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自治民族。蒙古民族在繁衍生息、兴盛发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

一、族源与族称

(一)蒙古民族族源

蒙古族起源于东胡系诸部族。即包括东胡、鲜卑、契丹、室韦——达怛。东胡人大约与匈奴同时见于史乘。东胡,是华夏人对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族属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的总称。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了东胡人,把他们划归左贤王统治。

东胡人及其后裔的居地大体上就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从昭乌达沙漠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以东胡人和他们的后裔——鲜卑、后来的契丹、室韦——达怛人为主体的语言相同或相近,地域相连,风俗习惯也相似的各个部落的居住地。东胡后裔鲜卑人乘匈奴的衰败,占据了蒙古高原,强盛一时。“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并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7世纪以后,进入内地的所有鲜卑人最终同化于汉族之中。

在鲜卑人迁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内地以后,北魏时期在东胡故地居住的主要有契丹和室韦人。契丹人属于地道的蒙古人种。起初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共有八个部落。他们在内部的争战、唐朝和突厥的统治、同邻族的战争中改变自己民族学面貌。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辽王朝后,其统治遍及蒙古高原,许多部落都向辽王朝称臣纳贡。1125年辽亡于金,而辽宗室耶律大石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国。这样,契丹人大部分同化于汉族以外,一部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达怛人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史籍称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6世纪时,室韦——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室韦——达怛人。唐朝时,称室韦为“十三姓达怛”。室韦——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的特点和方言,这种语言和方言,叫作原蒙古语。

(二)蒙古民族族称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的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来,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蒙古这个词开始只是—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以后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二、语言与文字

(一)蒙古语言

蒙古语是古老的民族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个国家。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蒙古语的主要特征有: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央元音(阴性元音)。但是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央元音均可出现在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名子中的语序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各种状语在句中都有一定的语序。

13世纪初,蒙古汗国建立的时候,蒙古语言基本上是统一的。后来,由于蒙古人散在横跨欧亚两洲的广大疆土上,随着蒙古汗国的瓦解,各地蒙古人来往日益减少,统一的蒙古语便开始分化,逐渐形成蒙古语的各个地方方言。根据现代蒙古语的历史发展及其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的差异程度,可以概括地划分为西部(卫拉特)方言(包括准格尔土语群、科布多土语群、伏尔加土语群)、北部(布里亚特)方言(包括东部、西部和南部及色楞格土语群)、中部(内蒙古、喀尔喀)方言(包括察哈尔土语群、鄂尔多斯土语群、科尔沁土语群、巴尔虎土语群、喀尔喀土语群、霍特盖特喀尔喀土语群)。

解放以来,内蒙古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蒙古语言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为了更好地发展与建立蒙古民族共同语,实现语言规范化,于1980年3月31日批准,以察哈尔语音为现代蒙古语的标准音。自治区蒙古语广播语言、舞台语语言、电影语言和教学语言等,都已经以察哈尔语音为标准进行规范。现在察哈尔话已经成为自治区推广的蒙古语普遍语。

(二)蒙古文字

蒙古文是中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中国蒙古文是在回纥文字母的基础上,于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创制。现在所发现最早的回纥蒙古文献是1225年《成吉思汗石》碑铭(即也松格碑铭)。蒙古文竖写,从上到下,行款从左到右。最初的字母形式和拼写规则都比较简单。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字母形式、字母数量,或是正音、正字法,都有了重大改进,得以逐渐完善。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包括5个元音字母,24个辅音字母。这些字母除个别的不出现在词首外,其余的在词首、词中和词末均有三种不同的变体。

世界范围内的蒙古民族,历史上曾经使用过架纥蒙古文、八思巴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新蒙古文等四种文字。

回纥蒙古文,由古代畏兀儿人使用的回纥文字母基础上改制而成,故称回纥蒙古文。中国现行蒙古文的前身就是回纥蒙古文。回纥蒙古文大约创于13世纪初叶,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于1204年灭乃蛮部,并俘虏其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可汗命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字书国言”。这可能就是蒙古人正式使用文字的开端。

八思巴文,在藏文和梵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一种拼音或音节文字。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施政和统治各民族,特命元朝国师八思巴大喇嘛创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字),拼记蒙古语、汉语、藏语、维吾尔语和梵语等。根据《元史·释老传》记载,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正式颁发诏书:“自今以往,凡有玺书颁降者,并用蒙古新字,仍各以其国字副之。”这是推行八思巴蒙古文的开端。八思巴蒙古文,作为官方文字,随着元朝的灭亡亦被淘汰。又由于字形笨拙,书写繁琐,而不得不让位于容易学习使用的回纥蒙古文。

托忒蒙古文,是中国新疆蒙古族使用的一种方言文字。17世纪中叶蒙古卫拉特部和硕特人札亚·班弟达大师根据卫拉特方言特点,在原有蒙古文字母基础上改制而成。托忒蒙古文的字母形式与原蒙古文有所不同,书写体比较繁琐。但是,托忒蒙古文能够接近卫拉特方言的实际发音,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元辅音音位系统。近350的以来,托忒蒙古文一直被中国新疆蒙古族沿用着。俄罗斯卡尔梅克蒙古人也使用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目前,中国新疆蒙古族也在提倡学习使用旧蒙文(回纥蒙古文),与托忒蒙古文并行。

新蒙古文,是蒙古国现在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新蒙古文是在俄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故又称斯拉夫蒙古文。1941年由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推行。解放初期,在内蒙古自治区曾试行过几年新蒙古文,后停止。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蒙古自治共和国,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也分别创制了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新蒙古文,现仍在使用。

三、蒙古民族的发展过程

(一)早期蒙古部落

约在8纪世初叶,包括蒙兀室韦在内的室韦——达怛各部为了寻找新的牧场从呼伦贝尔

草原逐渐向漠北高原迁徒。9世纪以后,当回鹘势力退出漠北高原时,室韦——达怛人的势力日益增长,已成为人马众多的强大游牧部落。室韦——达怛人的西迁,对大漠南北民族布局的变化影响十分深远,原来布满突厥语族部落的漠北高原,从此开始了蒙古化过程。因此,在蒙古地区古代历史上和蒙古族共同体的形成中,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件大事。

10至12世纪,蒙古高原各部先后受辽、金王朝的统治。当时,契丹和女真人称他们为“阻卜”。有辽一代,阻卜各部经常向辽王朝岁贡马、驼、鼠皮等物。因岁贡的沉重,节度使的贪残,各部常常奋起反抗。金朝曾多次出兵征讨阻卜等部。金熙宗时,鞑靼诱捕蒙古部落长俺巴孩,把他献给金朝处死。鞑靼、汪古等部首领接受金朝封号,每年纳贡,并为金朝守边。为了防止阻卜骑兵的骚扰,金朝在边境修筑界壕(边墙)。界壕从东北莫力达瓦旗北延伸到西南的大青山。另外,金朝为了加强对阻卜诸部的统治,在北部边境上设立榷场与阻卜各部贸易。

辽、金时期的蒙古部居地在斡难河中上游和不儿罕山(今肯特山)地区,他们是唐代蒙兀室韦的后裔。波斯史学家拉施特把古代氏族部落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尼鲁温蒙古,一类称为迭列列斤蒙古。尼鲁温蒙古出自成吉思汗十世祖母阿阑豁阿之腰。阿阑豁阿之子勃端察儿的子孙繁衍为众多的氏族和部落,组成孛儿只斤部。后来,孛儿只斤诸部落中的乞颜部和泰赤乌部逐渐发展成为两个强大的部落。属于尼鲁温蒙古的还有合答斤、散只兀、札答阑、八邻、忙兀、主儿乞等许多部落。迭列列斤蒙古是指一般蒙古人。他们包括捏古思、弘吉刺、兀良哈、亦乞列思、雪尼特等许多部落。迭列列斤蒙古部落民族成份比较复杂,他们从突厥铁勒人、契丹人、女真人、汉族中吸收了不少人口。尼鲁温蒙古和迭列列斤蒙古合在一起称为合木黑蒙古——全体蒙古。金代,蒙古各部共同推戴一个汗,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成吉思汗的三世祖合不勒汗及其堂兄弟俺巴孩、子忽图刺均当了全体蒙古人的汗。

蒙古部附近也有很多室韦——达怛诸部,这些部落又称为“原蒙古人”。他们是札刺亦儿、塔塔儿、篾儿乞、外刺、八儿忽等部。此外,辽金时期,蒙古高原西半部还有信仰景教的厥语贵族统治的克烈,乃蛮和汪古等三大强部。

在10至13世纪,蒙古高原各部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正在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铁的输入,促进了蒙古各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的氏族制逐渐瓦解,私有制日益发达,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差别。“那颜”是蒙古贵族、官员的称谓,他们占有大量的牲畜和财产,拥有众多的属民和奴婢,是古代蒙古社会的统治阶级。“那可儿”是那颜的仆从,又是那颜的护卫和助手。他们可以升为贵族,又可以降为平民。“孛斡勒”是那颜的隶属人口,主要来自战俘,他们中间可以产生那可儿,身份是世袭的。“哈刺抽”是蒙古游牧民的基本群众,游牧业的主要生产者。普通氏族成员就是哈刺抽。他们与那颜贵族保持一定的隶属关系。平时为主人役使,战时随主人参战。“汗”是诸部落联盟的首领。汗的产生是通过部落议事会——忽里台推举的。汗可统率全部族百姓和军队,有很大的权力。

(二)蒙元时期的蒙古族

1.蒙古各部的统一与大蒙古国的建立

公元12世纪,蒙古社会中充满了新兴贵族追逐政治、经济权力的战争。战争和掠夺破坏了社会生产,给广大游牧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和统一,希望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及领袖人物能够担负起统一全蒙古的责任。经过蒙古各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到12世纪中叶,蒙古高原事实上已呈现出统一的趋势。以蒙古、塔塔儿、克烈、乃蛮等部为中心,形成了几大部落联盟。这时,邻近蒙古的金朝已日益衰弱,没有力量过多地干涉蒙古地区的事务,从频繁的进剿退到消极的防御。这对蒙古各部的统一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统一的形势与条件都已具备,就等着领导蒙古的社会力量去完成统一事业的人。正在此时,“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历史地出现了。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1162年生于乞颜,勃儿只斤氏族。其五世、四世叔祖曾为辽属部官令稳、祥稳,曾祖合不勒汗及其弟俺巴孩汗、祖父忽图刺汗都做过蒙古部主。父也速该也有“把阿秃儿”的称号,是一个有实力的贵族。1170年也速该被塔塔儿部毒害后,铁木真一家陷入困境。但在蒙古诸部战争中,铁木真家族的势力逐渐壮大。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他先依靠强大的克烈部首领王汗的支持,打败蔑里乞部,又相继消灭了蒙古部内强大的主儿乞氏和泰赤乌氏贵族,击溃以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为首的各部贵族联盟,乘胜灭塔塔儿,降服弘吉刺诸部。1203年,又出奇兵攻灭王汗,尽取克烈部众。这时,漠南的汪古部首领也遣使献降。1204年,铁木真举兵攻灭乃蛮部,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

1206年春,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举行忽里台(大会),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宣告大蒙古国成立。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成吉思汗首先推行了自匈奴以来适合于游牧社会经济、政治的千户制,将全蒙古游牧民统一编组为95个千户,分授共同建国的贵戚、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那颜,使其世袭营领,并划定其牧地范围。千户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单位。千户以下又分百户、十户,它已完全不是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而是大蒙古国统辖下的各级军事、行政机构。这样,原蒙古高原许多部落的界限,从此消失了,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又命大将木华黎为左翼万户长,统领东至今大兴安岭的各千户军队;博尔术为右翼万户长,统领西至今阿尔泰山的各千户军队;纳牙阿为中军万户长。万户长是最高统兵官。成吉思汗将原来的护卫军(怯薛军)扩充为1万人,从各千户、百户、十户那颜和贵族的子弟中选身体

健壮,有技能者充当。护卫军职责是保卫大汗金帐和跟随大汗出征,平时分四队轮番入值。护卫军是成吉思汗专制统治的强大支柱,它维系和控制草原贵族,并随时准备镇压牧民的反抗。它又是整个蒙古军事力量的核心,对维护汗权,巩固新生的国家具有重要作用。成吉思汗又设立了断事官,掌管民户分配和审断案件,命养弟失吉忽秃忽担任,这是大蒙古国的最高行政官。成吉思汗又制定“大札撒”(法律),维护大汗和贵族阶级的权益。建国以后,按照传统的分配财产习惯,成吉思汗将一部分蒙古民户分封给其弟、子,各得一份子,后来又划分了诸弟和诸子的封地,把蒙古高原的东部分封给其弟合撒儿、别里古台、合赤温子按赤台、斡赤斤,把蒙古高原以西的疆土分给其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此分民和封地均由受封宗王世代承袭,管辖分民的千户长即成为宗王的家臣。大部分民户和蒙古中心地区归成吉思汗领有,按照传统的幼子守产习惯,由幼子拖雷继承。

蒙古各部的统一是当时的进步现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它促进了蒙古民族的形成,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终止了蒙古高原各部之间连年不断的纷争,实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便利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三,使蒙古高原出现了新的政治势力,改变了金朝和漠北的力量对比,为全中国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成吉思汗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并以其卓越的才能担当了这一历史重任,对蒙古族的形成做出了最大的贡献。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杰出的历史人物。

2.大蒙古国对外扩张与蒙古四大汗国

蒙古各部的统一,汗权的巩固,国家机构和军事行政制度的确立,军队数量的扩充和战斗力的增强,对蒙古统治者发动对外战争提供了强大的内部条件。而与蒙古毗邻的金、西夏、西辽以及中亚的花剌子模等国,都处在内部矛盾尖锐,统治阶级濒于衰亡的阶段,对蒙古的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以成吉思汗家族为首的大蒙古国统治集团,便以种种借口,发动了几乎整个13世纪的大规模的向外军事进攻。蒙古军队的足迹遍及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征服许多国家,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统治时期的蒙古对外军事扩张,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南下和西征。南下的活动,经过70多年(1206——1279)的征战,最后出现了规模空前的统一的元朝,

而几次西征的结果,逐步形成了蒙古四大汗国。

征服西北地区。1207年,成吉国汗派长子术赤领兵北进,征服了色楞格河以北、贝加尔湖周围的斡亦剌,秃马、豁里、不里牙惕、八儿忽等森林狩猎部藩。1218年术赤右冀军又征服了叶尼塞河上游的吉尔吉思等部。1211年,唐代回鹘汗国的后裔畏兀儿的首领归附大蒙古国,并与蒙古贵族建立了婚姻关系。乃蛮部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于1208年被蒙古军击败后,逃至西辽,篡夺了西辽政权。1218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将者别领兵2万攻打西辽。西辽居民纷纷归附蒙古军,并捕获屈出律交给者别处死,从而西辽全部版图被蒙古军占领。

灭西夏、金朝。西夏是以党项为主体民族建立的国家。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三次攻人西夏,迫使西夏国称臣纳贡。西夏既降,接着全力攻打金朝。1211年、1213年两度攻人金北境,于野狐岭北击溃金30万守军,并兵分三路南下,破黄河以北数十州县。1215年攻占金中都(含北京),置达鲁花赤等官镇守,成吉思汗退回漠北。1217—1229年木华黎奉命继续攻金。1225年成吉思汗出征花剌子模返回蒙古后,再次进攻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于征西夏的路途中。当年七月,蒙古军包围兴庆府,西夏皇帝李睍被迫献城,夏亡。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位后,亲自出征金朝。1231年兵分三路全面进入金朝统治区,在三峰山会战中,全歼金朝30万精锐部队。1233年蒙古军攻克汴京。1234年正月,蒙、宋联军攻进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亡。

远征花剌子模。花剌子模位于咸海南、阿姆河下游,是中亚的一个古国。都城是今土库曼国乌尔根奇。1218年因花剌子模的化签融城守将杀死了蒙古派遣的商队商人,于是1219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十几万大军,兵分四路向花剌子模大举进攻。1220年蒙古军相继攻占不花剌、撒马尔罕城。其国王摩诃末逃到里海的一个岛上病死。摩诃末死后,其子札兰丁继王位。1221年札兰丁率六、七万军在今喀布尔北的八鲁湾大败前来追击的蒙古军。后成吉思汗亲领大军大败札兰丁后,札兰丁逃至印度。占领花剌子模全境后,成吉思汗在中亚各地设置达鲁花赤(镇守官),于1225年率军返回蒙古。而者别、速不台统率的另一支蒙古军追击摩诃末进入南俄,在伏尔加河大败斡罗思诸公国和钦察人的联军后,于1225年也回到蒙古。

远征钦察。1235年窝阔台汗决定征讨钦察、斡罗思等国,命各支宗室、万户以下各级那颜均派长子从征。所以,此次远征史称“长子出征”。远征军由术赤子拔都统帅,以速不台为主将,军队总人数为10多万。1236年蒙古军攻克不里阿耳城,1237年征服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人。1238年蒙古军进入斡罗思诸公国境内,攻克莫斯科等十几座城市。1240年拔都率军攻克基辅城。1241年春,蒙古军兵分两路侵入波兰和匈牙利。北路军攻占波兰京城科拉科夫,波兰王出逃。南路军攻陷佩斯城。西路军汇合后,又攻掠斯洛伐克、捷克各地,并进至维也纳附近。1242年,窝阔台汗的死讯传来后,拔都遂率军东返。而哈丹军一直追匈牙利国王别速四世到亚得里亚海东岸后才返回。

旭烈兀西征。1224年,札兰丁从印度回到波斯,重建了花剌子模国,建都于今伊朗大不里士。1229年,窝阔台即位后,立即派大将绰儿马浑率领3万军征讨。1230年蒙古军进入波斯。札兰丁在蒙古军追击下,被当地居民杀死。但蒙古军经过20年,也未能把波斯全部征服。1252年,蒙哥即位后决定西征波斯。1253年蒙哥弟旭烈兀率军出发,1256年进入波斯境,灭掉在波斯建立的木剌夷国。1258年攻占巴格达城灭掉建国500多年历史的阿拔斯王朝。1260年蒙古军占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同年,蒙古遣使至开罗,令埃及投降。埃及国王出兵抵抗,并在大马士革之南大败蒙古军,遏止了蒙古军向埃及和非洲的扩张。

1271年,拖雷子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控制西征占领区的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子孙虽然承认大元皇帝的地位,但由于蒙古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版图辽阔等原因,他们逐渐成为各自为政的国家,史称其为“蒙古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钦察汗国亦称金帐汗国或术赤兀鲁思。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四子的封地时,术赤封地在额尔齐斯河以西、花剌子模以北。1243年术赤子拔都西征后回到伏尔加河畔,建立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俄罗斯,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的钦察汗国。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拔都萨莱城。汗国在月即伯汗时达到极盛。后由于贴木儿帝国的打击,势力逐衰。到15世纪分裂为克里木、喀山、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汗国。1480年为莫斯科公国击溃,灭亡。

察合台汗国是元朝西北宗藩国。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最盛时其疆域东至吐鲁番,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越兴都库什山。初建都阿力麻里。察合台后王笃哇时,汗国一度被海都控制;1310年笃哇子怯伯兼并窝阔台汗国。后分裂为东西两部。1370年西察哈台汗国为帖木儿帝国所灭,而东察合台后王的统治维持到16世纪。

窝阔台汗国由窝阔台后王海都所建。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建都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1260年忽必烈称帝后,海都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1301年,海都子察巴儿为察合台系后王怯怕所败,封地并人察合台汗国。

伊利汗国是拖雷子旭烈兀所建。其疆城东起今阿姆河,西至地中海,北自高加索,南抵印度洋。1264年旭烈兀被忽必烈汗正式册封为伊利汗。其子阿八哈汗时相继败叙利亚,战埃及王,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到其孙合赞汗时汗国到达顶盛时期。1317年,不赛因即位后,国势逐衰。1388年为帖木儿帝国所灭。

3.元朝的大统一

1227年成吉思汗病死后,暂由幼子拖雷“监国”。1229年根据成吉思汗遗言,推举窝阔台为大汗。1241年窝阔台病死后,由皇后脱列哥纳暂摄国政。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即位,但到1248年就病死。贵由死后,由其后斡兀立海迷失暂摄国政。到1251年,汗位继承经过多次纷争后,在拔都等人的强有力的支持下,推举拖雷子蒙哥为大汗。1259年蒙哥战死于围攻合州的战役后,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上都)和和林各自称汗,并开始了4年的汗位争夺战争。1264年忽必烈在中原地主阶级的支持下,以中原地区的强大物质力量为后盾,终于战胜了阿时不哥。

忽略必烈即位后,为了巩固统治,战胜南宋,吸取中原地区历代封建统治的经验,制定出一系列典章制度,得到了汉族地主阶段的广泛支持。1271年,改大蒙古国的国号为大元,改中都为大都,并宣布在此建部。政权内部基本稳定之后,忽必烈在原窝阔台汗、蒙哥汗征讨的基础上,重新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1273年,攻破南宋长江防线的重镇樊城、襄阳。同时1252年忽必烈曾率大将兀良合台,经四川攻人云南,1253年灭大理。所以,此时的元朝基本上控制了四川、大理等西南广大地区。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被元军占领,南宋从而灭亡。到1279年时,江南大地完全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

早在1247年吐蕃宗教领袖萨迦·班底会见窝阔台子阔端,承认吐蕃归属蒙古。从此,蒙古确立了对吐蕃的统治。1252年,忽必烈奉命出征大理,途中经吐蕃之地时见其宗教领袖八思巴。1260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国师,并设立宣政院,管理吐蕃的军民之政。

元朝的大统一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大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以来南北长期分裂割据局面,为今天中国辽阔的版图奠定了基础。其次,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三,大统一为元代中国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过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时期的扩张,元代蒙古族的分布已相当广泛。岭北行省是元代蒙古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东部从斡难河、克鲁伦河中游以东,为成吉思汗诸弟合撒儿、合赤温、斡赤斤、别里古台东道诸王的封地。贝加尔湖周围为八儿忽、豁里、秃马、不里牙惕等森林部落居地。色楞格河上游以北至毕克穆河一带为斡亦刺部的封地。阿尔泰山以西至额

尔齐斯河仍属窝阔台后裔阳翟王秃满封地。唐努岭以北的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为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辖地,分布着乞儿吉思、撼合纳、谦州、益兰州、乌斯等部。西北部鄂毕河上游至额尔齐斯河,为巴阿林部领主管辖地,居有帖良古、客失的迷等森林百姓。

漠南蒙古族居住地分属中书省及辽阳、陕西、甘肃等行省。阴山以北地区分封给札剌儿、兀鲁兀、忙兀、弘吉剌、亦乞列思等五部下及诸王的地区。灭西夏后,今鄂尔多斯、贺兰山、额济纳河、河西走廊和青海等地相继分赐给诸王,大批蒙古牧民也随着南迁。其中,河套地区为忽必烈子忙哥剌的领地。

此外,在60多年的南征北战中,不少蒙古人随诸王勋戚留驻封地,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行程,成为当地的居民。以阿力麻里为中心的察合台封地,以叶密立为中心的窝阔台封地都逐渐成为蒙古族分布较多的地区。而元代随云南王、梁王驻戍其地的蒙古族,他们的后裔至今仍居住在昆明以南的通海县等地。

(三)元廷北徙与北元时期的蒙古族

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红巾起义军攻占大都,元惠宗脱欢帖木儿携皇室成员退往上都。至此,统治全中国的元朝灭亡。元廷北徙后,蒙古贵族在蒙古高原为中心继续保持着政权,并持续了二百六七十年,差不多与明朝相始终。这个政权史称“北元”。

北元初期,蒙古贵族仍拥有较强的势力。东北、西北和大理地区仍在元帝的控制之下。但是,北元军队的节节败退,使这些地区很快被明军占领。1388年明军在贝尔湖战役中大败脱古斯帖木儿汗后,蒙古黄金家族势力逐衰,北元内部开始陷入连绵不断的内讧之中,而北元与明朝的南北对峙,从此成为定局。

北元初期的蒙古族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及东北、西北的广大地区。由于政治、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他们形成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以北元汗廷为中心的各部分布在漠北和漠南地区,因地处蒙古高原之东,所以也称作东蒙古,明朝称之为“鞑靼”。大汗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被蒙古人视为蒙古的正统。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卫拉特被称作西蒙古,明史称之为“瓦剌”。居住在嫩江流域的泰宁、朵颜、福余等兀良哈三卫的蒙古人从15世纪三、四十年代起逐渐南下,与明紧邻。在西域的哈蜜、赤斤蒙古、沙州等八卫地区,也有不少蒙古族。哈密以西的东察合台汗国境内也有部分蒙古人。此外,明朝内地仍居住着相当数量的蒙古族。

1.也先的短暂统一

当东蒙古大汗,由于遭受明军的军事打击和统治阶级内讧而日益衰败时,战乱较少的瓦剌乘机崛起。1388年,阿里不哥后裔也速的儿弑杀脱古思帖木儿汗,自立大汗后,瓦剌贵族势力逐渐强盛起来。1418年被明朝封为顺宁王的脱欢首先统一瓦剌三部后,进而打败东蒙古权臣阿鲁台太师,并拥立黄金家族成员脱脱不花为汗,自己以太师名义掌握实权。1439年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承父业,势力更为强盛。脱脱不花汗徒具空名,一切大权都掌握在也先手中。也先继续经略四方。在西方与察合台后王作战,迫使一些部属归附瓦刺,将西北诸卫置于自己的势力之下,并在这一地区设置甘肃行省。在东方,也先不仅控制了兀良哈三卫,又进一步控制了三卫的东邻女真,震惊了朝鲜半岛。这样也先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也先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蒙古社会四分五裂的割据混战局面,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

也先统一蒙古以后,要“求大元一统天下”,导致了明蒙大规模的战争。此时的明朝已失去往日的强大,只能在边境地区修筑长城,集中全国兵力的三分之二防御蒙古骑兵的南下。1449年也先在明朝再次削减回赐物品之后,以要求娶明朝公主而未得为借口,分兵四路进攻明军,在猫儿庆(大同北)、阳和等地歼灭50万明军,到土木堡之地活捉明英宗。此事史称“土木之役”。随后也先挟持英宗经紫荆关兵临北京城下,迫使明朝作出让步。但瓦剌军队遇到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后,只好退兵。1451年也先又剪除了脱脱不花为首的蒙古黄金家族势力后,于1453年登上汗位,称“大元田盛(天圣)可汗”,建年号为天元。但也先称汗

后不久被手下阿剌知院打败,在逃亡途中被仇人逮杀。

2.达延汗的统一

也先之后,北元蒙古社会再度进入割据、混战的局面中。东蒙古各部权臣为了争夺汗廷实权,各自推举黄金家族成员为汗,相互之间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内讧。1480年满都鲁汗的遗孀满都海彻辰哈屯嫁给了巴图蒙克,并扶持他登上汗位,称大元大可汗(即达延汗),明人称之为小王子。达延汗即位后,在满都海哈屯和科尔沁鄂尔多古海王、郭尔罗期脱郭齐少师、朵颜卫巴儿孙等贵族的支持下,先后迫使瓦剌兵败投降,消灭权臣伊思马因太师,征服东蒙古右翼诸部,把兀良哈三卫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也先之后第二次统一了蒙古各部。达延汗统一蒙古后,消除异姓封建主的太师、丞相等职,在东蒙古范围内建立了左、右翼六万户。左翼三万户分别是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大汗驻在察哈尔,统辖左翼三万户。右翼三万户分别是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达延汗封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赛那剌)为济农,并驻在鄂尔多斯万户,统辖右翼三万户。此外,达延汗通过分封诸子,牢固地控制了各个万户和鄂托克,空前加强了蒙古黄金家族的统治。达延汗的统一事业给广大蒙古族牧民带来和平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奠定了16世纪中叶以后的明蒙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基础,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

3.北元后期的蒙古各部与林丹汗的败亡

1517年达延汗去世后,因其子孙在各自的领地上拥有完全的统治权,时间越久,他们的割据独立倾向愈强烈,而大汗的权力每况愈下。1520年博迪汗即位后,虽然与俺答汗等一同平息兀良哈万户的叛乱,但随着东蒙古右翼三万户封建主势力的强盛,1547年打来孙汗为了躲避俺答汗为首的右翼的侵凌,率察哈尔万户东迁至大兴安岭以东的西拉木伦河流域。从而,北元后期蒙古封建割据形势再度形成。当时蒙古各部分布形势是:大汗直属察哈尔八大营、内喀尔喀五部、嫩科尔沁以及兀良哈三卫部众驻牧于明辽东边境到嫩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而在漠南河套、丰州以及大同、宣府边外驻牧的则是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等部;漠北已成为达延汗子格列山只及其七子的天下;呼伦贝尔地区是成吉思汗诸弟后裔所属“阿鲁蒙古”诸部游牧地;而这时候的瓦剌势力已从和林一带退至空桂、扎布罕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了准噶尔、和硕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等四大部。

北元后期的封建割据形势中,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可称得上大割据中完成小统一的颇有作为的历史人物。他的主要业绩是:一、与明朝建立和平贡市关系;二、征服青海地区,把右翼蒙古族一部分扎根在青藏高原;三、重建蒙藏关系,首次在蒙古地区引进藏传黄教。

四、建立呼和浩特城,大力发展了漠南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

1604年林丹汗即位后,为重新树立蒙古大汗的权威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未能挽救达延汗以后长期割据的蒙古社会。1634年,林丹汗在后金的打击下,西逃青海而死,其子额哲洪格尔于1635年率部降后金。至此,北元政权灭亡。

北元时期蒙古社会组织首先是万户(又称兀鲁思),与蒙元时期有万户不同,它是指大的部落集团。万户之下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和军事单位是鄂托克。它是一定地域内进行游牧的结合体,每一个蒙古人必须属于某一鄂托克。鄂托克提供的军队叫和硕(先锋)。大汗是蒙古最高统治者,仅次于汗的是吉囊,此名来源于元代的“晋王”。吉囊之下有诺颜、台吉、王、太师、太保等职。娶黄金家族的女儿为妻的人被称作“塔布囊”。各级封建主之间有着层层的隶属关系。被统治阶级人数最多的是牧民,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

(四)清朝统治下的蒙古族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为了消除后顾之忧,入主中原取代明朝,对蒙古各部采取了政治联合和武力征服的策略。通过建立盟约等手段拉拢蒙古各部封建主。到1628年时,内蒙古科尔沁、内喀尔喀五部、敖汉、奈曼、喀刺沁以及鄂尔多斯、归化城土默特相继归附后金。1635年林丹汗子额哲洪格尔率

属部投奔后金。1636年努尔哈赤子皇太极在盛京召开大会,内蒙古十六部四十九名王公贵族与满汉文武百官一起共推皇太极为“博格达彻辰汗”,建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

此时的外蒙古喀尔喀内分图谢图汗、扎萨克图汗、彻辰汗等三大部。崇德年间,喀尔喀蒙古向清帝奉“九白”之贡。1686年清政府派人参加库伦伯勒齐尔之盟。调停喀尔喀诸部之间的争端。1688年,喀尔喀诸部在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打击下,吁请内附。1691年,清康熙帝亲率百官及上三旗官兵,到多伦诺尔与外喀尔喀宗教领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首的各部贵族会盟,在保留喀尔喀三部汗号的基础上,去其原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与内蒙古四十九旗一例编设,并对各部封建主封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爵。至此,内、外蒙古正式列入清朝版图。

明末清初,卫拉特四部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湖的周围地域。17世纪初,四卫拉特中的准噶尔部在哈喇忽刺和其子巴图尔珲台吉统治时期开始强大,统辖卫拉特诸部。1670年巴图尔珲台吉子僧格被杀后,其弟噶尔丹从西藏返回准噶尔,在僧格旧部支持下,打败车臣台吉,掌握了准噶尔汗国的统治权。1688年噶尔丹率兵占领喀尔喀蒙古,直接威胁清朝。1690年和1696年,康熙帝两次亲率大军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败噶尔丹后,准噶尔势力逐衰。策妄阿喇布坦、噶尔丹策零、阿睦尔撒纳等准噶尔首领虽然继续兴兵抵御清朝征伐,但到1757年准噶尔最终被清朝征服。土尔扈特是卫拉特四部之一,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和额尔齐斯河中游地区。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率所部迁徙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游牧,18世纪中叶,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压迫,至1771年时,其首领渥巴锡率领3万余户部众,冲破俄罗斯军队的追击和拦截,历经艰难,长途跋涉,回到伊犁地。清朝安置渥巴锡部众,分划牧场,给予赈济,设官赐爵。四卫拉特之另一部和硕特原牧地在塔尔巴哈台和斋桑湖一带。1636年和硕特顾实汗为扩大牧场,寻求新的牧地,出兵南下,与卫拉特其他部首领一起打败绰克图台吉占领青海。1641年顾实汗出兵西藏,灭掉当地的藏巴汗之后,在西藏建立了蒙藏僧俗封建主联合统治的和硕特汗廷,统治青藏地区达70余年。1723年清军镇压罗卜藏丹津起义后,青海和硕特部正式并入清朝。和硕特的另一支阿拉善和硕特早在噶尔丹时期移牧贺兰山麓定远城。1697年,清廷在阿拉善编佐设旗,授扎萨克。从而阿拉善和硕特归附清朝。

清朝统治蒙古地区几百年间,满清统治者始终把蒙古各部看作是一种政治势力或武装集团。清朝统治者对蒙古地区推行的总政策是怀柔和武力相结合的政策,并以怀柔为主。首先,为了分离蒙古各部势力,在蒙古原有的鄂托克和爱马克的基础上,参照满洲八旗制,对蒙古地区推行盟旗制度。即对归附的蒙古部逐一编旗,划定疆界,自贵族中选任札萨克管理旗政,然后指定数旗定期集会商讨重大事务,形成会盟的制度。旗又分札萨克旗、总管旗、喇嘛旗。清政府根据其对蒙古地区统治政策的需要,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蒙古和外藩蒙古,又将外藩蒙古分为内札萨克蒙古和外札萨克蒙古。即大漠以南为内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大漠以北以及卫拉特四部之地为外蒙古(外札萨克蒙古)。清朝在内蒙古地区设立49个札萨克旗,分别属于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外蒙古喀尔喀地区设立四部(加赛因诺颜汗部),并下设86个札萨克旗。在杜尔伯特部设2盟、15旗,土尔扈特部设5盟、12旗,和硕特部设2盟、32旗。阿拉善厄鲁特设2旗。内属蒙古是指不设札萨克的旗,旗上不设盟,旗由理藩院直接派遣的将军、都统和大臣等管辖,官不得世袭,旗内分设总管,副总管等官员。这种性质的总管旗有察哈尔11旗、归化城土默特2旗、巴尔呼新旧2旗、达呼儿3旗、厄鲁特12旗、札哈沁1旗、明阿特1旗等。清朝又在喇嘛徒众比较集中的地区或有重要喇嘛首领居住的区域内设立喇嘛旗,任命喇嘛为札萨克,在管理范围内有行政、司法和税收之权。清代蒙古地区设有7个喇嘛旗。其次,设立专门管理蒙古地区的中央机构——理藩院,加强对蒙古的统治。1636年设置蒙古衙门,1638年把这改为理藩院。理藩院是我国历史上制度完备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第三,

提倡黄教,广建寺庙,笼络黄教上层。据不完全统计,清代蒙古地区约有3千多座寺庙,而喇嘛人数约达30万之多,第四,采取“不断”的联姻政策,把蒙古王公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第五,实行封禁政策。蒙古各部不得越界游牧,不得互相贸易、通婚,禁止蒙古人学汉文化和与汉人通婚,限制汉人到蒙古地区贸易耕种。第六,笼络蒙古王公贵族,封他们为亲王、郡圭、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以及一、二、三、四等台吉、塔布囊。每年对外藩蒙古王公俸银高达12万。第七,加强驿站制度,在政治、军事上对蒙古实行了有效的控制。其中在内蒙古地区设喜峰口、独石口、古北口、张家口、杀虎口等五路驿站,共设驿站58个。

(五)民国时期的蒙古族

1911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民国时期从此开始。但是,由于资产阶级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所窃夺,中国社会陷入北洋军阀的统治之下。北洋军阀对蒙古族的统治,仍循清王朝的故辙,以怀柔羁縻手段,实行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政府。政治上笼络蒙古王公上层,维护封建特权制度;经济上,以开垦蒙荒为中心进行疯狂的搜刮掠夺;文化上实行愚昧奴化,扼杀民族觉醒。袁世凯当政不久,公布“蒙古待遇条件”,笼络蒙古王公贵族。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蒙藏事务局为蒙藏院,形同清朝理藩院,任命贡桑诺尔布为总裁,设置了专事统治蒙藏等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与此同时,在蒙古地区设置了绥远、热河、察哈尔三个特别区,由都统统辖。此外,把阿拉善、额济纳两旗划人甘肃省,呼伦贝尔各旗和哲里木盟分别划人黑龙江和吉林省管辖。在外蒙古设库伦办事大员,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恰克图设佐理专员。在北洋军阀的残苦压迫下,以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为中心的蒙古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五四运动时期,蒙古族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外蒙古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列宁的指导下,经过人民革命于1921年7月宣布独立,实现了民族解放,1924年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走了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内蒙古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5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小组,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多松年、乌兰夫、奎壁等创办了内蒙古最早的刊物——《蒙古农民》,开展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国民党统治中国的22年间,他们一直实行着大汉族民族压迫政府。1928年,成立蒙藏委员会,办理关于蒙古、西藏的行政事务。1936年以后,又设置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指导长官公署,进一步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1929年初,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政府先后成立后,内蒙古各盟旗完全被分割统治于新设行省之下,我国蒙古族长期聚居的一个共同地域内蒙古从此四分五裂。在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蒙古族的境况日益恶化。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蒙古族在“九·一八”事变后,从奉系军阀的残暴统治沦入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深渊,而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德穆楚克栋鲁普为首的一批蒙古王公封建上层发动了“内蒙古高度自治运动”。1932年,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下设兴安东、南、北、西行统治内蒙古东部蒙旗。1936年,德王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成立“蒙古军政府”。1941年,德王又在日本的策划下,建立“蒙疆联合自治邦”(蒙疆政府),统辖西部五盟和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蒙古族各阶层掀起了广泛的抗日活动。1938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后,大批蒙古族青年加入抗日游击队。而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也踊跃参加东北抗日联军。

日本投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蒙古族青年于1945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乌兰夫当选主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伪“兴安军官学校”的一部分蒙古族青年教官和学生,于1945年8月,杀死日本教官,并于1946年成立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运动联合会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代表在承德召开会议,决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正确地解决了自治运动如何统一,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区运动的领导地位。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7月1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

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是正确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实现蒙古民族解放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实践,也是内蒙古革命、蒙古民族解放斗争的新的里程碑。

(六)现代蒙古民族

今天,蒙古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个国家境内。

中国是世界上蒙古民族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1990年的统计,中国境内有480.6万蒙古人。中国的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辽近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也有一部分聚居或散居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是由蒙古族实行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于乌兰浩特市,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全国解放以后,先后撤销民国时期的绥远省、察哈尔省和热河省建置,将其下属有关旗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驻地也由乌兰浩特市中经张家口市迁往呼和浩特市,从而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的北部边疆,东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接壤;西与甘肃、宁夏毗连;南与河北、山西、陕西为邻;北与蒙古、俄罗斯交界,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全境从东向西延伸达2400公里,南北宽约1700公里,土地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3%,居全国第三位。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总人口为2376万人,其中蒙古族380万人,占全国蒙古族480.6万人口的近80%,是蒙古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聚居地区。自治区下辖、兴安、锡林郭勒、阿拉善等3个盟和呼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巴彦淖尔、乌兰察布、赤峰、通辽、呼伦贝尔9个地级市。盟市下辖101个旗县区。内蒙古自治区常以“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来概括自己的经济生产。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33.3%,居全国第一位,而且内蒙古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森林面积1664。6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4%,著名的大兴安岭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191.2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2%,居全国第六位。1989年煤保有储量1982亿吨,占全国比重22%,全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就有4个。几十年来,内蒙古蒙古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又经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内蒙古自治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蒙古国1921年独立,位于亚洲中部,东、南、亚西三面与我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相邻,领土面积达156.65万平方公里。全国分21个省,首都乌兰巴托。据最近统计,蒙古国境内人口共有24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约230万。

俄罗斯境内有卡尔梅克蒙古和布里亚特蒙古两个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是17世纪西方人对四卫拉特蒙古族的泛称。聚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下游的卡尔梅克蒙古是明末清初四卫拉特之一土尔扈特部的一部分。中国西部卫拉特蒙古分杜尔伯特、准噶尔、土尔扈特、和硕特四部。17世纪30年代,土尔扈特因不满准噶尔的兼并,从原驻地额尔齐斯河中上游与巴尔喀什湖间徒牧至伏尔加河下游建立汗国。150年后,不堪沙俄的欺压于1771年在首领渥巴易率领下多数土尔扈特人返回中国,但仍有1.1万户未能成行,留居当地而繁衍成现代卡尔梅克人。随着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卡尔梅克人1918年2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35年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卡尔梅克共和国,1958年改为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都为额勒苏图。据1987年的统计,俄罗斯境内的卡尔梅克蒙古人共有17.4万。

布里亚特蒙古人,世代聚居在贝加尔湖周围的广阔草原和森林地区。布里亚特蒙古人,历史上曾是中国蒙古族的一部分。17世纪初沙俄侵占贝加尔湖附近地区,布里亚特蒙古人开始成为沙皇的臣民。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1922年成立自

治州,1923年改为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区共和国。首都为乌兰乌德。据1985年统计,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蒙古人共有38万。

蒙古民族物质民俗

一、蒙古民族居住民俗

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牧民的传统住所,蒙古语称之为“格日”。蒙古包的形状、结构、布局、颜色,以及蒙古包的迁居风俗,不仅完全适全于草原上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经济生活,同时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的文化风俗和思想智慧。所以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民情的一部小百科全书。

(一)蒙古包的基本特点

由于蒙古民族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所追求的审美要求不同,便产生了蒙古包的五大基本特点。

蒙古包呈下圆上锥形状,圆形锥顶是蒙古包的一大特点。蒙古包的陶纳(天窗)是圆拱形的,蒙古包的哈那(网状木墙)围建以后形成圆形木墙,蒙古包的乌尼(包顶木杆)架起之后形成伞状圆形盖顶,蒙古包内的图拉嘎(炉灶)是圆形的,所以“圆形”成为蒙古包的基本形状。首先,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蒙古包的圆形锥顶外型。蒙古高原上的大草原平坦辽阔,每年冬春季节不断刮大风,蒙古包的圆形锥顶外型正好适应这里的大风气候,从任何角度受风阻力小而不易被大风刮倒。大草原上的雨雪季节集中而且多暴雨暴雪,蒙古包的圆锥形包顶具有全面快速出水的优点,可以及时排出雨雪而蒙古包不易被大雪压垮或大雨中漏水。其次,蒙古包的“圆、锥”形状蕴含着蒙古民族对天地日月的认识和崇拜。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造成日月组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日月光芒四射状,哈那与乌尼和天窗组成天幕形状。他们认为苍天是圆形的,并且保佑着万物,日月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大地无私地哺育着人类。所以把蒙古包建成天地日月组合型,表示对天地日月的敬畏和崇拜。蒙古包内部的这种独特形状和造型,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古朴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思想。再次,蒙古包的“圆形”寄托着蒙古民族的美好愿望。蒙古人观察到天地日月是圆形的,在游牧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圆形物体不易破碎的现象,从这些认识和实践中引伸出很多与圆有关的蒙语词汇,用这些蒙语词汇形容和表达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圆满、吉祥的事物和思想感情。所以蒙古包的内外圆型形状寄托着这个民族的美好祝福。

蒙古包呈白颜色,白色是蒙古包的又一个基本特点。蒙古民族自古尚白贵白,蒙语中称白色为“查干”。蒙古人认为白色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纯洁和真诚、光明和希望、富有和高贵,所以蒙古民族以自己最崇尚的白色作为蒙古包的基本颜色。用雪白的绵羊毛制做毡子,用白毡把蒙古包全部围裹起来,以此祝福大草原的光明未来,使每个人生活在充满希望的白色蒙古包中。草原上平时谁家的蒙古包特别白,说明他家的牛羊繁盛,生活富有,同时也表示主人高贵的地位。尤其新婚夫妻必须住在雪白的新蒙古包中,以此祝愿新人新生活的纯洁和美满。

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屋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型,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6度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度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出到日落,阳光从天落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近代钟表在草原上普及以后,牧民们才逐步淡忘了蒙古包的

计时功能。所以蒙古包确有比较科学的计时功能,蒙古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太阳时的民族之一。

蒙古包在搭建和迁居过程中,具有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任何房屋建筑,都对生态环境生产和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唯独蒙古包与大草原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具有了难得的环保居室优点。蒙古民族历史上主要从事游牧经济,草原游牧经济具有高度仰赖自然的特性。蒙古民族在生产实践中早已认识到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保持水草的丰美,只有丰美的水草才能五畜(牛、马、驼、绵羊、山羊)兴旺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认为任何山水草木都有神灵,不可随意触动,要尊重和保护它。出于对山水草木的崇拜和为了感谢大地的恩赐,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山水的各种活动,形成了古朴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蒙古牧民的生产活动和生活行为都要顺应自然规律和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他们顺应季节的循环,赶着畜群辗转于夏季和冬季的牧地之间,在牧业生产活动中以逐水草而迁徙的方式保持草原自然生态平衡。他们居住的蒙古包主要用畜产材料而不用任何土石等建筑材料,蒙古包的搭建过程中从不产生挖坑取土石等破坏植被的行为。牧民把蒙古包直接扎在平坦的草地上即可居住,当蒙古包在一个住扎的时间过长而畜群高度集中,植被被啃食踩压出现荒芜时牧民再次迁走,使草原得到恢复。尤其牛羊粪便的肥地作用,蒙古包址上第二年牧草长的更加茂盛。牧民们还认为谁家的蒙古包址上生长着茂草,就预示着他家来年的兴旺,即视为一种吉祥的征兆。蒙古民族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蒙古包具有完全符合游牧经济生活需要的特点。草原游牧经济本身要求牧民常年逐水草而迁徙,同样牧人为了取得牧业丰收和保护自然生态经常更换草场,每次走场时牧人首先需要搬家,游牧民族在这种不断的搬迁中早已发明和创造了蒙古包。蒙古包是折叠式可拆装的居室,搬迁时只需两个人就可在半小时内拆卸一个蒙古包,并用勒勒车或骆驼快速运走,到新的牧场之后只要两个人即可在一个小时内安装好一个蒙古包,人们就可以住进去。蒙古包的这种可拆装和轻便特点完全符合了游牧经济生活的需要,牧民可以不受一年四季的影响,随时随地迁移到需要去的地方。另外,游牧生产生活要求牧人一般必须具备手脚快捷、眼力尖锐、听力灵敏的素质,蒙古包正好充分发挥他们的这种生产技能。住在蒙古包内可随时观察到天气、气候变化而采取必要的生产措施,尤其夏季蒙古包门打开和四周哈那围毡被撩起的情况下,牧人可坐在包内察看到草原上活动的各种牲畜,在省力的情况下可达到牧养的目的。蒙古包有很好的传音功能,牧人夜间躺在包内可随时听清包外的刮风下雨和各种牲畜的动静,而且一般牧人都能辨别出具体牛马羊驼的走动,甚至判断出远近距离和方向。所以住在蒙古包内,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非常适合游牧经济生活的需要,牧人如果没有蒙古包也就很难牧养五畜和发展草原游牧经济。蒙古民族是世界上非常著名的游牧民族,对蒙古民族的发展,尤其游牧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蒙古包曾经产生不可磨灭的巨大作用。

(二)蒙古包的结构

蒙古包由木材、羊毛、牛皮、驼皮、马鬃等原材料制作而成。传统蒙古包的建造从不使用沙石、水泥、钢筋等其他建筑材料。根据制作蒙古包的不同材料,把蒙古包分解为木制、毡制、带索等三个基本结构。木制部分构成蒙古包的基本框架,毡制部分覆盖蒙古包的木制框架,带索把每一个木制构件和每块围毡连接维系,起到固定蒙古包的作用。

1、蒙古包的木制结构

蒙古包的木制结构由陶纳、乌尼、哈那、木门、木柱组成。这些木制构件确定蒙古包的大小高低和质量档次,围毡的宽窄和带索的长短都要依据蒙古包的木制结构来制作。所以蒙古包的三个结构中首先要制作木结构部分。

陶纳。陶纳是蒙古包的天窗,向上面对着苍天。制作蒙古包木制结构时,先制作陶纳。因为陶纳的大小决定乌尼杆的长短和数量,也决定哈那的高低和多少。陶纳的制作工艺最为复杂,蒙古人十分重视和讲究陶纳的制作,所以一般情况下都用柏木和榆木等上等木材制作

陶纳。陶纳的形状如同日月般圆,同时具有一定的圆拱状,尤如一把打开的雨伞。陶纳一般由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环形木梁和四个粗细不一的拱形横梁组合成一个圆拱形天窗。在陶纳最外围的圆环形木梁上附有很多小木件,形成方形插口以备安装乌尼杆。整个陶纳的每一个构件都有非常独特的名称。富有的家庭把整个陶纳雕刻成艺术品,一般家庭也要把陶纳用民族图案进行彩绘。

乌尼。乌尼是连接陶纳与哈那之间的木杆。乌尼杆向上支撑陶纳,向下依托哈那。乌尼杆的长度是陶纳直径的1.5倍。乌尼杆的形状为上部稍细,下部稍粗。乌尼杆的上尖为方形,稳定在陶纳方形插口内。乌尼杆的下尖为圆形,并有小孔,孔内有绳圈,可固定在哈那的头部。乌尼杆的制作,要求粗细一致,浑圆光滑。牧民一般用松木、柳木和桦木制作乌尼杆,但一座蒙古包的乌尼必须要求用一种木料制作。有条件的家庭往往彩绘乌尼杆,使其更加漂亮。

哈那。哈那是支撑整个蒙古包的网状木墙。野柳条柔性好,是制做哈那的最佳材料。选择直径约6至8公分粗、2米至2.5米长的顺直野柳条,经过加热之后压入特定的定型工具进行所需弧度的成型。10数天之后,弯曲度完全定型后再取出来,经过去皮削刮修整之后,用生驼皮或牛皮做铆钉,制作成高低和宽窄一致的网状可折叠的哈那。以陶纳的大小来确定哈那数量的多少,一般由4组至10组哈那组合成大小不一的蒙古包。可以利用哈那的折叠伸缩性,调节蒙古包的高低度。在雨水多的夏秋季节把蒙古包扎的高一些,可避免漏雨和保持包内的凉爽。在风沙大的秋春季节把蒙古包扎的低矮一些,可以减少风吹阻力和保持包内的温度。

门和柱。蒙古包一般都有木制门和毡帘门。蒙古人非常重视蒙古包的门框,采用质地尚好的木材制作。蒙古包的木门都有彩绘和雕刻。大型蒙古包有四根木柱,中型蒙古包有两根木柱,木柱直接支撑陶纳。蒙古包的木柱上都有雕龙或几何纹彩画。

2.蒙古包的毡制结构

蒙古包实际上是用羊毛毡围成的毡房,所以蒙古人自称为毡帐民族。生活中蒙古人从不用黑灰等杂色羊毛制作蒙古包的围毡,而是用雪白色的绵羊毛制作蒙古包围毡。蒙古包夏天只有单层围毡,但冬天用双层或三层围毡。蒙古包主要有图日嘎、德布日、鄂如贺、鄂古德、呼勒特日格等围毡。解放后牧民除了继续使用羊毛围毡以外,还用白色帆布制作蒙古包的围布。

图日嘎。围裹哈那的毡墙叫做图日嘎。图日嘎是长方形的长毡,有上部和下部之分,上部沿边有带子,用于固定。一个蒙古包一般有3至4块图日嘎,即可把全部圆形哈那围住。图日嘎要比其它围毡厚重。

德布日。围裹乌尼杆的顶毡叫做德布日。德布日是梯形的毛毡。有上领和下摆之分。上领用毛绳滚边并两角各有一根长带子,下摆沿边有四根小带子,用于固定。一个蒙古包有两块德布日。梯形的两块德布日正好组合成一个锥形,把整个蒙古包的顶部乌尼杆全部覆盖起来。

鄂如贺。覆盖蒙古包天窗上的盖毡叫做鄂如贺。鄂如贺为正方形毛毡,四角有很长的带子,用于维系。其中鄂如贺的东、西、北三角固定在蒙古包上,南角用于开闭天窗,白天拉开天窗,夜晚或雨雪天盖住天窗。蒙古人非常讲究鄂尔贺,往往在鄂如贺的四角用毛线绣制各种图案进行装饰。

鄂古德。蒙古包木门外挂的毡门帘叫做鄂古德。鄂古德为长方形毡子,上两角各有一个长带子,用于固定。鄂古德的制作要求比较特殊,把三层或四层毡子叠压后用毛线缝制各种几何纹而成。这样的毡门帘不仅耐用而且又厚又重不被风刮起,下垂感强而冬天可挡寒保暖。

呼勒特日格。覆盖在德布日之上的装饰性毡盖或布盖为呼勒特日格。呼勒特日格的形状

如同绽开的四瓣梅花一样,中间有天窗的圆孔,四个瓣上都有蓝色布或红色布绘制的云纹图案,四角还有小带索用于固定。呼勒特日格主要起装饰作用,把蓝色或红色的呼勒特日格套在白色蒙古包的顶部,远远望去,蒙古包就象绿色大地上绽开的蓝白相间或红白相间花朵,与大自然相映生辉,特别鲜艳明快。今天的草原旅游点蒙古包都用呼勒特日格进行装饰,而且多用帆布制作呼勒特日格.在白色帆布上印着蓝色或红色云纹图案。

3.蒙古包的带索

蒙古包由各种木制构件和多种形状的围毡组成,然而用精细不一、长短不齐的几百米绳索才能把木制和毡制构件连接成蒙古包。蒙古民族非常敬重自己的蒙古包,把用于蒙古包的绳索称做带索,区别于其他用途的绳索。蒙古包的各种带索都用于马鬃和驼鬣搓捻而成,所以非常结实耐用。蒙古包主要有围带、压带、网带、拽带、扎带等带索,另外围毡和乌尼杆本身就带有绳索,用于连接和固定。

扎带。连接各组哈那和连接哈那与门框的绳索叫扎带。将几组折叠的哈那打开并围成圆形以后,用扎带把哈那之间的接口和哈那与门框之间的接口紧紧捆扎起来,形成蒙古包下半部分的圆形网状木墙。蒙古包根据其哈那的多少,一般用5—1l条扎带,每根扎带长约3米。

围带。固定围毡图日嘎和哈那的绳索叫围带。围带又可分为内围带和外围带。内围带是围捆哈那,并防止哈那受压下座的绳索。每一个蒙古包只有一条内围带,扎起哈那之后,首先用内围带从左门框至右门框把整个哈那紧紧围捆,使折叠式的哈那可以撑重。外围带是固定围毡图日嘎的绳索。每一个蒙古包有上中下三条外围带,用外围带把围毡固定在哈那上形成毡墙。围带的制作比较讲究,一般用6条细绳并排缝制成扁形带子,根据蒙古包的大小制作长短不一的围带。

压带。固定顶毡德布日的绳索叫压带。一般一个蒙古包有12条压带,这些压带把两块顶毡牢牢固定在乌尼杆上。12条压带左右斜向交错,在蒙古包顶部形成吉祥结,看上去十分漂亮。

网带。固定德布日下摆的绳索叫网带。德布日下摆沿边有很多绳扣,用网带绳索把这些绳扣和上围带连接捆扎成网状,防止德布日的下摆被风刮起。

拽带。防止蒙古包被大风掀翻而从天窗下垂在包内的绳索叫拽带。拽带固定在蒙古包的天窗中心拱梁上,下垂在蒙古包内的拽带平时掖在乌尼杆上,每当刮大风或来旋风时把拽带取下来用手下拽或吊一桶水,以防蒙古包被突然袭来的大风掀翻。

(三)蒙古包的空间布局

蒙古包的空间布局包括蒙古包内部空间布局和蒙古包外部空间布局两部分。

蒙古包的圆形内部空间有明确的炉灶区、祭神区、主人区、男人区、女人区之分。蒙古包的内部空间分配十分严格,蒙古人长期一直遵循着这种俗成定制。蒙古包内的家什厨具都有固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或移动。

炉灶区位于蒙古包的正中。蒙古包的炉灶必须安在包内的中心位置,向上正对天窗,便于排出烟气,灶口对着门口,便于抽风,灶形均为圆状,与蒙古包相协调。蒙古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拜火和重视炉灶的习俗,他们认为炉灶是一家之神圣所在,寄托着全家人的生存未来。所以搭起蒙古包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炉灶安好,然后以炉灶为中心布置蒙古包的内部空间。

祭神区位于炉灶的西北部。西北方向是蒙古人最崇尚的方位,所以把蒙古包内的西北角确定为祭神区,摆放神龛,祭礼神像。除了僧人和小孩子以外不准其他人进入祭神区就坐或随意走动。

主人区位于炉灶的北侧。蒙古包内的北半区为主人和起居之地,一般来客不能随便进入主人区,只有年长者或尊贵的客人才能被邀请到蒙古包内的北半区就坐,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尊敬。

男人区位于炉灶的西侧。蒙古包内的西半区为男人就坐之地,一般男人进入蒙古包以后必须坐在西区,人多时以年龄排次就坐,另外男子的用具和马鞍、弓箭、枪支等摆放在西半区。

女人区位于炉灶的东侧。蒙古包内的东半区是女子活动区,女子进人蒙古包后必须坐在东半区。家务主要由女子来承担,所以厨具碗柜,以及水桶、奶桶要摆放在东半区。另外女子的衣物箱包,以及用具如针线、剪刀等,均摆放在蒙古包内的东北角。

蒙古包的外部空间也有一定的布局规矩,但蒙古包的地理位置因受地形影响而有时可以因地布局。勒勒车的摆放,一般为水车在门前,库车在蒙古包西侧。畜群的布局一般为羊群在蒙古包的北部,牛群在蒙古包的南部。马桩立在蒙古包的正南,柴堆在蒙古包的西南侧,垃圾灰烬一般在蒙古包的东侧较远处。

(四)蒙古包的迁居风俗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的居室,逐水草迁徙是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内容。长期的迁居过程中围绕蒙古包的拆卸、运输、搭建、居住和做客形成了完整的一套程序和礼俗。蒙古人把这些程序和礼俗当做生产和生活中必须遵循的风俗习惯,一直保留到今天。而且把这些风俗习惯,提高到衡量人们礼貌修养水准高低的标准。

1.蒙古包的拆卸和装运礼俗

每当迁牧时,首先主人骑着马去察看水草,确定新的牧地和住址,然后选择良辰吉日进行搬迁。常年的迁徙生活中,牧民已经掌握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拆卸装运的方法。拆蒙古包时一般都要遵循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的程序。把拆卸下来的围毡、木制构件和大量带索,都要按着一定的俗成方法进行折叠和捆绑。蒙古包的托运一般都有勒勒车或骆驼,而勒勒车和骆驼的装运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总之蒙古包的拆卸和装运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方法,这些方法和程序基本遵循了快速便捷、防止损坏、利于装卸和重新组建的原则。蒙古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赋予蒙古包的拆卸装运活动很多风俗,几乎每一个过程都有讲究和必须遵循的习俗,这里只介绍进献有茶和打扫包址的传统习俗。蒙古牧民至今有着把蒙古包拆装之后,必须把包址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把所有的垃圾填埋或用石块压实,把马桩拔起并把洞坑填平的习俗。人们认为必须这样做,否则受到天地的惩罚。蒙古民族的这种防止污染草原,恢复草原原貌的风俗是草原游牧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值得保存和光大的好风俗。每当拆卸蒙古包准备迁徙时,邻近游牧点的牧民都要主动前来帮助,并在起程之时进献奶茶和奶食为他们送行,临离别时用吉利的言词祝福他们一路走好。在行进路途中遇到蒙古游牧点时,他们主动进献奶茶和奶食,并相互热情问候。迁徙是游牧民族的重要生活内容,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牧民把相互帮助当做天经地义的吉利事来做,所以这种进献奶茶的习俗一直保存到今天。

2.选址和搭建蒙古包的礼俗

夏秋季节里选择平坦开阔、高亢凉爽的地区做包址。冬春季节选择低洼盆地和山前避风之地做包址。搭建蒙古包时,一般遵循从下到上,从里到外的次序。木制构件的组合和围毡的覆盖,尤其每带带索的打结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讲究。必须按照前后次序和技术要求搭建蒙古包,才能做到快速、标准和容易拆卸。建好蒙古包之后,首先支炉灶,然后以炉灶为中心分配包内布局。为了又快又好搭建蒙古包,围绕蒙古包的搭建过程形成了诸多必须遵循的习俗,这里只介绍一两个方面的风俗。搭建蒙古包时包门必须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所以蒙古包的包门都朝东南或正南。这种习俗不仅使蒙古包的包门朝向适应了蒙古高原多西北风和北风的气候特点,而且朝向太阳的包门寄托着全家生活和事业像太阳一样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搭建蒙古包的过程中,架天窗时一定在天窗的中心拱梁上涂奶油系哈达进行祭祀。这种民俗表示新家的建立和祝福全家人的安康。

3.蒙古包的起居礼俗

围绕蒙古包的起居有很多传统的礼俗,蒙古人把这些礼俗当作自己民族的象征一直保留到今天。同时蒙古人希望别人尊重和遵守这些礼俗,当来客遵循这些礼俗时,会得到主人的热情接待。这里仅介绍游客到蒙古包做客应注意的礼俗。在草原上骑马或坐车奔驰,当遇着畜群时一定慢速绕过,不可快速冲过或摁喇叭惊散牲畜;当到蒙古包时,在较远处下马或下车,切忌把车直接开到蒙古包门口;不能随意打狗,而应该招呼主人出来看住狗;进蒙古包时不能把马鞭、枪支等带人包内,需要随身带的刀枪,必须取得主人的同意方可带人包内;进包前整理衣帽,然后从蒙古包门的左边撩起毡帘门而人,切忌不可从包门右边撩门进入包内。做到上述一般礼俗,表示对主人的尊敬,否则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容易引起主人的以感。进入蒙古包之后按照男子靠右妇子靠左就坐,得到主人的允许后方可坐在北半部的位置。蒙古包内有门槛、炉灶、木柱三个神圣的地方,客人在包内走动时手脚不可接触这三个部位。门槛寄托着全家人走向光明未来的希望,客人进出门时千万不可踩踏门槛,蒙古人把踩踏门槛视为踩踏主人的脖子,是一种极大的侮辱。炉灶是一家之中心,是最圣洁的地方,所以最忌外人动炉灶,否则视为污染炉灶。另外蒙古人很重视木柱,视为自己生活和事业的支柱,忌讳别人随意触动或依靠。

二、蒙古民族的服饰民俗

服饰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审美观念和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蒙古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独具风格的衣冠服饰。蒙古服饰完全适应了蒙古族生存的蒙古高原大陆性气候和海拔高、地形复杂的自然环境,符合了蒙古民族所从事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经济和社会生活,反映了蒙古民族的审美观念、思维特点和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地区风格和独特的缝制工艺。蒙古民族部落众多、地域广阔,加之各民族风俗习惯和自然环境的不同,促成了各地蒙古民族服饰的一定区别,但是蒙古民族服饰作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标志,在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绘制工艺以及服饰民俗等方面是基一致的。蒙古民族服饰主要有蒙古帽、蒙古袍、蒙古腰带、蒙古坎肩、便裤套裤、蒙古靴子、妇女头饰、男子装饰等。

(一)头衣及其民俗

蒙古语中称帽子为“玛拉盖”。蒙古帽子种类很多,这里仅介绍顾固冠、风雪帽、圆帽、陶尔其克帽、礼帽、头巾等几种。

1.蒙古帽

顾固冠。顾固冠是元代蒙古族已婚女子所戴的高冠。在《蒙古秘史》中蒙语称孛黑塔,汉文史籍称固姑冠、故姑冠或罟罟冠。顾固冠是一种显示出妇女身份贵贱和社会地位高低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首饰。这种高冠,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顶部为四边形,外部包裹着五颜六色的绸缎,上面缀有各种宝石、琥珀、串珠、玉片及孔雀羽毛等装饰物。元朝灭亡以后,这种首饰失传。197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发掘的元代蒙古贵族陵墓中,多有顾固冠出土,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反映了元代蒙古民族精湛的工艺水平。

风雪帽。风雪帽是由元代的栖鹰帽发展而来,其形状尤如一个欲飞的雄鹰。风雪帽用布帛缝制,帽子的翻边外部钉着稀有名贵兽皮,帽顶部缀有硕大的玉石或布结顶子,帽后边缀着两条各色绸布飘带。现在的风雪帽主要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式样。蒙古人冬季从事户外劳动时主要戴风雪帽。

圆帽。现在的圆帽是由蒙元时期的圆帽演变而来。圆帽有尖顶、圆顶、平顶等多种形式。用布帛缝制帽壳,其外钉有各种各贵兽皮,甚至女子戴的圆帽外缀满珊瑚和珍珠。蒙古人更多的在做客、参加集会庆典和过节时戴圆帽。

陶尔其克帽。陶尔其克帽是由蒙元时期的骑兵头盔演变而来。陶尔其克帽有毡制陶尔其克和丝绸陶尔其克之区别。毡制陶尔其克帽用羊毛制,丝绸陶尔其克帽用绸缎缝制,陶尔其

克帽上均绣有各种云纹和几何纹图案。蒙古人多在室内或参加庆典和过年过节时戴陶尔其克帽。

礼帽。蒙古礼帽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礼帽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帷幄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礼帽多有蒙古男子戴,穿上蒙古袍或西服,配戴礼帽,显得十分大方美观。

头巾。历史上蒙古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使用围巾围头的习俗,现在多为女子围头巾。头巾的种类和式样很多,一般多用丝绸制作。头巾的颜色十分丰富艳丽,一般而言老人和男子的头巾稍素淡一些,妇女和孩子的头巾非常鲜艳,而且头巾的围法有区别、有讲究。蒙古人围头巾的习俗与他们的马背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骑上骏马飞驰时,往往使人头晕目眩或两耳轰鸣,如果用头巾紧围前额,可防止出现上述不适现象。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草原那达慕大会的赛马场上看到用红绿各种头巾围头的小骑手们。

除此之外,还有妇女专用的各种精致的耳套,男子喜欢戴的土耳其帽,不做详细介绍。

2.与头衣相关的民俗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视冠饰为极尊贵之物,不仅用名贵的宝石、珍珠、皮毛、丝绸制作帽子,而且在冠戴方面制定了很多的礼俗。蒙古人认为人之首是智慧之源,而帽子是保护人首之物,礼当至高无上。平时生活中不准乱放或乱扔帽子,忌讳踩踏和迈过帽子,否则被视为对人的极大侮辱。摘帽后,必须把帽子放在高处,忌讳触动别人的帽子,尤其大忌随意戴别人的帽子,视为对人的不尊敬。在任何正式场合,如迎送客人、敬酒、献哈达和参加庆典、集会、祭祀、婚礼等,都要冠戴帽子,以此表示正规、庄严、尊重的礼俗。

蒙古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制作多种多样的帽子,不仅满足了物质生活中的冠戴需要,而且在精神上赋予帽子很多社会象征意义。比如蒙古帽的顶子象征一个人的气质和朝气,帽顶子下飘逸的红缨象征一个人的兴旺与发达,帽檐象征一个人气运的升腾和飞黄,帽子后边的飘带象征着为他(她)招唤福气。蒙古人也通过帽子区别部落与族姓、等级与地位以及士兵和将军、宗教与信仰等各种社会职别。所以蒙古帽是包含蒙古民族文化民俗详情的重要载体。

(二)体衣及其民俗

1.蒙古袍

蒙古袍是遮挡全身、保护全身、装饰全身的长袍,是蒙古人历史上穿着最普遍的服装,是蒙古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服装。

①蒙古袍的种类

蒙古袍是一个总称,蒙古袍根据其使用的面料,大体可分为皮袍和布袍两大类。皮袍蒙古语称“德勒”,皮袍以其皮质分为绵羊皮袍、山羊皮袍、二茬皮袍、秋羔皮袍、羔皮皮袍、狼皮皮袍,以及用狐狸、水獭、貂鼠、银鼠、野猫等各种稀有珍皮缝制蒙古袍。布袍蒙古语称“特尔利克”,布袍又分绵袍、夹袍、单袍;布袍根据其面料又分为锦缎袍、缎子袍、丝绒袍、绸袍、绫袍等等。另外还有皮和布结合缝制的袍子,蒙古语称为“珠布察”,一般用羔皮、貂皮、狐皮、獭皮制作的袍子都要用各种绸缎吊面,属于名贵蒙古袍。

②蒙古袍的款式

蒙古袍由领子、袖子、大襟、小襟、内襟、后身、前摆、后摆、内摆组成。蒙古袍的领口、大襟、腋下、腰侧,各钉一道扣袢儿;如有两道沿边儿,在领口、大襟、腋下、腰侧各钉两道扣袢儿;如有三道沿边,在领口、大襟、腋下;腰侧各钉三道扣袢儿。蒙古袍的扣袢儿主要用金、银、铜、珊瑚、库锦、绸缎、皮条、绿松石等制作。蒙古袍的领边;领座、大襟、垂襟和开衩之边缘用库锦、彩虹条、镂金彩条、金银曲线等材料进行镶边儿和用绸布、貂皮、獭皮、羔皮滚边儿。蒙古袍有宽下摆袍、窄下摆袍、开衩袍、无开衩袍、马蹄袖袍、无马蹄袖袍等款式。也可以按性别分为男式蒙古袍和女式蒙古袍,男式袍肥而较短,女式袍

瘦而较长。还可以按年龄、季节、用途来划分基本款式。

③蒙古袍的特点

蒙古袍具有非常适合马上生活的特点。蒙古民族被誉为马背民族,他们的生活、生产、征战都离不开骑马。骑在马上,蒙古袍的前摆和内摆紧裹双膝,后摆紧包腰部和臂部,左衽前襟保护胸部和腹部,马蹄袖在冬天起到手套的作用。牧人跃马扬鞭,奔驰在茫茫的大草原,顶风冒雪,无所畏惧,全依赖于蒙古袍的有效保护。

蒙古袍具有多种功能的特点。蒙古袍一般都宽大厚重,而且多用皮毛等优质面料缝制。白天穿着蒙古袍不仅遮挡和保护全身,而且能防止蚊虫的叮咬和动物的侵袭。晚上睡觉时脱下蒙古袍以后把它横过当成被子盖:不仅保暖而且防止潮湿。蒙古袍的这种多功能特点,适合了野外牧羊和经常迁徙生活,尤其在草原上远征时无须携带其他行李。

蒙古袍具有穿着方便迅速的特点。蒙古袍虽为长袍,但只要扣上前襟和腋下的两道扣子,即可完成了穿着过程。每当战争状态和夜间守护马群时,一旦蒙古包外有什么紧急情况,牧人立即起身随手穿上盖在身上的蒙古袍,可夺门而出,显得特别方便迅速。蒙古袍的这种穿着方便迅速的特点,正好符合了蒙古民族历史上长期游牧和征战生活经常出现紧急情况的要求和需要。

④蒙古袍的礼俗

蒙古袍的色彩,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社会象征意义。比如白色标志纯洁、吉祥、幸福和富庶等内容;红色标志亲热、温暖、高贵和向上等内容;蓝色标志辽阔、雄俊、诚实和智慧等内容;绿色标志繁衍、生息、繁荣和昌盛等内容;黄色标志光芒、灿烂、崇高和永恒等内容。蒙古民族的传统礼节中有相互赠送服饰表示美好祝福的礼俗,其中把赠送蒙古袍视为最高礼品。蒙古人尤其崇尚乳白色的蒙古袍,每当重大节日和庆典时都要穿白袍,比如在大年初一就穿白袍,故蒙古人把春节称之为“白节”或“白月”。他们把乳白色的蒙古袍赠送给最尊敬的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真诚的心意。蒙古民族传统礼俗中有视衣领为极尊贵之物的习俗,忌讳踩踏或迈过蒙古袍领子,拍叠存放和赠送他人的衣领必须向上,大忌穿着无领蒙古袍。若要缝制新的蒙古袍送给孩子或青年人穿着时,要进行迷拉礼,这种习俗,由长者手托装满奶食糖果的盘子高声朗诵祝颂词,赞美新袍和祝福年轻人,并在衣领上涂抹一点鲜奶,把盘中的食品分散给众人。

2.腰带

蒙语中称腰带为“布斯”,所谓腰带就是穿着蒙古袍以后围系在腰部的带子,腰带是蒙古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马对游牧民族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话,那么蒙古袍和腰带保护了当年骑在马背上游牧和征战的蒙古人。腰带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腰带的作用表现为把蒙古袍紧紧裹贴在身上使蒙古袍真正产生对人体的保暖和保护作用。腰带和蒙古袍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蒙古袍不系腰带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作用。其次,腰带保护骑马人的内脏不受颠簸。马的奔跑对人体内脏产生巨烈的震动而使人难易忍受,甚至产生对内脏的损害,所以用宽厚的腰带紧裹腹部防止内脏的颠簸。如果没有腰带,骑快马一日奔驰千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再次,腰带上可以悬挂很多随身应用的物件,便于携带和使用,比如战时挎刀剑和弓箭,平素悬挂火镰、餐刀和银碗。由此可知,腰带是马背生活所必须的服饰。

蒙古人的腰带主要用布帛、皮革等材料制作,丝绸腰带、棉布腰带、皮革腰带等几种腰带中一般多用前两种。丝绸腰带和棉布腰带一般长20尺,用整幅丝绸和棉布制作。宽、长、厚是蒙古人腰带的基本特点,男女老幼的腰带在系法、颜色、长短等方面都有所区别。一般男子腰带宽而长,妇女腰带细而短。男子穿着蒙古袍必须系腰带,妇女骑马出行时系腰带,平时家里不系腰带。男子系腰带宽而靠下,上提袍子,以不贴身为美。妇女系腰带窄而靠上,不上提袍子,以贴身为美。未婚妇女平时也要系腰带,而且系腰带时身后右侧留出一个穗头。

老人和男子系颜色较素淡的腰带,年轻人和女子系色彩鲜艳的腰带。

3.其它服装

蒙古服装中除了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蒙古袍以外还有答忽、乌吉、坎肩、马褂、套裤、斗篷、雨衣、手套等很多传统服装。

答忽是蒙古民族传统服装之一,是一种冬天套在蒙古袍外面的宽大性对襟皮衣。答忽有毛向外和毛向里两种式样。一般用水獭、狐狸、紫貂等稀有名贵皮张缝制毛向外的答忽,做为装饰性服装来穿着。用羊皮缝制毛向里的答忽,在牧羊、下夜、远征时穿着。

坎肩也是蒙古民族传统服装之一,是一种罩在蒙古袍外面的装饰性无袖短衣。坎肩有对襟和大襟两种式样,坎肩有四开衩和三开衩之分。坎肩是装饰性服装,所以一般都用绸缎缝制,而且用大量的库锦、彩虹条、金银曲线条进行镶边,用金、银、铜、宝石、珊瑚钉扣袢儿,缝制工艺也十分讲究。

乌吉是蒙古族妇女穿着的无领无袖的装饰性长坎肩。乌吉有对襟和大襟两种式样,乌吉有四开衩和三开衩之分。乌吉是妇女们套在其它衣服外面的紧身性的装饰服装,所以都用绸缎缝制,而且用大量的彩虹条、镂金条、库锦、金银曲线条镶边儿或直接在前襟和后身绣花,用金、铜、玛瑙、绿松石钉扣袢儿,缝制工艺也十分讲究。

蓬,蒙古语中称为“扎哈布齐”。斗篷是蒙古人骑马时披身的传统服装之一。斗篷是无领、无袖、无肩、无扣的披衣。斗篷为对襟、领口有两根带子,骑马时披在蒙古袍外边,可防尘防风。

马褂,蒙古语中称为“呼如莫”。马褂是蒙古人春秋季节在家中经常穿着的短衣。马褂有大襟和对襟两种式样。马褂多用布帛和羔皮缝制,有夹褂、绵褂、调面褂之区别。

雨衣,在蒙古语中称为“朝布”。朝布是蒙古人雨天穿的防雨服。朝布有无袖和有袖两种式样,有帽无领,帽与领口连接。蒙古人的这种朝布一般都用羊毛毡制作,不仅防雨效果好而且十分保暖。

蒙古人穿的裤子有单裤、棉裤、皮裤、套裤等。其中套裤有一定特点,是用于保暖和装饰的裤了,套裤上有绣花和镶边儿。

(三)足衣及其习俗

靴子是蒙古人穿着的最主要的足衣,蒙古语称其为“古图勒”。蒙古靴子由靴靿、靴帮、夹条、靴底组成。高筒是蒙古靴子的最大特点、,这种高筒靴骑马时能护踝壮胆,防止脚和小腿被磨破;在草原行路时防止裤腿和脚部被荆棘撕破或虫蛇的袭击。蒙古靴子是蒙古族人民在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中,长期从事游牧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足衣。早先蒙古人还没有穿鞋的习俗,但随着农业化和城市化趋势,现实生活中穿鞋的人越来越多了,只有牧区的牧民们仍然穿着蒙古靴子。蒙古靴子是非常有民族特色有服饰之一,根据其不同的面料大体可分为皮靴、布靴和毡靴三种。

皮靴有旧式和新式两种。旧式皮靴主要用香牛皮和马皮制作,有大翘尖靴子、小翘尖靴子、圆头靴子、尖头靴子、薄底靴子、厚底靴子、套靴子等多种式样,在靴帮和靴靿上贴绣云纹图案进行装饰。新式皮靴用光面牛皮和羊皮制作,俗称马靴,有中勒和高靿之分。

布靴,蒙古语称“麻海”。布靴用高级用面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布靴也有宽底靴子、窄底靴子等很多式样。

毡靴,蒙古语称“圪登”。毡圪登用羊毛制作,有模压和缝制两种。牧民在冰天雪地里劳动、行走或骑马,只有穿上毡圪登,方可度过严寒。

袜子,蒙古语称“畏木苏”。蒙古人穿靴时讲究靴子里穿高筒袜子。在冬季穿毡袜子和皮袜子,其他季节里穿棉袜子和布袜子。在高筒袜子的上边绣花或镶边,进行装饰。

(四)装饰及其民俗

1.男子装饰

内蒙古的发展史

Nwei 内蒙古的发展史 --------------------------------------------------------------- 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后来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明未,女真建立后金政权。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人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对蒙古族统治的加强,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蒙古族社会获得了近200年的稳定,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元代以来,蒙古族在祖国许多科学文化领域做出了贡献。如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那时驻防在东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与各族军民奋起抗敌。1841年10月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指挥三镇将士在浙江定海奋战六昼夜,以身殉国。次年4月英军进犯乍浦,守军7000人英勇反击,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余人参战,蒙古官兵牺牲200余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英军入侵渤海湾时,内蒙古东三盟和察哈尔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调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献大量马匹、银两支援前线。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僧格林沁亲王奉命从内蒙古各盟征调蒙古骑兵参战。在大沽口的三次保卫战和八里桥之战中英勇抗击侵略者,其中有4000余名蒙古骑兵参战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打沉敌舰5艘,击伤6艘,打死打伤英法侵略军592人,获得胜利。在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中,蒙古族爱国将领乐善率千余官兵坚守炮台,拼死抵抗,全部为国捐躯。在保卫北京的八里桥之战中;从卓素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察哈尔调集4000蒙古骑兵穿插奋战,毙伤敌军1000余人。蒙古骑兵也有很大牺牲;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以弓箭、马刀抗击了敌方的洋枪洋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出了爱国爱民的悲壮诗篇。1900年前后与义和团运动相呼应的遍布东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争,从1858年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反封建赋役、反垦、夺地的斗争共有10多次。

蒙古语简介

蒙古语简介 蒙古民族在9~10世纪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并创造了书面语体系。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于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境内的蒙古语属喀尔喀方言,是蒙古国的官方语言,使用人口约180万,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中国境内的蒙古语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畏兀儿字母),使用人口近400万。 本站主要介绍喀尔喀蒙古语(khalkha mongol),它主要由俄罗斯的蒙古族、蒙古国的蒙古族使用。它是在20世纪30~40年代蒙古文字改期时(1945年5月),从俄罗斯引进了斯拉夫文字母(也称西里尔字母)书写,称为新蒙文,但单词发单与传统蒙文基本相同。所以同一个单词,用二种蒙文说出的发音是相同的,只不过书写用的字母不同而已。 蒙古国现使用的新蒙古文,是利用基里尔(Кирилл)字母在喀尔喀蒙古语方言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蒙古从40年代起就放弃使用传统文字,改用基里尔蒙古文。该文字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蒙古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却有着不利的影响。90年代以来恢复传统文字的呼声很高,政府也采取了政策措施,但困难和矛盾较多,至今未能恢复使用。而我国境内的蒙古族则一直使用着传统蒙古文字(新疆的蒙古族使用托忒蒙古文字),因而在文字方面双方沟通较为困难。而在语言方面则较为容易,但蒙古国的蒙古语中俄语借词较多,90年代之后英语借词大量增加,而我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语中汉语借词较多,在语音、词法、语法上的细微差别也不少,如果未经专门训练,深入交流也有一些困难。本教程的编写,是为了向懂汉语的人士介绍蒙古国的基里尔蒙古文。随着商贸、文化交流的深入,掌握Кирилл蒙古文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也很有用处。而且,从拼写难度角度而言,基里尔蒙古文较胡德木蒙古文简便、易学,也容易在电脑中显示。 虽然新老蒙文都是同一个起源的拼音文字,但是用法上区别很大。新蒙文类似于俄文,是从左到右书写,从上到下移行。新蒙文大大减少了学习掌握的难度。这里主要介绍用基里尔字母书写的喀尔喀蒙古语。 一、主要特点 蒙古语所使用的基里尔字母一共是35个,元音丰富而辅音较少。元音除了有开口度、舌位、唇形的对立外,还有发音长短和舌根松紧(即阴性、阳性)的对立。有些辅音有腭化现象。语音结合比较自由,音节种类较多。绝大部分辅音既可以出现在音节首,也可以出现在音节末。在音节末还可以出现复辅音。有比较严格的元音和谐律。阴性元音和阳性元音不能出现在同一个单词里。在同性元音之中又有一定的唇形和谐。语法意义主要由附加成分和助词表示。词序和重叠词干也是重要的语法手段。附加成分可以依次递加在词干上,一般是构词的在先,构形的在后,具有构词和构形双重功能的介于二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案 新人教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课标内容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成吉思汗有所了解,但并不深入。对于少数民族如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比较感兴趣。因此,本课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视频、故事、问题探究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最终达到理解本课重难点的任务。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个子目的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与金为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 唐朝统治瓦解后,我国进入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和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统一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政治上从分裂割据、若干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走向统一,民族关系纷繁复杂。一方面,民族冲突加剧,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另一方面,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之间的交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国家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内分裂割据和多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500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基础,促进了国内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四、教学准备 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 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名师教案; 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

哈萨克族文化

哈萨克族文化 编撰:昌吉市第一小学任建华 哈萨克族的文学 哈萨克族的文学可分为民间文学和书面文学,即作家文学两大类。 民间文学在哈萨克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诗歌、谚语、谜语、格言和弹唱等。在哈萨克族文学史上,《比尔江与萨拉的对唱》、《阿塞特与伊里斯江的对唱》和《居素普别克与莱孜依琶的对唱》等堪称佳作,广泛流传于民间,是哈萨克族家喻户晓的著名对唱文学作品。但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长诗和史诗。哈萨克族的长诗和史诗被分为“英雄史诗”、“爱情长诗”和“叙事长诗”三大类型。哈萨克族英雄史诗中最著名、影响最为广泛的作品有《阿里帕米斯》、《豁布兰德》、《叶尔塔尔根》、《哈木巴尔》、《哈班拜》等。其中,《阿里帕米斯》和《豁布兰德》这两部宏伟史诗的产生时间很早。而《叶尔塔尔根》则是以这以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哈班拜》、《博亘拜》、《贾尼别克巴图尔》和《萨巴拉克》等则是以18、19世纪的著名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英雄史诗或长诗;哈萨克族爱情长诗中最有名的是《吉别克姑娘》、《豁孜阔尔佩席与色彦苏鲁》、《恩利克与科别克》和《萨里哈与萨曼》等,其艺术价值较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最有影响、最重要的叙事长诗则主要有《考孜库尔帕西与巴彦苏鲁》、《克里米亚的40个巴图尔》、《鹏鹉的40个故事》、《4个宰相》和《巴克提亚尔的40个故事》等。 哈萨克族的作家文学是在古代氏族部落文学的基础上,于5到6世纪形成的,并随之得以发展。其主要作品有《霍尔呼特先知之书》、《乌古斯可汗的传说》等。 哈萨克族的美术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有刺绣、雕刻和图案等。 刺绣是哈萨克人十分普遍的传统手工艺术,主要有挑花、刺花、落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多种方法。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挂毯、箱套,衣服袖口、前襟和下摆、手巾、挂帘、帷帐、窗帘、门帘、被褥的罩单、枕套、帽子、等都绣有美丽的图案。她们主要用丝线和金线刺绣,色彩大方、鲜艳,多用对比色,表现风格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浓重的草原民族气息。 雕刻是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哈萨克族历史上有铁匠业、银匠业、编织业、缝纫业、皮革业和靴鞋业等多种手工业。哈萨克人喜欢在木床、木箱、桌子、木碗、木盘、木盆以及冬不拉等乐器上雕刻各种图案。图案题材多种多样,主要有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形。 哈萨克族的绘画艺术也在近现代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美术家,他们的作品充分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 悠悠岁月,茫茫草原。长期居住在阿克塞草原的哈萨克族牧民,秉赋草原的灵性、智慧,同时把自然、美丽归还草原。碧草荣枯,穹庐转徙。牧民的生活、习俗、文化与草原一起汇聚为一条涓涓河流。 一、阿依特斯(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歌手登场献艺,听众们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地尽兴。 (一)特点 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随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这种对唱高潮迭起、相持不下、有时通宵不息。阿肯弹唱朗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啖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高山草原的时代气息。 特别是在对唱中,双方歌手即兴编词,出口成章,边弹边唱,一问一答,以物比兴,借景发挥,用优美的歌词,娴熟多变的弹奏技巧,折服对手,取悦听众。以答词切题准确、语言机智幽默、演唱经验丰富、内容生动有趣者取胜。弹唱会结束时,要为评选出的优秀阿肯颁发奖状奖品,赠送精美的冬不拉。对德高望重的老阿肯,要给他们献上传统的长袷袢。按照习俗,败阵的阿肯还要给得胜的一方赠送毛巾、手帕等物,以示友好祝贺和虚心求教。 (二)形式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对唱的特点是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把雄辨和唱诗结合在一起,既富生活气息,又生动活泼。他们所唱的内容大致可分为颂歌、哀怨歌、情歌、习俗歌、诙谐歌五大类。 阿肯弹唱的第二种形式是对唱,对唱有2人对唱和4人对唱,有时也有一人单独弹唱叙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概况 内蒙古的历史及由来 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以北方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早在炎黄时代,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就已活跃在历史舞台上,黄帝曾北逐荤粥。战国时,以东胡、匈奴为主体的北方民族逐渐兴起。秦汉时,匈奴、乌桓、鲜卑等族活跃在北方历史舞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诸族进入内地,形成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新时期,拓跋鲜卑统一了北方十六国。隋唐时,出现在北方的有突厥、回纥、契丹、室韦、奚等民族。辽夏金时期,兴起于北方草原的契丹、党项和女真民族相继称雄,占据黄河流域广大地区。 内蒙古地理及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上部,有一块狭长的横跨东北、华北、西北的区域。这个区域,看似一只矫健的雄鹰,振羽展翅,雄踞在祖国的边疆;又似一匹奔腾的骏马,昂首奋蹄,驰骋在祖国的北方。这个区域,就是辽阔、美丽、富饶的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中国的第二大高原.东起茫茫的兴安岭,西至阿拉善戈壁,地跨东北、华北、西北,毗邻八省区,接壤俄罗斯、蒙古国。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草场、肥沃的农田、广阔的水面、众多的野生动植物和无穷的地下宝藏,素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内蒙古东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毗邻,南部、西南部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四省区接壤,西部与甘肃省相连,北部与蒙古国为邻,东北部与俄

罗斯交界,国境线长达4221公里.土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相当于我国江苏省土地面积的11倍多;相当于英国土地面积的4倍,法国土地面积的两倍。 内蒙古人文发展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就在歌声里。内蒙古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自东向西有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那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布其沙漠,由响沙向游人诉说着种种神秘……那丰富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美丽的河流湖泊、晶莹的北国风光、茂密的森林和神圣的口岸,无一不让游人留连忘返。内蒙古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向往的绿色天堂,沉寂的草原正在沸腾起来!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部边陲,民族众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古代文化。内蒙古素有“歌乡”、“舞海”的美称,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巨幅画卷中璀璨夺目的篇章。历史上曾留下了《蒙古秘史》、《江格尔》、《格斯尔》等著名的文学作品以及歌舞、乐器、绘画等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出现了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及及当代名家,历史上有成吉思汗、俺答汗、三娘子,当代有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旭日干等众多著名人物。首府呼和浩特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各种召庙50多座,最为著名的是大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另有昭君墓、万部华严经塔、金刚座舍利宝塔、哈素海、清公主府、绥远城将军衙署等。城郊有不少草原旅游点,那里芳草萋萋,牛羊遍地,鸟语花香,富有浓郁的塞外风情。 ,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汇总

蒙古族土默特部的历史 5[ 标签:蒙古族, 土默特部, 历史 ]匿名2009-07-28 08:42 内蒙古土默特部的形成以及发展的简要历史 听我的前辈说我们的部落起源与呼伦贝尔一带,不知是否正确(我的家乡位于土左旗) 满意答案好评率:0% 在呼和浩特建城433年之际,迎来了这座古城的奠基者——阿勒坦汗诞辰500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历史伟人,笔者谨从:一、土默特部的渊源及其驻牧丰州滩(土默川);二、阿勒坦汗统领时期土默特人的建树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具体包括:(一)建立政权;(二)起造城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1、塞外商埠;2、爱国保家的壮举;3、教育文化中心;4、民族的乐园——走西口现象的开启;5、自治区首府等方面,简要记述一下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并简略分析其对后世几百年塞外商贸重镇与教育文化中心的形成,长城内外民族交融与团结局面的形成,以及自治区首府落脚呼和浩特等重要社会变迁所起的奠基性作用。为了行文方便,笔者首先要说明一个逻辑问题。伟人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依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伟人也属于人民,但又是人民当中的具有特殊贡献者,是人民的杰出代表。具体到本文,回顾阿勒坦汗的历史贡献,不能脱离土默特人民;反之亦然,正是在阿勒坦汗的统领之下,土默特人民创造了划时代的历史建树。故而,行文中有时用土默特人民,有时用十六世纪时土默特人民的杰出领袖——阿勒坦汗,随论述问题方便而已。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种种的文明与文化,它们有的遗憾地消失了,只给我们留下一些遗迹;有的则作为一种文明与文化,虽然经过了历史演化,但其基本精神和文化特征仍然在延续,也就是作为一种文化还在延续,但是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原始创造民族却消失在了现代人群当中,不复存在了。像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这样,既历史悠久,长期共存,又不断复兴和发展的民族与文化,充分说明二者所共有的民族精神是奋发向上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是博大而根深的,永远是枝繁叶茂的。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热爱着这个家园,共同为这个文明的发展不断地输送着新鲜血液,这也是华夏文明充满活力的又一个内在机制原因。呼和浩特与土默特蒙古人,便是这些输送新鲜血液的队伍当中的一个亮点。 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而且,呼和浩特的历史还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古城遗址多,据说有80多处,甚至可能近百处;二是召庙林立,所以呼和浩

哈萨克族部落

哈萨克族部落: 哈萨克汗国时期,哈萨克族曾分为三个玉兹。 大玉兹辖:乌孙、康里、杜拉特、扎拉衣尔、阿勒班、素宛等部落; 中玉兹辖:克烈、乃曼、阿尔根、克普恰克、弘吉刺惕、瓦克部落; 小玉兹辖:艾力木乌勒、哲得乌勒、巴衣乌勒。 目前,在新疆境内的哈萨克族主要是克烈、乃曼、瓦克、阿勒班、素宛和托热几个部落,克烈、乃曼部落人数众多,每个部落下有数个大氏族,大氏族下还有小氏族。如:克烈部落分成阿巴克克烈和阿夏玛衣勒克烈,阿夏玛衣勒克烈主要在哈萨克斯坦,阿巴克克烈主要在中国境内。 克烈分十二个大氏族:(1)建太凯、(2)贾的克、(3)杰鲁希、(4)喀拉喀斯、(5)木勒合、(6)昆萨塔克、(7)萨尔巴斯、(8)依特利、(9)密尔克特、(10)加斯塔本、(11)其巴阿依格尔、(12)歧莫因。十二个大氏族下还有小氏族,其中建太凯、贾的克两大氏族人数最多。

乃曼部落分为九大氏族:(1)科克加尔特、(2)叶尔格尼克特、(3)铁尔斯坦巴勒、(4)沙尔米马尔特、(5)布拉、(6)托勒克塔依、(7)巴格纳勒、(8)巴勒塔里、(9)耶列铁。 乃曼部落主要在哈萨克斯坦,中国的乃曼部落主要是托勒克塔依大氏族,这个大氏族还分成四个小氏族。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克扎依,就是四个小氏族中的马太氏族的一个小分支,由于克扎依人数越来越多,实 际上已形成了一个部落。 阿勒班部落分沙热、赤布勒两个大氏族。 瓦克部落在历史上常和克烈部落一起游牧,原住在阿尔泰山和斋桑泊一带,18世纪和19世纪有二批迁到新疆。 托热部落虽然人数不多,系元朝贵族统治阶层的后裔,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ruw 就是一个人的根,哈萨克族很注重这个的!哈萨克族认为,一个男孩如果不知道自己七代以内祖辈的名字就等于是一个孤儿!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历史概况 蒙古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和自治民族。蒙古民族在繁衍生息、兴盛发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俗。 一、族源与族称 (一)蒙古民族族源 蒙古族起源于东胡系诸部族。即包括东胡、鲜卑、契丹、室韦——达怛。东胡人大约与匈奴同时见于史乘。东胡,是华夏人对当时内蒙古东部地区族属相同或相近的各部落的总称。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征服了东胡人,把他们划归左贤王统治。 东胡人及其后裔的居地大体上就是内蒙古东部地区。从昭乌达沙漠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以东胡人和他们的后裔——鲜卑、后来的契丹、室韦——达怛人为主体的语言相同或相近,地域相连,风俗习惯也相似的各个部落的居住地。东胡后裔鲜卑人乘匈奴的衰败,占据了蒙古高原,强盛一时。“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进入内地,并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南凉等几个割据政权,后来拓跋鲜卑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7世纪以后,进入内地的所有鲜卑人最终同化于汉族之中。 在鲜卑人迁进内蒙古西部地区和内地以后,北魏时期在东胡故地居住的主要有契丹和室韦人。契丹人属于地道的蒙古人种。起初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共有八个部落。他们在内部的争战、唐朝和突厥的统治、同邻族的战争中改变自己民族学面貌。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契丹国辽王朝后,其统治遍及蒙古高原,许多部落都向辽王朝称臣纳贡。1125年辽亡于金,而辽宗室耶律大石又在中亚建立了西辽国。这样,契丹人大部分同化于汉族以外,一部加入了形成中的蒙古族。 室韦——达怛人居住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东西、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两岸。史籍称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室韦”。6世纪时,室韦——达怛人分为五大部,曾受突厥的统治,后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室韦、达怛这两个名称在汉籍中可以互通互易,所以,我们可以称他们为室韦——达怛人。唐朝时,称室韦为“十三姓达怛”。室韦——达怛人的语言,保持东胡后裔语言的特点和方言,这种语言和方言,叫作原蒙古语。 (二)蒙古民族族称 蒙古民族的名称起源于蒙古地区东北部的一个室韦部落——蒙兀室韦。“蒙兀”是蒙古一词的最早的汉文译写,见于《旧唐书·北狄传》。蒙兀室韦的居地在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来,关于蒙古一词的不同译写还有很多,如“萌古”、“朦骨”、“萌骨”,等等。写作“蒙古”,最早见于《三朝北盟会编》所引《炀王江上录》。“蒙古这个词开始只是—个氏族或部落的名称,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建立蒙古汗国以后才成为一个新兴民族的共同称谓。 二、语言与文字 (一)蒙古语言 蒙古语是古老的民族语言之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个国家。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自治区。 蒙古语的主要特征有: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央元音(阴性元音)。但是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央元音均可出现在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名子中的语序都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各种状语在句中都有一定的语序。

蒙古国情况

一、蒙古国南戈壁省概况 蒙古国,土地面积为156.65万平方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地处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北面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为邻。西部、北部和中部多为山地,东部为丘陵平原,南部是戈壁沙漠。蒙古国属典型的大陆型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可至-40℃,夏季最高气温达35℃。人口有260万(截止到2007年年底)。蒙古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草原之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人。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族、杜尔伯特、巴雅特、布里亚特等15个少数民族。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根据《国家与寺庙关系法》的规定,喇嘛教为国教。还有一些居民信奉土著黄教和伊斯兰教。蒙古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善于骑马,因此也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人爱马,并将其视如珍宝,在蒙古的国徽上就画有一匹骏马。 蒙古国南戈壁省,始建于1931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壤,属蒙古国最大的省份之一。该省地处戈壁地带,境内有几百公里宽的夏勒布、宝尔准、泽莫格、扎嘎、苏吉等著名的戈壁滩,长达百公里的珲格尔沙漠,平均海拔高度1300-1600米。南戈壁省省政府所在地达兰扎德嘎德,全省有15个县,土地总面积为165400平方公里,省内无铁路和等级公路,全省境内均为草原自然公路。省会达兰扎德嘎德市有草原自然机场,每周二、五由乌兰巴托往返的小型民航班机。达兰扎德嘎德市建有小型热力电站一座,向二个县供电。电价为居民69图格里克/千瓦,机关单位103.5图格里克/千瓦。通讯为有线电话座机1757户,手机用户1400人。银行金融有农牧业银行、哈斯银行、蒙古邮政银行、资本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在该省设有分支机构。 二、蒙古国资源概况 蒙古国矿产资源丰富,但其地质勘探专业队伍很少,技术装备落后,因此,地质勘查工作开展较晚,程度较低。近几年,为了吸引国外的勘探队伍和吸收国外资本进入矿业市场,蒙古国先后颁布了《矿产资源法》、《外国投资法》,对外资进入矿产勘查和开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根据以上法律及相关政策规定,外国公民、法人同蒙古国公民一样,都有权申请并获得矿产资源勘探、开采许可证。在蒙古国,矿山开采领域投资居前8位的国家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巴西、俄罗斯、韩国和中国。 蒙古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经普查探明的有80多种矿物、6000多个可采矿点,主要有铜、铁、煤、锰、铬、钨、钼、铝、锌、汞、铋、锡、砂金矿、岩金矿、磷矿、萤石、石棉、石墨、云母、水晶、绿宝石、紫晶、绿松石、石油、页岩矿等,这些矿藏绝大部分有待于开采。 铜:蒙古国铜的储量丰富,初步探明的储量为20亿多吨,居亚洲第一,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额尔登特、南部的南戈壁省。目前,在北蒙古带有已开采的额尔登特斑岩型铜矿是蒙古最大的铜矿。除额尔登特铜钼矿外,另有两处已探明的大型的铜矿。一处是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在南蒙古带探明的东戈壁省满都胡县境内的查干苏布日嘎大型斑岩铜(钼)矿(储量相当于额尔登特铜矿);另一处是2001年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投资勘探,在南戈壁省汗博格达县境内的奥尤陶勒盖地区发现的特大型铜矿,探明储量为7.5亿吨,比额尔登特铜矿大

哈萨克族文化

走近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是以游牧文化为特征的民族。现主要聚居于新疆、甘肃、青海等地,信仰伊斯兰教,人口总数已超过一百二十万。 哈萨克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很有特色,乐器种类和乐曲形式也相当丰富。其中冬不拉最为代表。他们的民间乐曲大都雄浑古朴,富有强烈的民族气质和草原风格。马是以逐水草为居的哈族人民的重要的交通工具,每一个哈萨克人都是很好的骑手,所以他们的舞蹈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哈族舞蹈以“动肩”和跳“马步”见长,动律感极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 哈萨克族的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那吾热孜节。其中那吾热孜节历史最为悠久,“那吾热孜”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那吾热孜饭,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哈族的民族服饰,他们的服装便于骑乘,多用羊皮、狐狸皮、鹿皮、狼皮等制作,反映着山地草原民族的生活特点。女子的服饰多姿多彩。她们喜用白、红、绿、淡蓝色的绸缎、花布、毛纺织品等为原料制作连衣裙。女子最讲究帽子和头巾,她们冬天戴一种绒布的硬壳圆顶帽,帽顶饰有猫头鹰羽毛,象征着哈族女子的勇敢和坚定。

哈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有句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哪怕你走一年,也不用带一粒粮、一分钱。”哈萨克人对待客人恭敬备至,礼节周到,他们认为客人是安拉赐予的,不可稍有怠慢。凡是前来拜访和望门投宿的客人,无论认识与否,不论懂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论是哪个民族,哈族人都热烈欢迎,竭诚接待。哈萨克族有句俗话说:“祖先遗产中的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所以哈萨克族在接待客人时,连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东西都要拿出来款待,不但用好饭、好肉招待客人,而且还精心喂养客人的马匹,送行时一定要热情。这样的招待,并不向客人索取任何报酬。他们认为向客人卖东西是非常耻辱的事。招待客人吃的肉,如果是陈肉,就要说明原因,否则客人可告诉头目,说他无礼,将陈肉待人,头目必定罚他有失散客之礼。 哈萨克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自由美丽的民族。在河海大学,哈萨克族的同学,是我们最亲最爱的朋友。

蒙古国的地理概况

蒙古国的地理概况 文章来源:驻蒙古经商参处2013-03-22 21:44 文章类型:摘编内容分类:调研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属内陆国家,首都乌兰巴托海拔约1350米。北与俄罗斯,东、南、西与中国接壤,中蒙两国边境线长达4710公里。蒙古国地域总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17位。与地域面积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蒙古国所处时区为东八区,首都乌兰巴托与北京无时差。 蒙古国按行政区划分为21个省和首都乌兰巴托市,全国共有331个县和1681个自然村。蒙古国主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还有额尔登特市、达尔汗市。 【自然资源】 蒙古国矿产资源较丰富,大规模勘探开发未全面开展。目前,已探明的有80多种矿产和6000多个矿点,主要有铁、铜、钼、煤、锌、金、铅、钨、锡、锰、铬、铋、萤石、石棉、稀土、铀、磷、石油、油页岩矿等。 其中,煤炭蕴藏量约1520亿吨、铜2.4亿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黄金3100吨、石油80亿桶。目前正在进行开采且出口产品的大中型矿主要有:额尔登特铜钼矿、那林苏海特煤矿、巴嘎诺尔煤矿、图木尔廷敖包锌矿、奥瓦特铁矿等,大部分还处于转让、勘探、建设阶段。铜储量高达358万吨、金储量高达1275吨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由加拿大艾芬豪公司、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和蒙古政府共同投资,预计项目总投资将超到130亿美元。到目前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目前一期工程的选矿场到2012年8月将竣工,开始试投产,二期工程将由力拓公司投资兴建。投产后五年内,年产铜精粉60万吨。储量高达64亿吨,其中焦煤含量为18亿吨的塔温陶勒盖煤矿也将开发,目前正在谈判阶段。 蒙古国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10%;水域面积占1%。 蒙古的森林面积为15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0%。木材总蓄积量为12.7亿立方米,其中,落叶松占72%;雪松占11%;红松占6%;其余为桦树、杨树、红杨树等。森林主要分布于肯特、库苏古尔、杭盖和阿尔泰等省区的山区地带。 蒙古境内河流总长6.7万公里,平均年径流量为390亿立方米,其中88%为内流河。湖泊水资源量达18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0亿立方米。

蒙古国2015年总体经济运行状况(蒙古国统计局网站数据)

蒙古国2015年经济总体运行状况 原始数据来源:蒙古国统计局网站 根据蒙古国统计局公布的文件,2015年在全球整体经济萧条和中国经济调整的综合作用下,作为中国邻国且不具备国内生产体系的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下滑,尤其世界大宗矿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使蒙古国经济面临无法逾越的困境。以美元核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缩水、外贸周转下降、工业及采矿业产值下降、财政预算收入减少、国际国内客货流量减少、企业停业比例增加、逾期和不良贷款比例增加等都是国民经济不景气的具体表现,同时,由于社会购买力的急剧下降,导致外贸顺差增长、物价上涨指数下降等更多不利于发展的局面产生。 一、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015年蒙古国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1667.79亿图(约合¥741.3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预算收入及外来援助总额59738亿图(约合¥191.2亿元),同比下降4.8%,其中税收收入占84.5%,非税收入占14.8%,其他占0.7%;支出及借贷总额713690亿图(约合¥2283.8亿元),同比下降0.1%,财政赤字11632亿图(约合¥37.2亿元)。蒙古国全国人口净增长率2.2%,总人口达到306.16万人;登记失业人口32788人,同比下降11.3%。物价指数同比上涨1.9%。 二、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

截止到2015年底,牲畜总头数达到5597.98万头,同比增长7.7%。其中马329.53万头,占5.88%,同比增长10%,牛378.04万头,同比增长10.7%,占6.75%,骆驼36.8万头,同比增长5.4%,占0.66%,绵羊2494.3万头,同比增长7.4%,占44.56%,山羊2359.29万头,同比增长7.2%,占42.14%。收获农业种植粮食21.63万吨,土豆16.38万吨,蔬菜7.23万吨,饲料102.87万吨。 三、工业生产总体下滑 实现工业产值87145亿图(约合¥278.9亿元),同比降6.7%,其中采矿业实现58580亿图(约合¥187.5亿元),同比降8.4%,加工业实现20922亿图(约合¥67.0亿元),同比降9.5%,电、暖、水生产实现7643亿图(约合¥24.5亿元),同比增长21.6%,建筑业实现产值21123亿图(约合¥67.6亿元),同比下降1.6%。 四、金融货币呈现负增长态势 货币(广义M2)供应量100502亿图(约合¥321.6亿元),同比下降 5.5%,储蓄总额73830亿图(约合¥236.3亿元),同比增长 2.1%,其中本币储蓄54340亿图(约合¥173.9亿元),同比增长0.4%,外币储蓄19490亿图(约合¥62.4亿元),同比下降4.4%;流通现金余额7067亿图(约合¥22.6亿元),同比降12.7%;贷款余额116958亿图(约合¥374.3亿元),同比下降6.5%;逾期贷款余额8612亿图(约合¥27.6亿元),同比增长3.2倍,占整个贷款余额的

蒙古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

蒙古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

蒙古国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 1.蒙古概况 ?蒙古国建立于1921年11月26日。 ?蒙古国地处亚洲中部,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世界第二大内陆国家。国土面积156.65万平方公里。 ?总共人口是大约300万, 人口密度1.9人/平方公里。蒙古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年龄未满30岁,36%的人口年龄未满14岁。 人口平均年龄: *总平均年龄: 24.28 岁 *男性平均年龄: 23.93 岁 *女性平均年龄: 24.64 岁(2005)是一个“年轻国” 首都是乌兰巴托。货币名称:图格里克。 资源:蒙古国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铜、钨、萤石、金、银、钼、铝、锡、铁、铅、锌、铀、锰、磷、盐、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煤蕴藏量约500-1520亿吨。此外,萤石蕴藏量约800万吨、铁20亿吨、磷2亿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锌6万吨、金3000吨、银7000吨、石油15亿桶。其中,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同类企业之首。 土地资源:可利用土地面积为15646.64万公顷,其中,农牧业用地面积占80%;森林面积10%;水域面积占1%。 水资源:蒙古境内河流总长6.7万公里,平均年径流量为390亿立方米,其中88%为内流河。湖泊水资源量达180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0亿立方米。 2.蒙古国的社会历程 ?1921 – 1990 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1991年以前,蒙古国的80%的贸易进行与前苏联。蒙古是主要依赖前苏联的燃料,药品,并为它的工厂和发电厂备件. 前苏联也成为蒙古的主要出口市场. 在20世纪80年代,蒙古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发展了. 到1989年,大约34%的物质产品来自工业, 而18%来自农业. 然而,矿物质,动物和动物源性产品仍然构成了我 国出口量的大多比例. 而进口主要包括机械,石油,布,建材.

蒙古煤炭简介

蒙古煤炭发展概况简介 蒙古被称为“煤矿业的沙特阿拉伯”。蒙古是全球煤炭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据蒙古国能源局统计,蒙古的煤炭总储量约为1623亿吨(包括推断储量)。其中,靠近中国的南戈壁地区储量为530亿吨,世界最大的、为开发的焦煤矿塔旺陶勒盖煤矿就位于南戈壁地省。目前在产矿井99%是露天开采,吨煤开采成本在10美元左右,焦精煤洗选后成本为15美元。 一、中国-——蒙古煤炭贸易现状 (一)蒙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焦煤来源地 外蒙的煤炭资源储量大,开发潜力大,价格低廉。凭借上述优势,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外蒙资源的开采力度和进口量。蒙古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焦煤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进口煤炭1.82亿吨,同比增长10.08%;净进口 1.67亿吨(不包括褐煤),同比增长15.1%。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煤炭进口维持高位的同时,进口渠道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以价格敏感的焦煤为例,由于焦煤的价格和区位优势,蒙古国已经取代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焦煤进口国。数据显示,蒙古国占我国焦煤进口贸易比重有2009年的11.56%上升到2011年的45%(而澳大利亚则下降至20%)。2011年我国进口蒙古焦煤2004万吨,同比去年上升33.2%;进口澳大利亚焦煤为1032万吨,同比下降41%;蒙古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焦煤进口国。 在我国北方地区,澳洲焦煤市场渐失份额的趋势更加明显。钢铁大省河北,过去进口焦煤主要来自澳洲,而2011年前三季度,输入京唐港区的蒙古国产焦煤已经超过200万吨,远远超过澳洲焦煤105万吨的进口量,跃居首位。 2011年,,我国来自澳洲进口焦煤的均价为221.4美元/吨(约合1405.4元人民币/吨),而自蒙古进口焦煤的均价仅为91美元/吨(约合479元人民币/吨)。虽然从蒙古进口的是原煤,但折算成精煤价格也要远远低于澳洲,价格优势让蒙古煤炭倍受青睐。 (二)进口结构 中国从蒙古国进口煤炭,可分两种,一部分为焦煤,主要供给我国国内钢铁企业使用。如塔克什肯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八钢集团;策克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酒钢集团;二甘其毛道、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口的焦煤主要供给华北东北的的钢铁企业使用。另一部分则为动力煤,少部分国内使用外,其余均属蒙煤借道出口往日本、韩国,印度的。 (三)主要口岸进口量 2011年,内蒙古进口蒙古煤炭2070万吨,同比增长23.2%,其中甘其毛道岸进口1023.5万吨。同比增长25.43%;策克口岸进口1016万吨,同比增长17.7%;二连浩特口岸进口22.9万吨,增长108%。 二、中国——蒙古煤炭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供需的互补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练习题(含答案)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蒙古族概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统一蒙古

( 1 )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 2 )经过: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知识点2 蒙古灭西夏与金 3.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援。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 年西夏灭亡。 4.蒙古灭金 ( 1 )战略: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 2 )时间:1234年,蒙古灭金。 ( 3 )影响: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5.背景 ( 1 )忽必烈即位: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 2 )忽必烈建制: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6.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7.统一 ( 1 )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 2 )统一:1279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3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堂基础达标

内蒙古概况 自然地理及人文社科

内蒙古概况 ----自然地理及人文社科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 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 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118.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 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8省区毗邻,北与蒙古 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00公里。 自治区主席:巴特尔 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 自治区政府地址: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邮政编码:010098 电话: 网址: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自然资源动植物: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草原野生植物2718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灌木、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物2208种,蕨类植物62种,苔藓类植物511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712种。主要有兽类138种、鸟类436种、爬行类28种、两栖类9种。其中,列入国家和地区重点保护动物116种,一级保护动物26种,二级保护动物90种。全区有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128种,有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45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99种。 水资源: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条,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295个,面积在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达赉湖、达里诺尔和乌梁素海。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06.6亿立方米,占总量的74.5%;地下水139.35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5.5%。 森林草原资源: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714.9万公顷,草原面积8666.7万公顷。据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6.59亿亩,森林面积3.55亿亩,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790.35万亩,宜林地面积2.37亿亩,均居全国第一位;有林地面积2.55亿亩,天然林面积2.1亿亩,居全国第二位;森林覆盖率20%。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13.61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碳库、基因库和木材资源基地。全区有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等11片次生林区和人工林区。内蒙古自治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4大类13种类型湿地,面积6368万亩,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59%,湿地面积居全国第三位。 矿产资源:截止到2010年底,在全国已发现的171种矿产资源中内蒙古就有143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有97种。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的有12种、居全国前3位的有30种、居全国前10位的有74种。稀土查明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其氧化物总量达18065.41万吨;全区煤炭累计勘查估算资源总量7601.42亿吨,其中查明的资源储量为3629.81亿吨,预测的资源量为3971.61亿吨,居全国第1位。查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746.63亿立方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5671.2万吨,累计查明贵金属金504.46吨,银3.15万吨;铜、铅、锌3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3871.06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