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万方数据

——1设计研究REsEARcHEsINDEslGN

1实验三地图(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扶梯.阿拉伯数字表示电梯,绿色方块表示出发点.黄色方块表示目的地2双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

3单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4总路径选择柱状图5决策明确情况柱状图

型空间时的认知状况。面对新的格式塔型空间,人们头脑中与之对应的信息是整体性高的“结构性知识”,使用者所要做的仅仅是一次提取资料的过程——就好像查找出书架上的书本;或者是一次提取资料并进行补充和改进的过程——就好像找出书本后再进行一些修正。因此,形成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就小得多,也容易得多。相对而言,形成非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就好像重新去写一本书,其信息的组织过程要琐碎的多,因此也更为困难。

何况要解决寻路问题,并不需要形成完整的空间认知,只要能够辨识空间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足以解决问题。使用者不需要清楚的记住该空间的每个细节,只需要再次看到这个空间时能够辨识,并正确决策就可以完成寻路。由于格式塔型信息所对应的结构性知识已被提炼和概括——这一过程就好似将繁琐的细节略去,仅留下简单的数学公式,因此,人们对这类信息的获取和储备过程都会得到简化;并且,这类整理后的信息也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建筑学报20025^RcMTEc"MLJouR ̄^L能够更方便的形成有用的生活经验,积极

作用于今后的寻路过程。

格式塔型空间有利于人们形成结构性

知识,更容易形成空间认知,也为寻路问题

的良好解决打下了基础。设计师要设计认

知良好的空间,也可以从“完形”角度出发

解决问题:设计过程的“完形”是指赋予空

间以规律化的组织原则,而设计结果的“完

形”是指赋予空间以规律化的形式。

2寻路行为步骤的分析

基于理论分析,我们找出了易于形成

认知的空间类型;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还

需分析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的寻路步骤,从

中了解人们寻路行为的规律,从而进一步

指导设计过程。

2.1三个现场实验中被试寻路策略之规律

研究

首先,我们用3个现场实验发掘人们在

日常寻路过程中行为模式的一些规律性。2)

实验一,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要求:从正入口出

发,寻找必胜客餐厅。限制条件:不能够询

90

问他人,不能够乘垂直电梯。在8名被试完

成寻路任务后,我们对其进行了问卷及口

头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被试都在明确寻

路目标点之后,首先将必胜客餐厅归类于

饮食区域,然后将寻路任务划分为先找到

饮食区,再找到必胜客两个基本步骤。8名

被试,无一例外。

实验二,实验地点:上海火车站南广场

(该广场是室外广场);实验要求:从南广场

区域边沿的公交车站出发,寻找轨道交通3

号线的售票点,限制条件:不能够询问他

人。在寻路任务完成后,我们同样对7名被

试进行了问卷及口头调查,其中寻路任务

完成较顺利的6名被试共同认为:他们首先

将轨道交通3号线归类于轨道交通类交通

工具,认为该类交通工具通常位于地下层,

而且在地下层中会有换乘的较为详细的标

识指示,因此首先都选择下到地下一层,然

后再继续寻找目标点。唯一一名寻路不顺

利的被试则回忆说:自己是将轨道交通3号

线误理解为隧道3线,因此才一直在地面上

寻找的。

实验三,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步骤:将被试带到三

楼的指定地点,给他们指明目的地“ESprit

专卖店”的方向和所在楼层。出发点保证被

试可以同时看到主要水平通道和主要垂直

扶梯。实验标准用语为:“请看这个方向,前

方你可以看到一家肯德基,肯德基在5楼,

在肯德基的正下方位置,2楼处有一家Es—

prit专卖店,你现在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

肯定地告诉你它就在肯德基的正下方,在2

楼。我们现在让你出发去找这家店铺,我们

现在位置在3楼。请你先仔细观察一圈周围

的环境,然后再出发。”具体实验中关键点

参见图1。实验要求每名研究人员跟踪一名

被试,记录下他所走过的路径。所有可能的

路径在实验开始前已经被详细调查过,具

体有以下几条:

a)首先走垂直交通(先走A扶梯或1号

电梯,再水平移动接近目的地)。

b)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过程

中下扶梯(先水平移动,过程中下B扶梯)。

c)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至道

路尽端才走垂直交通(先水平移动到最接近

目标点的位置,再乘C扶梯或乘2号电梯)。

寻路决策分析:选择a路径表示被试者

先在垂直方向上接近目的地,然后再水平

接近;选择b路径表示被试者先在水平方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作者:牛力, 徐磊青, 汤众, Niu Li, Xu Leiqing, Tang Zhong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200092

刊名:

建筑学报

英文刊名:ARCHITECTURAL JOURNAL

年,卷(期):2007(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6条)

1.实验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容,名称为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究.实验时间: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实验指导老师:徐磊青,汤众;实验研究人员:牛力、甄怡、黄波、张祯、张佳等;实验目的:研究人们在非紧急情况下的寻路行为.实验一和实验二属于我们正式实验前的预实验,被试数量较少,但已经反映了一些问题;实验三则是其中一个正式实验,被试数量为46人

2.基模是一种行动的组织或结构,利用重复作用,可以类化或迁移于类似的环境.例如:婴儿抓取玩具的动作

3.Arthur P;Passini R Wayfinding:people,signs,and architecture 1992

4.Mark D M Human Factors i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1993

5.Weisman J Evaluating architectural legibility-wayfinding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981

6.林静怡中学生空间认知能力之研究--以认知图路网结构分析 2003

引证文献(1条)

1.罗秋菊.梁仲怡大型展览中心标识系统的现状及其对寻路的影响——以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例[期刊论文]-旅游论坛 2010(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d7017920.html,/Periodical_jzxb200705026.aspx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实验研究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实验研究: 1.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是指,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在韦特墨之前,人们一般都认为这种现象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意义,只不过是一些人的好奇心罢了。然而,对韦特墨来说,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似动现象是形成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开始时,它主要关注的是知觉。如右图所示,如果你对着它多看一会儿,就会感到这些线条在移动。但倘若把每条线都分开,就不会有似动现象。后来,格式塔心理学还研究了其他方面的课题。它把重点放在整体系统上,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分是以一种能动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仅根据各分离的部分,无法推断出这个整体。例如,漩涡之所以会那样,并不是由于它所包括的那些具体水滴的原因,而是由于水的运动方式。如果把旋涡分解成水滴,就无法理解漩涡这种现象了。又如曲调,因为曲调取决于音符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音符本身。为了强调这种整体性,韦特墨采用的德语“Gestalt(格式塔,或译完形)”一词,可以被翻译成“形式(form)”、“型式(pattern)”、“形态(Configuration)”等,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dynamic wholes)”。由于韦特墨发起的这场运动关注的是这类完形或格式塔,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格式塔或完形心理学”。 2.整体与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重点放在整体上,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承认分离性。事实上,格式塔也可以是指一个分离的整体。例如,格式塔心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是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明显的实体。他们是用“图形与背景”这个概念来表述的。他们认为,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则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人们在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未分化的背景中看到图形的。重要的是,视觉场中的构造是不时地变化着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客体,然后又看到另一个客体。也就是说,当人们连续不断地扫视环境中的刺激物时,种种不同的客体一会儿是图形,一会儿又成了背景。说明这种现象的一个经典性例子是图形与背景交替图。 事实上,这种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氟制冷系统验收规范

氟制冷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冰山集团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则 1. 为保证氟制冷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氟系统的冷库(含土建库、组合库、气调库)及制冰设备的工程安装及验收。 3.氟制冷系统施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第二章氟制冷系统的施工 1.氟压缩机组的安装 . 氟压缩机组的安装除应符合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氟压缩机组必须做在实土上,施工前应将基础下的浮土挖深后分层夯实,土质松软时应深挖2—3米,分层回填夯实,或100#用毛石混凝土筑至原定基础底的标高,然后在其上捣筑机器基础; 1.2 基础一般可用150#素混凝土捣制,施工时必须根据设备基础图纸,并同时核对电缆管道和上下水管道位置施工; 1.3 机座初次浇灌高度,须比图注尺寸低25—40mm,以便安装完毕后制做水磨石饰面,或按图纸要求做保护面层; 1.4 大型机坐四周做减震缝。四周先砌250mm厚砖墙,与机座离开50—100mm,缝内填干沙,缝顶用沥青麻丝填平; 1.5 压缩机组就位前应将预留螺栓孔清扫干净,孔内不得有灰土木屑等赃物; 1.6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1/1000,地脚螺栓丝扣应 外露2-5个螺距 1.7 调整压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其纵、横向安装 1 的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1/1000; 1.8多台压缩机组安装时,纵、横座标及标高应一致,并在一条

直线上,以保持接管时能保持一致。 2. 附属设备的安装 附属设备的安装除符合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2.1所有压力容器安装前均应检查制造厂试压合格证,否则应补 行单体试验,试压条件按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规定执行; 2.2 设备安装时除按图纸要求外,一般均要求平直牢固; 2.3 油分离器等易振动设备的地脚螺栓,应采用双螺帽或增加弹 黄垫圈; 2.4 低温容器安装时应增设硬垫木。硬垫木应预先涂刷沥青,防 止腐蚀; 2.5 必须弄清每一个管子接头,严禁接错; 2.6 设备上的玻璃管液面指示器两端连接管应用扁钢加固,玻璃 管应设保护罩; 2.7 低温容器连接阀门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保温层厚度,防止 阀门埋入保温层; 2.8 附属设备的安装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随 机文件的特殊规定; 3. 库内冷却设备的安装 3.1 冷却排管的制做和安装 3.1.1 各种冷却排管的制做和安装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1.2 制做冷却排管用的无缝钢管须逐根检查管子质量.制做前 管子须内外除锈,对除过锈的管材两端用木塞塞好,防止砂石流入, 并 不得露天放置,防止生锈; 2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内容简介: 库尔特·考夫卡(Kurt Koffka)是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1886年3月18日生于德国柏林,在那里接受基础教育。1903-1904年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对科学和哲学产生强烈兴趣。回到柏林后,师从C.斯顿夫(C.Stumpf)研究心理学,1909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自1910年起,他同M.威特海默(M.Wertheimer)和W.苛勒(W.Kohler)在德国法兰克福开始了长期的和创造性的合作,“似动”(apparentmovement)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他本人也成为格式塔学派三人小组中最多产的一个。1911年,考夫卡受聘于吉森大学,一直工作到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精神病医院从事大脑损伤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工作。战后,美国心理学界已模糊地意识到正在德国兴起的这一新学派,因而劝说考夫卡为美国《心理学公报》写一篇关于格式塔的论文。这篇论文题为《知觉:格式塔理论导言》(Perception,an Introduction to Gestalt Theory,于1922年发表。论文根据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1921年,考夫卡刊布《心理的发展》(Growth of Mind)一书,该书被德国和美国的发展心理学界誉为成功之作,它对改变机械学习和提倡顿悟学习起过促进作用。自1924年起,考夫卡先后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任教,1927年被任命为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知觉的实验研究。1932年,考夫卡为了研究中亚人,曾随一个探险队进行调查工作。在探险队得了回归热病,复元之后,他开始写作《格式塔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 of Gestalt Psychology),该书由纽约哈考特-布雷斯-约万诺维奇公司于1935年出版。这是一部意欲集

系统的流路设计原则

第一节系统的流路设计原则刘阳 两器分流实际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分多少路,二是如何分。 一、分流路数 当制冷剂流经冷凝器时因磨擦而产生的压降会降低压缩机制冷量,因为压缩机排气压力会相应提高,而容积效率会相应降低。由于低于0.3kg的压降对冷凝温度影响不大,故而对系统制冷量的影响甚微。然而,由于压缩机排气压力提高会使压缩机的功耗上升,因而考虑到最佳的操作经济性,应避免在排气管及冷凝器内出现过高的压降。 在蒸发器内因流动磨擦阻力产生的压降会造成蒸发器出口处压力低于进口处压力。对于一定的负荷和盘管,所要求的平均制冷剂温度是固定的。压降越大,则蒸发器内制冷剂平均压力与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压力差就越大。当离开蒸发器的吸气压力下降时,回到压缩机的气体比容增大,从而压缩机输送的制冷剂质量减少。因此,蒸发器内的压降会导致系统制冷量的下降,在设计蒸发器时就应该避免出现压降异常偏高的情况。 综上所述,若仅从压降考虑,两器分流路数越多,单路流程越短,阻力损失越小对系统能力的提高有好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若两器较大,流路多导致单路流量小,流速慢,管内侧换热系数下降,同时在蒸发器内也因流速慢带来一个回油难的问题,若回油不好,油积附在管壁形成油膜会导致换热系数下降。2)流路过多导致各路分流很难均匀,能力反而下降。所以具体要分多少路对一个系统来说是有一个最优的选择,是依据两器的实际大小、压机的排气量、选用的冷媒来确定的。 二、如何分 评价分流效果的指标有两个:一要均匀,二要要保证工艺性。分得均匀,工艺性差,生产不出来也不行。是否均匀可根据各路出口的温度来判断,一般对蒸发器来说只有在各路出口已过热的情况下对温度点进行对比才有意义,因为若仍未蒸发完因沿程阻力冷媒仍有一个继续蒸发降温的过程,在出口的比较就不准确了,所以蒸发器是否均匀要在各路过热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同样对冷凝器的分流判断也存在一个过冷的因素,但因为过冷后是液体相对蒸发器来说温度变化没那么大,所以要想准确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冷媒流向多布点。但对实际的系统匹配来说,考虑到工艺性,只要性能达到要求就可认为分流已满足要求。 具体的分法,主要是依据换热器各部位的换热状况来定,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各路均分,流程一样长,但通过调整各路在换热好坏区域的比例来保证换热均匀,举例说就是若A路差,B 路好,就把B路换热好的一个U与A路换热差的一个U互换,以达均衡,常用的办法就是移位、跳管,但工艺性较差;二是调各路流程长度,其原则就是换热好的区域走短一些,换热差的区域走长一些,这种方法的工艺性强但很难分均匀;三是在过去柜机内机中用的办法,用毛细管调,简单准确,但会造成室内节流声。现在随着冷凝器系统的精调,为保证制热量,冷凝器制冷各路出口上也加上了制热分流毛细管,即可在制冷时平衡各路阻力,又可在制热时调整各路的流量;四是在液态分流时调整各路导管的管径,其原理与用毛细管相同,但调节量很小。我们注意到不管是蒸发器或冷凝器,制冷剂在其中都是一个相变的过程,具有单相-两相-单相的特性,而由液相到气相体积是一个巨变的过程,考虑到制冷剂的流速及流阻的影响,目前有较

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应用 对知觉所进行的一整套心理学研究,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被称为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部分原理对设计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在家具设计里,不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许多格式塔理论及其研究成果都得到了应用。这些理论和研究阐述了这样一个观念,即人们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简单地说,家具外形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结构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结构整体的各个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派断言:人们在观看时眼脑共同作用,并不是在一开始就区分一个形象的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此外,他们坚持认为,在一个格式塔(即一个单一视场,或单一的参照系)内,眼睛的能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这种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这些整体单位的不同与相似,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位置。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把各个单位加以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如果办不到这一点,整体形象将继续呈现为无序状态或混乱,从而无法被正确认知,简单地说,就是看不懂或无法接受。格式塔理论明确地提出:眼脑作用是一个不断组织、简化、统一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才产生出易于理解、协调的整体。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表现作品的整体感与和谐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根据直觉的观察和对自己的视觉表现的自觉评价,以及受众的反应得出结论:无论是设计师本人或是观者,都不欣赏那种混乱无序的形象。一个格式塔很差的形象即缺乏视觉整体感、和谐感的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缺乏联系、细节零散而无整体性,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安定感,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有毛病”。这样的视觉形象势必为人们所忽视,乃至于拒绝接受。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格式塔心理学在家具设计里的一些应用。 例如左图这款经典的红蓝椅,这件椅子由13根5cm× 5cm的机制木条和两块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 成了基本的框架,框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式经过精心计算得出 的,因此整个设计存在着一种几何学上的精确感,没有一根 多余的木条。看到这件家具,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这个整体给 我们的感觉,知道是款椅子,进而才会再去研究构成这个整 体的每一个构件,及其相互之间的结构。这款椅子同时也删 除了所有可有可无的部分,只保留那些绝对必要的组成部 分,从而达到视觉的简化。这是格式塔心理学在设计上的一大重要应用。在我们实际的设计创作过程中,必须留意在设计中是否添加了任何与你预期的表达相抵触的多余的东西。如果有,则应排除,以改进你设计上的视觉表达的格式塔。通过研究一些设计大师的作品,比如上图的红蓝椅,我们注意到,任何有效的,吸引人的视觉表达,并不需要太多复杂的形象。许多经典的设计作品在视觉表现上都是很简洁的。 下面这款药蜀葵大沙发,各种看似是随意组合在一起的颜色,其实是经过精心的安排, 这样看起来才会既生动又和谐。其实这也体现了格式塔 心理学在设计里的又一大应用,当各个视觉单元一个挨 着一个,彼此靠得很近的时候,可以用“贴近”这个术 语来描绘这种状态,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贴近手法创 造出完美的格式塔。这样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就不 容易产生冲突,整体看上去也会感觉很美,很和谐。 下图这款雏菊椅造型经典,优美动人。一根根藤条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理论 格式塔(Gestalt)是一个德语词,原意是外形、形状、或者配置。 在心理学里用这个词表示的意思是,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感知到的一组感觉,通过格式塔,思维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分辨结构或归纳意义。 例如,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圆圈时,它看起来总是圆的,对思维结果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那确实是一个圆而不是椭圆。但是,在一个镜头上它有时却是椭圆形的,例如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给这个圆拍照,在图片上能明确显示出:从不同的角度上观察这个圆得到的却是些不同形状的椭圆形,虽然事实上它是一个圆。这就是说,思维使我们看到了本质。 同样地,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一张桌子时,视网膜上的图像也会改变,可是,我们在内心里体会到的、看见过的那张桌子的经验却不会改变。 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其中的原由:这是因为思维在解释感觉时会按自己知道的目标的样子去描述。也就是说,思维能去除掉多种复杂性的干扰而抓住最简单和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思维的力量,或者说是认识模式的力量。人类在认知上的这种特点,使思维不至于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之中,而能掌握内在的结构。具体到上述圆圈的例子来说,就是使我们不会因为所处的角度的不同而把一个圆当成一个椭圆。这是认识模式最为重要的一个作用。 在格式塔心理学的上百条已被明确的原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

理,叫求简律。正如同自然法则会使一个肥皂泡以最简单的可能形状存在一样,思维也倾向于在复杂的表象中看见整体的最简单、最本质的结构。在……思维中培养这种最重要的系统性思考能力,就是要能在复杂的……(现象)……中,看出一再重复发生,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结构形态来。 人类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试图揭示被认识事物的系统性整体的复杂过程,从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个复杂的系统都是由各种要素及其关系组成的整体。思维通过自组织的过程,对进入头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在此过程中将启用一系列智力操作。通常的那些基本的智力操作包括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此外还有比较、分类等。思维通过自组织的过程抓住复杂事物内在的本质结构,并以这种结构化的认识模式拓展自己的认识空间。 例如,当我们刚认识一个陌生人的时候,会感知到很多有关其特征的信息,例如圆形脸、双眼皮、高鼻梁等等。下次看到他的时候,他的容貌可能发生了部分的改变,但我们可以凭着一些主要特征来认出他是同一个人,这就是因为思维把握住了那些最为本质的东西──某种本质的固有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

冷冻水管道设计规范

一、贯彻实施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 2空调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空调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冷冻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空调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5。有的工程因受条件限制,坡度达不到此要求,可在适当的位置增加立管加以解决。 3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 4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

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 发布日期:2008-02-12 14:22 共226人浏览 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比如磁力,光、电。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制冷设计部分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6.3.4条的规定。 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 150*104kcal/h) 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 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 5%~10% 间接式系统 10%~15%。 第6.1.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7所规定的数值; 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 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变频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规范 1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 1.1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空调器作为一个在市场销售的产品,其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性能(制冷系统设计)、平面设计、电控、电器设计,但就其基本功能来讲,空调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温度调节,制冷系统的性能是否发挥良好是空调器品质的最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就空调器材料成本的构成来讲,普通空调器中,制冷系统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因此性能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正因如此,性能设计是否规范,对整个空调器设计的成本、质量、开发速度均有很大影响。 1.2性能设计要立足本厂实际 设计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应用新的技术,设计的产品才有竞争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工厂毕竟不同于科研单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厂目前的生产设备情况、工艺水平、实验条件、计划进度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换热器的设计,就要考虑换热器的设备情况。 1.3性能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 性能设计执行的标准有:内销机型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外销机型执行相应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主要控制指标有:制冷量、制热量、功率消耗、能效比(EER、SEER)、性能系数(COP)、噪音;各项型式实验必须通过相应国家标准:最大运行制冷、最小运行制冷、凝露、最大运行制热、最小运行制热、自动除霜、运输跌落等。 除GB7725—2004试验之外必须新增加如下实验: (1)长配管试验 分体机15m,柜机20m,天花机30m,定制机另算,在此试验下,做GB7725—2004要求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观察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面的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机厂允许范围内。 (2)高落差试验 落差:分体机5m,柜机10m,天花机15m 有试验资源的情况下,在长配管下做落差可靠性试验。长期运行时,需作此试验观察压缩机油位。 (3)极限温度试验 分体机—15℃~50℃,柜机天花机—15℃~50℃,部分机型要在格栅中作高温试验,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4)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用视液镜压缩机,在厂家的指导下作初步试验和确认试验。 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有下列数据: A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

第十三章格式塔心理学 一、格式塔心理学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点有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格式塔心理学发端于20世纪初的德国,当时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妄图征服世界,称霸全球,使世界各国都臣服于德意志帝国的整体。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德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心理学也不例外。1894年狄尔泰在《叙述和分析心理学》中,提倡从研究经验着的整体出发,反抗艾宾浩斯的分析心理学;1906年斯特恩在《人与物》中,也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反对传统的元素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不过是在这种总的社会历史的思潮下,在心理学里产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二)哲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先验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把现象学作为它的理论基础,并以现象学的实验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到马赫的中立要素观点,怀特海的新实在论观点和L.摩尔根的突创进化论的影响。 (三)格式塔心理学也受当时自然科学重视整体研究的趋势的影响。 物理学的场的理论不但影响到生物学,对格式塔心理学更有直接的影响。1875年马克斯韦尔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认为场不是个别物质分子引力和斥力的总和,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并且指出,如果不参照整个场力,就无法确定个别物质分子活动的结果。在这一思想影响下,苛勒在《静止和固定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1920)一书中,采取了物理学的场论,认为脑也是具有场的特性的物理系统,从而论证知觉与人脑活动是同型的。 (四)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 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形式元素说,他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把感觉当作一切科学研究的对象,并认为物理学所处理的声、光、温度的世界,也就是心理学所对待的声、光、温度的世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一些关系的问题。在马赫和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影响下,厄棱费尔提出"形质"学说,把不能用一般的感觉所能说明的经验性质,称之为形质;他认为形质不是感觉的简单的凑合,而是感觉成分属于另一种组织形式的新的性质。这些对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惠太海默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 格式塔心理学的倡导者有惠太海默、苛勒和考夫卡,其中惠太海默是格式塔心理学最初的倡导者。 (一)似动现象的实验

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中南大学 视觉语言研究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学生姓名刘伟 指导老师孙湘明 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 专业学号设计艺术学101311009 完成时间2011年6月

目录 摘要……………………………………………………………………………………………….II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格式塔组织原则与标志设计 (1) 2.1格式塔组织原则 (1) 2.2标志设计 (2) 2.3艺术心理学理论 (2) 3.标志设计中的组织原则 (2) 3. 1 整体性 (2) 3. 1. 1边界线的处理 (3) 3. 1. 2图底关系的处理 (3) 3. 2简洁性 (4) 3. 2. 1 相似、接近、连续原则 (4) 3. 2. 2 对称与均衡原则 (4) 3. 2. 3 闭合原则 (4) 3. 3 醒目性 (5) 3. 3. 1 共生原则 (5) 3. 3. 2 对比原则 (7) 3. 3. 3 分离原则 (6) 4.标志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原理注意事项 (6) 5.总结 (7) 参考文献 (7)

摘要 标志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符号,要易被人识别和理解,其设计就要符合人们接受信息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知觉格式塔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是否恰当,是决定一个标志设计成功与否的因素之一。本文从标志设计的整体性,简洁性,醒目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作为设计师,只有擅长利用这些原则,才能使设计更好地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标志;符号;组织原则;标志图形

格式塔原则对寻路设计的作用及寻路步骤分析

万方数据

——1设计研究REsEARcHEsINDEslGN 1实验三地图(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扶梯.阿拉伯数字表示电梯,绿色方块表示出发点.黄色方块表示目的地2双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 3单号组路径选择柱状图4总路径选择柱状图5决策明确情况柱状图 型空间时的认知状况。面对新的格式塔型空间,人们头脑中与之对应的信息是整体性高的“结构性知识”,使用者所要做的仅仅是一次提取资料的过程——就好像查找出书架上的书本;或者是一次提取资料并进行补充和改进的过程——就好像找出书本后再进行一些修正。因此,形成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所要处理的信息量就小得多,也容易得多。相对而言,形成非格式塔型空间的认知过程,就好像重新去写一本书,其信息的组织过程要琐碎的多,因此也更为困难。 何况要解决寻路问题,并不需要形成完整的空间认知,只要能够辨识空间并做出正确的决策就足以解决问题。使用者不需要清楚的记住该空间的每个细节,只需要再次看到这个空间时能够辨识,并正确决策就可以完成寻路。由于格式塔型信息所对应的结构性知识已被提炼和概括——这一过程就好似将繁琐的细节略去,仅留下简单的数学公式,因此,人们对这类信息的获取和储备过程都会得到简化;并且,这类整理后的信息也具有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建筑学报20025^RcMTEc"MLJouR ̄^L能够更方便的形成有用的生活经验,积极 作用于今后的寻路过程。 格式塔型空间有利于人们形成结构性 知识,更容易形成空间认知,也为寻路问题 的良好解决打下了基础。设计师要设计认 知良好的空间,也可以从“完形”角度出发 解决问题:设计过程的“完形”是指赋予空 间以规律化的组织原则,而设计结果的“完 形”是指赋予空间以规律化的形式。 2寻路行为步骤的分析 基于理论分析,我们找出了易于形成 认知的空间类型;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还 需分析人们在真实环境中的寻路步骤,从 中了解人们寻路行为的规律,从而进一步 指导设计过程。 2.1三个现场实验中被试寻路策略之规律 研究 首先,我们用3个现场实验发掘人们在 日常寻路过程中行为模式的一些规律性。2) 实验一,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要求:从正入口出 发,寻找必胜客餐厅。限制条件:不能够询 90 问他人,不能够乘垂直电梯。在8名被试完 成寻路任务后,我们对其进行了问卷及口 头调查,结果发现,所有的被试都在明确寻 路目标点之后,首先将必胜客餐厅归类于 饮食区域,然后将寻路任务划分为先找到 饮食区,再找到必胜客两个基本步骤。8名 被试,无一例外。 实验二,实验地点:上海火车站南广场 (该广场是室外广场);实验要求:从南广场 区域边沿的公交车站出发,寻找轨道交通3 号线的售票点,限制条件:不能够询问他 人。在寻路任务完成后,我们同样对7名被 试进行了问卷及口头调查,其中寻路任务 完成较顺利的6名被试共同认为:他们首先 将轨道交通3号线归类于轨道交通类交通 工具,认为该类交通工具通常位于地下层, 而且在地下层中会有换乘的较为详细的标 识指示,因此首先都选择下到地下一层,然 后再继续寻找目标点。唯一一名寻路不顺 利的被试则回忆说:自己是将轨道交通3号 线误理解为隧道3线,因此才一直在地面上 寻找的。 实验三,实验地点:上海市浦东正大广 场(为室内建筑);实验步骤:将被试带到三 楼的指定地点,给他们指明目的地“ESprit 专卖店”的方向和所在楼层。出发点保证被 试可以同时看到主要水平通道和主要垂直 扶梯。实验标准用语为:“请看这个方向,前 方你可以看到一家肯德基,肯德基在5楼, 在肯德基的正下方位置,2楼处有一家Es— prit专卖店,你现在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 肯定地告诉你它就在肯德基的正下方,在2 楼。我们现在让你出发去找这家店铺,我们 现在位置在3楼。请你先仔细观察一圈周围 的环境,然后再出发。”具体实验中关键点 参见图1。实验要求每名研究人员跟踪一名 被试,记录下他所走过的路径。所有可能的 路径在实验开始前已经被详细调查过,具 体有以下几条: a)首先走垂直交通(先走A扶梯或1号 电梯,再水平移动接近目的地)。 b)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过程 中下扶梯(先水平移动,过程中下B扶梯)。 c)先从水平方向上接近目标点,至道 路尽端才走垂直交通(先水平移动到最接近 目标点的位置,再乘C扶梯或乘2号电梯)。 寻路决策分析:选择a路径表示被试者 先在垂直方向上接近目的地,然后再水平 接近;选择b路径表示被试者先在水平方向 万方数据

制冷系统流路设计规范

制冷系统流路设计规范 (发布日期:2009-02-05)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一拖一房间空调器对换热器进行的流路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725-**** 房间空气调节器 Jsb********-2009 转速可控型(变频型)房间空气调节器 Jsb********-2009 房间空气调节器 Jsb********-2009 家用产品试验指引 Jsb********-2009 产品可靠性评定导则 Jsb********-2009 整机一般环境长期运行试验规范 Jsb********-2009 配管件设计规范 3 设计要求 3.1 流路走向设计 3.1.1 本标准中的流路设计针对R22以及 R410A等共沸或类共沸冷媒,R407C等非共 沸冷媒因很少采用,不在本标准考虑范围。 3.1.2 原则上,冷媒总体流向应为蒸发过程 下进上出,冷凝过程上进下出;(分体蒸发器 落差较小可不受此限) 3.1.3 冷媒总体流向尽量与空气流向成逆 流,即冷媒沿程降温与空气沿程升/降温对应, 尤其冷凝过程温度变化较大,必须按逆流设 计流路; 3.1.4 各路迎风面管数和背风面管数尽量一 致,以使换热均匀; 3.1.5 对于室外换热器,因对应轴流风扇不 同位置的冷凝器相应部分进风量不同,其对 应轴心处(冷凝器垂直中部)的进风量偏小, 在流路设计时需要注意补偿; 3.1.6 优先参考走向,“n”、“Z(半圆管全 斜)”、“S”、“H(中间交叉)”(见图一)

3.1.7 冷凝器尽量避免选用“n+U”形走向, 以防变工况时造成冷媒、润滑油的屯积; 3.1.8 避免选用X形(全交叉),大半园管太 多,不利于自动焊接。 3.1.9 多路冷凝器出口尽量汇总后设置1~2 根过冷管,以提高节流前过冷度,且有利于 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除霜和制冷量; 3.1.10 分体机蒸发器流路应尽量避免在前、 后蒸发器之间多次来回,以利于配管设计以 及装配工艺。 3.1.11 单排冷凝器遵循上进下出原则; 3.2 盘管传感器位置设计: 3.2.1 对于室外化霜用传感器,其必须位于 最下方流路之制冷流程出口段(接近毛细 管),可以在与毛细管连接的液管段,也可以 在与之最接近的弯头处; 3.2.2 对于室内盘管传感器,其位置应综合 考虑制热过负荷(热泵型)以及制冷防冻结。 如在部分非标工况下,换热器存在分流不均 的隐患(当然,此种隐患应该尽可能通过流 路改善来杜绝),传感器应置于冷媒流量较大 的流路以保证正常保护。 3.3 流路数设计: 3.3.1 分路数多少以EER(制冷性能系数,也 称能效比)最佳为原则。路数多流动阻力损失 小,功率下降,但由于冷媒流速下降,换热

格式塔

论格式塔原理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 摘要:当格式塔运用于视觉时,是指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即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无关联的。就像我们在摄影中,我们是把摄影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来理解,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各个局部的集合体。照片观看者虽然主要是关心格式塔,但摄影师必须有能力在局部以整体之间调动他们的注意力,以决定是否可以通过局部的变动来改善整个画面。不过构图时若过分注重按法则来安排各个局部,却会产生似“出自众人之手”的总效果。 正文:格式塔(Gestalt),在心理学领域翻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亦即完形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对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做出巨大贡献,虽然目前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继续发展,但格式塔的理论已经渗透到很多学科领域。当格式塔运用于视觉时,是指这样一个明显事实,即我们看到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而不是无关联的。就像我们在摄影中,我们是把摄影作品看作有机的整体来理解,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各个局部的集合体。 视场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能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局部,要看这些物体在视觉上的相互关系而定。在研究这些关系的过程中,格式塔研究人员确立了许多原则,称为格式塔原则。其中摄影者特别感兴趣的是合拢性、连续性、相似性、共同归结、接近性、同型性和视觉伪装。要了解摄影构图就必须注意这些原则,它们能帮助摄影者决定如何把线条、形状、形式、色彩、纹理和运动等以简洁的方式进行安排,以促进各个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效果。 下面就对格式塔原则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一下: 一、合拢性 有些视觉样式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或残缺的图形,知觉系统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完整样式,这是合拢性原则。这一原则若利用好,能构成画面的张力,若不加注意,还可能造成画面的缺憾。 例如,在拍摄接力跑运动员交接棒的画面时,如果抓取到下一棒运动员向后伸出手马上就拿到接力棒的瞬间就会比已经把棒接在手里更有张力一些,这是封闭性倾向受到不封闭结构的阻碍在起作用。在另一些时候,例如拍摄一幅标准的人像照片时,如果被摄者身体的某一关键部位(如手或脚)恰恰有一小部分被截取到画面之外,知觉系统由于其完整性倾向受到阻碍也会在大脑中形成张力,但这样的张力给我们带来的可能是缺憾感。不完整图形到底产生积极的张力还是消极的张力,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这就决定于摄影者的创作意图了。假如要使照片上不完整的熟悉形状在心理上变为完整,那么,精心的裁剪就很重要。如图(一)当伞的上部被“填补”上去,圆的合拢就可以体验出来,而下部就可以看作线的连续。 图(一) 现代摄影流行的开放式构图是对这一原则的积极探索,即通过不完整、不封闭、不对称等物

格式塔心理学——陈育林

第一节格式塔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一、背景 (一)古代整体论的思想传统 ?格式塔心理学最大的特点是强调研究心理对象的整体性 ?整体性思想的核心是有机体或统一的整体大于各部分单纯相加之和,这是一种和原 子论思想相对立的观点 ?整体论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但真正体现是在黑格尔(G. W. F. Hegel) 的哲学之中 ?黑格尔用有机体的整体论来解释人类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基本单位是国家和民 族,历史事件不能简单还原为个人行为。 (二)社会历史背景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强国,欲统一世界的野心使整个国内形成了强调统一、积极主观能动的整体社会意识形态,以至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受此影响,倾向于整体性的研究。 (三)哲学理论背景 1 、康德的“先验论”思想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源思想。 ——康德认为人的经验是一种整体现象,不能分析为简单的各种元素,心理对材料的知觉是在赋予材料一定形式的基础上并以组织的方式来进行。 2、格式塔心理学的另一个哲学思想基础是胡塞尔(Edmund Husserl)的现象学。 (四)科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接受和利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的物理学中“场论”的思想对心理现象及其机制作出全新的阐释,从而开创了心理学的新天地。 (五)心理学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的产生主要受马赫的理论和形质学派理论的启发。 ?当代心理学史界基本认同形质学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直接前驱,直接影响到其整体 论思想的形成。 ?形质学派倡导研究事物的形、形质。“形质”是知觉中存在的由感觉成分派生出但又 不是感觉简单复合的新成分,它最终决定着知觉的结果。这是一种朴素的整体观。 ?舒曼、卡茨、鲁宾等人的心理学理论也都或多或少地对格式塔心理学产生过影响。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三个主要代表 (一)马克斯·惠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 ?惠特海默最大的贡献是于1912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首创格

制冷设计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 简介: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关键字:制冷设计,空气调节 QQ收藏百度搜藏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6.3.4条的规定。 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150*104kcal/h)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 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5%~10%间接式系统10%~15%。 第6.1.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7所规定的数值; 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 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