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闵行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 ,千里暮云平。(《观猎》)

3.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最是不济.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老吏史苦之

10.作者认为应该如何读书?(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杜环,庐陵人。其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家破,常母张氏年六十余,无所归,雨行至环家。环见张氏,大惊曰:“何为而至于此。”母泣告以故.。.环亦泣,扶就座,拜

之,复呼妻子出拜。以母事之。

常母性急,少不惬意,辄诟怒。环私戒家人,顺其所为。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越十三年,母卒,环具.棺椁殓殡之礼,买地葬之,岁时常祭。

11.解释文中的加点字。

(1)母泣告以故.

(2)环具.棺椁殓殡之礼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何为而至于此。

13.杜环“以母事之”,具体表现在:(1)(2)。

(3)用侍奉母亲的礼节来为张氏置办丧事等。(4分)

14.下列词语最能概括杜环品质的一项是()

A.事必亲躬

B.乐善好施

C.仁爱重义

D.孝敬长辈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家教与门风”

(1)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毐个细胞都正常,囯家机体才会健全。因此,童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2)重视家庭教育,先从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做起。首先,孩子好比树苗,根栽得正不正,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他将来成才与否。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因此《易经》有“童蒙养正”之说。其次,孩童尚未入世,思想单纯,教育容易奏效。古代谚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正是此意。对普通家庭而言,家教的缺失,将影响孩子一生。

(3)有鉴于此,古人特别重视对儿童的教育,《曲礼》、《少仪》、《内则》以及《弟子规》,都是家庭教育的良好教材,教育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操作性强,孩子易接受。每天涵泳其中,久而久之,自然内化,使德行纯正。家庭教育包含以下几个方面:(4)。人要上进,不走歧路,必须读书。朱伯庐在《治家格言》中说:“于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颜之推曾说,神情未定,最易受外人影响。他还说,墨于看到洁白的丝放入染缸后马上变黑,联想到人交游不慎而败德,非常伤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国家机构的运作、公共设施的建造等,都仰赖于政府的税

收,因此,及时缴纳赋税,是民众应该尽的责任。不少家训将此作为家庭守则之一,如福建永定客家《胡氏族规》第一条便是:“钱粮为国家正供,自应递年完纳,不得拖欠。”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担当。

(6)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司马光《家范》倡导正确的义利观,他批评做长辈的大多只知从物质上满足子孙,致使子孙“自幼及长,惟知有利,不知有义也”,教育子女应当树立真正的人生追求。

(7)由此可见,古代家教中包含着接地气、扎扎实实改变乡风民俗的有效举措,内容总体是健康向上的。它们把积极的人生理念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从行为入手,达到“”的教育效果。父母对于女的教育,使用先祖传下來的古训,更容易为子女接受。经过代代相传,就能形成良好的家声、家风;而家家风正气清,则民风必定良善;自然就会形成和谐的社会风气,这对于社会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经由修身、齐家之道的教育而出仕为政的人,官风一定是整肃的,这点是得到历史证实的。虽然时代发展了,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家教传统并没有过时,其中尚有大量宝责养分值得我们吸收。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3分)

16.笫(2)段主耍使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 ,试举一例,分析其作用。(3分)

17.阅读第(4)-(6)段,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6分)

笫(4)段:。笫(5)段: __ 。

第(6)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8.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段之后,理由是。

由于重视家庭教育,各地出现许多文化世家,最负盛名的是山西闻喜的裴氏与福建莆田的林氏。裴氏家族敦行文教,门风谨严,历史上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举世称羨。莆田林氏,明清两朝的533年间,出进士644名,民间有“无林不开榜”之说。

19.在第(7)段的“ ______________ ”处填入合适的诗句()(3)

A.—览众山小B润物细无声C.道娃无晴却冇晴D.淡妆浓抹总相宜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在树上看自己的村庄

(1)我照例走进我的小树林,爬上了那棵高高的老榆树。但计划中,我今天不是去小树林看书的,而是想看看自己生活的那个村庄,看看在树上看村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2)我挑选了一个粗壮牢固的枝桠,爬上去,骑在上面,让繁密的枝叶包围自己——别人看不见我,我却能透过枝叶看到别人,看到树下,看到不远处的整个村庄——(3)我就这么在繁密的枝叶里静静地呆呆地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4)不一会儿,我看到母亲扛着锄头远远地走过来。她是在棉花地里锄草,现在收工了,要赶回家做晚饭。母亲走过自家自留地时,顺便弯进去拔了一把大蒜,又摘了几个番茄。我顿时流出了口水,知道今天晚饭的菜,肯定有大蒜炒鸡蛋和番茄土豆榨菜汤。

(5)小林根和罗铭思也走过来了。这两个家伙裤腿卷得高高,浑身都是泥浆,就像两条黑泥鳅!小林根提着一只铅桶乐滋滋地走在前面,罗铭思则提着拷斗和面盆,傻乎乎地紧随其后。他们肯定又去拷浜头捉鱼虾了,看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大概收获不小吧?

(6)随着扁担“咯吱咯吱”响,堂叔挑着两筐青菜,也从树下走过。堂叔在上海市区小菜场有个摊位,所以每天下午挑菜,晚上洗菜,隔天天蒙蒙亮到市区小菜场卖菜,是他的必修课。

(7)就像看电影,我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幕幕从我的树下出现,表演,然后谢幕消失……

(8)他们都是我的亲人、邻居,是我最熟悉最亲密的伙伴,可是从树上看下去却变得那样陌生、新鲜,那样奇异,就像不认识似的。

(9)真是奇怪,把自己藏在老榆树的繁密枝叶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10)这时,突然一道红光照进小树林,我知道已到傍晚,夕阳驾到了!我的心情不由得兴奋起来,因为每逢夕阳驾到,村庄就会兴奋起来。你看,天空红了,房子红了,房子前面的场地红了,场地边上的河浜红了,河浜两岸的树木、柴垛也红了,门口摇着尾巴的狗和等待归宿的鸡鸭也红了,就连人们的脸也是红的,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红光里。而这红光,就像幕布拉开后骤然出现的舞台灯光,把村庄照得格外温柔鲜艳,甚至有点朦胧浪漫。我看见,村里的人们,尤其是我的那些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场地。那个场地是村里的娱乐中心,聚会,唱戏,婚丧喜事,都离不开这个场地。它更是我们孩子的游戏场所,冬天晒太阳挤墙角跳绳踢毽子……夏天乘凉讲故事玩金龟子萤火虫……每天都会有精彩节目吸引你。而此刻,小伙伴们正在红红的夕阳里,嘻嘻哈哈地玩着“老鹰捉小鸡”。一些不屑于玩“老鹰捉小鸡”的大男孩,则在一边玩斗鸡、打弹子……小林根和罗铭思他们真是精力充沛,拷浜捉鱼累了一天,这会儿又拉了几个大男孩,精神抖擞地打起了弹子!我家的西门正对着这个场地,所以场地上发生了什么,玩什么游戏,我总是最先知道;当然,我也必定是其中的一员;我跨出门就可以加入各种游戏的行列。

(11)让人觉得滑稽的是,我现在却高高地骑在老榆树的枝桠上,远远地看他们“老鹰捉小鸡”,看他们斗鸡、打弹子,就像看一个美丽的童话,我的那些小伙伴变成了童话世界里的小矮人!

(12)这个童话是看不够的,它不断地更换着内容,让你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

(13)再过了一会儿,夕阳谢绝了炊烟的盛情邀请,慢慢落山回家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厨房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炊烟慢慢悠悠地飘向天空,不知是在送别

夕阳回家呢,还是想盛情邀请夕阳吃晚饭?

(14)又过了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香味,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来,有韭菜大蒜的香味,有辣椒炒豆腐干的香味,有红烧肉的香味,有煎鱼的香味……我想,母亲大概

已经做好了大蒜炒鸡蛋,小林根捉到的鱼虾,也可能已经被他母亲端上了餐桌……

(15)大人们开始喊叫各自的孩子回家吃饭,场地上的人越来越稀少。

(16)于是我从老榆树上爬下来,慢慢地走回家,心里却还在兴奋地幻想:太神奇太有趣了!把自己藏在老榆树的枝叶里看自己的村庄,怎么就看到了那么多以前看不到

的美丽呢?……

(17)我chénjìn在幻想里,几乎是漂浮着回家的。

20.根据拼咅写汉字:chénjìn: ________ (2分)

21.第(7)段加点词“谢幕”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2.阅读全文,填写表格。(8分)

C.不论冬大还是夏天,村里的场地上每天都会有精彩的节目吸引着我们。

D.我的小伙伴们玩着“老鹰捉小鸡”,仿佛都成了童话世界里的小矮人。

世界互联网大会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乌镇峰会*Wuzhen Summit

三、综合运用能力(10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5~26题(10分)

材料一: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的 2000多位

代表,共聚笫二届“世界互联网大舍——乌镇峰会”。本次大舍主題为:“互联 互通 共享 共治一一构

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

本次大会的标志采用了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标志图形取大会中文全称中的“互”一字,点明“互联网”的主

题。“互”宇中心由八个圆形互相交织而成,寓意为互联网信息

的纵横交错。圆形的色彩宛如彩虹、层层叠加,寓意为互联网中信息的 缤纷色彩。“互”的上下两笔以书法来表现,表明乌镇的中华文化底蕊,并赋予标志以空

间上的视觉张力感。标志整体形似眼睛,寓意为 。标志的主色调为蓝色,是互联网惯用的专属

颜色。

材料三:

大会组委会向所有与会国家提出如下倡议:一、加快网络发展普及。二、促进网络文化交流。三、

共享网络发展成果。四、维护网络和平安全。五、推动网络国际治理。

25、(1)请将“材料二”中的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2)你认为“材料二”中的五条倡议哪一条最重耍?说明理由。(4 分)

26.与本次大会主题、常倡议内容不相符的两项是( )

A.加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B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成果

C.保护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

D.加强网络空间文化交流

E.鼓励广大未成年人使用网络

F.建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四、写作(60分)

27.题目:温暖的叮嘱

耍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闵行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3分)卷香风十里珠帘

2、(3分)回看射雕处

3、(3分)昨夜江边春水生

4、(3分)虽覆一篑

5、(3分)山肴野蔌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6、(2分)陆游辛弃疾

7、(2分)A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8、(2分)有利,有益(对事情有益)

9、(3分)(掌管翰林院的)老吏认为他(读得)辛苦。

10、(3分)选择精华,深人研究(写出任何一点得2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11、(1)2分)原因、缘故(2)(2分)具备、具有

12、(3分)为什么会到了这种境地(地步)?

13、(2分)(1)告诫家人凡事要顺着张氏的心意(2分)(2)亲自为张氏烹药

14、(2 分)C (1分)D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15、(3分)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的门风,是达到天下大治的根本。

16、(1分)引用论证(2分)引用《易经》?童蒙养正?之说,论证了?童蒙时代能否‘养其正’,关系重大?的道理。(或者:引用古代谚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论证了?孩童尚未人世,思想单纯,教育容易奏效?的道理。)

17、(4分)第(4)段:重视读书(2分)和交友(2分)。

(2分)第(5)段:要有社会担当(或;要有社会责任感)

18、(1分)(6)(2分)这段文字列举了山西裴氏与福建林氏的两个家庭教育的事例,(1分)有力地证明了重视家庭教育、树立良好门风的作用。(1分)同时也与下文?重视家庭教育能形成良好的家声、家风?等处相照应。

19、(3分)B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20、(2分)沉浸

21、(1分)演出结束,向观众告别;(1分)我?的亲人、伙伴们劳动归来,从大榆树下路过,然后就离开、回去了

22、(1)(2分)?我?的亲人、伙伴们劳动归来(2)(2分)看不够,永不厌倦(3)(2分)夕阳落山(4)(2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们回家吃饭

23、(1分)?夕阳驾到了!?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夕阳给整个村庄带来的温柔鲜艳、朦胧浪漫的神圣感和神秘感。(1分)表达了作者对夕阳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的情感。

24、C(4分)

三、综合运用能力(10分)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25—26题(10分)

25、(2分)互联网让人们的见识得到拓展(或者:互联网让人们开阔了眼界

(2)(4分)任选一条,并结合实例说明理由。(例:第四条,理由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上时常出现一些?暴徒?,窥探别人的隐私,诋毁别人的名誉等等,对当事人造成极大伤害,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自由,而需要更为和平和安全的网络。

(选择并能说明理由的,选择得1分;只选择而没有说明理由的,选择不得分。)

26、(4分)BE

27、略

2016年嘉定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饯塘湖春行》)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5.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诉衷情》) 【丙】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6.以上作品都属于___ __(体裁)(2分) 7.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都反映了作者的壮志未酬的悲愤。 B.都表现出作者对前途无望的悲观。 C.都以鬓发的渐白衬托内心的悲叹。 D.都应以深沉、悲壮的情感来朗读。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題(9分) 【甲】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 【乙】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小石潭记》)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小石潭记》作者()群响毕绝. 绝:________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译句: 9.下列对以上作品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段改为“为人五,窗八,篛,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表达效果更好。 B.乙段“撤屏视之,一人、一桌、—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而已”二字可以删去。 C.丙段交代了和作者一同游小石潭的还有哪些人,这是古人写游记作品常用的一种格式。 D.三个选段都以“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来赞颂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 2、,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3、孤村落日残 霞,。(《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 矣。(《岳阳楼记》) 5、稍出近之,,。(《黔之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2分) 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 【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撷取(xi) 馈赠(ku) 谆谆教导(zhūn) 恪尽职守(k) B.默契(q) 迤逦(lǐ) 戛然而止(ji) 如法炮制(po) C.缄默(jiān) 戏谑(n) 浑身解数(xi) 苦心孤诣(y) D.喷薄(b) 阔绰(chu) 鲜为人知(xiǎn) 鳞次栉比(zh)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热忱娇健险象环生一泻千里 B.阴霾羁绊持之以恒兴高采烈 C.拂晓沉湎妇儒皆知锐不可当 D.曙光桑梓因地治宜迫不及待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非友好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B.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D.韩文佳同学在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全民阅读推广活

动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35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 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5.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①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注释】著:吹拂 A.前两句描写了春天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的景象。 B.三四句的意思是同样有家归不得,杜鹃你还是不要再啼叫了。 C.这首七言诗的朗读节奏均为二二三式,句式整齐划一,从而加强了诗歌的韵味。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6浦东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浦东新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5-12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风劲角弓鸣,。(《观猎》)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学而不思则殆。(《孔孟论学》) 5、青山绿水,。(《天净沙·秋》)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6、“梁州”和“天山”都代指。(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觅封侯”写出了诗人当年建功立业的抱负。 B、“尘暗旧貂裘”流露出诗人消极颓废的情绪。 C、“胡未灭”三句写出诗人悲愤、不甘等复杂感情。 D、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慷慨和悲壮。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5分) ①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的作者是;乙文选自《》一文。(2分)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9、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作者“处江湖之远”不忧其民; B、乙文作者“以物喜,以己悲”。 C、甲乙两文的作者都以百姓之乐为乐; D、两段选文中加点词“归”的意思相同。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上海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上海市2016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闵行初三语文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 ,千里暮云平。(《观猎》) 3. ,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 ,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洲”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8.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最是不济.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老吏史苦之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3.昨夜江边春水生,。(朱熹《观书有感》)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满目萧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8-9题(4分)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作者是______(人名),【乙】文作者是____(朝代) 9.(1)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 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谢医使.去()(2)窃.窥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12.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6年普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别离之味。 D、这首小令以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___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2016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題。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满面尘灰烟火色,。(《卖炭翁》)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不见去年人,。(《生查子·元夕》) 4.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5.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尾联中“长精神”的“长”意思是(2分) 7.对诗中画线句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2分) A.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迅速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B.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豪迈胸襟。 C.暗示事物在迅速发展,相信未来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沉舟”“病树”和“千帆”“万木”对比,表达诗人哀伤自己的情感。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完成下列基础题:(6分)

2016黄浦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黄浦语文初三一模试卷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6 年1 月13 日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八百里分麾下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人名)。(2分) 7、下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赶旧人。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孔孟论学(节选)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8、选文作者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3分) 10、孟子所说的关于奕秋的故事,意在告诫齐宣王:。后来从以上节选部分还延伸出以个成语:(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精品】普陀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及答案

2016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卷(含答案)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枯藤老树昏鸦,。(《天净沙·秋思》) 2、,匹马戍梁州。(《诉衷情》) 3、月上柳梢头,。(《生查子·元夕》) 4、政通人和,。(《岳阳楼记》) 5、,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元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绝”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送别,心难舍”体现送别时心中难舍。 B、“一点相思”特别强调相思之情并不多。 C、“杨花雪”语出苏轼《少年游》,暗含离别之味。 D、这首小令似游子口吻描写离别相思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 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 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8、《黄生借书说》的作者是朝的 (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表述了“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的观点。 B、作者感叹“可惜”是因为在那段少时岁月,借书读反而促使自己认真读书。 C、“若不相类”体现了“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的确是不一样的。 D、“固”解释为“本来”,表明“幸”与“不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不见长安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 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便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闵行区2016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正确版含答案)

闵行区2016年度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2016-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在答题纸上完成) 考生注意: 1、本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看沙鸥舞再三,。(《水仙子·咏江南》) 2、,千里暮云平。(观猎》) 3、,艨艟巨舰一毛轻。(《观书有感》) 4、譬如平地,,进,吾往也。(《孔孟论学》) 5、,杂然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2分) 7、下面对这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尘暗旧貂裘”与“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 D、“身老沧州”和“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8分) 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上海市徐汇区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文言文 1.(1),一览众山小。(《望岳》) (2)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3),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 (4)困于心,,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日星隐耀,。(《岳阳楼记》)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春芳歇”意为。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 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桃花源只是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C.“后遂无问津者”表明世人普遍怀疑桃花源的真实性。 D.“寻病终”意在呈现探寻桃花源之人的惨淡结局。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陶侃逸事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常语人曰:“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016年宝山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学年宝山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明月松间照,。(王维《山居秋暝》) 2.,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不见去年人,。(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5.,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下列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首诗的体裁都属七言律诗。 B两首诗都体现了雨中的情景。 C两首诗描写的都是西湖美景,即钱塘湖美景。 D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7.《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运用了对仗手法。《钱塘湖春行》中运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 ,。(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除本文外,我们学过作者贬谪永州时写过的一篇文章,篇名为《》;还学过他写的一篇寓言故事,篇名为《》。(2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主要描写小石潭的概貌。 B第②段,写观赏小石潭的游鱼,主要写出了鱼儿的活泼。 C第③段,写远望小石潭的西南,主要写出了岸势的曲折。 D第⑤段,写感受小石潭的气氛,主要抒发了内心的忧思。 10.对于第⑤段,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游者中既有作者的亲戚,也有随从,还有朋友。 B.因为是游记,所以有必要交代同游者,以便读者了解。 C.虽然同游者关系亲近,但作者还是难以排解内心忧郁。 D.由于同游者人数众多,所以大家游玩的兴致很高。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2016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记叙文汇编(答案)

虹口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22分) 爱是一朵无声花 ①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 ②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我一个人呆在办业务的窗口,无所事事,索性就看起了报纸。 ③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花。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寒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颇显单薄,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 ④她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多少钱?”她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 ⑤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若非太紧急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 ⑥“嗯。”老妇人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愕。接着,摩挲地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地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 ⑦我心里一暖,放下了报纸,便细细端xiáng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她满

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 ⑧“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思索了一阵子才说:“你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还要告诉他,我很想他。”老妇人说完,自己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六七个字,是吧?” ⑨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在心底默算一下,还真是。就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 ⑩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你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很想你。” 11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 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 12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 间,她改变了主意。“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老妇人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妇人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呢!” 13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没了踪迹。只觉得,老妇人那○ 略微冰凉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鸟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

2017届上海语文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届初三上学期期末(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 2017年普陀区初三一模: 阅读下面“小语”和“明明”的对话,完成第25—26题(10分) 小语:最近在网上风行一时的“蓝瘦香菇”什么意思? 明明:就是“难受,想哭”。你怎么连这也不知道。因为一位南方口音的小伙子把“难受,想哭”发音成了“蓝瘦,香菇”,就在网络上得到了病毒式传播。 小语:如今的网络流行语, 25 。 明明:我们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古人的表达和当下的网络流行语。 小语: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 26(1)”“ 26(2)”。 明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小语: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 明明: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 小语: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明明: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 小语摇头道: 26(3) 25、下列符合“小语”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3分) A.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马首是瞻。 B.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捧腹大笑。 C.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茅塞顿开。 D.有时候常常“流行”得让人莫名其妙。 26、联系语境,在26(1)、26(2)、26(3)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可填成语:(2分) (2)可填成语:(2分) (3)小语摇头道:(3分) 三、综合运用(10分) 25. D(3分) 26. (1)(2)例: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闭月羞花(各2分) (3)例:我也“蓝瘦香菇”;语汇太匮乏了(3分) 2017年奉贤区初三一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材料二:农耕时代,当时没有现代技术,一切靠天吃饭,农田的耕作播种需要了解天象,预测天气气候。于是,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可以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来认识外界自然变化,认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慢慢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 材料三:从科学角度上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也就是黄金零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 材料四:不仅古代,在现代“二十四节气”也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节气的祭祖活动、冬至的吃饺子等;在农村,二十四节气仍然指导着农民朋友们的农事活动;中医的理论体系会要求医生考虑节气,也就是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和病人的病症来看病,广大老百姓也会按照节气规律来改变作息饮食和养生。 24、根据材料一,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的景物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等节气中。(4分) 25、后三组材料分别从“二十四节气”的、、 三方面来介绍。(3分) 26、以下是征集到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措施,其中不符合的两项是()(4分) A.鼓励种植、销售反节气疏果。 B.把节气列入课本,把节气故事编成民谣。 C.各大报纸设专版宣传节气知识。 D.各个单位定期举行相关节气的知识竞赛。 E.取消小长假,恢复“五一”长假。 三、综合运用(10分) 24、从立秋到霜降的六个节气中任选两个(2+2分) 25、由来或来历;科学原理或科学说明;(社会)意义或者影响(各1分) 26、A、E(2+2分) 2017年宝山区初三一模:

2016年黄浦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黄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6 年1 月13日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5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八百里分麾下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是指(人名)。(2分) 7、下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揭示的哲理最相似的一项是(2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C、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赶旧人。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孔孟论学(节选)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8、选文作者孟子是时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3分) 10、孟子所说的关于奕秋的故事,意在告诫齐宣王:。后来从以上节选部分还延伸出以个成语:(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管仲束缚①,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②封人③而乞食。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④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⑤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⑥,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①束缚:被捆绑。②绮乌:城邑名。③封人:防守边疆的人员。④适幸:恰好侥幸。○5且:将。⑥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任命有贤能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