品,若以p表示不合格品率,则各总体可用一个二点分布表示: X p 0 1 1-p p 不同的p反映了总体间的差异。 在有些问题中,我们对每一研究对象可能要观测两个或更多个指标,此时可用多维随机向量及其联合分布来描述总体。这种总体称为多维总体。 若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此总体称为有限总体;否则称为无限总体。实际中总体中的个体数大多是有限的,当个体数充分大时,将有限总体看作无限总体是一种合理抽象。

二、样本与简单随机样本1、样本 为了了解总体的分布,从总体中随机地抽取n个个体,记其指标值为x1,x2,?,xn, 则 x1,x2,?,xn 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n称为样本容量或简称为样本量,样本中的个体称为样品。当n?30时,称x1,x2,?,xn为大样本,否则为小样本。 首先指出,样本具有所谓的二重性:一方面,由于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抽取前无法预知它们的数值,因此样本是随机变量,用大写字母X1,X2,?,Xn 表示;另一方面,样本在抽取以后经观测就有确定的观测值,因此样本又是一组数值,此时用小写字母x1,x2,?,xn 表示。简单起见,无论是样本还是其观测值,本书中均用x1,x2,?,xn 表示,从上下文我们能加以区别。 每个样本观测值都能测到一个具体的数值,则称该样本为完全样本,若样本观测值没有具体的数值,只有一个范围,则称这样的样本为分组样本。从而知道分组样本与完全样本相比在信息上总有损失,但在实际中,若样本量特别大,用分组样本既简明扼要,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总体。 例5.1.4 略。 2、简单随机样本 1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可有不同的抽法,为了能由样本对总体作出较可靠的推断就希望样本能很好地代表总体。这就需要对抽样方法提出一些要求,最常用的有如下两个要求:1)样本具有随机性:要求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样本,这便意味着每一样品xi与总体X有相同的分布。2)样本要求有独立性:要求每一样品的取值不影响其它样品的取值,这便意味着x1,x2,?,xn相互独立。若样本x1,x2,?,xn是n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同一分布的随机变量,则称该样本为简单随机样本,简称为样本。注(1)若总体X的分布函数为F(x),则其样本的联合分布函数为?F(xi) i?1n(2)若总体X的密度函数为p(x),则其样本的联合密度为?p(xi)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2014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 ( B ) (A )绝对可靠的范围 (B )可能的范围 (C )绝对不可靠的范围 (D )不可能的范围 2. 甲乙是两个无偏估计量,如果甲估计量的方差小于乙估计量的方差,则称 ( D ) (A )甲是充分估计量 (B )甲乙一样有效 (C )乙比甲有效 (D )甲比乙有效 3. 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在样本容量和置信度保持不变的情形下,根据不同的样本值得到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长度将 ( D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以上都对 4.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时间13分钟,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标准差为3分钟。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 A ) A.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z 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 值 C.应用二项分布表查出p 值 D.应用泊松分布表查出λ值 5. 100(1-α)%是 ( C )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度 D.可靠因素 6.参数估计的类型有 ( D ) (A )点估计和无偏估计(B )无偏估计和区间估计 (C )点估计和有效估计(D )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其精度将 (C ) (A )增加 (B )不变 (C )减少 (D )以上都对 二、计算分析题 1、12,, ,n X X X 是总体为2 (, ) N μσ的简单随机样本.记1 1n i i X X n ==∑,2 21 1()1n i i S X X n ==--∑,221T X S n =-.请证明 T 是2 μ的无偏估计量. 解 (I) 因为2 (,)X N μσ,所以2 (, )X N n σμ,从而2 ,E X DX n σμ= = . 因为 221()()E T E X S n =-221 ()E X E S n =- 221()()DX E X E S n =+-222211 n n σμσμ=+-= 所以,T 是2μ的无偏估计 设总体X ~N (μ,σ 2 ),X 1,X 1,…,X n 是来自X 的一个样本。试确定常数c 使2 1 1 21 )(σX X c n i i i 为∑-=+-的无偏估计。 解:由于

eviews-描述统计分析与参数假设检验

一、 描述统计分析与参数假设检验 1、序列的view 功能键 1.1 Histogram and stats Histogram and stats 选项中统计量包括均值(means )、中位数(median )、最大值(maximum )、最小值(minimum )、标准差(std.dev.)、偏度(skewness )、峰度(kurtosis )以及jarque-bera 统计量与其概率值。{根据其概率值p 来决定是否拒绝零假设,p 大于检验水平,不能拒绝样本序列服从正态分布的原假设} (显示选定序列的直方图以及给出序列的有关统计量) (表格形式显示有关统计量的值) (以表格形式进行分组统计) (以箱式图形式进行分组统计描述)

1.2 stats table(绘制序列统计表) stats table表示以表格的形式显示选定序列有关统计量的值。 1.3 stats by classification (序列分组统计描述)

1.4 one-way tabulation(绘制序列单因素列联表) output选项组供用户选择输出结果的显示项,包括区间内的观测值计数(show count)、是否显示百分比和累计百分比(show percentage)以及是否显示频数和累积频数(show cumulative)。

2、序列组基本统计分析2.1 序列组的统计描述 使用common sample选项要求序列组中各个序列在当前样本范围内都有观测值; 使用individual sample 选项在计算统计量时,将每个序列有值的观测值分别进行计算。 若序列组中没有缺失值或者各个序列的缺失值处于同一样本期间时,这两项没有区别。 多了两个统计量sum(样本和)和sum sq.dev. (样本方差)。 描述性统计 统计量齐性检验 多因素制表 相关系数矩阵 协方差矩阵 相关图 交叉相关系数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标签) 基本统计分 时间序列分析的统计量和统计检 验方法 (共同样本) (单个样本)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第二讲-非参数统计检验

第二讲 非参数检验 1. 实验目的 1.了解非参数假设检验基本思想; 2.会用SAS 软件中的proc npar1way 过程进行非参数假设检验和proc freq 过程进行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 2. 实验要求 1.会用SAS 软件建立数据集,并进行统计分析; 2.掌握proc npar1way 过程进行非参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3.掌握proc freq 过程进行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3. 实验基本原理 3.1 符号检验 0:H 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令10 i i I i ?=??第个个体中新方法优于对照方法第个个体中新方法劣于对照方法1,2,,i N =L 统计量1N N i i S I ==∑ N S 表示新方法的处理效果优于对照方法的配对组总数。若新方法的处理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方法,则N S 的值应明显偏大。因此,若对给定的置信水平α,有 {}N P S c α≥<, 则拒绝0H 。 0H 为真时,(1)N S 服从二项分布1(,)2 b N (),()24N N N N E S Var S ==。拒绝域为:{}N N S S c > (2)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2 ,1N N S N - →∞的零分布趋于标准正态分布。

拒绝域为 :N S u α??????>???????? 3.2 Wilcoxon 秩和检验 (1)单边假设检验 0:H 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as 1:H :新方法优于对照方法。 用于检验0H 的统计量为:1n s i i W I ==∑ 若对给定的置信水平α,有 {}s P W c α≥<,则拒绝0H 。且s W 的分布列为: 0#{;,}{}H s w n m P W w N n ==?? ??? 根据观测结果计算s W 的观测值0s W ,计算检验的p 值: 00{}{}s H s s H s k w p P W w P W k ≥=≥= =∑ 然后将p 值与显著水平α作比较,若p α<,则拒绝0H ,否则接受0H 。 (2)双边假设检验 给定的显著水平21,c c 和α应该满足: ε=≥+≤}{}{2100c W P c W P A H A H 仅由上式还不能唯一确定21c c 和,当我们对两种方法谁优谁劣不得而知时,通常取 2}{}{2100α =≥=≤c W P c W P A H A H 若利用p 值进行检验,设A A W ω的观测值为,计算概率值 }{}{00A A H A A H W P W P ωω≤≥或 由对称性可知,检验的p 值为上述两概率中小于1/2的那一个的2倍。例如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参数估计习题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B )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后者是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 2、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A ) (A)大于等于30 (B)小于30 (C)大于等于10 (D)小于10 3、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分别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将( B )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4、某班级学生的年龄是右偏的,均值为20岁,标准差

为 4.45.如果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那么样本均值的分布为( A ) (A)均值为20,标准差为0.445的正态分布(B)均值为20,标准差为4.45的正态分布 (C)均值为20,标准差为0.445的右偏分布(D)均值为20,标准差为4.45的右偏分布 5. 区间估计表明的是一个( B ) (A)绝对可靠的范围(B)可能的范围(C)绝对不可靠的范围(D)不可能的范围 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未知参数的1-α置信区间,( A ) A. α越大长度越小 B. α越大长度越大 C. α越小长度越小 D. α与长度没有关系 7. 甲乙是两个无偏估计量,如果甲估计量的方差小于乙估计量的方差,则称( D ) (A)甲是充分估计量(B)甲乙一样有效(C)乙比甲有效(D)甲比乙有效 8. 设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方差未知,在样本容量和置信度保持不变的情形下,根据不同的样本值得到总体均

统计学 第四版 第七章答案

第四章 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 7.2 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 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1)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x σ= = =2.143 (2)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边际误差。 x x t σ?=?,由于是大样本抽样,因此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概率度t=2z α 因此,x x t σ?=?2x z ασ=?0.025x z σ=?=1.96×2.143=4.2 (3)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 的95%的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为: (),x x x x -?+?=()120 4.2,120 4.2-+=(115.8,124.2) 7.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n=100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到x =81,s=12。 要求: 大样本,样本均值服从正态分布:2,x N n σμ?? ??? 或2 ,s x N n μ?? ??? 置信区间为: x z x z αα ?-? +? ? (1)构建μ的90%的置信区间。 2z α=0.05z =1.645,置信区间为:()81 1.645 1.2,81 1.645 1.2-?+?=(79.03,82.97) (2)构建μ的95%的置信区间。 2z α=0.025z =1.96,置信区间为:()81 1.96 1.2,81 1.96 1.2-?+?=(78.65,83.35) (3)构建μ的99%的置信区间。 2z α=0.005z =2.576,置信区间为:()81 2.576 1.2,81 2.576 1.2-?+?=(77.91,84.09) 7.7 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 500名学生中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 36 解:

统计学答案解析最新版本

统计学课本课后作业题(全) 题目: 第1章:P11 6,7 第2章:P52 练习题3、9、10、11 第3章:P116思考题12、14 练习题16、25 第4章:P114 思考题6,练习题2、4、6、13 第5章:P179 思考题4、练习题3、4、6、11 第6章:P209 思考题4、练习题1、3、6 第7章:P246思考题1、练习题1、7 第8章:P287 思考题4、10 练习题2、3 第一章 6..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描述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描述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描述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4.536×50=226.8 kg。 7.“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二章 3.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单位:万元):

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的应用

论文投稿领域:数理经济与计量经济学 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的应用 阮曙芬1 程娇翼 1 张振中2 (1.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武汉 430074;2.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学院,长沙 410075) 摘要:本文对非参数统计中常用的三种假设检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运用 Kruskal-Wallis 检验方法对2002年前三季度的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收益率数据进行了周末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2002年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收益率不具有周末效应。 关键字:符号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检验 1引言 非参数统计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参数假设检验是在总体分布未知或者总体分布不满足参数统计对总体所做的假定的时候,分析样本特点,寻找相应的非参数检验统计量。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了非参数统计中假设检验常用的几个检验方法:符号检验、Wilcoxon 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检验,然后结合具体的问题和数据,在统计软件SAS 中作相应的非参数检验。 2非参数假设检验介绍 2.1 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 符号检验是根据正、负符号进行假设检验的方法。这种检验方法用于配对设计数值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常常是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或者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不能用t 检验的时候使用。其原理是对差值进行编制并冠以符号,然后对正负秩和进行比较检验。 设随机变量12,,...,n X X X 相互独立同分布,分布为()F x ,()F x 在0x =连续。假设检验问题 2.2 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 秩和检验 Wilcoxon 秩和检验的理论背景如下:有两个总体,一个总体的样本为12,,...,n X X X ,相互独立同分布,分布为()F x ;另一个样本为12,,...,n Y Y Y ,相互独立同分布,分布为()G x ,()F x , ()G x 连续。问随机变量Y 是否随机大于随机变量X ,即检验

参数估计习题课

第21讲 参数估计习题课 教学目的: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的计算方法; 2.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无偏性和有效性对于评价估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和单侧置信限。 教学重点: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无偏性与有效性,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教学难点:矩估计,最大似然估计,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回顾 1. 矩估计 用各阶样本原点矩n k i i 11x n k V ==∑ 作为各阶总体原点矩k EX 的估计,1,2,k =L 。若有参 数2g(,(),,)k E X E X E X θ=L ()(),则参数θ的矩估计为 n n n 2i=1i=1i=1 111?(,,,)k i i i X X X n n n θ=∑∑∑L 。 2. 最大似然估计 似然函数1()(;)n i i L f x θθ==∏,取对数ln[()]L θ,从 ln() d d θθ =0中解得θ的最大似然估计θ ?。 3. 无偏性,有效性 当θθ=?E 时,称θ?为θ的无偏估计。 当21?D ?D θθ<时,称估计量1?θ比2 ?θ有效。 二 、典型例题解析 1.设,0()0, 0x e x f x x θθ-?>=?≤?,求θ的矩估计。 解 ,0 dx xe EX x ?+∞ -=θθ设du dx u x x u θ θ θ1 ,1 ,= = = 则0 0011 1()0()u u u EX ue du ue e du e θθθθ+∞+∞--+∞ --+∞????==-+=+-??? ?????=θ 1

参数统计与非参数统计、

样本统计方法一般分为两个大的分支—参数统计和非参数统计。非参数统计方法主要有:一是卡方拟合度检验(大众媒介研究者经常比较某一现象所观察到的发生频次和其期望值或假设的发生频次,卡方(X的平方)是一个表示期望值和观察值之间关系的值)。其局限性在于变量必须是定类或者定序测量的。二是交叉表分析,可以同时检验两个或者更多的变量。参数统计常用于定距或定比数据。一是t检验,二是方差分析;三是相关性统计分析。 T分布在抽样分布和样本分布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借助于颐和总显著性检验来实现的,成为“t检验”。t检验又称“均值检验”,用以计算样本均值是否不同于总体均值、零或另一样本均值。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检验样本均值是否不同于其总体均值。二是检验一个样本均值是否与另一个样本均值不同(独立样本t检验)。三是重复测量的t检验—当相比较的两组样本以某种相联系的方式重复(相同的被试在不同时间段的结果检验)。 方差分析(ANOV A)——当实验涉及机组的比较时适用的统计方法。它是均值检验的一种自然延伸,更强调样本组内与组间的变化而不是样本组均值。ANOV A将发生在因变量上的变化分为由自变量作用的方差(称为被假设方差)和不被解释的方差(称为误差或剩余方差)。“被解释”方差成为“主效应”。ANOV A应用F分布而非t分布。多因子方差分析——任何有两个或更多个自变量的ANOV A可以是多因子ANOV A,测量其“交互效应”。 相关检验——不同于t检验的均值检验,相关是一种“关联性”测量。相关测量一个变量值的改变与另一个变量值改变的关联程度。相关的显著性是指,系统性变化是否又非偶然因素引起的;换言之,相关系数是否显著大于零。最常见的相关检验是皮尔逊积矩相关系数。 例3:在某次的新闻节目收视情况调查中,总体为某市12岁以上的居民。有效样本男性为240人,平均每天收视时间31.5分钟,标准差12分钟;样本中女性180人,平均每天收视时间26.3分钟,标准差19分钟,请问总体中男女居民的新闻节目收视时间有无差异?原假设H0:总体中没有差异:H0:u1=u2;H1:u1>u2, u1

数据的基本统计与非参数检验

北京建筑大学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分析》实验名称数据的基本统计与非参数检验实验地点基C-423 日期2016 . 3 .17 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目的】 (1)熟悉数据的基本统计与非参数检验分析方法; (2)熟悉撰写数据分析报告的方法; (3)熟悉常用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 【实验要求】 根据各个题目的具体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根据附件“住房状况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请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分别对数据的“家庭收入”、“现住面积”,进行数据的基本统计量分析,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根据附件“住房状况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请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不同学历对家庭收入、现住面积是否有显着影响,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根据附件“住房状况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请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分析家庭收入与10000元是否有显着差异,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根据附件“住房状况调查”给出的相关数据,请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分析婚姻状况对家现住面积是否有显着影响,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根据附件“减肥茶数据”给出的相关数据,请选用恰当的分析方法,分析该减肥茶对减肥是否有显着影响,撰写相应的分析报告。 【分析报告】 1. 表一家庭收入和现住面积的基本描述统计量 家庭收入现住面积 N有效29932993缺失00均值17696.156762.7241均值的标准误279.64310.47349中值15000.000060.0000众数10000.0060.00 标准差15298.8034 125.9038 3 方差 2.341E8671.008偏度 5.546.910

《统计学》名词解释及公式

第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一、学习指导 统计学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它几乎被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检验领域。本章首先介绍统计学的含义和应用领域,然后介绍统计数据的类型及其来源,最后介绍统计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本章各节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点如下表所示。 概念: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 统计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的其他应用领域。 概念: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不同数据的特点。 概念:观测数据,实验数据。 概念: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 二手数据的特点。 概念:抽样调查,普查。 数据的间接来源。 数据的收集方法。 调查方案的内容。 概念。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统计数据的质量。 概念:总体,样本。 概念:参数,统计量。

概念:变量,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 型变量,连续型变量,离散型变量。 二、主要术语 1.统计学: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2.描述统计:研究数据收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3.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4.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5.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6.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 7.观测数据: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 8.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9.截面数据: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点上收集的数据。 10.时间序列数据:在不同时间上收集到的数据。 11.抽样调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 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收集方法。 12.普查: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全面调查。 13.总体: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 14.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样本容量:也称样本量,是构成样本的元素数目。 16.参数: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7.统计量: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18.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19.分类变量: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 20.顺序变量: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 21.数值型变量: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7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9 第五章参数估计 12 第六章假设检验 17 第七章方差分析 21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24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27 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31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35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三章统计决策42 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45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1 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2 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分类: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1.3 统计学的发展史(学派与主要代表人物) 1.4 数据类型(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1.5 变量:连续与离散;确定与随机 1.6 总体、样本与个体 1.7 标志、指标及指标体系 1.8 统计计算工具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推断统计学研究()。(知识点:1.2 答案: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 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知识点:1.3 答案:D) A.数理统计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国势学派 3.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知识点:1.4 答案:B) A.性别B.年龄C.籍贯D.民族 4.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知识点:1.6 答案:C) 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 5.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知识点:1.6 答案:C) A.10个企业 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