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缸中藻类的区分

海水缸中藻类的区分
海水缸中藻类的区分

海水缸中藻类的区分

这个话题也是由一个鱼友的提问引起。他贴了一张照片,问自己缸里的藻是什么藻,别的鱼友告诉他是褐藻,但是我觉得是红泥藻。我查过一些资料,我对海水缸中的藻类,是这样认识的:

藻类分为9个门类,分别是:蓝藻、裸藻(不是褐藻)、甲藻、金藻、黄藻、硅藻、绿藻、红藻、褐藻。其中:

裸藻、金藻、黄藻主要在淡水中生活;

红藻、尤其是褐藻基本出现在海里;

蓝藻、甲藻、硅藻、绿藻在淡水海水中都可以见到;

红泥藻其实是蓝藻门(或蓝绿藻),是最低等的藻类,是藻类中唯一的原核生物,介于细菌和藻类之间的生物。除了红泥藻,我们经常看到的一片片地很难擦的那种绿藻,也是蓝藻门。它们都是单细胞生物,含有叶绿素、胡萝卜素等,所以会呈现为蓝绿色或红色。可以单个成长,但更容易成为聚集状,它可以利用无机态的NO3和PO4,但是也可以利用有机态的营养物,这和其他藻类不同。控制了有机态的营养物,基本可以控制住红泥藻,因为其他藻类比红泥藻更能吸收无机态的营养物,它竞争不过人家(那种绿色的好像更多地利用无机态营养物)。

鱼友所说的褐藻,其实属于藻类学所定义的硅藻门。它也是单细胞体,同样的,也因为其中混合有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一般呈现为金褐色。其细胞壁含有硅质,生长时需要无机态的NO3盐和硅酸盐离子。要控制它的泛滥,要么控制NO3浓度,要么控制硅酸盐浓度。我们养海水时常见的硅藻,一般不是聚集态(如块状或丝状),容易清除。

藻类学中的褐藻,其实是海带那一类的藻,真正的褐藻都是多细胞体或分枝的丝状体或叶状体,不是单细胞植物。

鱼友所说的丝藻,要更高级一点,属于绿藻门。常见的丝藻是单列细胞的不分枝丝状体,固着在物体表面生活。体内也含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颜色多呈绿色,也有黄褐色。主要利用无机态的NO3和PO4。控制它的泛滥,主要是控制NO3。丝藻其实和石莼是同门同纲的植物。

红藻是紫菜那一类的多细胞藻类。

我才学有限,不太清楚我们常见的藻类中哪些属于甲藻,所以对甲藻就没得说了。实际上我们所说的褐藻、丝藻中可能混有甲藻,它的颜色为黄绿到橙红,所以混在藻堆里也不容易分出来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案重难点: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案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欣赏生机勃勃、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海底世界,可以初步感受海底的美和海洋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调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 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 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 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M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精选版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欣赏生机勃勃、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海底世界,可以初步感受海底的美和海洋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调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 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 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4.出示“马尾藻”图片: 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 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藻类植物-习题(含答案)

藻类植物-习题(含答案)

藻类植物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大气中近90%的氧气是由下列哪一类植物完成的() A. 被子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 2. 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上会长出绿膜,水变成绿色,这是由下列哪种生物引起的() A. 细菌 B. 蕨类植物 C. 藻类植物 D. 苔藓植物

3. 海带是生活在海水中的大型藻类,素有“长寿菜”和“含碘冠军”的美誉,在沿海一带被广泛养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海带呈褐色,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 海带是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后代的 C. 海带依靠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 D. 细细膜控制碘进入海带细抱 4.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扩散到大气中,补充大气圈中的氧气 B.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水中的植食性鱼类等动物提供食物 C. 许多的藻类,特别是海藻,如海带、紫菜等可供食用和药用 D. 由于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所以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 春天,某生物实验小组用显微镜观察变绿的池塘水,发现一种单细胞生物,体内有叶绿体.则该生物可能是() A. 单细胞动物 B. 藻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蕨类植物 6. 某植提供了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有根茎、分化,分布在占地球面约71%的水域环中这类物是()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7. 地衣是自然界中一类特殊的生物,是下列哪两类生物的共生体() A. 细菌和真菌 B. 细菌和藻类

常见海洋藻类

常见海洋藻类、川蔓藻1眼子菜科泽泻亚纲川蔓藻属开放分类: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目山东、主要分部在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川蔓藻是眼子菜科,川蔓藻属的沉水草本。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Ruppia maritima L. 二名法:中文学名:川蔓藻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门:界:植物界 纲:(Alismatidae) 泽泻亚纲亚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又称百合纲。 年经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APG 亚目:在1998年的分类法和2003 目:眼子菜科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Najadales)中。川蔓藻属(Ruppia Linn.) 属:科: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分布:川蔓藻种: - 基本资料川蔓藻种中文名:川蔓藻Linn.Ruppia maritima 种拉丁名: 川蔓藻科中文名: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科拉丁名:属中文名:川蔓藻属Ruppia 属拉丁名:国内分布: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地。国外分布: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8:083 中国植物志:- 1 - - 基本特征川蔓藻生于咸水中;分枝、沉水草本,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咸水中,我国南北均产之。纤弱、朵生于一短柄上由叶鞘内抽出,花-6叶纤细,线形,延长,基部阔鞘状;花小,两性,21,有胚珠2柄在花后增长;花被缺;雄蕊,花丝短而宽;花粉粒狭长形,稍弯;心皮4-6 颗,结果时有长柄;瘦果卵状,钝头或有喙;种子悬垂,无胚乳。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欣赏生机勃勃、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海底世界,可以初步感受海底的美和海洋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调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 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 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 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 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 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呢。大的有高达几百米的巨藻,小的要用显微镜放大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才能看见呢。 (二)认识海洋中的种子植物。 1.出示一组“红树”图片(有被淹没在海底的,有在海岸边仅仅露出树冠的……):你认识这种植物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认识。 3.介绍红树:这就是红树,也是一种海洋植物。它们被称为“海底森林”。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就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梢歇脚,可美了。 4.你知道红树的作用吗?(教师补充红树林在维持海岸生态环境、抵御风浪、净化海水等方面的作用)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1.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活动目标: 1.认识海洋植物,初步了解海洋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2.了解海洋植物的用途,感受海洋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3.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感受海洋植物的丰富性和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海洋植物图片、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以及含有海洋植物的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美丽的海底世界。 2.出示有关海底植物丛生、动物穿梭的视频,提出问题:你都看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自己的所观、所想。 4.小结:大海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不但有鱼、虾、蟹等各种各样的海洋动物,还有海带、紫菜等种类繁多的海洋植物,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构成了“海底森林”、“海底草原”,让我们一起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视频,欣赏生机勃勃、动植物和谐相处的海底世界,可以初步感受海底的美和海洋植物的丰富与多样,调动其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二、走进海洋植物王国 (一)认识海洋中的藻类植物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生活中常见的海洋植物,咱们交流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搜集的海洋植物实物、图片等,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学生可以介绍这些海洋植物的名字、描述它们的样子等等) 3.教师出示“巨藻”图片 ⑴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⑵这是“巨藻”,从它的名字中你能知道什么? ⑶是呀,巨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它们最长的可达百米以上呢。 4.出示“马尾藻”图片: ⑴你认识这种海洋植物吗? ⑵补充有关马尾藻的资料(如:充满神秘色彩的马尾藻海等等)。 5.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的海带、紫菜、裙带菜、巨藻、马尾藻都属于藻类。海洋植物以藻类为主,这个家族有8000多种

我国常见水华藻类图鉴

我国常见水华藻类图鉴 作者:防灾科技学院1750232班科技小组水华是淡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造成水华的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的有藻类、原核生物以及浮游动物,其中藻类是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淡水中富营养化后,"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太湖、滇池、巢湖、洪泽湖都有"水华",就连流动的河流,如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下游汉口江段中也出现"水华"。 淡水中"水华"造成的较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引起我国水华的藻类种类繁多,下面是我国的引起水华的常见藻类。 1.隐藻水华:这是我国 池塘养鱼常见的一种 水华,其出现频率在各 地肥水中可达到80%--100%,次优势种常称为小环藻、蓝隐藻和绿球藻的一些种类。水色褐、红褐、褐绿和褐青。全年都可出现。 优劣势:隐藻在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中占有一定地位。隐藻喜生于有机物和氮丰富的水体,是我国传统高产肥水鱼池中极为常见的鞭毛藻类,有隐藻水华的鱼池,白鲢生长好,快,产量高,隐藻是水肥、水活、好水的标志。

2.膝口藻水华这是无锡鱼池夏季肥水最常见的水华,在生长期中出现的频率近60%。优势种为扁型膝口藻,次优势种为隐藻和裸甲藻,有时绿球藻类也较多,水色褐青或褐绿。 优劣势:膝口藻大量繁殖时形成云彩状水华,水色呈黄绿色,为鲢鳙鱼的良好饵料。 池塘膝口藻的大量繁殖造成泛池死鱼事件频繁发生,使养殖户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主要发生在每年的七八月份。 3. 裸 甲 藻 水 华这是由蓝绿甲藻大量繁殖引起的,在江浙和广东肥水中较常见,夏秋季出现较多。夏季长与扁型膝口藻共存。水色褐绿,褐青或铁灰,水面长有云雾状蓝绿色斑团,鱼农称为“转水”。 优劣 势: 裸、 甲藻 繁殖造成pH值偏高,影响对虾脱壳,造成脱壳后软壳;抑制水体有

常见海洋藻类

常见海洋藻类 1、川蔓藻 开放分类:单子叶植物纲川蔓藻属泽泻亚纲泽泻目眼子菜科 川蔓藻是眼子菜科,川蔓藻属的沉水草本。主要分部在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 中文学名:川蔓藻二名法:Ruppia maritima L. 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又称百合纲。亚纲:泽泻亚纲(Alismatidae) 目:眼子菜科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Najadales)中。亚目:在1998年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 科: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属:川蔓藻属(Ruppia Linn.) 种:川蔓藻分布: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 川蔓藻 - 基本资料 种中文名:川蔓藻 种拉丁名:Ruppia maritima Linn. 川蔓藻 科中文名:眼子菜科 科拉丁名:Potamogetonaceae 属中文名:川蔓藻属 属拉丁名:Ruppia 国内分布:辽宁、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及其沿海岛屿、海南、广西等地。 国外分布:全球温带、亚热带海域及盐湖均产。 中国植物志:8:083

川蔓藻 - 基本特征 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咸水中,我国南北均产之。纤弱、分枝、沉水草本,生于咸水中;叶纤细,线形,延长,基部阔鞘状;花小,两性,2-6朵生于一短柄上由叶鞘内抽出,花柄在花后增长;花被缺;雄蕊2,花丝短而宽;花粉粒狭长形,稍弯;心皮4-6,有胚珠1颗,结果时有长柄;瘦果卵状,钝头或有喙;种子悬垂,无胚乳。 川蔓藻川蔓 藻 2、石莼 石莼Ulva lactuca L.属于绿藻门,丝藻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 中文学名:石莼二名法:Ulva lactuca L 界:植物界门:绿藻门Chlorophyta 纲:石莼纲 目:丝藻目 Ulvophyceae 科:石莼科属:石莼属 分布: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种:石莼 带,可供食用。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鲜食或漂洗晒干。 石莼 - 简介 石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